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熊貓外交 地位難動搖

1 : GS(14)@2016-09-06 22:50:49

中國國寶大熊貓的保護等級從瀕危變成易危,那對於中國實施多年的「熊貓外交」政策是否會受到影響?熟悉中國事務的本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估計,中國過去多年辛苦建立的大熊貓形象不會受影響,因為大熊貓已具中國獨特的象徵地位。中國利用大熊貓作外交禮物已有逾70年的歷史,1941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送大熊貓給美國來鞏固關係,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遜訪華,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亦送出兩隻大熊貓。直到1982年則因大熊貓數量急劇下降,中國不再送贈大熊貓,改以每年100萬美元的租金租借給外國動物園。劉銳紹就指相信中國國寶的地位並不會因此就被動搖,中國在過去數十年已經營造了牠的外交形象,有着其象徵意義。而德國《世界報》於早前亦分析,熊貓外交至今仍然是中國的王牌,至少能在民眾間,有效緩和中美兩國緊張的關係。《蘋果》記者/德國《世界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17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01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難動搖 趁脫歐低吸倫敦物業

1 : GS(14)@2016-09-23 08:01:05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緩慢,加上香港樓價高企,港人前往海外投資物業的意欲熾熱。作為熱門升學地點,加上不少港人較熟悉英國房地產市場,倫敦一直是香港人海外置業的心頭好。英國房地產中介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稱,倫敦物業受脫歐陰霾影響,加上此前價格一直處於高位,預計今年核心區域房產價格將下跌9%。倫敦發展商Crest Nicholson表示,有信心倫敦在脫歐後仍然保有其金融中心的地位,長遠仍然看好其樓市。

明報記者 蘇樂恩

過去兩天日本央行及美國聯儲局分別公布議息結果,聯儲局一如所料維持利率不變。在美國仍然維持貨幣供應寬鬆的大環境下,港元兌多國貨幣的購買力維持強勢,令海外物業價格顯得更為吸引。其中英鎊自從脫歐公投後,兌港元一直維持在大約10至10.1算的水平,遠低於長期平均約每英鎊兌13港元。

雖然低匯價某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英國未來缺乏信心,Crest Nicholson倫敦分部常務董事Trevor Selwyn表示,「不確定性(uncertainty)並不足以令目前成為一個不當的投資時機」。他又稱,在公投之前沒有人想像過英國真的會脫離歐盟,因此公布脫歐結果後,「當天早上市場的確是被嚇到了」。但隨着時間過去,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回望,相信不少人都同意,事實上沒有想像中差。

金融海嘯時 樓價未受太大打擊

他表示:「當然里斯本條約仍然要啟動,脫歐的真正影響現在尚未完全反映;但倫敦過往對重大轉變的適應能力很強。例如,在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倫敦樓價幾乎沒有受影響。」

第一太平戴維斯國際住宅銷售部主管Thomas McAlister表示,在脫歐公投前大約6個月顧客較為審慎,但隨着結果塵埃落定,加上市場反應遠較預期正面,最近倫敦物業在香港的查詢和銷售亦有所增加。他表示,「不少香港客戶仍然對倫敦的基本面因素甚有信心。另外,本地不少顧客在倫敦置業是為了預備子女在當地升學,因此對短期的樓價波動並不太在意」。

長期求過於供 支持樓價

McAlister及Selwyn均認為倫敦在基建及其他方面,均是難以取代的商貿中心。Selwyn稱,「可能你身處香港未必同意,但我仍然相信,倫敦是世界的中心城市,將來亦將繼續如此」。脫歐公投後有聲音稱,國際機構將遷移總部至巴黎或其他歐洲國家的首都,但McAlister表示,「人們喜歡在倫敦工作,就目前情况看,大機構不太可能將總部搬遷至其他城市」。預計在脫歐尚未實際啟動的這段期間,跨國機構並不會貿然大舉搬遷,於倫敦工作及居住的人口短期內亦不會大規模減少。

作為長遠投資,倫敦樓價不菲,回報率一直維持在不多於4%,但最吸引的地方在於其資產升值前景。Selwyn表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倫敦市中心可發展的地方非常有限,長期求過於供支持樓價一直上揚。以Crest Nicholson最近推出的樓盤為例,該樓盤位處倫敦zone 1的南華克區(Southwark),地皮亦是以收購重建的方式取得。他表示,「每一年倫敦需要5萬個新單位供應,但只有2.7萬個推出市面,可見供求非常不平衡」。

第一太平料2019年樓價回升

第一太平戴維斯預期,今年倫敦核心高尚住宅價格將下跌9%,未來兩年樓價漸趨平穩,預計最快2019年才會重拾升勢(見圖)。

至於價格較低的倫敦非核心區,該行預期今年住宅價格將下跌5%,2017年再下跌1%。雖然在脫歐疑慮下,倫敦樓價短期內不容樂觀,但隨着脫歐商議逐步明朗化,他們預期2017至2021年的5年間,倫敦核心區住宅將升值21%,非核心區亦將見15%升幅。第一太平洋戴維斯表示,「脫歐後的未知因素,加上近年接連的稅項提升,令倫敦高尚住宅市場的增長一再延遲」。對倫敦物業有興趣的投資者,可考慮謀定而後動,把握未來一兩年出現的樓市低位入貨。

(海外置業錦囊 - 英國篇)

[蘇樂恩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45&issue=20160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30

Verizon收購雅虎恐動搖

1 : GS(14)@2016-09-24 23:30:36

用戶資料遭黑客盜取一事對使用率下跌的雅虎來說雪上加霜,隨時動搖電訊公司Verizon早前的收購決定,賣盤不成。據comScore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雅虎電郵今年7月的個人電腦用戶數目為1.61億,較兩年前同期下跌30%;主要對手Gmail的用戶數量卻在同一時期上升9%至4.29億人。雅虎對外宣稱仍有逾10億用戶每月使用旗下網上服務,但無公開當中有多少用戶使用電子郵箱。過去八年,雅虎一直面對客源流失以至廣告急跌等重大問題,更一度以裁員等方式節省開支,由行政總裁邁耶領導的管理層亦決心改善系統留住老主顧,但是次事件反映雅虎系統有嚴重保安漏洞,或令他們信心盡失,最終離棄雅虎,甚至引發大規模訴訟潮。
Verizon在7月提出收購雅虎核心業務,但交易要於明年初才完成。醜聞曝光後,Verizon表示兩天前才得悉事件,難以評估往後影響。分析相信,Verizon將根據雅虎用戶的流失率調整開價,預計比原價下跌一至兩億美元,或者大幅修改收購條款。若雅虎因此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Verizon甚至會考慮打退堂鼓。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4/197800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817

「處女選舉」結果令人心碎學生罷課 民主信念動搖

1 : GS(14)@2016-11-11 08:07:14

■柏克萊高中的學生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園集會,抗議特朗普當選總統。路透社



【特朗普當選】「你不是美國!我們才是美國!幹特朗普!」反特朗普的怒吼,前天在美國多處校園傳出,不只大學生拒絕承認一個憑販賣仇恨和偏狹奪取白宮鑰匙的人做國家領袖,更有多間高中的學生在上課途中突然出走,以集體罷課表示悲憤心情。這場前所未見的反候任總統學運,於前日凌晨時分特朗普發表勝利演說後爆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據報有多達2,000至3,000人自主離開宿舍和住所,在校園內聚集,高喊口號反對大選結果。一名19歲女生說,得知特朗普獲勝後心碎了,所以一發現同學集會她「當然要加入,給大受打擊的人送上擁抱」。「不是我的總統!」的呼聲也在多間高中傳出。柏克萊高中(Berkeley High School)前天第一堂課在8時開始後不久,不同班級的學生陸續走出課室,總數約有1,500人,佔該高中全體學生的一半。他們經過市中心遊行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校園集會,高喊口號外,亦用擴音器發表反特朗普意見。大家亦在社交網Twitter發聲,紛紛發出#NotMyPresident推文。有教職員陪同學生遊行,校區官員亦說未擬懲處罷課學生。不只柏克萊高中,同在三藩市灣區的奧克蘭、里士滿、埃爾塞里托市,以至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和華盛頓州西雅圖,都有高中生罷課反特朗普。各家學校所喊口號大同小異:不斷揮拳並重複「幹特朗普!」的怒吼,似乎有助他們宣洩漲滿心頭的憤慨和失望。事實是全國多地大學都有類似示威,除了加州的加大歐文、聖巴巴拉和聖迭戈各分校,以及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和聖何塞分校外,俄勒岡大學、匹茲堡大學都有學生集會,美東喬治敦大學學生更到白宮外示威。


大學生傾向民主黨

學生對今次大選結果反應特大,政治學學者指,大學生是所有年齡組別中最傾向開明派和民主黨,近10年情況更顯著。耶魯、哈佛等多家大學校報選前民調都顯示有7成多至8成多學生支持希拉莉。而且對大部份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的「處女選舉」,如此驚人的結果令首投族加倍難受。UCLA學生會長西格爾直言「許多同學無法平靜」,事關選舉結果跟他們的基本信念是南轅北轍,有些人「對民主的信念甚至出現動搖」。有些大學的教授明白學生大受打擊,決定押後中期試或交功課期限。美國《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1/198301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83

外儲縮減 動搖貨幣信心

1 : GS(14)@2017-01-08 18:18:08

【明報專訊】每個國家都有「外匯儲備」,通常以美元計價,除了可體現國家的經濟實力外,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作用為穩定匯價,倘若外匯儲備縮小,則代表該經濟體在外匯市場中維持貨幣穩定的彈藥減少,應對外來衝擊的能力減弱。

兩年共耗用8326億美元外儲

過去多年,中國憑着快速的經濟增長及出口優勢,外匯儲備連年急增,但隨着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加上人民幣自2015年「811匯改」,以及於去年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後已擺脫單邊升值的走勢,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去年又累貶6%至7%,以致外匯儲備連續兩年銳減,2015年急降5126.6億美元,2016年全年亦減少近3200億美元。

當外匯儲備持續銳減,就會蠶食市場對該國貨幣基礎穩定的信心,導致更多資本外流,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中國外匯儲備雖已連續6個月減少,但其外儲規模卻仍是世界之冠,達到30105億美元,於全球佔比高達28%;第二位為日本,該國首11個月外匯儲備規模為11593億美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48&issue=20170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810

靠特推醫療稅制改革黨友雖動搖但未離棄

1 : GS(14)@2017-05-19 05:43:32

特朗普政府醜聞浪接浪,部份共和黨國會議員對他的支持開始動搖,但分析相信由於現階段共和黨仍依賴他推動改革,加上他在黨內支持度仍高,故暫未會離棄他。


麥凱恩:風波達水門規模

參議院民主黨黨鞭德賓指,有國會共和黨人正為特朗普「目前及往後的行動而苦惱」,甚至悄悄討論其政府尚餘多少日子。近日不少共和黨議員表態,田納西州參議員科克指白宮形勢「急轉直下」,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麥凱恩指風波已達「水門規模」。然而,共和黨即時捨棄特朗普的可能性仍低,因獨攬白宮和參眾兩院主導權的機會難得,加上特朗普僅上任4個月,共和黨仍需倚靠他推動醫療及稅制等改革。此外,特朗普仍獲深紅州分廣泛支持,共和黨貿然趕走他恐會得罪選民,在來年中期選舉承受惡果,若共和黨可在即將舉行的喬治亞、蒙大拿及南卡羅來納州眾院補選中獲佳績,就更無放棄特朗普的理由,除非往後的事態發展迫使共和黨壯士斷臂。此外,博彩公司開始為特朗普會否被彈劾開盤,英國立博約56%投注落入正方,PredictIt則只有27%,但相對上周的7%已是暴增。美國《時代》周刊/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9/20026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617

工黨激增29席郝爾彬「極左」難動搖

1 : GS(14)@2017-06-10 13:46:32

【居功至偉】工黨今仗雖未能一舉成為國會最大黨,但由最初被看淡,到最終議席激增至少29席成為大贏家,黨魁郝爾彬居功至偉,奠定未來數年黨內「極左」走向更難動搖。素有「左王」之稱的郝爾彬,一向被黨內溫和派批評立場太左,黨內地位長期備受挑戰,一旦工黨在今屆大選中選情失利,溫和派原計劃在數月內對他提出不信任動議。去年夏天,郝爾彬的黨魁地位已曾受挑戰,只是最終獲大比數支持連任。


左派主張融入主流政治

郝爾彬的左派黨友認為致勝關鍵是其「正面政策」,以「為大多數人着想,而非少數」為競選口號,成功爭取年輕一群支持。影子財相麥祖恩指,郝爾彬藉着社會對骯髒政治風氣的不滿,讓其左派主張融入主流政治;副黨魁華德信亦讚揚郝將工黨帶領到「新的主流地帶」。華威大學政治專家芬恩表示,郝爾彬的策略現在看起來是對的,成功獲大眾認同其主張。郝爾彬的成績亦掃除了黨內的反對聲音。前外相施仲宏坦承郝爾彬功不可沒,又強調工黨一直很團結支持其政綱;前內政大臣白文傑則指,他一度對由郝爾彬領軍競選感到質疑,但「我們應給予他應得的讚賞」。分析認為,今仗將確立郝爾彬的黨內領導地位。英國《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0/200512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74

醜聞難動搖李顯龍地位

1 : GS(14)@2017-06-18 22:07:01

新加坡第一家庭鬩牆,是當地前所未見的國家高層公開鬥爭,引起民眾在社交網站議論紛紛。有分析認為,儘管事態發展醜陋,總理李顯龍的地位仍穩如泰山。新加坡過去有不少異見者落得牢獄之災下場,當地記者及人權社運人士韓俐穎認為,今次公開批評李顯龍的李瑋玲及李顯揚是「少數講出總理對王朝塗脂抹粉,而不用挨告的人」。對於李瑋玲在罵戰中點出當地公民自由問題,韓嘲諷說「最令我吃驚的是她似乎現在才發覺」。


民眾斥談家事損星洲聲譽

有民眾在facebook力撐李顯龍,「這是家事,應私下解決,公開談論家事不利新加坡的聲譽」,也有人趁機質問:「連你的弟妹也不相信你,我們怎能相信?」當地資深記者巴吉(P N Balji)指,執政人民行動黨在2011年大選得票跌至60.1%新低後,即推出長者醫療津貼等派糖措施,加上李顯龍以親民作風自我宣傳,令人民行動黨的支持度在前年大選得票率回升至70%,民望難被動搖。新加坡管理大學副教授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Eugene Tan)認為,事件焦點只在李顯龍個人身上,對政府影響極微。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89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