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饒戈平:倘兩制損主權 京或出手

1 : GS(14)@2017-05-01 11:40:18

【本報訊】特區回歸20周年前夕,北京學者連日就一國兩制及港獨問題開腔,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昨天在一個論壇上警告指,若香港出現嚴重危及國家主權的事件而港府無力處理,中央不排除會出手干預。饒戈平昨臨時缺席本港一個青年論壇,論壇上播放他的錄影片段。他指主流民意決定一國兩制能否長期實施,民意對一國兩制的擁戴可鼓勵中央維持現有立場;但若兩制漸行漸遠,危及國家主權和安全,而港府又無力處理,中央不排除會作出必要的干預,以及調整對港政策。近年香港被大陸化的聲音不絕於耳,出席同一論壇的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稱:「我們真心的希望,香港的兩制能夠發展好建設好,國家從來沒有計劃把香港內地化。」又指國家改革開放時也有向香港借鏡,指若然香港變成內地,將會失去價值。■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01/20007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12

本土思潮令中港更互不信任一國兩制前景堪憂

1 : GS(14)@2017-05-19 05:27:48

香港回歸中國即將20周年,惟港人對中央政府信任每況愈下。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崔大偉(David Zweig),應邀到美國紐約出席講座。他接受《蘋果》訪問表示,北京過份憂慮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力,惟本土思潮湧現令互不信任情況火上加油,崔大偉坦言,對香港一國兩制前景「擔心多於樂觀」。駐紐約記者:鄭柏齡還有不足兩個月,香港便回歸中國20周年。操得一口流利普通話、經常到中國不同大學演講的科大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崔大偉,應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 China Relations)邀請,到紐約出席講座,吸引不少政商界人士如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駐紐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柏嘉禮(Steve Barclay)等到場「取經」。崔大偉會後接受《蘋果》專訪指,中央政府雖賦予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承諾,但近年施政向「一國」方面愈走愈近,「有些人還在問,2047年(回歸50年)會怎樣,可能10年後已變得很不一樣了」,他認為「一國兩制」漸失平衡,對香港前景「感到憂慮多於樂觀。」崔大偉指,中央政府過份關注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力,經常錯判形勢,把港人政治訴求歸咎於「海外勢力」;但另一方面,香港在「兩傘運動」後捲起本土思潮,他引述去年調查顯示,在18歲至29歲的港人中,竟有40%認同香港應該獨立,「中央對香港的評估,本來就有『神經質(paranoid)』,而本土、港獨等情緒愈來愈高,根本在『邀請』北京進一步插手香港政治。」以777票當選下任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將於7月1日正式就任。崔大偉認為,她當務之急是解決多項社會民生問題,包括房屋、退休保障、教育及公共醫療,並尋求與青年對話,「讓條他們覺得留在香港仍有希望。梁振英競選時說過會跟市民對話,但最終做不到,港人覺得政府已不關心他們,是很可悲的事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53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27

西環集中營:京自毀兩制 打愛國牌難補救

1 : GS(14)@2017-06-10 12:47:02

隨着7.1回歸臨近,北京又再大打愛國牌,大談要加強港人愛國教育,有民主派人士對這些官方八股文章式言論嗤之以鼻,直言香港回歸20年,令民心不回歸的「罪魁禍首」,其實正正是北京,只要看由特首選舉開始,到北京及建制派死撐梁振英UGL事件,北京一直視港民意如無物,令港人對北京及一國兩制進一步失去信心,「就算搞幾多愛國宣傳都冇用」。有政界人士稱,北京要求林鄭月娥上任後,要投放更多人力物力在愛國教育上,「北京忍受唔到香港回歸20年,不但民心未回歸,而且仲越行越遠」,但他直言一切全是北京「自己攞嚟」,他以之前特首選舉為例,北京寧棄民望高的曾俊華,也要死撐林鄭月娥,雖然林鄭當選後,不少北京及建制中人沾沾自喜,「佢哋話推咗林鄭上去,香港冇人激烈反對、冇人上街、即係冇問題」,但有民主派認為,北京做法等同「倒自己米」,「製造更多長遠問題,解決眼前即時問題」。他口中的「長遠問題」,就是進一步削弱港人對北京信心、進一步覺得與北京建立互信無用,「即係令自己(北京)失去更多人心」。另一民主派人士認為,北京一路用盡快法打擊港獨及本土思潮,但另一面卻事事擺出不理港人意願姿態,「好似香港人普遍認為要公平、公正、公開調查梁振英UGL事件,但得到結果係乜?就係建制派攬佢、梁振英話中央滿意佢解釋」,這些事件,會令更多市民對北京及一國兩制失去信心,這絕非北京、特區政府「搞幾千次愛國教育、使幾億宣傳《基本法》就可以挽回」。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7/200470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75

香江文化基金江素惠:台人憂港空間收窄目前為止一國兩制難有號召力

1 : GS(14)@2017-06-16 01:52:47

「我很熱愛香港,我是台灣人,但我也是香港人」。1997年回歸時台灣駐港新聞官江素惠留港逾30年,她懷念回歸初期氣氛寬鬆,惟獨不可再在香港公眾場合舉行雙十慶典,以往青天白日旗海飄揚的景象不復返,「是心中的遺憾」。有感於近年香港氣氛凝肅,一國兩制風波不斷,江說:「兩制精神要發揮出來才是香港特色,如何能垂範台灣,就是更充裕的兩制。」江素惠八十年代以台灣媒體駐港記者身份來港時,台灣仍處於威權時代,正是香港的自由寬鬆令她決定留下;在港工作之便令江在兩岸隔絕的情況下,有機會在1984年成為1949年後第一位踏足大陸的台灣記者。1991年江任台行政院新聞局駐香港新聞處代表,受命籌辦在港窗口「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當年大陸幹部來港都會好奇去看看台灣機構是甚麼樣。隨着回歸大限將近,曾擔憂被北京封殺,江說:「這樣一個空間97後會有甚麼影響?那時我擔心,書是否會被沒收?最壞打算是撤回台灣或者到其他地方去。」



■江素惠擔任香港台灣工商協會會長,曾與馬英九合照。

不敢買港辦公室怕遭沒收

作為台灣官員,江不能參加97回歸慶典,當晚在香港看電視直播,「台北朋友突然打電話來說,解放軍進城了!那代表了台灣人的心態,對共產黨畏懼和恐懼」。當年對回歸沒概念、對共產黨不信任、對香港前途不抱樂觀,結果安然過渡。她回想為光華選址時曾看中環球大廈,原打算買:「回台灣與幾個政府部門開會,包括國安問我可不可以保證97後這些財產還能存在,我當然不能保證!」現在回頭看,她笑說不需那麼悲觀,那時如果買下來,今天台灣駐港單位就不必到處找房子,「而且賺大錢了」。江素惠2001年卸下公職、離開光華,翌年成立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辦香江論壇邀兩岸三地政商學界名人交流分享,同時擔任香港台灣工商協會會長。去年竟發生香江論壇台灣嘉賓不獲准入境香港的情況:「以前從沒有過,甚至阿扁時代我們請民進黨官員來都沒有進不來,香港是個開放的平台。」回想過去台灣各大報都有駐港記者、甚至有發行,後來逐漸沒了,江認為回歸是分水嶺:「97前對香港蠻有興趣,但之後會覺得香港已是大陸的一部份。」她說惟有關於一國兩制的負面新聞仍能令台灣人豎起耳朵:「台灣人都在觀望,擔心香港空間縮窄,到目前為止,這個一國兩制還很難有號召力。」近年北京對香港問題嚴厲,江感受到港人的緊張、壓抑:「我想這是為甚麼這幾年,香港人都往台灣跑的原因。回歸20年了,只要不扯政治,馬照跑,舞照跳;只是有些港人會認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外,更追求進一步的心靈及理想。」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0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508

曾鈺成:不會無一國,只會無兩制

1 : GS(14)@2017-06-18 11:09:16

【本報訊】前立法會主席、民建聯曾鈺成昨於一論壇指,香港未來5年至10年發展十分重要,相信候任特首林鄭有足夠條件解決問題,最重要是各方提供空間予林鄭施政,並指一國兩制一定要成功,因為一旦失敗,「不會無一國,只會無兩制」,中國亦非如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早前所講般「無面」如此簡單,因為維持香港的兩制,對實現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十分重要。被問到回歸20年後,一國兩制出現「走樣、變形」情況,是誰最先造成?曾鈺成認為,香港目前最重要是「返番去條正路」,而不應爭拗責任問題。


稱港獨是越過中央底線

曾鈺成昨日論壇後表示,港獨、自決都是十分敏感的話題,所有香港政治人物都應要謹記,不能越過中央對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底線。有關論壇是由陳方安生任董事的「公民實踐培育基金」舉辦,曾鈺成作為現場唯一的建制派講者,論壇其間雖然不時遭到台上及台下的民主派講者及民主派支持者「夾擊」,不滿他立場過於保守,又未有要求中央就過去錯誤管治方式問責,但勇於出席論壇卻贏得與會者掌聲。■記者林俊謙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8/200597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92

籲把握「大堂前座」優勢李嘉誠提兩制精神:港要維持法治 廉潔

1 : GS(14)@2017-06-25 10:29:59

【本報訊】香港將踏入回歸廿周年,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談及香港轉變,肯定中央落實一國兩制有利中港發展,惟重申香港更要維持法治及廉潔,責任與權利相輔相成,方能發揮制度的精神,確保其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將可克服任何挑戰。他又指一國兩制給予香港「大堂前座」優勢,可參與各種戰略大計。他亦寄望新一屆政府會以新角度、新態度,推動有效政策,開拓社會資源。記者:江靖然李嘉誠早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李嘉誠基金會網頁昨亦刊登有關內容。被問及如何評價香港過去20年經濟發展,李嘉誠稱港人明白中港經濟一脈相承,由衣食住行以至香港作為金融發展橋樑等,都在一國兩制中體現到,他指兩地一切息息相關,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言制度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的承諾是有力保證,讓各人得以克服挑戰。


稱港人毋須徘徊時光隧道

李嘉誠形容一國兩制凸顯了領導人的包容,香港回歸至今將近廿年,他直指大家「毋須在時光隧道中徘徊」,認為大家要有信心,共融投入,自然就會生機蓬勃,建立有責任及理想的文明制度。李嘉誠又重申,「一國兩制的本質很重要」,但除了中央的保證外,「香港更要維持法治及廉潔,明白社會自律的必要性,責任與權利相輔相成」,才可發揮到一國兩制的精神。他強調一國兩制對香港抑或中國同樣有利,促成兩者成有競爭力的經濟體系。對於外界經常指,香港經濟發展過於依賴金融及地產,李嘉誠則認為,金融與地產是不少地區包括香港的重要經濟儲備來源,又指出香港實際上具備許多獨特的科技發展的優勢,但過去數年都未能充份發揮。他表示,相信新一屆政府會以新角度、新態度,推動真正有效的政策,實際地開拓社會資源,推動經濟多元化。李提到,環球經濟正經歷高科技、高增長轉型,認為中國應加大投資教育改革,做到真正抓緊機遇,而香港亦應如此。早前傳出退休消息、年屆88歲的李嘉誠,接受專訪時談及香港年輕一代,寄語他們要運用創意和想像力,積極裝備自己、努力不懈,才可成為「高增長機遇巨浪中的駕浪者」,貢獻香港及國家。李嘉誠又引用《論語》中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勉勵年輕人即使環境條件理想,機會亦只會留給有抱負的人。他又提及愛因斯坦所言,「永不要放棄想做的事,擁有大夢想的人,比知道所有事物的人更具力量」。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5/20067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56

泛民遞信 促一國兩制回正軌

1 : GS(14)@2017-07-01 10:46:34

【本報訊】民主派9名立法會議員昨晚參與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晚宴,其間沒機會與習直接交流。代表遞信的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和公民黨郭榮鏗,在特區政府安排下,晚宴開始前獲安排於酒店一偏廳向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遞信,雙方交談約15分鐘。郭指,會上反映港人對一國兩制的看法、重啟政改的重要性,以及希望釋放劉曉波的訴求,但引述黃只重申港人要對一國兩制有信心,並無回應有關劉曉波的問題。郭榮鏗與胡志偉昨下午近5時到達灣仔宴會場地後,方知悉將會與黃柳權會面,其間港澳辦一名副司長,特首辦主任邱騰華亦有與會。


轟梁UGL事件貪得無厭


公民黨的公開信中,要求中央讓一國兩制重回正軌、重啟政改、讓劉曉波出國就醫,以及釋放維權律師四大訴求。民主黨的信則以〈一國兩制已動搖,港人治港已走樣,高度自治已變形,必須正視及糾正〉為題,要求中聯辦不要再插手香港內部事務、撤回人大8.31決定,以及未有普選前不應就《基本法》23條立法;信中亦有點名批評梁振英在UGL事件收取5,000萬港元有嚴重利益衝突,是貪得無厭、欺上瞞下。郭榮鏗指,習近平今次訪港,若無機會聽到港人對一國兩制、社會撕裂的擔憂,將是很大損失,故希望港澳辦能成為泛民和中央溝通的橋樑。胡志偉則認為,中央與民主派未來需要更多有效對話空間,認為中央若只透過偏聽得到資訊,只會令一國兩制越走越歪。■記者林俊謙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1/200748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48

聶德權撐京對港權力制度化泛民質疑中央損一國兩制

1 : GS(14)@2017-07-06 23:40:37

【本報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早前揚言,要制訂和細化中央對港權力,引來民主派批評中央收緊高度自治。新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於立會回應張德江言論時稱,中央與港人理解一國兩制、中央與特區關係可能存有落差,若中央按《基本法》把屬中央權力制度化,對貫徹一國兩制有正面作用,但民主派質疑北京會借此「僭建」權力,削弱一國兩制。記者:呂浩然



■張德江5月於一座談會上稱要細化中央對香港法律備案審查等權力。

新任局長的聶德權昨首次出席立會會議,即面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口頭質詢,指張德江早前於紀念《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稱,要制訂及細化中央對香港法律備案審查權、特首和主要官員任命權、特首述職等問題,要求港府交代。聶德權回應質詢時先讀出多條《基本法》的條文,強調中央一直依法行使權力,而有關權力也是實質的權力,中央將權力制度化對貫徹一國兩制有正面作用。胡志偉隨即反駁,指每當中央將既有權力制度化,同時削弱本港應有權力,北京以往亦有「僭建」權力先例,如2004年人大常委提出將「政改三部曲」「僭建」成「政改五部曲」。


指市民與京理解或有落差

公民黨郭榮鏗更以英文問聶,早前外交部發言人強指,《中英聯合聲明》是歷史文件,要求聶確認聯合聲明是否仍然有效。建制派無政黨田北辰則追問,當局除了就《基本法》23條立法外,還有甚麼措施可以回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指,完善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聶重申一國兩制是新舉措、新概念,實踐過程是探索過程,中央和市民理解一國兩制、中央與特區的關係可能存在落差,故最重要是有暢通的溝通,否則很難收窄分歧。他又表示,屬國際條約的《中英聯合聲明》都同意香港回歸,而聯合聲明中的內容亦已透過《基本法》落實。至於23條的問題,聶未有正面回應,只稱習的演辭是凸顯一國兩制下,一國是基礎,要在這基礎上發揮兩制和處理一國兩制的關係,這樣去處理中央和本港的關係就比較清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6/200806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25

李飛:一國與兩制非對等

1 : GS(14)@2017-07-09 03:49:36

【本報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接受親中刊物《紫荊雜誌》訪問時,指有港人錯誤以為一國下的「兩制」是等量齊觀,又指人大干預香港司法獨立之說是「偽命題」,因人大有權釋法。法政匯思反駁,大眾關注釋法是否合理,而非挑戰其有無權。


指人大有權釋法

李飛在專訪指,一國之下的兩制有主有次,兩者不是對等,批評香港有人「錯誤地認為兩制是等量齊觀」,用普通法曲解《基本法》和排斥國家憲法。他又斥本港法律界循普通法以為法官才能釋法,但「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是中國的憲法法院」,可以解釋憲法。李又斥人大釋法干預香港司法獨立之說是偽命題,因《基本法》第158條明確規定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只要本地法院審案時有需要對中央管理的事務或兩地關係的條款解釋,解釋又影響判決時,終院在判決前就應提請全國人大釋法。他指過去5次釋法都針對憲制層面問題,如居港權、普選,立法會就職宣誓關係到政權機構組成人員的政治效忠,涉及國家主權安全,中央不得不把《基本法》規矩講清楚。法政匯思召集人任建峰指,人大有無限釋法權,關注點是釋法行為是否恰當和對本港法院的聲望影響,因人大每次釋法都並非以法律角度解釋,而是夾雜政治考慮。他說沒有質疑人大釋法權力,李飛所言才是真正的偽命題。■記者袁楚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7/200814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