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克林姆林宮回應普京是“殺手”言論:不可接受,希望福克斯道歉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周一,克林姆林宮要求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就其主播在采訪特朗普時所作出的“不可接受的”言論道歉。

在采訪中,福克斯新聞頻道主播奧萊利將普京描述為“殺手”。特朗普回應說,“我們也有很多殺手,你當美國有多麽清白無辜。”

奧萊利之所以稱普京是“殺手”,可能與外界懷疑其“清洗”記者有關。

普京

克林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我們認為,福克斯電視公司的此種言論是不可接受的、具侮辱性的。坦白講,我們希望這家受到尊敬的公司向我們道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29

跟普京的關系說不清?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辭職引白宮“地震”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當地時間2月13日深夜宣布辭職。

幾個小時前,美國司法部剛剛通知白宮,認為弗林在同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聯絡上存在不當行為,並且還為副總統彭斯、白宮發言人等官員提供了“誤導的信息”,此外,弗林可能面臨受到俄羅斯政府勒索的風險。

但是,據白宮的一位官員向《華盛頓郵報》透露,總統特朗普並沒有炒掉弗林,而是弗林自己提出的辭職,弗林13日晚間向特朗普遞交辭職信之後,特朗普接受了他的辭呈。

國家安全顧問毫無疑問是白宮內閣最重要的職位之一。同內閣其他成員不同,國家安全顧問由總統直接任命,且不需要經過參議院的“會審”。

白宮要員弗林成了特朗普班子中第一個“出師未捷”者,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越過了看不見的“紅線”。

“我不經意地向副總統和其他人通報了與俄羅斯大使打電話的不完整信息,我真誠地向總統和副總統道歉,他們已經接受了我的道歉。” 弗林在白宮公布的辭職信中說。

辭職還不算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包括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在內的美國情報機構已經對弗林與俄羅斯政府的關系,以及弗林此前與其他俄羅斯人士的聯絡展開調查。

白宮原本不會服軟?

白宮發表的聲明還指出,特朗普提名陸軍退役中將約瑟夫·基思·凱洛格(Joseph Keith Kellogg)暫時接過國安顧問的職位。

72歲的凱洛格退役前為美國陸軍具有傳奇色彩的精銳部隊第82空降師的總指揮,曾在越南服役,並曾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後擔任在巴格達的西方聯軍的總司令。在退役前,凱洛格擔任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負責指揮、控制、通訊和聯絡的司長。在特朗普競選期間,凱洛格曾是特朗普的一位高級政策顧問,目前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幕僚長。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視臺引用一位白宮官員的話說,特朗普有意考慮讓凱洛格全權接替國安顧問的職位。同時,國安顧問的考慮人選名單中還有另外兩位:一個是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的副總指揮哈瓦德(Robert Harward),還有一個是之前特朗普考慮的國務卿人選之一、中情局前局長彼得雷烏斯。

凱洛格、彼得雷烏斯與哈瓦德目前都是潛在接替人選

過去的3周來,弗林一直被指在去年12月與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基斯利亞通過電話。起初弗林否認在電話中與基斯利亞討論過涉及制裁俄羅斯的議題,彭斯還因為相信弗林而在多家美國媒體中為他發聲表示支持。後來,弗林又對白宮表示,他可能在談話中談了制裁的事。而在本星期,弗林在被問到相關議題時表示,自己“記不清楚是否談了制裁的事”。

“白宮的許多人都認為他暫時不會被解職。畢竟,在媒體的各種負面攻擊和民主黨呼籲炒掉他的時候,最不應該出現的一個局面就是對這些反對的聲音服軟。”白宮的一位官員告訴《華盛頓郵報》。

因此,雖然弗林的處境一直“不妙”,但白宮多位官員直到其辭職當天,都還為弗林作辯護。

失去所有人的信任

媒體和外界也都認為,弗林“可能暫時不會丟了飯碗”,因為,如果特朗普解除弗林的職位,就等同於承認自己用人不當,也會暴露出他剛組建的班子內部混亂。

除了民主黨方面一直對弗林繼續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更有多位民主黨議員要求特朗普應該立即把弗林解職,而且,共和黨方面也對弗林自相矛盾的態度不滿。弗林也一直被共和黨要求“必須向特朗普和彭斯把事情說個清楚,讓白宮能徹底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

媒體也一直窮追猛打。上周末有消息稱,特朗普上周在佛羅里達招待安倍晉三時,曾對弗林給他造成的麻煩表示不滿。後來白宮發言人斯派策表示,“這個消息不真實”。

正因如此,弗林一直都在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下稱“國安會”)顧問的身份正常工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接見工作由他主導,13日當天的加拿大總理訪問白宮也是由他主要負責,周一早上的特朗普總統國家安全例行簡報也是由他主持。周一的一整天都和以往一樣,直到晚間,美國新任財政部長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誓就職後,弗林向特朗普遞交了辭職信。

“弗林應該是感受到了那樣的一個時刻。”白宮的這位官員表示,“他在白宮的辦公室四周一看,卻找不到一個‘朋友’了,比如,誤導副總統彭斯的事就絕對不是在白宮里能過得去的一件小事,所有人都知道這點。”這位官員說。

那麽,國安會在白宮里到底有多重要?在白宮西翼的一角,國安會單獨占據很大的一個辦公空間。《外交政策》雜誌主編羅斯科夫(David Rothkopf)曾指出,國安會就是美國政府掌控世界的工具。因為,這里是美國政府最高級別官員討論國家最重大機密和最重要利益,決定“戰爭”還是“和平”的地方。

要員弗林犯了哪幾個大忌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弗林的深夜辭職盡管發生得突然,卻被認為是“早晚都要發生的事”,因為他所觸犯的是很難補救的多個政治錯誤。

首先,他在是否同俄羅斯外交人員討論制裁的問題上一再地誤導公眾和白宮,並連累副總統彭斯親自幫他辯護也遭到外界懷疑的後果。“把副總統和白宮的公信力置於危險當中”是弗林所犯下的一個嚴重錯誤。

此外,弗林因為之前同俄羅斯外交人員“私下舉行會談”本就已經在接受司法部的調查,盡管不一定會面臨司法指控,但擔任擁有最高安全級別的國安會顧問已經被公認為不合適,辭職只是時間問題。

還有,弗林因為“親俄”的態度而一直遭到媒體和外界質疑,並被認為是主導特朗普“親俄”的主要力量。同美國軍方人員大多主張對俄羅斯強硬相比,弗林卻一直提出美國應該改善同俄羅斯的關系,並被外界拍到曾在2015年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同坐一桌,參加俄羅斯媒體主辦的豪華晚宴。因此,弗林也是美國司法和情報機構一直所調查的、特朗普競選期間同俄羅斯政府有關聯的重要人物。

曾與普京同坐一桌

在外界對弗林和俄羅斯關系的諸多質疑中,最受關註的是他在2015年曾參加過“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10周年慶典活動並進行了一次付費演講。

對於此事,弗林在2016年8月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解釋,自己是受演講中介機構的推薦去俄羅斯做付費演講,當時演講的主題是激進伊斯蘭和中東,現場大約有200名觀眾。

但是,美國媒體報道稱,弗林當時就坐在今日俄羅斯總編瑪格麗塔·席美亞(Margarita Simonyan)旁邊,和普京之間也仿佛“零距離”。

媒體對此曾提出質疑。但弗林稱,並非他要求與普京坐近一點,而且他和普京之間的談話只是簡短的自我介紹罷了。

2015年的一次活動上,弗林“偶然地”和普京同桌。

雖然弗林在參加上述活動時距他從部隊退休已過了16個月,但是國會中的民主黨人依舊發難稱,美國憲法中的報酬條款禁止退休軍事將領在未經國會同意的情況下,從外國政府處接受資金。可弗林稱其在出行之前已經向國防情報局(DIA)報備過。

除了那次演講,弗林還曾上過幾次今日俄羅斯的電視節目,在節目中呼籲美國和俄羅斯應該更緊密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並且嘗試找到結束敘利亞內戰的方式。

2016年10月,弗林在接受美國媒體Politico采訪時把普京稱為“極權獨裁者”並認為特朗普對普京的贊譽有點“誇張”,但話鋒一轉又說普京聰明且領悟力很強。

弗林必須走!傳副總統彭斯內定

多位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特朗普的國安顧問只做了24天,就在爭議中辭職讓新政府“臉面上很不好看”,但這也傳遞了外界之前所沒有註意到的一個細節,就是彭斯在白宮和對特朗普的影響力。

根據美國媒體Buzzfeed的報道,13日早晨,就在白宮都在忙著接待加拿大總理的時候,本應也在白宮的彭斯卻來到國會山,同多位國會成員舉行了兩個小時的閉門會談。在他位於國會山一樓的副總統辦公室,彭斯與來自兩黨的多位成員舉行會談的一個主題,據說就是討論弗林的去留。

如果說副總統周一訪問國會山已經讓弗林的命運變得非常難測的話,白宮一天之內更是就相關議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在副總統前往國會之前,白宮高級顧問康威表示,“弗林對特朗普(留住自己)保持絕對自信”。但是,在中午白宮的新聞簡報會上,白宮發言人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則換了口吻表示,“白宮正在評估與弗林有關的問題。”

而《華盛頓郵報》周一晚間所發表的一篇報道,被認為是壓垮弗林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這篇文章中,該報引用司法部的消息稱,司法部曾就弗林同俄羅斯的電話聯絡警告過白宮,甚至在彭斯為他在美國媒體面前辯護前,白宮就收到過這個警告。

如果他不辭職,也就意味著白宮和副總統在明明知道內情的情況下,還為他的不當行為袒護和辯解掩飾;而如果他承認故意誤導,白宮和副總統的可信度還不至於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分析人士指出,幾個星期來一直面臨內外交困“沒朋友”的局面,最後在《華盛頓郵報》文章的轟炸下,弗林甚至不想等到周二早晨,而選擇在周一晚間就把辭職信遞交到了特朗普的手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19

習近平就聖彼得堡地鐵發生爆炸造成傷亡向普京致慰問電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4日就俄羅斯聖彼得堡市地鐵發生爆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向普京總統致慰問電。

習近平表示,貴國聖彼得堡市地鐵發生嚴重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深感震驚。中方強烈譴責這一令人發指的恐怖襲擊行徑。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親屬表示誠摯的慰問。在這艱難的時刻,中國人民同俄羅斯人民堅定站在一起。中方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同俄羅斯及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反恐合作,維護世界及地區和平與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61

聖彼得堡爆炸案:惹怒戰鬥民族,普京誓言揪出真兇

當地時間4月3日(周一)下午2點30分,列車剛剛駛離聖彼得堡市中心的先納亞廣場站(Sennaya Ploshchad)時,爆炸聲隨即響起,火光四射,頓時濃煙彌漫。列車驟停後,驚慌失措的乘客紛紛從變形的車門或擊碎的窗戶中逃出。

為了讓人群更容易疏散,列車駕駛員決定繼續行駛至下一站——技術學院站(Tekhnologicheskii Institut),車門在爆炸過後迅速關閉,由於這場爆炸發生在列車前部,因此,未能逃出的乘客很快集中到地鐵的後半部車廂。

“我們跑到了列車的尾部,然後逃出車廂。在我們隔壁的車廂里,沒有光亮,只有滾滾濃煙,人們用力打碎玻璃想要逃出去。我看到地鐵的工作人員正在往外拉受傷的乘客。”爆炸發生時坐在另一節車廂的乘客Andrei Shurshev說,技術學院站的地鐵並沒有停運,因此在爆炸後,他又換乘了另一條地鐵線繼續自己的行程。

乘客從變形的車門逃出

乘坐下一班列車進站的Maria Smirnova在現場只看到了一片煙霧彌漫和大量消防人員。“他們大聲喊著讓我們快逃到出口。每個人都在跑,每個人都很慌張。”

官方最新消息稱,這起爆炸已經造成11人死亡,至少45人受傷。

就在這起爆炸後的數小時里,俄羅斯聯邦反恐委員會又在聖彼得堡市中心的另外一個地鐵站(Ploshchad Vosstaniya)發現了第二個爆炸裝置。

發生爆炸案的地鐵站附近

普京誓言查明真相

案發後,俄羅斯聯邦反恐委員會的調查人員和聯邦安全局專家趕赴現場展開調查,以盡快查清爆炸的真實原因。

事實上,爆炸發生的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在他的家鄉聖彼得堡。當天上午,他在一場論壇上發表講話,下午的安排是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進行會面。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有媒體稱“總統座駕原本要經過聖彼得堡發生爆炸的地鐵站”,但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對此予以否認。

爆炸案發生1小時後,普京公開向遇難者家屬表達了哀悼。他表示,這可能是一起“犯罪”,也可能是一場“恐怖襲擊”,現在就定性“為時過早”,但他已經和聯邦安全局及其他執法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溝通。

雖然普京在與盧卡申科的會晤以及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並沒有談及更多與爆炸案相關的內容,但他誓言一定會查明這起爆炸案背後到底有沒有恐怖主義勢力的參與。

案發當天晚上,在會見安全部門負責人之前,普京先到聖彼得堡技術學院站的爆炸現場向遇難者獻花吊唁,但臉色凝重拒絕與現場的記者交談。

聖彼得堡政府也宣布對遇難者哀悼3天。

平常,俄羅斯的地鐵並沒有設置安檢。莫斯科地鐵管理局的官方消息稱,聖彼得堡地鐵發生爆炸後,莫斯科地鐵采取了額外的安保措施。聖彼得堡普爾科沃機場也表示已加強安保,包括入口檢查和登記前的安檢措施。

嫌疑最大的幕後真兇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發表聲明稱,4月3日的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是一起恐怖襲擊。俄偵查委員會的消息則稱,已根據與恐怖襲擊有關的俄聯邦刑法典205條就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進行刑事立案。

但俄羅斯當局對於此案的定性顯得很謹慎,隨後又撤回了對恐怖襲擊的定性。

截至目前,尚無個人或組織宣布對爆炸負責。

據國際文傳通訊社報道,現場監控等資料顯示,引爆炸彈的兇手是一名來自前蘇聯中亞共和國的23歲青年,但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監控拍下的嫌疑人照片

新華社4日的報道稱,犯罪嫌疑人身份初步確認為中亞人,與敘利亞極端分子有關聯。報道援引聖彼得堡強力部門的消息說,這名襲擊者的部分殘肢已被找到,並送往相關機構作進一步檢驗。據專家初步分析,這名襲擊者攜帶自制炸彈進入地鐵車廂,站在車廂中部靠門的位置,在地鐵行駛途中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目前官方還在對爆炸案真相做進一步調查。就恐怖襲擊的幕後使者來說,嫌疑最大的是“伊斯蘭國”和車臣分裂組織的極端分子。這兩者都有過不少在俄羅斯交通樞紐上發起襲擊的記錄。

但此前的襲擊主要發生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而每天承載超過200萬乘客的聖彼得堡地鐵此前並未遭到過襲擊。

2010年,莫斯科地鐵曾發生連環爆炸,致38人死亡。一年後,莫斯科與聖彼得堡之間的高鐵發生爆炸,致27人死亡,另有130人受傷。這兩起爆炸均被定性為恐怖襲擊。

美國智庫New America的國家安全分析師Peter Bergen及政策分析師David Sterman撰文稱,2002年,車臣極端組織在莫斯科挾持了數百名人質,最終130人被殺;兩年後,車臣極端組織又在莫斯科地鐵發起爆炸恐襲,致39人死亡。該組織在2000年~2010年期間發起了不少諸如上述的襲擊。但是最近幾年,由於俄羅斯政府介入敘利亞戰爭,並對敘利亞政府給予支持,“伊斯蘭國”正逐漸將矛頭對準俄羅斯。

普京此前稱,約有7000名來自俄羅斯和前蘇聯國家的公民赴敘利亞和伊拉克加入了極端組織。如今,其中一些人已返回俄羅斯國內。

有相關專家稱,“伊斯蘭國”和車臣分裂組織兩者存在“合二為一”的問題,事件似乎展現出與北高加索網絡(車臣武裝組織)之間的某些關聯。

2015年6月,“伊斯蘭國”宣布在高加索地區建立一個“省”。同年9月,該組織宣稱對達吉斯坦南部針對俄羅斯軍隊營房發起的恐怖襲擊負責,隨後又在達吉斯坦的世界文化遺產——德爾本特城堡(Derbent Citadel)等多地發動了恐怖襲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69

敘利亞化武危機發酵 俄宣布普京不會與美國務卿蒂勒森會面

因敘利亞問題引起的美俄關系緊張繼續發酵,克里姆林宮周一宣布,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周三到訪莫斯科時將不會得到普京的接見。

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沒有安排普京與蒂勒森會面的計劃,這並不在總統的日程表中,空襲行為證明美國不願在敘利亞問題上采取合作態度。對於媒體報道蒂勒森此訪是想施壓俄羅斯放棄對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支持,佩斯科夫強調阿薩德下臺並不能解決問題,這不是解決危機的辦法。

按照外交慣例,與美國國務卿會面的將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蒂勒森前任克里此前訪問俄羅斯時除了與拉夫羅夫會面外,多次得到了普京的接見。

事實上蒂勒森與普京有著良好的私人關系。在出任國務卿之前,蒂勒森作為埃克森美孚總裁,主導了2011年集團與俄羅斯最大的國有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達成了石油勘探和生產協定。為此克里姆林宮在2013年特地授予蒂勒森“友誼”勛章,這是一項專門給外國人的榮譽。外界此前對蒂勒森此次訪俄充滿期待。

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敘利亞空軍基地進行恐襲,作為對此前在該國北部地區伊德利蔔疑似化學武器襲擊的回應。這也激起了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俄羅斯及伊朗方面的不滿,俄羅斯指責相關指控毫無依據,空襲涉嫌違反國際法。上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伊朗總統魯哈尼通電話時表示,支持對敘利亞化武襲擊事件展開客觀調查,兩人同時批評美國對敘利亞的侵略行為破壞了國際法準則,是不容允許的。黎巴嫩真主黨則以一個聯合指揮中心的名義發出聲明,指責美國的空襲逾越紅線,未來會強力應對任何新的侵略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90

美俄口水仗升級 普京:美國準備“偽造”化武襲擊並再襲敘利亞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表示,有情報顯示美國準備對敘利亞進行新一輪的空襲,並已經制定計劃在當地偽造化學武器襲擊現場。

普京當天會見了到訪的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記者問及是否認為美國會對敘利亞進行第二輪空襲時,普京表示,我們有情報顯示,類似的空襲正在準備中,可能會針對敘利亞其他地區,包括大馬士革南部郊區,在那里他們計劃放置一些裝置“偽造”現場,然後指責敘利亞政府軍實施了化學武器。

普京表示,俄羅斯可以承受西方對其在敘利亞地位的指責,希望各方態度能有所軟化。呼籲全球化學武器監管機構,總部位於海牙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the Organis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立刻對上周發生在敘利亞北部伊德利蔔的疑似化學武器襲擊展開調查。

在普京作出上述表態前,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並未在敘利亞問題上就制裁俄羅斯達成一致,東道主意大利外長阿爾法諾表示,G7不希望對俄羅斯施壓,對話解決問題最好。俄羅斯有能力幫助解決敘利亞沖突,戰勝“伊斯蘭國”和恐怖主義。出席G7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表示希望俄羅斯認識到與敘利亞政府為伍是錯誤的,阿薩德政權不應在未來敘利亞的規劃中。周二下午蒂勒森已經抵達莫斯科,開始為期兩天的俄羅斯之行。

周一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已經宣布,周三普京將不會與蒂勒森會面。但根據部分俄羅斯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相關會面依然會舉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63

全球頭條丨普京確認不與蒂勒森會面 富士康欲天價收購東芝芯片業務

——CNBC——

【IMF:貿易保護主義及緊縮貨幣政策將傷害新興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一在其《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稱,隨著美國啟動加息及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擡頭,今年新興經濟體面臨巨大挑戰。此前發展中國家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大量國際資本流入,如今貿易保護主義以及預期中的金融環境收緊將對發展中市場形成新的威脅。IMF認為占全球產出與消費增長75%比重以上的新興與發展中市場將面臨數十年來最複雜的外部環境,但新興經濟體有抵禦外部條件影響的空間。

——金融時報——

【蒂勒森:美國絕不容忍針對平民的襲擊】正在意大利出席G7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周一表示,美國絕不能容忍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針對平民的襲擊行為。上周敘利亞北部伊德利蔔發生疑似化學武器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美、英、法等國認定敘利亞政府軍應對此事負責,特朗普改變了此前對敘利亞問題的態度,下令對敘利亞空軍基地進行軍事打擊。空襲也讓美國與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俄羅斯關系驟然緊張,本周三蒂勒森將啟程前往莫斯科。利比亞問題同樣充滿不確定性,聯合國扶持的當地政府風雨飄搖,利比亞國民軍指揮官哈夫塔爾將軍(Khalifa Haftar)牢牢控制東部地區,歐洲對美國在利比亞問題上態度模糊非常擔心。

——BBC——

【大堡礁:2/3珊瑚遭遇“史無前例”白化危機】最新調查顯示,澳大利亞東北部大堡礁近年面臨“史無前例”的珊瑚白化危機,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珊瑚遭到破壞。科學家表示,珊瑚白化危機涉及1500公里範圍的珊瑚,此次珊瑚白化主要集中在大堡礁的中部,而去年主要是在北部。珊瑚白化由洋流溫度上升引起,海洋吸收了全球氣候變暖新增熱量的93%,即使環境恢複,珊瑚複原可能需要數十年。

——華爾街日報——

【富士康270億美元報價東芝芯片業務】據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已經以最多3萬億日元(270億美元)報價東芝計算機芯片業務。作為世界最大電子產品代工公司及蘋果頂級組裝廠商,富士康去年采用了類似的策略來獲得夏普公司的控制權,即以一個遠高於其他競標人的價格擊敗對手。除富士康外,目前最高的出價者報價約2萬億日元(180億美元),分析師預計東芝芯片業務的公允價值在1.5萬億日元到2萬億日元之間。東芝是全球第二大芯片生產商,日本政府將其視為重要國有資產,希望看到由一家日本公司或美日合資團隊來接管。在北美核反應堆生產商申請破產後,東芝預計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將虧損1萬億日元,因此東芝方面很難拒絕富士康的報價。

——Reuters——

【敘利亞化武危機發酵 俄宣布普京不會與美國務卿蒂勒森會面】克里姆林宮周一宣布,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周三到訪莫斯科時將不會得到普京的接見。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沒有安排普京與蒂勒森會面的計劃,這並不在總統的日程表中,空襲行為證明美國不願在敘利亞問題上采取合作態度。對於媒體報道蒂勒森此訪是想施壓俄羅斯放棄對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支持,佩斯科夫強調阿薩德下臺並不能解決問題,這不是解決危機的辦法。按照外交慣例,與美國國務卿會面的將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蒂勒森前任克里此前訪問俄羅斯時除了與拉夫羅夫會面外,多次得到了普京的接見。

——Bloomberg——

【特斯拉超越通用,成為全美市值最大汽車制造商】周一早盤開盤僅5分鐘,特斯拉上漲3.7%,市值達到510億美元,一舉超越通用汽車成為全美市值最大汽車生產商,並把優勢保留到最後。最終特斯拉收報312.39美元,上漲3.26%,再創收盤歷史新高,市值508.87億美元,通用汽車收盤上漲0.77%報33.97美元,市值508.86億美元。投資者似乎對馬斯克的信心越來越高,堅信未來的電動汽車將占據所有道路。雖然通用雪佛蘭Bolt純電動車與特斯拉即將量產的 Model 3外形相似,且具有明顯價格優勢,但這家百年老店與特斯拉相比似乎缺乏一股激情。即使超越了通用,特斯拉在全球汽車公司市值排名中僅能排在第六,前五分別是豐田(1720億美元)、戴姆勒、大眾、寶馬和本田(52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77

普京“意外”會見蒂勒森 發布會美俄貌合神離

周三,出訪俄羅斯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進行了三個小時的會面,隨後又有些“出乎意料”地受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接見。

俄方態度強硬 美欲彌合爭議

在蒂勒森和拉夫羅夫舉行閉門會議前,拉夫羅夫對記者表示,美國上周對敘利亞空軍基地的襲擊是非法的,這絕不能再次發生。在雙邊關系及軍事事務上,美國“模糊又矛盾”的態度讓俄羅斯疑惑不解,美國國務院甚至人員都不齊整。

作為目前特朗普政府出訪俄羅斯級別最高的官員,蒂勒森表示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明確雙方“巨大分歧”所在的機會,希望尋求縮小分歧的途徑,通過公開坦誠的交流將美俄關系向前推進。同時也會討論雙方共同利益,外界解讀為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上周發生在敘利亞北部伊德利蔔的疑似化學武器襲擊至少造成85人死亡,英美法等西方國家一致指責政府軍應對此負責,特朗普更是改變了以前對敘利亞問題的看法,宣布對敘利亞采取軍事打擊。周二白宮發布報告,指責俄羅斯試圖通過“宣傳攻勢”掩蓋真相。

普京:美國新政府令雙方互信削弱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三表示,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美俄間的相互信任被削弱,特別在軍事級別,雙方的關系出現了倒退。隨著美國上周對敘利亞發動空襲,俄羅斯意識到原本期望與美國政府緩解敵對情緒的期望已經破滅。

普京重申了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支持,強調相關政府軍應對化武襲擊負責的指控可能是反政府武裝偽造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依然對敘利亞政府頗為強硬,特朗普表示普京支持的這位敘利亞總統是“徹頭徹尾的惡魔”,甚至直呼阿薩德“禽獸”。特朗普此前曾暗示自己本無意派兵敘利亞,但看到被化學武器傷害的兒童慘狀後,就毫不猶豫的撥通了馬蒂斯(美國國防部長)的電話。

雖然本周一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曾明確表示,與蒂勒森會面並不在普京的工作日程上,周三他卻松口稱,如果雙方一致認為知會普京有利於談判,蒂勒森將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最終在結束與拉夫羅夫的會談後,普京親自接見了蒂勒森。

發布會美俄雙方貌合神離

在隨後的發布會上雙方強調會談有所進展,但各自的表述難免給人一種“貌合神離,各說各的”的感覺。

拉夫羅夫表示,普京總統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的會面時間超過兩個小時,與蒂勒森的談話溝通是開放的、可持續的。美國同意對敘利亞化武襲擊展開調查,普京總統也確認準備修複美俄關於敘領空飛行安全協議。俄羅斯並未將希望寄托在阿薩德或者敘利亞其他任何人的身上,希望敘利亞問題通過和平的政治途徑解決,任何試圖顛覆阿薩德政權的努力只會幫助伊斯蘭國。 與蒂勒森談及烏克蘭危機,同意明斯克協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表示,俄美間互信水平處於低點,兩大核巨頭不應保持這種關系。在明斯克協定取得突破前,烏克蘭問題將是俄美改善關系的障礙,敘利亞發生的化武襲擊是精心策劃的,直接由敘利亞政府軍實施,沒有證據證明俄羅斯卷入敘利亞化武襲擊。如果有充分證據,將起訴阿薩德戰爭罪,阿薩德政權應有序退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241

日俄首腦會談 普京稱與安倍談判具建設性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啟對俄羅斯和英國的訪問之旅,他於當地時間27日下午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在會談伊始,安倍強調稱:“希望兩人就雙邊關系、安全保障問題和地區局勢展開溝通。”關於8項對俄經濟合作,安倍肯定道“看到了進展”。普京則表示“日本是非常有希望的夥伴”,認為日俄關系正取得進展。

另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普京表示,他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談判具有建設性,展示出兩國希望合作和解決一系列最困難問題的意願。

普京說:“對於俄羅斯來說,日本是一個重要並具有合作前景的夥伴,我們準備好開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平等和考慮相互利益的基礎上,解決任何問題,甚至是那些最困難的雙邊關系問題。”

他還指出,俄羅斯和日本都展示出“進一步發展全方面互惠合作的意願”。

二戰結束後日俄兩國一直未能簽署和平條約。日本以1855年俄日簽訂的雙邊貿易邊界條約為依據,要求俄方歸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個島嶼,並將歸還上述四個島嶼作為與俄方簽訂和平條約的條件。俄羅斯則認為南千島群島根據二戰結果並入蘇聯版圖,俄方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且有相應國際法文件為依據。

安倍與普京舉行會談後在記者會上說:“我與普京兩人想在相互尊重、互惠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攜手在通往簽署和約之路上前進。”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宮期待俄日兩國的政治意誌能令和約在未來能夠簽署,但莫斯科和東京明白發展兩國關系無需等待和約,雙方正在努力發展合作。

佩斯科夫稱:“簽署和平條約與領土問題是聯系起來的。領土問題無疑需要某種調解方案,要讓莫斯科和東京都能接受,這會為簽署和約開辟道路。”

他強調,兩國正積極努力發展雙邊關系。佩斯科夫說:“很高興看到莫斯科和東京明白,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等待和約簽好上面。兩國正在最為廣闊的問題和領域努力發展和完善雙邊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44

特朗普與普京通電話 討論敘利亞和朝鮮半島局勢

莫斯科時間5月2日晚克里姆林宮網站發表聲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電話會晤,討論了在敘利亞危機背景下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協作前景。這是自一月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雙方的第三次電話溝通。

聲明中指出,兩國外交部門要積極尋求加強停火機制的方法,為解決敘利亞危機得到實質性進展創造條件,美國國務卿和俄羅斯外交部長將定期向兩國領導人匯報進展。

此外雙方還討論了朝鮮半島安全局勢問題。普京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通過外交斡旋解決問題。​據央視報道,普京和特朗普同意繼續保持電話聯絡,並有意在今年7月在德國G20峰會期間舉行會晤。克里姆林宮在聲明結尾稱此次電話會談務實且富有建設性。

此前,因敘利亞問題引起美俄關系緊張發酵,克里姆林宮4月宣布,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到訪莫斯科時將不會得到普京的接見。然而,蒂勒森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進行了三個小時的會面後“出乎意料”地受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接見。

發布會上雙方強調會談有所進展,但各自的表述難免給人一種“貌合神離,各說各的”的感覺。

普京表示,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美俄間的相互信任被削弱,特別在軍事級別,雙方的關系出現了倒退。隨著美國對敘利亞發動空襲,俄羅斯意識到原本與美國政府緩解敵對情緒的期望已經破滅。普京重申了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支持,強調相關政府軍應對化武襲擊負責的指控可能是反政府武裝偽造的。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表示,俄美間互信水平處於低點,兩大核巨頭不應保持這種關系。在明斯克協定取得突破前,烏克蘭問題將是俄美改善關系的障礙,敘利亞發生的化武襲擊是精心策劃的,直接由敘利亞政府軍實施,沒有證據證明俄羅斯卷入敘利亞化武襲擊。如果有充分證據,將起訴阿薩德戰爭罪,阿薩德政權應有序退出。

朝鮮上周六清晨從平安南道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導彈可能在發射數秒內爆炸。路透社援引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導彈試射失敗。朝鮮在2016年1月6日和9月9日分別進行核試驗,並多次試射彈道導彈。聯合國安理會同年3月2日和11月30日兩次通過決議,譴責朝鮮進行核試驗,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並決定對朝鮮進行制裁。

特朗普向朝鮮施壓,並宣稱已下令讓航母戰鬥群逼近朝鮮半島,引發國際輿論密集關註。然而,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和《防務新聞》的報道,美國官方聲稱正在逼近朝鮮的航母戰鬥群竟然開錯了方向——沒有北上,反而南下去了印尼海域,離朝鮮半島越來越遠。

特朗普與安理會成員國常駐聯合國大使會面時表示,朝鮮半島的現狀是“不能接受的”,聯合國安理會必須準備好就朝鮮核項目和彈道導彈項目實施額外的、更強有力的制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