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期市收盤:黑色系、油脂集體下挫 國債反彈遇阻收跌

內盤期市周五收盤,大宗商品集體下挫,黑色系繼續下跌,油脂集體走弱,國債結束三連陽收跌。截至收盤,螺紋、焦炭、熱卷、焦煤、鄭油跌超3%,鄭醇、棕櫚、豆油、PP、瀝青、矽鐵跌超2%,橡膠、鐵礦、鄭煤、滬鎳、玻璃、滬鋁跌超1%,塑料、雞蛋、大豆、豆粕、鄭棉、菜粕、滬銀等收跌。澱粉漲超1%,滬鋅、玉米、滬銅、滬鉛、PVC收漲。

期債今日結束反彈三連陽,T1703收報96.570,跌0.26%;TF1703收報98.840,跌0.25%。

從相關機構的數據來看,全國高爐開工率自9月末持續下降,從80%左右一直下降到12月16日的75%左右,下降幅度較為明顯。不過,從產量數據來看,1—11月,我國生鐵累計產量為64326.1萬噸,同比增長0.4%,同比增速較1—10月繼續上升。因此,即使從環比來看,11月的日均生鐵產量也高於10月。應該說,產量數據與開工率數據存在一定分歧。

西南期貨認為這可能由以下因素引發:一是高爐樣本覆蓋可能不夠完善,二是往年未列入統計局口徑的隱藏產量釋放。

分別將生鐵累計產量同比增速、粗鋼累計產量同比增速、全國高爐開工率等指標與焦炭期貨價格走勢進行對比,發現它們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反映了需求端變化對於焦炭期貨價格走勢的指導意義,而生鐵累計產量同比增速是與焦炭期價最為貼合的指標。從這一指標來看,焦炭期價在11月繼續上行符合歷史規律。12月鋼廠開工率繼續下降,但從開工率與實際產量對比可以看出,開工率下降並不必然意味著產量下降,而且即使同步下降,下降幅度也可能不同。此外,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去年12月生鐵產量處於歷史低位,今年12月生鐵產量即便環比下降,但同比大概率仍呈現增長狀態。結合來看,西南期貨認為1—12月生鐵累計產量增速難以出現顯著下降,這意味著焦炭需求端能夠穩定在高位,焦炭期價的下行壓力不大。

油脂方面,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周末阿根廷迎來降雨緩解部分幹旱,預計本周至下周迎來更多降雨,美豆走跌,中期依然維持震蕩走勢,國內豆粕價格依然高企,支持現貨月1月偏強。油廠豆油庫存進一步下降至91萬噸,上月同期103萬噸,備貨需求仍然旺盛,棕油庫存依然維持低位,MPOB顯示馬來11月產量157萬噸,環比降6.1%,低於市場預計的163萬噸,11月出口下滑4.2%至137萬噸,好於市場預期10%,11月庫存增加5.2%至166萬噸 ,低於預計庫存169萬噸,MPOB報告為油脂提供利好。菜粕目前油廠未執行合同仍較大,沿海緊張程度受菜籽到港、壓榨增多緩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43

期市收盤:化工品、黑色系下挫 黃金六連陽

內盤期市周五收盤,化工品和黑色系下挫,其中甲醇跌逾4%,黃金則錄得六連陽。截至收盤,塑料跌超3%,鐵礦、螺紋、玻璃跌超2%,熱卷、錳矽、澱粉、焦炭、菜粕、鄭煤跌超1%,雞蛋、豆粕、PVC、棕櫚、玉米、滬鎳等收跌;焦煤、滬鋁、滬銀、鄭棉收漲逾1%,瀝青、白糖、矽鐵、滬鋅、滬錫收漲。

期債今日沖高回落,T1703收報97.320,跌0.25%;TF1703收報99.400,跌0.10%。

自2011年開始,天然氣制甲醇以及100萬噸/年以下煤制甲醇裝置(綜合利用除外)建設受到限制,近幾年投產的大型甲醇裝置多為甲醇制烯烴一體化項目,因此甲醇雖然是傳統產能過剩行業,但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此外,2015年新環保法出臺後,煤制甲醇作為傳統的煤化工行業受到環保監管的壓力加大,對應開工率提升空間有限,而焦爐氣制甲醇受到焦炭行業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監察影響,整體開工率也受到限制,當前冬季天然氣制甲醇裝置也因天然氣原料供應緊張影響多數處於停車狀態。因此目前存量甲醇產能的供應提升空間有限。展望2017年,國內新投產的甲醇裝置除了一體化的甲醇制烯烴裝置外,額外的單套甲醇產能僅有240萬噸,且存在推遲可能,國際市場也僅有伊朗兩套新建的裝置計劃下半年投產,2017年一季度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市場均沒有新增產能投產。

29日,市場傳出消息稱山西焦煤集團計劃1月1日以後上調部分焦煤價格(對相關長協用戶暫不漲價)。中宇資訊市場分析師關大利表示,山西焦煤集團確實準備下月對部分下水煤資源價格進行補漲。近日煉焦煤市場變化不大,暫時還是零星調整為主。目前下遊焦炭(1518, -17.00, -1.11%)價格繼續回落預期明顯,而煤價略顯堅挺,所以下遊用戶在庫存偏高的情況下,希望通過減采限采的手段,以期將壓力向煤企轉移。不過由於年前煤炭供應不會完全釋放,優質資源銷售上沒有太大壓力。而高硫煤和配煤資源壓力還是比較明顯的,企業面臨著比較大的庫存壓力,部分煤企已經近一個月沒有任何新單,元旦後降價促銷的預期較大。

此外,業內主流觀點認為,雖然近期下遊采購不算積極,明年農歷春節前主流優質煉焦煤價格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13

期市收盤:大宗商品多數下挫 橡膠跌停

內盤期市周五收盤,大宗商品多數下挫,橡膠跌停,雙焦尾盤跳水。其中滬鎳、焦煤、焦炭、鐵礦跌超3%,熱卷、瀝青、滬錫、滬鉛、螺紋跌超2%,雞蛋、大豆、滬鋅、滬銅跌超1%,菜粕、白糖、錳矽、鄭煤、澱粉、鄭油、豆粕、滬銀、棕櫚、矽鐵、滬鋁等收跌。PVC、玻璃、鄭醇、玉米收漲。

期債今日震蕩收高,T1703收報97.235,漲0.28%;TF1703收報99.470,漲0.11%。

東京商品交易所市場部部長平田哲生認為,影響橡膠市場的近期行情走勢的因素主要看三方面:首先是世界範圍的供給狀況,主要生產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消減出口的政策,以及泰國洪水的影響;其次是世界範圍的需求狀況、輪胎需求擴大,以及美國經濟複蘇帶來的影響;再次是外部因素,如原油價格的上漲。

對於天然橡膠價格的未來走勢,華泰期貨研究所商品研究員陳莉認為,今年天然橡膠的關鍵在於下遊消費,消費亮點或在國內基建投入上帶來的拉動以及美國等國外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帶來的消費拉動上。同時,今年價格高點極有可能出現在一季度,主要是季節性的供應偏緊疊加國內消費的延續,短期供需格局緊平衡的格局將推升天膠價格。

陳莉表示,2017年季節性波動依然明顯,對於下遊消費謹慎樂觀。總體判斷是重心上移的大區間波動,運行區間預計為15000~25000元/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80

美國1月CPI大幅好於預期 美元大漲黃金下挫

15日晚間,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美國1月CPI環比0.6%,創2013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前值0.3%;美國1月CPI同比2.5%,創2012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前值2.1%;美國1月核心CPI環比0.3%,前值0.2%;美國1月核心CPI同比2.3%,前值2.2%。

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應聲上漲,現報101.70。

美元/日元升破114.80,現報114.95,刷新新高。

現貨黃金擴大跌幅,破1220美元/盎司關口。

美債擴大跌幅,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2.515%;2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1.263%,為12月28日以來新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83

期貨收盤丨空頭席卷黑色系 雙焦聯袂下挫近7%

周三,國內期市收盤多數低迷,黑色系震蕩走低,雙焦跌近7%領跌,錳矽跌停,熱卷跌超4%,鐵礦石、螺紋鋼跌超3%;化工品、有色金屬普遍低迷,橡膠跌超4%,瀝青、滬鎳跌近4%;農產品漲跌不一,兩粕飄紅,油脂類齊跌,菜油跌超2%;貴金屬高位持堅。

在上周雄安新區催生了“一日遊”行情之後,“黑色系”多頭迅速潰敗。業內人士指出,供給方面,鋼廠利潤率持續高位,不斷刺激生產,鋼廠成材庫存累積。需求方面,黑色產業鏈整體面臨終端需求環比走弱的壓力,市場氛圍偏空。另外,期貨主力持倉數據也顯示了空頭占據了主導地位。

國投安信期貨高級分析師曹穎指出,建築鋼材的終端需求進一步回落至往年正常區間,社會庫存雖在逐漸消化,但鋼廠成材庫存卻有所累積。煉鋼利潤雖回落但螺紋鋼利潤依然較豐厚,鋼廠複產進程預計仍將繼續。需求持續回落,供應增量仍有空間,同時庫存壓力從貿易環節變相轉移至上遊鋼廠,因此鋼價重心呈現繼續下跌態勢。目前黑色產業鏈整體都擺脫不了終端需求環比走弱、鋼價持續下行的影響,因此黑色產業鏈整體市場氛圍尤其是期現貨市場表現都偏弱。

美爾雅期貨黑色分析師楊雅心表示,目前基本面上有兩個特點值得關註。首先,前期市場對春季消費的預計過於樂觀,貿易商囤貨較前兩年有大幅提升,導致三四月出現了持續去庫存壓力。但由於貿易商拿貨的成本差異較大,年前拿貨的貿易商成本低,相對抗壓能力較強,從而增大了市場彈性。其次,鋼廠利潤持續處於高位,不斷刺激生產。年後現貨利潤高達800-900元,雖然目前利潤已稀釋到500元左右,但鋼廠還是想加快生產節奏,盡快兌現利潤。

國投安信期貨黑色高級分析師何建輝進一步指出,隨著內外價差縮小以及貿易摩擦加大,年初以來鋼材出口繼續下滑,2月鋼材凈出口466萬噸,同比下跌35.1%,出口大幅下滑導致國內供應壓力明顯增大。“目前螺紋鋼主力合約仍受悲觀預期主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212

滬指勉強翻紅 白馬藍籌集體下挫

4月28日,上證綜指全天弱勢整理,盤中最低跌至3137.47點,跌幅為0.47%,尾盤勉強翻紅錄得小漲,收盤3154.66點。雄安概念股再度爆發,鋼鐵股異軍突起,粵港澳概念股造好,白酒股連續大跌。

白馬藍籌股一改近期強勁走勢,多只個股早盤集體下挫,水井坊封跌停,洋河股份幾度接近漲停板,雙匯發展跌5.73%,蘇泊爾跌逾3%,東華醫藥、美的集團、老板電器、貴州茅臺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具體來看,洋河股份早盤低開,隨後股價持續跳水,盤中股價一度跌至跌停板附近。截至早盤收盤,報78.98元,跌9.82%。下午開盤後幾度跌至跌停板,最後收80元/股,跌8.65%,換手率為1.24%。

洋河股份27日晚間發布2016年報及2017年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收75.89億元,同比增長10.9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43億元,同比增長11.68%。但是值得註意的是,洋河股份在季報中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本期比上期下降53.48%,主要原因系本期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和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減少,以及本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等增加所致。

國信證券認為,在目前嚴監管的態勢下,穩中求進,或許是市場各方最理想的狀態,需控制好心態和節奏。策略上,倉位管理是關鍵,不宜冒進,維持中等倉位不變。若倉位較輕,當市場出現快速回撤時,密切關註低估類績優股的調整機會。對於估值偏高的公司,仍不宜抄底或搶反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295

期貨午盤丨黑色系再度下挫 鐵礦石暴跌近8%

周五(5月5日)早盤,商品多數下跌,黑色系再度下挫,截至中午收盤,鐵礦石暴跌7.72%,焦煤、橡膠、瀝青重挫逾4%,熱卷、焦炭、甲醇、螺紋鋼大跌逾3%,滬鎳、PTA、白銀下跌逾2%,而漲幅方面,錳矽上漲1.1%。

消息面上,來自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期貨市場交易量和交易額紛紛縮水。其中,4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環比下降。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23670萬手,成交額13.9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3.88%和37.55%,環比分別下降18.07%和19.62%。數據還顯示,1-4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91644.5萬手,累計成交額為55.3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1.12%和18.68%。

據中國證券報統計,從典型品種來看,今年以來的兩次普跌行情中,鐵礦石、橡膠期貨均“榜上有名”。其中2月15日以來,橡膠期貨1709合約跌幅超過4%的交易日就有8個之多,鐵礦石期貨1709合約跌幅在3.5%以上的也有9個交易日。此外,在昨日大跌中焦炭、螺紋鋼期貨跌幅均超過6%,動力煤跌幅也超過2%。

天然橡膠期貨方面,光大期貨天膠分析師彭程表示,滬膠這波下跌始於今年2月中旬。影響因素有四方面。一是替代品合成膠先行下跌。二是乘用車終端庫存高企倒逼乘用車減少輪胎采購,半鋼胎生產企業成品庫存累積不得不旺季調低開工率,減少對原料的采購。三是天然橡膠2016年年底正向套利窗口打開後,年後進口量增加,保稅區庫存持續增加。四是物流運價年後不斷下跌,對重卡需求下降,全鋼胎替換需求下降。

“3月以來,自產業鏈終端向上遊倒逼去庫存,負反饋下靜態供需逐漸趨於平衡。動態來看,國內雲南產區以及泰北大部分地區已開割,海南以及泰國南部即將開割;流通環節顯性庫存累積,下遊受終端銷售不暢旺季調降開工率均對盤面反彈形成壓制,中線仍偏弱。”彭程說。

黑色系方面,業內人士表示,本輪黑色系下跌的重點原因或不在於需求,而是市場對房地產資金會出現萎縮的擔憂:銀行對基金的贖回、未來對房地產房貸量的萎縮及去房地產杠桿的問題上。同時“五一”前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安徽馬鞍山召開了典型鋼鐵企業“去杠桿”交流座談會,會議討論了下一步“去杠桿”和市場化債轉股工作。消息人士稱,內容將涉及優化貸款結構、去杠桿及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等方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58

期貨午盤丨黑色系低位震蕩 鐵礦石下挫超2%

5月12日消息,商品期貨市場午盤漲跌不一,黑色系低位震蕩,鐵礦石跌超2%,焦炭、熱卷、螺紋鋼跌超1%,動力煤小幅飄紅;化工品走勢分化,玻璃漲超2%,瀝青、橡膠續處低迷;有色金屬整體偏弱,滬鉛、滬鋅跌近1%,但滬鎳漲近1%;貴金屬小幅上揚,滬銀漲近1%;農產品漲跌不一,兩粕及大豆飄綠,油脂類齊漲,鄭棉漲超1%。

消息面上,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逐步臨近,環保限產進一步顯性化。5月2日中國水泥協會率先發文,將聯合河北、山東、河南等六省市水泥(建材)協會,在高峰論壇期間實施聯動停窯限產,5月11日至20日集中停窯。鋼鐵大省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已將5月定為強化環境執法月,檢查範圍包括石家莊、唐山等8個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和定州、辛集市。唐山市也於5月9日發布《改善空氣質量攻堅月行動方案》,規定從5月9日—31日分三階段進行環保整治。對於不達標的企業停產整治,並依法嚴格高限處罰。此外,為期20天的取締“地條鋼”專項督察活動也在同時推進。督察規定,若發現違規或不合格的將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通報批評、情節嚴重者將上報國務院。短期來看,政策層面仍將對鋼價形成支撐。

另外,利好兌現,期債沖高回落午盤全線收跌。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9午盤跌0.16%,五年期主力合約TF1709午盤跌0.17%。

消息面上, 中國央行展開4590億元MLF操作,包括6個月和一年期,中標利率不變,分別為3.05%、3.2%。同時本月共有4095億元MLF到期,其中5月3日到期2300億未續做,下周二(16日)還有1795億元MLF到期。

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今日暫未進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今日有300億元逆回購到期,本周中國央行實現凈回籠12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71

期貨午盤丨商品市場多數飄綠 橡膠領跌下挫3%

周四(5月18日)早盤,商品多數下跌,截至中午收盤,橡膠下挫3%,滬鎳、菜粕、鄭棉、甲醇跌逾1%,而漲幅方面,PVC上漲2.36%,錳矽、黃金、螺紋鋼、滬錫漲逾1%。

消息面上,據證券日報報道,多部門或出臺新政限制煤炭進口。報道稱有關部門正在討論修改《關於嚴格控制劣質煤炭進口有關措施》;要求限制進口煤同比下降5%-10%(每月進口約1500萬噸);繼續引導市場煤價下行,力爭迎峰度夏前回落到570元/噸以內。

同時國家發改委5月18日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問題,發改委相關負責同誌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指出,去產能工作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根據國務院部署,今年1月,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組成12個督查組,赴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專項督查,共核查鋼鐵企業228家、煤礦150個。從督查情況看,2016年全國共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9座、落後煉鐵產能677萬噸,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71座、落後煉鋼產能1096萬噸。關閉退出30萬噸以下規模的小煤礦約1500個、落後煤炭產能1.2億噸。2016年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專項行動發現的落後鋼鐵產能,已按要求進行拆除或封存;應依法關閉和限期淘汰類煤礦,已按要求實施關閉。 

督查中也發現了存在違法“地條鋼”產能、應退未退產能、設備拆除不到位等問題。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采取三方面舉措: 

第一,迅速整改有關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將結合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取締“地條鋼”工作,區別對待,分類處理,該問責的要嚴肅問責,該通報批評的要通報批評。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對去產能工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於近期暴露的個別地方工作不實問題,部際聯席會議於5月2日派出13個核查組,赴13個省(市)進行調查核實。問題一經核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二,堅決取締“地條鋼”。“地條鋼”屬於違法違規生產,一直是國家要求淘汰和嚴厲打擊的對象。這類落後產能如果得不到取締,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按照省級政府對取締“地條鋼”工作負總責的要求,各地區要在6月30日前徹底取締“地條鋼”,並於7月底前組織驗收,形成總結報告,上報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將開展抽查工作,對取締不到位的地方,作為負面典型,報請國務院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三,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對各地區去產能工作的督查,督促各地及時公布去產能相關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66

中海油等三公司否認涉及可燃冰業務 股價下挫幾乎跌停

5月23日消息,可燃冰概念股紛紛走弱,石化油服、海默科技、中海油服三公司股價大跌,截至發稿,海默科技、中海油服、石化油服均跌逾9%,幾乎跌停,其余個股紛紛回調。近日以來,石化油服、海默科技、中海油服分別發布公告,澄清尚無可燃冰相關業務。

石化油服昨日發布晚間公告稱,經公司自查,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正常,市場環境或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截至目前,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尚未進行商業開發,本公司亦沒有開展相關業務。

此外,海默科技同日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未參與可燃冰試采項目。目前可燃冰開采尚處於科研試采階段,進入商業化開采還需要很長時間。公司將持續關註可燃冰開采領域的發展。本次可燃冰試采成功,對公司目前的經營環境和經營情況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而中海油服在5月20日就公告稱,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目前可燃冰尚未商業化,公司關於可燃冰目前沒有可披露事項。

可燃冰屬於非常規油氣資源。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可燃冰儲量約為2100萬億立方米,遠超目前的常規與非常規天然氣儲量。可燃冰在全球分布較為廣泛,全球靠近海岸的海域均有分布,一些高原凍土帶也有資源分布。而在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布可燃冰試開采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卓創資訊天然氣高級分析師劉廣彬表示,本次開采成功只是可燃冰勘探開發過程中的一小步。在可燃冰的開發過程中,地質安全、可靠運輸、環境沖擊等問題都亟待解決,距可燃冰真正的商業化開采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2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