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前進中國 VHQ 搶當台灣文創新兵 新加坡廣告人跨足特效後製 《小時代》也買單

2015-12-07  TWM

立足新加坡近三十年的廣告老將,東南亞市占率曾逾五成,與寶僑、聯合利華、4A等廣告商皆曾合作,兩年前跨入電影後製打響名號,現在選擇到台灣上櫃,取得資金與人才後,鎖定中國電影市場,要成為「站在風口上的豬」。

電影《小時代4》在中國創造約新台幣二十五億元票房,片中一幕長達五分鐘的鏡頭,運鏡轉換流暢,透過十七個鏡頭銜接,說明女主角從學校、工作到生活的心境 變化,其中一個鏡頭推到牆面鏡框的照片,照片裡的女主角與閨密們動了起來,自然過渡到以前大家在一起的歡樂時光。這一幕運用複雜的後製技術,並加入電腦繪 圖的畫面,是新加坡公司VHQ的作品。

看見商機才找產品

技術逼近好萊塢 便宜一半這是VHQ跨入電影製作的第三部作品,但在此之前,VHQ已經在影像後製領域練功近三十年,在東南亞廣告製作領域實力,讓他們的市占率曾高達五 成。這家從做廣告到進軍電影後製的新加坡公司,十二月十六日將在台上櫃,成為文創類股裡第一家外資掛牌公司。

為了在台灣掛牌,VHQ已經籌備了快兩年時間,而且,為了貼近台灣人才,了解台灣市場,不但邀請新科導演陳玉珊擔任獨立董事,也請來台灣松下電器洪家第三代洪裕人擔任董事,佳能集團旗下的能率創投也投資了三百萬美元 (約合新台幣九千九百萬元)。

能率創投副總趙小偉看好VHQ集結十八國人才與技術,能搶食中國電影年增三五%的市場潛力。他認為好萊塢後製團隊如果可以做到一百分,VHQ的技術也能做 到九十分,而且成本僅是好萊塢的一半。加上中國片商與好萊塢團隊溝通時,可能會面對時差與文化差異的問題,趁著西方進入有障礙、中國的高端技術未臻成 熟,VHQ乘機而入,商機可期。

從廣告走進電影後製,VHQ董事長劉國華也是做足準備。一九八七年VHQ在新加坡創立,當時在東南亞地區的廣告市占率高達五成,寶僑、聯合利華、4A等廣 告商都是合作對象,「在廣告的世界裡,我敢說沒有一個獎我沒有拿過!」吃飯「無辣不歡」的劉國華霸氣且自信地說,而翻開VHQ的得獎紀錄,洋洋灑灑拿下多 次有「廣告界的奧斯卡獎」之稱的坎城創意節大獎。

憑著VHQ近三十年來在廣告界的耕耘,劉國華相信以公司的製作技術與創意,可以開創另一個版圖。觀察中國電影產業逐步崛起,他決定進入這塊高成長產業,為 此,二○一三年成立北京製作基地,並招攬曾做過《納尼亞傳奇》、《金鋼狼》後製特效等國際人才加入,其中,楊奔與宋霖耕更是關鍵要角。

在VHQ媒體集團全球五個據點擔任國際合製總監的宋霖耕,擁有華盛頓大學美術學士學位,二十多年的導演與監製經驗,曾製作電視劇《禁錮天使》榮獲金鐘獎, 也是美國艾美獎得主,曾參與美國科幻片《遺落戰境》後製,與劉國華更是十幾年好友,「聊天得知劉國華想做電影,這一塊也是我比較有興趣的,當然就回來幫 他!」VHQ北京副總經理楊奔原先在紐西蘭學電影特效,擅長3D美工,曾參與過好萊塢及歐洲市場動畫電影製作,一三年返回北京,朋友推薦加入團隊,投入電 影項目開發製作。

擁有兩位大將,及做廣告累積出的口碑,一三年,劉國華爭取合作到法國導演執導的《狼圖騰》,一四年更順利拿到《小時代3、4》後製服務,發展兩年,今年集團的電影營收可望較去年翻倍成長達到三.八億元,與廣告業務占比各半,有望帶動總業績突破七億元。

不同於一般電影後製作業,VHQ從前製故事場景設計就密切與客戶溝通劇本,對作品整體掌控度更高,《小時代1、2》創下高票房後,續集爭取合作者眾,VHQ便因為講究從前製就加入溝通,而搶下案子。

娛樂影視的後製領域多得是藝術家性格的成員,劉國華反而因為管理長才把VHQ帶出經營高峰,他將創意藝術授權給公司的創意人、尊重專業,「當你做的作品是面對全世界,就一定會吸引人才,所以我做的就是把舞台做大、做好。

」劉國華說。

新手敢做全球大夢

未來往歐美購併、垂直整合選擇到台灣上櫃,VHQ將台灣視為放眼中國市場的跳板,從台灣取得資金與人才後,未來有意進一步透過購併亞洲、歐美同業取得市場 地位,並往上游製片、下游通路延伸,劉國華認為,VHQ能提供高端技術,卻比好萊塢便宜一半的成本,這種超值的後製服務,能爭取到更多優秀作品靠攏,這是 VHQ的強大優勢。人才、技術兼具,是VHQ搶進中國市場的最大武器。

撰文 / 林惟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69

北韓農改奏效 溫室蔬果救糧荒 前進禁區》戒掉吃大鍋飯 該走責任分區

2015-11-23  TWM

北韓給人的印象是經濟不振、糧食不足,但是根據《東洋經濟週刊》記者在當地的觀察發現,政府對農業擴大投資,加上改革生產的制度,讓北韓人民的餐桌開始豐富而且多樣化。

「這裡是我國近代農業,尤

其是溫室農業的前線基

地。」將泉蔬菜專門協同農場的技師長趟燦表自豪地說道。此地位於距離平壤中心約三十分鐘車程處。

一踏進農場內的典型溫

室,會看到裡面種滿了白菜。

白菜很水嫩,就像日本超市店頭賣的那樣。二〇一四年六月,北韓最高領導人暨第一書記金正恩來到當地指導,為既有的農場加設三十公頃的溫室。除白菜外,這農場還栽培了番茄、小黃瓜等作物。

自從金正恩政權正式上路

的一二年以來,北韓的經濟就漸有斬獲。其中一項成果是糧食的供給狀況改善,而主因是占北韓GDP兩成強的農業生產一直在向上提升。

採分組管理經營農業

今年九月下旬,記者走訪當地,發現在前述的將泉蔬菜專門協同農場裡,每棟溫室都有它的「分組」,實施「田地負責人責任制」。

一三年起,北韓開始實施田地負責人責任制。原本的作法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分派十至二十五人左右作業(分組管理制),現在改為在組的架構下,再細分化為個人或二至三人以家庭為單位的土地負責人,藉以經營農業。

這可以解決團隊集體投入

農業時責任不清的問題,收成後,也會依照每位農場人員的工作狀況與成果分配農作物。

這可說是一套足以激起務農者的幹勁、促成增產的制度。趙技師長說:「實施後,總收成增加了三至四成。」

水耕溫室產量增三成

離開農場後,記者又造訪同樣位於平壤郊外的平壤蔬菜科學研究所。此地於〇七年為既有農場增設水耕栽培的研究設施,於一二年又增建大規模溫室。栽培面積據稱為四十萬平方公尺,規模甚大。

和將泉蔬菜專門協同農場

一樣,溫室內有小黃瓜、番茄、辣椒等,全都結實纍纍。

溫室內也試種了取自他國的種子,也種了日本產的蔬菜。該研究所為生產單位,農場人員都在設施內部忙碌地工作著。

記者詢問田地負

責人制度,水耕溫室

栽培研究室室長深正

赫很自豪於成果,「產量增加三成。」回國後,記者把

這兩個設施的照片與

影片交給日本農業專

家觀看,判定這兩個

單位的作物栽培都很

順利。「作物看不出缺少水分或營養不足。

雖然溫室面積比日本

大,病蟲害的發生機率較高,但北韓的氣候比日本寒冷,因此就算面積廣,或許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產量仍未達自給自足

由於社會主義國家瓦解,以及洪水等天然災害,一九九〇年代後半的北韓,甚至發生饑荒。或許因為這樣,現在大家都還有「北韓等於經濟不振、糧食出問題」的印象。

現在的北韓,雖然主食稻米與玉米的生產(穀物生產)趨向增加,但仍末到達據信為自給自足水準的五五〇萬至六〇〇萬噸水準的穀物生產量。

朝鮮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工業經營室長朴成哲分析道,「一三年的穀物生產量為五六六萬噸(精穀基準),一四年由於乾旱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比一三年減少一些。」今年生產量,估計會和前年同一水準。

另一方面,一〇年以來,除了穀物產量復甦外,北韓也正式進口加工食品或由國家自己生產。首都平壤等地的飲食生活改善不少,市民的喜好也開始多樣化。

「穀物生產量一日一超過四〇〇萬噸,北韓就不會有人餓死。」韓國國民大學教授鄭昌鉉指出。雖然國家提供的配給減少,但減少的量,可透過市場供給替代。近一到兩年,市場的糧食價格很穩定,「這是糧食普及的證據。」鄭昌鉉說。

政府擴大投資農業基礎建

設,還開始推動田地負責人責任制等制度改革。這樣的模範案例已漸漸拓展到全北韓,只是似乎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確切的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33

前進義大利 文藝復興飄台味 張安平

2015-12-21  TWM

二○一五年,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張安平有兩件大事,一是「雲品國際」以六十六元掛牌興櫃,成為觀光股新軍;二是他的「義大利插旗行動」再添一喜,「羅馬大飯店(A.ROMA)」於一五年十月開幕,成為雲朗旗下第四家義大利飯店,數量追平晶華與長榮集團旗下的四個海外據點,一六年第二季,「雲水之都」也將在威尼斯開幕,有望坐上台灣國際觀光飯店龍頭寶座。

張安平的人生上半場,都在擔任「家族企業救火員」,扛下大哥張東平留下的「嘉新電子」二十億元債務、接手大舅子辜啟允財務虧損邊緣的有線電視系統「中嘉網路」。○八年,更應岳母辜嚴倬雲與小舅子辜成允請託,接手中信飯店,更名為「雲朗觀光集團」。

五十歲之後,張安平對美學的極致追求,才逐漸被業界看見。他曾表示,「只有文人才會留下作品,商人不會。」創立雲朗觀光集團之初,他強調「歐洲古典氣息」的君品酒店系列,從吊燈到玻璃杯的挑選,他都參與設計,他對歐洲文化深深地著迷。

百年歷史飯店 納入版圖

另一方面,張安平將飯店業開到歐洲文藝復興起源地義大利,背後卻是精打細算。

一一年,適逢歐債風暴,不少物業擁有者求售,財務背景出身的張安平陸續逢低投資。「我說服了太太辜懷如,開車總計跑了七、八千公里,扎扎實實地繞了一趟歐洲。」自一三年起,他首度將飯店事業版圖跨足義大利,以平均一年兩件的速度,迄今在義大利布局四家商務飯店及度假莊園。包括北區的「聖莊」、中部的「嵐莊」,及靠近佛羅倫斯的「蓉莊」,三家飯店歷史均超過百年。

其中,在洽談「嵐莊」時,張安平看好「嵐莊」至今保留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風格,且具文藝復興時代的家具、壁爐、壁畫和古赤陶土地板等,均保持完好。當時也有來自中國與香港的買家,張安平在與莊園主人溝通時,因熟知中世紀歐洲歷史,讓主人敬佩又折服,最終雲朗不靠高價比拚,拿下標的物。

張安平說,「歷史的意涵,才是無價之寶。

歐洲的旅館產業,出發點和台灣不同,他們對美學及旅行的執著態度,是我們所欠缺的。但我們也有歐洲較缺乏的親切細微服務,雙方有很強的互補性。」張安平認為,因為有文化差距,這樣的跨界合作,才是最迷人之處。而這樣的歷史涵養,也成為張安平進攻海外市場,最重要的助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74

春節見聞:誰在驅動車市前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137.html

春節見聞:誰在驅動車市前進?

一財網 李溯婉 2016-02-14 14:53:00

汽車與越來越多人的生活連接起來。盡管中國經濟和車市的增速一度放緩,但未影響到一些三四五線城市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尤其是春節前這段時間更是購車的高峰期。

二表弟和三表弟前不久各自買了一輛汽車,春節期間開著新車到處串門走親戚。在廣東省湛江雷州市白沙鎮鄉下的表弟們,兄弟四人外出到珠三角務工,由於電工技能的提升以及客戶資源的積累,近年來不時承包一些小項目,去年賺了幾十萬元,兩個表弟率先成為有車一族,繼蓋新樓之後,汽車成了他們的另一標配。如同電視、手機等產品一樣,汽車對農民來說也逐漸變為尋常事物。

春節期間,外地車與本地車匯流,雷州市車水馬龍,大街小巷被汽車塞滿,擁擠程度一年賽一年,到處可見本田、豐田、日產等日系車,廣汽傳祺等自主品牌、福特等美系車以及現代、起亞等韓系車也不少,此外還有奔馳、寶馬等少量德系豪華車。值得註意的是,比亞迪秦、唐等新能源汽車的星星之火也開始在這個縣級市出現。

三四五線城市汽車銷量增長較為迅猛(網絡資料圖)

從初四開始,在外地工作的雷州人逐漸啟動返城模式,擁堵從城里轉移到高速公路上。從雷州到廣州不足500公里,平時大約6小時車程,而最近幾天,從雷州開到茂名路段僅100多公里往往就要耗去6個小時以上,全程則需要十多個小時甚至超過20個小時。500人的雷人·雷話·雷文化微信群,在春節這幾天不時變為老鄉們的道路狀況溝通平臺,實時溝通交流從雷州到珠三角各大路段的交通情況。

汽車與越來越多人的生活連接起來。盡管中國經濟和車市的增速一度放緩,但未影響到一些三四五線城市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尤其是春節前這段時間更是購車的高峰期。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多家車企在2016年1月都迎來“開門紅”:得益於GS4的熱銷,廣汽傳祺1月銷量突破3.3萬輛,同比增長221.3%;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今年元月銷量沖破1萬輛,同比增長192%;廣汽豐田1月實現零售銷量5.5萬輛,創下歷史最高單月銷量紀錄,比去年同期增長44.1%,旗下車型全線發力,全新凱美瑞、雷淩、致炫均錄得上市以來最佳單月銷量,“技術型增長”態勢漸入佳境;本田1月在中國市場終端銷量達到10.74萬輛,同比勁增20.7%,其中東風本田增幅高達57.6%,廣汽本田繽智同比翻倍,當月銷量突破2萬輛大關,成為本田品牌在華最暢銷車;神龍公司元月也開局良好,旗下東風雪鐵龍實現銷售3.1萬輛,同比增長14%,東風標致則在首月實現銷售4.1萬輛,創造了東風標致品牌月銷量新高。

不過,因兩年未推出新車拉動銷量,廣汽三菱在今年1月銷量出現下滑。廣汽三菱副總經理杜誌堅前不久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該公司今年將有兩款新車上市,以及收購三菱進口業務之後,正推進三菱進口車和國產車銷售網絡的整合,進一步豐富產品線,預計今年銷量將會有明顯回升。盡管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限購,多少對銷量造成一些影響,但三四五線城市增長較為迅猛。廣汽三菱湛江地區的經銷商,繼在湛江開店之後,又在雷州等地陸續開設新店。廣汽三菱加快渠道下沈,在商務政策上給予經銷商較大支持。

不僅新車交易正逐漸回暖,二手車交易也處於蠢蠢欲動之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941.71萬輛,同比微增2.32%,累計交易額5535.40億元。廣東以9.98%的二手車交易量占比居全國之首。不少二手車從珠三角地區(發達地區)流向粵西、粵東等地區。

雖然中國從2009年起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中國千人保有量依然有較大差距。在2014年底,我國千人保有量首次超過百輛,而早在1925年,每千名美國人就已擁有151輛汽車,目前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超過800輛,中國大約只有其1/8。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前不久表示,對於汽車行業不要太過悲觀。數據顯示,在人均GDP到1萬美元的時候,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千人汽車保有量大概在200輛左右,中國現在千人汽車保有量110多輛,還是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也樂觀地認為,未來幾年,我國乘用車市場發展的速度相當於GDP增長的1倍-1.3倍,增速可能在8%-10%,預計我國汽車保有量將從現在的1億多輛上升至2020年的2.5億輛。

我國中西部城市,以及沿海地區的三四五線城市,這些千人保有量偏低的市場正變為眾多車企拉動增長的新戰場。而在外出務工人員中,也開始有些年輕人將汽車開回老家,逐漸成為中低檔汽車的消費人群之一。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91

美的股東會通過收購庫卡方案 方洪波稱有困難但仍在前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067.html

6月6日下午,美的集團(000333.SZ,下稱美的)臨時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了美的收購庫卡的方案,這項備受矚目的跨國並購案又過了一關。

下一步,這項並購案還需面對德國政府的審核。第一財經記者在股東會後,碰到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方洪波說,這項並購雖然有困難,“但我們一直在前進,至少到目前為止”。

回應收購價:這是戰略收購

雖然這次美的臨時股東大會有10多項議題,但審議收購庫卡的方案顯然是重中之重。當主要議題介紹完之後,就有股東不斷圍繞庫卡收購的方案提出各種關心的問題。

收購價格是焦點之一。一位股東說,機器人行業不可能像互聯網那樣有100%增長,庫卡近年業績增長平穩,它的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還是外購的,收購價格是否還要再考慮。

美的集團董事、副總裁李飛德回應說,正如2007年美的收購小天鵝,今天看來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收購不像在百貨店買普通消費品,可以不受限制,所以這個價格是綜合考慮了很多因素,是站在美的未來戰略來考慮的。“而且在成熟市場做這種收購,有很多方博弈,不是單方定價,我們會根據情況做調整。關於價格制訂,我們也聘請了國際一流的投行。從戰略看,我們認為價格是合適的。”

美的集團董事會秘書江鵬補充說,這次收購庫卡的估值倍數,比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ABB、庫卡、安川、法那科)余下三家高一點,但是去年德國大型公司的收購溢價平均達40%,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比方案公布前的庫卡股票收市價高30%多;而且國內機器人上市公司的估值達到100倍,收購庫卡的估值水平遠低於國內的估值水平。

回應意圖:一般工業機器人潛力大

一位證券分析師接著提出,希望美的把要約收購庫卡的戰略意圖介紹得更詳細。

李飛德回答說,從美的的戰略來講,一點也沒有把這次收購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行為。美的未來的戰略是“雙智戰略”,一是讓美的的產品更智能,二是智能制造。未來工業自動化的產業空間很大,但全球工業自動化巨頭大多圍繞重化、汽車行業來發展,一般工業自動化的程度偏低,而在這方面中國是最大的市場,誰能在中國成為第一,就能在全球成為第一,所以美的非常看好全球一般工業自動化的機會。

盡管中國國內已湧現了1000多家機器人企業,但李飛德認為,現在國內機器人企業,無論產品性能、服務還是盈利水平等方面,都跟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有明顯差距。未來的競爭力一定是基於科技,而不是簡單的價格。一個車間的自動化設備,購買成本是一方面,使用、維護成本更大,所以領先的企業未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還會繼續提升。

另一位投資者追問,什麽是一般工業機器人領域。

李飛德回複說,工業自動化,分為汽車相關領域和一般工業領域。一般工業領域涵蓋電子、家電等輕工行業。從庫卡披露的數據看,一般工業領域的收入不到它收入的一半。庫卡來中國發展,它本身在中國有幾個公司,“我們只是支持它做得更好”。

下一步:還需經德國美國相關審核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由於公務,沒有參加6日下午的美的臨時股東會。不過,第一財經記者於股東會後,在美的順德總部大樓的門口剛好碰到了送走貴賓的方洪波。

方洪波向第一財經記者說,要約收購庫卡,雖然有困難,“但我們一直在前進,至少到目前為止”。

事實上,通過美的股東大會審議之後,美的收購庫卡一事下一步還需經過德國、美國等相關政府機構的審核。

德國經濟部長5月底曾表態反對美的收購庫卡,不過美的重申今後將維持庫卡的德國上市公司地位,並保持庫卡業務的獨立性和管理團隊、員工的穩定。德國聯邦政府副發言人6月1日表示,這“歸根結底是一個企業自身的決定”,德國政府將尊重企業的決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月2日也回應說,“我不了解有關公司和收購的具體情況。但作為一個原則立場,我們支持和鼓勵各國公司根據市場原則開展互利共贏合作,並為此提供良好環境。正常商業活動不應該被政治化。”

由於庫卡在美國也有業務,所以美的對庫卡的收購案,今後還需經過美國有關政府部門的審核。此前,美國有關政府部門曾否決中資企業收購飛利浦照明業務的資產。

李飛德在股東會上說,要約收購是多方博弈的行為,無論政府、大小股東及其它參與者之間,“我們會謹慎處理”。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做審核要兩周,才進入真正的要約期;要約期通常要4-6個月;在要約期結束後,還要完成相關國家的反壟斷審查。

不過,方洪波表示,對這起收購還是充滿信心。因為美的收購庫卡,對德國、中國都有利,而美的是民營控股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12

前進美國!見證敢「與眾不同」的創新力 最迷人的怪咖好生活

2016-06-27  TCW

美國奧勒岡波特蘭(Portland),新崛起的美國夢想生活風格小城。過去人們只知它是Nike發源地,擁有一支NBA球隊;如今一本全球熱銷的生活風格獨立雜誌《Kinfolk》、一齣電視劇《波特蘭迪亞》,讓它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旅客。波特蘭獨立自由,堅持小眾精神,傳遞嶄新價值觀。

「雞從哪裡來?」我們先從一部電視劇《波特蘭迪亞(Portlandia)》經典橋段認識美國波特蘭。

劇中主角夫婦上餐館準備點雞肉料理,向服務生展開一連串發問:「請問這是在地的雞嗎?有機且友善飼養嗎?牠吃的榛果也是在地的嗎?牠快樂嗎?」服務生一度遞上雞的名字與檔案,夫婦最後決定:還是先去雞的農場檢視一番好了,「謝謝,請保留我們的位子。」劇情看似誇張,但相當程度反映波特蘭的價值觀。波特蘭人熱愛環境自然、支持在地產業;他們充滿創意、特立獨行,卻熱情擁抱彼此差異。

我在這兒找到許多有趣古怪的事物。比如波特蘭戶外品牌Poler Stuff超級暢銷的睡袋Napsack,使用者穿上這款睡袋可露出手腳任意走動。創造緣由只是因為——這些戶外愛好者怕冷,不願輕易離開睡袋。

比如上街總是得以見到許多蓄著落腮鬍的男人,造型千奇百怪。波特蘭甚至舉辦世界鬍鬚錦標賽,選手蓄鬍多年,悉心修剪梳理,讓評審考核誰的鬍子最能夠展現完美個性與風格。「我們不是落後時尚,就是遠遠超越時尚。誰知道呢?」同樣留著一臉落腮鬍的腳踏車品牌Metrofiets創辦人菲利普•羅斯(Phillip Ross)大笑。

我們遇到的波特蘭人,幾乎人人把「讓波特蘭古怪到底(Keep Portland Weird.)」口號掛在嘴邊。一般人對於被貼標籤避之唯恐不及,但波特蘭心甘情願、甚至引以為傲這張名為「古怪」的標籤。

在「Keep Portland Weird」巨大標語看板對街,正是火紅名店巫毒甜甜圈(Voodoo Doughnut),我們每次經過,總大排長龍。這家店很天馬行空,用培根、早餐麥片或M&M's巧克力鋪滿整個甜甜圈,在地人卻非常埋單。若你花三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千六百元),還可為你舉辦一場甜甜圈婚禮,套上甜甜圈做成的戒指。

巫毒甜甜圈有什麼不敢的?它曾和啤酒品牌Rogue Ales & Spirits合作推出甜甜圈啤酒。Rogue抽取培根楓糖等甜甜圈原料,放進啤酒釀造過程。「這並不是釀造啤酒的尋常原料,我們試驗了許久,味道才對。」總裁布萊特•喬斯(Brett Joyce)說。

但一切就像喬斯頭戴的帽子寫著:「挑戰、冒險、做夢(dare, risk, dream)」。「我們特立獨行,不做大家做過的事,」喬斯說,「我們要成為激起創意碰撞的領導者。」而整座城市都深深支持這樣的精神。相對於大型連鎖企業,波特蘭人更願意掏腰包在本地小型企業身上,無論喝一杯精釀啤酒,或購買波特蘭創客(maker)製造的手工產品。「越古怪的越能成功,」波特蘭迪亞秘密之旅(Secrets of Portlandia)創辦人兼導覽員艾瑞克•多德森(Erik Kennon Dodson)說,「在波特蘭,你可以盡情做自己,與眾不同。」於是,我們在波特蘭看到的景象是:創客遍地開花,精釀啤酒、獨立書店邁向世界舞台。從非主流躍升為主流,但主流與否,波特蘭其實並不在乎,或許他們關心的仍是盤裡那隻雞,生前是否過得自在幸福。

波特蘭

地理位置:美國奧勒岡州

人口:約61萬人

航班:達美航空每日航班經東京轉機直飛波特蘭

撰文者柯曉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76

萬金油、妮維雅,三招成功搶灘高成長市場 前進緬甸 先攻雜貨店老闆的心

2016-07-11  TCW

它挺過金融風暴、緬甸經濟制裁期,為各國大廠攻下這塊新興市場,跨國品牌最強助攻手大昌華嘉,竟教業務員在雜貨店擦玻璃?

許多人以為,萬金油是台灣在地的老品牌,但到了新加坡旅遊,看到整排虎標專櫃才恍然大悟:原來萬金油是在新加坡發明的啊!且慢,還是搞錯了,萬金油的發源地,其實是緬甸。

緬甸因為戰亂、軍政府執政,加上曾遭美國、歐盟因違反人權等因素實施經濟制裁,超過一甲子的時間,發明萬金油的地方卻只能靠邊境走私才能買到它。

如今,萬金油終於要衣錦還鄉,「我們決定委託大昌華嘉(DKSH)協助虎標。」虎標集團執行總監韓亞光說。

這家被指名協助萬金油的,不是緬甸業者,而是一家有百年歷史的瑞士上市公司。它專門為國際品牌、跨國藥廠在東南亞做品牌經營、行銷、物流運送,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規模都不小。在台灣最知名的事蹟之一,就是為統一超商找到能二十四小時運轉的咖啡機,促成台灣的咖啡大流行。

大昌華嘉一九九五年在緬甸設點,挺過了亞洲金融風暴、緬甸經濟制裁期,二十多年的在地經驗,如今成了跨國企業取經、合作的對象。

台灣業者包括中華汽車、宏達電、新光保全、華碩都已經或正在緬甸布局,該如何開拓這塊市場呢?大昌華嘉的經驗十分具參考性。

往緬甸街頭望過去,每兩家雜貨店,至少有一家店飄著妮維雅的旗幟。這個德國拜爾斯道夫(Beiersdorf)旗下品牌,在一九九七年透過大昌華嘉進入緬甸市場,如今已成為緬甸第一大護膚品牌,市占率超過五成。不只在緬甸首都仰光,連偏遠省市也看得到妮維雅的招牌。

贏在差別定價

都市價一半,拿下偏遠省

怎麼做到的?大昌華嘉緬甸民生消費品總經理普里曼(Preman Mahaldayuan)在這個位置上已經二十年,他說,比起許多國際廠牌只經營仰光等大城市,能否將知名度打進偏遠省分,才是決勝點,他的成功心法有三。

第一,定價策略要跳脫框架。緬甸市場類似印度農村,消費者能否負擔得起價位,成了銷售關鍵。「在緬甸一支棒棒糖賣五分錢(美元),在歐洲要賣五十分。」普里曼說,如果你抓到正確的價位,那你就能觸及最多的消費者。

甚至,在緬甸各地的價位也不同,在農村賣五十元,但都會區的現代化超市也許賣一百元,才是適合的價位。「例如我們的客戶曼陀珠,在緬甸的定價就是全球最低。」他說,進到這個市場,要想清楚是不是願意先投資三到五年,在未來成為市占領先品牌。

贏在培養本地人才

讓小店店主為品牌代言

第二,一定要重用在地人才。知名調查機構明略行(Millward Brown)與WPP傳播集團合作,今年六月底發布史上第一份針對緬甸市場的品牌調查指出,誰能打進緬甸在地小店,誰就能勝出。而小店店主,正是決戰關鍵。

該報告分析,在地小店店主與消費者有很強的信任關係,贏得店主支持,就能讓他們成為品牌的超級代言人。這唯有在地人,才做得到。

以大昌華嘉為例,緬甸公司二千二百名員工中,只有約五十人為外籍,占二.五%,而該公司雇用人數在緬甸也數一數二。「我們的員工離開之後,都被搶著要。」普里曼半開心半煩惱的說。

贏在教育商家

帶頭打掃,顧品質兼查庫存

第三,做給看店的阿公阿嬤看就對了。與其期待小店主做好清潔與服務,不如帶頭改善服務品質。大昌華嘉在緬甸經營妮維雅品牌不找中間商,而是透過兩百多位品牌大使,進行店內促銷、協助教育客戶,直接觸及二萬八千多家雜貨店、藥局、超市、醫院與診所。

普里曼說,這些業務員要定期到雜貨店幫忙掃地、擦展示櫃,這樣不但能確保品質,也可避免庫存不足。根據明略行報告,讓農村雜貨店隨時有貨、不讓顧客空手而回,正是建立品牌知名度的最大挑戰。

除了歐美大廠牌,亞洲各國正積極「瓜分」緬甸這塊未開發市場。截至今年三月底為止,外商在緬甸的直接投資金額累計已達六百三十七億美元,資金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泰國和香港。進口國則為中國、新加坡、日本及泰國。新加坡在旅館業稱霸,日本則拿下不小的汽車與啤酒市場。

緬甸政府喊出,二〇三〇年以前讓外資投資金額達一千四百億美元,比現在多一倍以上;國際貨幣基金(IMF)則預估,緬甸今年經濟成長率八.六%,高居世界冠軍。「這時候正是進入緬甸市場並進行長期投資的好時機。」明略行報告強調。台灣業者可參考前述的小店戰略,在這全球成長力道最強的國度,搶下一席之地。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92

信貸連續四季度收緊 美國經濟前進動力缺失

信貸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有了貸款,個人就可以買房,企業就可以建造廠房、雇傭工人,開發商就可以規劃並動工住宅、商用和零售物業。所以,如果信貸的“水龍頭”被擰緊,美國經濟的大轉盤轉動起來就將異常費力。

而據8月1日發布的《2016高級信貸員意見調查報告》(2016 Senior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 on Bank Lending Practices),這正是美國眼下正在發生的情況。

這份由美聯儲展開的調查以71家美國本土銀行和23家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的信貸員為對象,就後者的工作詢問了多個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你們是否正在收緊放貸標準?企業和消費者獲得貸款是否變得更難了?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想要獲得商業和工業貸款(C&I)的企業來說,標準變得更高了。C&I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貸款類目,涵蓋了從購買大型設備到擴張至新目標市場的幾乎所有貸款。

“各家銀行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提高了C&I貸款標準,不過,從最新調查結果來看,本季度的收緊程度不及上季度。”摩根大通經濟學家丹尼爾·希爾弗(Daniel Silver)在一份研究簡報中寫道。

據該報告,有8.5%的信貸員表示,中大型企業的放貸標準更加嚴格了。上季度這一數字為11.6%,但去年同期該數字為-7%。

小企業方面,7.1%的信貸員報告了更嚴格的放貸標準,較上季度的5.8%有所上升;去年同期該數字為-6%。

灰色柱:經濟蕭條| 深藍色線:中大型企業 | 淺藍色線:小型企業 | 紅色線:C&I 銀行貸款同比變化

2016年第二季度,企業貸款方面,銀行提高了C&I和商業房地產貸款(CRE)的標準。對C&I貸款的需求基本沒有變化,但CRE貸款需求在第二季度有所增加。家庭貸款方面,住宅房地產(RRE)按揭貸款標準基本沒有變化,僅有少部分銀行提高了對次級抵押貸款的標準。第二季度,大部分RRE貸款的需求均出現了增加。此外,各家銀行表示,消費者貸款的放貸標準變化不已,但所有消費者貸款品種的需求均出現了增長。

美聯儲還調查了各家銀行提高或放松放貸標準的原因。過去一年,放貸標準放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經濟大環境獲得改善,以及來自銀行及非銀行放貸部門的競爭。不過,過去3個季度中,導致標準放松的唯一因素是“更為激烈的競爭”,而提高的原因則更多樣化了。

“報告最近3個月C&I貸款條件收緊的受訪者中,大部分都認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經濟前景更加不利或更加不確定、行業特定問題惡化、對風險的容忍度降低等。”美聯儲在該報告的新聞稿中如是表示。

此外,商業房地產貸款放貸標準出現收緊,消費者貸款放貸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緊,但房屋按揭貸款標準仍在放松。

巴克萊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加蓬(Michael Gapen)表示,逐步收緊的信貸市場表明,經濟正在放緩,前景更加不確定,但這並不是會突然發生的災難。“總的來說,第二季度授信和需求變化和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即美國經濟正處於經濟周期的後階段。不過,即便如此,我們認為,沒有太多證據表明信貸收縮將導致近期出現更廣泛的經濟低迷。”加蓬在一份發送給客戶的簡報中寫道。

而Bespoke投資集團的分析師認為,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該報告表明對貸款的需求依然較為強勁:“這份報告表明,本季度信貸表現比之前的調查結果要樂觀得多。信貸員報告C&I貸款需求出現大幅改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21

隔夜市場丨金融板塊表現不佳,美股匍匐前進

——隔夜市場表現——

【美股】周五美股小幅收跌,標普500指數收跌3.96點,跌幅0.18%,報2258.07點,本周累跌0.07%。道指數收跌0.04%,報19843.41點;納指收跌0.36%,報5437.16點。

【歐股】周五歐股收盤普漲,俄羅斯央行維持主要利率不變,德國DAX指數收漲0.33%,報11404.0點 ;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18%,報7011.6點 ;法國CAC指數收漲0.29%,報4833.2點 。

【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漲7.60美元,漲幅0.7%,報1137.40美元/盎司。

【原油】WTI 1月原油期貨收漲1.00美元,漲幅1.96%,報51.90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漲1.19美元,漲幅2.20%,報55.21美元/桶。

——國際要聞——

【德國警方逮捕一名土耳其間諜】德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星期五宣布,德國警方逮捕一名31歲的土耳其男子,他涉嫌將在德庫爾德人信息提供給土耳其情報機構。這次逮捕可能加劇德國和土耳其之間的緊張局勢。土耳其方面指責柏林窩藏來自庫爾德工人黨(PKK)的武裝分子,而這批武裝份子對土耳其進行了攻擊。德國官員否定了這一說法。

【俄羅斯帶頭組織新一輪敘利亞和談】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正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組織新一輪的敘利亞和談,並強調沒有美國或聯合國的參與。普京周五在向華盛頓發表講話時明確表示,主動權是莫斯科和土耳其的底線,並且如果和談發生,將會是在日內瓦未談攏的聯合談判的補充。

【美國11月新屋開工大幅下降】由於建築活動的大幅下降,11月份美國住房建築從9年高位下降,下跌幅度超過預期。美國商務部周五表示,新建住房項目下降了18.7%,至季節性調整的年率為109萬套。 10月份的開工率上調至134萬套,是2007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德銀因誤導客戶被罰3700萬美元】德意誌銀行同意支付3,700萬美元,並承認關於其暗池股票交易平臺存在誤導客戶行為,這使得該銀行在解決幾個潛在昂貴的法律問題上更近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66

GGV ·李浩軍: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7/160890.shtml

GGV ·李浩軍: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GGV ·李浩軍: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

迷茫焦慮的2016已過去,機會與陷阱並存的2017已來。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ID:touzirenshuo )授權i黑馬發布 

投資機構最終決定投或不投都是綜合因素考量的結果,不投你並不代表不看好你或這個方向,可能僅是在特定的時間點或估值下的決定。

1、困惑與機會

我從2012年進入VC行業,至今已經走過了四個年頭,所以嚴格意義上在行業里自己也還算是半個「新人」。但四年多的時間里,我也恰巧經歷了移動互聯網從爆發到現在所謂「資本寒冬」的整個周期。這次我想與你分享自己在投資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在方向上都感到非常迷茫。究其原因就是目前中國經濟處於下行期,加之從2015年開始,智能手機用戶的人口紅利開始逐漸消失,整個創投圈也正好處於「上一波移動互聯網高潮剛過,下一波趨勢尚未清晰」的階段。

很多人在這個時間點看不清楚未來的方向,所以便顯得焦慮。實際上當年在Google、Facebook上市以後,也有很多人問互聯網還有沒有機會,而真實的情況就是美國互聯網在Google、Facebook之後每年還是能誕生一家幾百億美金的公司,包括Uber、Twitter等,都是在Facebook、Google之後誕生的,所以機會總是存在的。

另外,像中國這樣一個正處於轉型期的人口大國存在著非常多的機會,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發現機會並牢牢地把握住。

比如當初移動互聯網剛起步,離大勢清晰尚早時,騰訊非常害怕失去在即將到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地位,所以每個部門都絞盡腦汁地想著開發各種各樣的移動應用,甚至鼓勵內部競爭。即使兩個部門開發一樣的產品也是被允許的,後來就有了微信。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微信出自於騰訊也是個必然。

因此,我覺得現階段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不要太過焦慮,所謂「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要想在下一個大勢來臨的時候把握住機會,需要有一個平和、樂觀的心態,同時還要提高對新事物的洞察能力。

2、機會蘊藏在新人群中

這一兩年,我在社交和消費升級兩個方向上看得相對較多,如今新興90後、00後人群需要更好玩,更符合他們調性的平臺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其中有很多的機會。

社交

我一直認為,社交是每隔四五年就會出現大機會的行業。背後的邏輯其實還是人群的更替,新興人群在新的環境(包括網絡環境,手機硬件環境等)下,對於新的自我表達方式的訴求。

從QQ和微博最近的公開數據中也可以看出,QQ作為年輕人的熟人社交工具,目前用戶基本已經見頂,熟人關系鏈基本已經建立,所以年輕用戶的興趣交友需求需要新的平臺來滿足。其實在美國的青少年中,這兩年也有很多人已經不願意使用Facebook了,原因之一就是嫌Facebook不夠酷。

96c3061

*圖片來源:《企鵝智酷:2016年微博用戶研究》

另外一方面,微博卻出現了連續多個季度活躍用戶的上漲。可以看到隨著網紅經濟、直播等新的玩法的興起,用戶尤其是下沈在三四線城市的用戶被逐步喚醒並回歸。通過快手的飛速成長,也可以看出新興用戶群體的力量。因此,我們還是認為在這里會有大的平臺型的機會誕生,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如果能形成高密度的用戶關系和使用頻次便能夠帶來更好的社交交互體驗

消費升級

61bfe08

*圖片來源:《BCG波士頓咨詢:中國消費者洞察2016》

引用前段時間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的一篇報告,即使中國的實際GDP增速進一步放緩至5.5%(低於官方預期),到2020年,中國的消費市場仍將擴大約一半,達到6.5萬億美元的規模。18-30歲的年輕人口將占全部城鎮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他們的年消費增長率為14%——是上一代人(35歲以上)的兩倍。到2020年,年輕一代在消費總額當中的占比將由目前的45%增至53%。

這些年輕消費者大多成長在中國經濟市場化改革、財富不斷擴張的時代。他們沒有經歷過上一代人記憶中的經濟緊縮和困難時期,這也使得他們的消費意願更加強烈。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年輕的消費者有什麽不同?我在投資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兩個變化。

第一個變化:有調性的社區電商成為年輕人購物主要來源之一

現在許多90後都不用淘寶,因為在淘寶上購物時間成本太高,效率低且質量也參差不齊。他們購物時首先要求質量和功能要好,其次可能才是價格。因此許多細分的社區電商滿足了他們的需求,這也反映了國人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強烈訴求。

小紅書是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它一開始只是做了一些購物攻略放到網上傳播,結果發現女生對此非常感興趣,於是就從海外留學生人群切入做了一個社區APP產品。

不過要做一個社區就需要有一群共同價值觀的人和好的內容,並讓大家產生交流。因此小紅書就在內容端將整個社區的氛圍和調性引導為發現好東西和好的生活方式,而這種好東西和好的生活方式並不一定要有一個很高的價格。

由於小紅書內容做得比較好,很多留言也會問在哪里可以買,於是小紅書就開始考慮將電商作為自己的變現方式。剛開始主要是考慮從高頻需求切入,而高頻和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食品、美妝、護膚品等。

現在想來,小紅書在從社區向電商轉型的整個過程中,社區增強了整個產品的粘性,為用戶支付準備了很好的基礎;而電商對於整個平臺而言,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也進一步增強了用戶體驗,因此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所以,當小紅書加上電商以後,整個用戶量和銷售額增長非常迅速。

第二個變化:追求健康和體型美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我們曾專門跑到上海高校去和高中生、大學生聊天,問他們錢主要花在哪里,讓人十分詫異的是排在第二位的居然是健康和健身,所以我們判斷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有了趨勢性的投資機會。

後來我們選擇投資了Keep,一方面是因為創始人王寧自己有過一段從180斤減到130斤刻苦銘心的減肥經歷,所以他能知道用戶的痛點在哪里。另外他做過產品經理,非常在意產品的細節,比如他知道這個課程的暫停按鈕應該放在什麽位置,課程的背景音樂要什麽感覺.....我非常相信一句話——對於用戶需求,我們永遠是發現者,而不是創造者。換句話說,CEO一定要先是自己產品的用戶

後來,Keep又將移動社交屬性和工具屬性相結合,用戶不僅將Keep視為健身工具,同時也將其作為運動社區。這使得Keep極具黏性, 因而90%的用戶願意在Keep上與他人互動,在社區中關註達人與其交流,並為好友點贊,社交分享屬性也為其帶來了高速持續的增長紅利。

投資這兩個案例也讓我明白,如今很多年輕的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消費一個東西那麽簡單,除了實實在在拿到手的東西,還需要身份認同、群體歸屬感以及無與倫比的體驗。因此,一個品牌一定要找到它的差異點,不能人雲亦雲。否則,年輕人是不會買賬的。

3、警惕機會中的陷阱

這幾年,很多領域看起來都很有機會,但我發現那些被大家稱為機會的領域中往往存在著一些陷阱,在這里也想和你分享一些我在這方面的思考。

比如,移動互聯網出海。許多創業者把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模式複制到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等海外市場,然而這當中有很多人並沒有把這件事想得非常明白,只是在簡單地追逐新興市場的人口紅利,如今還想做出海的創業者需要先明白這兩點:

1)工具類APP出海的紅利期基本已結束。一些工具類APP是之前許多出海創業者熱衷做的項目,因為這些產品本身不需要落地,所以不用考慮線下的種種問題,只需要將自身用戶體量做得足夠大就可以了。

但是目前工具類APP出海的紅利期基本已結束,而且這種項目單純依靠廣告來變現的模式瓶頸也非常明顯,因為流量會越來越貴,當用戶達到一定量級想要再取得新的突破非常困難。

2)創業者在一開始就要將商業模式想得相對清楚。今天的投資人會考慮到你的商業模式,甚至要想到這個商業模式之下你到底能賺多少錢,值多少錢,機構退出的時候能賺多少錢。

所以如今你把產品做出來了,也有了用戶,但就是沒有找到商業模式,那我會認為你在一開始就沒有把這件事情完全想明白過

再比如,互聯網自媒體。現在大部分網絡自媒體大號的商業模式主要為兩種:一是廣告,二是電商。對於一個媒體公司,如果你只是靠廣告來賺錢,那它不會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因為廣告是一把雙刃劍,太多廣告會影響用戶體驗導致粉絲取消關註,所以一般情況下投資機構對於廣告模式都非常謹慎。

如果你是靠電商來賺錢也存在這三個問題:

1)如果你用公眾號賣產品,那你能夠賣的東西相對有限,因為這完全受限於你後臺的粉絲類型。比如你是一個母嬰號,就只能賣母嬰產品;你是一個汽車類的號,就只能做車的廣告。

2)投資電商公司的KPI與自媒體的KPI不同。試想把你當作一家電商公司來看,投資人會分析用戶獲取成本、留存、客單價、毛利水平等一系列指標,但如果是自媒體則是另外的分析思路。

3)你的購買用戶來自於公眾號粉絲,當公眾號粉絲增長到一定量級後,業務的增長就會出現明顯的停滯甚至下滑趨勢,公司估值也就到頂了,天花板非常明顯

當然,自媒體創業者也有將商業模式想得比較清楚的。比如同道大叔就是很好的IP探路者,他在線下開咖啡廳、賣玩偶,和別人合作出書、制作話劇,在線上賣星座相關的產品,形成了一種生態化的商業模式,由於變現渠道多元,所以其生命周期就會長一些。所以在不同業態下,商業模式也是不同的,但你越早想清楚就越好。

4、Lager than life

74c62a0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Knight)

最近,我在看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Knight)的自傳《鞋狗》,書中有一條建議——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甚至在你達到目標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來,不要過多地關註目標到底在哪里

看到之後讓我很受觸動,隨著自己接觸的創業者越多,就越覺得創業真的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只有不斷向前沖才有可能抵達終點。

而這過程中創業者千萬不能忘了初心。所以我常常會問創業者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的公司五年後會變成什麽樣子?雖然這個問題聽起來感覺有點虛,但這反映了你創業的初心,即你到底想做一個什麽樣的公司。

我提這個問題也是想確認你到底有沒有想明白自己的定位。因為創業不是一件草率的事情,如果真的是天天在琢磨自己公司事情的人,就能很快給出回答。

同時你創業的過程中一定要分辨清楚你與投資人追逐的成功是否相同。其實投資人與創業者所看到的成功是不一樣的,投資人都希望能投出十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因為從投資回報的角度看,若單個項目的回報不夠高就不足以支撐一個基金的回報;但是對創業者來說,只要是有真正需求的事都是值得做的,不是非得拿到風險投資才算創業,也未必一定要把公司做成十億美金的規模

因為每個創業者最終的理想和野心不一樣,也並非每一個創業者都有能力做一個十億美金公司的CEO。

而且,不同投資機構對什麽樣的公司能做成十億美金公司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投資機構進入的時間點不同,對項目的期望值也不同。所以,投資機構最終決定投或不投都是綜合因素考量的結果,不投你並不代表不看好你或這個方向,可能僅是在特定的時間點或估值下的決定

最後,將「Lager than life」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前行的創業者們,回歸初心,做你內心真正認為有價值的事,比你的生活活得更遠大一些。

方法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