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地時間7月28日晚,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最後一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在接受本黨提名後,發表了長篇演講。第一財經在此全文編譯其演講詞。
很感謝,謝謝!感謝所有人,謝謝!謝謝你們!非常感謝所有人,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如此熱情的歡迎,感謝你們所有人,感謝你們舉辦此次盛大的民主黨大會。謝謝我的女兒,我能夠成為你的母親感到非常驕傲,我也為你的成就感到驕傲。
45年前,我與比爾在圖書館聊天。那段對話到現在還是很強大,它陪我們經歷了讓我們內心充滿喜悅的好時光,也陪我們度過了考驗我們彼此的壞時光。
在周二晚上,我非常高興地看到,我的丈夫還是能夠非常好地去描述我們的關系。我也要感謝我的家人、我畢生的朋友、所有努力工作讓我們今晚有機會站在這里的人,還有本周加入了我的競選活動的人。這是多麽非凡的一周,我們聽到了比爾·克林頓和奧巴馬的演講。美國現在更加強大,這要得益於奧巴馬總統的領導力,我本人也因為和他的友誼而變得更好了。
我們也聽到了副總統、獨一無二的喬·拜登的演講,他用自己寬廣的胸懷談論我們黨對於勞動人民的承諾。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提醒我們說,我們的孩子正在看著我們,我們所選出來的總統也將會是他們的總統。
那些剛剛認識蒂姆·凱恩的人,你們馬上就會明白為什麽弗吉尼亞州人會如此推崇他:從市政委員會到市長,到州長,再到參議員。作為副總統,他將讓整個國家為他自豪。
我還想謝謝伯尼·桑德斯。伯尼,你的競選啟發了數百萬美國人,特別是那些全身心投入到初選活動當中的年輕人。你將經濟和社會正義問題帶到了舞臺的中央,而這也是它們原本就應該所處的位置。對於所有你的支持者,無論現在是在這里還是在其他地方,我想讓你們知道,我聽到了你們的聲音。你們的事業就是我們的事業。我們國家需要你們的好點子、能量和熱情。這是我們把進步平臺變成實實在在的改變的唯一辦法。現在,讓我們一起讓這變成現實。
朋友們,我們來到了費城。這里是我們國家誕生的地方。在240年前這座城市中所發生的一切仍然可以教給我們很多東西。我們都知道歷史。但我們通常只會關註結果如何,對於歷史的另外一個可能走向卻關註不夠。當時13個州的領袖聚集在費城,其中有些人還是想要站在國王這邊。有些人想要站在國王這邊,他們就自顧自地去做了。革命命懸一線。幸好他們開始彼此傾聽,妥協,尋找統一的目標。當他們離開費城的時候,他們逐漸認為自己是一個國家了。這樣才使對抗國王成為可能。這需要勇氣。他們也確實擁有勇氣。美國開國者們接受了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團結起來,才能更強大。
現在美國再一次面臨需要考慮的時候了。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將我們拆散,將我們拖往深淵。信任和尊重的紐帶正在磨損。和開國者們當時面臨的情況一樣,沒有什麽一定的事情。真的只能靠我們自己。我們要決定是否共同合作,這樣我們才能共同崛起。
我們國家座右銘是萬眾一心: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會堅守這個座右銘嗎?我們聽到特朗普在上周的共和黨大會上說,他希望美國從世界獨立出來,他希望我們彼此獨立。他還說今天世界的危險將蒙蔽美國,他還說他帶領共和黨從 “白日的美國”帶往“黑夜的美國”,他希望我們害怕未來、害怕彼此。
偉大的民主黨總統羅斯福在80多年前的所說的話就已經完美地反駁了特朗普,當時美國的處境要比現在危險得多。他說,我們所應該恐懼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恐懼本身。
我們現在非常清楚,我們的國家需要對抗的是什麽。我們並不害怕。我們會奮起直面應對挑戰,就像我們過去所做的那樣。我們不會建立起一座墻。我們會打造經濟,讓想要獲得不錯報酬的人能夠如願。我們也會為數百萬已經在為我們經濟做出貢獻的移民建起獲得公民身份的橋梁。我們不會禁止宗教。我們會和全體美國人以及我們的同盟一起抗擊恐怖主義。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有太多的美國公民自經濟危機以來無法漲薪。不平等現象太多。社會流動性太少。華盛頓太僵化。國內外有著太多威脅。
但是看看我們為了面對這些挑戰所拿出的力量吧。我們有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多樣性的人民。我們有最寬容、最慷慨的年輕人。我們有最強大的軍隊。最創新的企業家。最經久不衰的價值觀。自由和平等,正義和機會。我們應該感到自豪,這些詞語和我們美國人聯系在一起。
所以,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們說,我們的國家很弱。我們不弱。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們說,我們沒有達成目標的條件。我們有。最重要的是,不要相信任何說這句話的人:“我能搞定這個問題。”這些就是特朗普在克利夫蘭所說的話。這些話應該給我們敲響警鐘。真的嗎?我一個人就能搞定?他是不是忘了什麽?前線的軍隊。沖向危險的警察和消防員。照料我們的醫生和護士。改變生命的教師。在每一個問題中都能看到可能性的企業家。在暴力事件中失去了自己孩子、然後又投身於讓其他孩子安全偉大事業的母親。他忘記了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美國不會說:“我一個人就能搞定。”我們說的是:“我們一起來搞定。”記住:我們的開國者進行了革命,書寫了憲法,如此,美國才不會變成一個將所有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中的國家。
在24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對彼此充滿信念,大家看到在達拉斯發生的槍擊慘案,有五名英勇的警察殉職了,當時警長呼籲當地社區支持警察的工作,甚至是成為警察。當他發出這個呼聲的時候,大家知道發生了什麽嗎?在五天內超過四百個當地的居民申請成為警察。這就是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美國人做出的響應。
20年前我寫了一本書《舉全村之力》,許多人看到標題之後都會問,這到底是什麽意思?意思就是,我們沒有辦法以一己之力來養育家庭、經營企業、治愈社區或讓國家崛起。美國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將自己的能量、自己的天分、自己的抱負來讓我們的國家更好、更強。這個是我真心所相信的,我也相信共同團結才會變得更好,這個不是歷史書上學來的,也不僅僅是競選當中的一個口號。這是國家的指導方針,是國家過去和未來的基石。在這個國家,經濟是為每一個人服務的,而不僅僅是精英階層。無論你住在哪里,你都可以獲得好的工作,送自己的孩子去好的學校讀書。每個孩子都能夠有夢想,而且這些夢想是可以實現的。我們的家庭更強大,社區更安全。
這就是我們為之奮鬥的國家,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未來。在此,我懷著謙卑之心,和對美國夢的堅定之心和無限信心,宣布我接受各位提名我成為美國總統候選人!
有時候站在這里演講的人可能是一個新人,但正如大家所知,我不是一個新人了。我過去是美國的第一夫人,也在紐約州當了八年的參議員,後來競選總統但失敗了。在這之後我代表了在座各位成為了美國的國務卿。但是我的工作頭銜只是告訴各位我做了些什麽,並沒有告訴你我為什麽要做這些工作。在過去這麽多年作為國家“公共服務”人員來說,我覺得“服務”方面的工作相比“公共”方面的工作對於我來說更容易。可能大家會困惑到底該怎麽描述我。現在就讓我來跟你們講講。
我所來自的家庭,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名字放在高樓大廈上。我的家人是另一種建築者,他們是普通美國家庭所熟悉的那種建築者,他們用自己所能獲得工具——無論上帝給了他們什麽,無論美國給了他們一種什麽樣的生活——去建造更好的生活,為自己的孩子構築更好的未來。
我的祖父在同一家花邊作坊工作了五十年,因為他堅信他付出一切努力會使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比他好。他是對的。我的父親上了大學,在賓夕法尼亞州踢足球,珍珠港事件後參加了海軍。戰爭結束之後,他開了個自己的小公司,給窗簾印花。我還記得他每天都要站在那里幹很久的活,他想給我的哥哥跟我一個機會,他所沒有過的機會。他做到了。
我的母親她在年幼的時候被父母拋棄了,她14歲的時候獨自一人在別人家里面做女傭,她被其他的人善良拯救了。她小學老師看她沒有午飯吃,給她帶了整整一年的午飯。很多年以後她教給我的經驗我一直牢牢記著:沒有人是孤軍奮戰的,我們必須相互守望、相互幫扶。我的母親確保我學到了這些。
所以我去了兒童保護基金會工作,我挨家挨戶地去家訪那些身患殘疾、沒有機會上學的兒童。我記得遇到過一個坐輪椅的小女孩,她告訴我她多麽迫切地想要上學,那個時候她想上學的夢想是不可能的。我不禁回想我的母親在她孩童時代經歷了什麽,我意識到僅僅關心是不夠的,要推動真正的進步,我們必須在法律跟情感上都做出改變,我們必須要有理解跟行動。所以我們收集了事實,建立了聯盟,說服了國會,讓所有孩子都能夠享有教育資源。這非常驚人,對嗎?現在每一個有殘疾的孩子都有權利去上學。
但是你怎麽樣實現這個想法呢?你要一步一步的去做,一年一年的去做,有時候甚至是一個一個門的去敲。當我看到安娜斯塔西婭出現在舞臺上,代表了數百萬因為這些變革而有學可上的年輕人時,我真是開心極了。
是真的。密歇根州弗林特的水里面到底含有多少的鉛,愛荷華州有多少家精神病治療機構,你們的處方藥的價格,這些細節我都知道。因為這不是一個關於你家庭或孩子的細節,這是大事。也是你們下一任總統所應該關心的大事。
過去三天中,你們見到了很多啟發過我的人,他們讓我加入到他們的生命,他們也成為我的生命一部分。我的朋友萊恩·摩爾和勞倫·曼寧在周二的時候講到了自己的故事。我認識萊恩的時候他只有7歲。當時他渾身上下都是支架,這些支架可能有40磅重。當時我們全國醫療保險法案失敗了,正是萊恩這樣的孩子讓我和兩黨領導人繼續合作,為他們爭取了醫療保險,現在有八百萬兒童因此受益。勞倫在911事件中嚴重受傷。正是她和其他的911受害者跟生還者讓我代表911受害家庭,為他們爭取權益。十年之後,白宮戰況室里,奧巴馬總統做出了勇敢決定消滅了本拉登,那個時候,我想到的就是勞倫這些人。在這次競選中,我碰到了太多激勵我繼續去推動變革的人。在你們的幫助下,我會將你們的聲音、你們的故事一起帶進白宮。
我將是民主黨人、共和黨人和獨立黨派人士的總統。我將是生活處於掙紮邊緣的、努力奮鬥的和成功的人的總統。我將是給我投了票的和沒有給我投票的人的總統。我將是所有美國人的總統。
今晚,在我們國家成為一個更完美聯邦的道路上,我們達到了一個里程碑:這是歷史上首次有一個主要黨派提名女性為總統候選人。當我站在這里,身為我母親的女兒,身為我女兒的母親,我真高興這一天到來了。我為所有的祖母和小女孩感到高興,為男孩和男人高興,因為當美國碰到任何阻礙的時候,我們會為每一個人清掃面前的障礙。沒有“玻璃天花板”,只有無限的可能。所以讓我們繼續努力,直到1.61億女性都擁有自己所應得的權利。
然而,比今晚我們創造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幾年我們將共同書寫的未來。首先讓我們來說說如何幫助勞動者保持領先地位。奧巴馬總統和拜登副總統幫助我們從一場最嚴重的經濟蕭條當中全身而退,現在我們的經濟比奧巴馬總統宣誓就職的時候更加強大,我們新增了1500萬多個工作崗位,也有2000多萬人新獲得了醫療保險,美國的汽車行業也經歷了最好的一年。這些都是真真正正的進步,但是我們不能夠沾沾自喜,我們不能夠滿於現狀,我們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
我們仍然面臨著在經濟蕭條之前就已經出現、經濟複蘇時期也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去到美國各地的家庭進行溝通,我看到你們當中的許多人覺得經濟沒有惠及到他們,有些人感到非常的痛苦,有些人感到非常的憤怒。你們是對的,現在經濟沒有按照它所應該的方式去運作,美國人願意工作,努力地去工作。但是現在有太多的人感覺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的尊重越來越少,他們自己所得到的尊重也越來越少。
民主黨是工人階級的黨派。但是,我們的工作做的還不夠好,我們一定要再去做更多來改善現狀。今晚我想要告訴你們,我們將如何讓美國人過的更好。我作為總統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創造更多的機遇、更多的工作、更高的工資,就是在美國創造這些豐厚的條件,從我入主白宮的第一天直到最後一天,特別是那些長久被人們遺忘的地方。不論我們的內城還是邊遠的小縣城還是郊區,無論哪個社區。
我相信,當中產階級強大了,美國就會強大;我相信,我們的經濟並沒有在按照它應該的方式運作,是因為我們的民主沒有按照它應該的方式運作。這也是為什麽我們需要讓最高法院大法官下令讓金錢遠離政治,去擴大選舉權,而不是限制它。
我相信,從我們國家獲益很多的美國企業也應該對美國有所回報。許多企業是愛國的,但也有許多並不愛國。他們一手拿著稅收減免,一手偷偷解雇自己的員工,這是不對的。我也認為,不能允許華爾街再一次摧毀民士街。
我還相信科學的力量。我相信氣侯變化是真實的問題,我們可以拯救地球,同時也可以創造上百萬的清潔能源行業的工作。我相信,當我們有上百萬的辛勤工作的移民,他們為美國做出貢獻,如果我們將他們驅逐出境的話,這樣非常不人道。全面的移民改革會驅動經濟增長,也會讓家人團聚,也是我們需要做的正確的事。
因此,無論你屬於哪個黨派,或者你沒有黨派也好,如果你也有這樣的信念,那麽這就是你的競選活動;如果你認為公司應該不僅僅和高管去分紅,而要和員工分紅,那麽請加入我們;如果你認為最低工資應該被提高,那些全職工作的人不應該陷入貧困,那麽就請加入我們;如果你認為每一名美國男性、女性和孩子都有權享受平價醫療,那麽請加入我們;如果你認為我們應該拒絕不公平的貿易協議,我們應該支持美國的汽車行業、鋼鐵行業、制造行業,那麽請加入我們;如果你認為我們應該擴大我們的社保體系,讓女性自己來做醫療保險的決策,那麽請加入我們;是的,如果大家相信,一位工作勤勞的母親、妻子、姐妹或女兒應該得到平等的薪資,那麽也請加入我們的競選。讓我們確保美國經濟為所有人服務而不是只為富人服務。
你們沒有在特朗普的演講中聽到這些東西。他滔滔不絕地說了70多分鐘,當中沒有提到任何的解決方案,而我們早已經知道他不相信這些理念。也難怪他不說自己的規劃是什麽。你可能已經註意到了,他經常說,我喜歡談自己。
我上任的最初一百天,我會和兩個黨派合作,力求通過二戰以來最大的投資,為美國創造全新的、報酬不錯的就業機會。制造業、清潔能源、技術和創新、小企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就業機會。如果我們現在投資基礎設施的話,這個不僅僅會為現在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同時也為未來的就業機會帶來很多的好處。同時我們也會改革我們目前年輕一代為將來的工作做好準備的方式。桑德斯和我一起努力,為中產階級提供免費的大學教育機會,讓所有人上大學都不用背債。同時我也將解放上百萬已經背負債務的學生。
有一點我們並不是經常會說的:大學非常重要,但是大學學位並不一定是通往好工作的唯一道路。我們將幫助更多人獲得技能,讓他們過得更好;我們會提振小企業,正如我父親這樣的企業,給他們新的動力,讓他們的夢想再一次起飛。讓小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有太多夢想被扼殺在銀行的停車位上了。在美國,如果你有夢想,那你應該能夠去實現它。我們也會幫助你們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為你們提供付得起的醫療,讓各位女性能夠真正的加入到社會的工作當中。
另外一件事。我們不僅僅會做一系列的投資,我們還會來支付這些投資,我們怎麽來支付這些投資呢?華爾街的那些高管們,企業,還有超級富豪,都要納稅。我們不會任由他們逃稅,他們會支付他們應支付的稅務。這不是我們在貶低成功人士,而是我們發現,98%的財富到了1%的富人手中。如果企業拿著稅收減免,但卻把工作出口到國外,我們會讓他們付出代價,我們會把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在國內創造就業!
我知道大家會想說,希拉里說的很好,但我們怎麽樣該把這些理想變成現實呢,我們怎麽樣打破華盛頓的障礙跟壁壘呢。看看我的履歷。在我過去的經驗當中,我跟兩院兩黨合作,審批了很多的法案,提出了很多的動議和項目,幫助到了數百萬美國人。如果你們給我這個機會,我當上總統之後還會這麽做。
特朗普是一個生意人,他對經濟有一定的認識。但是我們仔細看看他。在離這里60英里的大西洋城,他們發現很多承包商和企業失去了一切,原因是特朗普不願意向他們支付賬單。那些為他工作、也需要錢的人,他們拿不到錢,不是因為他付不起錢,而是因為他不願付錢。他為了當總統向你們做的種種推銷?相信他——然後你就能大贏一場?這就是他向那些小企業所做的推銷。然後呢,特朗普走人了,留下那些工人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他還經常說一些大而空的話,“美國優先”。特朗普把家具的生產轉移到土耳其,而不是在俄亥俄,把油畫印刷轉移到印度,而不是威斯康辛。他說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他倒是可以先從將生產制造業重新拉回美國國內做起。
關於我們國家的國土安全,我們也面臨著艱難選擇。大家看到了新聞,在中東、歐洲、我們國內所面臨的種種威脅和動蕩,從巴格達和喀布爾,從尼斯和巴黎和布魯塞爾,到聖貝納迪諾和奧蘭多,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定要把他們擊敗的敵人。大家都很焦慮,希望尋求保障。尋求穩定的領導力。
你們想要一名領導人,他明白如果我們和全球盟國進行合作打擊犯罪,我們會更加強大,他也懂得關愛我們國內的老兵。確保我們國家的安全,讓軍人得到尊重都是我的首要工作。我當時在伊朗核談判過程當中我沒有花費一彈一兵就制服了伊朗,對此我非常自豪,現在我們必須加強這一成果,並支持以色列的國土安全問題;我也非常自豪我和世界上各個國家達成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定,現在我們必須確保每一個國家來履行自己的承諾,包括我們自己。我也非常自豪站在北約的同盟國這邊,一起對抗他們所面臨的威脅,尤其來自於俄羅斯的挑戰。我也已經闡明了如何擊敗伊斯蘭國的戰略。我們將從空中襲擊他們的避難所,支持在地面消滅他們的當地部隊。我們會繼續和各個國家的情報部門合作,事先掌握恐怖襲擊,防患於未然;我們也會摧毀他們在網絡上那些企圖控制和極端化年輕人的行為。這些工作都不會容易做,也不會一蹴而就,但是我們相信我們可以最終做到。
特朗普說:“我比將軍們還要了解伊斯蘭國……”。不,特朗普,你不了解。在這里我要感謝為國家做出貢獻的男兵女兵們,包括像康納上尉以及他的兒子兩位都是美國士兵。我們的軍隊是國家的寶藏。我們將有關戰爭還是和平,生與死的決定托付給我們的國家元首。
大家要問一下自己,你們真的認為特朗普的性情適合做我們美國的最高元首嗎?特朗普甚至都駕馭不了總統競選。稍稍一挑動,他可能就會發火,當我們在進行辯論的時候。當記者問了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當他看見抗議者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美國真的遇見危機時他要怎麽辦。一個連推特上的評論就會讓他惱羞成怒的人怎麽會適合把核武器托付給他呢。
傑姬·肯尼迪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所說的話放在這里最合適不過。她說,在那個最危急的時刻,肯尼迪總統所擔心的,不是一場戰爭被有自控和自制能力的大人物挑起,而是被為恐懼和自傲所驅動的小人所挑起。
美國的強大不是在於抨擊,我們的強大在於冷靜,判斷,決心,以及對軍事力量的精準和戰略性使用。我承諾我將成為這樣的最高元首。如果我們真的想保護我們的美國國土的安全,我們千萬不能讓一位天天在遊說槍支的人擔任美國總統。我不會撤銷第二修正案,我也不會拿走各位手中的槍支,我只是不希望大家會無端的被那些原本不應該擁有槍支的暴力分子襲擊。
我們應該和那些負責任的槍支擁有者合作,去推動改革的實施,從罪犯、恐怖分子和那些想要傷害我們的人手中拿走他們的槍。幾十年來,我們說槍支問題太難解決。但是我想問你們,我們怎麽能夠袖手旁觀什麽也不做呢。你們聽到了、看到了別人的家人在槍支暴力中喪生。你們聽到了、看到了警察的家人被殺,因為他們槍支沒有犯罪分子多。我們應該可以求同存異,我們必須要彌合國民的分歧。無論是槍支、移民、宗族,還是更多其他的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要去傾聽,傾聽彼此。我們要盡可能的去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所以讓我們設身處地的為那些年輕的拉丁裔黑人想一想,為面臨著系統性種族歧視的男人和女人們想一想,我們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可以隨意處置的。我們也要設身處地的去想一想,想一想如果我們是那些警察,他們每天吻別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去做這些危險的工作。我們會去改革司法體系、重建執法部門的社區之間的信任。
我們也會去保護所有人的權利,民權、人權、投票權、女性的權利、工人的權利、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權利,還有殘疾人的權利。所有的權利都要得到保護。我們要直面這些惡毒語言,無論它們來自於哪里。在過去一年中,很多人犯了一個錯誤,他們一直對於特朗普的言論一笑而過,把他當做娛樂明星一樣看待,他們覺得他所說的惡毒語言不可能是認真的,他把女性稱為豬,他還說因為他有墨西哥的血統,所以美國法官對他不會很公正,他還嘲笑一名身患殘疾的記者。還有,侮辱像麥凱恩這樣的戰俘——一名真正的英雄和愛國人士,值得我們尊敬。
首先,我承認,我也不相信他是認真的。想領導這個國家的人居然可以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事情,但是讓人悲哀的是,沒有其他特朗普,這就是特朗普的本來面貌。最重要的是,特朗普沒有說到一點:美國非常偉大,因為美國本性是善良的,所以讓惡毒語言和偏執自大停止吧。特朗普沒有給我們真實的計劃,給我們的只是空洞的承諾。我們承諾的是什麽?一個大膽的創新計劃,可以改善美國人民的生活,讓你們安全,給你們好工作,讓孩子有他們應得的機會。該選誰很明顯了。
朋友們,每一代的美國人都團結在一起來讓美國更加自由,更加公正、更加強大,沒有一個美國人能夠單槍匹馬的完成這個目標。我知道曾經有一段時間有些事情讓我們慢慢分裂了,好像很難想象我們再次團結在一起。今天晚上我想告訴你們,進步是可能的,因為我知道我在全國美國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他們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我也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了解到這一點,我的生活很多次都跌倒了,但是還是堅強的爬了起來再度站起來。
就像我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一樣,我也是從我的母親學到了堅韌的精神,她從不讓我退縮,以前被鄰居欺負的時候我躲在家里面,她關上門不讓我回家,她說你必須直面欺負你的人,即便你的機會很小,你的對手非常強大也要這樣做。幾年前我的母親離開了我們,但是我每天都懷念她,還是聽到她的聲音在敦促我繼續鬥爭、繼續努力工作,這就是為什麽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要團結起來。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盡管我們“這輩子可能看不到美國的未來有多麽輝煌”,但是“讓我們加入戰鬥吧”。留下一筆寶貴的遺產,“在花園里種下你可能永遠也看不到的種子”,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在這里,不僅僅在這座體育館,也是在這個地球上的原因。我們的建國先輩們向我們展示了這種精神,後來還有很多其他人也向我們展示了這種精神。他們出於愛國,還有對國家的熱忱團結在一起,為所有人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環境,這就是美國的故事,而今晚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現在全球都在關註著美國,美國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所以,讓我們團結在一起,變得更加強大,充滿勇氣和信心地展望未來,為我們親愛的孩子打造更美好的未來,為美國打造更美好的未來。當我們做到這一點時,美國將前所未有的強大。謝謝!願上帝保佑你們,願上帝保佑美國。
學會識別這十種坑,讓你防止掉進投資人的坑里。
本文系作者簡法幫對i黑馬投稿。
一、投資人撕毀投資意向書,創業者卻不能撕破臉
投資意向書,與條款清單(Termsheet或TS)等投資意向文件一樣,在VC圈子里的使用是隨著實踐逐漸推廣開的,在並不久遠的歷史上,交易各方主要依靠的是“握手協議”或口頭協議等君子之約,只是商業世界的極速發展使得信任越來越難,交易各方越來越依賴於合同,如:書面的合同或者後來隨著技術發展出現的更多等效方式(如傳真、郵件以及電子合同等)。
如果你拿到投資意向書,這意味著投資人同意牽手了。但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創業者需要意識到的是,投資意向書往往只是意向性的“君子協定”,規範的投資意向文件通常會明確約定:該文件在法律上是沒有約束力的,除了明確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幾個條款(如:保密、排他以及爭議解決條款等)之外,其他的包括估值、投資金額等商業條款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君子協定”。
意向書的邏輯往往在於,投資人對公司還不夠了解,需要通過盡職調查等程序並在其他約定條件完成之後才能簽署最終的約束性投資協議。但是,投資意向書在專業投資圈具有道德上的約束力,如無意外,專業投資人通常都會按照投資意向協議完成投資,而且最終法律文件的確定大都以這份意向協議為依據。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創始人在簽署之前應當理解投資意向協議的核心內容、市場主流實踐以及風險。
投資人在簽署了投資意向書之後,如果沒有給出正當理由而不繼續完成投資,從投融資圈子來看是一個不道德的行為,正當理由包括盡職調查發現了公司方面原來沒有披露的重大問題或風險,當然肯定不能包括下文所說的投資人沒錢了。
對於創業者來說,糾纏投資人最終決定不投的理由是否正當意義並不大,重要的是有沒有做好事先的計劃和安排,來預防投資人最終不投資的結果,無論別人不投的理由是否正當。如果融資的時間的確緊迫,可能就要考慮是否同意給投資人排他權利;或者一個月的排他期可以,但是六個月的排他期公司也許就很被動了;如果排他期過長,能不能變通地想想:是否可以讓投資人在簽署投資意向的同時或稍後,就先通過可轉債或其他方式先到位一部分?
二、投資人賬上沒錢讓創業者很尷尬
基金管理人(GP)跟創業者一樣,也需要融資——從基金的投資人(LP)手中募集資金,而募集資金可能也需要跟創業者一樣向LP展示意向投資項目組合,有點像創業者參加路演一樣,除了展示GP的過往業績和團隊,還可能會需要遊說投資人(LP)項目(組合)的前景或潛在價值。如果GP在LP的資金承諾之後再去開始找項目,可能就會面臨存續期間(多為6-10年)的時間壓力,所以並不排除GP在積累意向投資項目的同時開展自身基金的募集活動,如果基金募集未達到目標或者未能募集到資金,GP自然面臨放棄項目的壓力。
其實,從筆者的有限經歷來看,創業者面臨更多的類似遭遇是一些募資能力比較弱的小基金和個人(天使)投資人身上,所以除了看投資人名片和口頭的一面之詞之外,創業者需要做自己的家庭作業,了解意向投資人的實力、背景、口碑和過往投資經歷和業績,也就是反向的盡職調查。
另外,如果給了投資人排他期,創始人應該堅決要求投資人在排他期內完成最終投資文件的簽署,並按照約定及時完成最終交割。如果投資人要求延長排他期限以完成項目,就可以大膽地提出補救方案,譬如先到位一部分資金解決公司資金壓力,因為所有投資人都能夠理解創業公司的資金壓力。否則,創始人就需要停止等待,盡快考慮替代性的融資選擇。
在錢到賬完成交割前,融資交易都不算真正完成,所以創業公司不要急於發布融資成功的消息,也不能放松警惕在辦公室等著投資款到賬,需要註意及時跟蹤和關註投資方的狀態和狀況。即使已經簽署了TS甚至正式的投資協議,投資人也完全可以利用盡職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為借口退出投資。所以,公司最要緊的是在簽署正式文件之後盡快拿到錢。
三、未簽投資意向就開始盡調,不投則可能泄露機密?
還沒有達成投資意向就開始盡職調查這種“霸王硬上弓”的做法,可能是在融資環境不利的背景下更容易出現的情況,表現出一部分投資人的強勢和創業者的單純無知。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需要分辨和了解投資人,在談融資的過程中,創業者披露項目信息的原則應該是:分享餅幹而不是分享制作餅幹的秘方。向投資人介紹產品和市場潛力如同跟消費者或用戶介紹產品和市場,當問到如何做的“秘方”時,創業者就應當更加謹慎,盡可能避免披露具有價值的技術信息。即便是為了充分展示而必須披露的情形,創始人可以控制披露節奏,在早期時盡量粗線條,隨著磋商的深入,再根據情況決定披露的深度和範圍。
另外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是項目信息的傳播。大家都能註意到在各種網絡和社群里漫天飛舞的各種BP,有些BP比較粗線條,而有些BP連公司的財務數據都包含在內。創業者通過電子和網絡等方式分享公司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當今信息傳播的泛濫程度,轉發只需要拇指、食指或中指幾秒鐘的工作,發送之初就需要推定BP上的信息是可以公之於眾的,包括公司的競爭對手,需確定能被轉發的內容中沒有重要的保密信息。
公司詳細的財務數據和資料應該在投資簽署投資意向書之後才能提供紙質或電子版本,此前應該以口頭講述、PPT演示和粗線條勾勒為主,確有必要給投資人看後臺信息也盡量不要提供紙質或電子版的詳細資料,否則創業者就只能在投資人不投的情況下面臨“後悔莫及”的結局。
也有些創業者提出,是不是可以要求在接觸投資人並提供公司信息時要求簽署保密協議?當然,如果投資人願意最好,但實踐中絕大多數投資人不會輕易同意簽署保密協議。
四、分期到賬,導致創業公司裸奔
分期投資往往是基於信息不對稱,投資人為了控制投資風險希望公司在達到約定的條件,譬如:業績、用戶或產品完成約定的里程碑(milestone)之後再完成後續的投資。這的確是實踐中容易發生爭議的地方,尤其是對於里程碑事件是否完成,衡量標準和完成的代價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視角和立場,實踐中也不乏為了達到後期投資約定的條件而沖(充)業績的做法。
創始人需要註意的是,不要像媒體公關一樣真的將分期投資視為成功融資的總金額,後期投資如果有條件就需要冷靜地掂量條件無法完成的可能,做最好的預期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否則就可能真的需要面臨“裸奔”的下場。
在分期投資的情況下,原本後續投資就是一種或然結果,一種最理想的狀態。但是,分期投資畢竟是投資人控制投資風險的方式,尤其是在投資人看到所投資項目進展不是很順利的情況下,自然會考慮保護投資,從而用顯微鏡來考察後續投資條件是否滿足,也並不排除在極端的情況下停止後續投資及時“止損”!
從創始人的角度,建議創業公司確保在融資款到位之後,再辦理工商登記確認投資人股權,分期到位的部分可暫時登記已經到位的投資所對應的股權。實踐中,簡法幫的一些用戶在實踐中已經碰到過投資人(經過工商登記)拿了股權但是不給錢,創始人面臨投資款要不到股權也收不回來的情況,局面非常被動,處理起來相當棘手。
五、投過競品還來撩,暗地幫助友商
創業者在融資過程中關於商業秘密保護的擔心可以理解,應對方法參見前文第三部分。這里強調一點:如果創始人做好了投資人的反向盡職調查,你就能夠了解到投資人是不是已經投資了友商,並可了解投資人的投資風格是不是喜歡投“賽道”,也就是在一個領域同時投資有競爭關系的多家公司。
知己知彼,自然能夠做到有備無患。
六、千里迢迢赴約,卻是投資人的助理招待
大家應該都知道,基金尋找優質項目的難度已經接近創業者融資的難度了,所以,投資人可能每天見好幾家甚至十幾家項目,當今已經不一定是投資人在CBD寫字樓高層等著項目創始人上門見面,投資人不僅需要四處奔波找項目,還要公關打品牌,所以投資人的時間更加緊張和稀缺。
視基金的規模大小,創業者首次進行投資人會面時的投資人團隊可能是投資經理而非決策層,如果你已得到投資經理的認可,可能還會安排更高級別人員的面談。但如果第一次面談沒有得到投資經理的認可,那你最好開始寄希望於其他投資人了。如果見面幾周後,仍沒有收到投資人的任何反饋,那就從潛在投資人名單中暫時劃掉這一家吧。
所以,創始人要打融資閃電戰,在預先設置的時間段內,全身心專註地做融資,在此時間之外,就不要再投入過多精力處理融資事宜了,盡量避免持久戰式的融資。
創始人一旦擬定了投資人名單,就應在特定時間內有計劃的進行安排。比如,在一、兩周內建立初步聯系,然後根據聯系結果集中安排面談。這樣不僅能提高效率及見面效果,還可根據會面和比較不同的投資人,從而更清楚的判斷哪家投資人更適合自己。
七、投資人對固有邏輯框架的偏執
能不能碰到具有共同語言的知心投資人,不僅僅需要創始人更多了解投資人,在實踐中更多還要靠創業者的運氣。
通常情況下,投資人畢竟不是創業者所在領域的專家,所以很容易出現投資人使用經驗積累的邏輯框架來判斷新的項目。投資人的工作是“伯樂”找到領域內的黑馬,而不是成為所投資領域的千里馬。
我們簡單的評論就是:從投資人融資最主要的是拿到錢,即使達不成融資至少可以認真聽聽投資人的問題,有的可能沒有什麽深度,但也的確是基於眾多投資經驗所積累出來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善於學習的創業者不會碰到一個真正“一文不值”的投資人。
八、投資人對創業者的傲慢
相信我,創業者是專業投資人的“衣食父母”,傲慢不會幫助投資人找到更多好項目。如果說投資人因為時間的壓力,其溝通方式讓創業者難以接受,倒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很多投資人也在感嘆,即使在所謂的寒冬環境下,這個市場上真的缺投資人麽?缺錢麽?創業者也無需太介意融資過程中的挫敗,還是繼續尋找適合你的投資人吧。
很多案例告訴我們,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投資人後悔當初錯過的案例比比皆是,沒有投資人會因傲慢而成功。
因為不願意錯過優秀項目或與優秀創業者結怨,很少投資人會直截了當地說 “我們不會投資你”之類的答複。在投資人不確定的時候,往往會采取觀望而不是回絕,投資人不僅害怕投錯項目,同時也更害怕失去優秀的投資機會。如果有投資人明確告訴你不會投,其實創業者應該感到幸運,因為他沒有去浪費你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九、投資人不懂裝懂
此處無評論,可參見前文第七部分。
十、人品不正,騙吃騙喝騙股份
如果說創業者遇到這類問題,我們只能為創業者的清純而惋惜。如果還有創業者為了融資而請人吃喝,不免令人懷疑TA是不是還生活在遠古時代,投資人的約見場所如果不是辦公室就應該在咖啡廳,融資也不需要采用銷售的吃喝套路,職業投資人陪家人時間都不夠,哪有時間去騙吃騙喝?因此,你需要確定的是對方是否的確是專業投資人。
關於FA(融資顧問),我們倒是有一些建議給創業者:如果有人以投資人的身份建立接觸,卻將關系轉變成了FA關系,創業者就要保持高度警惕。真正的FA提供的服務不僅僅在於幫助創業者找到合適的投資人,還需要參與到融資項目的整個流程,包括前期BP和後期磋商,如果僅僅是建立投資人的初步聯系,那創業者需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宅了。此外,FA的費用往往都是在融資款項到位之後支付,融資顧問協議要約定清楚服務內容,實踐中屢次碰到的案例是最終投資人是經過多層的轉介紹而認識的,這種情況需要支付融資中介費用麽?這要看融資顧問合同的具體約定。
最後,如果股權被人騙去了,筆者只能說愛莫能助,我們曾在各個場合不厭其煩地分享:創業者能用錢解決的問題,請一定不要輕易動用公司的股權。
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火熱內資崛起
中國市場突飛猛進
2016年產銷或超9萬臺
產量: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全年總產量達到7.24萬臺,同比增長34.3%。(統計局口徑)
銷量:2016年上半年我國共實現國產機器人銷量1.97萬臺,按可比口徑計算較上年增長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2個百分點;考慮到前期研發企業實現投產、新企業進入等因素,實際銷量比上年增長70.8%(機器人產業聯盟)。我們預計全年國產工業機器人有望超過3.5萬臺,同比增長60%。如果加上外資企業的銷量,國內機器人的裝機量有望超過9萬臺,同比增長34.2%。
國產機器人產品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多關節機器人占比提升從機械結構看,在多關節機器人占比提升的同時,圓柱坐標機器人、並聯機器人的占比在下降,國產機器人產品結構正發生著變化。2016年上半年國產坐標機器人保持龍頭地位且銷售加速,銷量超過8,100臺,占國產工業機器人總銷量的42.1%,比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多關節型機器人上半年累計銷售6,225臺,同比增長67.2%,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在工業機器人總銷量中占32.3%,比去年全年占比提高5個百分點。工廠物流機器人銷量超過1,000臺,同比增速高達71.3%,在機器人銷售總量的比重與上年持平。平面多關節機器人銷售1,750臺,同比增長12.6%,占總銷量的比重比上年回落4.7個百分點。圓柱坐標機器人累計銷售563臺,同比增長17.8%。並聯機器人上半年銷售有所回落,完成銷售330臺,同比下降7%。
國產機器人應用領域仍以搬運和上下料為主
從應用領域看,2016年上半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分布與上年基本相同。有60.1%的國內產工業機器人應用在搬運與上下料領域,這一比重較上年提高7.3個百分點,銷量同比增長94.3%。焊接是國內產機器人應用的第二大領域,銷量同比增長20.9%,約占總銷量的13.8%。此外,用於切割、磨削、去毛刺等領域的加工機器人和壓裝用裝配機器人市場均表現良好,上半年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03%和130%。
3C制造成為主要應用市場
從應用行業看,國產工業機器人廣泛地服務於國民經濟37個行業大類,91個行業中類,與上年相比應用領域更為廣闊。其中以3C制造業(計算機制造、通信設備制造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和以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整車制造為代表的汽車制造業,在國產工業機器人銷售總量中的占比最高,分別占30%和12.6%。
民族品牌逐步崛起
外資企業競爭優勢顯著
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產業競爭格局依然是外資品牌占據市場龍頭地位,“四大家族”依然取得20%左右的高增長,部分企業突破萬臺大關,充分受益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
民族品牌逐步崛起
而國產品牌中,在多關節機器人領域里,埃夫特、埃斯頓、新時達、新松機器人等公司發展較快,其中埃斯頓、新時達等均在1,000臺左右,埃夫特2,000臺,均實現了快速增長,逐步成長為內資工業機器人企業的龍頭領軍企業。4大外資品牌合計約占66%左右;第一梯隊的內資企業中,埃斯頓、新時達等專註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的企業增長較快,份額進一步提升至2%左右,龍頭企業埃夫特(美的集團持股17.8%)約占4%。
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強勁再創新高
北美市場:總額再創紀錄汽車是第一大需求市場
2016年,北美地區生產了近3.1萬臺機器人。2016年訂單銷量合計3.5萬臺,金額19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0%、7%;出貨量3.1萬臺,金額18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0%、14%,都創下了新的記錄。其中,美國公司訂購2.7萬臺,其次是加拿大訂購2,700臺,而墨西哥訂購了4,700臺。截至2016年9月,RIA預計有2.7萬臺機器人應用於北美工廠,僅次於日本和中國。
2016年機器人訂購量的增長主要來源於汽車制造企業。在2016年,汽車業采用了超過2萬臺機器人。在2016年9月同比增長14%。此外,食品和消費品行業、電子、塑料和生命科學采購了大量機器人。食品和消費品行業的機器人采購量1~9月維持了40%的增長率。2015年汽車行業訂單銷量增長了19%,而在非汽車行業工廠中領漲的半導體和電子行業增加了35%。
碼垛機器人是2016年銷量最大的機器人類型,其次分別為包裝機器人和切割、鍛造機器人。在2015年,增長速度最快的分別為塗布和點膠機器人(+49%),搬運機器人(+24%),和點焊機器人(+22%)。
日本市場:出口為主物流運輸機器人國內銷量最高
2016全年日本共計生產機器人15.3萬臺,同比增長10.3%;銷售額達到5,546億日元,同比增長2.7%。產值54,666億日元,同比增長2.72%,銷量15.3萬臺,同比增長9.5%。2016年出口11.7萬臺,占全部銷量的76.5%,同比增長9.2%。出口額3,880億日元,占全部銷售額的70%。
從應用分類來看,搬運、焊接、裝配是銷量最高的機器人,合計占比達到70%。搬運機器人銷量4.1萬臺,占比27%,同比增長36.7%,同時也是銷量增長最快的類型。隨著智慧物流和智能工廠的高速發展,未來可能會持續保持增長的態勢。焊接機器人銷量4.0萬臺,占比26.4%,銷售額最多,為1,239億元,但是其銷量、銷售額均同比下降2.7%、1.3%。裝配機器人銷量排在第三位,其增速為20.7%。
從應用領域來看,國內銷量的3.6萬臺(占全部銷量的23.5%)中,汽車及配件、電子是應用機器最多的行業。2016年,汽車行業機器人銷量1.3萬臺,占全部國內銷量的37.7%,同比增長25.8%,銷售額569億日元,同比增長19.3%,占比34.2%。電子行業銷量9,823臺,占比27.4%,同比略微下降4.8%。可以看出,相比較面向汽車行業占到全球半壁江山的歐美以及中國市場,日本機器人市場面向其他各領域的比例則更為均衡,雖然占比大多在10%以下,但是增長態勢較為明顯。這也說明,相對於汽車、電子和機械等常規行業,日本工業機器人廠商逐漸重視機器人在新興行業的應用。
2017年工業機器人市場展望:需求旺盛強者恒強
機器人本體市場需求旺盛
需求有望實現25%同比增長
我們預計2017年我國機器人整體市場需求量約11.5萬臺,同比增長25%,其中多關節工業機器人(3關節以上)有望達到7萬臺。
從下遊需求市場來看,3C制造業需求強勁。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3C制造基地,對相關自動化設備需求較大。2015年中國機器人(國產品牌)銷量中3C行業占到17%,已成為第一大需求領域。2017年智能手機行業,特別是蘋果手機產品換代有望帶動自動化設備的需求爆發。目前,在顯示屏幕領域Oled、手機外殼材質領域3D玻璃已經率先在部分手機企業的新機型上采用,如果蘋果跟進采用的話,將極大帶動相應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采購需求。
汽車產業鏈需求同樣旺盛。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傳統需求的最大市場,特別是高端的6軸工業機器人。2016年汽車行業整體銷量2,802萬輛,同比增長13.65%,其中國內制造的汽車銷量約2,775萬輛,同比增長13.75%;帶動汽車公司固定資產投資1.2萬億元,同比增長4.5%。預計2017年,汽車工業仍然是工業機器人市場的主要需求市場,特別是高端的6軸多關節機器人。
產能供給依然過剩
國內機器人產能供大於求。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逐步推進,工業機器人這一“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已經成為制造業最火熱的投資領域,且已經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賽道”上擠進來許多新的競爭者。目前工業機器人產能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高端能力不足,低端領域低水平重複建設、盲目發展。工信部統計我國涉及機器人生產的企業已逾800家,其中超過200家是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大部分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處於產業鏈低端,產業集中度低、總體規模小;各地還出現了40多個以發展機器人為主的產業園區,有些園區存在著重招商引資、輕技術創新、輕人才培養的傾向。
我們估算國產多關節機器人市場中,規模較大的埃夫特多關節機器人銷量約有2,000臺,埃斯頓、新時達、新松、廣數、啟帆等銷量在1,000臺左右,其他規模較小。如果刨除這些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其他約150家本體制造企業的平均銷量30臺以下,按20萬元/臺價格計算,產值少於600萬元,整體競爭能力較弱。即使按完全統計口徑(含並聯、直角坐標等低價值量工業機器人)計算,2016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約3.5萬臺,按200家本體制造型企業來算,平均每家的產量也不足180臺。
核心部件——減速器:市場規模較小,且外有強敵
減速器是關節型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其中RV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中使用最主要的減速器。由於工業機器人對減速器要求較高,國際龍頭機器人企業與龍頭的減速器企業形成了穩定合作,世界75%的精密減速器市場被日本的HarmonicaDrive和Nabtesco占領,其中Nabtesco生產RV減速器,約占60%的份額,HamonicaDrive生產諧波減速器,約占15%的份額。我們估算國內機器人用減速器(RV/諧波)的市場規模較小,預計2017年有望達到44億RMB。
其中,由於RV減速機主要用於20公斤以上的機器人關節,諧波用在20公斤以下機器人關節;RV減速器組成零件更複雜,承載強度更高,制造難度較高,量產規模小,相比國外產品既沒有質量也沒有價格的競爭力。
從國產化進展來看,國內目前正在布局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的企業有:上海機電、秦川發展、雙環傳動、華恒股份(昆山光騰)、武漢精華、恒豐泰、南通振康、巨輪股份、泰隆、山東帥客、蘇州綠的、中技美克、大族激光等公司。
核心部件——伺服電機:本土企業迎頭趕上
工業機器人的另一個核心部件是能夠精確的將運動指令轉換為運動動作的伺服電機,與普通伺服電機相比,機器人對伺服電機的精度和響應時間要求比較高。
機器人專用的伺服電機國外品牌市占率較高,目前歐系機器人的驅動部分主要由倫茨、Lust、博世力士樂等公司提供,歐系電機及驅動部件過載能力、動態響應好、驅動器開放性強,且具有總線接口,但價格稍貴。而日系品牌工業機器人關鍵部件主要由多摩川、安川、松下、三菱等公司提供,且價格相對較低。
國內近年來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伺服電機發展迅速,國產品牌中匯川技術、埃斯頓、華中數控、蘭州電機、和利時電機、廣州數控、南京蘇強電機、深圳雷賽電機等發展較快。
從伺服電機市場來看,國內高端市場主要被國外名企占據,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大。目前國外品牌占據了中國交流伺服市場近80%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其中,日系產品以約50%的市場份額居首,其產品特點是技術和性能水平比較符合中國用戶的需求,以良好的性價比和較高的可靠性獲得了穩定且持續的客戶源。
整體伺服電機市場規模也有望從2015年約61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69億元。
投資建議:精選龍頭
機器人概念經歷過“追風”階段後,逐步進入業績驗證期。從行業成長性來看,2016年半年可比口徑的同比增長近38%,2016年“四大”在中國區的銷量增速也超過20%,部分內資企業產銷量已經跨過年產銷千臺的盈虧平衡點,我們建議重點關註龍頭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美的集團、埃斯頓、新時達等;在系統集成領域具有優勢的大族激光、機器人、黃河旋風等;在核心部件領域具有優勢的匯川技術、上海機電等。
(完)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華為在往高端市場走的同時,為何不放棄低端市場?
本文由華夏基石e洞察(微信ID:chnstonewx)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黃衛偉。
華為是《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公司,在任正非的引領下,以短短28年的時間,創造了全球企業幾乎都未曾有過的輝煌歷史。
為何華為“深淘灘,低作堰”的商業模式如此強大?華為在往高端市場走的同時,為何不放棄低端市場?本期,醬紫君帶你一探究竟。也歡迎各位讀者留言分享你讀後的所思所想~
華為商業模式
“深淘灘,低作堰”
華為有沒有商業模式呢?華為其實有商業模式,只是任總沒有系統地闡述過自己的商業模式,但分散在不同的講話里。我們在編《以客戶為中心:華為公司業務管理綱要》時,特別提煉過,華為的商業模式就是“深淘灘,低作堰”。
都江堰千年不毀,到今天已經兩千多年了還在發揮作用。“深淘灘,低作堰”的治堰準則,通常被人看作是都江堰長盛不衰的訣竅。任總對這個準則給出了他的經濟解釋:“深淘灘,低作堰”就是確保增強對核心競爭力的投入,確保對未來的投入,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也不動搖,同時不斷地挖掘內部潛力,降低運作成本,為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等。
華為在研發、技術、管理變革上的持續投入帶來的效益,直接體現在損益表上,就是銷售毛利率。通信產業本身的毛利率是被國外跨國公司推上去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以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使得行業的毛利率持續較高。華為借著這個勢頭上來以後,在跨國公司賣的高價基礎上把價格壓下來。雖然賣的價格比跨國公司低一些,但毛利空間還可以。
產業發展紅利不會一直持續,後來,華為的毛利率靠研發和管理來支撐,直到現在,華為在管理上還在持續地變革。我曾是管理變革顧問小組的組長,參加過管理變革項目辦公室例會。
我們測算過管理變革的效益,華為現在整體的毛利空間和毛利率,和競爭對手、友商愛立信(愛立信是標桿,也是世界領先的企業)比的話,華為在銷售毛利率上比愛立信高10.5%,也就是說,華為的銷售成本比愛立信低10.5%。
愛立信的優勢是什麽呢?美國市場不讓華為進入,所以愛立信在美國市場的價格更高。而在歐洲市場上,由於有華為在,同時歐洲運營商把中興也拉進來,使得歐洲市場的競爭更充分。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的銷售成本能做到更低,主要是研發的貢獻。
反過來看,由於毛利空間相對較大,在研發的投入上,在戰略市場的投入上,在IT和管理變革的投入上,華為就有更大的空間。
愛立信的“4個1”到華為的“5個1”
在管理變革上,華為也一直在向愛立信學習。愛立信在管理變革上曾經用9年時間,提出“4個1”的目標:
第一個“1”是從合同簽訂到合同錄入,即合同的前處理,愛立信用時1天。整個周期簽了以後,前處理如能省到只用1天,就能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到交付和供應鏈上;
第二個“1”是愛立信的供應鏈和生產周期為1周,即合同轉到供應鏈,包括采購、制造,一直到成品庫、倉庫的周期是1周;
第三個“1”是在全球的物流周期為1個月,盡可能用低價的運輸方式,這跟愛立信在全世界的站點布局有關系,保證1個月到站點;
第四個“1”是軟件下載時間為1分鐘,設備安裝完成之後,軟件下載1分鐘。
在移動產品、無線產品上要實現“4個1”目標,愛立信做了9年,目前還沒全部實現。華為把這個學來以後,自己加了一個“1”,就是“5個1”,這個後加的“1”就是站點的安裝周期是1個月,實現1個月交付。
在開始啟動“5個1”的時候,實際差距是多大呢?合同前處理周期,華為當時的平均水平是7.8天,愛立信是1天,差這麽多。華為現在是4天多,還沒有達到1天,還在不斷地改進,主要是靠配置的標準化、模塊化,來縮短前處理周期。這不僅僅是供應鏈的問題,從研發環節就要開始做。
交付周期,愛立信是1個月,當時華為是3個月,現在正在不斷壓縮。這個也不是說僅僅交付得快就行了,還要安裝得快,主要和整個供應鏈的布局有關系。比如說在歐洲,原來是通過歐洲貨運中心發往各國的中心倉,中心倉再往站點配送。
站點最終的配置只有在1個月之前才能夠定下來,就是說這個時間不可能提前,所以是以三級配送的方式來供應。現在可以做到站點一旦定下配置,直接從供應中心往站點發貨,取消中心倉的層次,直接發貨,用時2周,加上1周的安裝周期,合計交付周期不超過1個月。
軟件下載,原來華為是2天,愛立信是1分鐘,這個差距很大。現在華為也趕上來了。
加上供應鏈的周期,華為提出“5個1”目標。我曾經側面問過分管供應鏈的副總裁:“愛立信為什麽做‘4個1’? ”他說他問過愛立信負責管理變革的主管,回答是要釋放現金流,周期縮短了以後,周轉就快了,大量的現金流就被釋放了,而不是只在賬面上。
所以華為做好“5個1”的話,在世界上包括存貨和應收賬款,整個能釋放出50億美元的現金流,不光是人工的節約,工時的節約,現金流這塊也就好了。
在戰略上不放棄低端市場
華為在往高端市場走的同時,在低端市場上采取什麽戰略呢?就是在戰略上不放棄低端市場。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的名著《創新者的窘境》里提到:大企業為什麽被顛覆?就是因為把低端市場這些增長率低、利潤很薄的甚至虧損的業務剝離了,賣掉了,放棄了,收縮了。這樣的做法對於股市和資本市場來說,股價上升,組合優化。
同時也帶來了問題,這些產品或業務可能是不盈利或者微利的,可這些產品服務的客戶群應不應當放棄?從產品角度來選,似乎是應當放棄,但這些客戶群應不應當放棄,這是戰略性的問題。波士頓矩陣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從盈利性、成長性和企業價值、市值的角度去考慮,這就帶來了問題。
很多大公司都是這樣被顛覆的,所以不能再重複西方公司的宿命,怎麽做呢?
在20世紀90年代,跨國的通信設備制造商(7國8制)紛紛地往移動轉型,而開始放棄固網(即固定電話、固定通信),不在固網投入,不做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而且把它當做“瘦狗”業務,像愛立信甚至幹脆就賣掉了固網業務。但華為沒有這麽做,而是在往移動轉型的同時,並不放棄固網市場。事實證明,這是華為之所以能成長起來的一個原因。
移動業務紅火了十幾年,但現在愛立信卡住了。為什麽卡住了?因為無線設備的增長是周期性的,是增量性的。一旦市場容量飽和了,4G到5G之間要隔10年,這個期間怎麽實現增長?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存量市場靠服務來賺錢。但是做服務有一個問題——服務是人力密集型,做服務就得加人。
在做績效考核測算時發現,從數據上來看,愛立信服務占比提高,已經達到36%。但所帶來的結果,一是銷售利潤率在下滑,降到5.5%;二是人均銷售收入和人均毛利在下滑,人增加了,能力沒有增加,收入的增長速度趕不上人員的增長速度,所以效率下降。
這也提醒了華為。因此,華為在服務上一直做得很謹慎,不是用加人的方式實現服務收入的增長,而是用遠程的維護和服務的產品化來提供解決方案,以及用人工智能來解決自己網絡的問題,即前文提及的“自己的降落傘自己先跳”。
這樣,華為的服務就走得非常穩,服務的效率也比較好。2015年服務的訂貨已經超過100億美元,銷售收入是83億美元。2016年服務銷售收入可能超過100億美元。
華為不放棄低端市場,但是低端市場的產品利潤率很低,怎麽解決這個問題?任總提出:低端產品要做到標準化、簡單化、生命周期內免維護。這樣的話,低端產品雖然毛利率很低,但把產品成本通過標準化、模塊化、大規模定制的方式降下來,維護成本就降下來了。
任總當時打了個比方,說世界上什麽產品是最標準的、最免維護的產品,他從兜里掏出100元鈔票來,說就是鈔票,鈔票就是最標準的、最免維護的,損壞了就到銀行換一張就解決了。
華為的低端產品就要做成這樣,在流水線上像印鈔票一樣印低端產品,用這種模式使得華為在低端市場上也不輕易放棄。整體上,從低端到高端之間,形成一個防火墻戰略。
其實,標準化、簡單化、生命周期內免維護的解決方案,這也是創新。這個創新的難度並不亞於前沿性的技術創新。如何在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這麽高的情況下,把低端產品做好,在低端市場設置一個防火墻,使得低端市場的其他企業形不成規模經濟,起不來,從而不會威脅到中高端產品?
華為的做法就是經營整個生態鏈。生態鏈怎麽經營?一是開放;二是和大家分享利益;三是“搭大船,傍大腕”,跟著主潮流走,自己不扛旗,包括5G的標準。
5G最終是世界上一個標準, 5G標準現在是英美之間的協調,其實中國沒有力量進去,運營商參與5G標準制定沒有多大力量,主要是歐美在爭5G的主導權,而華為在5G上的策略是加大自己在基本專利上的份額,不扛旗,但是份額很高,然後形成專利的互換和專利的交易。
在亞馬遜宣布將斥資137億美元收購有機食品連鎖店全食超市(WholeFoods)之後,媒體對此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這看上去就如同亞馬遜將會主宰全球一樣。
不過目前蘋果依舊是全球最頂尖的企業,它也是美國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該公司去年的利潤達到450億美元,領先於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摩根大通及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這兩家公司去年的利潤均為240多億美元。)按照市值計算,蘋果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市值約為7500億美元,領先排名第四的亞馬遜的4700億美元。
下面的5張圖表令人難以置信的有趣,並有助於證明蘋果的統治力究竟在哪里:
iPhone是史上最暢銷的產品之一(騰訊科技/圖)
蘋果在2007年6月發布了第一代iPhone手機,引發一場改變人類工作和社交方式的智能手機革命,並重塑了所有的相關產業(從音樂到酒店業)。十年之後,iPhone已成為史上最暢銷的產品之一:自發布以來,蘋果已售出了約13億部iPhone,累計獲得超過8000億美元的營收。
自iPhone推出以來,該產品已讓蘋果其它的所有產品黯然失色(騰訊科技/圖)
來自iPhone業務的營收目前已占到蘋果整體營收的三分之二,這不僅讓蘋果如今主要依賴於一款產品,也讓該公司其它的產品線黯然失色。iPhone犯下的任何一個大錯誤,都將對蘋果是毀滅性的打擊。
而且,iPhone也幫助蘋果創建了按營收計算的第二大業務:應用和其它服務。自蘋果應用商店AppStore在2008年上線以來,全球各國的超過1600萬應用開發者已為蘋果創造出大約1000億美元營收。蘋果此前向所有的應用收入收取30%的管理費,最近又向開發者推出了訂閱式收費,每年收取99美元年費。
蘋果已故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的摯友、長期擔任蘋果顧問的里吉斯-麥肯納(RegisMcKenna)形容說,iPhone與應用之間的關系,就如同是剃須刀和刀片一般。正是iPhone又為蘋果造就了一項偉大的業務。
蘋果在近乎各個領域飛速擴張(騰訊科技/圖)
伴隨著蘋果營收的飛速增長,這家公司的員工數量也在激增。自iPhone發布至今,蘋果在十年的時間跨度內聘用了大約10萬名員工。從2006年至今,蘋果的全球員工數量已從1.8萬人上升至11.6萬人。
蘋果來自大中華的的營收同樣也在飛速增長。2006年,蘋果來自亞太區(不包括日本)的營收只占到公司總營收的7%。當iPhone2009年正式在中國市場發售後,它成為中國消費者的身份象征,並獲得迅速發展。去年,單是中國市場就占到蘋果整體營收的大約23%,達到485億美元之巨。這一營收數據超過了可口可樂公司在全球的整體營收。不過也有分析師指出,蘋果目前已過於依賴於中國市場。
蘋果是一臺賺錢機器(騰訊科技/圖)
這幅展示出全球市值最高的100家公司。外圈代表著每家公司的營收,內圈的彩色代表它們的利潤。註意到特別之處嗎?
蘋果展示出了無以倫比的賺錢能力。事實上,這家公司去年450億美元的利潤,要遠遠超出剩余的任何一家公司,包括摩根大通及伯克希爾·哈撒威的240億美元,富國銀行的220億美元,Alphabet的190億美元,三星電子的190億美元,豐田汽車的170億美元,強生的160億美元,以及沃爾瑪的140億美元。
更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蘋果的利潤已超出可口可樂、Facebook等公司的營收。上述兩家公司去年的營收分別為415億美元和276億美元。在盈利能力上能夠與蘋果匹敵的,只有來自中國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有銀行,但這就如同是不在同一水平層次上進行比賽一般。
蘋果絕大多數的現金存儲在海外(騰訊科技/圖)
蘋果賬面上已擁有超過2500億美元現金儲備。不過2400億美元--占總現金儲備的93%--都存儲在海外。如果蘋果要把這些現金帶回美國,該公司就必須向美國政府繳納高達35%的企業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前希望通過稅制改革,鼓勵美國企業把海外現金儲備帶回國內。在特朗普參加大選時,他曾提出了10%的稅款方案。
蘋果帶回到美國國內的現金,可能被用於回購公司股票、派息、並購和資本支出。如果美國確實進行稅制改革,蘋果將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騰訊科技/圖)
(來源:21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