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參選機會減 反駁吳康民唱淡曾俊華曾鈺成:京對財爺信任足夠
1 :
GS(14)@2016-12-11 12:58:53■曾俊華及曾鈺成昨一同出席公開活動時神情輕鬆。李家皓攝
【特首跑馬仔】【本報訊】特首梁振英前日突然宣佈不連任特首後,有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不獲北京支持參選的消息仍不絕,不過據知曾俊華去馬態度不變,有傳他最快本周辭職;曾鈺成則承認,梁放棄連任令他參選機會減低,又公開反駁其「師傅」、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唱淡曾俊華選情的言論,認為中央對曾俊華有足夠信任,曾俊華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主要官員一樣「好有承擔、好有心為香港服務」。記者:林俊謙有接近曾俊華人士透露,曾俊華最快本周宣佈辭職選特首,曾俊華昨日全程封口,拒評有關傳聞。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央至今對下屆特首人選未有定案,近日有關「雙曾」的「紅燈論」,純屬挺梁港澳系統官員放風,相信中央會讓有意參選人士競逐一段時間,才就下屆特首人選作決定。
對梁處境深表同情
曾鈺成昨日與曾俊華出席由民建聯區議員任會長的青年活動後,即主動回應梁振英宣佈不連任特首一事,稱對梁振英處境「充份理解,深表同情」,相信梁振英是在困難情況下,做出一個非常負責任的決定。他希望梁振英的決定,能為即將開展的特首競選釋出更大的空間,令梁領導的特區政府工作表現,在競選論壇上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他亦衷心祝願梁振英及其家人平安幸福。曾鈺成又承認,梁振英現時不再參選,會減低他參選的可能性,曾鈺成說:「因為我當時話考慮係咪參選,正如大家知道,我亦公開講,係我對梁先生喺對一國兩制發展、對香港管治上,同佢有啲唔同睇法……梁先生決定唔選,我亦相信好多其他有能力、有承擔嘅人,係會出嚟參選,呢個我當然會重新考慮,到底係咪有需要我去選埋一份」。對於有傳媒近日不斷引用聲稱「北京權威消息」打擊「雙曾」選情,曾鈺成指,不太理解為何近日頻頻有消息針對他和曾俊華,指不知道有關消息來源,着記者向有關「北京權威」查詢較為適當。他笑說:「坊間好多講紅燈綠燈,好簡單嚟講,我都未埋到個路口,嗰啲交通燈乜嘢顏色,對我嚟講係冇意義嘅。」
讚曾有心為港服務
對於其「師傅」、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點名批評曾俊華,指曾俊華曾長期居住美國,故不會獲中央信任,曾鈺成指在其他朋友當中,亦聽過類似吳康民的說法,「但我未聽過代表中央政府嘅任何官員,有類似講法」。曾鈺成又認為,曾俊華擔任財政司司長很長時間,「如果中央政府對佢係冇足夠信任,我估亦唔會任命佢擔任呢個咁重要嘅工作」。對於有建制派指林鄭比曾俊華更有承擔,更勇於說出中央想法,曾鈺成即力挺曾俊華:「我睇法係所有特區政府嘅主要官員,都係好有承擔、好有心為香港服務」。問到曾俊華勝算,曾鈺成指言之尚早,指最終甚麼人參選仍未清楚,現階段評估不太實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1/19861878
外媒:內地要求銀行對防走資指令保密中央促分析員 勿唱淡人幣
1 :
GS(14)@2017-01-12 08:05:35【本報訊】外電指中國監管部門對貶值走資的控制進一步升級,《路透社》引述多間銀行消息謂,當局要求中外資行對限制資本外流指令必須保密,並確保分析員「封口」不向外發表對人民幣負面看法。記者:劉美儀
本報亦從外資行得悉,有集團年初在內部發出內容相若的「溫馨提示」,着同事對人幣作分析展望時,不要過於負面,惹來恐慌;而銀行在購買外滙時,亦要有心理準備所需審批的時間將會倍增。不過,外管局上海分局傍晚否認相關報道,指有媒體就當局管制資本外流,「要求銀行對相關指令保密的不實消息,誤導輿論,擾亂外滙市場正常運行秩序」,當局保留法律追究權利。該局又重申,未對兌換和跨境收付採取新的管制措施,但要求各商銀辦理外滙業務時,加強真實合規審核。
盼鼓勵客戶買人幣
有業界則形容,從內地對控制資本外流做法,以至管束訊息披露及高調反擊傳聞看,當局確實「動了真格」,反映監管高度關注市場對人幣信心的動搖,未來政策端視外滙儲備跌勢作指標。《路透》昨引述多達6位銀行界人士說,外滙監管機構向銀行業下達指令保密,及不准對人幣前景觀點負面的通知。報道列出不少口頭規勸例子及現象,包括(1)銀行研究員不應散播對人幣負面看法,要管理情緒防止公眾恐慌;(2)當銀行超出外管局設定的1個月外滙交易上限時,須拒絕受理業務勸客戶轉往他行,不能披露與結售滙暫停有關;(3)希望銀行盡量鼓勵客戶買人幣售美元,惟業界指此舉可能使客戶受損難以執行;(4)機構投資者即使已獲海外投資額度,但實際人幣換滙時亦要排隊,需時多久無法確定。一外資行交易主管表示,未覺外管局近期有新的控制資本外流措施,但駐內地同事與包括中銀監及外管局等監管機構,保持頻密接觸,就外滙管理作窗口指導或口頭規勸,則屬事實。
信銀:未收過相關指令
有銀行高層亦說,集團內部於今年初,已傳遞溫馨提示,與《路透》所述內容相若,包括提醒同事對人幣評論要小心審慎,有根有據,不要過於負面或煽動民情造成跌勢很急的恐慌;若必須售滙(買美元沽人幣),要嚴格申報及具備文件單據,惟即或如此仍要有心理準備,程序會較以往大幅拖慢。另一中資行交易主管說,內部指引一直不可公開評論人幣在岸價,離岸價則屬灰色地帶,惟現時已全不評論。不過,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則強調,自己從來無收過相關指令,他預測倘中美不發生貿易戰,今年人幣將降至兌每美元7.1至7.15水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4131
馬雲唱淡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經濟超乎想像艱難!
1 :
GS(14)@2017-01-27 07:40:04馬雲唱淡中國經濟!馬雲周三出席浙商座談會,直言未來三到五年內,經濟形勢可能會超過大家想像的艱難,「這個很正常,30年的高速發展不可能再持續。」他又指,「雖然大家不斷在講中國製造業相當厲害,其實我客觀來講,我們與先進國家的距離還是非常之遙遠。」馬雲說,此前在瑞士、德國等國家看到其製造業水平時,他用了「目瞪口呆」、「嘆為觀止」八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只要真正提高製造業,數量一定要下降的。低端製造業是靠量取勝,高端製造業則一定是靠品質取勝。「就像拔牙的時候是要疼的,是要流血的,這些代價不願意付出,轉型升級就是一句空話。」他還稱,今天的經濟已經不是一個靠招商引資就能帶動起來,今天的經濟需要運營。提到全球經濟,他認為全世界經濟都不容易,「2017年不容易,2018年也不會容易,我堅信未來3至5年都不會容易。」他指出,工業時代講求標準化、規模化,但進入數據時代,則一切以個性化為主。他預計未來五到十年,以規模化、標準化為主的大型企業,壓力會越來越大,困難程度甚至會超出想像,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而對於中小企業,馬雲認為,目前不少新型的、30至100人的製造業企業發展速度是令人讚嘆;而由於技術賦能,全世界的中小企業、創新企業將會成為全球化的主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7/19910766
法國石油巨企唱淡油價
1 :
GS(14)@2017-04-22 10:38:49【本報綜合報道】美國石油產量增加及汽油庫存意外增長,令紐約期油周三收跌3.8%,報每桶50.44美元,創上月8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布蘭特期油收挫3.6%,報每桶52.93美元。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周三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100萬桶,降幅不及預期,而汽油庫存意外增加150萬桶。油價周四回穩,紐約期油曾漲1.1%至每桶50.97美元,而布蘭特期油亦曾升1.1%至每桶53.54美元。不過,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行政總裁Patrick Pouyanne認為油價今年底或再次下滑,因美國頁岩汽產量快速增長。金價續回軟,現貨金昨日曾跌0.2%至每盎斯1,277美元。
美股早段向上
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臨近,惟美股周四早段靠穩,道指升60點至20464點;標普500指數升7點,報2345點;納指升27點,報5890點。至於歐洲市場,英、法及德股尾段漲幅介乎0.03%至1%。美元轉弱,美匯指數昨日曾跌0.4%至99.37。英鎊兌美元昨日曾升0.5%至1.28美元,歐元兌美元則曾升0.6%至1.077。日股昨日收市幾乎持平,南韓股市收升0.5%,澳洲股市則收升0.3%。路透社的分析師調查顯示,澳洲今年經濟料增長2.6%,以及明年增長率為2.8%,這將令澳洲打破荷蘭創下的103個季度連續增長紀錄。今年制定美國貨幣政策的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卡普蘭周四表示,聯儲局今年加息3次合理,今年底或明年初可開始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10年期美債孳息率昨日曾升1點子至2.22厘,而同年期德債孳息率則跌3點子至0.24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1/19996632
業績差標普唱淡 來寶股價跌32%
1 :
GS(14)@2017-05-13 01:38:55【明報專訊】大宗商品交易商來寶集團昨警告首季錄得虧損,加上評級機構標普預期,鑑於其目前的盈利狀况,其債務負擔將不可持續,來寶股價昨急跌32.4%至0.875新加坡元(約4.84港元),創單日最大跌幅,股價創逾14年低位。市值降至低於10億美元,是2010年峰值的一成左右。
市值降至不足10億美元
由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要股東的來寶昨表示,由於錯押煤價走勢,流動性萎縮,首季恐虧損1.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來寶錄得4050萬美元利潤。來寶近年依賴變賣資產和削減成本來支撐財務狀况。標普分析師Danny Huang表示,若評估其盈利能力,其負債將不可持續,須依賴銀行的貸款支持,短期內不能期望來寶顯著復蘇。今年以來,來寶股價已下跌近五成。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07&issue=20170512
德銀再唱淡 港樓價10年跌半 莊太量:人口早老化 理據不足
1 :
GS(14)@2017-06-09 07:44:23【明報專訊】德意志銀行發表報告指,本港人口結構受老化因素等影響下,預期本港樓市需求轉弱,碰上市場供應增加,因此調低本港中期(2018至2021年)樓價預測,估計空置率由現時4%升至9%,料至2026年每平方呎樓價將由現水平累跌48%,因此發展商也有需要轉型及朝向「薄利多銷」策略。除了德銀做大淡友之外,摩根士丹利亦在今年初轉軚看淡樓市,花旗更在5月份發表報告,形容本港樓市已經見頂。
明報記者 陳偉燊
德銀指,香港的人口增長停滯不前,出現老化現象,年齡逾60歲者由目前佔總人口的22%,增至30%,同時面對移民數目減少,以至25至44歲年齡層人口減少,由1995年佔總人口的38%,降至2026年時的26%。在前述因素困擾下,限制了市民的融資能力,拖低供付能力。該行估計,到2019年有供付能力的人口將降至只有11.5%。在供應方面,該估計由2017至2026年私人樓宇供應每年平均為19,330個單位,遠高於10年平均每年10,926個,其間整體剩餘93,781個單位。
在預期美國息率未來兩年有機會加息7次,本港按揭息率將在期內提升1.75厘、達3.75厘下,德銀估計整體樓價到2026年時會跌48%,屆時將趨向供求平衡。發展商再不能夠如過往般純以累積土地儲備去運作,而是需要做到貨如輪轉。
謝清海:樓市有泡沫機會大
瑞信方面則稱,樓市存在供應、息率及政策干預的風險,因此購入擁有零售及寫字樓物業的收租股,遠比發展商為佳,並且需要選擇性買入。大和則稱,用家及發展商均已接受高樓價現實,並且開始加快轉換農地。
趙國雄:德銀只是「斷估」
有「股壇金手指」之稱的惠理基金創辦人謝清海接受《Now新聞台》訪問時指,未見股市現泡沫,相反樓市出現泡沫機會更大,呼籲散戶應該分散投資。長實地產(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對德銀報告回應:「沒有人可預知10年後市况,看來報告是斷估。」他強調,只要經濟穩定,樓價可保持升勢,現時看不到香港經濟有下調迹象。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兼教授莊太量也不認同,以人口作報告立論絕不正確,反指香港樓價一向和香港人口周期關係不太,就如報告內也指香港25至44歲人口佔總人口比重由1995年的38%降至現時29%,但過去22年內樓價不跌反升,便可作為反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38&issue=20170609
大行唱淡業績 內銀股近全跌
1 :
GS(14)@2017-11-04 15:16:00【明報專訊】建行(0939)上周四公布業績的業績對辦,上周五內銀股做好支撐大市,不過昨日除郵儲行(1658)微升0.22%,其他內銀股近乎全線下跌,收市公布業績的中行(3988)、工行(1398)和農行(1288)分別下跌0.74%、1.25%、1.36%。
各間大行唱淡招行(3968)業績,昨日跌4.6%收報30.1元,低於上周四收市價,為跌幅最大的內銀。野村報告稱,招行淨息差按季下跌0.04厘,資金成本上升速度高於資產生息。因為零售融資轉弱和去槓桿壓力,維持「減持」評級。美銀美林指招行估值較高,業務側重財富管理產品,核心盈利增長弱,給予「跑輸大市」評級。
民行純利升1.8% 光行純利升6.2%
民生銀行(1988)和光大銀行(6818)昨收市後宣布季績,民行第三季純利升1.8%至121.55億元,昨日收報7.49元跌0.27%;光行第三季純利升6.2%至84.94億元,昨日收報3.7元跌1.33%。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表示,內地房地產表現未如理想和消費貸款亦受打壓,有投資者獲利離場。此外,昨日下跌亦受內地債市下跌,10年國債收益率創3年新高,亦影響市場情緒,銀行對利息變化最為敏感。他認為三大行數據公布前已經上升,短期內需要調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70&issue=20171031
湯文亮﹕一個沒人敢唱淡的樓市
1 :
GS(14)@2018-01-15 02:18:12【明報專訊】雖然2018年第一次公布的樓價指數輕微下跌,但樓市仍然在一片唱好聲中,不但大多數專業人士和評論員都表示樓市只會升不會跌,睇淡樓市的人都變成「少數族裔」,但最大鑊的就算他們睇淡都不敢說出來,否則就會受到圍攻。如果唱淡的人有樓,就會被人質疑既然睇淡,點解唔賣樓,如果那些人買樓就更鑊,一定會被人話唱淡入貨,如果唱淡的人沒有樓,就會被人話因為沒有樓,所以先至唱淡。總之,睇淡樓市的人無論他有沒有物業,最終都會被人說成另有目的才唱淡。
任何唱淡都被說成另有目的
一般評論員已經不敢唱淡樓市,除了樓市的表現的確與他們所說的相反之外,亦會惹來不少麻煩,現在除了一般市民外,官員們亦不敢唱淡樓市,甚至連叫大家小心都不敢,市場上只得一種唱好樓市的聲音,大家明知道這是非常危險,但大多數人都會明哲保身,做好自己的防禦工作便算數,因為如果樓市繼續上升,下跌時的幅度必定很大,即使有足夠防禦,都一定會受到創傷,不過,希望是可以復元的創傷,至於其他人的創傷,就顧不得太多了。
當樓市急速下跌,並不只是現在買樓,或者用高成數買樓的人受到傷害,而是整個社會都會受到牽連,經濟環境亦會因此而轉壞。所以,我認為即使官員們是有所顧慮,但仍然要提醒市民利息上升,供應將增加的風險,美國縮表令到留港的資金溜走,首先令樓市下跌,繼而傷及其他各行各業,要復元並不是一朝一夕,屆時,政府當然可以推出一些惠民政策,例如免息貸款等來解決問題,但這對於循規蹈矩的市民就不公平了。
官員要提醒風險 致力增供應
所以,我認為官員們即使有壓力,都應該提醒市民,不過,他們亦要積極解決令樓市上升老問題,就是要增加供應,如果不貫徹執行,只是叫市民小心反而是失職,官員們應該改口說有買趁手,否則是閣下自誤。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36&issue=20180110
周顯﹕梅努欽唱淡美元犯大忌
1 :
GS(14)@2018-02-04 20:57:59【明報專訊】近來美元走弱,暫且先不去分析其原因和影響,今日只講在上周三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居然高調說「弱美元有利美國貿易」,結果引發了市場進一步沽出美元。
其後,總統特朗普在達沃斯經濟論壇則反過來說,美元將會愈來愈強,他希望美元會變成強勢,梅努欽的報道是斷章取義,結果美元在1小時內急升了1%,令到梅努欽也轉了口風,在上周五指出「長期美元強勢最符合國家利益」,但投資者諗諗下,還是繼續對美元投下不信任票,美元其後還繼續下跌。
我對貨幣大有研究,但只是基於理論層次,現實炒作卻無心認識。不過,就以上言論,我可以作出一些理論性的註腳。
死跟國策投資多無錯 匯價除外
基本上,政府所作出的政策,大家不妨死跟,例如說,當年鄧小平改革開放,你應馬上去做生意,戴卓爾夫人出售國企,你應馬上去買新股,香港政府出售領匯,也應買入長揸,曾蔭權說細價樓抵買,只要聽話買入,已足夠發達了。
不過,這在匯價而言,卻是例外。通常,在匯價下跌時,政府唱好,你千萬不要買,因為十居其九,是騙局。這好比一個上市公司主席,他同你講公司的狀况,通常都是真的,例如將會買入什麼項目,公司的利潤和客戶的增長,很少會騙人,不過,如果他叫你買入其股票,則十有其九,股價都是下跌收場。
原因很簡單,政府不可能唱衰匯價,而且,當匯價跌得愈急,它更加要唱好,否則這個政府的貨幣都不能維持了。所以說,梅努欽高調公開講弱美元有利貿易,是個白癡,特朗普亂吹美元強,反而是正確的做法。後來他的說法改為「長期美元強勢最符合國家利益」,只要一聽,就知道短期可能會弱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41&issue=20180130
長實唱淡樓市其實最聰明
1 :
GS(14)@2019-02-16 21:35:37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001&issue=20190216
【明報專訊】任何事物總有不同視角解讀,比方昨日政府公布,新地(0016)以巿場預期上限的逾63億元投得大埔白石角優景里與博研路交界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6646元,亦為白石角歷來地價第三高的地皮,僅次於信置(0083)於2009年投得逸瓏灣I及II,兩地每方呎樓面地價分別7145及7284元,即是每呎樓面地價計,為區內近10年最貴。以上的結果似乎是樓巿好消息,但筆者卻也有朋友認為,白石角逾10年不斷賣地,最近的地價竟仍低於近10年前?
對不少人來說,自2003年以來樓價大漲小回,早已形成樓價只會升不會跌的結論,最近更有大行分析師說發展商似聯合減少賣樓,令樓價將又再急升的說法。筆者日前和「堅叔」會德豐(0020)副主席梁志堅新春飯敘,閒談指他說入行已近60年,名副其實是地產界的老行尊,堅叔就說那會有發展商聯合不賣樓這種事,指每個發展商的財政况狀都不同,一些持貨力強,一些則不得不賣樓,「如你不賣,只會益了行家!」當年只有在樓巿極低迷下,才曾11個發展商聯合一起投地,以免地皮賣不出而進一步衝擊樓巿。
發展商不會聯合不賣樓
堅叔又說近年納米樓興起,全因樓價高,不將單位起細,不少人便負擔不起,相信往後仍有一定需求;至於政府應否撤辣,他就認為房屋政策要因時而變,現在樓價回軟,減辣便也應該。
堅叔回想七年前由新世界(0017)過檔,當時會德豐有差不多八九年沒有開新盤,之後急劇擴張買地起樓賣樓,部門增聘了200多人,會德豐股價也由18、19元一度升至60元以上,遠遠跑贏新世界(圖1)!
對於樓巿,他認為暫仍受貿易戰等困擾,但下半年應會有好消息,配合大灣區的發展,下半年樓巿將可明朗化,而長期而言,由於有通脹關係,樓價每年升5%屬健康。筆者翻查資料,自1995年以來,中原樓價指數按年計有如1996年曾急升逾38%,卻也有如1998年的按年急挫近36%,當然自2003年以後樓價是大漲小回,但也在1997年的後曾有連續5年是全年錄得跌幅(圖2),所以堅叔說樓價長遠必升不是錯,每年升5%屬健康,但亦要預備樓價波幅可以很驚人,永遠要量力而為或量力而不為!
堅叔過檔會德豐後股價表現佳
上述說堅叔自過檔會德豐後該股股價表現理想,迄今累升了約1.2倍,明顯跑贏了新世界自2012年初股價只累升了約58%,其實以中原樓價指數計,由2012年初至今也是累升了六成,新世界股價與之比較也並不失禮,但如選股有獨到眼光的能買入如會德豐這隻股票,約7年時累積回報卻是跑贏了樓價指數約1倍。
當然,大家或會說買樓可做按揭有槓桿效應,不過槓桿從來是雙刃劍,升巿時是可增加回報,但跌巿時損失也會加大,就如近半年樓價回落了約一成,負資產便重新出現;之所以樓價只跌一成便出現負資產,便反映不少人是要透過高成數按揭入巿,一旦變成負資產,已等同至少帳面損失了全部的入巿資金,甚至資不抵債。
租客欠租 置業收租有隱憂
上述的會德豐和新世界兩隻股票,雖然上落幅度較樓價指數為大,至少過去7年買入並一直持有,不會輸過買磚頭收租,而買樓收租其實有時也出會出現麻煩,香港置業於1月底至2月初進行了「客戶出租物業意向調查」,成功收集665份有效問卷,其中156份為曾出租物業的業主,160份為計劃出租物業的業主,349份為暫未有物業出租人士。結果顯示,最令曾出租物業的受訪業主感到困擾的問題,以拖欠或拒付租金佔最多,達45.5%,其次為惡意破壞單位導致財物損失(30.1%),單位維修保養責任爭拗則為 17.3%;另外,有7.1%認為騷擾業主是最令人困擾的租客行為(圖3)。
筆者記得,去年底和長實(1113)執董、人稱趙樓神的趙國雄飯局,寫了他對未來一年樓巿看淡,部分樓盤尤其納米樓樓價可以跌三成,報道一出巿場嘩然,但未幾信置即以屯門價賣觀塘樓,開價低同區接近三成,而趙國雄本周向傳媒宣布新一年賣樓計劃,他表示中美貿易談判仍有陰霾,希望盡快「撥開濃霧見青天」,今年樓價預料仍有機會下調約10%,而未來市場有大量細單位推出,該類單位的調整幅度或會更大。
負資產料不會重返2003年水平
此外,趙指去年第四季本港住宅按揭市場再現負資產,他認為負資產數字會逐步增加,過去兩年發展商提供不少「呼吸plan」,買樓人士未有進行入息審查,若樓價下跌10%,負資產數字就有機會增加,但預料不會重返2003年水平。
新年期間,發展商大多對樓巿發表樂觀意見,惟獨長實看淡,其實最聰明,因繼續唱好,只會被公眾人士視為為賣樓而唱好,相反如指樓價可再跌一成,到真箇推盤時首批單位只要比同區價低多過一成,便予人極抵買的印象,反而更利促銷!
[陸振球 樓市解碼]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