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定義為“中加旅遊年”,加拿大旅遊局也正在布局中國市場。
日前,加拿大旅遊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思騰表示:“預計明年將有55萬人次的中國遊客赴加拿大旅遊,未來3~4年我們預期會有15%~20% 的中國客源量的增長。為了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加拿大旅遊局將啟動三個層面的策略,第一是對於消費者的直接推廣,主要針對一類大城市,比如北京和上海;第二類是針對自由行的客人,個人旅行者,我們將更加緊密地與旅業合作,並預期會有更多的團隊遊自由行的客人;第三類針對媒體,介紹加拿大的旅遊經驗,包括社交媒體,分享體驗和制作內容營銷。”
Statistics Canada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加拿大的全球訪客接待量達270余萬人,同比去年增長16.9%。僅今年3月份,加拿大11個主要客源國訪加人數就達93萬余人次,與2015年同期相比增長約23.8%,呈現飆升趨勢,這也是自2002年以來近14年的新高。就中國市場而言,截至今年6月,已有近34萬中國遊客到訪加拿大,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24%。預計2016年全年到訪加拿大的中國遊客總量將同比去年增長20%~24%。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加拿大旅遊的第二大客源國,僅次於美國。明年,將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增加中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往返航班。增加更多航線後,預計旅遊市場價格會下降,這也非常有利於促進更多中國遊客赴加拿大旅遊。”高思騰進一步表示。
為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加拿大旅遊局日前舉辦了一年一度亞太區旅遊同業交流會——Showcase Canada Asia 2016,本次洽談會吸引了來自中國和加拿大的350多名賣家與買家。
“我們目前已經開始了中加旅遊年的準備工作,在2017年,我們會在中國開設7家新的簽證中心,相當於目前簽證中心數量的翻倍。此外,有數字顯示,中國遊客在加拿大的人均消費在2500加元左右,鑒於加拿大元和美元的匯率對比來看,在加拿大消費相當於有30%左右的折扣,這也可以吸引更多中國遊客來加拿大旅遊。”高思騰表示,其將繼續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加拿大的獨特旅遊資源,並制定了20, 20 By 2020的目標,即期望在2020年實現全年吸引全球2000萬遊客在加拿大消費200億加元。
加拿大旅遊局董事會成員朱碧芳(Rita Tsang)指出:“未來5年,加拿大與中國將攜手合作,共同促進兩國旅遊業的發展。加拿大在吸引中國遊客方面也將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措施,以提高訪客人數。”
日前從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官網獲悉,澳大利亞總督彼得·科斯格羅夫已於近日簽署法令,對該國《1994移民法》進行修訂。根據修訂後的法律,澳方將對中國公民實行10年多次“常旅客簽證”。這是澳大利亞首次對外國公民發10年多次簽證,現階段只對中國公民實施。
根據新法令,澳大利亞將為來澳從事旅遊、商務活動的中國常旅客簽發此簽證,以減輕有需要的旅客申請簽證的負擔。持該簽證者可在10年有效期內多次入出境,每次最多可在澳停留90天。該簽證收費標準為1,000澳元(約合5100元人民幣),將視情調整。
申請人需按要求在指定醫療機構體檢,不得是結核病患者,並在澳境外提出申請。同時,簽證持有人還需遵守以下要求:24個月內累計在澳不得超過12個月:不得在澳就業;在澳學習培訓不超過3個月;在澳期間不可申請轉換其他種類簽證;在簽證允許的停留期滿前離境;在個人信息發生變化2個工作日前報告移民與邊境保護部。
中國駐澳大使館提醒希望辦理此類簽證的中國公民留意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網站公布的具體實施時間和方案。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官網截圖
據了解,2015年訪問澳大利亞的中國遊客人數已超過100萬,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海外遊客來源國。新推出的10年簽證目的是進一步簡化中國公民進入澳大利亞的程序,以吸引更多“回頭客”來澳旅遊或進行商務活動。
據韓聯社援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文體部)消息,韓國政府最快將於下月向選購韓國高價旅遊產品的中國遊客簽發“韓流簽證”,持該簽證的遊客5年內可隨時訪問韓國,每次最長可停留30天。
凡購買價格在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上旅遊產品(以韓國四日為準)的中國遊客便有資格申辦。這是今年1月文體部在中國舉辦“2016韓國旅遊年”活動開幕式時發布的簽發“韓流簽證”具體內容。
文體部介紹,簽發“韓流簽證”旨在消除“傾銷旅遊”現象,吸引更多中國富有階層來韓旅遊。除了簽證措施之外,政府針對中國高收入階層還正在積極開發高檔旅遊產品。高檔旅遊產品內容包括提供5星級酒店、自由購物等,日程涵蓋美容、體檢、觀看韓流和文藝表演、參加電影節等活動。
近日,澳大利亞開放了對我國公民十年有效期簽證,以期待更多中國遊客赴澳旅遊,但一些旅遊服務從業者認為十年有效期簽證對普通中國遊客來說並不實用。
今年11月19日,澳大利亞移民局正式宣布開放對中國公民的十年有效期旅遊簽證。有非官方數據稱,2015年訪問澳大利亞的中國遊客人數已超過100萬,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海外遊客來源國。
對於澳大利亞此時對中國開放十年簽證的目的,除了可為經貿人員提供便利外,也有業界人士認為這是澳大利亞與其他國家爭奪中國旅遊市場。
目前,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已經開放對了中國公民的十年簽證。而在澳大利亞開放十年簽證之前,2015年澳大利亞在中國出境遊市場比例只占百分之五左右,赴澳旅遊的中國旅客人數只有赴美人數的三分之一。
那麽,十年旅遊簽證是否真的能吸引更多遊客赴澳旅遊呢?
澳大利亞此次開放的此項簽證雖然在有效期上長達十年,但在具體申請中限制頗多。首次,1000澳元的高昂申請費用就會令許多遊客望而卻步。其次,簽證中規定每次在澳停留時間上不得超過3個月,而且每24個月的期限內,不得在澳停留超過12個月。另外,申請人不得在停留期間打工或者工作,而且要提交申請者的體檢報告。
相對之前澳大利亞對中國開放的一年簽證和三年簽證來說,一年簽證和三年簽證的簽證費相對低廉,而且不要求申請者提交相關的體檢報告以及購買保險等。申請者的停留限制為18個月內,不得在澳停留超過12個月,與十年簽證相比,一年簽證和三年簽證可停留時間也較長。
目前在澳大利亞從事定制旅遊服務的華人喬伊斯(Joyce)女士認為,“十年簽證對一般旅客來說,作用不大。”
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第一簽證費高昂。第二需要額外購買澳大利亞的相關保險。第三需要體檢。相對現在澳大利亞政府在中國旅行社推出的三年簽證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10年內無需再次簽證而已。
“此舉應該面向經濟條件較為寬裕的人群,比如說商務人士的家屬等。”喬伊斯稱,“但對於商務人士來說,這個簽證不如商務三年簽證實用。因為這個簽證並不能長期在澳逗留,所以這個簽證的含金量也就不會很高。對於年齡較大的旅客來說,這個簽證的性價比不高。對於年輕的旅客來說,簽證費用又會顯得較為高昂。”
國內一家旅行社的一位從業者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非是長期往來澳澳大利亞的人群,否則澳大利亞十年簽證並不是必要的。”
她表示,一般來說,旅行社做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項目多數為10天到12天,最多15天。一般不會有這類(10年簽證)綁定的項目可以做。十年簽證一般來說,大多都是商業、自由行或者是在當地有產業的客戶。這個簽證不會是大多數旅遊客戶需要的簽證。
當地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典禮的晚上,第一財經記者在紐約的一間酒吧里碰到了愛德華•溫斯。他正在和同事們慶祝工作告一段落。
溫斯是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媒體購買部經理。今年30不到的溫斯和很多紐約人一樣,支持民主黨和奧巴馬。當晚的慶祝會上,他和另一位非洲裔同事在熱烈地討論如何註冊奧巴馬基金會的電子新聞信,即使奧巴馬已卸任,也希望能支持他的社會項目。
溫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己正在招聘兩個初級分析師的職位,人事處剛就招聘事宜和他進行了溝通。其中,他們特別強調的一條就是初級職位不招收外國人。
“人事處的人告訴我,只招聘美國人或綠卡持有者的主要原因是,決定簽證結果的未知因素太多,而且申請簽證的律師費用也是一筆開銷。我招聘的這個崗位本來年薪就低於5萬美元。所以,我能理解公司的做法。但是讓我驚訝的是,公司還要把這個政策特地向我提出,因為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溫斯說。
溫斯坦言,自己招聘的這個崗位技術含量並不高,並不需要外來人員,所以,對公司的這個政策“沒有感覺”。
其實,大多數美國人和溫斯一樣,他們對工作簽證並不了解,也不關心。移民政策對他們來說更多地是國土安全,而不是工作簽證或者投資移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工作簽證這個字眼,無論是在特朗普競選時還是獲選後,都多次被提及;在最近幾次活動中,特朗普以及他的團隊尤其提到了工作簽證要以工資收入為準入條件。
工作簽證按薪批準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高級政策顧問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建議廢除現有H-1B簽證的抽簽方式,而是向給於最高工資的企業傾斜。這樣一來,美國比較緊缺的技術性人才將獲得優先考慮的機會。特朗普已經表示,上任百日新政的一項優先工作是全面調查簽證遭濫用的情形。
特朗普的這項建議已經於上月與美國的科技大佬們溝通過了,這也是他向科技大佬們伸出“胡蘿蔔”的一個重要方式。
H-1B簽證是美國最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發放給美國公司雇用的外國籍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屬於非移民簽證的一種。持有H1B簽證者可以在美國工作三年,然後可以再延長三年,6年期滿後如果簽證持有者的身份還沒有轉化,就必須離開美國。根據移民局的數據,美國每年給外籍員工提供8.5萬個H-1B工作簽證。最近4年,由於申請人數暴增,移民局一直采用電腦抽簽方式決定名額的分配,近2年的中簽率僅有約三分之一,且拿到最多配額的都是Infosys、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等印度外包公司。2015財政年,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位列榜首,共獲得8,333個簽證,與之相比,亞馬遜位列12,獲得826個工作簽證,而谷歌、微軟、臉書和蘋果分別位列14、15、24和34位。
2016財政年,為員工贊助工作簽證排名前25(按數量)的公司中,工資最高的前五名依次為蘋果(平均工資141294美元)、谷歌、微軟、德勤咨詢、亞馬遜。他們的平均工資都超過12萬美元。而申請人數最多的為Infosys,其平均工資為81705美元。
“特朗普上臺後,他必定面對很強的利益集團,也就是美國大型公司、商人等。大公司希望能相對廉價地雇用技術性、專業性比較強的員工。”美國元臣律師事務所創始人陳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就我們來看,新總統對H-1B簽證並不仇視。” 對一個多月前特朗普和美國科技巨頭閉門會議內容熟悉的人士透露。
當然,工作簽證H-1B是一項法案,僅特朗普的主張還不行,國會的態度也是關鍵。聯邦眾議員伊薩(Darrell Issa)和民主黨籍眾議員彼特斯(Scott Peters)1月4日共同提出《保衛及增加美國人工作法案》(Protect and Grow American Jobs Act)。重點就是將美國企業雇用H-1B外籍勞工的最低薪資提高到年薪10萬美元,這個“簽證準入薪酬”還要隨著通貨膨脹調整;此外,該法案還主張取消雇用碩士外籍勞工可豁免優先雇用美國本土勞工的規定。
眾議員洛夫格倫(Zoe Lofgren)也表示,她將提出的H-1B改革法案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對外籍勞工提供最高工資的美國雇主才能獲配H-1B簽證。
“由市場機制決定(配額的分配),這樣才能真正杜絕濫用的問題,以及保護美國勞工。”洛夫格倫說。
乍一聽,這似乎對華人會是一個利好消息。數據顯示,2015~2016學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數接近33萬人,占國際留學生群體的31%。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留學生來美人數翻了5倍。
然而,陳帆告訴記者,事實並非如此。擁有美國本科以上學歷,並不保證有個金飯碗。只有少數行業的人才能拿到起薪10萬美元。“華人留學生兩極分化,如果是名校畢業,又是學計算機等行業,本身的起薪比較高,總是能找到各種方式留在美國。但是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去的並不是最好的學校,找工作能力也並不是那麽強。”陳帆說,此外中小企業雇主原來是可以雇用國外雇員的,但他們現在就沒有辦法了。
從美國工資的行業排行榜來說,許多文科和商科的工作起薪遠低於5萬美元。例如,廣告、新聞、市場、稅務等。如果特朗普以及國會議員的建議最終實現,那麽,以後只有計算機等行業的留學生才有可能在畢業後留在美國了。
未來移民政策走向
其實,不僅僅是H-1B工作簽證,從特朗普已經任命的諸多內閣成員人選來看,將來掌管美國各個命脈部門的人基本都是反對移民的。特朗普高級政策顧問斯蒂芬•米勒先前曾擔任參議員Jeff Sessions的工作人員,Jeff Sessions則是特朗普所選的司法部長,他一直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濫用H-1B法案。
在就職典禮上,特朗普再次提到移民和就業。“每一項關於貿易、稅收、移民、外交事務的決定,都將使美國工人和美國家庭受益。 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邊界免受其他某些國家的蹂躪。”
專家們認為,特朗普對移民的態度,對所有涉及移民的政策都不利。
哪些政策會發生改變呢?除了工作簽證,還有學生OPT(實習期)的有效期。在奧巴馬任內,他曾推動延長STEM學生的OPT有效期。這項舉措屬於行政命令。特朗普就任後,是否會有所改變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同樣收緊可能還會有公司贊助的綠卡申請,以及投資移民等。專家也提到,對於長期從商的特朗普來說,包括簽證、綠卡等在內的移民政策對他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他的態度變化也未可知。
韓國政府就‘孔子學院教師簽證被拒’一事作出解釋
據韓聯社2月1日報道,韓國法務部出入境管理事務所,在去年年末針對韓國境內部分高校的孔子學院的部分中國籍教師未簽發和延長一年期E-2簽證。
該報道稱,位於韓國首都圈的A大學去年11月,為已在該校孔子學院工作5年多的中國籍副院長申請E-2簽證延期一年,但法務部出入境管理事務所以雇傭關系及工資發放體系不符合E-2簽證簽發標準為由將簽證有效期僅延長兩個月,迫使該院長上月回國。
此後,該高校曾經試圖以‘邀請客座教授’的方式,為繼任的中國籍副院長申請E-1(教授)簽證,但同樣被拒絕。
另外,由於A大學現有5名中國籍教師的簽證有效期即將屆滿,該校最近還為5名新任教師申請E-2簽證,但都未辦妥。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根據韓國的《出入境管理法》,E-2簽證全稱為‘會話指導簽證’,主要針對在韓進行外國語指導、培訓的人員發放;而此前派遣的中國籍教師大多數也持有E-2簽證。
對此,A大學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此前的6~7年,本校的孔子學院中國籍教師,都是持有E-2簽證入境的,而且沒有任何程序上問題”,並表示現在的情況‘非常令人慌張’。
而另一所擁有孔子學院的韓國高校的負責人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其所在的高校孔子學院的中國籍教師的簽證也即將面臨到期,而此刻政府突然宣布‘停止簽發E-2簽證’的政策,著實令人慌張。
該負責人表示,現階段韓境內各大高校的孔子學院正在聯合中方,一同商討後續的應對措施。
對於本次事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試圖與負責發放簽證的韓國法務部發言人取得聯系;隨後,法務部發言人在回複記者的郵件,對此事做出了解釋。
在這份題為‘有關孔子學院講師簽證事件的法務部的立場’的郵件中,法務部首先明確表示‘本次決策僅源於日常性的簽證、滯留管理的層面,絕無其他意義與考慮’。
在郵件中中,法務部表示‘法務部出入境管理事務所在去年8~10月期間,發現韓國境內部分高校孔子學院聘用的中國籍講師與中方簽訂勞動合同,並從中國國內領取絕大多數報酬,在韓國高校方面僅領取40~50萬韓元的支援金;這違反了《會話講師簽證簽發及滯留標準》中所規定的‘直接雇傭關系以及每月發放150萬韓元以上薪酬’的規定,因此根據規定,進行了有關的限制’。
此後,法務部有關人員曾經先後訪問中國駐韓大使館教育處以及韓國各大高校的孔子學院,並為此進行面談。
而對於現有的情況,法務部在郵件中表示:若韓方無法向孔子學院的中國籍講師給出標準以上的薪酬,則需要重新辦理D-1(非盈利文化藝術)簽證入韓。
另外,法務部方面考慮到韓國境內的孔子學院的困難之處,若能夠給出從2017年3月起將按照標準直接支付薪酬的承諾,則將針對中國籍講師簽發滯留期限一年的E-2簽證。
不過,雖然韓國政府否認了此事與近期中韓關系出現不確定性相掛鉤,不過部分韓媒聯系此前曾多次報道中國官方由於“薩德”要求赴韓旅遊減少或施行的“限韓令”,並認為‘中韓關系將因此再次受到影響’
韓聯社在報道中也提出“據了解,此前孔子學院講師持E-2簽證入境未受任何阻攔,而在韓中兩國因‘薩德’等事件而關系敏感的此刻,拒絕簽發簽證的舉動,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另外,韓國媒體繼續報道“限韓令”對韓國娛樂圈及文化藝術界的影響。而韓聯社1月28日報道稱,韓國政府正在通過外交渠道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另外,韓聯社1月19日報道稱,隨著“薩德”入韓引發韓中間矛盾升級,今年春節長假期間來韓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恐不如往年。
據一家韓國旅行社的相關人士透露,從整體來看,今年春節期間中國跟團遊客較去年大約減少20-50%。另一旅行社的相關人士1日表示,與去年春節相比,中國遊客減少了兩到三成左右;而春節期間,樂天酒店首爾、首爾明洞樂天城市酒店、明洞L7酒店的中國遊客預定量同比減少20%。在入住外籍遊客中,中國遊客占比同比減少5%。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此前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回複“限韓令”一事,官方從未聽說所謂的“限韓令”,但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是需要民意基礎的,中國民眾對韓國部署“薩德”表達不滿,有關方面應該註意到了這種情緒。
與此同時,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旗下貿易委員會在上月20日,以‘保護韓國本國產業’為由,宣布將建議韓國企劃財政部對其征收5.73-10.00%的反傾銷關稅,被部分韓國媒體懷疑是‘反制中國’的措施之一。
2月3日,美國國務院稱,為遵從美國總統特朗普頒布的入境限制令,美國已暫時撤銷近6萬份簽證。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發言人威爾·考克斯3日表示,為遵從這一行政令,近6萬份簽證被暫時撤銷。
當天早些時候,美國司法部律師埃雷茲·魯文尼在一次法庭審理中提到,自1月27日以來已有10萬人的美國簽證被撤銷。
對此,美國媒體引述美國國務院一名官員的話報道說,司法部可能將一些過期簽證或其他不被行政令影響的簽證計算在內。
1月29日,人們在華盛頓白宮外參加示威遊行,抗議特朗普關於限制移民的行政命令。(圖:新華社)
特朗普1月27日頒布行政令,暫禁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7國公民入境。根據這份行政令,美國將在120天內暫停所有難民入境;在90天內暫停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也門和伊拉克7國公民入境;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
這項行政令在美國國內引發持續批評和抗議,世界上多個國家也表示反對。
1月29日晚,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聯邦法院法官丹尼利(Ann Donnelly)發出緊急禁令,準許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前正飛抵美國,並持有合法簽證的穆斯林公民暫時留在美國。這意味著當時因特朗普新簽署的禁令而被拘留的穆斯林公民暫時不會被驅逐出美國。
9日據CNBC報道,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尋求推進移民制度改革,又有一個簽證項目將要接受審核。這就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EB-5投資移民項目。
提高門檻
美國國會將於下個月EB-5法案到期前對該項目進行重新審核,擬議中的修改包括提高投資門檻,“目標就業區”的範圍將由國土安全部來確定,而不再由各州確定,並將加強監管以防止該項目被濫用。美國參議院一些議員甚至呼籲取消該項目。
今年1月底,美國國土安全部公布一項EB-5投資項目的修改提案,擬將投資門檻由100萬美元提高至180萬美元,目標就業區的投資門檻由50萬美元提高至135萬美元。
美國每年發放1萬個EB-5簽證。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2015年超過80%的EB-5簽證發放給了中國投資者。
EB-5項目
EB-5投資移民項目始於1990年,旨在通過吸引海外投資者的直接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並創造就業機會。外國移民申請人在美投資創設有利於美國經濟的商業性企業,並創造10個全職工作崗位,即可獲發二年期的條件式移民簽證。二年屆滿前90天,若移民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仍存在,可申請“條件移除”,成為永久居民。
該項目的最低投資門檻為100萬美元,如果投資標的位於目標就業區(Targeted Employment Area),則投資門檻可降至50萬美元。
美國並非世界上唯一一個“以投資換簽證”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也有類似的投資移民項目。
美國商務部今年年初發布報告稱,估計2012至2013財年,超過1.1萬名移民投資者為562個EB-5相關的項目提供了58億美元資金,相當於這些項目總投資的約35%。這些項目預計將創造174039個工作崗位。
騙局
不過,由於發生多起詐騙和濫用事件,EB-5簽證項目最近幾年飽受批評。路透社2010年的一份特別報告稱,很多房地產公司誤導外國投資者,並尋找快速途徑獲得投資。
就在上月,芝加哥一個酒店開發商被判刑,他被控從事美國歷史上最大的EB-5簽證騙局,誤導290名中國投資者,詐騙金額高達9.12億美元。
沿用多年的船舶進出港簽證制度成為歷史。3月23日,交通運輸部宣布,對在我國內河航行的船舶,以及進入內河航行的海船進出港實施報告制度。
交通運輸部表示,每年約800多萬艘次的中國籍國內航行船舶將在此項改革中獲益。
圖為在長江上航行的船舶。攝影/章軻
依據國務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修改決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出通知,對在我國內河航行的船舶以及進入內河航行的海船進出港實施報告制度和取消內河航行船舶進出港簽證進行部署。
根據這一規定,航行於長江、珠江、黑龍江、京杭運河的四級以上高等級航道的內河船舶和進入內河航行的海船,通過互聯網遠程登錄海事船舶進出港報告服務網或手機APP客戶端,即可辦理進出港報告。
航行其他水域的內河船舶可根據各省級海事管理機構制定的規則辦理進出港報告。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已專門制作了海事管理機構船舶進出港報告通訊錄,並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官方網站和船舶報告服務網上公布。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表示,船舶進出港簽證取消後,海事管理機構將通過船舶進出港報告服務網查看船舶進出港報告情況,必要時結合港口調度和客運售票系統等多種手段核實船舶航行動態和在船人員信息,加強對船舶進出港報告信息的現場核查,並與相關單位建立信息共享和聯合檢查機制,加大船舶安全監督力度,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船舶進出港簽證取消後,《船舶簽證簿》不再作為船舶的法定文書,海事管理機構不再辦理船舶簽證簿和船舶海事管理信息卡(船舶IC卡)的核發、換發和補發。航運公司應根據通知要求,及時修訂完善公司和船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全面落實船舶安全主體責任。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表示,此次取消內河航行船舶進出港簽證,是繼去年底取消中國籍國內航行海船進出港簽證後的又一大簡政放權舉措,至此,在我國一直沿用的船舶進出港簽證制度已成為歷史。
船舶進出港簽證制度的取消,不僅降低船舶營運成本,提高船舶營運和港口碼頭周轉效率,也使海事監管由靜態審批向事前事中事後動態監管轉變。
據澳洲新快網報道,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通過社交網站Facebook宣布計劃廢除457技術移民簽證,將采用新的臨時簽證取而代之。特恩布爾表示,澳大利亞人應當享有就業優先權。雇主們在考慮雇傭外籍員工前應當優先考慮雇傭澳大利亞人,不再允許457簽證成為搶奪原本屬於澳大利亞人工作機會的通行證。
457工作簽證是澳洲政府為澳洲企業從海外引進各類緊缺職業的專業人士(技術工人)而設立。可辦理457簽證的工種有400多個,包括各類經理,專業人員,技工等。廚師的工作簽證沒有對英語水平有要求,但有的話會優先考慮。457簽證有效時間為2-4年,期滿可續簽。新的替代簽證項目提高了英文語言能力測試以及工作經驗方面的要求,而且雇主需要通過勞動力市場測試要求。
不過任何已經通過457簽證項目來到澳大利亞工作的外籍人員將不會受到影響。截至2016年3月,澳洲有超過17.7萬人持有457簽證,且大多數持457簽證的工人來自印度,占將近四分之一,其次是英國和中國,分別占到19.5%和5.8%。受簽證影響最大的行業是住宿、餐飲服務業以及IT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