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白宮指接受司法部建議受訪推翻說法特朗普炒科米認有考慮「通俄門」

1 : GS(14)@2017-05-13 05:33:49

■特朗普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訪問談炒科米,卻越描越黑。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革職一事,越鬧越大。特朗普受訪時承認是自己的決定,而且有想及「通俄門」調查,推翻白宮指他是接受司法部建議的說法。他昨日更在Twitter推文,警告科米勿再向傳媒爆料。



特朗普周二炒科米後,由白宮官員到副總統彭斯都強調,決定與FBI調查俄羅斯與特朗普競選團隊聯繫無關,是特朗普接納正副司法部長塞申斯和羅森斯坦的建議,羅森斯坦所列理據,是科米處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電郵門不當。不過特朗普在全國廣播公司(NBC)前晚播出的訪問,把這套辯詞撕碎。



署理局長指FBI內部支持科米

特朗普說:「事實上當我決定這樣做(炒科米)時,我向自己說,這個俄羅斯與特朗普的瓜葛是虛構出來的,是民主黨以為會贏大選但最後輸了的藉口。」「無論有甚麼建議,我都會炒科米。」他又說:「(科米)愛賣弄、譁眾取寵。FBI一團混亂,這件事你知我知人人知。」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前天也改口,稱白宮希望通俄門調查「有誠信地完成」,炒科米是恢復公信力重要一步,又堅稱FBI「無數」人員歡迎科米被炒。她辯稱前言不對後語是因起初沒直接問特朗普。連串自打嘴巴的說法,連一直支持特朗普的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都看不過眼,指特朗普有時決策很快,卻沒有團隊跟進和組織,「他們需要決定要說甚麼,決定了就緊跟口徑,隨意改說法並不有效」。對於特朗普和白宮指科米愛出風頭令FBI內部怨聲載道,FBI署理局長麥凱布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直指「不正確」,「科米局長在FBI內部受到廣泛支持,直到今日也一樣」。對於桑德斯周三指通俄門調查只是小調查,他又唱反調指那是「高度重要的調查」,指就算科米被炒都會繼續查,向議員承諾白宮如干預調查會告知他們,但稱暫時未有。


檢察長聯署譴責特朗普

特朗普在給科米的解僱信,指科米曾三次向他證實他本人沒有受查,特朗普在NBC訪問自爆是他在一次白宮晚宴和兩次電話對話中主動問科米,但麥凱布在聽證會指,告知特定人士是否正受查,不是「慣常做法」。有法律專家指特朗普這樣問迹近妨礙司法公正。
NBC指特朗普取消了日內到訪FBI總部的計劃,因FBI官員向白宮指特朗普此時到訪,不會受到熱烈歡迎。1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檢察長聯署譴責特朗普在通俄門調查未完炒科米,損害公眾信心和民主制度,要求由特別檢察官調查。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3/200198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810

59%人撐獨立查通俄門

1 : GS(14)@2017-05-18 01:10:39

【民望危機】特朗普(圖)被指通俄的新聞可謂日日新鮮,民調顯示,越來越多美國民眾支持就着特朗普跟俄羅斯的聯繫展開獨立調查。路透社及民調機構Ipsos上周三至周日,即特朗普革除科米的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職務後,在互聯網以英文問卷訪問全美50個州連同首都華盛頓特區約1,500名民眾,59%成年受訪者贊成「國會應就着2016年競選期間,特朗普陣營與俄羅斯政府的通訊展開獨立調查」,比率較2月的民調增加5個百分點;共和黨籍受訪者中有41%表示贊成,比率更是增加了11個百分點。


對國會信任下跌

「我真的弄不清該相信哪一方了。」74歲特朗普支持者克雷默慨嘆,指他不相信特朗普通俄,但不能認同他的處理手法,「如果科米沒被炒我會滿意(FBI的)調查結果。現在我擔心他(特朗普)是否真的想打壓調查」。民調亦反映民眾對行政機關及國會信任度下跌。對行政機關「全然不信任」的有36%,較去年大選後的民調增加六個百分點;「全然不信任」國會的更有43%,增幅同樣是六個百分點。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7/200237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117

新證據指或意圖干預FBI查通俄科米備忘錄揭特朗普施壓 促放生前國安顧問

1 : GS(14)@2017-05-19 05:27:40

■報道指特朗普(左)曾私下要求科米(右)停止對弗林的調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被撤職的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棋逢敵手,在特朗普暗示錄下了兩人對話後,親信指科米也有備忘錄,白紙黑字記下總統要求他放手不再查前國安顧問弗林的經過。若屬實,這是迄今最清晰證據,顯示特朗普有直接施壓左右FBI調查他團隊涉嫌通俄。


■弗林(右)前年到莫斯科出席RT電視台10周年紀念宴時與普京(左)握手。美聯社

《紐約時報》引述看過備忘錄的兩名消息人士報道,事發在今年2月14日,即弗林辭職翌日,科米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出席恐襲威脅簡報會後,特朗普叫他留步,單對單談話。科米事後立即記下特朗普跟他講的說話,隨後將備忘錄的事告知FBI高層和一些親信。


白宮否認:總統尊重調查

消息人士向《紐時》讀出這份非機密的備忘錄部份內容,特朗普講到弗林正被FBI調查,跟科米說弗林沒有做錯事:「我希望你會發現你可以放開手、放過弗林。他是個好人。我希望你可以放手。」科米當時只答道:「我同意他是好人。」弗林受查是由於涉嫌跟俄羅斯官員有不當交流;而他為此向副總統彭斯撒謊,則是他被迫閃辭的導火線。白宮發聲明否認《紐時》報道:「總統從沒有要求科米或任何人結束任何調查,包括對弗林的調查。總統對執法部門和一切調查均極其敬重。」聲明又指備忘錄對總統與科米對話的記述「並不真確」。但國會兩院議員極為震動,不只民主黨人炮轟,連共和黨人也深感困擾,重量級參議員麥凱恩形容事情已發展到「水門事件級別」,促特朗普盡快坦白一切。曾於尼克遜、列根及克林頓年代任總統顧問的格根,甚至形容特朗普政府「已進入彈劾區域」。眾議院監管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的查菲茨已去信FBI署理局長麥凱布,要求下周三前將科米與特朗普對話的所有「備忘錄、筆記、摘要和錄音」送交該會。他指事件令人質疑「總統有否試圖影響或妨礙」FBI調查工作。親信指科米認為特朗普意圖左右FBI調查,因此將有問題對話都記下,其他備忘錄部份屬機密。科米與看了備忘錄的親信都覺得特朗普是想影響調查,但同意將事情盡量保密,甚至未告知調查特朗普班子通俄指控的探員,以免影響調查工作。特朗普上周突然把科米撤職後,承認不滿科米調查他團隊通俄這種「揑造的故事」。而科米與特朗普「密斟」後,FBI對弗林的調查持續。


特叫科米將記者送入獄

科米親信還說,備忘錄亦記錄了特朗普批評有人向傳媒洩露政府消息,他斥傳媒的報道是洩露機密,說科米該把那些記者送入監獄。這次會面發生在特朗普邀請科米到白宮飯局兩周半後。早前有報道揭露,特朗普在FBI向弗林問話後,於翌日即1月27日跟科米單對單「撐枱腳」,兩次要求科米表態效忠,但科米只說會「誠實」。報道曝光後,特朗普公然警告科米「向傳媒洩密前,最好希望不要有我們對話的錄音」。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48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02

司法部委特別檢察官FBI前局長查通俄 特朗普增彈劾風險

1 : GS(14)@2017-05-19 05:43:31

■司法部委任特別檢察官,令特朗普進一步受調查壓力。 路透社



美國「通俄門」調查的政治爭端,隨着總統特朗普開除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升溫後,司法部前天突委任FBI前局長米勒(Robert Mueller)出任特別檢察官,全權接手聯邦政府對通俄門的調查。特朗普堅稱調查會證明他清白,但輿論相信調查升級勢增加令他施政癱瘓以至被彈劾的風險。



由於司法部長塞申斯本身涉漏申報曾接觸俄大使而要避嫌,委任米勒的決定由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Rod Rosenstein)作出。他指「為令美國人民對結果有充分信心」,判定需要特別檢察官接手調查。米勒表示會盡全力履行責任。特別檢察官是在司法部查案時遇上利益衝突或涉重大公眾利益時委任,他可自行挑選人手調查,不受司法部科層架構指揮。羅森斯坦授權米勒除了調查俄羅斯涉嫌干預美國去年大選,以及特朗普團隊是否勾結俄羅斯,亦可對「調查直接引申出的任何事宜」作出調查和起訴,意味他可查特朗普炒科米原委,以及其他妨礙調查指控。官員披露,白宮在羅森斯坦簽了委任書和準備公佈前25分鐘,才得悉這決定。特朗普發表書面聲明,重申徹查將證實「我的競選團隊沒有勾結外國勢力」,「希望事情早日告一段落」。



特:美史上最大政治迫害

特朗普昨日在Twitter推文,批評司法部委任特別檢察官調查其團隊,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政治迫害」,又指即使是希拉莉競選陣營及前奧巴馬政府的違法行為,都未受過特別檢察官調查。他較早前在海岸防衞隊畢業禮發表講話時則抱怨,稱「我好肯定史上沒有政治人物受到比我更差和更不公平的對待」。由於特別檢察官調查隨時經年,並可能越揭越多醜聞,輿論認為就算特朗普最終不被動議彈劾或證實清白,白宮上下仍要蒙受調查陰影多時,隨時面對被索取紀錄和問題,影響施政。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澤利澤表示:「他們將在擔心隨時有爆炸性新醜聞之中管治。」另一總統史家布林克利指,特朗普不能再寄望可繼續靠指摘傳媒作「假新聞」和民主黨興風作浪,以及在Twitter發表新的爭議言論轉移視線來蒙混過關,因他要受達到「司法標準」的調查。國會民主、共和兩黨領袖,普遍歡迎米勒出任特別檢察官,但指國會會繼續本身對通俄門的調查。


大選前與俄接觸18次

特朗普上周炒科米後,被指試圖干預司法調查,司法部能否公正調查通俄門受質疑,而相關爆料也越來越多,包括指他向俄外長不當披露機密情報,以及在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因隱瞞與俄接觸辭職後,特朗普要求科米停止查弗林等。《紐約時報》昨報道,特朗普過渡團隊1月已知弗林受查,仍提名他出任國家安全顧問。路透社昨天引述新舊官員的最新爆料,指弗林和特朗普其他顧問在去年大選前與俄方至少接觸18次,選後弗林更與俄方商討為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走後門建立溝通渠道,繞過美國國安官僚。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9/20026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615

特否認通俄:我只代表自己

1 : GS(14)@2017-05-21 00:58:57

美國總統特朗普(圖)面對司法部委派獨立檢察官查「通俄門」,前天直斥簡直是「史上最大規模政治迫害」後再三否認與俄勾結,但又說「只代表自己」,被指口風首次出現動搖,不敢保證其團隊內是否有人通俄。特朗普前日與到訪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出席記者會時,多次被問及通俄調查,他表示尊重司法部決定,但形容這帶來分裂,自己根本干預調查,更不是靠俄羅斯贏得大選,這一系列風波都是針對他的迫害,如同胡亂指控別人,將其送上審判法庭的「獵巫」行為。但他又很突兀地表示:「但我只能代表自己這樣說。」媒體認為他也開始懷疑團隊內確有人如此做。


指科米「不受歡迎」

被問到有否要求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科米停止調查前國安顧問弗林通俄事件時,特朗普表示:「沒有,沒有,下一題。」他又為開除科米提出新理由,指後者「不受歡迎」,又在國會聽證會中表現不濟。《華爾街日報》指,大陪審團上月初傳票顯示,弗林不止被查通俄,也被查收受土耳其利益,疑特朗普炒科米前已知調查升級。美聯社/美國《華爾街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0/200273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41

通俄案調查員傳鎖定特女婿

1 : GS(14)@2017-05-21 13:16:00

特朗普陣營涉嫌通俄案,《華盛頓郵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調查人員已鎖定一位與特朗普關係密切的白宮高級顧問為「重大涉案人士」,是迄今捲入通俄案中最高級官員。報道未有透露該顧問身份,但有美國記者直指受查的是特朗普女婿庫什納(圖)。《華郵》指針對這位白宮高級顧問的調查已經進入直路,待大陪審團發出傳票後,他的身份就會曝光,但強調有關程序未必涉及刑事罪行或正式起訴。報道又透露,由於事關重大,調查人員上周三曾向稱為「八大寇」的一支國會8人小組進行機密匯報,通報調查最新進展。《紐約》雜誌記者阿里(Yashar Ali)就在Twitter直指該名重大涉案人士就是庫什納,「我問過四名(消息)人士,不是猜測」。36歲的庫什納是特朗普長女伊萬卡的丈夫,曾被揭發在特朗普去年11月勝選不久,跟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秘密會面。庫什納現正隨同特朗普外訪。


俄視弗林能影響特朗普

上周,美國司法部已委任前聯邦調查局長米勒為特別檢察官,接替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領導通俄門的調查工作。白宮前國安顧問弗林是通俄案中嫌疑人之一,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引述多位華府官員指出,美國情報人員監聽到俄國官員,很早已視弗林為盟友,相信他能影響特朗普陣營的想法。除了弗林,特朗普前競選經理馬納福特亦是調查對象。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1/200281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39

白宮官員爆料「通俄門」壓力大認炒科米如釋重負 特朗普:他是癲佬

1 : GS(14)@2017-05-21 13:16:00

■白宮文件顯示,特朗普曾向到訪的俄外長拉夫羅夫(右)親證,將科米革職有助自己解壓。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昨天展開首次外訪行程,卻未能拋開紛擾是非,前腳未出國門,後腳繼續被「通俄門」絆住。傳媒引述白宮官員指,特朗普親口向俄羅斯外長承認,聯邦調查局(FBI)調查「通俄門」讓他大受壓力,開除局長科米令他如釋重負。白宮未反駁報道。若紀錄準確,這番話顯示特朗普有妨礙司法的意圖。



特朗普在本月10日、即科米被撤職翌日,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俄羅斯大使基斯利亞克。據《紐約時報》報道,白宮有報告概述了會面過程,並記錄了特朗普談論了有關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特朗普團隊涉及通俄等指控。「因為俄羅斯,我承受着重大壓力。現在消除了。」特朗普出言不遜:「我開除了FBI局長。他有神經病,真正的癲佬。」他並強調自己「沒有被調查」。《紐時》指報告是以當時在橢圓形辦公室內的人所記摘要寫成,作為該次會面的官方紀錄。一名官員向《紐時》讀出特朗普說過的話。另一名官員確認了報告大致內容。這場會面引起的爭議不絕,早前已爆出特朗普向兩名訪客洩露了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機密情報,且未有先徵求情報來源的以色列。而會面未讓美國記者採訪,卻准許俄羅斯傳媒在場拍照,亦惹批評。


斯派塞未有反駁報道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發聲明,未有反駁這次報道內容,只說科米將調查政治化,令特朗普「在跟俄羅斯交手及談判方面承受不必要壓力」。而特朗普談「壓力」這一番話,進一步證明他開除科米,主因是想阻撓FBI調查其團隊與俄羅斯的關係。特朗普早前接受電視訪問,親口說有關俄羅斯的調查是他開除科米的考量之一。白宮之前一再強調總統是按副司法部長建議炒科米,並發佈司法部一份備忘錄,由副部長羅森斯坦撰寫,當中指科米不當處理前國務卿希拉莉「電郵門」事件調查。但事實是特朗普早在當選後已考慮開除科米。背了黑鍋的羅森斯坦前日就到國會作閉門簡報,聲稱是在本月8日,亦即特朗普開除科米前一日,得知特朗普想除掉科米,而向自己尋求建議,但他堅稱所寫備忘錄並非為了給解僱科米找理由。在司法部公佈的羅森斯坦供詞中,他聲稱儘管本身喜歡科米,但「我認為換人是恰當的做法」。多名與會議員不滿羅森斯坦回答問題處處防備,無法令人信任。


科米應邀聽證會作供

與此同時,丟官後一直緘默的科米,已接受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邀請,在公開聽證會上作供,日期將在本周決定。他的朋友、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威特斯在網誌中披露,早在3月科米已講過懷疑特朗普故意當着人前跟他表現友好。另外,威特斯說當時科米表明對羅森斯坦獲提名做副司法部長有疑慮,認為他是個「求生者,而能夠捱過多屆政府,必然是因為有做妥協」。美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1/20028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40

通俄門風暴 FBI查特朗普女婿

1 : GS(14)@2017-05-27 08:54:16

「通俄門」風暴燒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圖)。美國傳媒指聯邦調查局(FBI)正調查他與俄羅斯官員的聯繫,是目前唯一已知受查的白宮官員。《華盛頓郵報》引述FBI調查員消息指,鑑於庫什納與俄人員接觸的「程度和性質」,他是案中的重要人物。去年12月,庫什納與俄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會面,後來又再派人與對方接觸;同月,他與俄國營開發銀行(VEB)主席戈里科夫會面,而VEB2014年起受美國制裁。兩次會面均未有公開,庫什納進入白宮接受背景審查時亦未有申報,後來被揭後才稱是出錯,會修改申報內容。FBI亦注意到去年初特朗普在一場競選活動承諾改善美俄關係時,基斯利亞克、庫什納和現任司法部長塞申斯都在場,未知事前是否曾有交流。


角色不同 受查未必違法

前國安顧問弗林亦曾被揭與基斯利亞克和戈里科夫私下會面,最終上任僅24日就於2月中辭職。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指庫什納雖掌握「與調查相關的重要線索」,但其角色與弗林和特朗普前競選經理馬納福特的不同,不等同FBI認為他違法。庫什納透過代表律師回應,指之前已自願向國會透露有關會面的詳情,願配合其他機關調查。參眾兩院和FBI等正分別調查通俄門,在特朗普早前將FBI局長科米革職後,司法部委任前FBI局長米勒展開獨立調查。法新社/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7/200352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63

科米今國會作證前再爆料特朗普阻FBI查通俄

1 : GS(14)@2017-06-10 13:09:17

■科米今日會出席參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為特朗普有否向他施壓作供。資料圖片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科米(James Comey)本港時間今晚10時將在國會作證。在這場被形容為「華盛頓超級碗」的聽證會前,總統特朗普再被爆要求情報高官出手干預FBI查通俄門醜聞。前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指,通俄門性質比起水門醜聞更嚴重。



■特朗普前日跟共和黨國會領袖會議時,聲稱祝科米好運。路透社

《華盛頓郵報》前天引述官員披露,3月22日,即科米在另一聽證會確認FBI正調查特朗普團隊有否跟俄羅斯協作干預去年大選的兩日後,新任國家情報總監科茨(Daniel Coats)與多個部門官員到白宮出席匯報會,會後特朗普叫其他官員離開,只剩科茨和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蓬佩奧。特朗普在兩人面前投訴FBI調查和科米處理手法,跟着問科茨可否叫科米不要再查通俄門關鍵人物、已辭職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科茨之後向其他官員談論此事,認為照做不恰當。特朗普一、兩日後再致電科茨,要求他公開否認有其團隊跟俄串通的證據,科茨亦沒照做。科米上月突遭特朗普革職後,多名顧問披露特朗普2月曾在橢圓形辦公室私下要求他停止查弗林。《紐約時報》進一步披露,科米翌日向司法部長塞申斯說,他不想再跟特朗普單獨會面,怕影響FBI獨立性,但沒向塞申斯講之前一日會面內容,塞申斯當時說不能保證特朗普會否再嘗試跟他單獨對話。科茨、撰寫建議抄科米備忘錄的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FBI署理局長麥凱布和國家安全局局長羅杰斯,昨天都會先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料會被問有關問題。特朗普曾聲稱科米三次向他證實自己並非調查對象,多名消息人士指科米在今天的聽證會將公開駁斥這說法,但兩名法律界人士指科米將很審慎地只陳述事實,不會親自指摘特朗普妨礙司法公正。


「比水門醜聞更嚴重」

對於科米作證,白宮和相關陣營如臨大敵,敲定質疑科米公信力策略,指他之前在聽證會曾作不實言論。有撐特朗普團體的網上和電視廣告,批評科米「愛賣弄」、「只顧查干預大選忽視反恐」。克拉珀昨表示,通俄門事關美國民主憲政遭內外夾擊,尼克遜總統濫權干預司法調查竊聽民主黨的水門醜聞,相比下亦「變得蒼白」。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8/200482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43

特朗普阻查通俄謀炒特別檢察官

1 : GS(14)@2017-06-16 01:47:34

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正考慮對負責調查「通俄門」指控的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圖)開刀。特朗普親信與支持者近日都高調開炮,質疑米勒處事未必公正,甚至放風說特朗普有意出手讓米勒走人。



特朗普好友、傳媒機構Newsmax總裁拉迪(Chris Ruddy)前晚受訪時說:「我相信總統正在考慮撤掉特別檢察官。我個人認為(讓米勒繼續職務)是重大錯誤。」


親信質疑米勒未必公正

米勒是在上月17日,獲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委任為特別檢察官,當日各界都對這位聯邦調查局前局長讚不絕口,其中特朗普的非正式顧問、共和黨籍眾院前議長金里奇,就盛讚米勒剛正不阿,是特別檢察官「傑出人選」。但前日金里奇轉軚批評米勒,推文說「以為米勒會公平公正的共和黨人是妄想」,指現在「是重新考慮的時候」。他指出,米勒團隊內至少4人曾捐款予民主黨人包括希拉莉或支持自由派主張,令他對米勒能否秉公辦事抱懷疑。特朗普擁躉、保守派評論員庫爾特老實不客氣,推文直言「既然特朗普未受查,(司法部長)塞申斯該炒掉米勒」。據說特朗普心腹、首席智囊班農對於特朗普團隊勢面臨持久調查極感困惱,同樣主張撤掉米勒。特朗普陣營認為,特朗普並未勾結莫斯科,調查是出於政治動機。


民主黨指炒人「浪費時間」

拉迪提出特朗普考慮炒米勒的說法,有可能源於特朗普律師團隊成員塞庫洛,周日受訪時曾說「不會揣測」特朗普會否下令羅森斯坦把米勒撤掉,但未知拉迪有否跟特朗普談論過此事。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強調拉迪只是「說出自己的見解」。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則引述消息指,「許多人向總統進諫」別炒米勒。民主黨人也說炒米勒是「浪費時間」,因為屆時國會將乾脆委米勒做獨立檢察官。多方評論亦指特朗普炒米勒是極不智。米勒獲任命為特別檢察官,負責的是調查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特朗普團隊涉通俄、特朗普將FBI局長科米撤職的緣由,以及其他妨礙調查的指控。根據法規,總統沒有權將特別檢察官革職,只有委任他的司法部長有權,但由於司法部長塞申斯避席相關調查,改為羅森斯坦負責。他昨日表明沒有理由要革除米勒。美聯社/法新社/The Hill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4/20055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4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