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盛松成:建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議首先改進土地拍賣制度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12月18日,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辦的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表示,長效機制需要聚焦土地供應、土地拍賣制度等。這些調控更加側重於中長期,有助於穩定公眾預期。

控需求也要控供給

盛松成表示,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土地供應緊張、人口遷移等各方面因素,我國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是正常的,但是一些地方出現一定時期內快速上漲,與之前的調控多集中在需求端的短期調控有關。

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舉措,盛松成表示,已經體現了供給和需求相結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同時,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另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落實人地掛鉤政策,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調控主要的策略包括限購、差別化信貸政策等。在今年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調控政策作用下,國家統計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迅速降溫,房價走勢明顯趨穩。

盛松成表示,這些舉措往往會立竿見影,但仍需形成長效機制,否則難以有效穩定公眾預期。

土地有效供給仍需有機制配合

對於作為房價基礎的土地價格,盛松成稱,高地價與目前地方政府面臨的GDP考核指標有直接的聯系。因為工業每年都可以有GDP產出,所以地方政府更傾向於把土地用來發展工業而非住宅。

他表述,如果從全球城市對比來看就可以更明顯地發現,我國一線城市用於工業用地的面積要遠遠大於一些國際城市。

盛松成引用數據稱,以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比重這一指標來看,紐約是44%,東京是73%,遠高於北京(28%)、廣州(29%)、深圳(26%);而工業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比重這一指標,則呈現一個相反的格局。北京(22%)、廣州(32%)、深圳(36%)的比重,遠高於紐約(3.9%)、東京(5.1%)。與此同時,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價格的同比、環比增速都顯著高於其他用途地價。2016年三季度,我國一線城市住宅地價同比增長19.02%,環比增長4.70%,高於綜合、商業、和工業用地價格。

盛松成認為,不同用途的地價以及一線城市土地用途的構成,可以看出GDP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線城市的高地價。

而此前房價上漲過快的16個熱點城市,盛松成認為,其住宅用地和新建住宅供應是不足的。

他表示,16個熱點城市中有8個城市住宅用地供應量少於去年同期。其中廈門減少50.2%,上海減少47.5%,廣州減少41.9%,北京減少30.8%。同時,16個熱點城市中有6個城市商品房住宅批準預售面積同比下降。其中北京下降32%,無錫下降27.2%,廈門下降23.6%,深圳下降21.4%。

構建長效機制首先要改革土地拍賣制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如何構建長效機制?盛松成建議說,首先要改進我國目前的土地拍賣制度。

“我國的土地拍賣是價高者得,建議參考上海車牌拍賣的方法,可以去掉最高價,去掉最低價,取中間價格。”盛松成說。

二是他也建議,改善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住宅用地供給。

盛松成說,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土地財政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中土地出讓金所占比重都接近50%, 有的城市甚至占到了60%以上。在房價構成中,政府所得占房價的六成左右。

盛松成向第一財經提供了一個數據,據初步測算,2016年三季度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8%左右,已接近2007年8.1%的高點,為歷史次高水平。

不過,城市發展的增量空間往往有限。盛松成建議,要盤活存量土地。比如城鄉建設用地範圍內的閑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土地,具有開發利用潛力的土地,應該被充分挖掘利用。

如果以上海為例,據中信建投此前測算,上海中心城區成片工業用地轉型空間為9000萬平方米,舊住區改造產生的住宅體量約為6000萬平方米。全上海市範圍內住宅的建面空間可達1.6億平方米。如果按照2015年全年上海市住宅銷售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來計算,相當於可供應8年的成交量。

盛松成還建議,我國優質教育、醫療衛生資源較為集中,政府也需要發揮作用,改善資源配置。

“總的來說,就是供給調控與需求調控相結合、長期調控與短期調控相結合,處理好房地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對於明年的房地產投資,盛松成表示謹慎樂觀。

他認為,由於今年去庫存效果明顯,所以會催生房地產企業補庫存需求。而樓市調控並未大幅扭轉購房者的買入預期,也因此,明年房地產供給增加的可能性較大,房地產企業資金狀況趨好。

在經過了一系列調控後,我國房地產的去庫存效果明顯。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增速大幅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10月我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僅增1.3%,較去年同期低16.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待售面積自2016年8月以來負增長。

但這其中也存在不同狀況。盛松成說,一線城市庫存去化程度大,短期內供應難以有效緩解;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火爆引起庫存下降,部分城市新開工面積增速回升,後期庫存緊張態勢有望緩和;三線城市前期庫存較高,目前銷售平穩,去庫存效果不明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70

工信部:2017年去產能力度不減弱 首先取締地條鋼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去產能的攻堅之年。國新辦17日就2016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樂江表示,去年去產能工作取得良好效果,2017年去產能決心不會動搖,力度不會減弱。

堅決取締地條鋼

近期鋼材現貨和期貨市場價格短期內較快上漲,徐樂江表示,去產能是一項長期工作,當供需發生結構性變化的時候,這不是短期調結構能夠調得過來的。2017年是鋼鐵產業去產能的攻堅之年,其中質量不達標的地條鋼首當其沖,按照要求,6月30日之前要全部清除。

徐樂江強調,堅決取締地條鋼,如果在鋼鐵行業和市場當中允許地條鋼存在的話,一定是劣幣驅逐良幣。政府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今年6月底前,會把這項工作紮紮實實地推進,為鋼鐵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

2月9日,工信部網站發布第一批擬撤銷規範公告的35家鋼鐵企業名單。徐樂江表示,在去產能工作當中,強調依法依規綜合施策,將不符合規範條件的企業作為執法重點,堅決把不符合環保、安全、質量、技術、能耗等標準和政策的產能依法依規退出。

數據顯示,2016年實現了鋼鐵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02倍,虧損企業虧損額比2015年同比下降了51%,有些企業的職工收入也恢複性增長。

工信部明確,處置“僵屍企業”將作為化解今年過剩產能的牛鼻子。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產能過程中面臨三大難題: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債到哪里銷。目前來看,去產能資金相對容易解決,人員安置和債務問題依然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徐樂江表示,整個去產能工作最難的、最重要的,就是職工的安置。去產能工作要把職工的安置落實,營造一個很好的穩定的環境,特別是對這些職工,進行再就業幫扶,強化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和政策扶持,做好社會保障銜接,加大對困難人員的援助力度,運用公益性崗位托底幫扶,妥善做好職工安置。

第一財經記者還從國資委了解到,今年央企去產能將擴圍。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2017年央企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 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並在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產能過剩行業開展去產能工作。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應積極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解決新舊動能的接續和轉換問題,關鍵還是要處理好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之間的關系。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應該並重,這是加快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客觀要求。

過去一年,產業結構優化轉型,新動能快速成長。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0%,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5%,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5個百分點。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效果,去產能使傳統產業經營有所好轉,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體量較小,卻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苗圩表示,今年培育工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首先要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充分發揮高技術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以《中國制造2025》五大工程為依托,加快推進制造業的創新中心建設,在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其次要著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和高端裝備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還要完善產業技術基礎體系,繼續組織實施好”一攬子"重點突破行動和"一條龍"應用計劃。

此外,要持之以恒地推進制造業質量品牌建設,促進供給結構適應需求結構新變化的要求。要繼續組織實施好消費品工業的“三品”專項行動、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等。堅定不移推進去產能工作,深化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利用好“一帶一路”的機遇,鼓勵工業企業開拓新的市場,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11

一財研選|軍工板塊迎歷史性機遇,這個產業鏈將首先受益!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4月19日目錄

►軍工板塊迎歷史性機遇,這個產業鏈將首先受益!(東興證券)
►有機矽步入景氣周期,行業龍頭定價能力持續提升(國盛證券)
►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登場,千億藍海市場啟動(海通證券)
►LED芯片市場持續擴大,國內龍頭價值有望凸顯(廣發證券)
►首季服裝零售額增長強勁,品牌零售複蘇持續!(招商證券)

 


1.軍工板塊迎歷史性機遇,這個產業鏈將首先受益!(東興證券)

4月12日上午,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有航母參閱的海上閱兵式,規模最大,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水平最高。

東興證券認為,國家領導人已發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號召,對軍事和備戰的重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軍工行業將是貫穿未來三年的熱點板塊。

近期,合眾思壯、海格通信、光威複材等公司相繼披露大額訂單;中航飛機、中航電測、中航機電、振芯科技、中兵紅箭等公司一季報大幅預增。東興證券認為,這都反映了軍工行業抗風險和逆周期的特點,8.1%的軍費增速確保了采購需求,當前軍工行業已啟動新一輪招標訂貨,主戰飛機等裝備甚至出現“交付難”的供不應求局面。

東興證券統計發現,當前機構投資者對軍工板塊的配置比例僅0.4%左右,距離2.5%的標準配置比例遠遠不到位。軍工既是中美貿易戰的最佳對沖品種,與醫藥和計算機相比也是市場理解最不充分、預期差最大的行業,已逐步成為主要機構關註的重點。

東興證券認為,價值投資買的就是現有資產的確定性,因此公司價值應該來自現有資產的利潤和現金流。軍工企業這三者都是被低估的:資產,國家巨額投入,市值僅幾千億;利潤,實際利潤沒體現;現金流,軍改造成現金流變差。所以從當前時點看,軍工企業的價值從三方面看都是被低估的。

東興證券建議高度重視軍工板塊的歷史性機遇,首推飛機制造產業鏈,這是當前和未來三年最確定、最迫切、最優先的軍工國家戰略,重點推薦中航飛機(000768.SZ)、中航沈飛(600760.SH)、中直股份(600038.SH)、中航光電(002179.SZ)、中航機電(002013.SZ)、中航電測(300114.SZ)、航發動力(600893.SH)等,建議關註內蒙一機(600967.SH)、光威複材(300699.SZ)、航新科技(300424.SZ)等標的;重組方面推薦國睿科技(600562.SH)、四創電子(600990.SH)、北方股份(600262.SH)等。

招商證券也認為,步入2018年,軍工裝備采購平穩增長,隨著軍民融合不斷深化,主流軍工總裝廠商及核心配套企業將最先受益,帶動收入及盈利水平的雙重增長。政策利好的陸續釋放有望進一步提振市場對軍工行業的關註度。堅定看好軍工行業2018年的超額收益。重點推薦中航機電、中航沈飛、中直股份、中船防務(600685.SH)、航發動力、中國動力(600482.SH)、四創電子、海蘭信(300065.SZ)


2.有機矽步入景氣周期,行業龍頭定價能力持續提升(國盛證券)

有機矽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景氣周期,2017年5~6月份小幅下滑,8月份重拾漲勢,11~12月份小幅調整後,2018年一季度再次進入上行通道,目前價格繼續堅挺向上,DMC主流市場報價達到31000元/噸,較2018年年初已上漲11%,較2017年年初已上漲150%左右。

我國有機矽行業起步較晚,在2008年以前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市場消費量60%依賴進口。在政策扶持及高利潤的吸引下,行業湧入大量新增產能,有機矽單體產能從2008年的81.3萬噸快速增長到2011年的210萬噸,遠超過實際需求量,產能過剩下有機矽價格不斷下探。2015年國內有機矽產能達到280萬噸,競爭加劇下行業出現嚴重虧損。到2016年,在國家供給側改革及環保政策壓力下,行業落後產能加速退出,產能出現首次下滑。

2017年國內有機矽單體有效產能約270萬噸,產能同比增加了10~15萬噸,但與以往擴產不同的是此次產能增加均來自現有單體廠家的技改擴產。國盛證券指出,2018~2019年行業基本無新增產能投放,到2020年新安15萬噸新增產能投放後,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需求端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延伸,國內需求和出口還將維持較高增速。此外,在下遊產品需求強勁以及新的下遊應用領域不斷開發的情況下,國內外有機矽龍頭企業向下遊延伸開始提速,在矽橡膠、矽油、矽烷偶聯劑、矽樹脂等領域不斷開發,形成一體化。國盛證券認為,在此趨勢下,有機矽龍頭企業的定價能力正在不斷提高。

節後有機矽單體廠家負荷快速提升,按有效產能計算3月份有機矽單體行業開工率已經達到了96%的較高水平。目前國內大廠開工均接近滿負荷,4月份產能有限,綜合來看近2個月來有機矽有效開工率及整體開工率均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在供需持續偏緊的局面下,國盛證券預計後續有機矽價格有望繼續上漲。

國盛證券重點推薦行業龍頭標的新安股份(600596.SH),並建議關註三友化工(600409.SH)、興發集團(600141.SH)


3.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登場,千億藍海市場啟動(海通證券)

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將於5月1日實施,最高年度減稅額度為5400元。試點將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試點期限暫定1年。

海通證券指出,我國老齡化加速,未來養老需求必然激增。2017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1.6億人,占比11.4%,預計到21世紀中葉,中國老齡化率或將達到30%~35%的峰值,老年撫養比或將達到67%,因此當前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至關重要。

海通證券指出,征繳收入相較支出的差額正逐年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替代率的下降趨勢難以逆轉。2013年以來,基本養老保險的征繳收入已經低於支出規模,且差額正快速擴大。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已從2000年的72%降至2015年的45%,預計下降趨勢難以改變,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相較70%(理想水平)的缺口須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共同彌補。

企業年金(第二支柱)覆蓋人數增長緩慢,發展步入瓶頸期,難以起到獨立支柱的作用。2017年末,企業年金累計結余1.29萬億,為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的29%;覆蓋職工人數占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的2.6%左右。企業年金仍處於零星發展的狀態,發展緩慢的原因還包括多重監管、稅收優惠力度不足、投資收益率偏低等因素。

商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迎來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巨大。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具有期限長、回報穩定、養老用途明確、附帶保障功能、可年均化領取等獨特優勢,在稅收優惠政策的推動下,預計將開啟快速增長通道,在養老保障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

海通證券認為,以美國經驗看,稅收優惠政策可促進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長期快速增長。以往20年來,美國IRA計劃(第三支柱)和401K計劃(第二支柱)的資產規模與占比快速上升,占比分別從1995年的19%和12%提升至了2017年的32%和19%,其重要原因在於兩者提供的“延遲納稅”等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海通證券經過測算指出,中性假設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EV貢獻度分別為5.0%、5.0%、5.7%和4.8%;樂觀假設下分別為8.6%、8.6%、9.9%和8.3%。商業養老保險將貢獻新的價值增長點,保險公司2018年一季度保費下滑的風險基本消化;估值低位,期待保障型產品需求帶動價值重啟增長。標的方面,海通證券推薦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太保(601601.SH)


4.LED芯片市場持續擴大,國內龍頭價值有望凸顯(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指出,長周期維度來看,LED芯片在“海茲定律”的驅動下不斷發展,在背光、照明、顯示等不同領域交替滲透成長,應用領域和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短周期維度來看,由於LED芯片產能的供給和需求的不匹配,以及產業鏈中Overbooking所導致的放大效應形成的負反饋,在供給和需求的博弈下LED芯片行業也存在周期性的特征。

供給端在龍頭廠商理性擴廠的情況下,廣發證券預計2018上半年全球LED芯片產能相比於2017年第四季度僅增加約5%(未考慮產能退出);需求端,廣發證券預計2018年LED照明將同比增長10%左右,LED顯示屏中的小間距維持30%左右的增速,其他部分細分領域如汽車也具有高速增長的潛力,綜合來看預計需求端有8%~9%的增長。因此,2018上半芯片供需處於弱平衡狀態,價格仍將維持有序。

廣發證券認為,LED照明市場的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小間距LED顯示屏也將維持高增速,MicroLED/MiniLED有望打開LED成長空間,下遊應用領域多點開花,對應LED芯片的需求量有望維持高增速。同時,預計未來提升光效的邊際收益逐漸降低,光效提升將會趨緩,因此成本下降也將趨緩,中長期維度來看LED芯片價格的下降將會趨於平緩。

廣發證券指出,大陸LED芯片廠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依靠資金、規模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擴產,LED芯片產能向大陸轉移,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根據LEDinside披露,2017年大陸占全球產能的58%,前三大廠商占大陸總體產能的68%。近年來MOCVD設備的國產化利於國內龍頭鞏固競爭優勢,同時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龍頭向上遊整合藍寶石襯底,大陸LED芯片龍頭強者恒強。

廣發證券堅定看好國內LED產業鏈,建議關註LED芯片領先企業三安光電(600703.SH)華燦光電(300323.SZ),以及LED產業鏈中的封裝龍頭木林森(002745.SZ)、處於轉型變化中的封裝企業瑞豐光電(300241.SZ)、高景氣度LED顯示市場中的洲明科技(300232.SZ)艾比森(300389.SZ)等。


5.首季服裝零售額增長強勁,品牌零售複蘇持續!(招商證券)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3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4.8%,1月份至3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8%,3月份及一季度零售額同比增幅在所有商品零售類別中均居於前列。

招商證券指出,受冷冬及春節延後持續催化,2018年一季度品牌零售複蘇延續,高端女裝、中高端商務休閑男裝、家紡、休閑服飾龍頭收入增幅均有所提升。高端女裝龍頭收入增速可達15%~20%左右;中高端商務休閑男裝收入增速保持雙位數水平;家紡收入增速介於20%~40%之間;休閑服飾龍頭收入增速介於15%~25%之間;電商板塊保持高景氣度。紡織制造中出口占比較高的公司受匯率波動影響,利潤表現不及收入。

展望2018年,在宏觀經濟邊際改善背景下,品牌公司渠道庫存已處於相對良性狀態;同時,疊加同店持續增長及渠道重回開店周期的拉動,招商證券預計全年業績增長保障性較強。目前品牌零售龍頭2018年PE處於18~23X區間內,業績兌現期仍可繼續把握上述複蘇子行業龍頭公司估值修複行情。

此外,招商證券指出,內棉價格受輪儲影響略有下降,外棉價格小幅下降,配額內的內外棉價差窄幅震蕩。自3月12日國儲棉拋儲以來,截止4月4日,國產棉328指數為15522元/噸,較年初下跌1.12%;外棉價格14481元/噸,較年初下跌1.46%;內外棉價差達1041元/噸,較年初的1003元/噸上漲38元/噸。考慮到本輪拋儲後,國棉儲備僅為200余萬噸,18/19棉花年度庫存儲備量大幅減少,中儲棉若回補庫存,則棉價面臨上漲的可能性。

招商證券認為,1月以來估值最低且高分紅的大市值白馬海瀾之家(600398.SH)森馬服飾(002563.SZ)率先迎來估值修複,特別是在騰訊入股海瀾事件催化下,估值快速修複,鑒於今年白馬業績複蘇持續趨勢確立,建議持有白馬龍頭,大盤震蕩下,回調可加倉。同時,估值處於第二梯隊的龍頭公司如羅萊生活(002293.SZ)、太平鳥(603877.SH)、水星家紡(603365.SH)、歌力思(603808.SH)等,亦可在相對底部位置增加配置,估值仍具修複空間。另外,業績兌現期間,可重點布局新模式高成長電商企業小米生態鏈公司開潤股份(300577.SZ)及跨境電商龍頭跨境通(002640.S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66

打倒「金融霸權」首先改革強積金 黃國英(Alex Wong)

1 : GS(14)@2011-12-29 22:14:42

http://blog.yahoo.com/_QV5MGN2N5 ... ticles/590795/inde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081

要發達首先要付出副作用 周顯

1 : GS(14)@2015-09-17 00:20:12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5817


大家都知道,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步,是靠著東莞的大量廉價勞工,用勞力和汗水,拼博出來,才為國家賺到了第一桶金,打下了今日小康局面的基礎。但是,這幾十年來,中國的「全面向錢看」的政策,也造成了很多的副作用,例如說,環境的破壞,全民的文明衰落,國民素質急速下降。

其實,這幾十年來,已經是中國的第二次起飛了。在這一百多年來,中國被列強打得吐血屈膝,抬不起頭,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軍事方面突飛猛進,不但自己開發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在一九六四年,甚至開發了原子彈,從此進入了軍事強國之列,至少,在此之後,中國也不虞再被強國入侵,像今日的伊拉克般,遭別國予取予攜。

但是,這個軍事強國的地位,是怎樣得來的呢?答案是很大的副作用,在開國之後的數十年來,中國政府花了無數的金錢,用「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精神,強硬地把原子彈造了出來。在這期間的多次飢荒,雖不能說是全部,但至少是局部,也是因為製造原子彈,把資源拿走了,去套取外匯,因而助長了飢荒的蔓延。
中國發展軍事突飛猛進,已經是軍事強國,但同時卻可能犧牲了人民的消費,及環境的保護等。

換言之,中國之所以「得到」,是因為「付出」,今日中國的局面,雖不能算是太好,但也已經說是很不錯了,卻是用很高的成本、很強的副作用所換回來的。所以引用以上的例子,是企圖向大家說明,要想得到,就必須先付出。進而引申下去,如果你要想發達,就必須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

以上的說法,是老生常談了,誰不知道,發達是需要努力呢?問題在於,發達究竟需要多大的努力呢?我發現,很多人還是低估了這問題。簡而言之,個人發達所需要的努力,和國家發達所需要的努力一樣,是需要全力以赴,因而要犧牲很多的機會成本,也即是同時會帶來很多的副作用。這好比當年中國發展軍事,犧牲了人民的消費,近年發展經濟,又犧牲了環境,如果一個人要發達,其必要條件,注意,但不是充份條件,就是犧牲很多其他的東西。

所以我發現,一個白手興家的人,多半生活品味低劣,甚至連溝女的閒情也欠奉,多半是嫖妓解決,整個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也很不平衡,除了錢之外,便沒有其他了。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俗人」,在賺錢方面的成功的機會率,會比別人高出很多。很簡單,專心則容易致富,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但我仍然要加上另外的一條,就是我一直所強調的,要贏在起跑線,一個剛畢業便癈寢忘餐工作的年輕人,會比三十歲才起步努力的人,成功機會高出很多,因為,很多機會是屬於年輕人的,例如說,老人們喜歡提攜小伙子,多於中年人,因此,機會一過,便不復返了。

所以,發達之道,是要早點努力,而且是很不健康、很不平衡地去努力工作,當成功了、發達了之後,才去慢慢的補回失去了的東西,才去尋求平衡的生活。今天的中國,便是企圖如此,當年的日本,為了經濟建設,也製造出大量的公害,污染環境,但在今天,日本已經成為了世上最為乾淨的國家之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1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