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熔盛撤約之訟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1-09/100458301.html

曖昧「悔婚」

  不過,在國資委此項收購的批覆有效期最後期限之前,無論是熔盛重工還是全柴動力的公告中,都沒有列明該批覆存在一年有效期這個風險提示。在興業方面看來,熔盛重工一直表現出的都是積極履行收購協議的姿態。

  2011年5月4日,證監會的補正通知要求熔盛重工補交三份材料,包括「國資委、商務部的批准同意書」;「收購後對全柴動力的產業發展計劃書」;「公司高管、關聯人近期是否存在相關股票買賣行為」。

  證監會給熔盛重工的補正期限是30天,熔盛重工在30天之後遞交了延期申請,理由是補正資料尚未準備完畢,並在2011年6月29日通過全柴動力發佈公告,稱一旦取得商務部和國資委的批准文件,就立即將補正材料上報證監會。

  國資委和商務部的同意批覆,在2011年8月底之前相繼下發。熔盛重工卻一直沒有補交資料,直至2012年7月17日,熔盛重工才通過全柴動力公告其在重新考慮本次要約收購計劃,正與轉讓方商討延期可能性。至此,上市公司才提示本次交易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興業基金律師認為,熔盛重工的信息披露是嚴重不完整的,長達一年的時間內,都傳達著要約收購仍在進行中的信息,有誤導投資者的嫌疑,並隱瞞了真實的情況。

  熔盛重工代理律師李全德在庭審中解釋,很長一段時間內,熔盛重工確實是在為補正材料做準備,遲遲未能完工的材料是關於收購後的產業規劃,「這是非常複雜和專業的資料,加上產業環境瞬息萬變,歐債危機、金融危機等原因導致報告難產,這是耽誤上報補充材料的主要原因」,李全德說,「因為情況未發生新的變化,所以沒有發佈新公告,此舉不等於隱瞞。」

  全柴動力分別於2011年12月27日、2012年3月29日、4月28日披露:接熔盛重工通知(或向熔盛重工詢問),由於除上述批覆文件之外其他補正相關問題的答覆仍在準備當中,有關補正材料尚未上報證監會。即便一直沒有補正材料上報的消息,興全全球視野基金經理董承非認為,熔盛重工可能是因為市場下跌較多,在等待時機,等待市場好轉。

  「基於對熔盛重工收購全柴動力的意向的信任和合理預期,公司在2011年5月5日後購入了753萬股全柴動力,後基於各種因素賣出553萬股,但是其中200萬股一直沒有售出,一直到熔盛重工宣佈撤回交易。」在興業基金的代理律師黃晨看來,現因熔盛重工的過錯致使興業基金「合理期待」落空而造成損失。

  「現在看來我們高估了企業不惜違約的成本。」董承非在事後撰文的《全柴動力背後的投資邏輯》中解釋了他的判斷,董承非認為,熔盛重工已在安徽產權交易中心和中登公司存放近12億元的保證金,如違約將導致各方面的索賠,這種情況之前中國的資本市場還從未有過。因此,董承非評估這種風險極小。

  令全柴動力的投資者不能理解的,還有熔盛重工和全柴動力在此次收購中的曖昧態度。

  有投資者表示,在要約收購合同公告前,全柴動力股價異常波動,漲幅超過300%,同期上證指數漲幅才20%;在熔盛重工公佈撤回要約收購前,股價也異常波動,短時間大幅下跌超過40%。

  8月25日,全柴動力的「關於投資者關注的若干問題的公告」中披露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材料補正通知書》明確指出,「申請材料披露,相關人員在本次收購事實發生前六個月內存在買賣上市公司股票的行為。」

  在9月11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全柴動力董秘徐明余堅稱全柴動力公司自身沒有發生內幕交易行為,「公司得到安徽證監局的通知之後就一直在自查,去年就把自查結果報給了證監局,至少我們自查中沒有發現內幕交易。」

  多位投資者在參加全柴動力9月16日股東大會時斥責公司,稱其沒有積極維護自身權益,也沒有保障投資者利益。

  上述熔盛重工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熔盛重工與全柴動力已在另外一個項目上達成合作意向,全柴方面不會為了這 「不一定能裝到自己口袋裡」的數億元保證金而損失另外的合作利益。就撤回收購一事,雙方已達成了共識。


締約過失爭議

  最終,興業基金選擇訴諸法律。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鄭志分析稱,締約過失的原理是由當初意向簽訂合同的相對方提出這個主張,興業基金並不是合同的相對方,它提出的締約過失訴由可能不成立。

  鄭志介紹,締約過失成立的條件,要看對方是不是足以信賴合同成立,「這就是說,相信是肯定會簽合同的,而且為簽合同做了準備工作,付出了代價。在這種情況下,突然說不簽合同,原先投入的成本就無法收回,有了直接損失,對方才承擔締約過失」。

   此外,締約過失還有一個要求,損失要在對方可預見的範圍內,「基金公司的損失很難預見,即便構成了締約過失,也不太可能獲得支持」。

  在11月5日的庭審中,雙方爭論的焦點主要在五個方面:熔盛重工對全柴動力的收購要約是否生效;熔盛重工是否存在締約過失;熔盛重工是否存在隱瞞信息不予披露情況;興業基金的損失,是資本市場固有風險,還是與熔盛重工的行為存在因果關係;如果存在因果關係,興業基金的損失範圍如何確定?

  除了對收購要約沒有生效達成一致,其餘幾點,雙方各執一詞。

  興全趨勢基金手中的200萬股全柴股票,拋出價是8.43元/股。參照16.62元/股的要約收購價,實際損失加上可得利益,最終核算出損失為1637萬元。

  熔盛重工則不認可興業基金對損失的認定行為和方式,認為收購要約未生效,熔盛重工不應為興業基金的「合理預期」和股市損失埋單。

  根據興業基金提供的《全柴動力股票交易統計表》,在2011年至2012年7月底期間,該基金共買賣全柴動力股票達6000餘次,最多時持股753萬多股,後經減持553萬多股後,仍持有200萬股。

  熔盛重工認為,如此大量買進賣出的實際操作情況充分說明,興業基金對要約收購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是心知肚明的。短期買賣頻繁,操作風格激進,完全是興業基金依據自己對股票市場的理解和判斷而進行的投資行為。

  熔盛重工代理律師稱,興業基金作出了不符合基金合同設定目標和謹慎原則的買賣決策,所稱損失是由其錯誤判斷和激進投資風格造成,應由其自行承擔責任。

  興業基金旗下共有12只基金。在全柴動力事件中,截至今年上半年,全柴動力前十大股東中有兩家是興全旗下公募基金,分別為興全全球視野股票型基金(持股2.67%)和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型基金(持股0.07%)。此外還有一隻特定資產管理產品——白新亮特定資產管理(持股0.09%)。

  從雙匯發展(000895.SZ)瘦肉精事件、紫鑫藥業(002118.SZ)虛假陳述、湯臣倍健(300146.SZ)螺旋藻鉛超標、比亞迪(002594.SZ)電動車起火慘案、金陵藥業(000919.SZ)產品不良反應,到此次江蘇熔盛重工要約收購失約,均能看到興業旗下基金的身影。

  作為機構投資者,興業基金在維權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10年3月,興業基金曾在雙匯發展一次先斬後奏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投下反對票。機構投資者的集體反對票,導致了事件的方向性變化,最終,踐踏小股東利益的交易被「推倒重來」。

  在全柴事件中,興業基金的訴訟舉動,也引起了其他投資者的效仿,多位中小投資者表示已經組成維權團體,要通過訴訟來追討損失,亦有其它機構投資者表示欲訴訟。

  「與興業的官司不能輸,否則就開了一個口,熔盛會陷入無休止的訴訟紛爭中。」熔盛重工高級副總裁魏阿寧向財新記者說。

  熔盛重工當庭表示,不願意接受調解。興業基金則表示,在一定經濟賠償的基礎上,願意接受調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52

熔盛重工發佈盈利預警 稱已向政府求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9082

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中國熔盛重工週五發佈了盈利預警,與此同時,熔盛還宣佈已經向政府尋求援助。金融時報稱,熔盛重工可能不是唯一一個陷入這種遭遇的企業。

熔盛重工在盈利預警中指出:

相比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公佈淨溢利,集團預期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將錄得淨虧損。公司認為,淨虧損主要因為截至2012年11月30日止11個月期間受造船市場下滑的影響,船舶訂單及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

在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的快速擴張之後,造船行業的客戶需求開始疲軟下來,新輪船的市場十分不景氣。此外,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也是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中國造船協會秘書長王錦連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在未來5年內,約有1/3的中國造船廠將不得不關閉。

熔盛的客戶主要集中在運送大宗商品的領域,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使得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跟隨走低,這就使得熔盛的業績表現越來越差。

依靠政府補貼勉強前行

市場普遍認為熔盛會得到政府的支持,儘管熔盛重工在近幾個月已經裁員8000多人,但目前熔盛仍有員工12000多人,且依然是當地的大型僱主之一。

熔盛重工公佈的財報顯示,其在2010年和2011年兩次獲得政府補貼一共20億元。此外,其在2012年上半年也曾獲得政府6.72億元的補貼。

自2010年起,全球造船市場逐漸陷入低谷,熔盛重工在依靠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勉強實現了盈利。每日經濟新聞網記者稱,銀行方面已經不願意為熔盛繼續提供貸款,這導致本月初連續兩次發生員工圍堵熔盛大門討薪的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37

熔盛重工:痛苦掙扎只因「大而不能倒」?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9456

上週五,中國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表示工資發放面臨困難,正積極向政府尋求財務援助,幫助這家造船企業渡過行業長時間的下滑期。熔盛在聲明中表示,由於造船行業面臨危機,公司獲得信貸支持的難度加大。

路透社評論認為,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貿易萎縮沉重打擊了造船業,造成全球造船行業產能過剩。中國造船業的處境尤其艱難。熔盛重工稱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公司將發生淨虧損,2012年該公司股東權益損失達人民幣5.73億元(合9347萬美元)。熔盛重工的事情正在考驗中國政府是否允許大型用工企業倒閉,從而導致工人失業,地方經濟受損等影響社會穩定問題出現。

成立於2005年的熔盛重工,雖然是民營企業但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造船企業之一。以載重噸計算,熔盛重工去年是中國第三大造船商,排在前兩位的均為國有企業。根據熔盛重工2012年報顯示,公司訂單約為5500萬美元,低於目標的18億美元。公司今年還需要償還超過人民幣150億元的貸款。

就在同一天,國務院表示要堅決防止產能過剩導致的金融風險,幫助銀行和企業應對壞賬問題。將採取嚴厲措施防止中國多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其中涉及鋼鐵、水泥、汽車和太陽能面板等行業。

但分析師認為,對熔盛重工這樣員工約2萬名,且對當地經濟有重要影響的企業來說,政府不太可能讓其倒閉。

上海大華繼顯分析師Lawrence Li評論稱,

「熔盛重工是同行業中的旗艦,如果這樣的公司遇到麻煩了,政府一定會提供協助。」

熔盛重工上週五稱,正與銀行進行磋商爭取對現有信貸安排進行延期。公司還表示,已經與公司主要股東張志熔控股的一家公司簽訂了價值2億元人民幣的免息無抵押的貸款協議。

同時熔盛重工年度報告還顯示,在2010年赴香港上市的時候,熔盛已獲得國家補貼。 在其首次IPO公告中熔盛稱已經獲得江蘇省如皋市政府5.2億元補貼。

熔盛的一名高管曾表示,國有資金用於支付研究和開發新型船舶。並表示,

「我們不能保證,能夠在未來收到類似的政府補貼。但如果沒有這些補貼,我們的利潤將遠低於目前。」

熔盛重工2010年獲得8.3億國家補貼,2011年12.5億,2012年13億。

路透社評論稱,

中國造船業的困境部分原因是自身造成的。造船業在2008年已經顯示出一個全球性的需求低迷狀態,但中國造船業的雄心並為因此而減少,相反,中國宣佈在2015年成為世界頂級造船大國

在這種趨勢下,中國造船企業數量激增,導致全球造船能力在過去10年上升了3倍之多。根據中國國家造船工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中國造船企業已經多達1647家,其中近60%的造船廠位於江蘇。而作為主要競爭者的日本和韓國,分別只有15和10家造船廠。也正因此,由於全球航運低迷,約有5分之一的中國造船廠在2012年處於賠錢狀態,較之2011年增加近一倍。

據江蘇揚州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官員透露,近幾年高達80%的小的民營造船廠已經破產。他同時表示,未經任何授權不能向媒體發佈這些言論。

目前,小型和中型造船企業損失還未發佈官方數據。

儘管如此,分析師仍表示,熔盛作為一個行業的標誌性企業,依然會獲得政府的支持。事實上,政府支持的政策已經發佈,中國進出口銀行1月份表示,今年會增加近30億美元左右的貸款用於購買或租賃船舶以支持中國造船企業

同時根據新華社消息稱,中國政府去年欲制定了一項政策,對於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船舶,國家給予20%的成本補助。但目前意見尚存分歧,該政策並未公佈。

熔盛重工是江蘇省如皋市命脈經濟的一部份,2010年的納稅額超過其後七家最大企業的納稅額總和。如果船廠最終倒閉,週遭相關產業也將受到影響。

全球航運服務供應商Clarkson亞洲公司CEOMartin Rowe評論稱,

「作為世界最大造船廠之一,同時擁有最先進和全新的設備,讓熔盛重工倒閉——我認為這是極不可能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056

中國熔盛重工上漲的動力是什麼?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9775416
$中國熔盛重工(01101)$ 中國熔盛重工這個財務大洗澡,洗的真是史無前例啊。
查看原图
可見,造船業之糟糕,海運業之糟糕,國際貿易之糟糕。那麼,全球經濟復甦還早著呢。這票能漲的動力是什麼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57

熔盛的秘密


2015-03-09  NCW  
 

 

中國最大民營船廠的崛起與敗戰史文 財新記者 包志明 吳紅毓然 于寧

特派紐約記者 王端

製圖 牛晨明

這是財新記者能查到的熔盛重工最早一筆棄單。

2009 年 7 月,一家名為 Roxen Shipping 的公司接下了希臘船東 Thenamaris Ships 在熔盛重工訂造的一艘 15.6 萬噸級蘇伊士型油輪,並將該船命名為“Roxen Star”號。這艘油輪本應在2008年7月31日交付使用,卻因熔盛內部管理問題遲遲 無法交付,希臘船東最終棄船。當時,成立剛剛三年多的熔盛正為上市而努力。一旦棄單問題暴露,熔盛在投資者、銀行和地方政府的信用將大打折扣。

為了規避危機,最好有人能接下這艘船。Roxen Shipping 和它的老闆關雄適時出現了。但多位熔盛內部人士說,真正出錢的是時任熔盛董事長張志熔。

以合同造價計,這艘油輪耗資7200萬美元。現在,它正在馬六甲海峽上為瑞典船東Stena Bulk與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的合資公司 Stena Sonangol Suezmax 運輸原油,它于 2 月 17 日——中國農曆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抵達了菲律賓的馬丹港。船的主人仍是 Roxen Shipping。

此後,棄船現象不斷發生。關雄的公司多次接下被棄掉的訂單,或直接給熔盛下單,訂單總值高達20億美元(約合120億元人民幣)。這些訂單成功掩蓋了熔盛的危機,為熔盛從2009年以來的逆勢擴張提供了助力。熔盛連續四年手持訂單數蟬聯全國第一,以獲取地方政府、投資者以及銀行的資金支持,直至最終資金鏈斷裂,遊戲無法繼續。

當銀行拒絕再開具保函,熔盛怎麼辦?

這家只有十年曆史的中國最大民營船企,正在債務危機中苦苦掙扎。

2015年1月4日, 一艘名為“ORE NINGBO”號的40萬噸級超大型礦砂船(VLOC)緩緩駛離位於江蘇如皋長青沙島的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熔盛重工)舾裝碼頭,前往舟山六橫島。這艘甲板面積超過三個足球場的全球最大船舶,將在那裡交付給巴西礦商淡水河谷。

隨之遠去的是張志熔的“船王”夢。“ORE NINGBO”號是熔盛重工為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建造的16艘同類型VLOC的最後一艘,它比協議約定的交付時間晚了整整三年。

在它身後,曾有3萬多名工人的熔盛重工冷冷清清,空地上到處堆滿了生鏽的船舶分段。

財新記者在熔盛重工廠區內看到,巨大的船塢內散亂堆放著各種工具和設備,預處理車間、分段車間、塗裝車間早已人去樓空,佈滿灰塵,鋼料堆場雜草叢生,荒廢已久。

“淡水河谷的最後一條船交掉後,廠里就沒活了,工人已基本解散,部分管理人員被留下來看廠,但也在減員,合同到期後不會續簽。”熔盛重工一位現場負責人向財新記者表示,“就在不久前,熔盛重工的一艘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VLCC)被印度SCI公司棄單,現已停工。1號船塢內給北海船務建造的5.7萬噸級油輪也停了很久。現在廠里留守的只有幾百人。”廠區內一位正將生鏽的船舶分段重新切割成鋼塊的工人告訴財新記者:“生鏽的分段造不了船,只能切割後當廢鋼處理。

鋼板買來時一噸5000多元,加上建造時的成本,噸成本1萬元,現在只能賣到每噸2000多元。”工人也不知道還能幹到什麼時候,“現在公司工資只發到11月份,還欠我兩月的工錢。”一位船舶經紀人告訴財新記者,由於嚴重的財務問題,熔盛重工目前很難再獲得國內金融機構出具的預付款保函,這意味著它失去了接單的能力,連現有訂單也因缺錢無法繼續。

留守人員把希望寄托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下稱中船集團)上。有傳言稱這家央企可能收購熔盛重工。財新記者從中船集團內部獲悉,中船集團確曾來考察過,但由於熔盛重工債務沒有理清等原因,中船集團早在2014年中就放棄了收購的打算。

2015年3月4日,熔盛好不容易啓動的第二套重組方案也因接盤人突然被拘而告取消。

2005年成立後迅速成長為中國第一大民營船企的熔盛重工,現在離破產只有一步之遙。

熔盛重工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負債是204億元,牽涉14家銀行、3家信托、3家金融租賃公司。早在2014年2月,熔盛重工已有部分貸款逾期,國開行率先抽貸,之後江蘇金融辦強力介入,設立了20億元的續貸資金池幫助其應對短期流動資金周轉,但資金在2014年8月即已告罄。現在,如果找不到願意接盤重組的企業,熔盛還有什麼辦法渡過危機?

造船夢起

在熔盛鼎盛的2010年,下班高峰時,在江蘇如皋長青沙島中央的疏港公路上,數不清的助動車和摩托車會匯成一條鋼鐵洪流。現在,“洪流”早已不見,偶有小車駛過揚起灰塵。

長青沙島曾在中國造船業內聞名遐邇,從疏港公路一直到島的最東端,熔盛重工占據全島近三分之一的面積。近萬畝土地上遍佈著吊車、車間和四座大型船塢,年造船產能800萬噸。

2005年以前,作為長江泄洪區的長青沙島還很偏僻。

2005年10月,熔盛重工在這裡打下第一根樁,從此成為焦點。

熔盛重工的老闆張志熔以造船聞名,早年做地產起家。

1994年,他在上海成立弘耘置業,後與其父張德煌控制的上海地通建設等成立上海陽光集團,這是2009年赴港上市的恒盛地產的前身。2000年,張志熔曾有意進入鋼鐵業,但2001 年結識時任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後,他轉向了造船業。陳強告訴他:“鋼鐵業被國家限制,而造船業現在還很落後,又受到國家扶持,市場空間很大。”催生熔盛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陳惠娟。《十月》雜誌關於陳強的報告文學《船夢》中寫到, 2003 年 10 月,時任如皋市委書記陳惠娟接到張志熔的電話,邀她來上海商談一個“難以想象的大項目”,陳惠娟立刻去了;一個多月後的11月18日,張志熔、陳強和陳惠娟三方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準備建一個年產350萬載重噸的造船廠,規模不及後來熔盛產能的一半,但當時中國最大船企中船集團的產能也不過 357 萬噸。

張志熔趕上了好時候。此時,造船業剛結束低迷,進入井噴,並一直持續至2007年,資本紛紛湧入。不過,2004年初,距離如皋130多公里的江蘇常州,鐵本董事長戴國芳因項目未批先建鋃鐺入獄。面對政策突變,張志熔一度暫緩船廠項目。

其時,他已全資成立江蘇熔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後更名為熔盛投資,這是熔盛最早的投資實體。陳強也于2004年3月從外高橋辭職加盟熔盛。張志熔曾慶幸自己選擇了造船而不是鋼鐵,私下說,要不是陳強,他很可能成為另一個戴國芳。

陳惠娟亦是猛人。為儘快拿到土地和批文,2004年5月,陳惠娟帶隊找到時任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韓慶華。韓慶華專門召集協調會議,推動各部門為項目放行。項目也得到時任江蘇省黨政負責人的支持。十個月後,所有項目審批基本完成。

2005年10月,熔盛投資全資興建的熔盛重工造船廠正式動工,陳強從外高橋造船和江南造船挖來陳國榮等人組成業務團隊。僅僅四個月後的2006年2月,熔盛重工船廠就接獲了挪威船東 GoldenOcean 的 6 艘 7.55 萬噸級冰區加強型散貨船訂單。這一年船廠共接獲19艘散貨船和30艘蘇伊士型油輪訂單,合計722萬載重噸,合同價值32.37億元,一躍成為手持訂單最多的民營船廠,並躋身全球前 20 大船廠之列。

訂單為王

訂單一簽,就要按期交船。面對大量訂單和大規模建廠基建工程,熔盛急需資金。船廠在2007年沒敢再接新訂單,張陳兩人明確分工,陳強負責造船,張志熔則專注融資和上市。

從一開始,張志熔就志在海外上市。他在香港及英屬維爾京群島全資成立了明欣國際等一批殼公司,並將核心資產熔盛造船廠按生產流程分拆,又成立熔盛造船、熔盛塗裝、熔燁倉 儲等公司。最後,2007年7月,張志熔在開曼群島成立中國熔盛重工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熔盛重工控股),換股收購了明欣國際全部股權,從而成為名下所有附屬公司的最終控股股東。

張志熔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好利及Wealth Consult擁有熔盛重工控股95%權益,陳強則通過盛意持有5%股權。這是熔盛用以引資的平台。作為熔盛重工造船業務實體的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也成立于這一時期,由張志熔全資控股。

2007年10月,張志熔為熔盛重工控股引進了高盛、德劭基金、新天域資本等五家機構,五家機構以3億美元獲得了20%的可轉換優先股。PE也是奔著上市而來。根據協議,如果熔盛上市,投資者可將優先股換成普通股;如果沒上市,投資者可要求熔盛按年回報率 18% 的股息贖回優先股。

融資代價不低。資金到手,張志熔又開始大展拳腳。熔盛重工2008年共接了16艘新船訂單,合約總值高達19.48億美元,新增訂單數量再居全國第一,其中包括要給巴西淡水河谷建造12艘40萬噸級的超大型礦砂運輸船,合同總額為15.36億美元。

這是全球造船業迄今最大的單筆造船訂單。張志熔當時向外界表示,熔盛重工將于 2008 年底前上市。

然而,突然到來的全球金融危機讓造船市場急轉直下。從2008年9月到2008年12月,中國拿到的新船訂單從318萬噸迅速降到2萬噸,船東開始大規模撤單。熔盛重工的財務情況也不斷惡化,淨虧損額由2007年的4.4億元擴大至5.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00.3%,上市計劃被迫停滯。此時張志熔還想將做發動機的熔安動力以高估值放到熔盛重工,這使得高盛等機構萌生退意。2009年10月,張志熔以3.99億美元的代價贖回了 5 家機構所持的股份。

危難關頭,金融機構給了熔盛重工有力支持。2009年11 月25日,熔盛重工與民生租賃簽訂了8艘散貨船合約,價值18億元,首期預付款9億多元,這使得熔盛重工逆勢而上,連續第二年新增訂單數全國第一——全年共接獲12艘船舶訂單,合同總價7.61億美元。公司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13億元。同一年,中國造船工業的新接訂單量同比大降 55%。

張志熔重新籌劃上市。2010年2月3日,張志熔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了中國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熔盛重工)。經過一系列換股收購後,中國熔盛重工持有熔盛重工控股 98.5% 的股權,成為新的上市主體,張志熔及其家族控制了 95.5% 的股份,陳強佔 3.5% 的股份。

為拼上市,熔盛開始了最後衝刺。2010年全年接獲46艘船舶訂單,合同總價22.65億美元,實現銷售收入126.65億元,淨利潤17.19億元。2010年11月19日,熔盛重工(01101.

HK)成功在香港掛牌上市,募集資金140億港元,是當年香港市場非金融企業中的“募資王”。

2011年,在中國造船工業全年新接訂單量繼續大幅下滑的殘酷市場環境下,熔盛重工再次逆流而上,全年接獲39艘新船訂單,合同總價18.1億美元。熔盛重工手持訂單達到創記錄的111艘(1684萬載重噸),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9億元,淨利潤17.21億元。2011年10月,張志熔在南通市政府組織的一次內部懇談會上信心滿滿地稱:“熔盛重工正向全球造船業領導者之一的地位邁進。”從 2010 年到 2012 年的三年間,熔盛重工的手持訂單穩居全國第一,直到2014年上半年,熔盛重工仍以90艘船舶、共1150 萬載重噸的手持訂單位列全國第二。

巨量手持訂單是熔盛重工引以為傲的資本。公司據此成功上市並贏得投資者青睞,獲得銀行與政府的資金支持,公司管理層也不止一次將巨量手持訂單作為應對危機的“擋箭牌”。

自己給自己下單

然而,訂單里隱藏著秘密。

2011 年 8 月,熔盛重工接獲了香港一家名為 Global Union 的10+10艘15.6萬噸蘇伊士型油輪訂單,這是當年全球最大的一筆油輪訂單。有船級社人士透露,這批訂單只有2艘真正開工建造,不久後也停工了。但直到2014年7月,這批訂單 才在熔盛的訂單簿中顯示被棄。

財新記者查詢Global Union的往來郵件發現,實際訂船的是香港的中國(香港)CMG 海運集團(CMG shipping)。工商資料顯示,CMG海運集團與本文開頭所提到的榮升航運有限公司(Roxen Shipping)實際控制人都是關雄。

2010年至2011年間,關雄在香港成立了12家單船公司,公司以C開頭,並分別對應一艘船舶,比如C Fortune Maritime 對應的就是“C.Fortune”號散貨船。2010 年 5 月,關雄以這些單船公司的名義,在熔盛重工下過9艘7.6萬噸級散貨船的訂單,其中 1 艘交付使用,2 艘被棄,6 艘在建。

據熔盛重工一位內部人士透露,關雄是張志熔的朋友和生意伙伴,常與張志熔一起出席飯局;張志熔很少向別人介紹關 雄,只說是“在北京做基金的朋友”。另一位參與運作的熔盛重工內部人士則向財新記者透露,這些訂單實際上是張志熔通過個人渠道將錢轉給關雄的香港公司,然後關雄的香港公司再到熔盛重工下單造船。

如前所述,關雄的公司從2009年就開始與熔盛發生關係,作用之一是承接熔盛重工被棄的訂單。接單後,只有一部分船會繼續造完,並由關雄的公司出租出去賺取租金或乾脆轉讓。

2007 年 10 月, 德 國 船 東 Dr. Peters GmbH & Company KG在熔盛重工訂造了3艘17.6萬噸級散貨船,同樣因拖期過長而遭船東棄單。關雄在2011年成立了3家單船公司將這3艘船接下,並改名為“C.

Phoenix” 號、“C. Prosperity”號和“C.Frontier”號。後來關雄將其中兩艘分別賣給了香港宏達國際集團和日照鋼鐵旗下的Cara Shipping。

據財新記者統計,熔盛重工的歷史訂單中,與關雄有關的有30艘船,包括17艘15.6萬噸級蘇伊士型油輪、4艘17.6萬噸級散貨船和9艘7.6萬噸級巴拿馬型散貨船,總造價約20億美元。其中,17艘被棄(含15艘15.6萬噸級蘇伊士型油輪和2 艘 7.6 萬噸級散貨船),7 艘在運營,6 艘仍在建。

還有一些訂單在前述熔盛內部人士看來也頗為可疑。比如,一家註冊在馬紹爾群島的 Superior Gain Investment Limited,2011年在熔盛重工訂造過6艘7.6萬噸級的巴拿馬型散貨船。

該公司在下單前不存在,也沒在其他船廠下過單。

截至發稿前,張志熔和熔盛重工從未就這些關聯船舶向港交所或投資者做過任何說明。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張志熔之所以要自己下單及承接棄單,主要是為了保持和增厚公司業績,並在表面上縮小棄單規模。

“自己承接棄單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由自己控制棄單的時機,這也是熔盛能維持巨量手持訂單的秘訣之一。”

逆勢接單為哪般

當然,接單最大的作用是延緩暴露問題,以便撐住市場的信心,銀行願意繼續給熔盛貸款,熔盛能夠逆勢上市。

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對造船業產生很大影響,船東的付款能力和意願都在下降。2009年以前,船東一般分五個生產節點支付預付款,每次付 20%,生產過程中船廠也有墊資,但比例很小。2009年後,船東議價能力增強,一般只給銀行20%的預付款,剩下款項由船廠解決。2012年後,形勢更加惡化。據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人士介紹,訂單的預付款比例先縮減至 40% 到 20%,繼而降至 10% 到 5%。

這意味著,即使拿到訂單,更多的造船資金也要靠船廠自己籌集。很多船廠隨即收縮規模,謹慎接單。但張志熔不願放棄“船王”與上市的夢想,逆勢啓動新一輪的更大規模擴張,主要方式便是以不斷增長的訂單向投資者證明其價值。

熔盛的財報顯示出交易模式的變化。熔盛在成立最初兩三年很少從銀行貸款,主要負債是對供應商的欠款,但2009年後對銀行的貸款迅速增加。2010年,熔盛重工的借貸總額由2009年的36.35億元攀升至176.4億元,2011年達到254.3億元。

其資金來源,除了預付款保函,就是信用證貸款或以廠房設備、在建船舶作為抵押申請的流動資金貸款。

造船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周期很長,為確保船隻按期交付,船廠會在與船東簽訂合約,訂單生效後向銀行申請預付款保函。

這意味著,一旦訂單出問題,船廠不能如期交付,船東有權收回預付款和索賠,銀行要負責支付。因此,開據預付款保函時銀行要仔細審核企業資質和造船能力,特別是過往履約歷史。

如本文開頭所述,2009年熔盛已經出現棄單,但張志熔自己接單暫時掩蓋了熔盛的危機。如果當時問題暴露,銀行將重新權衡風險決定是否給熔盛出具保函或其他貸款。一位債權 銀行人士表示,2008年市場不好了以後,這種現象在其他船廠也有發生,包括大央企,目的都是為了銀行能繼續開保函。

熔盛龐大的手持訂單也幫助其贏得了政府支持。2010年到2012年,熔盛每年都獲得如皋市政府的退稅和補貼,2010 年為 8.3 億元;2011 年擴大到 12.5 億元;2012 年為 13 億元。

在政府和銀行鼎力支持下,盡管全球造船業低迷,熔盛重工還是踩著“4萬億”的節點成功上市,上市後繼續以高增長神話來維持股價。除繼續激進接單,一些問題訂單被提前計入了熔盛的收入,問題暴露後也沒有計提損失。熔盛重工2010 年11月19日以每股8港元上市,2011年初曾沖高至8.35港元後回落;從2011年中開始,熔盛重工不斷下跌,至2012年9 月跌破 1 港元,成為“仙股”,投資者損失慘重。

根據國際造船業的通行做法,首付款可以在完成工程量的前提下確認為船廠的收入,但熔盛重工比較激進。2009年11 月熔盛重工與民生租賃簽訂了8艘7.6萬噸級巴拿馬型散貨船建造合約,該筆訂單價值18億元,並計劃于2011年下半年陸續交付。熔盛重工很快就將這筆訂單的預付款計作收入。彼時,這批訂單中有4艘仍未動工,其餘4艘也處於預備工作及鋼板切割階段。這筆訂單為熔盛重工貢獻了超過 9 億元的收入 。

無獨有偶,Lloyd’s List 報道,熔盛重工曾將 2010 年 8 月仍在建造的6艘淡水河谷40萬噸級VLOC的44%的收益在IPO之前提前入賬。

對於棄單的處理同樣如此。熔盛重工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被取消訂單(指船東棄單)從未在我們的財務報表中確認為 收入,因此我們並未因取消訂單而出現財務損失。”然而,實際情況是,熔盛重工計劃在2009年底前交付並下塢的33艘船舶中有11艘慘遭棄單,這些船舶的多數分段都已建好,工程量超過 50%,其中 H1024 輪(即後來的“Roxen Star”號)是在完成出塢、接近交付狀態下被棄單的,如果張志熔不將該船承接下來,這艘合同造價為7200萬美元的油輪將對熔盛重工的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熔盛2009年扭虧為盈,從前一年的虧損5.4億元轉而盈利13.02億元。如果當時棄單問題暴露,熔盛是否還能盈利?

前述熔盛重工內部人士認為,關雄那10艘15.6萬噸蘇伊士型油輪的訂單,可能還與熔盛重工2012年要發企業債、亟須充實訂單簿有關。2011年市場環境持續轉差,熔盛重工只完成了接單目標的一半,如果沒有該筆訂單,熔盛重工當年的新接訂單量和銷售收入都會大幅下降。幾個月後,2012年3月,熔盛重工成功發行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資金 20 億元。

一位熔盛重工總裁辦人員向財新記者解釋,的確有部分訂單是張志熔和他的合作伙伴一起下的,但這些公司與張志熔沒有股權關係,因此不需要公告關聯交易。之所以會有這些訂單,開始是為了承接棄單,另外最早承接的兩艘油輪“roxen star”號和“chapter genta”號運營情況不錯,2011 年世界油輪市場又有回暖之勢,因此張志熔與其合作伙伴的下單也有抄底之意。

熔盛在2012年資金鏈已開始告急,但是對外仍大舉接單來繼續獲取投資者的信任,訂單里的水分越來越大。

財新記者查閱知名海事情報公司 IHS Fairplay 的 IHS maritime sea-web 數據庫發現,截至 2014 年 8 月底,熔盛重工的手持訂單被登記在冊的僅有15艘,約為235萬載重噸,僅為其半年報公佈數量的五分之一。數據庫還顯示,熔盛重工2013年和2014年沒有任何訂單生效,其手持訂單均在2012 年前接獲,這與熔盛重工此前公佈的數據有很大出入。

某船級社駐熔盛重工代表認為:“熔盛重工手里生效的訂單不多,2014年初還被集中棄了一批,所以它手持訂單不可能有90 艘那麼多,應該連一半都沒有,估計熔盛重工是把那些未生效的意向訂單以及船東已撤銷的訂單都計算在內。”熔盛重工總裁辦主任雷棟承認公司公告的名義訂單與數據庫的實際訂單有出入,但認為這種出入是正常的,也是合規的,不涉及虛假披露,因為名義訂單的定義更為寬泛,可以包括意向性訂單,以及船東已經撤銷但並未終止合同的訂單。

所有問題都圍繞“交不出船”而來如果熔盛能夠順利完成手上的訂單,遊戲還能夠繼續。問題是,作為一家2005年才成立的新進船企,熔盛的拿單能力在業內首屈一指,管理能力卻不能匹配。熔盛2006年接獲的訂單,就出現延期交付以至被棄單的情況,之後情況每況愈下。

表面上看,熔盛是在2010年上市後的三年中迅速由盛轉衰,實際上,熔盛的危機在上市前已經醞釀。

“熔盛所有問題都圍繞‘交不出船’來。”熔盛重工計劃管理部的一位管理人員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交付延期會構成重大違約,船東可行使棄船權利,並在預付款保函項下提出索賠,“熔盛的大多數棄單就是自身延期交付導致的”。

此外,交付延期也造成資金大量佔用,比如年初計劃交30艘船,採購鋼板和設備時就要按30艘準備物料,船廠需墊付大量資金,如果年底只能交10艘,資金就變成了存貨。“延期越長,建造成本就越大,而且存貨會折舊或貶值,因此熔盛交付的船很多是造一艘虧一艘。”這位管理人員稱。

作為中國重大的單體船廠,熔盛重工一直以高效作為賣點。

它擁有國內最大的船塢和龍門吊,可以實行大分段製造,再進行高精度搭載(指將兩個分段拼合在一起),設計上借鑒了韓國船廠和外高橋造船的 W 型流水線,提高了運行效率。

然而,熔盛的管理能力趕不上設備。打開熔盛重工內部施工人員的工程單與部門聯繫單,最多的字眼是:“缺料”“現場缺少物資”“缺損件處理”“設備未到”“改單”與“返工”。

僅 2012 年 4 月一個月,“H1066”號船就有管裝改單 53 份,改樣工時合計9356小時;“H1106”號船有管裝改單454份,改樣工時合計30295小時。此外,“H1106”號船還有電裝改單111份,改樣工時合計6105小時。改單原因包括“船東(或船檢)要求”“尺寸錯漏”“專業協調不周”“計算失誤”“工藝性差”“不滿足規範(或標準)”等。

“如此大規模改單,在國內船廠也不多見。”一位船級社人士認為,熔盛從無到有,除了高管,下面很多做設計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圖紙拿到現場後無法施工,必須改單,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行,浪費了大量工時。

熔盛自己人也看不懂。“比如同型號的船,第一艘船造完後,設計施工和流程就理順了,‘改單’應該越來越少。但熔盛有時首制船改單1000處,第二艘1200處。一研究發現是人員流動過於頻繁,導致設計院與現場勞務隊無法有效溝通。”前述熔盛計劃管理部人員稱。混亂的現場管理造成了巨大損失。

根據熔盛重工品保船體二科的一份內部文件,由於沒有對分段定位尺度和關鍵形狀進行測量,許多分段在後期搭載中出現巨大錯位,需要反複作業,甚至出現整個分段報廢的情況。

這些問題在2008年、2009年已經暴露,都被張志熔以自擔損失的方式掩蓋了下來。此時全球造船業驟遇寒流,熔盛本應調整節奏,緩接單,解決內部管理問題。遺憾的是,為了沖上市並撐住股價,熔盛仍在瘋狂接單,進入了惡性循環。

熔盛出事後,很多銀行都進行過討論。一位光大銀行內部人士說:“大家的結論是:熔盛的問題主要出在生產環節,銀行發現問題時,它的資金面已經不行了。”

張陳失和

張志熔和陳強也掰了。

當初張志熔重金禮聘陳強,看中的是他在造船領域25年的積累以及從1993年開始一手籌建上海外高橋造船攢下的管理經驗。外高橋造船當時年產能超過200萬噸,是中國建設規模最大、技術設施最先進的單體船廠。憑借自己在造船業的影響力,陳強一到熔盛,就幫助公司接下了30多億美元的訂單。

彼時,陳惠娟的政府資源、張志熔的融資能力,以及陳強的經驗打造了熔盛的“鐵三角”。熔盛迅速拿到了政府批文、龐大的訂單以及發展所需的資金。張志熔最初對陳強相當放手,熔盛員工形容在公司很少看到他露面,見他的主要機會就是在每年年會上,他會出來講幾句鼓勵大家。

但到期交不出船,使張志熔對陳強產生了不信任。另有接近張志熔的人士稱,張陳失和,也夾雜了感情因素。2010年開始,張志熔在各層級安排親信,但張志熔和他的人都不懂造船,也沒能管好熔盛。多位受訪熔盛重工員工稱,“熔盛後來逐漸變成了張志熔系的‘如皋幫’與陳強帶來的‘上海幫’暗鬥,公司管理體系和部門設置一直在變化,生產管理每況愈下。”另一位接近陳強的熔盛重工高層則認定,熔盛的管理問題 “陳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據他介紹,最初張志熔對陳強絕對信任,很放手,但“交不出船”讓張志熔喪失信心,最終在2010 年底派出鄔振國全面接管熔盛重工的生產經營。

根據該人士提供給財新記

者 的《 熔 盛 重 工 2008、2009 年綜合生產分析報告》,熔盛重工的延期問題2008年就很嚴重,除一開始挪威船東GoldenOcean 訂造的 6 艘冰區加強型散貨船訂單基本符合合同交船期,此後很少有船按期交付。GoldenOcean 的訂單之後,希臘船東 Cardiff 訂造的 2 艘15.6萬噸級油輪(H1011輪、H1012輪)延期交付近半年,希 臘 船 東 Thenamaris 訂 造 的15.6 萬噸油船(H1024 輪)延期一年,最後船東棄單。據年初計劃,2008年熔盛重工預計 交付9艘船舶,但實際交付5艘,1 艘被棄。

受之前延期交付的影響,2009年,熔盛重工的延期交付現象更為嚴重,全年原本計劃交付33艘船,但實際僅交付10艘,其中最長的延期了一年半。33艘已下塢準備合龍的船舶中,最後有 11 艘被棄單,導致重大損失。

熔盛重工2006年和2007年接獲的49艘船訂單中,最終被棄 28 艘船(據 Lloyd’s List 數據),占訂單總數的 57%。

這位曾與陳強共事多年的熔盛重工高層認為,陳強是一個富有激情、理想主義、思想活躍又敢於冒險的人。“但外高橋是國企,還有一些制度限制。在熔盛,起初根本沒有制約陳強的力量,他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放大了風險。”據該高層介紹,建造船塢須先建造圍堰來臨時擋水,保證船塢施工條件。國際和國內通用做法是採用鋼圍堰。但熔盛在建造船塢時,採用了陳強獨創的水壩式土圍堰,造價僅為前者的四分之一,施工速度快,但風險高。結果2008年5月,水壩式土圍堰在上漲的長江水沖刷下崩塌,大水淹沒了3號塢建造工地,並淹沒部分已投產的2號塢,導致3號塢建造工期延後了兩個多月,2號塢內的生產作業停滯了70天。H1021、H1046、H1047 和 H1017 的交付受到直接影響,並產生連鎖反應,造成之後的 H1032、H1016、H1034 和 H1035 的建造計劃也滯後了。後來 3 號塢還發生過大規模管湧。

“當時熔盛重工是邊搞基建邊生產,在2006年接獲大量訂單時,都是按照船塢建成日期來排期,上面的情況打亂了整個生產計劃,1號塢壓力陡增,再加上人員和物資供應不匹配,最初管理混亂就這樣開始了。”上述熔盛重工高層說。

對於外界質疑熔盛為何要不切實際地接那麼多訂單,另一位接近陳強的高層坦言:“別無選擇。熔盛在2007年時,建廠資金就差不多耗盡了。如果不把規模做大,不會有高盛和PE入股,更不會有後來的上市。管理上的確出了問題。陳強的目標定得很好很高,但執行上出了偏差。”2012年6月,陳惠娟離任如皋市委書記。熔盛的“鐵三角”就此成為歷史。2013年和2014年兩年,熔盛沒有再獲得來自政府的補貼。

資金去哪了

2011年中,熔盛危機已難以掩蓋。陳強在當時的中報業績發佈會上曾表示,2011年全年新接訂單金額要達到30億美元,但實際上全年只完成了18.1億美元,四季度幾乎沒有新訂單。專業航運機構 Lloyd’s List 的數據庫顯示,熔盛重工在2011 年中約有 23 艘船舶被棄單。

2012年開年,一位熔盛重工的一線人員發現公司採購造船設備的數量大減,許多項目因設備不到位暫時停工,也包括他當時在跟的一條船。“問採購部,說是沒錢買。”這位熔盛重工已離職的工程師向財新記者表示。熔盛重工總裁辦的工作人員稱:“2012年春節後,財務報銷的審批速度明顯放慢了。”2012年6月,熔盛重工開始首輪裁員,到當年年底,熔盛重工的員工數從最高峰時的 3 萬多人減員至 1 萬多人。

根據熔盛重工2012年年報,熔盛重工全年僅接獲2艘新船訂單,訂單總額5560萬美元,同比下降97%。雖然獲得當地政府12.7億元的補貼,熔盛重工仍然虧損5.73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 2011 年底的 62.6 億元下降至 21.4 億元。

禍不單行。2012年7月,張志熔深陷中海油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內幕交易案,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後以繳納1400萬美元罰金並辭去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職務與SEC達成和解;不久之後的2012年8月,熔盛重工又因“爽約”放棄收購發動機製造商全柴動力而遭到投資機構起訴。

2013年,熔盛重工的情況愈加惡化,先是2艘32萬噸級超大型油輪訂單被棄單,後在7月1日發生勞務工堵門討薪事件。據熔盛重工內部員工透露,當時很多合同工也已被欠發數月工資。熔盛重工上海總部為了省電,行政人員下午兩三點就下班了,約半年後,上海總部全部搬到了南通上班。

銀行對熔盛重工的態度也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全面停止了對其新增貸款的發放和新保函的開立。這導致熔盛重工與香港遠航集團(Ocean Line Holdings)的 3 艘 25 萬噸超大礦砂船(VLOC)訂單被迫流產。其新加坡公司的2座CJ46自升式鑽井平台的總包合同、2艘7.5萬噸級穿梭式油輪和鑽井服務駁船訂單也因無法得到融資而沒有生效。

根據熔盛重工2013年年報,因大額撥備,當年虧損86.84 億元,存貨周轉日上升到254天,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2億元,年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1.17億元,負債規模達到 298 億元。

進入2014年,中國造船業出現回暖,新船訂單量大幅增長。

熔盛重工的噩夢卻沒有結束,它在5月宣佈與一家歐洲船東簽訂了6艘6.4萬噸級散貨船訂單,後因沒有一家銀行願為其開立保函而失效。更嚴重的是,熔盛重工部分已生效訂單也因公司經營問題無法完工。2014年初,希臘船東Dryship宣佈,熔盛重工因財務問題已不可能交付4艘巴拿馬散貨船,Dryship 停止向熔盛重工付款,撤銷訂單,並向退款擔保方中國銀行提起申訴。這筆訂單已超出交付時間多達 260 天。

熔盛重工2014年被棄訂單高達59艘。熔盛重工一位現場 工程師在2014年9月曾向財新記者證實,公司目前僅有能力將已下塢完成合龍的部分訂單完工,其他訂單開工無望。

問題是,資金去哪了?據熔盛的一位高管回憶,“上市後,熔盛一下有很多錢。下面的人一說不能按期交船是因為缺設備,老闆一拍板幾十億就下去了。老闆也是賭氣,那時錢多嘛。”至少在2010年,熔盛不缺錢。它當時獲得了中國金融機構近2000億元授信額度和超過250億元的貸款。2010年11 月的IPO也使熔盛重工募集到了140億港元的資金。2012年3月,熔盛重工又通過發行中期票據募集了 20 億元資金。

光大銀行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銀行一般分生產節點給船廠開立預付款保函,但對於熔盛重工,多數銀行是一次性開立“全額預付款保函”。一位租賃公司船舶融資部經理指出,後來金融機構發現,由於接單太多又未能如期交船,熔盛難以兌付銀行開具的保函,“交不出船,就得賠”。

熔盛的問題是沒有將資金全部放在造船上。據熔盛重工客戶北海船務的內部人士透露,北海船務2011年向熔盛重工訂過一艘油輪,光大銀行開立了“全額預付款保函”,但熔盛重工將資金挪做他用。“熔盛重工曾向我們表示,船舶全部分段已經建造完畢,準備下塢,希望我們將下一節點資金打過去。

我們實地查看後發現,全船103個分段,熔盛重工只生產了20多個,然後直接‘下塢’,企圖蒙混過關。熔盛重工後來只得承認,造船資金用完了,不繼續打錢沒法繼續造船。”熔盛的資金使用是一個謎。除了曆年接下棄單留下的資金窟窿,張志熔自身的多元化投資也不少。熔盛重工一位高層則 認為,熔盛重工是將大多數資金用于基建工程。

熔盛重工擁有4個大型船塢,配備有6台900噸龍門吊和1台國內最大的1600噸龍門吊,建有8個舾裝碼頭和2個材料碼頭,同時配套有鋼板預處理車間、部件工廠、平面及曲面分段工場、管子製造工場、塗裝工場等相應的現代化設施和設備,設計年造船產能為800萬載重噸,是國內最大的單體船廠。

熔盛重工 1 號到 3 號船塢是在 2005 年 -2009年間陸續完工。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熔盛重工最大的4號塢在2010年2月開工建設,2010年7月,熔盛重工耗資4億元向振華重工一次性訂購包括3座900噸龍門吊在內的7座龍門吊,是迄今為止中國船廠用龍門吊領域金額最大的訂單。

據財新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熔盛重工2008年-2011年的在建工程餘額分別為18億元、15億元、27.26億元和54億元。

其中,2010年後在建項目為熔安動力工程和熔盛重工船塢工程改造擴能項目,總投資額93.2億元。截至2013年底,上述在建項目仍未完全投產,在建工程餘額為 65.09 億元。

為何在市場環境轉差之時,熔盛重工依然要大搞基建?據熔盛重工前述高層分析,一方面是熔盛重工自2010年後,交船拖期愈發嚴重,張志熔當時親自調查後,以為增加設備就可以解決問題。此外,政府也在推波助瀾。他舉例說,熔盛重工旗下做發動機的熔安動力在市場調研後,原本想將產能從500 萬匹馬力調整到300萬匹馬力,卻遭到合肥市政府的強烈反對,甚至以撤銷給熔盛的優惠和支持為威脅,張志熔只得妥協。

不過,也有券商研究員懷疑,張志熔的基建投資“有水分”。

“中船集團旗下與熔盛重工定位類似的中船龍穴造船廠,擁有2個50萬噸級船塢,年造船能力350萬載重噸,規模約為熔盛重工一半,但熔盛重工旗下船廠的固定資產是中船龍穴的3倍多。”熔盛重工所有基建項目,均由張志熔父親張德煌掌控的上海地通建設總承包。一位接近張志熔的投資人也稱,張志熔在有些地方的投資是為了拿地搞房地產開發。

未來怎麼辦

已經完全失去自身造血能力的熔盛重工,目前最受外界關注的就是其債務重組過程。根據熔盛重工2014年10月18日發佈的2014年三季度財報,熔盛重工去年前三季度僅實現營 業收入 2.79 億元,淨虧損 33.62 億元,虧損同比大增 155%。其債務總額已達 313.52 億元,負債率升至 93.4%,其中短期借款高達 76.13 億元,而貨幣資金僅有 5.34 億元。

據財新記者瞭解,熔盛重工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的總負債 是204億元。其中,中國銀行近60億元,中國進出口銀行約40億元,國開行、民生銀行各約20億元,浦發行10多億元,此外還有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等;熔盛重工的信托存量餘額總計超過20億元;金融租賃公司則因熔盛重工歸還了部分貸款,目前已減至不足10億元的債務規模。

在熔盛重工負債高峰時期,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熔盛重工的總貸款超過250億元。貸款包括信用證、保函或者流動貸款。

一位債權銀行副行長透露,中國銀行目前是熔盛重工最大債權 行,也是手中固定抵押資產最多的銀行,貸款規模一度突破100億元,以信用證及保函為主,後隨著訂單交付保函兌付,規模不斷壓降。農業銀行之前通過信托給熔盛重工貸款,後轉為抵押貸款。國開行目前主要為建4號塢時的中長期貸款,抵押物以拖車等動產為主。進出口銀行則主要是保函為主。

民生銀行在熔盛重工有授信100億元,最後總共貸了20 多億元。據民生銀行內部人士透露,該筆貸款為時任民生銀行上海分行的行長王建平牽頭。王建平2013年底已被調離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轉任民生電商的董事長。目前,民生銀行內部已將該筆貸款視為不良。

據知情人士透露,南京銀行、渤海銀行等一些小行2013 年就收貸退出,國開行則是大行中第一個發難的。2014年2月,熔盛重工在國開行的一筆7.1億元貸款逾期,國開行要求熔盛追加抵押物,並讓政府成立平台公司進行連帶擔保才予展期。

雙方談崩後國開行抽貸,其他銀行跟進,很快拉斷了熔盛重工的資金鏈。“一下子少了近 40 億元。”該人士說。

危急時刻,地方政府再次出手。2014年4月,江蘇省金融辦發佈“蘇金融辦函[2014]11號”文,明確由中國銀行江蘇分行、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民生銀行上海分行牽頭,成立債務優化銀團,幫助熔盛走出流動困境,主要措施為:維持2013年8月31日授信餘額在2015年年底不再縮減(約204 億元),不採取清收措施,不進入不良貸款科目;在銀團存續期間,如有為熔盛重工發行中期票據、發行信托等到期必須對 外償還兌付的,以續貸周轉資金池償還,不足部分由企業償還。

作為條件,銀團要求如皋市政府和熔盛重工大股東籌集10億元作為續貸周轉資金,注入續貸周轉資金池,此外,熔盛重工主要股東應籌集20億元經營資金注入生產資金池。銀行並不滿意,但最終還是接受了上述安排。最後熔盛給國開行追加了相當于16億元的抵押,國開行同意展期。“我們也沒辦法,熔盛破產對非主貸行來說也不是好事。”民生銀行一位內部人士表示。一位南通市金融監管人士承認,銀行與政府立場不同。“政府的做法不太切合實際,效果不明朗。”這個資金池到2014年8月就已告罄。“到底要多大的續貸資金池,才能保證讓它(指熔盛重工)到期就能掉頭?政府拿錢肯定是不合適的。”一位江蘇省金融監管層人士說。

10月29日,熔盛重工發佈公告表示,已與浦發銀行牽頭的銀團簽署了債務優化框架協議,將還款及續貸期限延長至2015年底,以緩解熔盛重工的流動性壓力。“銀行還是形成了統一意見。”一位債權行人士表示,“壓縮授信也壓不下來,繼續增加授信也不現實,因此銀行改變貸款具體方式,或通過延長貸款期限,或延期計息,以降低熔盛重工資金壓力。比如,貸款合同原本是按月、按季度計息,直接改為按年計息。”除了做銀行的工作,當地政府還積極推動重組。2014年5月,江蘇省政府、如皋市政府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船集團)三方開會,當地政府希望由中船集團牽頭對負債累累的熔盛重工進行重組,並向中船集團提供了一份熔盛的《固定資產清單》,內容包括資產數量、主要生產設備等。

中船集團董事會一位內部人士當時向財新記者表示,中船集團的確和當地政府以及熔盛重工方面有過接觸,根據其資產 情況,中國船舶制定了幾個方案,包括讓外高橋造船收購或租用江蘇熔盛的 1 號、2 號和 3 號船塢及設備。

熔盛重工後來曾發佈公告,透露已與有關金融機構磋商達成支持意向,並正與境內外多方聯探討潛在重組的可能性,力爭在 2015 年 6 月底前完成重組。

但重組並不容易。銀行認為熔盛的船塢和設備優良,有銀行人士戲稱“造航母都沒問題”。然而,中船集團一位參與熔盛收購事項的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因熔盛重工債務沒理清(尚有大量對外擔保業務)、資產結構疑點重重以及船塢設備質量不太理想等原因,中船集團早在2014年中就已放棄了收購熔盛重工的打算。在中船集團看來,熔盛重工的船塢經常發生滲水,說明最早建造時就有質量問題;熔盛的龍門吊起吊噸位雖大,但控制系統差,效率低,行車時間遠不及外高橋造船的龍門吊。另外,熔盛重工的1號、2號、3號船塢各配置了2 台 900 噸龍門吊,但又無法同時運行,純粹是浪費。

這位人士稱:“如果收購,要讓熔盛這個廠重新運作起來,起碼還需投入超過50億元資金,再加上他的巨額負債,收購熔盛重工絕對是不劃算的買賣。”而如果以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銀行又不願意。一位債權銀行的人士則稱,雙方價格沒談 攏,中船集團報價 60 億元,熔盛要價 130 億元。

第一方案失敗,熔盛和債權銀行又啓動第二套重組方案,這次的接盤者是一個叫王平的資本市場活躍人士。2月16日,熔盛重工公告稱,公司與宏易勝利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宏易勝利)訂立認購協議,宏易勝利將通過認股權證按每股1.2港元到1.6港元的價格認購熔盛重工最多17億股新股。交易完成後,宏易勝利將持有熔盛重工19.17%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原大股東張志熔及熔盛重工總裁陳強的股份則被稀釋至18.34%和9.34%,降為第二和三大股東。據稱,宏易勝利的入股能為熔盛重工帶來25.5億-32.3億港元資金,主要用于投資能源項目,熔盛重工將更名為“中國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曾是中國造船業明星品牌的“熔盛重工”名字將徹底成為歷史。

宏易勝利此前已多次認購熔盛債券。2013年7月底開始,熔盛重工共發行5次合計54億港元的可換股債券,其中,宏易勝利及其關聯公司博大宏易(一期)基金認購了18.5億港元。

上市公司的殼即將易主,但新主人無意繼續造船,這部分資產,熔盛重工在公告中仍暗示有第三方接盤。內部人士稱,現在熔盛正與另一家也在江蘇的國內大型民營船企接觸。

各家銀行本已在向總行上報第二套方案,華榮入主後,銀行將通過券商及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或信托計劃對接,將債務轉為股份;金融租賃則直接以船舶資產入股。但宏易勝利的實際控制人王平在大年初五,也就是熔盛公告後的第七天被警方帶走,再次打亂各方安排。王平被拘的起因是早年的一起投資涉嫌挪用資金案。

“完了,第二套方案也報不上去了。”

一位債權銀行人士在

聽到消息後說。3月4日晚間,熔盛重工發佈公告,稱已聯繫不到王平,董事會決

定取消此次認股權證

發行。

巨量訂單是熔盛重工成功上市、獲得銀行與政府資金支持的資本,但訂單里隱藏著秘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22

熔盛陷周轉不靈 今年到期債156億 找銀行商續期

1 : GS(14)@2013-07-06 14:42: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6/news/ea_eaa1.htm


內地最大的造船企業熔盛重工面臨資金考驗,昨日集團承認因信貸緊張而拖欠工人薪金。圖為早前發生罷工的南通基地。(資料圖片)



熔盛在2010年上市集資逾百億元,但未能因此解決債務過多的問題,已退出董事會的創辦人兼大股東張志熔近日出手打救,向集團借出2億元人民幣作周轉。(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內地近日面臨錢荒,銀行收緊信貸,造船業成為第一個被開刀的行業。貴為內地最大、全球第3大的造船企業熔盛重工(1101),連日來避談欠薪傳聞。至周四股份突然停牌,昨早終發出公告,承認近月因資金壓力而欠薪及延遲向供應商找數。集團今年到期債務達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正跟銀行磋商,重續現有信貸融資額,分析員指熔盛存亡將繫於銀行取態。

熔盛指大股東張志熔借出2億元免息貸款以作周轉,但相比百億短債,恐怕只是杯水車薪。熔盛同時發盈警,指由於市場持續萎縮,船舶訂單及價格較去年大幅下跌,相比去年上半年2.2億元利潤,預計今年同期將錄得虧損。集團昨早復牌後股價即急瀉,收市大跌16%至0.89元,成交量較上日急增2.7倍至1.27億股。

重債兼發盈警 昨復牌瀉16%

集團昨日首先否認有供應商因欠款而取走機器,亦指沒有分包商將薪金挾帶私逃,但首次承認,因金融機構收緊向造船商的信貸,加上不少船東延遲或拖欠款項,以致近月營運資金有壓力,因而延遲向供應商及工人付款,以緊縮現金流出。

面臨「爆煲」危機,銀行的取態成為關鍵。日前已有內地報章報道,國家開發銀行加快對熔盛貸款的回收速度。截至去年底,集團流動債務高達256億元,當中156億元為今年內到期,但手頭現金僅21億元。熔盛2010年底在港上市,集資140億元。當年年底公司手頭現金104億元,但過去兩年卻大幅減少(表)。

分析員對重續債項無信心

大華繼顯分析員Lawrence Li指出,熔盛能否存活下去,視乎銀行是否願意再借貸,「雖然現階段無舻象顯示銀行會停止借錢,但對熔盛能重續債項沒有信心」。

熔盛則指出,正與多家金融機構磋商,爭取重續現有信貸融資額,同時向政府尋求財務資助。事實上,江蘇省政府在過去兩年分別給予集團12.5億元及12.7億元補助。創辦人兼大股東張志熔此刻亦不得不出手,集團指出,他已授出2億元免息且無抵押的貸款。張志熔上次出手拯救熔盛,是在2009年(見另稿)。

除了欠薪,集團亦受困於罷工及裁員的傳聞。集團昨日承認,本月2日有部分被裁走的工人圍堵江蘇南通基地的總部大門,但現已撤離,現有工人沒發起罷工。至於裁員一事,集團並沒有回應是否如《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管理層所說,已裁減四成員工,即8000人。

德銀的報告指出,集團已對離職員工付清款項,相信未來毋須再作賠償。該行又指出,雖然今年行業有輕微復蘇,但這是因為去年基數過低,造船企業的定價能力依然疲弱,行業仍未走出困境。

明報記者 廖毅然
2 : GS(14)@2013-07-06 14:43: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6/news/ea_eaa2.htm
最大造船企 崛起快衰落亦快
  2013年7月6日

【明報專訊】2004年才成立的熔盛,不足10年便成為內地最大造船企業,但快速崛起的背後是過度借貸。造船業依賴船東首付資金,同時依靠銀行大額貸款,當兩邊同時收緊,熔盛便慘被夾在中間,因此在這次內地錢荒中首當其衝,亦不得不靠創辦人兼大股東張志熔出手打救。

張志熔靠地產起家

張志熔以房地產起家,及後涉足造船業,引來多方質疑,但熔盛確成為中國經濟起飛的大贏家。不過,張志熔的行事作風亦往往惹來非議,去年他更捲入內幕交易案,涉嫌違規地在中海油(0883)公布收購加拿大油企Nexen之前,買入中海油股份,最後須支付1400萬美元(約1.1億港元)作和解費。他其後決定全面退出熔盛的董事會,把權力下放給一手提攜的陳強。然而,造船行業持續不景氣,即使董事會朝公眾化方向走,集團業務仍未擺脫困境。

張志熔上一次出手打救熔盛,是在2009年。熔盛早在2007年向一批投資者發行優先股,豈料2008年的金融海嘯打亂其上市計劃,該批投資者在2009年選擇撤出,熔盛在資金短缺的情下需要回購該批優先股,張志熔因而向集團借出2.5億美元,直至2010年集團上市後才還清這款項。

當年事情已顯示出,在經濟下滑其間,造船企業手頭現金將極為緊絀。即使當年上市集得140億元,亦無助解決集團債務過多的問題。截至今年3月,集團總負債高達326億元人民幣,而且自去年開始一直虧損。現時股價較當年上市招股價8元,「潛水」近九成。
3 : GS(14)@2013-07-06 14:44: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6/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在政策不明朗下,產能過剩行業更受打擊。熔盛(1101)事件已暴露出造船業有資金鏈斷裂舻象,據本報了解,不少內地銀行已將造船業打入信貸黑名單,有四大行內部人士表示,今年貸款政策愈發謹慎,對風險大的行業會考慮及時退出;大行策略師認為,處在產業上游的大型國企,槓桿率較高,需警惕。

內銀負責人:造船不碰

一如熔盛在通告中所說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已收緊向造船商提供信貸融資額」,一位內地全國性中小型銀行負責貸款的人士也對本報記者明言,銀行對「造船不碰」,據稱,對於大型企業,由於貸款規模過大,若行業不濟,企業資金鏈一旦發生狀,銀行很擔心「救不過來」。

花旗環球金融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向本報指出,隨覑內地經濟放緩,很多上游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愈發嚴重,除造船業外,還有電力、鋼鐵、造紙及機械產品等行業,「一般負債率較高的企業都在上游,尤其以大型國企的槓桿率為高,銀行對一些高危行業收緊信貸也在所難免」。根據本報向四大行了解的情,內銀確實有行業貸款政策,並會根據經濟現及行業現狀定期做出調整,對明顯有風險徵兆的貸款會作風險管控,一般而言,會在發現風險大的行業和企業貸款後,及時退出,「貸款政策需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造船業去年已開始不景氣,相對更加謹慎」。

市場也已有所反應,過去兩周,造船、鋼鐵、 內房等高債行業的股價均出現下滑(見表)。事實上,內地經濟今年的走勢令全球市場大跌眼鏡,加上中央新領導班子上台後,對政策基調一直未有明確表態,令經濟前景撲朔迷離。沈明高強調,就政策而言,市場已無預期,這將直接導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喪失,並迷失方向;他呼籲,政府應有新措施出台,慢慢調整經濟,然後再改革。

明報記者 張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16

華榮能源(1101,熔盛重工)專區

1 : GS(14)@2014-08-13 23:37:19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745&page=
前專區
2 : Clark0713(1453)@2014-08-21 22:04:57

須予披露交易及股份交易,收購吉爾吉斯項目60%權益

  《經濟通通訊社21日專訊》熔盛重工(01101)公布,今日收市後簽訂協議,斥
21﹒84億元,收購吉爾吉斯費爾幹納盆地涉及四個油田的項目的60%權益,將透過發行
14億股股份支付收購價,發行價為1﹒56元,較今日收市價1﹒39元溢價12﹒23%。
  交易完成後,主要股東張志熔的持續量,將由28﹒87%減至24﹒12%,而賣方則成
為擁有16﹒46%股權的主要股東。
  集團表示,收購上述項目帶來進入能源行業之機會,增強多元化經營及拓寬收入來源,推動
集團向服務於能源行業的綜合型重工企業轉型。(eh)
3 : joeskwu(7590)@2014-08-22 08:07:28

http://sc.stock.cnfol.com/gppdgdzx/20140821/18752910.shtml
  中国熔盛重工收购吉尔吉斯项目60%股权
  (2014年8月21日,香港讯) – 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中国熔盛重工」;股份代号:01101.HK)今天公布,通过旗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Ocean Sino Holdings Limited 与New Continental Oil & Gas Co. Ltd.签署购股协议,有条件同意收购New Continental Oil & Gas Co. Ltd.旗下全资附属公司Central Point Worldwide Inc.的60%股份权益。收购事项代价为21.84亿港元,将由公司配发及发行14 亿股代价股份支付。
  本次收购事项涉及吉尔吉斯费尔干纳盆地的4 个油田(包括马利苏Ⅳ、东伊斯巴克特、伊斯巴克特、羌格尔塔什及奇克尔奇克合共5 个石油开采区块)。根据Central Point Worldwide Inc.间接持有的项目公司与一家吉尔吉斯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之协议,项目公司就该五个石油开采区块与吉尔吉斯国家石油公司享有合作经营权益。目前该5 个区块亦正逐步开采中。
  公司认为,本次收购为集团提供进入能源行业之良机,涉足石油开采项目有助提高公司的利润空间和竞争能力,从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缓解造船业务的周期性影响,并推动本集团积极向服务於能源行业的综合型重工企业转型升级。
  有关开采油田已经经过独立第三方核证。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於2014 年5 月对吉尔吉斯项目开发进行可行性评价,并认为该石油开采区块处於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成熟油气区,油气资源比较富集,区域地质背景比较有利。储量覆核结果显示,有关油田原始石油地质储量总计约为2.76亿吨,可采储量9,713万吨,剩余可采储量8,834 万吨。此外,该5个区块中其中两个区块仍有大面积含油区储量未开发动用,开发增产潜力巨大。公司预期在对现有开采技术的升级及强化之后,石油产量将实现巨大提升。 责任编辑:Magina
4 : GS(14)@2014-09-04 16:33:29

虧損增90%,至21億,重債
5 : Clark0713(1453)@2014-09-06 13:59:36

【個股信息】熔盛傳定向發股 旗下江蘇造船廠獲阿爺撐
2014-09-05 20:31:00

財華社新聞中心
《証券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於上周五停牌的熔盛(01101-HK)將向投資人定向增發募集資金,雙方的交涉已經有半年之久。
《彭博》報導熔盛重工旗下子公司江蘇造船廠,被列入中央支持的51家航運企業名單之列。獲支援的船企還包括中國造船工業、中國遠洋、楊子江船廠、中外運等。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司
日前表示,將公佈第一批符合《船舶行業規範條件》的51家企業名單。
中國造船業產能過剩,熔盛重工中期業績亦錄得局虧30億元人民幣。中央正鼓勵行業重組,引入民營資金投資,採取混合制經營模式。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中國造船業已躍升為全球最大造船基地。

http://finance.sina.com.hk/news/-33393-6986491/1.html
6 : greatsoup38(830)@2014-09-07 23:41:32

核心業務會被重組
7 : Clark0713(1453)@2014-09-08 00:08:40

果然有野搞。
8 : greatsoup38(830)@2014-09-08 00:10:57

買油田有原因
9 : Clark0713(1453)@2014-09-08 00:22:02

點解咁講?買油田是重組交易的先決條件?
10 : greatsoup38(830)@2014-09-08 00:23:56

如果唔買油田,公司無晒業務
11 : greatsoup38(830)@2014-09-09 17:43:17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5271&start=90
由 Jzx90 » 週日 9月 7日, 2014年 1:00 pm
原來8月已經放緊風 :cry:

【識局獨家】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將收購熔盛重工?
2014-08-21 識局


文/識局小分隊(識局微信公共賬號zhijuzk)(鄭重聲明:識局版權所有,任何商業機構轉載必須經過識局同意。)

端上今天的猛料之前,我們先來釐清一下幾個主角公司的身份。

主角一:
中國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股票代碼01101)

集團下屬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主要擁有南通市下屬如皋市的生產基地)
——造船業務
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2005年10月28日成立。

——海洋工程業務
熔盛重工是唯一經國家發改委審核批准的民營海工裝備製造企業。

集團下屬合肥熔安動力機械有限公司(位於安徽合肥)
——動力工程業務
中國目前唯一獲國家發改委核准生產船用低速柴油機的民營企業。

集團下屬熔盛機械有限公司(位於安徽合肥)
——工程機械業務
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的製造、生產及銷售業務。

識局君註:作為整個集團,熔盛重工的管理層一度很希望外界不要將其看成一個造船企業,而是一個綜合型的重工企業。但大多數人,還是將其看成一家船企,而該部分造船業務,主要集中在江蘇熔盛重工。今天下文中的主角,也是指的江蘇熔盛重工。

主角二: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集團,英文簡稱CSSC)

中船集團旗下有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船舶,證券代碼:600150)

中國船舶旗下有全資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全資擁有上海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控股上海江南長興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外高橋海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上海中船船用鍋爐有限公司、中船聖匯裝備有限公司,參股上海江南長興造船有限責任公司。

主角三:
江蘇省人民政府及如皋市人民政府
——江蘇熔盛重工所在地,公司發展的強有力的支持者。

獨家消息:

據識局君從可靠消息渠道獲悉,上海外高橋造船正在對江蘇熔盛重工進行初期第一階段的評估工作。

有知情者告訴識局君,7月中旬,江蘇省政府,如皋市政府,中船集團三方召開了一次會議。會議事關江蘇知名民企、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廠江蘇熔盛重工的前途。會後,根據會議的要求,如皋市方面需向上海外高橋造船(中船集團指定由上海外高橋造船負責)提供了一份關於熔盛重工的《固定資產清單》,內容包括資產數量,主要生產設備等。目前,該清單已經提供。

不過外高橋方面覺得如皋市政府方面提供的材料過於籠統,要求提供更為詳細的材料。據識局進一步瞭解,上海外高橋造船也已向江蘇方面提出,需要有關熔盛重工的進一步相關補充材料,包括具體生產設備的參數、產地、生產使用狀況,使用年限;熔盛重工包括房屋土地在內的各類權證及批覆情況、總平面圖;設備使用證明、環保要求及地方排放標準,等等多方面細緻的內容。

目前,關於外高橋是否已經決意收購同行、熔盛重工是否主動尋求出售造船資產,尚未得到當事企業的確認。看起來,這更像一場地方政府為地方企業謀出路,而向央企主動求助,雙方家長安排「相親」的故事。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中船集團如果能「拿下」熔盛重工,外高橋造船除了長江之濱之利,還將擁有南通基地之翼,這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極其有利,因為在國內,基地和岸線資源極其有限。

而且,此次是江蘇方面比較主動,按照常理,收購價格應該不會很高。這對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而言應該是利用該行業和熔盛重工這家企業不景氣的機會,建了個大便宜。

外高橋造船,會成為最終接盤者嗎?識局君對此還是保留一定想像空間的。

首先,這是江蘇省政府、如皋市政府主動牽線。市場普遍認為熔盛一直會得到政府支持的原因,是因為從企業成立之初,就牽涉到了大量中國式的政企關係。比如該企業成立之初,部分證件不齊全,當地政府就允許邊申請邊建設,極力促成該企業早日上馬。

更為重要的是,在如皋做一個大型船舶工業項目本身就是如皋市政府當初設計要做的,只不過,最後是熔盛重工的老闆來投資了(為何熔盛重工老闆會投呢?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熔盛重工的老闆張志熔是如皋人,此前一直在上海打拚,積累了巨額財富)。因此,儘管熔盛重工一度裁員8000多人,但它依然是當地的大型僱主之一。也是南通市首家銷售收入突破百億的工業企業。

其次,外高橋造船最為全國最「牛X」的船企之一,背靠央企,不僅技術實力雄厚,資金實力也不容小覷。今年前7個月,中船集團造船完工量697.1萬載重噸,新接訂單量1129.2萬載重噸,手持訂單量3986.7萬載重噸,分別佔全球份額的12.4%、15.5%和12.5%。

如果能「拿下」熔盛重工,外高橋造船和中船集團還將獲得國家級的造船基地,和國內一流的硬件設施。(識局君註:作為新投建的基地,熔盛重工使用的是最一流的、不輸國有船企的硬件設施,比如世界最大噸位的1600噸龍門吊(振華重工),能建造中國自主、全球最大、40萬噸礦砂散貨船「VALE CHINA」。)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熔盛重工與外高橋造船之間,有一個關聯人物——現任熔盛重工集團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CEO)兼任董事會主席陳強。

在前往熔盛重工之前,他歷任江南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屬中船集團)副總經理、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但他從中船系的跳槽,實在稱不上愉快。中船集團此番如果真的重組熔盛,那他的個人命運也將頗為值得關注。

2009年,《中國機電工業》雜誌曾寫過一篇關於陳強的稿件,後被江蘇熔盛重工網站,以及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轉載:

「早期,一般來說一個新船廠從建廠到出船需要10年時間,但上海外高橋造船廠卻只用了3年半,這創造了當時從開工建廠到首制船交付的世界記錄。而一個造船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想必要歷經很漫長的發展過程,但熔盛重工卻只花了3年時間,就躥升為中國民營造船業老大……不要認為這是毫不相關的兩個奇蹟!其實,他們的操盤手都是同一個人——陳強。」

而文末,面對造船業的衰退,作者提出一個問題:「熔盛重工的下一步將會如何發展呢?陳強會再一次顛覆眾人的思維嗎?只能讓時間來證明了。」

或許這一次,顛覆真的來了。

背景鏈接:為何要賣?熔盛之艱

作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曾經迅速崛起,也曾風光無限。截止至2012年中,當金融危機對造船業的滯後性影響已經席捲全球,英國權威機構克拉克松數據依舊顯示,熔盛重工的手持訂單在當時世界排名第二位,中國排名第一位。

但很快,關於熔盛撐不住的消息,從媒體報導中紛紛傳來。據公司年報顯示,熔盛重工2013年收入為13.43億元,淨利潤則為-86.84億元。虧損結果在外界意料之中,但如此巨虧又在外界意料之外,這是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大年度虧損額。

當然,這其中有「財技」施展之故。86億虧損中,有57.3億元是非經常性大額撥備,其中43億元經營性撥備包括應收賬款和應收合約工程客戶款。——上市公司是年通過撥備呈現利潤降低,到後兩年轉為應收賬款,哪怕實際利潤沒有大幅增長,報表利潤也會顯著增加。

但2014年上半年,其業績依舊倒退。根據7月31日熔盛重工發佈的半年報預虧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的公司虧損額,將遠超去年同期的虧損額(12.63億元)。熔盛重工表示,業績倒退主要是因為船廠的生產活動減少。

但事實上,全球造船業如今已告別寒冬,正在逐步回暖。就像熔盛方面表示,「航運市場於2013年下半年開始呈現復甦跡象,新造船市場也隨之回暖,新船訂單大幅增長,新船價格亦穩步回升。」

此時提出賣掉江蘇熔盛重工,或因太多經營及財務問題纏身,熔盛及江蘇地方政府方面已經無力再戰。自2010年起,全球造船市場逐漸陷入低谷,熔盛重工在依靠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勉強實現盈利。其公佈的財報顯示,其在2010年和2011年兩次獲得政府補貼一共20億元。

2012年上半年,熔盛重工淨利大跌82%,依靠6.7億元的政府補貼,才保住盈利不致虧本;2013年中,其再度傳出與地方政府洽談補貼的消息。

識局君可以說,2013年對於熔盛重工而言,就像是一道特別艱難的檻。業績下滑之外,夏天的討薪門引發股價下跌;在中海油對尼克森這一重大收購前夕,其實際控制人張志熔大筆購入尼克森股票,後又拋售以圖暴利,引發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發出指控書;收購全柴集團進退兩難,最終失信放棄。說一句「多事之年」,毫不過分。
12 : Clark0713(1453)@2014-09-09 19:19:23

我諗呢次要停半年。
13 : greatsoup38(830)@2014-09-12 01:20:46

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4-09-10/100726626.html
【财新网】(记者 包志明)近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00150.SH,下称中国船舶)欲收购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1101.HK,下称熔盛重工)的传闻获得了证实。

  中秋节期间,熔盛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一家政府机构通知,其正促进独立第三方考虑协助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熔盛)进行潜在重组事宜。江苏熔盛即熔盛重工造船业务的主体,上半年营收占熔盛重工的91.4%。

  熔盛重工同时表示,此次潜在重组细节还不能向外界透露,但潜在重组可能涉及资产、业务、债务或股本的重组,或可能会影响江苏熔盛是否继续作为上市公司的附属公司。

  熔盛重工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公告中所指的“潜在重组”,实际上就是之前有媒体报道,在江苏省如皋市有关部门的牵线下,中国船舶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正在对负债累累的江苏熔盛进行第一阶段评估工作,有可能对其实施重组。

  根据该报道,7月中旬,江苏省政府、如皋市政府和中国船舶三方召开了一次会议,会后,如皋市向外高桥造船提供了一份江苏熔盛的《固定资产清单》,内容包括资产数量、主要生产设备等。不过外高桥造船是否会最终重组江苏熔盛,该报道也未予证实。

  中国船舶董事会一位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证实,今年3-4月份时,中国船舶的确和当地政府以及熔盛方面有过接触,根据其提交的资产情况,中国船舶制定了几个方案,现在最有可能的方案是,中国船舶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收购或租用江苏熔盛的1号、2号和3号船坞及设备,4号船坞则继续由熔盛重工控制。

  财新记者近日在江苏熔盛的船厂内也已经看到,其3号船坞与4号船坞之间已经建起了砖墙。

  不过该人士也表示,目前谈及重组还为时尚早,首先江苏熔盛的负债较多,特别是短期借款已经达到了171.3亿元,还有许多预付款保函在内的隐形负债,在债务结构没有理清之前,中国船舶不会贸然收购。其次,江苏熔盛的管理层对中国船舶主导重组抱有抵触情绪,这对重组最终是否能落实也带来不利影响。

  熔盛重工一位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江苏熔盛的高层都是总裁陈强从外高桥造船带来的,并形成了熔盛内部的“外高桥系”,如果让外高桥造船来主导重组,这些人的去留都会成为问题。“目前江苏熔盛的造船一部和二部已经开始合并,如果真的进行重组,江苏熔盛可能会裁员。”该人士说。

  当地政府为何出面牵头让外高桥造船来进行重组,一位接近如皋市政府的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这主要是当地政府获悉外高桥造船可能有扩产或搬迁的打算,“上海自贸区内的工业用地十分紧张,上海市政府有意让外高桥造船进行搬迁,腾出土地用于自贸区配套工业园区的建设。之前外高桥造船考察过浙江舟山的一些船厂,但就占地面积和船厂设备方面来说,江苏熔盛无疑是最能与外高桥造船进行匹配的”。

  根据公开资料,外高桥造船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口,毗邻上海自贸试验区,占地面积500万平方米,岸线总长度超过4公里,共有4个船舶舾装码头,2座干船坞,配有1台800吨、3台600吨龙门起重机,注册资本28.6亿元。拳头产品为20万吨海岬型散货船、30万吨超大型油轮和18000TEU型超大型集装箱船,是中国最主要的民船制造基地。今年上半年,外高桥造船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了125%。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船厂,熔盛重工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0.61亿元,亏损额扩大了18亿元,总负债高达329亿元,负债率上升至88.2%。一位船舶经纪人向财新记者表示,由于严峻的财务问题,熔盛重工很难获得国内金融机构出具的预付款保函,这也就意味着其可能失去了接获后续订单的能力。

  不过就在9月5日,江苏熔盛重工被列入了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51家企业名单中。■
14 : GS(14)@2014-09-23 00:40:20

搞緊
15 : GS(14)@2014-10-28 22:45:45

油田開發情況
16 : GS(14)@2014-10-30 00:34:18

重組中
17 : GS(14)@2014-10-30 00:39:25

博大基金以1.5至1.9元購入公司最多17億股,並易名中國華榮能源
18 : Clark0713(1453)@2014-12-27 00:10:11

前國家男排主教練汪嘉偉入股熔盛重工 變身石油大亨
2014年11月08日 02:47

五官英挺,輪廓深邃,眼前的汪嘉偉,帥氣依舊。 前國家男排主教練、現任熔盛重工(01101.HK)新股東、上海博琨投資董事長汪嘉偉一身黑色西裝出現在記者面前,沒有帶任何助手。 然而,在人群中汪嘉偉仍然是明星,1.93米的高大身形鶴立雞群。此次圍繞他的話題不是排球,而是投資。 近期,汪嘉偉在吉爾吉斯斯坦投資了一塊油田專案,而這塊油田的最新拍檔則是港股上市公司熔盛重工。 從排球教練的汪指導變成了汪董,而熔盛重工則因為這塊油田擬更名叫做華榮能源。 大手筆資本運作 8月21日,熔盛重工宣佈,以21.84億港元收購New Continental Oil & Gas Co. Ltd.(新大陸[-0.56% 資金 研報]油氣)全資附屬公司吉爾吉斯斯坦大陸油氣有限公司60%的股權。 這家公司此前與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石油公司簽訂合約,獲得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幹納盆地4座油田的合作經營權益,這4座油田包括「馬里蘇Ⅳ」、「東伊斯巴克特」、「伊斯巴克特」、「羌格爾塔什」及「奇克爾奇克」5個採油區塊。 可能很少人知道,這家油氣公司的合夥人之一就是汪嘉偉。「我們是主動在尋找一些合作方,油田投了大約一年零十個月,三個股東主要在那邊負責投資,而我本人是前前後後去了六次吉爾吉斯斯坦,跟當地的政府官員進行洽談。當地的瓶頸是,吉爾吉斯斯坦是在前蘇聯時被分出來的,油氣資源很好,卻生不逢時。」 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東部內陸國,北部同哈薩克斯坦、西部同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同中國新疆、南部同塔吉克斯坦接壤。吉國有近百年的油氣開採史,但產量極低,石油年產峰值是32萬噸,天然氣年產峰值是3.8億立方米,每年約95%的全國原油、天然氣和石化製品需求需要依靠進口滿足。 高山之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的生活卻被汪嘉偉形容得頗為有趣:「生活水準大概是在中國上世紀七十年代,一級公路還可以,一到天黑了,路上什麼都沒有。生活設施比較匱乏,相對落後。但當地人很質樸,自然資源非常好,中國人在那裡投的金礦最多,但大的工業卻是沒有的。」

「目前,中亞五國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兩者經濟和資源上的互補形成了真正意義的路上‘絲綢之路’,而吉爾吉斯正處在這樣的經濟帶上,其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只能和中國人合作,因為他們是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吉爾吉斯斯坦希望中國人来投资他们的油田,我们的几口井都是20多吨的日产量,而对比中石油来说,5吨/天就可以算是高产油田;俄罗斯人觉得每天要100吨才算高产。几天前,我们又有一个新井开出来,每天都是20多吨,五六倍于中石油的产量。」谈起油田,汪嘉伟一脸骄傲。

据了解,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早在前苏联时期,由于技术手段不足、开发资金短缺等多种原因,此地块油田便全面停止开采。根据熟悉中亚油田的能源行业专家分析,该大型油田油床分布广袤且较浅,主要油床平均深度仅在500-2200米之间,油井投资成本将大大降低,采油毛利水平十分可观,同时将减少油田开采的成本。

10月14日晚间,熔盛重工公告称:五口新油井的钻井工程已经完成。其中,两口新井已经开始产油,完成压裂的一口新井录得每日净产油量约174桶,将继续强化新井开发,并加快老井修复,扩大压裂井次规模,以进一步增加产油量。
熔盛重工是因为何种机缘加入的?

“我们觉得这是很好的项目,有产量﹑有前景,只是需要寻找合作者。而这个项目后续还要很大投资,当然需要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几个合伙人都在寻找合作伙伴,这时候,遇到了熔盛重工,与熔盛重工大股东张志熔先生谈得很愉快。

汪嘉伟透露:在此之前,我对熔盛重工就有所耳闻,熔盛重工在全球造船行业都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积极开拓能源开采业务,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战略发展方向。而熔盛重工多年来储备了很多与油气业务相关的重要客户,它的加入不仅加快了这个项目的开发,也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大幅度的业绩增长,同时也给吉尔吉斯斯坦和新大陆公司带来可观收益。

“我们是和吉尔吉斯斯坦石油公司在合作开发油田,股权比例﹑原有的合同都按照国际标准重新梳理,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也承诺在未来20年合作有效。无论从尽职调查、法律法规,还是审计等多方面都要完全符合上市公司的标准。”汪嘉伟如是说。

“果子现成的长在树上,只要伸手去摘就可以,但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参与。”由于这次收购是通过增发股份的方式,真正要为油田开发带来充沛现金流,仍是要依仗资本市场的魔杖:10月29日,熔盛重工与主要股东宏易胜利投资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股权证持有人可以认购公司最多17亿股新股份,预期募集的所得款项净额大约介乎25.5亿港元至32.3亿港元。公司名称改为China Huarong Energy Company Limited。

结缘石油

由于繁忙的石油生意,汪嘉伟穿梭于北京上海两地之间,昔日的排坛国手如何将手中的排球画了个弧线,并溅出了一朵美丽的黑色石油花?

排球王子汪嘉伟在赛场上的明星风采,令人难以忘怀:1977年,汪嘉伟随中国男排参加第二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在网前打出的前飞背飞等一系列快攻战术,震撼了世界排坛。赛后,他被誉为“世界排坛第一飞人”。受伤引退东渡日本,十三年后以男排主教练的身份回到中国,霸气回归,率队重夺男排久违15年的亚洲冠军。

2001年,汪嘉伟从中国男排主教练的位置上引退,离开了排球,就下海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起了公司。素来喜欢挑战的汪嘉伟,
最初下海面临怎样的境地?

谈到走入石油圈,汪嘉伟用了两个字“缘分”。他说:“人是看你混在哪个圈子里,并不是说2001年我离开国家队做生意就开始做这个,一开始什么都做,比如说最简单的,我们的团队在高速公路上画线,同时还介绍各种楼盘,一下子做了五六年,一事无成,现在回忆起来是交学费了。而且一开始傻傻的,别人讲什么我就信什么,但必须走过这一步。”

随后,汪慢慢接触一些能源的项目,逐渐摸到了一些贸易的门道,他判断国内做贸易没有仓储是不行的,于是投资了油库。油库从最开始的几个点布局撒网要做连锁,最终加入香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上市,成果斐然。

名气对谈生意有没有帮助?汪嘉伟表示:一进来,大家都知道,具体又说不上来,人家也不会主动把生意让给你做,只是一开始不需要介绍。

如何适应云端的排球王子落到凡尘的落差?汪嘉伟笑言:球输了不是一样被别人骂?不能老惦记着赢了比赛被别人捧,也要想输了比赛的情况。

商业嗅觉敏锐的汪嘉伟觉得还可以往上游方面再延伸,国内中石化进口的原油越来越多,超过一半比例,有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吉尔吉斯斯坦,让他觉得这个地方存有机会。

“主要和吉方国务委员﹑能源部长谈了很多次,他们希望我们把项目开发出来,对他们的税收和经济有提升的作用,因为他们本身没有大型的能源企业,没有能力﹑没有技术﹑没有人才。邻居土库曼斯坦遥遥领先,因为发现了一块气田,他们的产量可以达到全球的13%-19%,塔吉克斯坦也在和中国合作,未来可以发展的空间非常大。”汪嘉伟如是说。

霸气的挑战

现在的汪嘉伟行走在京沪双城,“家实际上在北京,为了看父母就要经常来上海,儿子现在做微电影,刚刚开始。准备让他自己运作,男人嘛,靠自己,我就没靠过别人。”

卸下了汪指导之名的他对排球仍然关注,“这次准备为男排捐助400万,结果亚洲冠军输掉了,教练队员被我臭骂一顿。”
汪嘉伟曾被评价为霸气,自己如何评价?“霸气啊,我本来就是这种性格,因为当教练很多年,性格也不会改来改去的,人生之路嘛,愿意怎样走都可以,人生信条是相信自己。”

他笑言:搞体育想打得好,不是简单的事,要战胜自己。很多世界冠军,成功不可能仅仅靠运气,判断能力、遇到事情的决策能力还是要靠天赋的。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做石油生意拓展上下游的资本大佬,汪嘉伟的人生之路一直是大开大合。“以前没有做生意,因为搞体育把这方面的时间锁住了,现在腾出手来,挑战一下,我相信我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事情也从一开始的不懂,到慢慢懂,一步步走下来,起码整个判断力、经验得到了锻炼和印证,目前的油田项目只是走了第一步,我还有更宏远的规划。”

人物简介
汪嘉伟知名排球运动员、教练。1955年9月27日出生,上海市人。1973年加入福建排球队。1976年至1983年被选入国家队,担任主力队员;1997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男排主教练。2001年至今, 从事能源、石油等相关行业的投资,现任上海博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1108/13258780_0.shtml
19 : GS(14)@2014-12-27 01:07:57

有背景無得炒太大隻
20 : Clark0713(1453)@2014-12-27 01:16:07

王生似想控左呢隻野。
21 : GS(14)@2014-12-31 11:27:45

買老闆業務
22 : Clark0713(1453)@2014-12-31 11:31:14

greatsoup21樓提及
買老闆業務


This is about #1110, not #1101......
23 : greatsoup38(830)@2014-12-31 12:05:42

多謝,等壇主改完code先
24 : greatsoup38(830)@2015-01-13 09:32:18

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50112/133251559.shtml
上海神秘富豪张志熔最亲密的一位合作伙伴远避美国,留下国内与恒盛地产合作的项目陷入多起诉讼,并被法院查封。多个民间借贷者及数家信托公司受到牵连。

  上海奉贤区解放东路一个名叫馨雅名筑的在建住宅项目,遇到了大麻烦。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2014年12月以来,该项目先是被上海普陀区人民法院查封,随后,讨要工资的施工人员用水泥封堵了小区的大门。本应是交房期限的2014年12月31日,业主们收到项目开发商上海卓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挂号信,称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延期交付。

这并非一起普通的工程纠纷。背后是一个掩盖了三个月之久的神秘地产老板“跑路”事件,不少民间借贷者及数家信托公司受到牵连。久未在公众场合现身的上海神秘富豪张志熔——2010年时曾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第10名——以及他旗下造船平台熔盛重工和地产平台恒盛地产,也与该事件深度关联。

  在馨雅名筑一旁,还有两个案名类似的项目——馨雅名庭和馨雅名邸。前者位于解放东路以北,后者与馨雅名筑相邻位于解放东路以南。三个项目呈品字形布局。有上海市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三个项目其实都是恒盛地产的项目。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馨雅名筑的开发商是上海卓翰,而馨雅名庭的开发商是上海丰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馨雅名邸的开发商为上海恒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个项目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均相同,分别为同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地通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一位陈姓工程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其实三个项目都是恒盛地产子公司开发的。”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承建商上海地通也是恒盛地产一直以来的建筑业务合作方。上海地通的实际控制人是张志熔的父亲张德璜。

  不过,恒盛地产上市报告只披露上海恒冉为其子公司,馨雅名邸为旗下发展项目。该地块是恒盛地产于2013年11月13日以12.45亿元竞得。这也是恒盛地产近两年唯一新增的一个项目。

  上海卓翰一位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本次被查封的馨雅名筑以及旁边的馨雅名庭,在股权层面跟恒盛地产没有关系,只是“委托恒盛管理”。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发现,上海丰翰是上海卓翰的子公司,馨雅名筑和馨雅名庭为同一控制人旗下,一个叫陆小龙的商人及其上海陆园集团。而同样发迹于江苏如皋的陆小龙是张志熔的好朋友,也是其最亲密的商业伙伴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陆园集团和恒盛地产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陆小龙旗下地产公司与恒盛的地产子公司经营地址完全相同,陆园集团旗下南通格雷斯船舶配套有限公司与熔盛重工关系密切。据陆园集团官网介绍,南通格雷斯位于熔盛重工对面,是熔盛重工的合格供应商和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南通格雷斯在企业介绍中直言“以熔盛重工为平台”。 此外,陆小龙旗下公司还做过熔盛的社区住宅建设工程。

  神秘的陆小龙甚至还参加过国资房企上海绿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据《南方周末》报道,陆小龙旗下的上海鑫金圆置业投资的珠海普罗基金,曾斥资约5.9亿元入股绿地集团。陆小龙从而成为了这家全球最大房地产公司的股东。

  但陆小龙最近似乎遇到了大麻烦。界面新闻记者从多个信源确认,陆小龙在2014年9月就已远走美国,至今未归。陆小龙将其公司全权委托给一位赵姓亲属。该亲属称,他也没法联系到陆小龙,都是陆小龙主动联系他。他曾向界面新闻记者给出两个版本的陆小龙去美国的原因——“到美国谈生意”和“送子女到美国上学”。

  界面新闻记者未能获知陆小龙滞留美国不归的确切原因。不过,2014年10月,陆园集团多家子公司营业执照、印章曾被同时挂失,包括上海陆园实业投资集团、上海鑫金圆置业、上海星公爵投资、上海卓翰等公司。

  营业执照和印章挂失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剧情。陆小龙在国内的代理人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陆小龙失去了对陆园集团的控制,其早年聘请的一位职业经理人正在夺权,并策反了公司员工。营业执照和印章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该人士透露,由于陆小龙失去了对陆园集团财务和资金的掌控,所以其对先前由自己经手借贷的债务无力偿还。为此,从2014年10月以来,陆小龙及旗下几乎所有公司,被不少讨要债款的民间借贷者告上法庭。这其中,甚至包括张志熔之父代表的上海地通,也在向陆小龙讨要江苏盐城合作项目的2亿元借款。

  被陆小龙出走事件牵连的,还包括两家信托公司——四川信托和中融信托。其中,四川信托曾通过信托计划向陆园集团盐城项目锦盛豪庭提供4亿元贷款。据接近四川信托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该信托计划也遇到了还款问题,但已经在2014年4月份提前结束,由四川信托接手处置了相关资产。

  除此之外,界面新闻记者还查询到四川信托另一个投向陆小龙旗下项目的信托计划——上海良华置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该信托计划募资12亿元,先期募集不超过2亿元,投资于上海虹桥良华购物广场。并由陆小龙旗下公司及其本人提供担保。从发行时间看,该信托计划尚未到期。

  此外,为陆小龙提供资金的还有中融信托。中融信托是馨雅名庭项目公司上海丰翰的一个股东。在针对陆小龙的系列诉讼案中,被告者也包括上海丰翰,故而中融信托无法袖手旁观。界面新闻记者发现,2013年9月,在中融信托的助力下,陆小龙公司以180%的高溢价拿下馨雅名庭项目。买地的14.1亿元资金中,8.25亿来自中融信托的一个房地产信托计划。

  在陆小龙远遁美国的背景下,这些信托产品的兑付前景堪忧。

  而隐藏在陆小龙背后的大佬张志熔,近来日子也不好过。与陆小龙同为江苏如皋籍的张志熔,是上海滩最为神秘的富豪之一。关于其如何成长为造船业和房地产业巨头,至今仍有很多谜团待解。如今,张志熔旗下造船和地产两大产业双双落寞不振,其中,尤以恒盛地产为甚。

  这家曾一时风光无限的上海民营房企,在2009年上市和恒大、龙湖等企业在同一时间段上市,但与这两家房企相比,恒盛地产走出了一条令人吃惊的下滑曲线。

  恒盛地产从上市初期年销售额67亿元,一度冲至年销售133亿元规模,年度最高溢利达到36亿元。但其势头从2012年开始急转直下,到2014年中期仅销售19亿元,并开始亏损,且半年亏损多达2.21亿元!

  恒盛地产规模一度逼近国内房企前二十位,但如今,已很难在任何排行榜上找到它的名字。在12个城市布局30个项目之后,恒盛地产再无扩张意愿。2013年以来,它只新增了馨雅名邸一个项目。而就是这么一个新增项目,在拿地之后也用来融资,迟迟不见开发。

  界面新闻记者现场发现,尽管馨雅名邸地块拿地一年有余,但现场尚在打桩,施工队入驻只有几天时间。2014年5月,用该地块恒盛地产也通过中融信托融资7亿元。

  有迹象显示,繁复的资本运作与关联交易,可能正在摧毁这家上市公司。一直以来,张志熔都以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著称。2014年6月底,恒盛地产重续了与张志熔之父的上海地通在建筑事务上的合作。尽管业绩不好,但恒盛却把与上海地通关联交易的资金上限从6.8亿元提高到了14.2亿元。

  张志熔曾打算在2014年初将恒盛地产私有化,但遭遇香港小股东的抵制而作罢。为此,其行政总裁及首席财务官同时辞任。

  监控资料显示,恒盛地产的海外债券正在变为垃圾债。其2018年到期的一只债券已经连续四个月下跌,目前已经跌至每1美元面值为68美分的水平。违约风险正在累积。国际投资者已经对恒盛地产的基本面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有分析师甚至认为恒盛地产将成为下一个佳兆业。

  界面新闻记者曾致电恒盛地产询问张志熔跟陆小龙的关系,及恒盛地产与陆小龙“跑路”事件的关联,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复。界面新闻记者亦未能联系上张志熔或陆小龙本人对该事件置评。


25 : greatsoup38(830)@2015-02-05 00:19:43

同國藥成立合資公司
26 : Clark0713(1453)@2015-03-01 14:10:39

恒盛地產張志熔神秘發家路

核心提示:近日恒盛地產(845)先後經歷「封盤」、「老闆跑路」的傳聞,令集團大股東張志熔不得不親自現身,證實他並未「遠避美國」,亦與近期被查的令計劃兄弟「不認識」。實際上,這位低調的富商素來以「神秘」著稱,而這已不是他第一次被迫至台前。

近日恒盛地產(845)先後經歷「封盤」、「老闆跑路」的傳聞,令集團大股東張志熔不得不親自現身,證實他並未「遠避美國」,亦與近期被查的令計劃兄弟「不認識」。實際上,這位低調的富商素來以「神秘」著稱,而這已不是他第一次被迫至台前。
  據《新京報》報道,祖籍江蘇南通的張志熔,旗下擁有恒盛地產和熔盛重工(1101)兩家本港上市公司。2010年,張志熔以158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身家,排名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26位。
  曾為「資本狂人」
  43歲的張志熔首次引發媒體的集中關注,是在2012年7月。彼時,在中海油收購尼克森的交易中,美國證監會指稱,張志熔通過內幕交易獲取浮盈700萬美元。此後,該案以張志熔繳納1,400萬美元罰款和解。
  事實上,在上述事件發生之前,張志熔及其發迹經歷,鮮見於報端。由此他被外界稱為「神秘富豪」。但因此次內幕交易,張志熔被諸多媒體戴上「資本狂人」等稱號。
  後來,張志熔也不堪輿論壓力,被迫辭去恒盛中國、熔盛重工兩大上市公司董事長。至於辭任的原因,張志熔給出的解釋是,希望能更專注處理私人業務。
  滬地產界嶄露頭角
  據「和訊網」列出的張志熔資料顯示,從1997年開始,張志熔團隊開發的項目在上海地產界嶄露頭角。2005年,張志熔回到家鄉江蘇如皋創立了熔盛重工,任熔盛重工董事會主席,被譽為「民營船王」。然而具體的工作經歷及時間均不詳。
  2013年初,張志熔大幅轉讓熔盛重工股權的消息令外界震驚。此後11月,恒盛地產又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張志熔提出私有化建議。這再一次令張志熔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惟私有化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
  近期,界面新聞的報道稱,張志熔及恒盛地產,與近日被查的令計劃兄弟存在交集。據報道,恒盛地產曾與北京青石投資共同在北京設立過一家公司。青石投資的所有人,為令計劃弟弟令完成的商業搭檔。
  雖然張志熔如今出面闢謠,這一傳聞卻已極大影響了恒盛地產的股價走勢。與此同時,張志熔家族旗下的熔盛重工,也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受造船業不景氣的影響,熔盛重工自2012年起就連續虧損。2014年上半年,熔盛重工虧損31億元。此外,熔盛重工的債務危機,也一直警報不停。財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熔盛重工資產負債率,由2013年的78.4%上升到了88.2%。
27 : Clark0713(1453)@2015-03-05 22:24:42

會否影響?
28 : Clark0713(1453)@2015-03-05 22:25:27

熔盛新投資者被捕

【本報訊】財困的熔盛重工(1101)早前公佈引入新投資者王平,有意藉發行新股集資二十五億至三十二億元,用作發展吉爾吉斯油田項目,加速集團轉型,擺脫造船行業低迷影響。不過《財新網》報道,龍柏宏易董事長王平於二月廿三日(大年初五),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原因是涉嫌在投資東方家園時的資金使用存在問題。

股東大會如期舉行
熔盛發言人回應稱也是從媒體中得知事件,現時仍就此進行了解,下周特別股東大會將如期舉行。至於會否影響熔盛與王平之間的合作協議,認購熔盛新股,他則不作評論;並強調王平目前只是集團新投資者,並非股東。另外,外電引述消息人士稱,王平被捕事件與熔盛的交易無關。熔盛昨天股價逆市升1.4%至0.74元。
熔盛重工二月十六日才發表通告,引入王平實際控制的宏易勝利投資作為主要股東,先行以五億一千萬元認購熔盛認股權證,若於六個月內換股每股行使價為1.2元,集資二十五億五千萬元;之後每股行使價為1.6元,集資三十二億三千萬元,當中八成資金用於吉爾吉斯油田項目。完成交易後,王平將持有集團16.73%權益,緊次於大股東張志熔的19.58%。熔盛將於三月十三日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建議將更名為「中國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熔盛通告顯示,今年一月底吉爾吉斯項目十六口新井的鑽井工程已完成,現階段未能就項目的時間表提供準確估算,估計最初三年需投入資本較高。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05/19063825
29 : Clark0713(1453)@2015-03-05 22:35:33

新引入 投资者王平被拘留 熔盛重工强调重组不受影响

21财经搜索2015-03-05 16:59:00

熔盛重工(01101.HK)去年试图引入的投资者王平被报道被拘留后,该公司今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已经决定暂停对王平公司发行认购权证,并强调其造船业务的重组不受该事件影响。
去年熔盛重工去年10月宣布,向王平全资持有并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的宏易胜利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认股权证,以筹集约32.2亿港元的资金。按照原计划,王平对这一认购权证的履约应该会在本月底前完成,完成后他将成为熔盛第二大股东。
但财新3月4日报道,王平此前被北京警方刑拘,是因为他涉嫌投资东方家园时的资金使用上存在问题。熔盛重工也已经发表声明,称无法和王平取得联系。

东方家园去年被曝出资金问题,此前有报道提到,王平担任董事长的龙柏宏易投资集团总裁和东方家园的管理层去年就已被警方逮捕。东方家园和其试图入股的熔盛重工仅仅是王平任职的十多家上市公司中的一小部分,在资本市场一直有“并购王”之称。

3月5日,熔盛重工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向王平的公司发行认购权证引入资金的目的是希望发展能源板块的业务,与熔盛重工就造船板块业务的潜在重组并无关联。在造船业务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去年熔盛重工宣布收购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油田,大举进军能源领域。
该内部人士强调,造船业务的潜在重组事项还在正常进行,不过并未透露进展。不过由于引入资金发展能源业务受挫,熔盛重工今日股价一度大跌8%。(编辑 徐炜旋)

http://www.21so.com/content/62-10901.html

Something will happen on 9 th Wed.......
30 : greatsoup38(830)@2015-03-06 00:13:29

不是嘛,那如何辦呢
31 : Clark0713(1453)@2015-03-06 00:32:53

不知情的以為是利淡,但實際情況是王平的拘禁根本是利好。
32 : greatsoup38(830)@2015-03-06 01:06:59

點解是利好?
33 : Clark0713(1453)@2015-03-06 01:22:18

talking away from here
34 : greatsoup38(830)@2015-03-06 01:27:49

下次再講
35 : hohiareq(53614)@2015-03-06 23:48:07

好想知師兄.......
36 : greatsoup38(830)@2015-03-08 16:31: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6/news/ec_ecf1.htm
熔盛認股證買方失蹤 集資遇阻
  2015年3月6日

【明報專訊】內地大型造船民企熔盛重工(1101)原先擬發認股權證集資最多32億元紓減財困,不過擬認購人王平傳已被北京警方拘留。熔盛亦稱無法聯絡王平本人,因此昨日宣布決定暫停發行認股權證。

指不符公司利益 暫停發行

《內地財新網》早前報道,龍柏宏易投資集團董事長王平被北京警方刑拘,起因是涉嫌在投資家居建材公司東方家園時的資金使用存在問題。

上月16日,熔盛重工曾公告將於3月13日在特別股東大會上,引入王平全資擁有的宏易勝利投資公司,王平將出資25億至30億元認購新股,成為熔盛的第一大股東,集資所得款項將會用於吉爾吉斯油田項目的資本營運開支。而重組後熔盛重工將會更改名稱為「中國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與王平失去聯絡後,熔盛董事會已經決定,發行認股權證並不符合公司及其股東的最佳利益,公司將就先前提出的發行認購證相關決議案尋求法律意見。

熔盛現時第一大股東為創辦人張志熔,公司近年被指資金匱乏,自2012年公司連續虧損,在2013年又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

近年被指資金匱乏

張志熔持有的另一間上市公司恒盛地產(0845)4日發公告確認,控股股東美年國際(由張志熔全資擁有)仍考慮私有化公司,正積極向金融機構尋求融資批准。受消息提振,昨日恒盛股價曾急升逾一成,收市報1.05元。

37 : LHC(34894)@2015-03-08 18:05:17

恆盛公布,控股股東美年國際(由張志熔全資擁有)仍在考慮可能將公司私有化,並正積極向金融機構尋求融資批准,以實行可能私有化,但至今尚未向董事會提呈正式要約。張志熔為恆盛創始人兼前任董事,曾於2013年11月提出以每股1.8元(較當時股價溢價45%,但較2012年6月底止資產淨值折讓39%)將恆盛私有化,但議案去年1月被股東會否決。

創始人同為張志熔的熔盛表示,已注意到近日有報道指潛在新投資者王平已被北京警方拘留,雖然不悉王平被查詳情及無法聯絡王平,但有關調查與公司發行認股權證予王平一事無關;且董事會認為,進行發行認股權證並不符合公司及股東最佳利益,公司將就此尋求法律意見。熔盛去年10月公佈以每股0.3元及初步認購價1.6元向王平發行5.1億元認股權證,首半年內行使認購價1.2元,最多可兌換1.7億股或佔擴大後股本16.22%。
38 : Clark0713(1453)@2015-03-08 18:29:48

不是甚麼重要的事。
39 : Clark0713(1453)@2015-03-11 08:57:16

短暫暫停買賣


"本公司股份已由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一日上午九時正起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短暫暫停買賣,以待本
公司刊發有关內幕消息及可能非常重大出售之公告。 "


Wakakakaka.......
40 : Clark0713(1453)@2015-03-11 12:18:05

【重磅】中民投(CM)牽頭熔盛重工重組財團浮出水面!
http://www.pf.hc360.com2015年03月09日14:04 來源:船舶海工圈 T|T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可以肯定的是外高橋造船已基本放棄收購熔盛重工,熔盛重工這個中國最大的民營船企果然體量巨大,如果連兩大集團都“吃不了”,接下來還有誰會有比兩大集團還大的“胃口”?
  事實上,就在幾天前,就王平被拘事件熔盛重工已取消此前認購權證的發行一事,熔盛重工董事會內部人士表示,王平個人事件對熔盛重工沒有任何影響。“我們準備引入協力廠商的戰略投資人和財務投資人對造船業務進行重組。”
  如今,一個以某江蘇大型船企集團牽頭、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在內的“超級組合”重組方案漸漸浮出水面。
  據消息人士透露,該江蘇船企計畫收購熔盛重工20%的股份,從而擺脫產能和空間限制問題。相關交易據說最快將于下周就將公佈,屆時熔盛重工董事會將開會討論重組方案。
  據瞭解,熔盛重工認購的最新進展鎖定了4家投資者。其中,該江蘇船企將持股20%,包括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在內的一系列中國銀行將持股40%,張志熔等主要股東將持股20%,剩餘股份由其他小投資者所有。
  去年早些時候,江蘇政府曾試圖促成外高橋造船收購熔盛重工的交易。然而,一位元消息人士稱,由於中船集團無意收購熔盛重工,外高橋造船已經放棄了收購交易。
  熔盛重工自2012年以來持續虧損,2014年前三季度熔盛重工淨虧損達到33億人民幣。自去年起,熔盛重工一直在尋找投資者為在建新船提供融資。
  熔盛重工正在進行資產重組,以便改善總體財務狀況、提高公司經營業績。消息人士稱,下週五,除宣佈重組結果外,熔盛重工還將正式更名為“中國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資料
  熔盛重工和中國民生銀行
  中國民生銀行和熔盛重工的關係非同一般,合作關係由來已久。據瞭解,民生租賃是中國最大的船舶租賃企業,在熔盛已經有累計三十多艘船的訂單,民生銀行在2010年還給予熔盛重工25億元貸款授信。2011年民生銀行增發,參與新增發的股東之一就是江蘇熔盛投資。
  2014年3月18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董事史玉柱一行,到熔盛重工南通基地參觀考察。
  熔盛重工和光大銀行
  2011年,光大銀行與熔盛重工集團在江蘇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光大銀行將給予熔盛重工最高100億元授信額度,用於支持熔盛重工今後的業務發展。
  熔盛重工和國家開發銀行
  2011年9月,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的合作進一步升級,昨天下午,熔盛重工與國開行安徽省分行在合肥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獲得國開行350億元戰略授信。
  這也是繼2011年8月,熔盛重工與國開行江蘇省分行展開300億元規模的戰略合作後,雙方再一次展開大手筆合作。熔盛重工和國開行一直保持著親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早在2009年12月,國開行就牽頭給予熔盛總金額為21.5億人民幣的海洋工程項目貸款,支援公司建設。
  還有哪些銀行和熔盛重工有關係?
  2010年上半年,熔盛重工分別獲得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銀行500億元貸款授信,同年12月,獲農業銀行授信80億元。2011年1月,獲光大銀行100億元授信。6月,獲中信銀行110億元授信。8月,在中國進出口銀行和東方匯理銀行的牽頭下,外資銀團給予熔盛重工2.2億美元銀團貸款額度。僅僅一周後,熔盛重工又獲得來自農業銀行的280億元授信額度。8月26日和9月28日,熔盛重工分兩次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給予的300億元和350億元戰略授信,由此獲得的貸款將主要用於海洋工程基地的建設。
  至2014年3月,熔盛重工已與江蘇省境內的由中國銀行、進出口銀行及民生銀行牽頭的逾10家銀行組成的銀團簽署了《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債務優化銀團框架協議》,以將銀行借款的還款及續貸期限延長至2015年底。授信業務種類包括但不限於保函、專案貸款、貿易融資、流動資金貸款、中期票據、信託以及保理等。

http://info.pf.hc360.com/2015/03/091404492778.shtml
41 : GS(14)@2015-03-11 15:13:23

sell ship company?
42 : Clark0713(1453)@2015-03-11 15:47:26

張志熔:熔盛重組不減債
2015年03月09日 16:51 來源於 財新網
重組關鍵時刻,中國最大民營船企的大股東、創始人複盤熔盛及熔盛下一步
  
【財新網】(記者 于寧 包志明)
今年42歲的張志熔看起來有些疲憊。他在2001年著手開始籌建的熔盛重工從2012年以來就陷入債務危機,現在正處在重組的關鍵時刻。2015年3月9日,看到財新封面文章《熔盛的秘密》後張志熔接受財新專訪,詳述創業得失和作為大股東、創始人對重組的想法。
  張志熔1972年出生,江蘇如皋人,個頭不高,略帶南方口音。複盤熔盛十多年的發展,他感慨頗多,自陳有兩大教訓:一是產品線太分散,對新船廠來說攤子鋪得太大,研發和人員的負擔太重,如果重來,要聚焦;二是國家政策變化太快,銀行本來追著貸款,政策一變就追著催款,特別是小銀行來得最晚,催得最狠,因此以後希望政策不要變來變去,企業也要謹慎選擇貸款銀行,要找長期合作夥伴。
  張志熔強調這次重組主要要為造船實體——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引入新的大股東,以增強企業資信渡過此輪週期性低迷。至於重組,他堅持三點,一是保全銀行的債權,不減債;二是保住企業的團隊和生產能力,因此不會賣資產或設備;三是保住企業的品牌。做到這三條,張志熔稱“對家鄉就有交待了”。
  關於重組的時間表,張志熔稱,要在今年——即2015年底前結束。
  江蘇熔盛重工原本由上市公司熔盛重工百分百持股,如果能在今年重組成功,上市公司將變成小股東,張志熔在江蘇熔盛重工和上市公司的股份可能攤薄至10%以下,上市公司將轉以能源為主業。關於自己的下一步,張志熔坦承現在有些累,等重組結束,要好好休息兩三年。他很看好能源領域未來的改革和開放,認為民營企業可以從中找到機會。他在十多年前曾經投資過一個煉油廠,因為上游壟斷,總是找不到油,後來變成了一個與油氣相關的倉儲中心。未來,也許是有機會重啟煉油。
  財新:2013年以來的撤貸事件對熔盛產生了哪些影響?
  張志熔:2012年下半年造船行業處於下降通道,一些小銀行開始撤貸,比如到期不續貸,要求我們提前還款或者追加授信條件,2012年底和2013年就很明顯,2013年二季度變得尤為嚴重。
  銀行撤貸,不開保函,尤其是小銀行,貸款進來晚,但聞風而動撤貸卻很早。銀行不開保函,我們在建訂單無法正常生產,嚴重影響了生產節奏。船在船塢裡面,停在那裡不能生產卻佔用了塢位,雖然我們80%-90%都是大客戶,但一條船延期就會影響後續正常的生產流程,肯定要延緩交船。船東按照延期天數讓我們交滯納金,為此我們進行了計提與撥備,導致2013年巨虧87億元,其中57億元是非常性大額撥備。
  船東狀況也不好,航運業下行,很多大船東巨虧,也不願意接船,他們樂意和我們重新談合同。
  財新:你是如何應對這一支付危機的?
  張志熔:我現在只是熔盛的大股東,在公司沒有別的職務了,也不是董事。當時企業失血,2013年3月以來我們在海外發行了57億港元可轉債,我個人提供無限責任擔保,我家人對此都很支持,為的是提振各方的信心。其中有少部分可轉債已經轉成股份,轉股價格只有1港元-1.05港元,對我個人攤薄很厲害,我的持股比例從27%降低到18%左右。這些資金用於支付銀行利息、發工資等。
  現在,要渡過這輪下行週期,熔盛還需要引入新的大股東來重建銀行的信心,增強公司的資信。現在銀行不給熔盛開保函,我們有訂單也沒法造船。什麼時候銀行願意繼續授信和開新的保函了,熔盛就可以再轉起來了。
  財新:熔盛延期交船比較嚴重,目前情況如何?
  張志熔:通過這兩年的努力,到去年底,我們把在建的船舶,也就是已經下塢的船舶全部交付了。我們和有意接盤的重組方談判,他們也希望把訂單都理清楚,能完成的完成,不能完成的與船東重新談判,這樣才能判斷潛在負債有多少。
  有些船東不需要採購,但也不取消訂單,不願意放棄機會,這些擱置的訂單出於維護客戶關係和下游供應商的關係,我們也不能取消,就只能擱置,等著市場好了再接著做。船東只付5%的定金合同就生效,而我們的很多採購是要提前的,很多零部件是外包加工的,我們還得支付這些供應商的錢,不能把人家坑了。我們是兩頭吃飯,一是船東,二是下游的合作夥伴,兩頭都不能得罪。在造船進入買方市場後,經營現金流顯然是不匹配的,進來的錢是前小後大,付的錢是前大後小,就是前期船東定金少,但我們支付出去的多,對我們的壓力就很大。
  比如淡水河谷的16條40萬噸船是目前噸位最高的散貨船,技術難度高,對生產工藝、設計要求都很高,我們也是第一次造,前期投入大,從圖紙到人工都是如此,前幾條船成本翻番,人工費用增加一倍以上。現在這些研發投入都是我們的優勢了,我們培養了建造40萬噸大型船舶的研發能力、設計能力,以後我們就能接更多這類訂單。我們的很多船東也對我們的船的品質表示滿意,願意和我們簽訂新訂單。
  現在因為銀行目前不開新的保函了,我們一直在消化以前的訂單,但還沒消化完。到去年底我們把需要交付的全部交付,已經下塢的船都建完了,把船塢基本騰空了,這樣重組方不必擔心未來還有潛在負債了。
  保函如不能按時歸還,和貸款違約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拼命交船,一旦棄船國際仲裁的成本很嚇人,去年交船噸位達到240萬噸,收回資金滾動造船、償還貸款,去年中國進出口銀行的60多億貸款全部還完了。當時口行總行風控、業務部門以及分行人員到我們一線調研,看到我們大股東、核心團隊都沒變化,還給我們新增了授信,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很大幫助,我們將來就要找這樣能長期合作的銀行。
  財新:重組進展如何?
  張志熔:現在是政府協調,我們、債權銀行、重組方幾方在談。債權銀行組成銀團,由中國銀行牽頭,目前中行的貸款和保函還有20多億元。我們對銀行的總的貸款餘額已經從高峰時降了很多,大概就是你們說的204億元。
  對我們感興趣的企業很多,有外資,也有中國企業。我們的條件,一是保全債權人,不能減債;其次生產經營、核心團隊不能動,三是保留熔盛品牌。
  重組方看重的是我們未來的訂單,因為我們有40萬噸大型船舶和15.7萬噸油輪的接單能力,而且產品品質得到船東認可。
  銀行則希望投資人進來能增信,我們重組主要是為了提振銀行的信心,我個人已經承擔了57億的無限責任(30個月的期限,至今未解除),我已經盡力而為了。銀行擔心如果再發生一輪危機,你還有能力繼續承擔風險嗎?所以我們需要引入新股東來增強資金實力,讓銀行儘快恢復信心。只要銀行開出保函,我們就可以接新訂單開始造船。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現在股價較低,也不適合增發新股。

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5-03-09/100789575.html
43 : greatsoup38(830)@2015-03-12 00:29:07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4922[/realblog]
44 : Clark0713(1453)@2015-03-16 23:42:29

"諒解備忘錄
於二零一五年三月十日(於交易時段後),本公司與潛在收購方訂立諒解備忘錄,據此,本公
司與潛在收購方一致同意,本公司擬向潛在收購方出售、潛在收購方擬向本公司收購,本集團
中國境內的造船及海洋工程業務相關的核心資產與負債。雙方將就相關資產與負債的範圍和列
表及交易条款及安排進行進一步磋商。"
45 : GS(14)@2015-03-17 00:09:38

以後都唔叫熔盛了
46 : greatsoup38(830)@2015-04-01 12:35:1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01/news/ww_ww2.htm
熔盛續見紅 去年蝕78億
2015年4月1日

【明報專訊】熔盛重工(1101)指,受取消船舶訂單致錄得存貨撥備等影響致減值近50億元人民幣拖累,去年連續第二年虧損,全年虧損達77.55億元人民幣,雖較2013年的86.85億元人民幣為少,但仍為今年香港上市公司虧損之最。今年內擬在吉爾吉斯開200口油氣井,估計開每口井所需開支不超過200萬美元,每桶油價處於30至40美元仍有利可圖。

47 : GS(14)@2015-04-01 17:10:31

虧損增100%,至70億,空殼超重債
48 : GS(14)@2015-04-22 02:06:56

出售船業予國企
49 : Clark0713(1453)@2015-04-22 10:49:42

Confirm 左買家啦




50 : Clark0713(1453)@2015-04-25 13:47:15

【名家搶先睇】殘爆熔盛蓄勢大反撲(唐牛)

提起熔盛(1101),大家只會諗到一堆負面消息——一年狂蝕98億,金額仲高過市值,恐怖;每股NAV 0.45仙,市賬率216倍,天價;大股東張志熔是非多多,混亂!俗啲講句,真係衰到貼地。不過,喺零期望嘅情況,只要有丁點好消息,哪怕是十劃未有一撇,都足以令股價由地底彈番上地面。

熔盛周二發通告,公佈一連串消息︰早前洽售造船及海洋工程業務核心資產與負債,潛在買家原來係一間A股公司,公司透露磋商進展良好,兼且同多家主要債權銀行簽署同意函;公司同時宣佈,明日(周五)起將易名為華榮能源。

從任何角度出發,上述消息皆百利而無一害。第一,泊到A股碼頭,搖身一變成為港A股,知名度大大提升,肯定惹來北水注意,再講,出售資產未有提及條款,隨時涉及印股票,意味可升呢為A股公司在港上市旗艦,升價十倍;第二,搖身一變成為石油及天然氣股,睇番場內三桶油,市值全部過千億,難得有一個唔夠100億嘅新面孔出現,炒爆是常識吧。

再望一望成交,不得了,噚日成交股數5.6億股,乃繼2010年11月掛牌以後最高,值得尊重。各路人馬真金白銀落注一隻只炒憧憬股份,相信冇一倍唔會收手,用噚日開市價0.85元做計數位入場,換取一個海闊天空新世界,點秤都值博。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50422/53662213
51 : Clark0713(1453)@2015-04-25 18:54:07

2015年4月25日

陸永 財經coffee
華榮變身國企 行走「一帶一路」

.....

最近,筆者的舊愛熔盛重工﹝現已易名為華榮能源(01101)﹞又有新聞,去年熔盛重工以2.184億元收購吉爾吉斯項目60%權益,以發行代價股份來支付,當時有人認為熔盛重工不務正業,負債極高,仍發展其他業務。但本周故事又有新發展,內地政府同意熔盛重工重組方案,熔盛重工將會變賣現有造船及海洋工程業務,而公司負債亦將轉移,收購方為一間發行A股股份的公司。今時今日,熔盛重工負債高達282億元,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公司,在內地確實是Too Big to Fail。

在A股上市,要食得起熔盛重工的公司不多,以市值來計算,中國A股最大四間造船公司為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廣船以及鋼構工程,大部分是國企,有國家支持。今次熔盛重工重組項目,A股收購方不知如何找數,但亦不外乎發股票或現金,未來熔盛重工變賣資產,手頭現金應大幅上升,而負債轉移。如A股收購方發股票,熔盛重工手頭爛資產將搖身一變,將手持大量牛氣沖天的A股股票。

專注石油天然氣項目

熔盛重工改名華榮能源後,未來專注石油天然氣項目,華榮能源與吉爾吉斯石油天然氣簽訂合作協議開發出石油,項目總面積約545平方公里,可採石油儲量約6.38億桶。華榮能源是15年來油氣投資規模最大的公司。

吉爾吉斯今年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為中亞國家重要成員國之一,亦是「一帶一路」重點發展項目。今次華榮能源能夠拿到吉爾吉斯的項目,加上有A股國企入股收購造船業務,熔盛重工變身華榮能源,明顯已經由民企轉成國企,未來在「一帶一路」上應有一重要席位。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email protected]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i ... 0%E8%B7%AF%E3%80%8D
52 : Clark0713(1453)@2015-05-14 01:13:30

股價及成交量不尋常波動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華榮能源(01101)宣布,隨著作業團隊及射孔彈等物資
逐步抵達施工現場,吉爾吉斯項目的現場生產狀況更完備。其中,伊225油井近日完成射孔後
獲高產,為項目的石油生產工作取得成果。
  在油井局部生產的情況下,吉爾吉斯項目的日產油量於本月9日已經超過500桶。集團計
劃於短期內進一步完成20口新鑽井生產和10口老井壓裂工作
  本月9日,吉爾吉斯項目的伊225油井完成射孔IX層,並錄得理想的產油量增幅。該油
井射孔井段為2287﹒9米至2293﹒9米,作業隊於射孔後錄得無控制防噴日產油量大幅
增加至約388桶。
  以8毫米油嘴控制生產,日產油量則約達278桶。該井於去年完鑽,於去年10月射孔V
層,同月16日投產,其時初期日產油量為36桶。(cy)
53 : greatsoup38(830)@2015-05-14 01:46:57

開始好轉
54 : jj1984(29252)@2015-05-26 23:04:12

鄭建明同王平根本唔關事,大家都以為佢地同1101做手術...原來係搭順風車
55 : Clark0713(1453)@2015-05-26 23:50:33

不完全對,王平是想搞的,可惜他出師未捷,身先⋯


56 : jj1984(29252)@2015-05-26 23:52:49

Clark071354樓提及
不完全對,王平是想搞的,可惜他出師未捷,身先⋯

今日是肥老闆派大包,沽清就完了⋯
It's your last chance.


鄭建明連輸數場,真係人怕出名豬怕肥....仲有827,651
57 : Clark0713(1453)@2015-05-26 23:59:07

最近是香港區大富翁選拔賽,筆者對這個遊戲很著迷,曾對戰過世界冠軍畢華流的徒弟。遊戲中涉及到概率及很多談判技巧,你拿俗稱「Green Monster」的綠色貴地換人家便宜橙色地,表面上是給人家便宜,但緣色地的建築成本太高,這個交易往往解除了自己的困局。

「一帶一路」大搞鐵路船務,本應為華榮能源(1101)(前稱為「中國熔盛重工」)這間全國最大民營造船公司帶來希望,這個時候它卻買下吉爾吉斯的石油業務,最近更在通告中表示,把造船業務售予某間A股公司,把生金蛋的雞賣給人,市場中有人摸不著頭腦。

實際上,該集團負債早已超過250億元,造船訂單往往以億元計算,這個負債數字拿去銀行做貸款,人家也怕你會違約。

事實上,該股主要股東張志熔也曾公開表示過,銀行不開保函,嚴重影響了生產。把這個業務脫手,似乎是熔盛唯一出路。

買家誰屬也是今次交易的重點,早在2013年王平已經買過熔盛的CB(可換股債券),之後股權易手應該塵埃落定,靠王平在內地關係,成功重組也指日可待,後來白武士被人拘捕,事情也告一段落。今次華榮表示與政府機構就交易事項召開會議,看來今次買家背景及實力不亞於王平。最大機會應是去年跟該集團租過設備的中國船舶(600150),中船太多訂單而應接不下是舊聞,是次收購一舉兩得。華榮解決負債問題,還有國家支持,目標價任開。


筆者持有上述股票。
https://www.facebook.com/stockgambling123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62339
58 : Dboycat(54726)@2015-05-28 03:54:55

我因為消息入左唔少貨,希望唔死得
呵呵 驚驚地
59 : greatsoup38(830)@2015-05-28 23:39:05

買845好過
60 : GS(14)@2015-06-17 00:43:02

新油井
61 : GS(14)@2015-07-24 01:31:18

ok
62 : greatsoup38(830)@2015-08-29 11:00:18

虧損降15%,至19億,重債負資產
63 : GS(14)@2016-03-09 01:51:57

5合1後,銀行及供應商股代債
64 : 50499411(57265)@2016-03-09 16:42:09

先合後供,向下抄?
65 : GS(14)@2016-03-09 16:44:49

5049941163樓提及
先合後供,向下抄?


供就沒有,向下炒是一定
66 : 50499411(57265)@2016-03-09 17:40:37

greatsoup64樓提及
5049941163樓提及
先合後供,向下抄?


供就沒有,向下炒是一定


唔明,真心求教:
1. 大股東之後有88%,應該股權集中,會向上抄,如果向下,必然是隨後供股?
2. 如果不是因為股權,而是因為某些人習慣向下抄?
3. 之後冇債,不是應該前景更好,而股價向上?
67 : GS(14)@2016-03-09 17:45:19

5049941165樓提及
greatsoup64樓提及
5049941163樓提及
先合後供,向下抄?


供就沒有,向下炒是一定


唔明,真心求教:
1. 大股東之後有88%,應該股權集中,會向上抄,如果向下,必然是隨後供股?
2. 如果不是因為股權,而是因為某些人習慣向下抄?
3. 之後冇債,不是應該前景更好,而股價向上?


這些我老實說不太確實,但這麼多股數出來一定跌
68 : greatsoup38(830)@2016-04-03 04:39:44

負資產重債,虧損7%,至45億
69 : greatsoup38(830)@2016-04-05 18:26:08

買野
70 : SYSTEM(-101)@2016-05-19 00:37:34

greatsoup38所發的貼子已被greatsoup(管理組:8) 刪除了。(原因:廣告) 存檔ID:397
71 : SYSTEM(-101)@2016-05-19 00:37:34

greatsoup38所發的貼子已被greatsoup(管理組:8) 刪除了。(原因:廣告) 存檔ID:396
72 : Clark0713(1453)@2016-05-19 01:05:31

All above is about #1011, not #1101.
73 : jj1984(29252)@2016-05-19 08:17:57

係wo搞錯哂1011同1101!
74 : GS(14)@2016-06-10 04:03:36

new medicine
75 : GS(14)@2016-10-25 10:26:59

根據一般授權建議發行103,500,000港元
於二零一八年到期的7.0厘可換股債券
76 : greatsoup38(830)@2017-01-17 08:06:04

發約1億CB
77 : GS(14)@2017-03-22 16:47:25

盈利增33%,至1.13億,重債
78 : greatsoup38(830)@2017-03-31 07:02:32

負資產重債,虧損降33%,至32億
79 : GS(14)@2017-07-17 17:42:24

bad
80 : GS(14)@2018-03-28 07:09:13

超級負資產重債,虧損降50%,至18億
81 : GS(14)@2018-07-24 04:29:02


82 : GS(14)@2018-10-02 12:45:01

GREAT
83 : GS(14)@2018-10-02 12:45:22

出售事項的最新情況
本公司一直致力尋覓潛在買家並展開討論,以處置業績不良且債務負擔沉重的造船及工
程業務的核心資產及負債。經與買方公平磋商後,本公司與買方已就主要條款達成協
議,現正擬議訂立出售協議。據此,本公司將有條件同意出售,而買方將有條件同意購
買出售集團。買方的最終實益擁有人為本公司發行的可換股債券的持有人。除上述情況
外,本公司與買方並無任何過往業務或其他關係。
雙方主要同意本公司就造船及工程業務應佔的債務所作全部擔保將於出售事項完成後解
除。預期出售事項擬進行的交易如落實,或會構成上市規則第14章項下的非常重大出售
事項且本公司將因此須遵守所有相關披露及╱或股東批准規定(如適用)。
出售事項完成(倘落實)後,本公司將不再進行造船及工程業務,而專注於能源勘探及生
產業務。有關詳情,請參閱下文「專注於能源勘探及生產業務」一節。
債務重組的進展
除出售事項外,本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為本公司的業務運營進行再融資並對債務進行重
組,本公司亦期望同時進行以下債務重組計劃:
(i) 出售負債;及
(ii) 持續與餘下債務持有人進行磋商,以就所欠彼等債務的償還方式達成協議。
出售負債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九日、二零一六年三月七日、二零一六年三月
二十四日及二零一六年九月十四日的公告,以及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六年三月九日的通
函,內容有關出售負債。本集團一直致力與若干債權人進行磋商,以結算現有債務。該
計劃取得了較大進展,本集團已大致與若干債權人協定將所欠彼等的債務人民幣3,100百
萬元撥充資本。
本公司將遵守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屆時將就有關出售負債及其項下擬進行交易作出進
一步公告,當中載有(其中包括)協議的進一步資料。

84 : GS(14)@2018-11-23 12:56:08

債轉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