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的晚上10點,在某TOP5房企工作的龐錚(化名)剛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辦公室,一排出租車等在門外,這家工作壓力較大的房企,已經讓出租車司機都明白了下班的套路。
“我工作天天擔心被幹掉,之前有個總監半年工作不力被勸退,區域總裁更是一年換一個。在這里工作,如果完不成KPI可能就會要你走人。”龐錚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站在風口已經十年的房地產,早已經是其他行業羨慕的標桿:擴張的快速、高額的利潤,不斷的造富神話,活脫脫讓房地產圈成為中國最大的名利場。可是,當房地產遇見歷史最嚴的調控後,這些浮華背後開始讓每一個想要在這個圈子生存的人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最近出現的跳樓和猝死,以及很多潛在的抑郁,讓這個名利場背後充滿了血腥。
指標“紅綠燈”
去年9月,龐錚跳槽到目前就職的房企,隨後的3個月,她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
“每天晚上失眠,半夜經常驚醒,這樣的日子持續了3個月。”龐錚告訴記者。
在龐錚所在的房企,每天都有指標的紅綠燈,完不成任務就難轉正,周圍的同事一直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剛剛入職的龐錚根本難以適應,讓她開始恐懼生活。即便到了周末,出去玩也隨時帶上電腦,一旦有了工作任務必須馬上完成。
以往,只有媒體行業才會有很多突發情況,而如今的房地產已然變得分秒必爭。很多人都說,地產人是沒有周末的,要麽開會,要麽開盤。
“根本不用擔心周末怎麽玩,工作自然讓你的生活充實。”一位單身的90後地產從業者趙紫添(化名)告訴記者。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房地產競爭時代,包括萬達、碧桂園、恒大地產、新城控股等房企均設置了節點的紅綠燈制度。大到年度銷售目標,小至在規定時間內需完成的招商、工程等進度情況。
“一個節點沒有完成,就要亮紅燈。我們一個項目總半年時間就被幹掉,原因是節點沒有完成任務。有時候早上工作發現任務節點亮了紅燈,晚上集團人力資源部就約談了項目總,對其進行警告。”一位從事商業地產招商的地產人告訴記者。
指標的紅綠燈制度,可以加強房企的運營管控,達到精細化運營,在每家房企正在逐漸推開,也有助於房企對於周轉和風險的把控。不過,在某種意義上,給了這些從業者巨大的壓力。每一個節點都需要按時完成,所有人就像工廠里的工人一樣,在巨大的流水線上拼命工作,完成一個一個節點的任務。
企業的耐心越來越差,以往幹得不好可能是調崗,現在幹得不好就要直接走人。
“項目總天天在群里說可能被幹掉,所有人都籠罩著無形的壓力,在這個路上一旦選擇了就只能往前走,最後就是你死我活。”趙紫添說。
指標的紅綠燈壓迫這些拿著高薪的地產人不斷前進,他們的人生也像走在每一個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一旦錯過了綠燈時間,可能走在路上就要面對前方的洶湧車流,把人碾碎。
被時代綁架
有地產高管告訴記者,一晚上開會要抽一包煙,2點回家還要趕8點飛機,睡覺都已經成為奢侈品。一天換3個城市,有時候已經成為常態。
艱難的時候也要微笑,盡管看起來於事無補。
幾乎所有的地產人,在選擇進入這個時代風口的行業之時,就已經開始變得身不由己。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預計,2018年TOP4房企總規模或近3萬億,未來房企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TOP10房企集中度有望達35%。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約50家房企提出了千億計劃,從競爭格局看,每家開發商雖然提出較高目標,但是完成難度將越來越大。
這個時代就是大魚吃小魚,以往的行業粗放時代已經過去,每個公司都在追求更有差異化的能力,而規模作為決定話語權的重要因素,逼迫這些企業不斷發展。畢竟,沒有規模就沒有融資,沒有融資就沒有現金流,那對企業而言就是生死存亡。
在記者的朋友圈中,過去一年里一位地產人已經先後跳槽2次,平均每半年就換一家公司。事實上,每年春節一過,就會發現很多人又一次跳槽。
規模競爭也帶給了各個城市總巨大的壓力,一般而言這些城市總1年~2年沒有完成任務,就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要麽完成任務好升職,要麽完不成任務就被淘汰。大家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龐錚說。
“看起來是地產人被綁架,其實老板同樣被綁架,幾乎每個房企都有大量負債,這個行業平均負債率遠高於其他行業,只有讓企業高速周轉發展,才能不被吞並。”一位地產高管告訴記者。
嘉凱城(000918.SZ)易主了恒大;浙江城建把在杭州的兩個唯一在售項目賣給了新城地產和景瑞地產;物產中大(600704.SH)出售了旗下15家全資子公司股權予陽光城(000671.SZ);浙江農發轉讓潤和房產100%股權;浙江國貿出售湖州仁皇房地產100%股權。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十年風雲變幻,很多曾經風生水起的房企就在短短幾年轟然倒塌,誰都不想成為被時代拋棄的那一批。
事實上,老板對職業經理人的耐心越來越有限,近兩年的高薪挖人讓地產圈流動迅速,但是真正可以長久的職業經理人越來越少。
“3個月就要出一套產品線設計方案,不然可能我們團隊就要全部走人。一拿地就要和設計院通宵工作,2天內就要出設計圖。”一位從事地產設計的人士告訴記者。
規模為王的時代,所有人就開始血刃相見,這個名利場逐漸演變成了鬥獸場。
高周轉人生
“公司要求極致周轉,每一個環節都要加快節奏,只有這樣才可以跑得比別人快。生活也開始周轉迅速,馬不停蹄。”龐錚說。
高周轉背後,所有人都面臨了空前的壓力。
“只有在健身房的2個小時我才是絕對放松的,可以不去想工作,真正去脫離一下,其他時間都太忙了。”一位地產高管告訴記者。
另外一個高管則每周給自己買4個橙子,“周一到周四,每天回家吃一個,吃完就知道我周五可以坐高鐵回家。”他說。
這位高管家並不在上海,每周都過著雙城記一樣的生活,每次吃完一個橙子就會讓他離家更近一步。
更多的人選擇跑步,在奔跑中去釋放自己的壓力。“以前我有一些抑郁,但是跑步過後我心情就明顯好了很多,跑步分泌的多巴胺會讓人上癮。”這個高管告訴記者。
他們站在比別人更高的位置上,跑得比別人更快,也比別人承受更大的壓力。
不難發現,近年來地產圈跑步文化日益盛行,除了健康外,不少人通過跑步進行壓力排解。
大汗淋漓過後,這些地產人在另一個賽道去找回自己。
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商業集團總裁吳洋在自己的公號“吳洋跑步說”里面寫道:從三年前開始跑步至今,我已完成了17場全馬賽事,相對於跑步大咖而言,我的賽事經歷雖然是班門弄斧,但至少也算跑步圈中的“半熟臉兒”,雖然自身的跑馬成績並不是十分值得炫耀,但每一次的馬拉松參賽,都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終點對我而言,更像是自己與自己的賭約,贏了也好,輸了也罷,重要的是沿途的自我磨礪與精神歷練。
跑步的意義,對於地產人不只是跑步,可能還有一些精神的寄托和內心的詩和遠方。
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描述了一個讓人羨慕的場景: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註入絢爛的畫布。
也許,很多地產人同樣有一些內心的詩和遠方。無奈時代奔流,面對浪潮,向上不易,向下更難。
你後悔來到房地產行業嗎?
“人生沒有什麽後悔,一旦選擇,就必須風雨兼程。”龐錚說。
在今年春天上映的電影《頭號玩家》里,人們只要戴上VR(虛擬現實)設備,就可以進入這個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虛擬世界—— “綠洲”。在這個世界中,有繁華的都市,形象各異、光怪陸離的玩家,而不同次元的影視遊戲中的經典角色也在這里齊聚。
“我認為遊戲未來就應該提供像《頭號玩家》里面那樣的全浸入式的體驗,身臨其境。”大型PC網遊《星戰前夜》(Eveonline)的資深玩家小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VR和AR(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是遊戲發展的方向。”
《頭號玩家》的設定背景是2040年。剛剛過去的周末,在上海人氣爆棚的ChinaJoy(即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綠洲”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時間,可能會更快。
“雲遊戲時代”十年前起步
伴隨著5G、雲計算、VR和AR等新技術的發展,一個遊戲世界的“雲時代”正在向我們走近。全球最大的遊戲制作與發行商之一法國育碧(Ubisoft)的首席執行官伊夫·吉耶莫(Yves Guillemot)表示,“雲遊戲”形式的出現將成為遊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不遠的將來,可以用一個便攜筆記本暢玩那些需要頂級硬件配置的電腦才可以玩的AAA大作(非正式分級方式,指高開發預算、高宣傳投入、高專業評價的遊戲),而不需要下載龐大的客戶端,不用考慮移動設備是否兼容這款遊戲——移動設備的功耗甚至不會比看網絡直播高。
而且用戶無需設置遊戲的畫質,雲遊戲會默認提供技術水平內的最高特效,遊戲存檔全部保留在雲端,即使更換設備玩單機遊戲,遊戲進度仍舊能夠保留。
“未來我們希望創造更加豐富、有深度以及持久的遊戲體驗,能夠反映人們真實生活的遊戲。”伊夫·吉耶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遊戲中最重要的體驗是玩家之間的互動。比如當有1000個玩家在同一個服務器上玩遊戲的時候,他們的互動是瞬間的,有合作有競爭,也有相互之間的交流,這和現實生活的情況非常相似。而現在的遊戲還做不到把這實時的互動展現在玩家面前。
近年來,雲計算和5G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讓十年前超前的想法放在今天更具有現實意義。
早在2009年舊金山的遊戲開發者大會(GDC)上,一家叫做OnLive的公司向大家展示了雲遊戲平臺的美好願景。玩家可以不必下載龐大的遊戲客戶端,也不依賴強大的計算機性能,遊戲的運行全部依賴雲端處理,只要保證網絡的穩定通暢。
美國AMD(超威)半導體公司也在2009年初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就展示過類似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由搭載高端處理器高檔顯卡的服務器來進行遊戲畫面的渲染以及其他大運算量工作,並將渲染完成的遊戲畫面以視頻的形式通過網絡傳輸到客戶端,並從客戶端接收遊戲控制信號。
這種超前又便於理解的新技術一經推出,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遊戲界談論的焦點。雲遊戲技術使圖形處理與數據運算能力相對有限的輕端設備能運行高品質遊戲,玩家用移動設備就可以暢玩市面上的大型遊戲。
然而,當時的網絡環境並不支持這種遊戲形式的發展,主要因為高延遲與低帶寬難以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OnLive公司難以為繼,後被索尼收購。
體驗提升,遊戲硬件受沖擊
“延時在遊戲當中是最忌諱的,看一部電影如果有延時的話,最多是播放卡一下,但遊戲當中角色的生死就在一瞬間,如果卡殼,會影響整個遊戲的發展進程。”小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談及當時發展受制的原因,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的技術提供商Epic Games中國商務總監謝添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放在雲端,對運算能力的要求比較高;第二,是由雲端通過視頻流媒體下載到用戶端,有延遲的問題,對節奏快的遊戲延遲如果太高的話,體驗就會很差。”
當時間來到了2018年,伴隨著5G技術的日趨成熟和雲計算能力的飛速提高,上述問題從技術上已經都能夠解決了。而且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在積極備戰5G。根據計劃,5G技術將在2019年預商用,到2020年將全面普及。這令曾經因技術鴻溝而無法實現的技術,仿佛瞬間近在眼前。
業界已經認同,下一個世代,就是雲遊戲的時代。幾乎所有遊戲大廠,都已經宣布將雲遊戲作為下一個發展目標。5G基礎網絡的建設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保障。
事實上,第一代的“雲遊戲”已經實現。以育碧為例,過去只能在PC上玩的遊戲,現在通過遊戲串流服務也可以在蘋果Mac上玩,這種跨平臺轉換背後就是基於強大的服務器的計算和存儲能力。
“未來不同平臺上的玩家能夠享受一樣的體驗並且相互交流,這個趨勢是不可阻擋的。”伊夫·吉耶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所有用戶的遊戲都在一個服務器端運行,畫面會傳輸到用戶的客戶端顯示屏上,這樣的好處是減少了延時,這樣所有人都同步了,就像現實中的場景一樣。有助於玩家之間的交流。”
這個技術雖然很難實現,因為需要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但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大力布局遊戲串流服務,比如谷歌、微軟和英偉達。
據透露,育碧已經把一些遊戲上傳在英偉達的雲服務器上。育碧的競爭對手暴雪也在最新一季度的財報中表示,正在與雲服務商展開合作洽談。
今年6月在洛杉磯舉行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年度遊戲大會——E3遊戲展上,谷歌傳出正在努力開發自己的遊戲串流服務平臺,代號Yeti。後來傳聞坐實,意味著谷歌將大力進軍視頻遊戲行業,與硬件廠商微軟的Xbox以及索尼的PlayStation展開競爭。而微軟也在E3大會上暗示,Xbox 團隊有計劃與雲端遊戲團隊開發遊戲串流服務,讓任何設備都能夠獲得主機級的遊戲體驗。
今年初的拉斯維加斯CES上,英偉達推出了GeForce NOW遊戲串流服務的免費測試版本,同時兼容大部分基於Windows系統的臺式機及筆記本。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表示,雲串流技術能夠讓配置較低的PC運行原本需要強勁性能的大型遊戲,它將支持市面上大多數AAA大作。不過該服務非常受限於網絡帶寬環境影響,因此目前仍僅在北美和歐洲地區推出。
這種趨勢將直接沖擊Xbox或者Playstation這樣的硬件銷量。“直接的影響就是,玩家不買硬件了,都去訂閱串流服務了。”謝添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串流服務要真正做起來,還有待時日。過去的服務提供商,玩家並不買單。而且主機遊戲還會面臨版權的問題。”
“很多遊戲的制作開發過程要4年以上,所以不管是技術提供商還是遊戲制作商,我們現在就要思考這些問題了。”伊夫·吉耶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成本會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比如要建很多服務器,還要考慮到遊戲的優化。”
“留給遊戲硬件廠商的可能只有最後一輪硬件更新的發展機會了,未來的遊戲就不需要主機,數據全部由雲端來傳輸。” 伊夫·吉耶莫提醒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