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外錢 vs 股東錢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2/vs.html同樣身在英國,立足香港。
不同之處,在於一間更國際化,一間就專注新興市場。
巧合的是、今天兩間銀行均有資本壓力!
滙控過去幾十年一向只有收購,幾乎從無分拆。
但隨著經營環境及監管要求,正式改變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滙控近日向主要投資者諮詢,是否同意將英國業務獨立分拆上市。有關議題,亦於滙控董事會內非正式討論。
匯豐目前資本充足比率、在全英,以至歐洲均屬最高,一級資本比率多達10.6%。
惟英國監管要求更嚴,除上月底決定出年全面落實巴塞爾三規定外,當局在額外資本緩衝,及其他計算有更高要求。
大行曾經計算,匯豐可能因此要填補過百億美元資本缺口,而觸發匯豐考慮分拆,更大導火線為當地即將要遵守Vickers Rule,零售及投資銀行分隔要求。
雖然分拆英國業務仍屬初步階段、預計最多涉及分拆三成權益,但消息指,建議可以體現滙控英國業務價值以及增加資本。符合監管要求,更最要在於避免控股公司層面,受單一市場監管因素左右。
有投資者估計、分拆估值將高達200億英鎊,根據高盛計算,匯豐每股估值當中,不足百分之二十,即大約17.9港元來自歐洲,貢獻最大仍然是本港及亞太。
匯豐九十年代因為收購米特蘭銀行、而變相遷冊英國,雖然有關方面強調,分拆計劃不會改變總部地位,但預計一旦落實分拆,有關匯控遷冊揣測會再度升溫。
匯控今次最多是錢唔夠使, 最多賺下街外錢。與之相比,渣打面對問題似乎更嚴重!
剛變相盈警、盈利十年內首次出現倒退的渣打,傳出內部討論是否需要供股。
英國獨立報報道、渣打董事上周曾商討是否需要供股,以強化資產負債表。
渣打目前資本比率超過百分之十,但跟匯豐相反,比率幾乎每年下跌。
匯豐仍然有資產可供出售,但渣打問題在於核心業務放緩、而且多個新興市場好像印度、南韓,經營均面對新挑戰!
渣打金融海嘯期間曾經兩度供股集資,時間比匯豐更早。
報道指,有關構思中供股,仍在初步階段,未提升至正式董事會層面。
但潛在供股卻爆出渣打高層出面更多分歧、報稱,支持供股的主席莊貝思及反對建議的行政總裁冼博德,除是否集資問題外,兩人又對莊貝思即將退休後安排,出現分歧。
冼博德有意由自己接任主席,不過莊貝思不同意。
英國傳媒一直報道,投資者對零九年接替戴維思出任主席的莊貝思有微言,認為他在內部監管及經驗均不及格。
而手持一成八股權的淡馬鍚、近年屢次傳出不滿渣打內部管理。
城鎮化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16.html中央一貫作風: 重大政策,簡單總結, 講到十三億人民, 食粥食飯都係靠佢的城鎮化點做?八個字講晒: 「六大任務,十個不准」!
克強總理終於擔大旗, 講到城鎮化, 係自然歷史過程, 但又出動家長式「十個不准」, 青山綠水不能改, 市民不准變流民.
跟風拆建、祟洋求異, 就連居民有樓住、但萬事憂心都唔得!
好聽啲,叫做體恤百姓!
明眼人一睇就知, 中央唔放心, 驚班地方官又行舊路, 拎晒啲錢大興土木, 日以繼夜咁拆, 再夜以繼日咁起, 思維唔改,神仙難變!
新型城鎮化, 猶如「中國夢」一樣、夢幻!
但六大任務當中, 淨係睇、落戶制度, 真係有進步咩?
自毛主席年代開始, 歷代官員都擔心, 一旦比人民自由流動, 佢地就會湧晒入大城市.
如果走唔甩嘅,就集中埋一齊, 就會變貧民窟.
窮,都唔緊要, 中央避忌嘅係、城市越大,資源越多, 就會形成另一股勢力.
所以寧願小城市星羅棋佈, 都唔要一城座大!
北京、上海、廣州呢啲大城市, 反而收緊落戶條件,退步!
呢啲大城市已經成形, 經濟活動集中, 你唔俾啲已經入城嘅外來人口落籍, 反而趕佢地返鄉下, 再整個小城市, 大城市啲工邊個做?
上海姑娘會幫你掃街?老北京會去搞衛生?
靠入城嘅農民, 番去一個無產業、無就業、無資源嘅城市仔, 想達致城鎮化, 根本係緣木求魚?
人為咁、縮細大城市, 亦唔見得可以舒緩、 而家大城市嘅壓力, 「良禽擇木而棲」, 呢個道理,領導人睇唔通, 反而全國6億5農民, 最心水清!
今時唔同往日, 以為農民生活仲係望天打掛?
喺農村耕開田嘅, 你以為佢地好想「出城」?
鄉下有田、有屋住, 唔種田,國家有糧食補貼, 土地流轉金, 每年每畝地有五、六百蚊收入遇上發展商徵地, 仲可以一夜間變成百萬富翁, 邊使蝸居城市吸霧霾?
無錯,城市福利係可觀, 有社保,有醫療,有教育, 但都要睇咩城市?
京滬廣,你唔俾福利佢, 啲人捱生捱死都排住隊去, 但係自製小城市, 有無咁高水平呢?
可能有,但唔係三、五年內嘅事!
睇真啲, 理論上,城鎮化最能夠解決, 係已經進城嘅農民工問題, 喺「醒」打工!
以為搵多「蚊錢」, 點知住唔起,食唔起, 細路讀書難。
返鄉下咩? 地,可能已經俾人收左起樓, 無得耕田, 進退兩難, 城鎮化,本來幫到佢地,但偏偏特大城市收緊落戶限制, 大城市就有待確立落戶條件, 本末倒置!
就算加大保障房建設, 繼續係中央出年工作重點, 入唔到籍嘅農民工, 仍然得番塊小瓦片遮頭, 中央無認清呢個形勢, 就將調控樓市剔除, 喺出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中, 城鎮化強調嘅以人為本, 恐怕又係另一個口號嚟咋!
經濟學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8017.html今年,亞洲最少產生出兩個經濟學:
包括安倍經濟學、克強經濟學。
兩個跟早年伯南克經濟學,形成三強鼎立,一度大放異彩。
外界對當今三大經濟學派,暫時評價不俗。無它,股市好,市場情緒高漲,好自然會話:
阿爺果然高招。安倍有前瞻能力。仲有伯南克力挽狂瀾。
但調轉問,如果並非無事無幹,根本用不著搞這套、做那套。結果堆砌出不同門派經濟學。
用政治人物為名經濟學,近三十年,盛極一事有列根經濟學、戴卓爾經濟學,認同與否一回事,至少尤其後者,最終目標是將經濟交回市場定奪,而非目前將經濟從市場,回歸政府左右。
於是,正當「咩咩」經濟學充斥不絕於耳,市場經濟學五個字談論就少之又少。
其實,「咩咩經濟學」之所以有回響,有聲音,根本在於經濟唔掂!! 而更重要,無論伯南克、或安倍經濟學,甚至以往內地一套,大部份程度等於用錢解決問題。
以日本為例,經濟未至完旦,但內傷嚴重,安倍銀紙彈成功在於日圓由八十五,跌至一零六,股市幾乎翻一翻,但安倍目前民望,卻上任以來最低。
美國情況相近,股市翻了幾翻,惟經濟自零九年以來,平均增長僅僅百分之一點五左右,遠低於海嘯前百分之四水平。 似乎,俾錢解決問題,但目前問題,肯定錢不能解決。
外國評論提過,政治人物為選票可能母性大發,除既要低失業、控制通脹外,近期又提到三大目標,即收窄貧富懸殊不平等。
如果將所有綱領,要由聯儲局一一接收,嘩! 好睇過戲!
如果市場等於絕對自由的話,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個真正自由市場。
市場存在,在於有規有舉之下,發揮創造性,及分配角色。由越來越多「咩咩經濟學」氾濫一日開始,真真正正市場經濟學,可能越行越遠!!
武林大會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18.html上海大攪央企改革,上海國資委會議,更加被形容為央企盛事,武林大會。
好簡單,上海作為龍頭,而央企改革、早喺年內多次會議,上海都有參與其中,備受關注都唔出奇。
央企改革要成功,一定要響,內地定義「響」,即係要勁。
上海唔止錢多,企業多,亦有概念,同先行者優勢,韓正仕途繫於其中。
韓正強調,內地央企改革,並非照抄淡馬鍚模式,某程度上: 啱!
因為,當局對上海模式嘅央企改革、相當進取,影響要比淡馬鍚、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留意的話,內地選定三大央企改革城市,上海、天津、珠海,後兩者僅僅提升競爭力,而上海真真正正相標,有所謂二、五藍圖,包括要做二至三家符合國際水平企業,五至八家可能全球布局,跨國經營。
肯定,韓正相當了解當前央企嘅問題,特別在於央企、既欠動力,亦欠創造力。
但三至五年就達標、要上海央企煥然一新,某程度上,亦係過份進取!
內地央企大多並非新經濟行業,有條件可以平地一聲雷,以實業為主央企,等於一間大型土炮廠商一樣,錢多之餘,更需要是一股軟實力。
簡單講,要做一間唔係靠錢多,都獲得市場認受企業。
內地掌握到央企當前問題,但解決與否,屬於兩回事。
央企、就係央企,無論點樣改革,阿爺持有,「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呢種心態唔改,就好難會成功, 而家繼續由國資委、掌管央企改革,即係身份同時係球證、教練同球員,繼續自己玩晒。
企業要做得好,盈利,照顧股東之餘,更重要可能先具備一顆企業的心,為品牌,為用家,而非為搵新錢,有呢三樣,其實無論民企、央企,私企,都已經踏出優良企業先決條件。
八八九九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23.html不能否認,內地已經步入八八、九九時代,意即無論回購利率、拆息等等,全部升至八、至九厘。
如果今日之前仍然以為人行注資三千億為利好消息,或者局限於只懂樂觀,不曉分析。
一,數日內三千億,即真真正正意味有問題。
二,短期流動性七日為限,七日之後又如何?
三,六月拆息部份廿、三十厘,當時亦僅注入三千六百億左右,今次稍一見十,已用上了三千,難道較半年前更嚴重?
對於內地資金情況,老實,內地分析比多間外資大行來得深入,正當陶冬流於人行注資門檻提升,或其他大行認為季節性因素影響云云的同時,內地專家首先將六月及今次資金緊張比較,結論有二:
首先,半年前熱錢處於外流,區內徘徊於美國退市憂慮,所以整體上受外圍資金流向逆轉為主。
其次,上次拆息抽升局限於一周之內利息,今次蔓延至一個月,亦大大抵消人行注入短期流動性作用。
內地盛傳禁用「錢荒」字眼,我們對此深表認同。
一,頭十一個月,外匯佔款高達二萬五千億,較之去年全年三千多億,已經爆燈,十一月單月外匯佔款更為今年第三多;
二,整體M2規模多達一百零七萬多億人民幣,按年升一成四;
三,四至十一月,人行僅僅十月份進行資金淨回籠,誰說有錢荒呢?
我們經常套用「問題」呢兩個字,但真真正正屬於問題在於: 有問題但不承認存有問題、有問題,並且承認,但找不出問題所在、最後問題原來已經屬於結構性。
綜合內地情況,三者之中,最少後兩者符合。既然錢荒不是真正錢荒,又既然六月一次大大鑊,半年未夠又出現兩次,難道以後逄年結、季結、農曆年、中秋、端午、以及黃金周前,均應列為「中國結構性錢荒周」?
美林陸挺判斷問題來得實際,與其再討論拆息何時回落,更應一問金改是否一小步,已有挫折?
而更實在是,人行推行政策即使盤算有序,並且得宜,但人行在市場開放初期,跟商業銀行一樣,同樣經驗不足,評估一樣會有誤。
綜合內地分析,目前擔心會,或擔心經已出現,為利率結構性上升。君不見,年內其實長長、短短利率已經已經升逾兩厘?
構成當前困難在於原有結構問題,包括資金失衡、利率錯配、以及過份依賴同業資產。
更弊,原有結構問題浮現的同時,新存在結構問題包括,去槓桿,企業趕再融資,結果息要升、利率市場化,對銀行來說,存款為最佳緩衝,搶存款之下,結果息要升
內地社科院數字,中央及地方債總額逾二十八萬億,計算企業及居民的全國債務逾百一萬億,超過M2水平,相當於GDP二倍多,風險溢價提升的大前題,結果息亦要升!!
股王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30.html2013年將盡、除左搏炒埋半日市,大部分人都休戰,係時候做下回顧展望。
今年兩大股王、27銀娛同700騰訊,正是Kenny 年初推介兩大心水,最初大家都話佢比「行貨」,點知肯跟佢買、今年分分鐘可以提早收爐,真係唔可以唔比個「Like」鄧博士!!
最近呢轉炒700、賣點係「網遊」加「手遊」,韓國一隻「劍魂」公開測試反應良好,瑞信已經開定「盤口」,預期會成為騰訊史上最好賣一隻遊戲。
加上摩通合奏、估計出年內地手遊市場,明年可以超過200億美元,三至五年更可以超越網遊、結果搞到基金年尾都要追貨追到氣咳!
所以股王可以一鼓作氣、市值首度超過九千億!
九千億代表咩? 五大地產商、即係兩位李生、加埋郭氏兄弟,仲有新世界信和。
騰訊市值加埋,仲有找一千億!! 邊個仲夠膽話、香港有地產霸權?
其實當大家注意力仍然留在微信、可以帶來的手遊收入有幾多時,熟悉內地網絡發展的中環人,已經提醒拆局,要留意係微信同商家結合的能力、可能遠超市場想像!
同淘寶唔同、商家跟本不需要在微信開店,而係透過微信既「用戶登錄」能力,不需要再輸入帳號或密碼,用戶只要在手機按制,己經可以登錄商家既APPS、意味著商戶不再需要建立自己既帳戶體系,就可以接觸2.7億個用戶。
結合埋微信「一鍵掃碼」支付能力、可以話為商家在淘寶以外,提供全新的銷售渠道,而微信亦好識得揀點樣拓展自己銷售網絡,好似頭炮就搵左小米合作,9分55秒就「秒殺」左小米15萬部手機,創左網購銷售紀錄!
微信話好快就會向外部商家、提供有關「賬號登錄、微信支付」,首批測試商家就包括招商銀行以及多間電商、更誇張係連「廣州交警」,最近都接入微信服務號、通過微信向違規停車司機,發出最後通碟,話再唔走就要罰錢。
重要係、騰訊呢啲服務,呢一刻都係完全不收費,好肯定,當市場開始認識微信賬號功能,又有另一番RE-Rating!
最近有內地網民提出、新浪微博面對微信挑戰,已經呈現出衰落趨勢,有媒體引述、新浪微博活躍度距離高峰期,下跌近三成。在另一個社交網分享量排名中、微信既「好友」及「朋友圈」,分別佔排名一、三位,微博只能排在中間位置。
微信有兩個功能、係令微博完全無還擊之力,首先係「朋友圈」可以將原本、發到微博內容,發送到朋友圈。
加上微博不斷加人或者關注別人的做法、令到內容變得泛濫,相反微信有「賬號管理」,變成微博「淨化」版,更貼合用戶要求。
簡單講、騰訊之所以冒起,既有地利人口,但不得不數、晉身股王,最大理由,其實係天時!!
內地過去幾年最大企業趨勢、唔需要多講,正是「國進民退」,國資企業壟斷市場、民企唔死都難有發圍,唯獨互聯網,國企最初嫌細唔吼,阿爺又唔想比Google facebook 發圍、於是造就左馬化騰馬雲成功搶灘,成為內地少數可以不受干預民企,呢點恐怕雙馬自己都無諗過!
受襲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3.html緊隨一月二日半陰、半陽之後,香江股市正式受襲。
花旗姐話,一月效應、國指贏恒指,要實現,查實原來要埋牆「倒立」!!
觀乎外圍市況,香江並非獨跌,惟跌市原因,或多或少說來牽強:包括,話NPMI唔掂!!但NPMI唔掂,其實僅局限內地、跟著又賴退市!!
喟,早排宣佈退市,咪當好消息炒。要真正入型入格,或多或少,可能日本休息,但適逄美股跌過百,場外日經期指急跌五百,觸發大量歐元兌日圓交差盤拆倉,令跌勢加劑。
個市跌,是否等於個市差?未必一定,君不見,當炒股繼續升,或跌市中承托力強。更值得三思在於,與其恒指由二萬四累積跌過千,就喊得要死,更話股市已死,倒不如要罵的是,指數已死!!
國指二百五十天、五十天線同告失守,技術上等同有生命的植物人,同恒指一樣,兩指數成分股,十居其九,非舊經濟、則是產能過剩行業。
於是,調轉再問,如果恒國兩大指數升,是否代表投資者拒絕進步,更不值得興奮?
法巴鄺樂天說來有理,亦道出大戶面對痛苦,按他所言,內地改革其實不利大型央企,舊有行業,國指、以至恒指升,某程度上,可能更反映市場不相信改革成功,而市場要相信改革成功,大指數根本要跌。
但對大戶痛苦,在於所謂受惠改革股,既選擇無幾,亦非屬於指數股,礙於規條,基金動彈不能。
我地經常指,炒股不炒市,在在反映指數OUT爆,更深一層諗,是否代表負責篇制指數的恒指公司率先最OUT?答案不言而喻!!
恒指產品,五花百門,成份股、國指、已告死寂的紅籌股指數、無甚參考價值的AH股差價指數等等,唯獨新經濟類指數一概欠奉。
經營經恒指一班人,有人形容活在規條主義之下,指數股要成交夠,市值足,上市期符合一定時間,但太多情況亦顯示,成份股跟成交相者關係,可以調轉,並非先有成交,才可成為成份股。
到底,五十隻成份股,有否需要多隻內銀在內、全數大型地產股涉及其中?
當年由三十三變五十,為的是怕「查理士」.李另外起指數爐灶,礎於形勢,結果落後三年。
恒指公司同樣屬於圖利機構,惟相對摩記、富仔等等,市場人士話,人地真係睇著個市食飯,市要咩,就俾咩,就連MPF指數亦有幾個,吹咩?!
炒股不炒市大環境之下,個股只要升,回報一樣有。但指數左右市場情緒,更完全影響對中、港市了無認識的個別外資,見你持續呆滯,叫人點買你!!!
市場要進步,似乎最先應該自強不息,應該是恒指公司。
頭號重案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17.html內地理財產品問題,或多或少源於中國人太精於理財;
借三厘,尋求六、七厘回報、批六、七厘回報產品,從而提供回報十、廿厘高息民企、民間貸款。
本應,任何產品,打包後再售,籌集資金後再貸,根本屬於金融業運行之下,可惜是,內地沒有寧缺莫濫精神,氾濫屬發風險,年內二千八百多隻產品到期,命運如何,震憾程度隨時較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更為轟烈!!
外界持續性關注內地金融體系開題,隨中誠信托「誠至金開」理財產品問題曝光,大年初一,違約與否,隨時成為另一報導重點。
被指為今年信託業「頭號重案」, 距離大限尚餘兩星期、中證報報道,最少六十名「誠至金開」投資者,於QQ成立群組,互通消息之餘兼研究向發行單位,以及負責銷售的工商銀行爭取陪償。
到底,年初一會違約嗎?
咪傻!!財經拆局開賭,機會近乎零!!
一。中國人重視好意頭,違約,大吉利是咩!!
二,內地市況欠佳,領導人、監管者,陽光底下違約、抑或烏雲密佈下爆煲,抉擇太易。
三,從工行、中誠信托如此高調,預告兌付困難,絕不似中資一貫造法。
近四個月、內地最少有十六宗理財產品兌付危機個案,但業界指是次問題最為複雜,不排除有關方面會將產品兌付期延長,由工行負責振富債務重組,變相曲線為產品包底。
但正月大年初一不違,二月、三月、或九月初一,內地理財產品始終今年有首宗違約出現,外界已經共識,內地問題在於理財產品太多、年期錯配嚴重、抵押品形同零,甚至出現抵押再抵押現象。
更重視,凡事總有第一次,監管當局其實多次提及,中國違約絕非零可能性。
不幸是,產品去,更多產品來,而且利息回報更高。數字顯示,一月多宗新新市理財產品,百分之八十四的利息回報有介乎六至八厘,較去年底平均僅僅四成八比例大增。
同一時間,企業等錢洗,內地消息指,踏入一月,其實還有多宗愈廿厘理財產品推出市面。
內地去槓桿,目前在於減少不必要貸款氾濫,正如張化橋指,去槓桿一定需要市場利率向上配合,內地行出呢步,但高息,銀行同時收緊貸款,間接令去槓桿造就更多表外,或理財產品出現。
理財產品並非影子銀行,因為按國際金融局介定,凡非銀行以下貸款,在中國都屬於影子銀行,即規模其實更廣泛,亦可以理降內地何解要大搞民營銀行,批出網上銀行牌,事關銀行多了,影子銀行數字上自自然然就會減少!!!
染騰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16.html市場總會循環,似曾相識的一幕是九六、九七,期時個個炒紅籌、間間愛染紅,數風雲人物,點可成金,榮智健、朱小華、谷永江,還有位叫張大春。
事而世易,十多年前風流人物早已換來馬雲,與化騰,市場主題亦已經正式進入染雲,或染騰的新年代了。
中環人戲言,與其夢想按層樓、賣洋酒掘金,辭份工、搞物流還來得實際。
少少勇氣,動動腦根,將郵局、雞記、八達通、以至港交所網上平台三大元素,各抽優點,嘩,不得了。
科網跟二千年最大不同之處是,現在吹水,幻想的同時,有數據支持;
人流、用戶、平台、收入,就會構成了無邊際的橫向式垂直式放大效應。何解,網遊不提,只提網購及物流,如前所述,有數據嘛!!
首先,內地網購、電網消費額,佔全國總零售額不足百分之八,形成等於一隻八倍PE股,添加概念,吹上十二、三倍一樣,結果都在於等同空間大太。
而根據支付寶最新統計,內地去年各大城市網購金額,全部按年增幅一倍或以上,更弊在於,城市越窮,增長愈高。
去年為例,十大購網額增幅城市,七個屬於窮地方,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增幅達一倍六,其次為河南。
無論B2B、C2C,現時關鍵在於物流,馬雲揚言,即日訂購,即日貨到手,形成物流價更高。
提起咩咩B2B、C2C,德銀認為,淘寶或亞馬遜的C2C模式勢將成明日黃花,三年後,內地B2C市場會手執半邊江山,最少佔五成市佔率。
按獨立研究機構數據,內地B2C市場目前最大玩家仍然是馬雲,旗下天貓市佔率五成三,其次是策略投資者紅星如雲的京東、最後才是化騰。
於是,化騰郁華南城,不難理解。
兩大巨頭連環出招、繼即時通訊及手遊平台,今次騰訊入股華南城,普遍就視為在物流領域反攻阿里。
而下一步、被譽為巔峰對決,騰訊與阿里兩大巨頭大戰,蔓延到理財業務。
騰訊開通旗下微信推出的理財通、賣點是與銀行卡直接互通。標榜年化收益率6.435厘,雖然略低於對手餘額寶,但與人行活期存款利息0.35厘相比、仍然高出18倍。
就在理財通上線當日、最大對手阿里巴巴的餘額寶也公布,用戶超過4900萬,規模突破2500億元。
正因為吸金速度驚人、餘額寶一度被指是,銀行流動性緊縮的罪魁禍首。
連同百度、網易和蘇寧等同類產品、有專家估計互聯網基金市場,總規模已高達4500億元。
其實B2C會火速冒起,等同傳統零售店鋪經銷的零售股已告死亡。好簡單,任何一間內地或國際大、小、中吸品牌,要內地二線城市大搞「有形」零售點,風險大、包握低。
馬化騰要騰訊電貿「天貓」化,看中除旗下網遊機虫年輕一眾客戶層之外,最大優勢在於旗下移動平台。
正因如此,E COMMERCE,其實已經開枝散葉,預計三數年間、M COMMERCE,即流動電貿隨時大行其道。
市佔率計,M COMMERCE佔內地整體電貿僅僅百分之九,如果二零一七年一如預期升至兩成四的話,化騰既然要做天貓,馬雲想染指咩?不難預測!!
央媽救市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513.html二千五百多億逆回購,股市即彈,解構中國股市殊不複雜,說到底,當前問題一切屬於用錢解決的問題!!
內地股民認為,資金緊僅為借口,改革阻礙升勢,才屬事大,允其市場要秩序,新股不圈錢等要求,結果造成中資股持續不振。
但將新股重啟,等同於股市下跌,並不科學。最簡單,無論首日一隻,琴日八隻,通通掛牌即彈,更甚,內地創業板自新股重啟以來,指數水平較未重啟前高,而且更見新高。
匯豐呼籲盡量避開大央企股,內地股民早知啦!!
重慶市長黃奇帆對內地股市問題,尤其新股重啟後引發種種討論有個結論,按他認為,肖鋼錯在出牌順序搞錯了。
黃奇帆指,經濟學道理大家都知,如果按情況,按次序出牌,工作有序,則為一副好牌,次序打亂了,就會輸。
言之下意,黃市長基本上判決,肖鋼實為輸家,三中改革三個月未夠,最早輸掉的財金官員。
老實,黃奇帆及肖鋼分別,的而且確在於次序有別;黃奇帆認為,市旺、錢多、信心來了,新股才可以重啟。
肖鋼或多或少,希望先新股,後資金,所以太想首次新股守規有舉,結果卻被市場先舉腳反對。
無意幫黃奇帆或肖鋼任何一方,但細心想,黃奇帆形容理想改革次序,或多或少已經成為股市烏托邦,完全流於幻想,皆因每次停發新股,監管當局何償不是希望股市盡快提振,但每次事與願違。
相反,肖鋼作為銀行領導前身,企業缺水,一旦繼續大封股市集資門,公司欠錢,連帶負面影響怎樣,他一定最清楚,到時莫講提振,全國成千上萬股市,一眾騰騰震也。
股市是否見底,無人知。但要內地股民開心,太易,一切用錢就可以。
市稍為反彈幾十點,人人扮代表,讚人行央媽夠慈祥,提早向市場派紅封包,換轉下次央行再停止注資,到頭來意見又一面倒大罵。
內地搞股改,要直接融資比例增加,要股市有秩有序,經新股重啟一役,改革市場,最大敵人原來實為內地市場持股者!!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