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幅增強對俄制裁力度,為政府俄羅斯軍事幹預烏克蘭,美國制裁目標瞄準俄最大天然氣企業,最大的銀行,和一家關鍵武器制造商。
周五美國宣布追加制裁和歐盟對俄新制裁生效安排在同一日。華爾街見聞網此前報道,歐盟已經禁止俄羅斯主要的能源和國防企業在歐洲融資,並凍結一些俄羅斯政治領導人的資產。
美國財政部長傑克·盧說,“考慮到俄羅斯的直接軍事幹涉和明目張膽試圖顛覆烏克蘭,我們同我們的歐洲盟國一起,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
奧巴馬政府一位高級官員稱,這些措施“通過剝奪俄羅斯企業獲取必須的商品、技術和資金,實際上將起到打擊俄羅斯石油勘探和工業產出能力。”
美國制裁把矛頭指向俄羅斯銀行最大銀行Sberbank。規定美國公民和機構不得向Sberbank提供超過30天的貸款
美國的企業也將被禁止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盧克石油公司(Lukoil)以及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等五家俄羅斯能源企業合作。Gazprom負責俄羅斯向歐洲供氣的最主要能源公司。
此外,美國還禁止任何美國企業和個人與俄羅斯技術和國防公司Rostec進行交易。
這是美國同歐盟聯合制裁俄羅斯行動的一部分,目的是懲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所謂軍事幹預。
奧巴馬政府同時表示,如果俄羅斯“完全履行在東部烏克蘭的和平協議”,美國可以收回這些制裁。這與此前歐盟開出的解除制裁條件一致。
在9月5日烏克蘭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後。北約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仍然有一千多裝備了重型武器的軍人,在邊境附近地區部署了兩萬多軍人。
俄羅斯否認給予烏克蘭反叛以直接的軍事援助,堅持說在烏克蘭東部的俄羅斯士兵是“誌願者”。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作為美國對俄羅斯石油業制裁的第一步,全球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暫停開采位於俄羅斯境內北冰洋地區的一處儲量達數十億桶的近海油井。
三位匿名知情人稱,在歐美宣布禁止幫助俄羅斯勘探、開采北冰洋地區深水或頁巖油田僅僅幾天之後,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OAO Rosneft)聯合開發的北冰洋近海油井就暫停作業了。
歐盟對俄開展一輪接一輪的制裁,意在懲罰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的推波助瀾的角色。禁令要求美國企業在9月26日之前停止所有被嚴格禁止的鉆探和測試性服務。
據美國經紀商Prime Executions Inc.首席能源策略師Chris Kettenmann透露,埃克森和挪威石油服務公司Seadrill(SDRL)旗下的鉆井承包商北大西洋鉆井公司(North Atlantic Drilling ,簡寫為NADL)恰好處於制裁禁令範圍之內,其必須在最後日期前結束或暫停禁令涉及的在俄油田作業。
兩家公司開發的油田項目位於俄羅斯北部海岸線地區,總價值高達7億美元。Chris Kettenmann還補充稱,該項目最早可能於明年早些時候重啟。
今年8月,俄油和埃克森美孚合作開發的北極喀拉海Universitetskaya-1項目開始使用NADL的“西阿爾法”(West Alpha)鉆臺。Universitetskaya-1油井的鉆井作業暫停是歐美對俄制裁令西方企業對俄投資放緩的第一個有形證據。
Chris Kettenmann對埃克森股票持“賣出”評級,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曾經是最受業內關註的油井之一,因此意義重大。停下來真的很難。
自前蘇聯解體後,歐美企業就打入俄羅斯能源市場,以期幫助俄羅斯開發境內預計儲量為750億桶原油。
上個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俄油與NADL達成一致,將收購後者30%股份,旨在深入與油服技術供應商的關系,為其北極鉆探活動增添助力,這也是就西方限制對俄出口技術嚴厲制裁的明確反擊。
不僅如此,7月,俄油還同意將6個海上鉆井平臺租賃給NADL,時間至2022年,租賃金約42.5億美元。
在紐交所上市的NADL是全球市值最大海上鉆井公司Seadrill的子公司,其大部分活動都在挪威和英國,被稱為“海上惡劣環境下的鉆井公司”,主要為油氣開采商提供鉆井平臺、設備以及其它服務,尤其是在容易遇到極端天氣的北海海域。
NADL旗下船隊擁有5座半潛式鉆井平臺、1艘鉆井船及3座自升式鉆井平臺。Seadrill擁有該公司70%的股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8月時曾說:“俄羅斯已經到了冷戰以來最受孤立的時刻。”但他或許錯了。
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9月23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倫蒂娜•馬特維延科(Valentina Matviyenko)23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對記者稱,中國永遠不會支持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不會參與。
馬特維延科稱,“習近平指出,不管我們承受多大的壓力,我們都永遠不支持對俄羅斯制裁,也永遠不會參與”。
據馬特維延科介紹,中國已經公開表示了對實施單方面制裁的不可接受性、非法性和反作用性立場。馬特維延科說,我們在這里的立場絕對一致。她表示,俄中均認為“制裁無效,並視其為試圖對國家主權施壓,以使其改變自己的立場並使其衰弱,阻止其發展”。
馬特維延科強調,“這是中國的公開立場,我們感謝中國這樣的評價”。馬特維延科還指出,沒有什麽制裁能影響兩國的夥伴關系。
她表示“俄中戰略夥伴關系有著長遠前景,她不受任何政治局勢和任何人野心的左右,因為這符合我們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從中國國家主席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是很難得的”。她補充說,中國“對在烏克蘭發生的一切、對危機的起因給出了絕對客觀、合適的評價”。
對於俄羅斯普京致信要求暫停歐烏克協定的要求,德國方面給出了強有力的反擊。默克爾發言人表示歐烏協定的執行沒有任何商量余地,不過具體技術細節內容可以“再研究討論”。
根據此前媒體的披露,在寫給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的信中,普京表示,希望就修改上述名為“聯盟協議”的貿易協議展開三方會談,因俄方認為該協議將傷害本國經濟。普京警告,若烏克蘭為更好地配合歐盟法規而對本國法律做出。任何改動,俄方都將視為其必然招致報複的違約行為。
默克爾發言人Steffen Seibert對此表示德國願意和俄羅斯進行會談。但是一個擁有“自由主權”的烏克蘭,在不傷害俄羅斯關系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和歐盟簽署貿易協議。同時在針對俄羅斯制裁的問題上,德國沒有任何妥協的意願。而歐盟高級官員表示,在G7國家中,僅有意大利對持續制裁俄羅斯提出了疑問。
歐盟外交部長將在本周四討論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以確認是否有調整或者暫停制裁的需要。不過歐盟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盡管有改善的跡象,但是距離調整或者結束制裁還有很多路要走,歐盟認為俄羅斯軍隊依然在烏克蘭境內。(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財政部長表示,G20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華盛頓會晤期間曾討論取消對俄羅斯制裁可能性。
這一話題並未出現在正式日程中,但是俄財長西盧阿諾夫稱,各方都在會晤期間都表示,希望盡快解決烏克蘭東南部局勢問題,以及爭取擺脫制裁,因為很明顯,這妨礙本國商業發展和經濟刺激。
本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今年的預期增速調降至至3.3%,明天降至3.8%。IMF表示,這主要是受到歐元區、日本和主要新興市場的疲軟影響。其認為,歐元區今年已經陷入通縮的可能性為30%,在2015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40%。
作為歐元區發動機的德國8月數據相當糟糕,出口和工業訂單意外大幅下滑,跌幅創五年最大。
對俄羅斯來說,當前的經濟狀況也可謂舉步維艱。盧布連續貶值創下歷史新低,俄羅斯央行被迫出手幹預市場,最近幾天已經拋出了30億美元。而油價跌至四年新低也令這個能源大國日子不好過。
最近對於全球疲軟的經濟,俄財長表示,制裁只能增添負面因素。
他還補充稱:"確實沒有人需要制裁,它違反我們促進經濟增長的任務。我們認為,明斯克達成的12點協議已經開始在烏克蘭國內落實。"他希望,取消制裁的問題不會"長期"推遲。
據俄新社報道,歐盟駐俄羅斯大使Vygaudas Usackas周二稱,歐盟成員國將在十月末討論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
Usackas提到,
歐盟將在本月底重新評估制裁措施,這取決於當前形勢的進展與穩定狀況,此外還包括撤軍和邊境管控的情況,在這些結論的基礎上,我們將會就是否部分或全部取消制裁的問題做出決定。
9月5日,烏克蘭政府與東部反對派領袖達成停火協議,但是雙方之間的戰鬥依然在持續。歐盟此前指責俄羅斯向反對派提供支持,而俄羅斯否認。
在上周六,俄羅斯財政部長表示,G20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華盛頓會晤期間也曾討論取消對俄制裁可能性。
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剛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進行過會面,雙方就恢複烏克蘭東部和平的可能舉措進行了討論。
從三月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以來,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制裁。此後俄羅斯盧比不斷貶值,為幹預匯市,本月來俄央行已經動用了超過60億美元的資金,但是盧布並未停止跌勢。
更糟糕的是,油價最近接連大跌,昨日的跌幅更是高達4.6%,原油市場經歷了兩年來最黑暗的一天。對於能源大國而言,油價連續大跌將嚴重影響財政收入。
美銀美林預計俄羅斯明年將陷入衰退,預計明年俄羅斯經濟將萎縮1.5%。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CEO馬哲睿(Christophe de Margerie )於周二早晨在莫斯科墜機身亡。
伏努科沃機場發言人指出,失事原因是飛機在跑道上撞上了一臺除雪車,而馬哲睿此行正是要返回法國巴黎。
機場方面稱,這家輕型飛機起飛時,起落架撞到了除雪機。由於部件受損,飛行員稱決定返航降落。還在空中時,飛機就發出了求救信號,報告發動機著火和機身受損,旋即墜毀在跑道上,飛機瞬間被火焰吞沒,機上無人生還。
據俄新社報道,與馬哲睿飛機相撞的除雪機的司機當時可能是“酒駕”。但司機的律師反駁稱自己的客戶當時非常“清醒”,人們“不應該把責任歸咎到一個普通人身上”。
調查人員稱,糟糕的天氣情況和飛行員可能的操作失誤也是應該被考慮的因素。
馬哲睿現年63歲,1974年從巴黎高等商業學校畢業即加入道達爾集團,2007年升任總經理,2010年出任集團總裁,其能力得到業界的廣泛承認,被譽為“戰略家”。
俄塔社報道稱,飛機上僅有一名註冊乘客,即法國籍公民馬哲睿,而另外3名機組人員也均為法國人。俄羅斯警方證實了機上人員中包括馬睿哲。
對於這一悲劇,普京也向法國總統奧朗德送去了哀悼,他表示自己非常震驚。據俄塔社報道,“普京很早就與馬哲睿熟識,兩人保持著緊密的工作關系。”
道達爾是法國最大工業集團(總部設在巴黎),是全球第四大石油與天然氣公司。業務範圍覆蓋整個石油行業:原油和天然氣的勘探與生產,下遊天然氣,石油產品的運輸、煉制與銷售,以及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
在俄烏發生沖突之後,馬哲睿依然強調歐盟必須維持與俄羅斯的能源紐帶。馬哲睿還積極推動道達爾與中國的合作,升任集團總裁後多次到訪中國。
盡管俄羅斯正經受西方制裁,道達爾仍堅持推進在俄羅斯亞馬爾(Yamal)的天然氣項目。這一項目由道達爾聯手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同開發。
道達爾公司在聲明表示,該公司所有管理層和雇員都向馬哲睿的家人表示慰問,並將祝福送給總裁的妻子和孩子們,以及另外3位一同遇難的機組人員家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盟周三宣布將繼續維持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包括國防、金融能源領域的諸多限制都將延續。歐盟表示,成員國一致認為目前沒有調整(加大或者縮小)制裁範圍的需求。
在本次會議上,歐盟委員會還對7月及9月兩輪制裁的影響做了大致的評估。評估報告顯示,對俄制裁可能會對歐盟今年及明年的經濟造成0.2-0.3%的負面拖累。俄羅斯2014年則將因為受到制裁而導致經濟增長下降0.6%,2015年下降幅度為1.1%。2014年資本流出規模則將達到1200億美元。在今年5月的評估中,歐盟委員會認為2014及2015年俄羅斯GDP增長分別為1%和2%。
歐盟委員會強調,由於實際數據受到限制,並且俄羅斯經濟正在受到低油價的侵蝕,因此實際的影響很難確定。同時,此份評估報告並未涉及美國及其他國家對俄制裁的影響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月以及俄羅斯2014及2015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0.2%和0.5%;巴克萊銀行的預估則為0%和-0.5%。
歐盟外交政策首席官員Federica Mogherini就制裁是否會影響普京對烏政策提出了質疑。而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和塞浦路斯則認為制裁對於本國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俄羅斯為了反制裁也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包括禁止許多食物的進口。
數據顯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對俄的出口8月同比下降26%,今年前八個月的同比下降幅度達到17%。不過對俄羅斯出口在德國經濟比重中相對有限,僅占到全部出口的3.3%。
歐盟委員會認為,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正在發揮作用,進一步的影響將在2015年逐漸得到體現。這將迫使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回到“應有的正軌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8月,德國對俄羅斯出口額同比大減25%以上,德國政界與商界的矛盾激化,國內企業要求放寬對俄制裁的呼聲令政府越發不滿。德國總理默克爾因多位商界領袖的這一請求而動怒。
從今年7月起,歐盟對俄羅斯實施金融、國防、石油三大俄關鍵經濟領域的制裁。美國與加拿大同月也對俄采取這類經濟制裁。近來陸續公布的數據顯示,除了歐元區的經濟發動機德國,其他歐洲國家和北美也受到對俄制裁影響。
本周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8月向俄羅斯出口商品23億歐元,同比下滑26.3%,1-8月出口合計203億歐元,同比減少16.6%。俄羅斯是德國第四大機械出口市場,許多德國中小機械制造商深受限制對俄出口影響。8月德國對俄出口機械減少17.2%,當月跌幅最大的是機動車及其配件,這類商品1-8月出口同比減少27.3%。
牛津大學商學院成立的經濟咨詢機構Oxford Economics統計,在今年3月俄羅斯並入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導致西方與俄關系緊張以前,俄羅斯是歐洲最重要的旅遊市場,遊客占歐洲大陸遊客總人數的6%。而歐盟對俄制裁使前往波蘭、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的遊客人數明顯減少,抵制對俄制裁的土耳其、希臘和塞浦路斯三國成為受益者,迎來了更多的俄羅斯遊客。
美國旅遊業也因對俄制裁出現顯著變化。今年1月,赴美旅遊的俄羅斯國民同比增長36%,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0%,可第二季度這類遊客增長就開始放慢。加拿大情況更嚴重,今年7月該國迎接的俄羅斯遊客同比減少17%。
面對出口大減的現狀,德國制造商擔心制裁持續將危及自身聲譽,在與中國同行的競爭中節節敗退。一些商界要人已經采取行動,主動接觸俄羅斯方面,試圖緩和當前對俄的嚴厲制裁。
德國周刊《明鏡》報道稱,上周一些德國商界人士和俄羅斯的國外投資顧問委員會會面引起德國政界領導人不快,因為與會的德國官員居然只向默克爾通報了行程,並未知會德國外交部,這是此前這類訪問從未有過的現象。
據《明鏡》報道,多位德國DAX成份股所在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堅稱,應該放寬歐盟對俄制裁,這令默克爾動怒。該報道用這句話表達了德國政府的態度:
“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企業操縱外交政策。”
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工商總會本月致力於敦促政府取消對俄制裁。該工商總會擁有9000位會員,其會長Eberhard Sasse稱,全體會員都希望西方國家撤銷對俄制裁。他說:
“作為一種外交政策的工具,制裁並非始終產生期望的效果,會讓商業前景出現不確定性。它們是政治工具,並非商業工具。”
雖然對俄出口在德國出口總額中占比不足3%,但對俄制裁的同時,其他新興市場增長也在下滑,德國企業的信心已經動搖。經濟學家也將德國今年的GDP增長預期由此前的2%下調至1.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普京的一位親信最近表示,盡管俄羅斯經濟飽受制裁,亞洲不會取代歐洲成為經濟的主要融資來源。盡管在烏克蘭局勢上對峙,俄羅斯應該繼續推進與歐洲的一體化進程。
普京密友、俄羅斯國家鐵路公司總裁弗拉基米爾•亞庫寧(Vladimir Yakunin)的這番表態,一定程度上為備受贊譽的俄中關系增添了疑問。烏克蘭局勢惡化以來,由於美國和歐洲的制裁,俄羅斯試圖將其重心向東方轉移。
這番表態透露了在現有條件下,俄羅斯鐵路公司現代化改造計劃遇到的融資困難,該公司計劃融資約600億美元。他表示:
”東方的金融機構能夠完全取代西方金融機構這一說法太誇張,客觀上講,我們仍然能在西方金融市場上獲得貸款,而且比我們在亞洲市場上得到的貸款期限更長。“
亞庫寧還指責美國迫使西方對俄羅斯采取制裁措施,這使俄羅斯與歐洲的關系沈悶,華盛頓破壞俄歐關系的行動將以失敗告終。他表示:
”所有關於俄歐關系決裂的討論都是不會實現的,並且無論對俄羅斯還是對歐洲來說都是很大的傷害。另外這對全球經濟也是一個打擊。“
亞庫寧因其保守觀點而著名,他是普京在聖彼得堡時的高級外交顧問,也是普京總統“密友圈”內人之一。在克林姆林宮出現越來越多的反西方言論的背景下,他的這一發聲與眾不同。
事實上,這與他今年早些時候的態度也有轉變。三月初,當烏克蘭危機剛剛爆發,他猛烈抨擊西方,並稱歐洲這個全球金融寡頭策劃推翻烏克蘭總統Viktor Yanukovich來打擊俄羅斯。
俄歐關系緊張,急需新貸款
由於俄羅斯經濟受制裁,盧布上周陡降8%,成為11年以來的最大幅度貶值。同時由於俄羅斯和銀行必須建立硬通貨儲備來支付即11月和12月到期的400億美元外債。而這些外債在制裁前一般都會得到西方的自動延期。
俄羅斯轉而希望把中國作為替代的融資來源。兩國在前不久簽署新的西線天然氣協議。而這一協議對歐洲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因為一直以來,西西伯利亞的石油主要是供給西方。但俄羅斯沒有從中國融到建設管道的資金。中俄也未就具體價格達成一致,而中國在價格談判方面一直以強硬著稱。
俄羅斯在吸引中國投資方面也不算成功。中國進出口銀行同意向VTB和VEB提供20億美元貸款、以及向Rosselkhozbank提供最高3億美元的貸款,國家開發銀行計劃向俄羅斯電信公司Megafon提供5億美元貸款。但上述協議都要求必須購買中國設備。
亞庫寧認為,盧比貶值有利於俄羅斯經濟,因為這有利於出口,但他也認識到這可能對企業對沖外幣債務風險造成困難。
亞庫寧已在美國的制裁名單上,但並不在歐洲的制裁名單上。他領導的俄羅斯鐵路公司在今年三月剛獲得了5億歐元貸款,獲得貸款後的幾周後制裁就開始實施了。公司正在考慮擴大融資,但亞庫寧表示,他不確定西方投資者是否會參與進來,因為美國對金融部門施加的壓力,可能會阻止這些合作。
其他一些俄羅斯公司也遇到類似情況,制裁開始以來,都在等待來自國家財富基金的資金。例如,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正在尋求480億美元的貸款。該公司有140萬美元的債務將在12 月和明年2月到期。
俄羅斯鐵路公司已經獲得一些政府的支持以升級Baikal Amur鐵路,這條鐵路是中俄貿易動脈之一,並已超負荷運行,盡管今年由於中國經濟放緩承運量下降了1.2%。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