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Dec 2015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嘉利國際(1050)受惠美經濟復甦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6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港股近日積弱,國企改革已非必然正「趨」化劑,小部份股價仍較強的非殼股,業績理想是基本,在預期人民幣下跌及美國經濟相對較佳下,國內生產及出口美國的更事半功倍,不過當中規模較小、過往業績不穩定及公司定位不大清晰的工業股還未全然受惠。
嘉利國際(1050)至今年9月中期業績非常亮眼,收入及純利分別按年升23%及55%。保守假設下半年純利為上半年的八成,預期是年度每股盈利約$0.054,執筆時股價$0.38,預期市盈率約7倍,以60%派息比率計,預期息率約8.5%,可謂吸引!可是,回顧過往數年業績不大穩定,降低了上述推論的可預視性,有見及此,我親身拜訪其香港總部,從管理層處加深了解這間上市已十九年港企的營運和前景。
集團主要業務有兩個:五金塑膠主要是設計及製造伺服器外殼,HP Enterprise及Lenovo(剛收購IBM相關業務)是長期客戶,往往會獨家授權某個型號的訂單,產品週期約兩至三年,因有新型號進入量產階段,上半年收入及經營溢利分別按年上升40%及30%。隨著雲端應用及數據中心需求日增,管理層有信心此業務可繼續成為增長動力。另外,電子專業代工則是幫客戶組裝電子產品,香港馬會的座地投注機由第一代至今皆由集團處理,NEC則是其最大客戶,主要產品包括儲存用Tape Drive及零售用POS,後者的最終端用家包括Uniqlo及Family Mart。至於數年前才開始,包括婚嫁及飲食的消費者及服務業務,上半年收入佔整體不足1%,雖然前景未見,但仍會持續經營,管理層目標是減低其每年虧損,所以分析嘉利國際,此刻還是聚焦其工業項目。
管理層有信心盈利增長可持續,因正受惠生產自動化逐步成功融合,所以收入長足增長下,員工人數仍可維持在約4,500個。集團員工成本受惠於人民幣貶值,加上生產效率提升,純利率於過往數年亦能逐步上升。不過,因需從客戶指定供應商買入原材料,雖然商品價格下跌,但亦未能受惠太多。集團的訂單以美元報價,加上生產產品最終端使用者大多源自美國,因此可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
現時鳳崗工廠將會遷移至玉泉,預計明年3月完成,屆時生產自動化滲透率更高,效率更快,可騰空更多生產線以應付客戶的特別訂單,及承接更多不同類型的生意。
「香港八十前」專欄實行內容O2O,嘉利國際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的12月19日文章(按此重溫)內,歡迎參閱互動。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9 Jan 2015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受惠低油價的港企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7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前週此欄分析嘉利國際(1050)後,股價於接著一週在成交增加下升了20%,我相信只是一個美麗巧合,但在市場鮮有分析中小型港企下,我能為大家提供多些資訊作考量,也算是正面!
進智公共交通(77)市值約3.5億港元,已連續三年虧損,至2015年9月的中期業績終於錄得較顯著的純利,毛利率大幅提升是主因,油價大跌自然居功至偉。集團經營狀況其實不是表面般差,若撇除公共小巴牌照重估虧絀及商譽減值撥備,過去三年皆錄得盈利,不過這兩項非現金項目源於港鐵網路不斷擴展,減低了乘客對小巴的需求,亦是集團業務的未來隱憂。於過往兩個半年度業績,燃料開支佔收入比率由以往的約20%劇跌至13%,算是對公共交通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的喘息!
油價大跌,市場往往想起航空公司是受惠股,其實大家每天在街上碰到的巴士、小巴、旅遊巴等又何嘗不是,投資機會往往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好像經營九巴,市值約83億港元的載通(62),至2015年6月的中期純利亦明顯按年大升,燃料開支佔收入比率由上年度全年的18%劇跌至11%。不過,大家若擔心港鐵不斷擴線的長期競爭揮之不去,則可考慮市值約19億港元的冠忠巴士(306)。
冠忠巴士也有「大嶼山巴士」此專利巴士業務,不過至2015年9月的中期收入及溢利分別只佔整體7.2%及1.4%,影響不大。集團的非專利巴士才是分析重點,以車隊規模計為香港最大,收入及溢利佔比分別約76%及99%,此部份包括學童巴士、僱員巴士及屋邨巴士,對經濟氣候敏感度皆低,近年每年皆有調高收費。至於中港跨境客運服務,也是最大數個經營商之一,集團透過收購整合了一些同業,並透露明年有加價空間。不過,中港跨境旅客暫已見頂,或將影響此方面業績。其他業務方面,明年將積極推廣新收購的電召轎車市場,但不期望短期能帶來顯著盈利。至於國內業務,集團剛出售廣州長途汽車業務,似有淡出意向,未嘗不是好事。
冠忠巴士自2014年開始增加派息比率,是年度上半年亦高達111%,有評論認為此舉是支持現時大股東2014年大幅增持股權。不論何故,雖然小股東亦因此得益,但集團負債比率卻於期間由約50%升至約80%,可謂一把雙刃劍!
「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進智公共交通及冠忠巴士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的1月2日文章(按此重溫)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嘉利國際(1050))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