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匯豐或支付18億美元和解洗錢案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414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匯豐或支付18億美元罰金,就洗錢問題與美國執法部門達成和解。消息人士稱,雙方可能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和解協議最快可能在下周宣佈。

一名匯豐發言人說:「我們將配合美國當局的調查,這些協商內容保密。」

匯豐11月5日曾表示,已經撥備15億美元,用於應對可能的罰款。但匯豐CEO Stuart Gulliver說,費用可能更高。

美國檢察官們希望禁止不法資金在美國銀行中流動,匯豐罰款事件將反映出美國當局的決心。

匯豐此前稱,它可能面臨刑事指控。不過,在類似的美國調查案件中,只要公司承認錯誤,那麼最終結果通常會是: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公司交納罰金並清理其合規體系。而如果公司再次違規,那麼美國司法部將進行起訴。

而美國財政部前執法官員Jimmy Gurule說,暫緩起訴協議會引發人們質疑,匯豐是否只需要支付一筆罰款就夠了?他說,這將是「對刑事司法系統的嘲弄」。在Gurule看來,唯一能引起銀行注意的辦法就是起訴個人,這將對那些漠視法律的人起到威懾作用。

今年,美國參議院報告披露了匯豐為墨西哥毒販洗錢細節。美國當局稱,匯豐沒能做好防範工作,導致全球恐怖分子和販毒集團利用其分行,將「黑錢」帶入美國金融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609

巴克萊、匯豐等四大英行或因不當出售衍生品賠償客戶近80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919

接受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調查的巴克萊、匯豐、勞埃德與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可能因不當出售利率衍生品被迫向小企業買家賠款50億英鎊(約合79.2億美元)。

這四大英國銀行已經為此賠款撥備約7.4億英鎊,其中巴克萊4.5億英鎊,匯豐2.4億英鎊,RBS5000萬英鎊,勞埃德9000萬英鎊。
 
但FSA稱審查173起上述產品銷售交易時發現了「嚴重過失」,90%以上的交易都沒有遵守法規。
 
FSA的一位董事總經理Martin Wheatley稱
 
他們出售的產品複雜得荒謬可笑。如果小公司可以表明,銀行沒有清晰闡明或者低估違約成本,或是成本與貸款規模不匹配,就屬於一宗賠償。
 
分析師們由此認為,可能罰款遠超四家銀行的撥款規模。
 
Liberum Capital銀行分析師Cormac Leech預計,巴克萊可能被迫賠款25億英鎊,匯豐和RBS的賠款將在5-10億英鎊之間,勞埃德可能為2.5-5億英鎊。
 
彭博報導稱,英國銀行現在還在因銷售個人貸款的保險不當而賠款,已經為這類賠款預備投入100億英鎊。而這起衍生品銷售的調查可能導致這些銀行捲入又一起代價高昂的醜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20

147年的匯豐銀行、白銀、大酒店---讀《香港股史》有感(一)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a83t.html

清朝中後期著名思想家龔自珍有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意思是想知道掌握「大道」,必須先研究蘊含「大道」的歷史。

 

在《香港股史》看到百多年前香港報紙上的股票報價,有些感想。

圖:1873年香港股票報價
147年的汇丰银行、白银、大酒店---读《香港股史》有感(一)
來源:《香港股史》(1841-1997,作者: 鄭宏泰 )

1,匯豐銀行傳百年:1865年香港上海銀行在香港註冊成立,創立時股本2萬股每股250元,1866年1拆2變4萬股公開交易,每股125元,1888年改名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簡稱匯豐銀行。1866年11月15日《中國郵報》報導:香港上海銀行股票:舊股3%折讓,新股1.5%折讓。(意思是在香港上海銀行發行價每股125元上進行折讓,1865年上半年公司派息5元)。到了1873年,香港上海銀行股票的股價平均以125元溢價60%左右交易。(註:我查了下史料此「元」為當時貨幣「銀元」,應該是指西班牙銀元或墨西哥銀元,2者銀含量基本相同、等值。)

 

匯豐銀行1866年股本4萬股市值折合白銀20.76萬克(1枚墨西哥銀元銀含量371.57英釐(grain)相當於24.08克);匯豐銀行2013年市值16000億港元折合2063.19億美元折合白銀1858.73億克(現白銀價格1.11美元/克),147年後的市值是創建時市值的89.53萬倍,年復合收益率9.77%,毛估估計算扣除歷年集資後的年股息收益率3%(匯豐銀行有高派息的傳統,近年股息收益率為5%),毛估估計算投資匯豐銀行1866年至今含現金紅利的年復合收益率為12.77%。

 

銀行是百業之母,如果銀行老老實實做好吸收存款向企業放貸這一最原始的主業,並且嚴控風險,銀行的生命週期會比大多數行業要長的多。匯豐銀行成立不久就成為香港發鈔行,與其同期成立的銀行,存活至今也不多,在資本市場,活著太重要了。
      
2,  長期來看白銀、黃金沒有投資價值:1枚墨西哥銀元在1860-1880年大約可以買大米60-70斤,如前所述現在1枚墨西哥銀元含白銀24.08克,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170元左右可買大米60-70斤。差不多150年過去了,白銀的購買力沒有大變化。長期而言(30年以上,時間越長越明顯)黃金也沒有投資價值,有興趣的可以查查資料。其實這個觀點巴菲特也再三說過。

 

147年前如果對股票充滿恐懼捏著1根銀條不敢投資,留給後代到2013年1根銀條還是1根銀條,購買力基本沒有增加;而投資1根銀條在匯豐銀行上,現在會擁有89.53萬根同樣重量的銀條。(還沒記派息)

 

除了少數文物以外,不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沒有長期投資價值(以能否戰勝通脹為標準)。

 

你認為投資匯豐銀行賺的多嘛?其實匯豐銀行名義年復合收益率為12.77%只是比全球股票市場平均長期收益水平10%稍好而已(參見:神書推薦之《投資收益百年史》)
      
3,折價傳統永相傳: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於1866年創辦,前身是香港大酒店,1890年代開始由猶太人嘉道理家族持有。首先大酒店是一家難得的好公司,但這個公司真是一貫有折價的傳統,1873年股價就是發行價打5折交易,近年基本也是淨資產打5~6折交易,真是折價傳統百多年永相傳啊!我前幾年剛看香港股票的時候也被大酒店淨資產打5折左右的股價迷住了,現在回想真是一身冷汗啊,如果一間公司的資產不變現,那麼股價按淨資產打多少折扣沒有意義,公司(股票)價值還是來源於公司每年產生的現金流啊!

 

那些號稱有天文數字的礦藏、老酒、林業、牌照等等的公司,要是有人以這些可能擁有的資產靜態總值來對公司估值,那是在忽悠人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763

匯豐:一幅圖告訴你如何在特殊時期交易日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626

日本央行此前採取的大膽寬鬆政策一直是引發市場波動的焦點因素,日元兌美元的波動如今成了投資者關注市場時的重中之重。匯豐銀行針對在目前這一特殊時期如何交易日元繪製了一副樹圖。

今早即將上任日本央行行長的黑田東彥在日本議會作證時表示,「如果能夠成為日本央行行長,將不惜一切代價儘早結束通縮。

市場普遍最擔心日本央行的寬鬆政策導致日元下跌,從而引發貨幣戰爭。黑田東彥表示,「不可否認,寬鬆政策的實施將會有削弱日元的作用;但日本央行的寬鬆政策的目的並不全是要削弱日元。

日元究竟是會繼續貶值到120還是重新回到80左右的位置?

匯豐銀行繪製了樹圖對此進行分析:

匯豐認為,可以把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承諾階段。

這段時間安倍晉三和日本央行都在承諾讓日本擺脫通縮,日元急劇下跌,美元兌日元達到92左右的水平;

第二階段(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左右):行動階段。

關於這一階段,有三個疑問會主宰日元每一步走勢:

  1)新的日本央行領導層是否是足夠激進的鴿派?(目前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2)日本央行能否迅速實施激進的政策?(這一問題的答案將對日元走勢有一個很顯著的影響)

  3)安倍晉三領導的自由民主黨能否贏得上院選舉?

第三階段(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結果階段。

  4)日本央行能否達到2%的通脹目標,是否能夠真正看到日本實際經濟增長?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215

匯豐面臨16億美元不良MBS罰款,罰款額超此前預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80

匯豐銀行週一表示可能需要向美國監管機構支付16億美元罰款,這意味著一些全球最大的銀行可能需要支付更多罰金了結向兩房出售不良MBS的訴訟。

匯豐在季度財報中披露的文件,該行在與美國聯邦住房金融機構(FHFA)協調處置行動「進展順利」,FHFA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聯邦監管機構。

2011年FHFA對全球18家大銀行提出訴訟,指控他們出售按揭貸款支持證券(MBS)時違反美國證券法,因為這些MBS中支撐貸款不符合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擔保合同。 2008年為防止兩房陷入破產,美國政府全盤接管了兩房。

FHFA在起訴書中支出房地美和房利美總共買入的2000億美元MBS,在房屋所有者出現違約時遭受了巨大損失。

美國監管機構對匯豐的索賠高於預期。匯豐在財報中報告稱:「賠償額可能將高達16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導,此前瑞銀已經與FHFA達成和解協議,同意就出售不良MBS賠償8.85億美元。

FT援引分析師觀點稱按照造成損失的比率看,16億美元罰金意味著匯豐遭到損失賠償比率要高於瑞銀。

如果按照這個較高的比例,那麼像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RBS這些被告將各自支付70億美元的賠償。

而即便採用較低的賠償比率,那麼這三家銀行仍然需要各自支付超過40億美元賠償。即便是採用這個較低賠償率也超過了此前預期和同類案件的賠償。

自從FHFA提出訴訟以來MBS市場步入復甦期,這有所遏制了兩房的損失。不過美國政府已經贏得了法庭訴訟辯論,充分限制了被告銀行提出的所謂兩房是得到最完整信息提示的投資者,並且在購買MBS時完全意識到風險的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40

匯豐卓越理財戶口 取之有道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1551.html
多年前,止凡申請卓越理財(Premier)戶口時是以獨立戶口申請,而不是把原本的運籌理財(Advanced)戶口升級,所以一直出現多個戶口。然而,平日多只會用Advanced戶口,所以希望把兩個戶口合併,減少一些閒置戶口。

不過,接觸過匯豐職員,不可以把兩個戶口合併,必需要先取消原來的Premier戶口,日後再把Advanced戶口升級才能做到我想要的效果,於是便到銀行處理。
當取消了Premier戶口之後,本來應該繼續我的下一步,就是升級原來的Advanced戶口。不過在這一刻我反而在想,到底有何必要把原來的Advanced戶口升級至Premier戶口呢?

可能大家都會知道,Premier戶口需要客戶在匯豐戶口內有100萬以上的資產值,才不會每月收取手續費,資產值包括現金、證券、外匯、紙黃金、強積金等,而Advanced戶口則只需要20萬而已,因此擁有Premier戶口好像身份的象徵。

除了這些虛榮感以外,其實用了多年,我不覺得Premier戶口對我有任何吸引之處。當然,Premier始終會有一點好處吧,例如外幣匯率好一點及戶口多一點利息、到外地會多一點方便、可以進出Premier分店享用咖啡及看雜誌、分店有專用服務枱、有些特選商戶有折扣(但那些品牌我全都不認識)之類,可惜我一一都並無興趣。

外幣匯率及利息只是多一點點,很少存現金的我受惠實在有限,平日又少到外地,又少到匯豐分行,這些優惠都好像與我無關。相反,在虛榮心這個問題上,我反而希望低調生活,不想直接或間接在家人面前弦耀財富,平日連明牌衣物都少穿,帶張卡來讓人家知道有百萬在銀行又是否有必要呢?不過我相信不少人的確有這個動機,就是申請來威威也好。

如果有實際好處的話,我也會考慮再一次升級,否則還是免罷。日後不如以私人銀行為目標,因為私銀客戶可以買賣一些普通戶口不能接觸的投資產品,即一些專業投資者才能買賣的產品,投資選擇會更多,這樣的申請動機相對更實在。

可能我想得不夠全面吧,如果blog友們知道Premier戶口有更好的實際用處,請分享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35

匯豐被指資產含水份 資金缺口或達千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929

匯(匯豐股價5日走勢圖) 獨立研究機構Forensic Asia昨發表報告稱匯豐的資產價值有誇大嫌疑,並下調匯豐評級至“沽售”,受此影響匯豐股價昨日紐約市場盤中下跌逾1%。 Forensic Asia的報告稱:“根據我們的計算,匯豐控股將其資產誇大陳述了636億美元到923億美元。相當於該行5到7年的業績。占去年上半年表列股本的34.7%至50.4%。其中匯豐香港的資產價值有誇大約150億美元之嫌,而英國子公司的資產亦可能被誇大近170億美元。” 該報告指出,匯豐的問題的資產項目包括,貸款損失準備金、應計應收利息、遞延所得稅資產、福利退休計劃的界定、不透明的第三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等。 該報告認為,受巴塞爾協議III資本規定影響,匯豐控股可能不得不於2019年前籌集580億美元到1110億美元資金,並稱其或不得不減少甚至是暫停派發股息。 該機構同時將匯豐控股的股票評級初次評定為“賣出”,稱其對該行的盈利壓力及增資計劃的攤薄影響感到擔心。 Forensic Asia的報告由兩位高級分析師 - 托馬斯•摩納哥(Thomas Monaco)和安德魯•哈斯金斯(Andrew Haskins)撰寫。摩納哥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前高級銀行檢查員,擔任過FrontPoint合夥公司的基金經理,過去十年作為銀行分析師對多家領先投資銀行進行研究。哈斯金斯曾在匯豐銀行工作過15年,主要擔任電信分析師,同時管理日本三菱UFJ銀行駐香港的研究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77

匯豐主席抱怨監管者:管的太多員工都嚇怕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883

匯豐集團主席範智廉(Douglas Flint)警告稱,因為害怕犯錯誤被懲罰,員工正變得過度厭惡風險,這是一種“日益壯大的危險”。該最新跡象表明,大銀行正對監管規定展開新的抵制。

範智廉表示:

一種可以察覺且日益加大的過度厭惡風險的情緒已經在我們的商業決策過程中蔓延。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因擔心事後可能會被批評以及認為有關方面對錯誤的零容忍態度,員工會選擇保護自己以免將來受公司譴責。

範的言論發表在匯豐不及預期的財報之後。匯豐昨日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稅前利潤123億美元,同比下滑12%,不及市場預期。這是自2009年以來匯豐控股盈利首次出現下滑。

自金融危機以來,監管者對銀行的高風險業務采取了更加嚴厲的態度。盡管範的言論反映出銀行業對於更加嚴格的監管規定對業績表現的影響普遍感到擔憂,但是資深銀行家在公開場合談論這個問題的情形卻並不常見。因為大多少銀行家都擔心這樣做會惹惱監管者。

而且,即使有銀行家公開批評監管環境,也是收效甚微。2011年,巴克萊前首席執行官Bob Diamond就曾跟一位英國議會委員會的委員說,“反省和道歉”的時間已經過了。誰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因為巴克萊操縱Libor的醜聞下臺了。

範智廉還舉了幾個例子表明,監管讓業務難以開展。例如,因為存在遭不當銷售指控的風險,理財產品缺乏創新;由於需要進行盡職調查,不得不推遲發放給商業客戶的貸款。

盡管他承認監管者關註銀行行為和金融犯罪“顯然是對過去(銀行業)的不足之處的正確回應”,但他還補充道,來自監管者的要求令匯豐銀行的“關鍵職能部門變得越來越疲憊”。他認為,“這凸顯了將監管改革議程在近期敲定的重要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19

中國匯豐制造業PMI創三個月新低 市場希冀更多政策支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812

因信貸增速放緩、房地產業下滑,增加了經濟難以實現增長目標的風險,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50.3,創三個月新低,遠不及市場預期的51.5。數據公布後澳元快速下滑。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在經濟活動顯示更持續的複蘇之前,貨幣和財政政策應維持寬松。(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50.3,創三個月新低,市場預期為51.5,前值51.7。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國內和國外新訂單增速較前月放緩。同時,因輸入和輸出價格較前月萎縮,通脹放緩的壓力回歸。

“今天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複蘇依然在繼續,但動能再度放緩。因此工業需求和投資活動增長很可能維持在相對較低的軌道上。我們認為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來幫助鞏固經濟複蘇。在經濟活動顯示更持續的複蘇之前,貨幣和財政政策應維持寬松。”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一直到9月份之前,持續的政策支持、改善的外部需求加上新的措施“應能使經濟保持相對堅挺的增長動能。”

“未來幾個月里,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加快的財政支出及額外的政策支持產生的利好影響。”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分析師評論稱,中國匯豐PMI初值數據表明將有更多寬松政策。中國采取更多政策寬松的壓力將進一步上升,將有更多定向刺激措施推出。仍預計中國2014年GDP增長7.4%。

分項數據方面,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產出指數從前月的52.8回落至51.3,亦創三個月新低。而衡量本土和海外需求的新訂單指數跌至51.3的三個月低點;此外,就業分項的下跌速度超過7月份,表明制造業裁員更多。

數據公布後,上證綜指和澳元/美元快速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92

趁低吸納匯豐的好時機(六) 股壇老兵鍾記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7.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4-8-18

匯豐(5.HK)被恒生指數服務公司降低權重,如果股價因此而下跌,我認為是趁低吸納的好時機,主要原因如下:

- 降低權重只是技術調整,只會影響匯豐短期的股價,長遠來說,她的股價表現將取決於其基本因素,即未來的盈利能力;

- 權重上限分一年時間逐步降低約5個百份點(從15%減到10%),市場估計跟蹤恒生指數的指數基金規模只有約1000億港元,即未來一年需要沽出約50億港元的匯豐股票,平均每天2000萬港元,相對於匯豐平均每天10億港元的成交量來說,只占2%,實在微不足道;

- 翻查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過去26年的歷史,最高是12%,最低是現在不到0.1%,平均是3.6%(難怪本地銀行做樓按時的壓力測試是假設利率上調3%)。美國QE政策從2008年推出至今已經超過6年,超低利息維持了6年,未來的利息走勢必然向上,市場的估計是明年開始加息!匯豐擁有龐大的存款基礎,她明顯地將會是加息周期的受惠者,只要利息向上,公司盈利增長便會加速,ROE便會增加,估值將會提高;

- 以現價82.8港元計算,匯豐現時的估值偏低,今年預測市盈率不到12倍(跟過去10年平均12倍差不多),明年預測市盈率不到11倍,市賬率只有1.1倍(低於過去10年平均1.4倍,部份原因是ROE下跌),最重要的是,股息率超過5%,提供了很好的安全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