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各城市數據過程中穿插了再整理整理幾個公司
今天看寧滬高速,
港交所找到投資沿江高速的公告,比A股要詳細的多。大概信息整理下,還有疑問:收購之前的盈利能力挺好的,每年2.5個億的淨利潤,收購完成的第一年業績下降非常嚴重
下載了母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的多次融資的募集說明書,信息比較豐富
對江蘇省的高速公路整體概況信息有詳細的披露
做了三個品牌:b+ab(ete!)、chocoolate和大嘴猴
前兩個(應該是三個,b+ab和ete!共用一個店舖)都屬於I.T集團
b+ab 和chocoolate是自營品牌,價格一般在300-800左右,很潮很時尚,很受歡迎
大嘴猴之前cece做過,簡單再看一下
中國海外發展花28個億港元向其合營的基金購回了西安、青島和瀋陽項目的若干權益,這一個資產包在2010年由中海出售給該基金,當時的出售價格為12.35億港元,詳細信息還未整理出來
晚上下樓鍛鍊45分鐘,感覺挺好
週末剛剛去新世界城看過
開始從頭看年報
能找到1999年以來的年報,新世界城1995年開業,1999年是開業的第四年
看佈局,新世界城在當時應該算是比較高端的百貨了
1999年-2000年的零售總額的是當年上海百貨零售商店的第二名
1999年1-11月的零售額排行全國單體商場第二名
1999年8月才正式獲得新世界城的產權
晚上把整理的調研資料貼到論壇,還耗了挺久
還有一個賬戶需要追溯,搞定後基本就OK了
看到一個2010年的新聞:上海IFC秒殺恆隆
http://media.china-ef.com/201012/10/201873.html
真的能超越嗎?我覺得沒有
補充幾個城市的房價等相關信息
蘇州的金雞湖一週是開發商拿地的熱點,中海,萬科、綠城等都有很多盤集中在這塊,價格比金閶區等核心城區要高
中海萬科(中海國際社區、萬科玲瓏灣)的金雞湖各有一個項目拿地時間都在2006年甚至更早,拿地價格1千多,現在的價格分別是13000和23500,中海的這個盤要離湖要遠一些
看南京的住宅銷售均價近幾年每年只增長1000元左右,而中海鳳凰熙岸這個盤12年6月至今漲了7000元,離新街口有兩站地的距離,位於秦淮河邊,價格33500,地價非常便宜
整理了一點重慶的數據
晚上整理調研的圖片
中國海外發展、中國海外宏洋中期業績預告,萬科中報(只看數據,中報還沒細看)
中海和萬科的盈利能力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啊
看半年度數據:
萬科收入413.9億元,中海只有383.61億港元(計入了應佔合營項目收入),折合人民幣300億元,萬科的70%
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
萬科45億元,中海利潤表數據為110億港元,剔除重估收益扣稅後淨額15億元,剔除收購的三個合營項目重估增值額14.58億港元,還有8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65億元,萬科的1.4倍
當然很大一部分原有是萬科很多項目都只有部分權益
換一個角度:
萬科413.9億元收入,淨利潤53.36億元,淨利潤率12.89%
中海383.61億港元的收入,淨利潤73億港元,淨利潤19.29%(此處剔除了兩個重估收益30億元,聯營公司的4億元利潤貢獻,為可比把租金收入同時從分子和分母剔除)
中海的費用控制的很好,三項費用合計4.2%,萬科的費用有所下降,還有7.24%
ROE萬科6.84%,中海8.23%(剔除了重估收益)
中國海外宏洋新進入了鹽城,現在在13個城市有18個在建項目
中期的毛利下降較多,可能與結轉的項目結構有關
今天看深高速中報
6月份月度經營數據出來的時候就計算一個加權平均的車費及車流量數據,數據挺好的
按照中報披露的數據又核對了一遍,沒有什麼問題,加權平均的日均車費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車流量大幅增長
除了梅觀高速和機荷高速受到改擴建及維修的影響,收入下降,其他都挺不錯,收入及淨利潤率明顯好轉(水官延長線繼續虧損)
清連高速2013年上半年虧損額只有37百萬。相比2012年全年的1.39億,也有明顯好轉
武黃高速計劃調低收費標準,還在商討中
廣東對包括清連二級路在內的31個項目從2013-6-30起取消收費,這對深高速收入沒有實質影響
貴龍的土地項目,政府已經完成拆遷,深高速已經成立全資子公司,決定先拿出20萬平自己進行二級開發,這個項目拿地價格很便宜,但是位置很偏,貴陽的樓價本來就很便宜,這個項目還在比較偏遠的一個縣裡,這個能賣多少錢呢?這個20萬平,深高速預計總投資不高於8.5億元
小卡片還沒做出來
安徽合力:
大連叉車、杭叉、安徽合力對比,大連起步比較早,1958年生產出中國第一台叉車,之後經歷一系列波折,落後了
安徽合力、杭叉市場佔有率非常高,2012年銷量6.86萬台,單價?
員工5629人,變動比較平穩
人均工資9.3萬元,人均收入和利潤分別為106.2萬和6.2萬
日本和美國叉車行業銷量與GDP波動方向一致,但是波動幅度放大
未來叉車需求上升
福耀玻璃:
主要收入來源是汽車玻璃和浮法玻璃,前者毛利較高,35-40%,後者差的多
主要競爭對手是板硝子和旭硝子,二者的收入分別是152億和160億,但是板硝子的淨利潤率比較低,在0-7%之間
人均工資6.5萬,漲的比較快,佔收入的比重從2000年的6%上升到2012年的11%
人均收入57.3萬元、人均利潤8.5萬元
管理層薪酬好高,董事長197.6萬元,基本都在100萬以上
家族企業,子女親屬都擔任重要職位
海螺水泥:
台灣人均水泥銷量最高點只有1.29,之後一路下降,我國現在是1.62
人均蓄積量:台灣20噸,我國15噸
對著水泥價格的波動,公司的毛利及淨利波動比較大
32.5級水泥收入佔比不斷下降,但是毛利要高一些
今天更新寧滬高速中報
做深高速的時候非常明顯的感覺到車流量的大幅上漲,經營的好轉
而寧滬高速的收入是平的,各條路的車費收入同比都變動不大,車流量漲幅都位於5%-8%的區間,因為路網比較成熟,車流量趨於穩定?
2013年中期車費收入25.6個億,和去年持平,其中滬寧高速的收入21.67億,去年同期21.40億
新投資的沿江高速表現還不錯,2013年上半年6.24億的收入,1.75億的淨利潤,由於在償還有息負債,槓桿很低,所以ROE只有3.89%(半年期),14個億的投資,半年帶來5300萬元的投資收益,還不錯
6月份5.5個億在蘇州取得一個地塊,3萬平的地面面積,容積率2,樓面地價9000多
位置在姑蘇區,金雞湖景區西側3.5公里處,距離在建的地鐵4號線2公里,位置不錯,感覺價格也不便宜
明天再總結下,把卡片做完
本來要講深高速,又稍微看了下,投資的廣梧高速、江中高速、陽茂高速和廣州西二環的單公里投資差別挺大的,因此各路產的盈利能力差異較大
恆隆中報出了兩天了,今天才開始看
模板好久沒看,出了些問題,一些公式都成亂碼了,修一修
最想知道市府恆隆廣場的情況,9月28開業,2013年上半年的租金收入1.38億港元,10萬平的面積,100%的出租率,單位租金7.42港元/平/天,上海恆隆和港匯分別在2005和2006年才達到這個水平。而且市府恆隆的零售額已經超過皇城,租金邊際利潤達到61%
所有商場的零售額都有增長,租金收入只有皇城有所下降
春節以來濟南恆隆關店數量有點多,中報披露租金上升6%,營業溢利上漲15%,租金邊際利潤上升至57%。
零售額增長6%,出租率降至92%,開業兩年,也算是正常租戶調整
下午清算
看了會書:第四章道氏理論,相對前面三章比較抽象理論,這一章講的更具體一些
更新寶業集團的中報
把房地產項目大概理了一遍,武漢光谷麗都8-24開盤了,賣的很好,開盤300多套就賣光了,熱銷戶型為108平,看了下也還不錯,主要是實用,均價7500元,周邊的小開發商的盤大概也是這個價位,其他的中建康城8600、萬科9600,因為便宜,所以比較好賣
無意中看到寶業大阪風情這個盤好多業主反映問題比較多,全是負面的,又逛了幾個其他樓盤的論壇的,沒有出現這種全是負面消息的情況,再留意下
東城廣場要開業了,體量不小,大家都蠻期待的,定位為合肥東城新商圈
把建材和建築施工這塊看下,上市之後的投資項目柯西工業園提到說有100萬平,又看了一遍IPO資料,找了工業倉儲土地儲備
深高速、寧滬高速三季報,深高速情況非常好,尤其是三季度的數據,因為與去年同期外部經營環境一致
寧滬高速受到節假日免費政策影響,車費還是小幅下降的
三季度的車流量和車費收入都有小幅增加,和深高速差距較大
萬科、保利情況不錯
中國建築每股淨資產都到3.72了,股價一點沒有反應
大概看了下,模板還沒更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