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央行收水 提防恐慌市重臨 美日歐資產負債表 總規模逾百萬億
1 :
GS(14)@2017-04-30 15:06:44【明報專訊】環球央行經歷多年量化寬鬆後,正計劃開始邁向「收水」的未知領域。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將如何處理都可能產生不同效果。到底三大央行收縮資產負債表會否重演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所觸發的「收水恐慌」,還是如中國賣出美國國債一樣市場幾乎無法察覺?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三大央行在金融海嘯後都以購買政府債券,作為貨幣擴張的主要途徑。目前三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總值逾13萬億美元(約逾100萬億港元),較中國或歐元區經濟體的經濟規模還要大。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不認為2013年的風險資產恐慌性拋售會重演,但警告如果市場無法消化退市的前景,即使各央行提供了最佳的退市計劃也會出現混亂。
對冲基金Eurizon SLJ Capital Ltd.行政總裁Stephen Jen稱:「你知道登山者的講法嗎?上斜容易落斜難。收縮資產負債表就是落斜。」聯儲局上月的會議紀錄顯示,官員有意最快在今年開始部署「收水」,令經濟師加緊研究收縮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當前一個重大未知數,就是環球經濟在負債纍纍之際,如何應付收縮資產負債表可能導致的利率上升。當央行收縮資產負債表會增加長債的沽壓,從而推高借貸成本。央行要衡量收縮進度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容易。高盛經濟師David Mericle稱,聯儲局未來在逐步退市之際,可能要憑經驗觀察市場反應,以判斷資產負債表的適當水平。
縮表推高利率 加重國家債務負擔
三大央行購買的債券類別各有不同,也為退市增加了複雜性。以聯儲局為例,單在過去一年已購入政府關連機構出售的四分之一抵押債券。歐洲央行的買債計劃又包括法國乳酪製造商等債券,而日本央行則透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日本頂級醬油釀造商等股票。
德銀證券的美國首席經濟師Joseph LaVorgna表示,市場反應可影響央行的決策。他指出,在2013年「收水恐慌」期間,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由1.6厘升至3厘。他預期聯儲局會在市場完全準備好之後,才會開始收縮資產負債表,以免重演當年的風險資產拋售潮。
聯儲局的收縮資產負債表計劃第一步,是逐漸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法興的報告指出,聯儲局將在明年和後年分別有價值4260億美元及3570億美元的國債到期。如果聯儲局打算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市場須找其他方法吸收額外的債券。
曾觸發「收水恐慌」的伯南克如今似乎改弦易轍,最近提出永久維持龐大的資產負債表。此舉可簡化聯儲局的工作,基本上只需透過提高或降低銀行同業隔夜拆息進行調控,而毋須重返金融海嘯前的做法,去增加或減少銀行間的邊際資金。
伯南克倡永久維持負債表
聯儲局未來的走向,關鍵之一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如何介入。聯儲局主席耶倫的任期將於明年2月屆滿,聯儲局7個理事席位中,目前尚有3個空缺待特朗普填補。意味特朗普可透過人選安排,影響資產負債表的策略。共和黨人近期已為收縮資產負債表加緊施壓。
美國債料臨歐美政策夾擊
對於歐洲央行來說,收縮資產負債表的爭議可能會較小。歐洲央行在金融海嘯前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相對於其經濟體規模,比聯儲局大得多。這主要源於歐央行定期向銀行業提供流動資金方面的重要作用。按比例來說,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在金融海嘯後的增幅最小。
不過歐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仍可能會在歐洲以外產生衝擊。鑑於歐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很多歐洲投資者都將資金撤出歐元區,當中很大部分用以購買美國國債。這使美國國債券市場可能面臨歐央行和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的雙重衝擊。不過歐央行將至少持續買債至年底,暫時仍未會收縮資產負債表。
日收水風險大 黑田:通脹率超2%才進行
對於2001年就開始量寬的日本央行,其資產負債表目前仍以每年80萬億日圓(5.6萬億港元)的速度膨脹。當局採取針對國債孳息率的調控策略,大大降低市場波動性。不過由於央行在投資股票和地產投資信託方面發揮重大作用,一旦減少購買,市場將面臨很大風險。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收縮資產負債表是央行日後退出寬鬆政策時的任務之一。這只會在通脹率超過2%之後進行,而日本央行預測這將會在2018年度左右發生。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48&issue=20170430
黃國英﹕防北水重臨沽貨
1 :
GS(14)@2017-10-15 13:57:52【明報專訊】最近港股風生水起,但投資者切忌盲目樂觀,以為當國慶假期結束,北水必會洶湧南來令股價暴升,就要先了解一下,國慶假期間的港股實况了。國慶假期間固然沒有北水南下,但同一時間也令北水不能沽貨套利,融創(1918)、恒大(3333)等在此段期間接連爆升,就會出現了北水沽貨套利的誘因,此點不可不防。
另方面美圖(1357)突然發力,是否有資金不想做領頭羊而想追落後?就可以令投資者有不同的猜想。所有的結果,都只有市場和時間可以驗證真偽,但在得意之時,投資者就要深思危機之處,「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實在投資市場中是至理明言,投資者若不能居安思危,只信單邊,就很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一個小波折就有可能致命,投資者實在不可不防。
市場上的看法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假期後北水會盲目追貨,因而會繼續推升大市;另一種是假期後北水會趁高套利,對象當然是假期內升幅較大的股份,就會對市况出現壓力。哪種情况將會出現?市場中並沒有水晶球,沒有人會準確預計得到,但投資者卻可以及早加以部署,做好兩手準備,隨機應變,方可有較佳的應變之策。有準備總比沒準備好,開市前沒有應變計劃,一旦情况逆轉,就會手足無措,辛苦得來的利潤或會瞬間付諸東流,這是所有投資者所不願樂見的。
港地產股值博率一般 後市料慢牛
施政報告亦在本星期翩然而至,觀乎地產股的走勢,近期並不算突出,就有可能會借此契機而出現調整。美國聯儲局縮表已成定局,就一定會對資產型的公司造成壓力,香港地產股現在只有「農地置換」的殺手鐧,但這只是一次過的機會,只要有定案,就會無以為繼,因此值博率其實只屬普通。個人看法是復市後會有阻力,但未至於出現股災,大市可能回復「慢牛」的情况而已。
港股的高位如果和美股比較,其實仍如「蚊髀和牛髀」,還有大幅的空間可供憧憬。而北水的威力更是不能低估,一切如果朝理想的方向走,隨時可以「水淹金山」!短期套利是合情合理,但長期上覺得港股低水而加以青睞,卻是有迹可尋!投資者如果站高一點去了解,港股奔襲3萬點絕對並非難事。水到自然渠成,港股破頂攀高是正常的趨勢,實在不足為怪。
隨着大股的狂飈後,中小型股亦開始蠢動,近月的中小型股基金表現突出,其實已經發力窮追,不讓大股專美。投資者應該要洞察市場的變化,隨潮流而動,才會有優於其他投資者的表現。投資者本年應該已收穫不菲,拿一些已得的利潤來作一些看似是較冒險的投資,是正常的現象。風險有名言「眾地莫企」,因此第四季的展望,重心應該是會由大轉小,漸漸地資金就會去追逐一些優質的中小型股票。
投資者套利冒險 中小型股起動
投資者必須對投資目標有堅強的信念,投資操作才會得心應手。市場中風浪起跌是尋常事,數百點的上落其實並不應視為股災,而應視為正常的波動。很多投資者都以為自己永遠可以高賣低買,利潤、波幅可以全取,但理想永遠很豐滿,現實卻永遠是十分骨感!投資者也是人,人就自然有人性弱點,就算投資者已練成炒賣的不世神功,但外在環境仍然會令到操作困難,甚至出現失誤。胡亂的頻繁操作,徒令交易成本增加,利潤被扣減。因此如果對投資目標有堅實的信心,就不會被短期波動所左右,就有可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就有可能「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才能得到豐碩的成果。
市場恐慌才沽空
有些投資者每每於市况高位時就想沽空圖利,但卻是不得其法。從來沽空做淡都並不建基在目標的價值是「貴」!因為「貴」的東西是可以「更貴」!沒有人能夠保證昂貴的東西一定會變成廉宜!正確沽空的時機是市場要「恐慌」,但現在騰訊(0700)、吉利(0175)、眾安(6060)、中興(0763)等等一眾投資者都在開狂歡派對,又會有誰人在恐慌?如果以為自己是「炒王」上身而去盲目沽空,其實是不智之舉。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46&issue=20171009
A股復市料報捷 地緣政局恐影響恒指北水重臨 港股未必升
1 :
GS(14)@2017-10-15 15:54:24■雖然港股通重開,但股民勿對恒指今日走勢抱太大期望。資料圖片
【本報訊】A股復市勢報捷,港股未必跟!內地超級黃金周昨結束,長假期間外圍造好,恒指及H指更分別勁升3.3%及5%,市場相信A股今日假後復市勢追回升幅開出紅盤,但在地緣政局再升溫及資金或套戥影響下,倘A股升勢僅約2%,料北水重臨未能帶動港股再上一層樓,但仍相信大市整固後會再向上,本月仍有力試二萬九大關。記者:林靜
人行長假前突預告明年定向降準,港股好友借消息在北水閂閘期間大突襲,恒指三個交易日衝高超過900點至28458點,上周五外圍未有方向,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各自走,綜合主要藍籌ADR及場外表現,相當於恒指今低開48點。
A股今復市,本周內地將公佈外匯儲備及綜合及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市場亦聚焦周三的港府施政報告及內地七中全會;另外有估計北韓可能於周二勞動黨黨慶試射導彈,有傳射程足以威脅美國西岸。
資金或沽港股買A股套戥
在港股上周升足三個交易日後,恒生AH差價指數連跌三日至124.89,意味整體A股較港股貴近25%,上月底差價則近32%。
A股ETF(指數買賣基金)溢價亦大拉闊,南方A50(2822)由上月底的折讓0.09%,變成上周溢價3.17%,安碩A50(2823)亦由折讓1.51%,變溢價1.92%。倘滬綜指今日跟升3%,即可升抵3450點水平,創去年一月「熔斷」後新高。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北韓問題或再困擾市場,加上港股資金已偷步炒起,倘A股追升幅度不大,不排除有資金趁機沽港股買A股套戥,港股未來一至兩日或整固。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亦表示,A股今日高開幾近無懸念,但短線港股或受地緣政局影響,但只要日圓及黃金未有借勢走高,即反映市場避險情緒不大,港股只會短線整固。鼎成證券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亦指A股升幅若只有2%水平,對港股帶動作用不大,料短線在28300至28500水平整固。事實上,恒指已連續12年在內地國慶休市期間走高,而過去四年黃金周後A股均高收,十年計更8升2跌,不過港股卻未必跟升,2015及2016年恒指在A股復市日均逆向報跌。
整固後料挑戰二萬九關
不過,全月看市場信心仍充足。溫鋼城認為本月恒指可向上挑戰二萬九關,倘大市回調至二萬八水平便是吸納良機,他相信開閘後北水會向騰訊(700)、汽車及內房股等埋手掃貨,但不建議港散戶跟追;沈慶洪則認為北水會買強不買平,除非鐵路股及中移動(941)等股份發力,否則目前未到追落後時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9/20177128
上海港股通流入36億人幣 創9個月高北水重臨 恒指反彈336點
1 :
GS(14)@2017-12-11 00:10:42【本報訊】北水重臨,港股一度重越二萬八!港股昨連續第二日反彈,午後最多升過402點至28705點,但未能收復50天平均線(昨處28755點)阻力,收市報28639點,升336點,升幅1.2%。本周全周計,恒指仍累跌434點,H指同跌159點。上海港股通吸資額昨錄9個月高。記者:黃尹華
昨日港股通流入金額達45億元人民幣,為11月21日以來最高,亦是11月尾開始的跌浪以來的最高水平;單計上海港股通已流入36.2億元人民幣,為今年2月下旬後最高。騰訊(700)成大媽目標,港股通淨流入17.8億元,即獲四成北水捧場,較前日淨吸資256萬元大幅提高。其次為匯控(005),港股通淨流入達8.5億元,但另一熱門股平保(2318)有約9,000萬元淨流出。大市由兩大火車頭帶動,騰訊升4.2%,報394元;平保漲近半成。近日急插的手機設備股舜宇(2382)彈4%,瑞聲(2018)彈4%。內房股公佈11月合約銷售後成反彈藉口,恒指新貴碧桂園(2007)全日彈5.7%,為表現最佳藍籌,保利置業(119)飆12.8%,中國奧園(3883)、眾安房產(672)、遠洋地產(3377)等升幅均逾6%。
專家料調整未完結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雖然港股之前急跌後連彈兩日,但不意味調整已結束。他表示「後市將為M形走勢,唔會再升好多,但之前已見咗底,亦好難大跌。」他指目前市場火力集中在騰訊及平保,但其他股份實際沒有反彈,「就算騰訊升番420蚊,平保升番86蚊,恒指亦好難大升。」黃國英亦指,騰訊已暫時對牛證重貨拖累現象免疫,之前收回價360元以上牛證已經大部份被收回,現時股價已很難跌回該水平。經歷這一輪震盪後,市場對騰訊信心又加強,對港股亦有支持作用。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港股目前沒有重大下行風險,之前的調整主要來自投資者獲利回吐,幅度亦不是很大,經歷這兩日反彈後,港股仍處在今年以來的上升通道中,但年底前投資者一般不會做大動作或有新部署,港股12月再大升的機會甚微。他認為恒指20天平均線(29222點)將是大阻力,短期內難以升穿。對於市場憂慮的北水在年底前可能放緩問題,彭偉新認為只要港股估值吸引,北水會一直流入。市場最擔心的是「落閘放狗」,即如2007年叫停直通車般徹底中斷資金南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市傳中證監對港股通基金的審批收緊,彭偉新認為這只是短期因素,在加強規管後,對市場反而更有利。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9/20239609
北水重臨淨流入54億 無力撐港股 恒指曾挫逾500點 成交重上千億
1 :
GS(14)@2018-02-25 03:04:39【明報專訊】港股通昨日恢復交易,錄得「北水」淨買入54.17億元,A股同樣做好,不過恒指未能延續近日反彈走勢,低開347點後全日反彈乏力,尾市跌幅再擴大,曾跌逾500點,失守31,000點,收市報30,965點,下跌466點或1.48%;國指收報12,528點,下跌158點或1.25%,大市成交回升至1207億元。有分析認為,港股周三偷步炒上,昨日下跌修正升幅,此輪反彈或已完結,下一步港股走勢則視乎外圍市况,以及資金走向。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港股通資金繼續流入內銀股,工行(1398)錄得6.62億元淨買入,為眾多港股之冠(圖1),建行(0939)亦錄得淨買入3.05億元。不過北水追捧未能支持內銀股股價,工行收報6.95元,下跌2.25%,為四大行跌幅最大,建行跌2%,收報8.39元。中資保險股情况亦類似,平保(2318)、中國太平(0966)分別錄得淨買入超過1億元,不過股價分別下跌1.67%和2.3%。騰訊(0700)則錄得北水沽出0.18億元,股價下跌2.53%。
內銀股獲北水支持,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內銀估值仍相對合理,可繼續憧憬估值重估,不過早前升幅較急,不再是資金吸納對象,料往後走勢相對穩。
海南島機票一票難求 中資航空股全線揚
內地新春旅行需求強勁,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前往海南島機票只剩下商務和頭等機艙位,票價高達2萬元,反映航空公司有定價的自由,中資航空股因而上揚,東航(0670)升5.85%,國航(0753)升5.79%,南航(1055)亦升4.84%。
葉尚志:HIBOR持續下跌 利好港股
葉尚志表示,港股前日偷步炒上,昨日只是修正升幅。由2月14日計算,國指上升約2.19%,與上證綜指昨日升幅2.17%相近。美國聯儲局周三晚發表議息會議紀錄,提供更強硬的加息理據(見另稿)。葉認為,港股市場最大的壓力來自資金面,美國國債息率上升,或令香港資金緊絀。追蹤資金流向可留意港元拆息,昨日1個月拆息見0.7厘(圖2),延續今年以來的下跌趨勢,仍對港股有利。
葉尚志認為,港股反彈浪已經完結,升至31,500點有明顯阻力,未來在30,300至30,600點有支持。
植耀輝:美議息會議紀錄偏鷹 影響港股氣氛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亦認為,市場已預期A股上升,港股前日已預先炒上,因此A股做好對港股影響不大。他認為及後走勢視乎公司的業績公布,以及美股行情,美股前日因議息會議紀錄偏鷹派,道指先升後跌,影響港股氣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64&issue=20180223
筆繹樂乎:北水重臨 後市走勢趨明朗
1 :
GS(14)@2018-02-25 03:16:57今天是本欄在戊戌狗年首次同各位見面,在此恭祝大家新一年在股途上一世易發,一世富有,代代無憂。回顧雞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港股順利升近600點收市,至於整個雞年,港股更累升7,754點至31115點收爐。論升幅高達33.2%,為2009年牛年以來表現最佳的生肖年。雖然國指亦升2,731點或27.9%,可能與最厲害的國企都已盡數「染藍」有關,以致國指走勢明顯跑輸恒指。回顧港股十年來農曆新年後首個開市日表現,當中僅有五年的開市日錄得升幅,即是恒指在新春啟市收紅盤的機會僅五五波而已,周二狗年開市一刻,確實紅盤高開,但可能在缺方向及缺北水的情況下,市況反覆掉頭回落,再加上滙控(005)公佈業績後稍迅預期,使恒生指數最終收市跌241點,靈犬首天交易日哮不響,成交更萎縮至1,078億;周三在完全沒有甚麼迹象的情況下,恒指又來個拗腰彈,最終升558點,靈犬突然發威;惟昨日國內A股市場春節假後重開,在不負眾望的情況下,紅盤高掛;再者,隨着國內春節假後港股通亦從新啟動,意味着會有北水再度重臨,但港股卻出乎意料地又再調頭向下,全日港股收市下跌466點;但筆者所見,大市方向尚未能得到確認,因為假期後的成交金額亦見萎縮,可能是國內投資者暫未悉數出動,北水在現階段仍屬熱身狀態,待長假情緒消散過後,北水再趨活躍,港股才出現真正較清晰的方向。踏入二月下旬,很多因素亦會左右大市上落,首先是上市業績期將如火如荼展開,滙控率先交出了成績表,港交所(388)亦將於下周三公佈業績。另外,北京兩會三月初即將召開,屆時會否有利好後市的經濟措施出台,亦屬萬眾期待的大事項。兩會前後由中國官方發表的經濟數據,亦是一直以來筆者極為關注的走向。香港旅發局剛公佈,今個農曆年假訪港人數大增一成,筆者亦見香港各個旅遊區也擠滿着購物的人潮;正因如此,相信澳門也一定會受惠;筆者認為澳門主要收入來源為賭業,旅遊業暢旺,賭業亦是最終受惠者;筆者認為賭業股於去年一直被忽視其基本因素,所以投資者不妨在大市缺乏方向情況下,順勢跟風炒轉賭業股,相信可以有大利可圖。此外,世界各地流感肆虐,驅使相關醫藥股成機炒作,但筆者認為,此類股份只屬周期性炒作,投資者欲投資此類股份時,宜多做一點分析,才可落注。許繹彬耀才證券行政總裁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3/2031235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