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被高估80% 美股正處於史上第三大泡沫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471

如果投資者的記憶力足夠好,就完全可以猜得出以下幾個年份的共同之處:(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1853, 1906, 1929, 1969, 1999  答案是:美國股市泡沫的巔峰時期! 股市泡沫越大,投資者的回報率就越慘。不幸的是,根據金融咨詢公司Smithers & Co.董事長Andrew Smithers的最新報告,美股當前正處於1802年有記錄以來的史上第三大泡沫期,僅次於1929年和1999年。 Market Watch報道援引Andrew Smithers觀點稱,以某些重要的綜合性長期評估標準來看,美股當前被高估了80%。   他指出,一旦美聯儲退出超常規的貨幣寬松政策,或者企業停止借款、啟動股票回購,或者出現類似20世紀70年代的停滯性通脹,美股泡沫便存在破裂風險。 他還進一步表示,在泡沫破滅、股市大崩盤之前,美股甚至可能進一步走高。 不僅是Andrew Smithers,就連彭博新聞社對562名交易員、分析師和投資者的調查結果也顯示,47%的調查對象認為美股接近不可持續水平,而14%的人已經看到了泡沫。 隨著當前生物科技股市盈率超過500倍、巨量交易再度重現、債券銷售創紀錄,對於價格過高的憂慮正持續升溫。標普500指數目前較2007年的峰值還要高出30%。而自從2009年3月美股正式進入牛市以來,該指數漲幅已高達193%。 Dane Fulmer Investments掌門人、擁有40多年股市和債市交易經歷的Dane Fulmer在接受彭博新聞社調查時表示: 這就像是暴風雨來臨之前,你無需像一個天氣預報員一樣去觀測雲層的具體情況。 不過,美聯儲可不這麽想。上周,美聯儲表示,美股整體仍與歷史水平保持一致。 Andrew Smithers的分析是基於以下標準:未來30年的股市回報、以及將1900年之後的歷史數據與被稱作“Tobin’s q”的重要衡量標準作比較。“Tobin’s q”是用來計算企業淘汰舊資產更換新資產的成本。過去一百年,在預測投資者後續30年的股市回報方面,沒有其他任何指標能夠超越“Tobin’s q”。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77

人民幣被高估2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710

過去數年來,匯率問題一直是中美關系的焦點,美國單方面聲稱人民幣匯率被人為保持在低水平。然而彭博新聞社卻指出,人民幣兌貿易加權的一籃子貨幣來看,實際上高估20%。(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便開始漸漸遠離貿易加權匯率。中國政府謀求獲得對主要貿易夥伴國貨幣的相對強勢,這在人民幣相對彭博經濟學家建立的一籃子貨幣的走勢中可以看出。

由於目前人民幣已經接近公允價值,走勢可升可降。人民幣單邊上漲壓力減弱可以讓中國重新考慮對一籃子貨幣的態度。

隨著人民幣在全球重要性上升,其與一籃子貨幣的關系愈發重要。從人民幣市場化的角度看,“貨幣籃子”是受到管理的浮動貨幣機制的一大基石。對於投資者,“貨幣籃子”或將在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師未來決策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被高估,而中國央行應引導貨幣貶值。

 宏觀經濟研究咨詢機構Lombard Street首席經濟學家Charles Dumas認為,2011年人民幣首次出現高估的跡象,原因在於匯改後匯率進一步體現了中美貿易權重,同時工資相關的通脹上漲過多。現在中國央行應該采取行動,讓人民幣貶值,否則今後可能爆發重大的債務危機。

Dumas提到兩個數字:

1. 2011年以來,中國的相對單位勞動力成本(RULC)又增長了20%。

2. 自2005年中國匯改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從8.28跌到了6.3下方,人民幣漲幅高達77%。

對人民幣如此大幅升值,Dumas認為部分體現了貿易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工資成本的通脹漲得過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50

馬斯克稱股價高估 特斯拉周五大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01

130918183134-tesla-model-s-autopilot-620xa

馬斯克一聲吼,股市抖三抖。在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表示,他認為該公司股價被高估後,特斯拉周五大跌,早盤跌幅超過4%,收盤時跌幅仍逾3%。(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特斯拉公司宣布,斥資50億美元建造的鋰電池超級工廠將落戶內華達州,內華達州因此獎勵特斯拉12.5億美元。

當天,馬斯克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CNBC記者提問時稱,

“我認為,目前我們的股票價格有點高。我是說,如果你關註特斯拉的長期發展,那目前股價正好,如果你只看短期,就沒那麽明確了。”

特斯拉股票價格今年已經大漲了90%。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曾提及,特斯拉股價不斷飆升,多家華爾街大投行的評級上調和分析師們的超高評價功不可沒。2010年特斯拉上市時,每股定價為17美元,而截至本周四收盤時,特斯拉已經漲至每股286美元,漲幅逾1400%。

這並不是馬斯克第一次談及看低特斯拉股價估值。去年10月,馬斯克對彭博新聞社表示,當時每股190美元的市價“已經超出了我們應得的部分”。去年8月,馬斯克還對CNBC表示,他認為投資者對特斯拉股票的估值“過於慷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33

淺談阿里高估值的合理性 蟈蚋蛉

來源: http://xueqiu.com/4079378037/31675957

淺談阿里高估值的合理性

這個題目是真心的不帶嘲諷的。
走到今天這個當量,阿里的高估值是完全合理的。包括他背後的資本也是存在即是合理,沒有蛤孫阿里也沒法逼退軟銀剝離支付寶。支付寶落在華人手里總好過在日本人手里吧?沒有陳元也沒余額寶的通行證。所以這都不是看空阿里的理由,包括假貨訴訟之類的也是。
我的觀點是阿里估值可以參照兩點:支付寶交易量的增速和消費人群的增速。這兩個是支撐阿里估值的兩腿。支付寶交易量決定了天量沈澱資金,而消費人群的當量決定了大數據的深度。這個邏輯和facebook的價值是一樣的。在大數據時代,單個人群的數據是不值錢的,但一千萬人,一億人,甚至十億人當量的數據價值就是幾何級數增值。有了這當量的數據就可以深度挖掘消費習慣從而定向投放廣告提高營銷的到達率和深度。這也就是阿里手中兩個利器:資金流和信息流。只要這兩個不停止增長那阿里的價值就沒有天花板。(寫到這我都想吐了,肉麻)
而且阿里對整個商業價值鏈的深度滲透也形成了強大的壟斷壁壘,甚至比騰訊和百度都強。你試想下:假如明天阿里杭州總部兩萬人消失了,連帶整個網上商業體系崩潰帶來了數千萬人級的失業快遞~跟單~賣家~這是任何政府都不願看見的,所以這也使得阿里不會被政治斬首。而騰訊啊百度消失了也就這樣,大不了換個聊天工具換個搜索引擎。這就是差別,本質的差別。所以中東沙特那群土豪狂買阿里股票是對的。買的是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未來。阿里至少是facebook+ebay+amazon的市值,也就是信息流資金流商業平臺的總和。中國本身的當量就是十億級,再包括海外市場非洲的經濟增量,做到20億當量是沒問題的。
但這也反映一個事實就是BAT三家包括小米已經形成互聯網資本霸權。這幾頭巨鯨封殺了互聯網所有創新公司,出一個新東西我可以抄你,抄不了可以投資你,投資不了可以舉報你(比如快播被滅)比如阿里投了陌陌和蝦米之後,感覺這兩個app都變複雜變沈重了,以至於我都把他們刪了,當然也有原因是聽歌有豆瓣和網易這種獨立的加之沒有心情約炮。
總的來說,你我都是大阿里的受益者,無論有沒有直接在阿里上購物,阿里的商業體系都實質上降低了中國的宏觀稅負,(如果哪天政府想要堵上稅收漏洞那就是阿里最大風險)中國不健全的商品流通體系也被修補短板,現在想再造一個阿里巴巴也是千難萬難。反觀萬達商業地產則是分分鐘就被斬首,你說同樣是做商業地產,一個線上一個線下,線下建房子擴張的速度再快有阿里增加服務器的速度快??所以就算這次萬達不是因為美元加息在即渴死在半路不得不上市賣資產給股民,也未必是能長久經營下去。至於建好運行的萬達廣場確實是有其價值,因為畢竟體驗式消費是無法線上替代的。但萬達這種高杠桿高流轉運作方式,遇到資金利率變化最後難免被斬首換東家(嘿嘿那豈不是會有很多萬達寡婦)而現在萬達才來高薪挖角做電商真有點窮途末路的感覺,這真不是花錢就能做好的,何況萬達也沒啥錢。阿里錢多的是大可等萬達資金鏈斷裂了出手收購萬達廣場資產輕松完成O2O線下布局,而萬達想要玩電商線上那真是難於登天。如果萬達都做得成那早三年轉型的蘇寧沒理由做不成啊?

失眠吐槽非幹貨勿投幣,不喜勿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14

通脹被高估 歐元區實際已陷入通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01

BN-BX049_0313eu_G_20140313120804

曾任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現為布里斯托大學研究院的托尼•耶茨(Tony Yates)認為,歐元區可能已經陷入通縮了。他此前曾撰文稱,有證據顯示歐元區通脹被統計局系統性高估了。

耶茨提到的一系列不同研究顯示,很多國家的通脹都被誇大,尤其在歐洲。美國達拉斯聯儲副行長Mark Wynne早在2005年就曾表示,通脹可能存在“平均每年1.0-1.5%的上偏”。

這聽上去好像並不多,但對於目前通脹僅為0.4%的歐元區來說,即便是小的下行調整也會讓該地區陷入通縮,即物價實際上是在下降。如果調整1.5個百分點的話,歐元區的真實通脹可能只有-1.1%,意味著歐元區早在2013年夏天可能就已經陷入通縮了。

這聽上去有些駭人:由於全球四大發達國家央行的通脹目標都是2%,投資者對3%和1.5%通脹的理解是大大不同的。但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區別實際上只不過是統計方法的問題罷了。

當經濟陷入通縮,會出現巨大問題。需求下降,增長停滯,因為消費者認為,為什麽要現在小費而不是等到物價明天更低了再買?

但歐元區究竟是通脹極低,還是通脹下降,這種區別實際上並沒那麽大。美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ean Baker之前也表達過類似觀點:通縮並不是怪物。低通脹也好,通脹下降也好,與通縮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只有細微差別而已:

通脹從正到負(通縮)是一個錯誤的方向,但這和通縮仍在正區間內出現下滑並沒有質的區別。問題僅僅是,通脹太低的時候,是不是跨越“零”界限根本不重要。(從實際角度來說,物價指數統計方法的錯誤足夠表明,報告出來的正通脹率實際上就是真實的負通脹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83

通脹被高估 歐元區實際已陷入通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01

BN-BX049_0313eu_G_20140313120804

曾任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現為布里斯托大學研究院的托尼•耶茨(Tony Yates)認為,歐元區可能已經陷入通縮了。他此前曾撰文稱,有證據顯示歐元區通脹被統計局系統性高估了。

耶茨提到的一系列不同研究顯示,很多國家的通脹都被誇大,尤其在歐洲。美國達拉斯聯儲副行長Mark Wynne早在2005年就曾表示,通脹可能存在“平均每年1.0-1.5%的上偏”。

這聽上去好像並不多,但對於目前通脹僅為0.4%的歐元區來說,即便是小的下行調整也會讓該地區陷入通縮,即物價實際上是在下降。如果調整1.5個百分點的話,歐元區的真實通脹可能只有-1.1%,意味著歐元區早在2013年夏天可能就已經陷入通縮了。

這聽上去有些駭人:由於全球四大發達國家央行的通脹目標都是2%,投資者對3%和1.5%通脹的理解是大大不同的。但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區別實際上只不過是統計方法的問題罷了。

當經濟陷入通縮,會出現巨大問題。需求下降,增長停滯,因為消費者認為,為什麽要現在消費而不是等到物價明天更低了再買?

但歐元區究竟是通脹極低,還是通脹下降,這種區別實際上並沒那麽大。美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ean Baker之前也表達過類似觀點:通縮並不是怪物。低通脹也好,通脹下降也好,與通縮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只有細微差別而已:

通脹從正到負(通縮)是一個錯誤的方向,但這和通縮仍在正區間內出現下滑並沒有質的區別。問題僅僅是,通脹太低的時候,是不是跨越“零”界限根本不重要。(從實際角度來說,物價指數統計方法的錯誤足夠表明,報告出來的正通脹率實際上就是真實的負通脹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83

五張圖告訴你 低利率真的能帶來股市高估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72

利率很低,因此股票估值應該很高。畢竟,一個較低的貼現率意味著公司未來的現金流現值更高。而更高的收益使得股票變得更有吸引力,這是股價走高的另一個原因。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觀點。一個事實是,30多年來,利率一直在下跌,而股價在多數情況下上漲。利率和股價似乎是負相關的。這背後必然有一個因果關系。

這個觀點正確嗎?答案是不。

下圖顯示了股價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關系。目前,收益率為2.3%,2.3%的收益率曾經帶來了股市10倍的市盈率,也曾帶來了20倍的市盈率。

11

上世紀90年代,利率比現在更高,而估值也比現在高(橙色點)。市盈率低於10倍時,債券收益率曾經高於10%,也曾經低於3%。顯然,利率和估值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的確,自1980年代初以來,股市估值一直攀升,而同期利率一直在下跌。

但如果你將目光投向上世紀70年代,你就會看到相反的關系。利率上升了30年,而估值也大幅提升。這在當時也不難理解。當時,美國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對資金的需求量大,所以利率走高。而當時公司利潤不斷增長,估值自然升高。

222222

現代低利率高估值的觀點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指出股市利潤與價格比(Earning Yield 市盈率的倒數)和債券收益率存在正相關關系:只要債券收益率低於股市利潤與價格比,股價就還很便宜。(這被稱為Fed Model)

333333

但這種觀點存在問題。從事實上來看,股市的利潤與價格比高於債券收益率並不意味著股價將上漲。

很多時候,盡管股市利潤與價格比高於債券收益率,股市依然邁入熊市。下圖中的箭頭標誌著熊市的開始。

QQ圖片20141125194736

許多研究論文發現,Fed Model與股市回報率的相關性僅為15%。換句話說,Fed Model並不能很好的表明股市估值是過高還是過低。

金融博客Philosophical Economics指出,Fed Model背後的邏輯不成立。“顯然,這是一個錯誤。將估值的評價基於股市和債券的利潤上。”

股市中,公司的利潤與股價比不等於該股票的收益率。你可以以33倍於利潤的價格購買一只股票,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之後的收益率會是3%。如果股市處在下跌的狀態,你的收益率可能是0,甚至更低。如果你將股市3%的利潤與股價比和債市1%的收益率進行對比,認為你多賺了2%的收益,那你就錯了。

所以,今天低利率的環境並不能支持高估值。利率和估值之間沒有穩定的歷史關系。利率下跌不是股市上漲的原因。

這也意味著,如果利率開始上漲,估值不一定會像Fed Model暗示的那樣下跌。事實上,在美聯儲最終決定加息後,股市還會上漲。下圖顯示,在首次加息後,股市往往上漲。

QQ圖片2014112519475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32

德國央行警告企業債被嚴重高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31

德國央行周二發布報告稱,企業債已經被嚴重高估,並且將影響到德國金融系統穩定性。這被視為對歐洲央行考慮購買企業債的強硬回應。上周五徳拉吉曾表示在必要時將擴大資產購買。

德國央行警告稱,“很明顯,盲目追求收益率已經使得企業債市場出現了過熱跡象。歐元區超低利率正在對德國銀行業帶來負面壓力。德國銀行的盈利能力依然脆弱,如果利率維持目前水平時間過長的話,銀行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德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正在受到影響。”

上周五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曾表示,歐洲央行必須盡快促進通脹走高,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要的時候歐央行將會擴大資產購買。而歐洲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今天則表示,歐洲央行明年一季度可能考慮購買主權債券。

自今年6月以來,歐洲央行已經幾次降息,並且釋放了長期貸款、購買擔保債券以及ABS。但是整體效果十分有限,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歐元區GDP僅增長0.2%,通脹為0.4%,持續低於2%的通脹目標。

今年10月的時候曾有媒體稱歐洲央行將在12月的決議上討論有關購買企業債的問題。但是至今為止,歐洲央行雖然有擴大寬松的意願,卻依然沒有任何官方的表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98

大佬也害怕系列:Einhorn認為美股高估 削減持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56

綠光資本主席Einhorn成為了繼索羅斯LoebTepper之後又一位對美股前景感到擔憂的大佬。最新數據顯示,綠光資本在去年第四季度削減美股凈多頭持倉至38.9%。

綠光資本周二向監管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凈多頭持倉為38.9%,不及前一個季度的40%,遠低於2013年第四季度的53.9%。

在周三的電話會議上,Einhorn表示,“目前對美股漲勢不利的因素包括公司估值過高、企業盈利可能走低以及強勢美元所引發的(美國)海外分支盈利水平下降。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緊急措施並沒起到效果。”

Einhorn同時表示目前依然看漲黃金並且看空日元及法國國債。而在希臘問題上,Einhorn看好希臘銀行業,但他並不願意冒太多風險,因此以權證的方式介入以降低最小化。

希臘最終結果存在多種可能性。如果事情的確往好的方向發展,那麽我們的權證將轉化為盈利。

最新的持倉數據顯示, 索羅斯、Loeb和Tepper均在去年第四季度削減美股持倉,顯示出整個市場大資金對於美股後市的擔憂。

還有一些對沖基金經理盡管沒有減持美股,但是預期全球其他市場表現將超越美股。

Omega Advisors公司管理者Leon Cooperman在投資者信中說:“我們預計未來一年歐洲和日本股市將超越美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63

大佬也害怕系列:Einhorn認為美股高估 削減持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56

綠光資本主席Einhorn成為了繼索羅斯LoebTepper之後又一位對美股前景感到擔憂的大佬。最新數據顯示,綠光資本在去年第四季度削減美股凈多頭持倉至38.9%。

綠光資本周二向監管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凈多頭持倉為38.9%,不及前一個季度的40%,遠低於2013年第四季度的53.9%。

在周三的電話會議上,Einhorn表示,“目前對美股漲勢不利的因素包括公司估值過高、企業盈利可能走低以及強勢美元所引發的(美國)海外分支盈利水平下降。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緊急措施並沒起到效果。”

Einhorn同時表示目前依然看漲黃金並且看空日元及法國國債。而在希臘問題上,Einhorn看好希臘銀行業,但他並不願意冒太多風險,因此以權證的方式介入以降低最小化。

希臘最終結果存在多種可能性。如果事情的確往好的方向發展,那麽我們的權證將轉化為盈利。

最新的持倉數據顯示, 索羅斯、Loeb和Tepper均在去年第四季度削減美股持倉,顯示出整個市場大資金對於美股後市的擔憂。

還有一些對沖基金經理盡管沒有減持美股,但是預期全球其他市場表現將超越美股。

Omega Advisors公司管理者Leon Cooperman在投資者信中說:“我們預計未來一年歐洲和日本股市將超越美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