3月23日中午,B股的表現讓市場驚嚇了一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麽?而這對未來又有什麽預示?
在第一財經記者跟多位資深市場人士交流過後,得出的結論包括:過去近兩年的熊市走勢當中,B股一直是A股的先行指標,可能有大資金通過拋售流動性有限的B股,來打壓A股;B股改革可能遇到一定阻力,前期也上升較多存在調整壓力,在市場利率走高之際,A股調整壓力依然較大,但出現過去三次斷崖式暴跌的概率不高。
熊市行情以來,過去B股一直都有引領A股市場的跡象,尤其是2015年12月末的B股暴跌,最終帶出了2016年1月A股的崩盤,都讓市場人士心有余悸。事實上,這對市場來說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效應,一旦B股率先大跌,A股大概率得跟隨跌一陣,23日A股下午也走了一個V形行情。
市場上的某些“聰明錢”是可以拋售缺乏流動性的B股,利用很小的資金就可以順利操縱市場,從而引領A股下跌。那麽很可能就有較大的資金來運用這種機制來獲利,這也是23日A股跟隨B股大幅震蕩的原因。
經歷了三輪大調整以後,過去觸及了2638點的新低,A股則走出了一年的疑似牛市行情,近日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等多家白馬股都創出歷史新高。不過近日市場也迎來了貨幣市場的緊張,貨幣政策上比過往更穩健而不是2014年到2015年的寬松。
新華保險、民生銀行、海通證券等金融股龍頭,近兩三個月金融股出現了比較大幅調整,對此不少資深市場人士解讀為,因為接近3月底時點,流動性比較緊張的背景下,投資者只有拋售流動性較好的金融股。
海外環境方面,隨著歐美通脹上升,CPI數據不斷走高,美國今年加息三次,甚至更多,都應該是板上釘釘。歐元區和英國在通脹上升後,也必然面臨著量化寬松逐步退出。海外貨幣政策逐步走向收緊,中國也可能跟隨,加上近日房地產調控愈發緊張,控制資產泡沫也很有必要,A股要開啟新一輪牛市,依然尚需時日。
3月份以來,多個新聞標誌事件都顯示了A股上漲後繼乏力。首先是2月底寶鋼股份複牌,過去無論是中國中車的複牌,還是中遠海控的複牌,最終都誘發了A股大跌;B股23日最終出現了較大調整,或許預示未來A股陰霾;4月份,國泰君安H股上市在即,也很可能是A股階段性頂部的標誌,2015年6月國泰君安A股上市後,A股開始了史上最悲壯的連續暴跌模式,大券商啟動上市對市場從來都不是什麽好事;樂視網、網宿科技等指標股不斷調整,也對高估值中小創形成不好預期。
這次B股盤中的大幅調整,也的確可能預示了A股以後走勢,A股很可能是繼續慢熊,下一次牛市的來臨,很可能還需要耐心等待。不過港股市場相對穩定,至今依然比較強勢,港股甚至可能進入了一個長期的牛市,因此最近A股要出現2015年到2016年的三次斷崖式連番下跌機會並不大,畢竟港股的強勢表現說明了海外資金對中國依然有比較強的信心。
3月23日,國內期貨午盤漲跌互現,黑色系煤強鋼弱格局凸顯,動力煤、焦煤漲超2%,動力煤創四個月新高,鐵礦石跌超1%;化工品分化,聚烯烴類回暖,但橡膠跌超2%;有色金屬窄幅調整,滬鉛漲超2%;農產品多數飄綠,油脂油料齊跌,鄭棉漲超2%。
國債期貨早盤直線跳水,截至午盤,10年期債主力T1706跌幅收窄至0.14%,5年期債主力TF1706現跌0.08%。
消息面上,寧夏經信委今日回應稱已收到7家火電企業聯名上書,長協範圍內價格波動政府不會幹預。知情人士表示,煤炭價格是市場價格,目前寧夏4500大卡動力煤320元/噸的價格,如果換算成5500大卡動力煤,並未超過此前煤電企業簽署的535元/噸長協價,因此政府沒有可能去直接幹預煤炭價格。神華寧煤回應稱,二季度煤價維持320元/噸,不簽約就停供。
業內認為,目前煤炭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高價買煤都較為緊張,降價不太現實。但是電企被斷供也會引發電力供應中斷等問題,預計後期政府會介入,釋放部分產能來增加煤炭供應。
4月11日,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互現,黑色系走勢分化,雙焦跌幅居前,焦炭跌超4%,焦煤跌超3%,鐵礦石漲超1%;有色金屬普遍低迷,滬鋅跌超2%;化工品方面,瀝青跌超4%,玻璃跌超2%,PVC漲超1%;農產品漲跌不一,除棕櫚油跌超2%以外,油脂油料齊漲。
有分析稱,受原油上漲的影響,瀝青期貨近期表現強勢,但考慮到下遊訂單難以維持,價格繼續上漲的動能衰竭,將開啟價格回調走勢。
3月底以來,由於利比亞局勢動蕩,其原油產量大幅下降。受此影響,油價觸底反彈。之後,美國對敘利亞發射導彈,市場對中東局勢動蕩的擔憂加劇,油價延續了上漲態勢。原油是瀝青的直接上遊,油價持續上漲對瀝青價格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但油價繼續上漲空間和持續性都存疑。一方面,利比亞原油減產大致在25.2萬桶/日,這會被美國頁巖油的增產量所抵消;另一方面,敘利亞並不是重要的產油國,美國空襲敘利亞對市場的影響更多是在心理層面。
目前來看,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問題仍然存在。4月原油進入消費淡季,商業庫存將開始堆積,而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已經處於非常高的水平,後期庫存壓力將加大,油價則很難持續上漲,這即使不會對瀝青產生利空作用,也很難繼續支撐其成本重心上移。
周三,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互現,貴金屬表現強勢,雙雙漲超1%;黑色系集體走弱,雙焦領跌,焦炭跌近5%,焦煤跌超4%,熱卷、錳矽、螺紋鋼跌超3%;化工品、有色金屬普遍飄綠,橡膠跌超4%,瀝青跌超3%,玻璃、滬鎳跌近3%; 農產品漲跌互現,兩粕回暖,菜粕漲超2%,豆粕漲超1%,菜油跌超1%。
近期,期貨市場上“黑色系”先是大漲,隨後又暴跌,節奏切換之快讓人“大跌眼鏡”。
業內人士指出,供給方面,鋼廠利潤率持續高位,不斷刺激生產,鋼廠成材庫存累積。需求方面,黑色產業鏈整體面臨終端需求環比走弱的壓力,市場氛圍偏空。另外,期貨主力持倉數據也顯示了空頭占據了主導地位。
此外,從螺紋鋼1710合約持倉來看,多頭主力席位華泰期貨席位和空頭主力席位中信期貨席位都是新進場的資金,持倉成本偏低,因此盤面在3000元/噸附近爭奪比較膠著。而原有的主力多頭席位永安期貨席位上周倒戈至空頭方向,應該說空頭勢力目前還是占絕對主導地位,單憑華泰期貨席位之力恐難逆轉當前價格格局。
展望後市,短期來看,隨著供需格局惡化以及悲觀預期升溫,鋼材等“黑色系”品種仍有下行壓力。但由於目前主力合約貼水較大,也不宜過分看空,後期需要關註現貨價格的表現。
對於上周刺激“黑色系”大漲的雄安新區概念,興證期貨研究員林惠認為,雄安新區概念只是改變了市場對於政策的預期,但對於實際需求拉動或相對有限;同時樓市調控政策升級,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終端需求仍不樂觀。基於交割前期現基差較大的現狀,短期期貨價格可能受到一定支撐,但中長期價格下行壓力較大,後期仍然需要重點關註去產能政策的情況。
周四,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互現,貴金屬上揚,滬銀漲超1%,滬金漲近1%刷新五個月高位;黑色系分化,雙焦領跌但跌幅有所收窄,焦煤跌近3%,焦炭跌超2%,鋼鐵品種止跌企穩,熱卷漲近1%;化工品多數回暖,玻璃翻紅漲超1%,但PVC仍跌超2%;有色金屬漲跌不一,滬鋅漲超2%,滬鎳跌超1%,滬銅跌近1%;農產品多數飄紅,兩粕漲超1%。
國泰君安期貨高級分析師金韜認為,近日“雙焦”聯袂大跌是受鋼材現貨下行壓力增大的拖累。從鋼材供需情況來看,中鋼協統計的全國重點鋼廠2017年1月上旬至3月中旬產量為1.335億噸,去年同期產量1.2536億噸,同比增加812.7萬噸。鋼鐵產量大幅增加使得鋼廠利潤收縮,鋼廠對於原料焦炭的壓價意願增強。還有就是澳洲颶風炒作結束。金韜表示,國內清明節假期後,市場炒作澳洲颶風帶來的發貨問題,但根據最新的情況,運輸線路有望在兩到三周內全部重啟,澳洲煤礦複產會早於市場預期。因此,澳洲颶風炒作帶來的焦煤、焦炭漲幅有回吐的需要。
卓創資訊煤焦研究員張源表示,鋼材市場作為焦炭的直接下遊,通常對焦炭價格會有決定性影響。但去年以來,隨著煤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上遊原料市場由供應過剩迅速轉為供應偏緊,這對焦炭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並逐漸成為影響去年焦炭價格的最重要因素。
周五,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互現,黑色系分化,雙焦再度走低,焦煤跌超4%,鋼鐵相對偏強但漲幅收窄,熱卷漲超1%;化工品普遍下挫,瀝青領跌,跌超3%,塑料、聚丙烯跌超2%;有色金屬漲跌互現,滬鋁漲近2%,滬鎳跌超1%;農產品多數飄紅,兩粕及澱粉漲超1%;貴金屬小幅飄紅。
業內人士認為,黑色系商品的下跌,是受到鋼材現貨價格下行、庫存壓力加大以及澳洲煤礦複產早於市場預期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此外,市場資金偏緊態勢也加劇了商品下跌。
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也認為,邏輯上看,上周鋼廠複產仍在進行,鋼材現貨普遍走低,鋼材出口受到制裁,礦石庫存繼續上升,基建、環保限產等利好被市場迅速消化,為此呈現出了短暫的脈沖行情。但是,國內經濟增長企穩,受大基建拉動,黑色現貨價格普遍高於期貨價格,基本面支撐因素依然存在。
對於鐵礦石,華聞期貨研發部袁婷婷認為,鐵礦石作為黑色產業鏈中基本面最弱的一環,隨著鋼鐵利潤的下滑,高品質礦溢價將逐步回落。後期若鋼材延續現有格局,鐵礦價格仍有下行空間。
周一,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互現,黑色系走勢分化,鐵礦石領跌,跌超3%,螺紋鋼跌超1%,焦炭、動力煤漲超1%;有色金屬多數飄紅,滬鋁漲超3%,滬鋅漲超1%;化工品整體偏弱,玻璃、甲醇、聚丙烯跌超1%,PTA漲超1%;貴金屬小幅上揚;農產品漲跌互現,兩粕及大豆飄綠,油脂類齊升,菜油、棕櫚油漲超1%。
對於鐵礦石價格的弱勢行情,有業內人士透露,少數小型貿易商資金成本壓力加大,有低價拋售自身現貨資源的操作,拖累現貨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
方正中期期貨指出,由於前期采購粉礦成本過高,為降低原料成本提高利潤,鋼廠近期對低價資源采購量增加,不過下遊成材出貨未出現好轉,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因此黑色系陷入恐慌拋售階段。
巴克萊銀行此前的報告也明確表示,鐵礦石價格漲勢無法持續。該行指出,中國方面淘汰落後產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做法,將對鐵礦石需求形成不可逆轉的打壓。同時市場還認為,巴西和澳大利亞兩國礦場有望進一步擴大供給。
周二早盤,商品多數下跌,黑色系重挫,截至中午收盤,鐵礦石、錳矽、熱卷、螺紋鋼跌逾3%,豆一下跌2.8%,焦煤、PVC、橡膠、滬鉛、甲醇、焦炭、動力煤、丙烯、滬鋅、白銀跌逾1%,而漲幅方面,鄭棉、滬錫漲逾1%。
對於鐵礦石價格的弱勢行情,有業內人士透露,少數小型貿易商資金成本壓力加大,有低價拋售自身現貨資源的操作,拖累現貨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
方正中期期貨指出,由於前期采購粉礦成本過高,為降低原料成本提高利潤,鋼廠近期對低價資源采購量增加,不過下遊成材出貨未出現好轉,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因此黑色系陷入恐慌拋售階段。
展望後市,方正中期期貨認為,3月鋼材出口降24.2%,而礦石進口量增11.4%,地產調控升級,汽車產銷疲軟,鐵礦供需兩弱,長期下行趨勢難以緩解。鐵礦石期貨1709合約承壓5日均線回落,短期下行趨勢得以緩解,但上漲動力不足,操作上維持逢高沽空思路。
周三,國內期市午盤多數飄綠,黑色系延續跌勢,焦炭跌超5%,焦煤跌超4%,鐵礦石、螺紋鋼跌超1%;有色金屬集體走低,滬鋅、滬鉛、滬鎳跌超2%;化工品多數飄綠,橡膠跌超3%,但甲醇漲超1%;貴金屬略顯分化,滬銀跌超1%,滬金微跌;農產品漲跌互現,兩粕飄紅,油脂類齊跌。
大宗商品集體大跌,黑色系跌幅明顯,鐵礦石熱卷跌至年內新低,螺紋跌至三個月低點。業內分析認為,螺紋鋼及鐵礦石跌創數月新低,主要是受累於產量暴增但需求下降;因為鋼廠庫存上移,社會庫存降速緩慢,下遊需求釋放不足,市場供需壓力較大,而且日前出爐的中國GDP報告顯示,3月份中國的鋼產量創歷史紀錄新高,但建築用鋼量和鐵礦石需求都在急劇下降。
據數據顯示,4月14日,國產礦主產區市場價格持續下挫,進口礦市場成交量尚可,價格也不斷創新低。唐山66%幹基含稅現金出廠720-730元/噸,下降20元/噸;遷安66%幹基含稅現金出廠720-730元/噸,下降20元/噸;遵化66%幹基含稅現金出廠710-720元/噸,下降20元/噸。
展望後市,華聞期貨認為,後期若鋼材延續現有格局,鐵礦石價格仍有下行空間。鐵礦石作為黑色產業鏈中基本面最弱的一環,且隨著鋼鐵利潤的下滑,高品溢價回落,後期隨著利潤繼續壓縮,從性價比角度考慮,溢價下方仍有空間;鐵礦石結構性矛盾的環節及供應增量逐漸釋放,後期將呈現震蕩下行、重心逐步向下態勢。
周四,國內期市午盤多數飄綠,黑色系普遍翻綠,熱卷跌近3%、鐵礦石跌超1%;化工品整體偏弱,玻璃維持強勢,漲近2%,PTA、甲醇、瀝青跌超1%;有色金屬漲跌不一,滬鉛漲超1%,滬鋁跌超1%;貴金屬低迷;農產品表現較平淡。
黑色鏈經歷連續下跌後,18日現貨市場久違企穩,並成交放量,進而帶動盤面止跌反彈。但短期因下行趨勢較為明顯,較難判斷行情已出現拐點,從短期博弈角度,近期逢高拋空勝算較高。另從中長線抄底角度,繼續以布局鐵礦正套安全性最強。
另外,市場將此輪鐵礦石價格大跌的原因歸咎於全球供應過剩。當前,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已經站上1.3億噸大關。花旗周三稱,中國2017年鐵礦石產量將增加2000萬-3000萬噸。
同時,因汽車銷量下滑,中國鋼鐵價格受到沖擊,鋼鐵企業則選擇購買在港口儲存的更便宜的鐵礦石,而不是必和必拓和力拓等鐵礦巨頭生產的高品位鐵礦石。
此外,在需求不旺盛且去產能之際,中國鋼鐵生產依然沒有放緩,導致鋼鐵市場過剩,這也削弱了鐵礦石價格。
澳洲聯邦銀行分析師Vivek Dhar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鋼鐵市場的供應過剩擔憂遏制了對原材料鐵礦石的需求。”
與此同時,受颶風“黛比”影響,澳洲優質焦煤價格暴漲,擠壓了中國鋼企的利潤,令其購買鐵礦石的意願受到打壓。
不過,鐵礦石市場疲軟部分是緣於季節因素,鋼企一般在每年前兩個月儲存原材料,從而使得鐵礦石價格得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