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知己知彼:中共入股科網企業的背後

1 : GS(14)@2017-10-15 18:50:37

今日有外媒報道,中央有意入股科網企業,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700)、微博、優酷土豆等國內幾大科網龍頭,令相關公司人心惶惶。有傳中央可能會入股上述公司1%,雖然不會帶來實質的話事權,但擺出了一種不能被忽視的政府姿態,「I am watching you!」內地加強網絡監管早有端倪,自內地維權人士劉曉波逝世,加上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中共已採各種手段維穩,包括嚴禁使用VPN「翻牆」,以及逐步封殺Whatsapp。有人認為這是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的慣常動作,亦有指是因中共對政權的信心不穩,而進行的維穩措施。而就入股的傳聞而言,相信中央未來的目標會是加強各大媒體的審查,特別是新媒體,以及提升輿論掌控力。中共其中一個管治手段,是「逢紅必反」,此「紅」不是紅領巾的紅,而是指一種集體意識。中共不是害怕反對聲音,而是害怕集體的反對聲音,集體意識下一步是集體行動,共產黨經不起另一個「六四」。為維護政權,當社會中形成不能忽視的集體意識,中共就會使出拉一派打一派的板斧,分裂對方,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而新媒體及社交網絡的出現,令城內的人更易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同時使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找到彼此,形成群體,成為集體意識的溫床,令輿論成為武器。但網絡的世界不容易被掌控,中共則取易不取難,轉向科網公司入手。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比解決問題更容易同一道理。中共的手伸到科網公司,使公司不得不加強自我審查,又或者直接指導公司政策,監控網絡活動,目的是將一切集體扼殺在搖籃之中。風吹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3/20181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59

知己知彼:雷蛇比美圖更值博

1 : GS(14)@2017-10-22 17:45:02

無論是國內外,還是香港,近年最吃香的職業是科技專才,打着創科旗號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不少科技公司,就算年年蝕錢,亦不乏投資者爭住科水,股市方面,蝕錢上市繼續cap水的大有人在,前有美圖(1357),最新有遊戲設備公司Razer(雷蛇),計劃在港交所掛牌。講到蝕錢上市,Tesla係最佳例子,2003年成立,2010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個朵就夠晒響,雖未至於一街都係,香港街頭亦不難見佢嘅身影。不過你或者唔知,Tesla上市至今未有一年係賺錢嘅,雖然銷售額增長強勁,但收入嘅升幅永遠追唔上研發、銷售及行政等開支嘅升幅。點解仲有人肯投資或者買股票?投資嘅嘢,唔係睇現正,係睇未來。因為大家都睇好電動車未來發展,將是各科技巨頭必爭之地,身為行業領先者嘅Tesla被視為優質潛力股。香港呢邊,同樣蝕錢上市嘅美圖同即將上市嘅雷蛇前景又如何?筆者認為,雷蛇絕對比美圖值博,更有升值潛力。首先睇吓兩間公司分別點賺錢,用戶億億聲嘅美圖係靠賣美圖手機賺錢;雷蛇定位是電子遊戲周邊設備,特別專注於近年興起嘅電競行業。《蘋果日報》有記者今年3月份曾直擊美圖手機專門店,門面冷清,新機銷情慘淡。就算你話佢主要做線上銷售,香港咁多大陸人,出街冇幾何見到有人用美圖手機。而雷蛇就唔同講法,新興電競業發展迅速,除課金外,越來越多人注重遊戲設備嘅質素,願意使錢提升遊戲體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筆者身邊亦有朋友願意花幾千至萬元去買更專業嘅滑鼠、鍵盤、耳機等。《英雄聯盟》、《絕地求生(PUBG)》、《Dota》等熱門線上遊戲,玩家人數遍佈全球,雷蛇面向嘅係全球嘅遊戲玩家,就算以上遊戲沒落,亦會有新的遊戲出現,周邊的市場同樣會受帶動。風吹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0/201888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27

知己知彼:沒有不抽的理由

1 : GS(14)@2017-10-30 00:48:16

挾「三馬」概念上市的眾安(6060),招股期間認購可謂相當熱烈,超購近400倍,凍資2,000億元。長江後浪推前浪,今起招股的閱文(772)認購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散戶擠滿證券行,孖展借到盡,市場料閱文將凍資近3,000億元。眾安上市後亦不負眾望,最高曾升至97.8元,接近紅底股,每手100股最多可賺3,810元。閱文會是下一個眾安嗎?容我張狂,寧錯過10手眾安,莫放過1手閱文。現時的香港孕育不出文學家或大作家,他們不是被教育制度扼殺,就是被現實社會淹沒,稍為有機會的人可能正在醫院做手街。無可否認,大陸新一代的中文文學作品、作家、讀者質素超越香港。大陸文學市場蓬勃,增長迅速,作家收入大大提高,吸引更多人入行,衍生不同類型的交學作品,百花齊放,而知識產權意識增強,越來越多讀者願意為內容買單。據了解,中國文學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297億元(人民幣.下同),在2016年增長到40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7%。其中,網絡文學增長起飛,2013至2016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4.9%,預計至2020年市場將會以30.9%的複合增長率持續增長。截止2016年,閱文集團擁有530萬位作家,840萬部文學作品,月活躍用戶總數達1.75億人。閱文集團作為中國網路文學市場的龍頭,擁有最高質的網路文學平臺,作家及讀者的基礎相當大,內容全面及變現能力強,無疑將可在文學市場發展中受惠甚豐。值得一提的是,閱文將文字或知識變現的能力不容忽視。閱文擁有龐大而多樣的原創內容,通過控制原創內容的長期合約(一般20年或更長),除了靠讀者付費以支持網路文學作品持續發展外,將作品改編成其他媒體形式成為另一出路。網絡文學的變現模式慢慢擴展至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游、動漫。閱文背靠騰訊(700)龐大的媒體網絡以及支付業務支持,將可為不同類型的媒體作品帶來重大的協同效應。2016年最受關注的前10部小說中9部來自閱文集團。《步步驚心》、《鬼吹燈》、《盜墓筆記》、《瑯琊榜》、《擇天記》等網絡熱搜作品都是在閱文集團旗下,並已分別被授權翻拍成電視劇、網劇或電影。2017年熱播的網劇《擇天記》,每集授權費為900萬元。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閱文集團收入達19.24億元,按年大增92.6%;2016全年收入增長為59.1%。期內閱文成功扭虧為盈,淨利潤2.13億元,淨利率達到11.1%,而2016上半年錄得淨虧損238萬元。集團的收入及利潤增長正在起飛,隨中國文學市場發展,料未來幾年盈利將可維持高速增長。風吹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7/201956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40

知己知彼:地產霸權快將易主

1 : GS(14)@2017-11-05 17:36:58

李嘉誠撤資不是第一天的事了,一招卻拒還迎就將旗下中環中心以天價402億賣出。雖然李嘉誠一直否認撤資一說,但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一年前曾傳出中環中心作價約357億元,賣予中資機構,有消息指買家為中資四大銀行之一。未知是未得李嘉誠首肯,還是價錢不合,遲遲未達成交易。不過筆者估計,後者居多。長實副主席李澤鉅曾說過除長江中心之外,任何物業都可以賣。相信出售中環中心的交易是由他拍板,在商言商,交易拖到今天只因未到價。被葉德銓指是「chairman next year」的李澤鉅,將手握大權,李嘉誠退下來後,或出現更多資產變賣亦不足為奇,只是長江中心地位如祖屋,不能賣。今次交易的買家是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有限公司,是一間海外註冊公司。而幕後買家被指是由中國石油公司牽頭的財團,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佔55%,其餘為多個跟內地密切的本地資本。紅色資本全面進入香港,滲入土地物業是重中之重。這間中資公司的名字,政治太過正確,更有點兒此地無銀的感覺。港獨思潮冒起,中央除了要「關照」香港政局外,也要着手掌握經濟命脈。而香港的經濟命脈是甚麼?流亡海外的郭文貴也曾明示,當然是地產,地產的霸權將要易手,由中央接管,香港有錢的已跑了,沒錢的只能好自為之。風吹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3/202027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41

知己知彼:不養兒防老

1 : GS(14)@2017-11-13 04:09:40

一些老一輩的傳統智慧已不合時宜,甚麼「養兒防老」,過時了。現在很多年輕的夫婦都選擇不生,有人認為這個地球已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特別是香港;有人不想自己的小朋友在無盡的競爭中長大;更多人是怕了養育一個小朋友的龐大開支。十一年前,李麗珊已經說養大一個小朋友要400萬元,現在養一個小朋友開支可能要600萬了,還未計慈父慈母幫忙置業的一筆。有調查發現,香港近五年的首置客中,近四成要靠父母或其他家人協助首期上車。「養兒100歲,長憂99」,不乏退休父母,存款不多,只有一層樓,為了幫子女上車,按了自己的自住物業。樓價越升越高,年輕人不靠父母幫忙,難以上車。慈父慈母滿街都是,每每有新盤開賣,估計有一半人都是幫子女置業。不少年輕人開始視父母應協助子女上車為必然的事。站在父母立場,有能力負擔的也許樂意,無能為力的有壓力了,勉強而為的更慘。這樣說有點功利,事實上,現在不流行「養兒防老」一說,應改為「養兒啃老」。故有人說,今時今日何以防老?不養兒。非反人類、反社會,亦不是教唆人不生育,筆者只想奉勸仍有「養兒防老」的想法的人,要醒了。退休要早早計劃,靠人不如靠自己,年輕父母或許要考慮成立「助上車基金」。風吹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0/202096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216

知己知彼:比特幣或再爆升一倍

1 : GS(14)@2017-12-11 00:03:26

比特幣周三升穿1.2萬美金創歷史新高後,短短24小時,相繼突破1.3萬及1.4萬美元、1.5萬美元的交易記錄。臨近聖誕,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日媒報道特朗普要將金正恩「斬首」,戰事隨時一觸即發。筆者相信,如美國與北韓發動戰爭,比特幣價格再漲一倍亦不足為奇。雖然比特幣是一種加密貨幣,或稱虛擬貨幣。與它相比貨幣,更像黃金。比特幣不受任何政府控制,因為它沒有發行機構,而是透過「挖礦」產生,並預計在2140年停止產生新的比特幣,最終數量將少於2,100萬個。它與黃金一樣有限量,且不像美金可以瘋狂印鈔或被複製,亦不像印度盧比,說廢就廢了。作為一種自由的世界貨幣,地緣政治風險與其價格成正比,戰爭令人買入比特幣避險。所以過去一年,除了大陸走資推升比特幣外,南韓是數一數二比特幣交易最活躍的國家。近期,不斷有金融界猛人放話,比特幣風險極高,泡沫即將爆破,連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都警告比特幣最終可能變得一文不值。不過現時的國家貨幣亦可能最終變得一文不值,為何不能被世界貨幣所取代?美元亦只是一張紙,不再能換黃金,當全世界都相信及使用美元,這才是它的價值所在。當人們對容易被操控的國家貨幣失去信心,比特幣將或可能取代任何法定貨幣。風吹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8/202380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72

知己知彼:新香港人撐樓市

1 : GS(14)@2017-12-18 04:39:14

美聯儲聖誕前宣佈加息四分之一厘,係美國踏入加息周期後第5次加息,兩年共加1.25厘。相信大部份香港人最擔心嘅唔係要供多幾錢,而係樓價會唔會跌。就算市場預期出年美國或會再加息3次,香港亦跟隨加息,筆者相信明年加息對香港樓價的影響不大。過去半年新盤開售,投資客仍佔大多數,半自用半投資的人亦有部份,真正急需上車自住嘅人屬少數。只要來自大陸投資客源源不絕,樓價唔會因為少咗一啲掹車邊嘅人而冧市。自從習大大宣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內地一線城市即推樓市調控措施,壓一壓樓價,明年內地樓價難再開車,炒家自然來港尋找機會。所以香港新盤無論真偽豪宅,依然有價有市,買得幾千萬嘅豪宅,佢哋唔係太在意畀辣稅。當然,如果可以唔使硬食三成辣稅就最好啦。身邊有從事地產業朋友透露,最近多咗啲「新香港人」入市,有一定數量。呢到講嘅「新香港人」係指,喺香港剛住滿7年,攞到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嘅人。香港每年都會有幾萬人拎單程證來港,政府數據顯示,舊年就有57,400內地新移民,即意味住每年都有幾萬人成為新香港人。雖然好多新移民都係住公屋,但唔代表佢哋冇錢,啲錢放喺大陸,鬼知咩。如果新香港人加入炒樓行列,樓價只會有升無跌。亦唔排除佢哋嘅內地親戚朋友為避稅,用佢哋身份入市。不過,加息對真正用家係有一定影響。如果你係靠發展商推出嘅甚麼優惠,及超高成數按揭計劃,先勉強上到車嘅話,供多一千幾百都掹掹緊嘅話,上車要三思。風吹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5/20244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60

知己知彼:大學生唔好作死

1 : GS(14)@2018-01-08 00:42:17

香港樓價全球最貴、最難負擔,年輕人上唔到車問題日益嚴重。有發展商有見及此,熱心推出大學生置業計劃,首期最少不足一成,供足40年。出發點係想幫年輕人,但樓市長升長有當然大家開心,不過萬一樓市大跌,真係好心做壞事。新世界發展(017)旗下屯門新盤天生樓,料預留15伙助年輕人首次置業,首期最少只需手7.5%,25至35歲人士符合資格即可申請。最細個單位422呎,折實價近588,入場費44萬。以現時瘋狂樓市嚟睇,價錢唔貴。可負擔、有急切住屋需要而又符合資格人士,絕對可以考慮。不過,如你話冇慈父慈母、啱啱畢業嘅大學生,勸你唔好心急入市。年輕人上唔到車係一個問題,不過呢度講緊嘅年輕人並唔係指十零廿歲,又或者啱啱讀完書嘅人。因為佢哋上唔到車係好正常,真正要人幫嘅係,出社會工作咗幾年,甚至10年,依然上車無望嘅人。發展商一開始係打着大學生首置計劃旗號攞彩,依家醒咗,個名叫「新世代首置計劃」。大學生畢業就買樓,諗都唔好諗,有慈父母另計。剛畢業大學生或大專生,只有讀神科才有機會月入過三萬,普遍只有一萬尾或兩萬頭,學位泛濫,其實大部份都只有萬零蚊。好多人一畢業已經孭十幾萬學債,你仲叫佢哋孭多五百幾萬樓債?頭兩年就話供萬二蚊,都可以負擔,出年或加息三次,供多千幾蚊,而日後息口只會越來越高,都仲未計樓價可能因為加息縮表一齊嚟而有機會調整返一兩成。假設你25歲起供,供40年,最後嗰30年月供升到兩萬幾蚊,真係一日未退休,一日都要供樓!難怪香港咁多學生跳樓,太絕望了。風吹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2/20251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46

知己知彼:買Bitcoin旨在險中求勝

1 : GS(14)@2018-01-08 01:33:01

比特幣在聖誕節前幾天曾急跌至最低1.1萬美元,不消幾天,價格已反彈重回1.6萬美元,可見比特幣的支持位大約在1萬美元。比特幣噚日急挫一成,市場相信是因為韓國宣佈採取更嚴厲措施來打擊國內的加密貨幣交易,最嚴重的情況是立法關閉全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韓國將從下個月開始禁止使用匿名加密貨幣賬戶,並禁止銀行在比特幣交易所為不明身份的數字貨幣交易提供結算服務。該國一向是比特幣交易最活躍的頭三個國家之一,因此其對加密貨幣的政策改變,將短期影響價格走勢,若韓國隨中國步伐,關閉所有加密貨幣交易所,比特幣屆時有機會急挫2成。不過,雖然韓國的政策將拖累比特幣價格,筆者相信比特幣會在短期內扭轉跌勢,收復失地,有信心的可視這次為低位吸納的好機會。今年10月尾,比特幣價格亦曾因為中國內地所有比特幣交易平台停運,而在11月上旬出現短暫下跌,惟11月中已重拾升勢,勢如破竹。近日有華爾街分析師預測,明年比特幣價格可能在6,500美元和2.2萬美元之間波動,並料比特幣將出現至少四次4成以上崩盤,大幅波動或令資金流入其他加密貨幣。筆者認為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朝鮮半島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國際局勢,捕捉最好買入的時機,比特幣將在亂中求勝,價格或再翻倍。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9/202582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94

知己知彼:比特幣價格太「離地」有罪

1 : GS(14)@2018-01-15 03:04:40

比特幣引起的加密貨幣狂潮,繼續翻滾,不過由於比特幣價格已非常高,一個比特幣現約15,000萬美元,令投機者卻步,反而轉投價格較低的以太幣(Ethereum)及瑞波幣(Ripple)的懷抱。不過加密貨幣市場近日出現波動,有兩件事令市值較大的加密貨幣急挫一至兩成,都與韓國有關。韓國一直佔據加密貨幣交易最活躍的國家頭幾位,最令人稱奇的是,比特幣及以太幣等在韓國交易平台的價格一般較國外高幾成,造成巨大的誘因進行套利交易(Arbitrage)。以太幣今日在韓國的交易價約在1,600美元左右,較國際上的價格高水逾30%。韓國人不傻,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韓國外滙交易和反洗錢規定,令人難以大手滙錢到國外買加密貨幣,然後在本地賣出,只好捱貴貨。亦因為韓國人民瘋狂炒賣,南韓政府高調宣佈不排除禁止加密貨幣在交易所的買賣,引致環球市場憂慮。早前,南韓政府多次就加密貨幣所引起的問題表達意見,認為南韓市場過度熾熱,過多年輕人埋頭炒作,加上有洗黑錢的憂慮,所以決定要盡快立法監管。比特幣同以太幣價格走勢在消息公佈後,下跌兩成,未能跟隨其他加密貨幣反彈。另一邊廂,因為韓國的加密貨幣價格太「離地」,加密貨幣市場數據最具公信力的CoinMarketCap,近日將韓國交易所Bithumb、Coinone和Korbit的價格數據剔除,使加密貨幣市場出現了大幅下跌,其中瑞波幣的價格一度下跌近30%。風吹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2/202717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