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熟客延續一麵之緣 白武士打救老食店
1 :
GS(14)@2016-05-08 02:58:38熟客陳先生幫襯廿多年,去年化身「白武士」拯救麵檔。
【飲食籽:識飲惜食】有59年歷史的亞洲電視熄機,老牌食店樂意扒房、康記粥店等相繼結業,見證着一個時代畫上句號。或許他們曾相信會有「白武士」現身相救,可惜好夢最終落空。然而,奇蹟偶有發生。觀塘有近廿年歷史的車仔麵檔因不敵加租要結業,偏偏有捧場客忘不了那秘製魷魚和辣醬,在茫茫人海中找出檔主,當上白武士拯救麵檔,接棒成為新任老闆。相逢何必曾相識,一「麵」之緣縱然平凡,卻延續了一份獨一無二的味道。
觀塘重建,進行得如火如荼,舊有風光所餘無幾。在暫且能逃得過拆卸厄運的宜安街上,曾經有家開業逾16年的車仔麵檔「金僑小食」,被譽為全港最美味的車仔麵之一,附近街坊無不認識。其辣魷魚、滷水豬大腸、豬紅、蘿蔔,是例牌必點餸菜,再加一羹秘製辣醬,一蘸勾魂動魄,令人牽腸掛肚。一麵三餸加盒檸檬茶廿五蚊抵食學生餐,賣到街知巷聞,凡午市必門庭若市。可惜去年初,店主收到加租噩耗,小本經營難敵倍增貴租,惟有忍痛退下火線,結束風光歲月,不少來捧場的老饕,到埗後始發現昔日的熱鬧麵檔已人去樓空,只剩鐵閘一道,驚訝萬分,當中包括陳先生,「從未試過這麼失落!我希望能再次吃到那種味道,和太太商量後,決定要找出金僑老闆盧先生。」他既是舊一代金僑車仔麵的忠實擁躉,也是新一代金僑、即「來多碗車仔麵」的半個老闆,彷彿早就和這個平凡麵檔結下不解緣。
入股支持 只求可以來多碗
「我之前在觀塘打工,每日也來食晏,成家立室後還帶太太來。就算家住深井,每月也最少來兩次!」這天同行的,還有他太太和女兒。「有次丈夫說,帶你去吃我打工時常吃的車仔麵,辣醬超美味的,的確一試難忘。辣醬非死辣,是那種讓你久不久就想再吃到的味道。」陳太笑說。得悉金僑結業,她和丈夫一樣失落,以為從此再嚐不到這味道,「後來先生提議,不如試試找金僑老闆。怎料在網上一搜就找到他電話,可能是緣份吧!」陳生一家四口每次來幫襯,總會按人頭叫碗車仔麵,再額外多點一個淨餸及魷魚,埋單最少兩三百,難怪盧生一接過電話就認出他們來,「之前試過找舖位,但租金始終不合心意,本打算關門大吉,沒想過會有熟客肯出手相助。」盧先生說。兩人一拍即合,陳生入股約十個月後,他們在原址附近找到新舖位,並續聘原有班底,重現昔日的風味。還記得在金僑年代,低調的盧先生從不接受訪問,只默默煮麵做菜。重出江湖後,作風依舊,只偶爾回答記者提問,「還是交給陳先生說吧。」這也許是令陳生欣賞他的地方,「以前來幫襯,任何時間也會看到他在忙,不常聊天,但他手腳快又勤力。」雖然已成為「來多碗」的老闆之一,但每當站在盧生的麵檔前,夫婦倆也總會變回一位雀躍的小食客,點自己愛吃的麵和餸料,舀一匙辣醬,再喜孜孜的埋位準備品嚐,總希望可以來多碗。多年來從不間斷的一碗麵,有人或會認為只是種單純對味道的崇拜,但對陳生陳太來說,也許是緣份的牽絆,「每次來食麵,總有種來找老朋友吃飯的感覺呢!」
五餸車仔麵 $42(每加一款餸加$6)陳生最愛的車仔麵,必選豬腸、豬紅、魷魚及蘿蔔。
車仔麵配料超過廿款,保持一貫舊舖風味,且不設劃單,食麵要先排隊點餸。
蘿蔔牛腩煮得入味,豬紅嫩滑鮮甜,豬腸軟腍不膻,是繼辣魷魚外的四大王牌配料。
陳生(左)最欣賞盧生是他工作認真又勤力,獨門炮製的辣醬更是坊間找不到。
辣魷魚 $12(淨餸)招牌魷魚彈牙不韌,配上惹味秘製辣醬,幾乎是每位客人必點的配料。
「金僑小食」原址在宜安街,新舖搬到康寧道後還改名「來多碗」,即麵好吃得要來多碗。
來多碗車仔麵觀塘康寧道62號
打工仔 留住常餐甲與乙
「冰室是香港人的回憶,我要延續這份快將消失的味道。」金記冰室老闆徐汶緯(Ray)說。故事回到2012年,開業近半世紀、位於筲箕灣金記冰室因加租而被迫結業,當時Ray只不過是位幫襯了四五年的熟客,「我剛好在金記對面的串燒店打工,每日來醫肚必點生滾牛肉麵或豬膶麵,還有馳名以平底鑊煎至燶邊的雙蛋。」後來他得知金記要執笠,就跟老闆陳伯商量,花了近半年時間,才能用誠意打動伯伯將招牌託付給他,以「金記」名字轉戰西營盤,至今已有三間分店,「金記是陳伯辛苦打出來的江山,其實舊店生意不錯,只欠一個機會。」大膽買下品牌,一切源於他對傳統味道的一份情,舊舖留得住的他也會盡力保留,包括陪伴金記走過四十多年的常餐甲、乙及茶餐等,希望能延續這份屬於港人的懷舊風味及人情味。
常餐$42包括火腿奄列方包、豬膶福字麵及熱奶茶,四十多年來從未變。
金記老闆徐汶緯因不捨港式冰室味道消失,就當起白武士來。
金記冰室西營盤德輔道西213號地下
蘭姐接手 好旺角獲米芝蓮殊榮
由食客化身「白武士」拯救老店,還有憑自家製竹升麵馳名的好旺角麵家,「一直也愛吃這裏的撈麵,經常和囝囝來幫襯。」好旺角現任老闆蘭姐憶述。1971年開業的好旺角,是旺角數一數二的老麵店,人流如鯽,都是衝着那碗秘製炸醬麵而來,蘭姐就是其一,「1989年,得知當時的老闆打算結業退休安享晚年,自己又對飲食業有興趣,就膽粗粗要求入股。」後來她更接手好旺角,但餐牌上的招牌食物依然不變,甚至班底也一如往昔,由選料、調味,以至烹調技巧也保持一貫傳統風味,除了洗衣街總店外,更開設花園街分店,自2013年起,花園街店更連續四年被評為米芝蓮車胎人美食。蘭姐說,她最欣慰的就是看到熟客扶老攜幼、幾代同堂,甚至由昔日的小孩到長大成人後,還繼續來幫襯她。
京都炸醬撈麵$46招牌炸醬撈粗色深味濃,微辣帶甜,惹味非常,份量十足。
好旺角麵家旺角洗衣街123號地下
記者︰黃依情攝影︰許先煜、梁志永編輯:黃仲兒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07/19600747
天行者《星戰8》預告:絕地武士要完結
1 :
GS(14)@2017-04-16 14:41:17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今年40周年,由前日起一連四日在美國舉行慶祝活動,昨日《星戰》第8集《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Star Wars:The Last Jedi)導演Rian Johnson連同監製Kathleen Kennedy、「Rey」黛絲烈尼(Daisy Ridley)、「天行者」麥克咸美(Mark Hamill)、「Finn」約翰保也加(John Boyega)等與影迷見面,同時亦公佈今年12月上映的《星戰8》預告片及新海報。預告片中,承接上一集Rey黛絲找到天行者,被他訓練成絕地武士,亦見到Rey拎着光劍於山頭練劍。奸角Kylo Ren雖然上一集於第一軍團基地上爆炸後消失,但原來他仍未死。被Kylo所傷的Finn似乎未復原,要瞓在醫療箱內。最後一鏡天行者步出山洞時說:「我只知道一個真相,就是絕地武士要完結。」
■「天行者」麥克在預告片中聲明要終結絕地武士。
■新加入的美籍越南裔演員Kelly扮演反抗軍維修部成員Rose。
■嘉莉在《星戰8》佔多戲份,但不會現身《星戰9》。
第9集冇預嘉莉
在記者會上導演介紹新加入的美籍越南裔演員Kelly Marie Tran,她在戲中戲份重,角色Rose是反抗軍維修部成員。「Finn」約翰透露Rose不是士兵,亦不想成為英雄,但二人會一齊被捲入冒險旅程。「莉亞公主」嘉莉費莎(Carrie Fisher)去年底離世,死前已經完成拍攝《星戰8》,一直有傳《星戰9》會剪輯嘉莉的舊片段再用,而弟弟Todd Fisher亦向外透露,與嘉莉女兒Billie Lourd已達成共識,授權《星戰》電影繼續使用嘉莉影像。不過監製Kathleen接受ABC電視台訪問時,否認此講法,她表示《星戰8》會是嘉莉最後一部現身的《星戰》電影,沒打算在《星戰9》加入嘉莉。Kathleen強調影迷會於《星戰8》見到好多嘉莉戲份,亦大讚她表現得好出色。撰文:泰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6/19991265
「地產佬」做白武士 無功而返
1 :
GS(14)@2017-05-26 23:49:28【明報專訊】被內華達州財長Dan Schwartz提及的「地產佬(real estate guy)」融創(1918)主席孫宏斌,過去多次意圖扮演白武士,但每次均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孫宏斌首次「失意」是收購綠城(3900)失敗。融創和綠城合作被譽為經典,而綠城原老闆宋衛平曾經更將孫宏斌稱作綠城接班人,卻意外地反口不賣,表達對孫宏斌的不滿,一場天作之合只留下唏噓。
收購綠城佳兆業 爛尾收場
收購佳兆業(1638)更是曲折離奇,在佳兆業老闆郭英成失蹤以及樓盤被封售後,融創伺機入主,豈料郭英成突然又殺回公司,還發生公章搶奪事件,最終收購終止,孫宏斌之後直言佳兆業帳面價值是零,永遠復不了牌,即使後來復了牌,他也堅稱不會改變對佳兆業的看法。
已表明不投資樂視汽車
多次收購無功而返的孫宏斌,卻斥資150億元人民幣投資和地產業務全無關係的樂視,也難怪被財長看作是唯一一個被賈躍亭騙到的人。不過孫宏斌躋身第二大股東後,已經指樂視業務「該切的切,該調整的調整」,市傳是次裁員也有融創方面的指示。孫宏斌亦明確表示不會投資樂視汽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66&issue=20170526
【讀書好×果籽】民俗學的視野:讀《梅乾與武士刀》
1 :
GS(14)@2017-05-27 00:08:09【文化籽×讀書好】最近同友人談起香港工匠技藝失傳問題,她的家族是製造傳統中藥,如猴棗散、川貝末等,認為會隨着父親一代而終結,我深有同感,家父在印度人裁縫店工作,為赤柱軍營的英軍造西裝、禮服,學的是一套標準英式西裝工藝,今天香港懂得造英式西裝的師傅,已經買少見少,後繼無人。數年前曾到訪內地紫砂茶壺的原產地丁蜀鎮,那些近五百年由明朝流傳下來的手造茶壺工藝,所用的工具與明朝無異,工藝師在環境惡劣的工作坊內造壺,他們說手工壺正逐步被倒模大規模生產取代。今天中國傳統工匠技藝式微,但年輕人卻追捧日本的工藝產品,如岡山縣人手藍染牛仔褲、手工木眼鏡框、手工阿波藍染布、以至手工釀造清酒,但凡「手工」就代表了品味、時尚,何解?
民俗工藝之美
我相信因為日本人是最早發現面對西方工業文明入侵,需要致力維護民俗工藝,於是由人類學家、藝術家、歷史、考古學家在三十年代發動民俗學運動,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研究妖怪傳說,從天狗、河童中理解日本民族性,柳宗悅則發現生活中民藝品的實用價值,提倡「用之美」,發起民藝運動,1936年在東京市目黑區駒場設立日本民藝館。他兒子柳宗理揉合設計與傳統工藝,生產出獨一無二的日用品,如經典的「蝴蝶凳」及南部鑄鐵鍋。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樋口清之作品《梅乾與武士刀》,作者是日本考古學大師,在二戰後日本努力接受美國文化,以為這等如洗心革面,樋口卻反其道而行,重新由生活文化詮釋「日本是甚麼?」,此書是學術大師手到拈來之作,很易讀,且充滿趣味。他首先確立日本人基本價值,與西方分別是在於人與自然關係,日本不是以征服自然出發,而是細心地觀察自然,順應自然作配合。他寫日本京都三十三間堂,這座興建於1265年用來安放一千零一尊觀音塑像的佛寺,七百多年來經歷討無數颱風、地震天災,三十三間堂仍然屹立不倒,靠甚麼?近千年歷史的中國木建築早就沒有了。原來它的地基不是穩固的石頭,而是黏土與砂礫等一類具彈性的土質,可以卸力。
生活中的身份認同
書中提到日本煉鐵鑄刀技術,曾令西方人嘖嘖稱奇,德國孖人牌刀具是從日本鑄刀學到一點便已經成為名牌產品。原來當時日本只有松炭作燃料,但不足以令鐵熔成液態,只能變成含雜質的半液態,由於含碳成份高,硬但脆,於是工匠就用捶打令碳成份逐漸釋放出來,但捶打力度要一致,否則品質不均令某位置易折斷。這些技術在中國也有,但武士刀的特別在於同一張刀身,既有堅硬鋒利的刀刃,又有柔軟性的刀身,巧妙之處是鍛燒刀身後泡進溫水令刀鋒變硬這工序,水太冷收縮速度太快,刀刃會有裂痕,水溫太熱,又得不到期望的硬度,而掌握水溫這就是鑄刀師傅的絕學,是刀匠一生的血汗智慧,日本人稱為「心魂傾注」。西方及中國有高溫燃料如焦煤、焦炭可煉鐵水,所以只要做好拋光打磨便成,但日本因只有木炭這種低溫燃料,天然條件不利,經過近千年不斷改進下鑄造出冷兵器時代最強武器,明朝日本浪人海盜襲擊福建廣東沿海,士兵便受盡武士刀的苦頭。樋口清之在書中也介紹了日本稻米文化、副食品,追求甜酸苦辣鹹之外的第六種味道「鮮」,由此最後產生了「味精」。這些故事既有考古、又有歷史文化分析,亦關連當今日本社會,身份認同不一定是宏大的歷史敍事,也可來自日常生活,希望有一天我也會看到「香港民俗學」的好作品。
柳宗悅提倡尊重工藝精神,傳承至今。
柳宗理設計的經典作品蝴蝶凳,體現了工藝運動與設計的相輔相成。
撰文:劉細良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26/2003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