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彭博:國資委要求大國企「有盈利」

1 : GS(14)@2018-01-28 15:07:27

【明報專訊】彭博昨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國資委罕有地要求大國企今年必須有盈利,為歷年來政府首次將盈利訂為硬性指標。命令在本月15日傳達,全國98間央企均須遵守是項要求,現時未知若不達標會有什麼後果。

國資委網站上的新聞稿顯示,上周在國資委的會議要求國企高層,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但未提及盈利規定,國資委未有回應彭博的查詢。

意味加強中央控制權

雖然未有公布各家央企的盈利情况,不過國資委數據顯示,中國央企2017年的合併淨利潤為1.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5%,增速為5年來最快。

此舉顯示,中國正在加強對國有企業的控制。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國企在未來5年要「做強做優做大」,現時國企佔中國的工業資產40%,提供約20%的城鎮就業崗位,政府近年一直進行國企改革以支持經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16&issue=2018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93

中環中心國企買家突撤出 另一買家盧文端:要國資委批准 融資遇困難

1 : GS(14)@2018-02-28 07:21:53

【明報專訊】過去數年市場上多個天價地產項目,均成中資公司囊中物,包括由長實(1113)持有約75%業權的中環中心,去年11月由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下稱國儲能源)為首財團以402億元奪得,成為全港最大宗物業買賣。不過,在物業交易完成前,佔55%股權的國儲能源突然「抽身」,並由世茂房地產(0813)主席許榮茂及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接手。

明報記者 林尚民、陳子凌、李哲毅

作為全港最貴重物業交易,長實去年11月公布402億元沽出中環中心約75%業權,以約122 萬方呎計,呎價約3.3 萬元。昨天最新消息指,作為最大買家的國儲能源決定離場,並由許榮茂及朱李月華接手,有指兩人各佔約20%股權。本報嘗試聯絡兩名新買家,世茂房地產回應稱,不會就許榮茂的私人投資作評論。至截稿前,本報仍未獲朱李月華回覆。

據一名有份買入中環中心的買家向本報透露,國儲能源所佔的55%股權,部分已由朱李月華及許榮茂接手,每人約佔十多個百分點,餘下之股權則由原來的其他股東攤分。該名買家透露,有關交易將如期於原定的4月份完成,目前已獲銀行承做按揭,但暫時未能透露按揭成數等詳情。

已獲銀行承做按揭 料如期4月完成交易

另一名買家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盧文端回覆本報查詢時確認,國儲能源已不再持有項目55%,由於「超過55%就是控股股東,資金匯出要通過國資委、發改委,總之很多部門審批,在香港發債也要審批,好麻煩,影響了融資」。盧又稱,為了不讓融資問題影響交易完成時間,國儲能源降低投資比例至50%以下,並引入許榮茂及朱李月華接手,但稱不方便透露兩人入股比例。盧稱國儲能源降低比例後,相信融資匯款不會再有問題。同時有多家外國傳媒都引述消息,指國儲能源已撤出交易。長實至昨晚截稿前亦未有回覆。

多方消息指國儲能源已撤出交易

長實早於2016年中開始放售中環中心,買家除了國儲能源及盧文端外,亦包括本地物業炒家「物流張」張順宜、「小巴大王」馬亞木、「磁帶大王」陳秉志和亞洲地產創辦人蔡志忠等。受雙方協議限制,買方完成交易前不可轉售或拆售物業。

中環中心交易11月初曝光後,國儲能源背後股權被「起底」,包括中共黨產資金,因為中共中聯部轄下企業持有國儲能源15%股權,其餘股東包括中石油集團、北京商務局旗下企業及由發改委、住建部、財政部等多個中央部委共同發起成立的社會團體等。背後股權公開之後,當時已有市場人士擔心國儲能源能否順利完成交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61&issue=20180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52

國資委籲外國:中資收購一視同仁

1 : GS(14)@2018-03-12 02:06:38

【明報專訊】國資委昨日於兩會期間舉行記者會,就近年中資企業在海外收購遇到當地政府阻撓,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呼籲應該一視同仁;另一方面,對於外資參與國企改革,他強調中國持開放態度,歡迎外資參與。

「歡迎外資參與國企改革」

近年多家中資企業因為通過不了美國政府審查而令交易告吹,肖亞慶表示,他個人充分理解每個國家對接受投資項目,從政府層面的各類審查,但這種審查應該總體公平、一視同仁,不能說對這一類企業嚴加審查,對另一類企業就放鬆審查,要有一個公平待遇。他又認為,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貿易全球化、投資便利化會給所有投資者、所有接受投資的國家地區和當地居民帶來好處。

肖亞慶也表示,企業本身亦要做好自己本分,國內投資也好、國外投資也好,具體的投資項目、具體投資是否有盈利,這個責任在於企業。

另一方面,反過來說,就中國的國企國資改革,肖亞慶明言,國資委的態度是歡迎外資參與。他表示,今年國資委也要對有條件的企業,推動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已經有三批企業正在試點混改,也取得積極成效,當中既有子公司改革,也有像聯通這樣較高層次的混改。

肖亞慶強調,混改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使參與各方都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利益共享、優勢互補。因此,國資委對參與者是開放的,雖然目前未有外資參與混改當中,但國資委樂意看到今後國外企業參與混改。

去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8家是中國的央企,其中國家電網、中石化集團及中石油分別位列第2至4名,反映央企規模已經不小,但央企與「高質量發展」仍然有很大差距,因為部分央企負債率仍然較高,所以加強央企的風險控制,降槓桿、減負債、防風險仍然是今年和今後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

(2018兩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75&issue=201803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6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