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現金為王 買黃金、美債最安全 投資教戰》資金逃難還沒完!

2016-02-22  TCW

負利率議題籠罩全球,動盪環境下現金概念為王,黃金與美債、原幣計價新興市場債成了積極投資人避風港。

繼農曆春節期間大跌後,國際股市強勁反彈。但負利率烏雲當前,分析師們仍建議:停看聽,現金為王。

負利率對投資市場主要有兩個影響:動盪、低息。

受日本意外實施負利率風暴影響,春節期間國際資金大舉流出股票與債券市場。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二月四日到十日這一週,不論哪個區域,股票型基金全呈現淨流出,合計資金流出達六十八億美元。資金明顯轉往最保守的貨幣型基金避險,流入規模高達二百四十三億美元。同時,金價飆升至八個月來新高。

貨幣型基金,是僅領比定存略好的保守投資工具;黃金,是不景氣時的保值商品,可以想見投資人們有多恐慌。事實上,股票型基金過去連續長達六週、總計四百一十億美元資金流出,創下金融海嘯以來,資金連續流出最長紀錄。

往哪逃最保險?抱現金、買黃金雖然國際股市短線跌深反彈,但可別以為風暴已經過了。「市場正處於基本面與消息丶心理面的戰鬥中,」美銀美林投資長海茲(Christopher Hyzy)說,這時大多數人戰略是「先跑了,再來研究為什麼,」短期內一些程式交易者與投機者恐讓市場進一步探底、市場持續朝熊市前進,價位恐怕要跌到「看起來吸引人為止」。

這時候投資人該逃向哪裡?國際大投資銀行建議:最保險的做法,就是抱現金、買黃金。被封為「新債券天王」的DoubleLine資本執行長岡拉(Jeffrey GundllaCh)預測,隨著投資人對央行失去信心,資金轉向黃金避險,低迷已久的金價將上看每盎司一千四百美元。

海茲則建議投資人別想短線了,專注在長線投資目標才是重點。換言之,手上先保有現金,並將明顯超漲的標的獲利了結,拿閒工夫來好好挑選高品質股票,靜待它們出現誘人價位時,再一舉轉進。若還是手癢的話,就遠離主流金融戰場,投資藝術等另類商品。

想積極投資?買美股不如買美債若投資屬性真的積極,那麼美股、美國投資級公司債與原幣計價新興市場債,可能是好選擇。

分區域觀察,已開發國家中,處於降息循環的日本、歐洲,股票投資原本被看好,卻因為負利率一攪局,導致銀行獲利大減,大盤恐將繼續被占權值高的銀行股拖累。

新興市場同樣煎熬,就如同歐元區急須結構性改革,新興市場也同樣需要改革,但在油價低弱、貨幣貶值的狀況下,進行起來更為困難,其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走緩,市場展望仍然相當動盪,股市自然也難有好表現。

當前環境下,美國經濟數據如消費支出、薪資成長都不錯,美股看起來比較安全。法銀巴黎證券資深投資策略分析師莫里士(Daniel MorriS)分析,由於美國復甦緩慢,預料聯準會將被迫延緩升息,這將對美股帶來支撐。但他提醒,美股上檔空間有限,由於全球經濟成長恐不如預期,縱使以企業可能的最佳獲利來估算,大多數股票都還顯得不太便宜,必須小心選股。相對的,在這種環境下,能帶來穩定收益的投資級公司債,看起來是個不錯選擇。

該選哪些美股?富蘭克林投顧認為,目前科技、醫療及耐久財類股,較容易找到具成長潛力且被市場低估的標的。

新興市場有看頭?挑原幣計價債美國暫緩升息的受惠者,還有非原物料出口國的新興市場。富蘭克林坦伯頓債券操盤人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 分析,這麼一來,將使美元走弱,連帶使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壓力舒緩,由於歐、日央行持續貨幣寬鬆,市場游資多,選定經濟成長表現佳、有高息優勢的新興市場,如墨西哥、韓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購買原幣計價的新興債券型基金,可同時享受高息與匯兌反彈空間。

動盪可能平息?須觀察五大指標到底市場動盪何時才能平息?恐慌何時才能回歸理性?

美銀美林建議,應觀察五大指標,唯有指標皆穩定下來,才可能回歸多頭走勢。包括:油價要穩、歐洲銀行股要穩、美國經濟數字必須持續交出好成績、獲利有點定疲的美國企業必須「硬起來」、以及央行必須加強溝通讓政策透明化。海茲分析,美國聯準會必須更貼近市場預期,今年別再升息了、也別搞負利率;歐、日央行別再玩「意外」把戲,要說清楚、講明白:希望負利率達到什麼效果,才能讓投資人信心由恐慌回歸正常。

未來一年,全球投資市場都必須學習擁抱負利率時代,如何在動盪中持盈保泰,關係到每個人的荷包。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08

現金流的重要

巴黎:

還記得筆者在2004-3月份,  開始清空美股組合, 並出文說買入内銀, 其時的内銀H股雖然非常低,  但仍較今天高10%, 但内銀A股卻較H股平宜15%-20%左右, 筆者便建議以500万買入價格較低的A股,然後筆者以google組合記錄, 以下是那一個google組合今天的市值:



  (478百万成本)

不過筆者在2014年年底的時候, 當A股大升, 反過來高過H股20-25%, 原500万組合上升至7百多万時, 筆者建議把A股轉到H股, 令組合的股數增加, 當時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增多收現金股息, 其時也開了googleH股組合記錄, 但這組合今天的市值卻較仍持有上面的A股低:






  (478百万成本)

很多人簡單地以股價定成敗,  當然大多數情況是對的, 但像上面的例子, 很明顯, H股的股東的經濟利益高於A股, 組合的股數和股息也較上面的多,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說, H股組合的内在價值一定較上面A股的組合高, 那管A股組合的市值較大.

大家也知道内銀從08年最高位開始的長期走勢並不好, 如果找到一支股價長期向上,輕鬆的買入就能賺錢固然好,  但一支走勢不好的股票, 有很多原因, 例如之前股價過高, 股神就説過, 如果你以2倍以上PB買它的旗艦BRK, 你要等ㄧ段時間, 所以所謂走勢高低, 並不是一定不能賺錢, 要看你買入時機, 上面兩圖己經證明.

有ㄧ點要强調, 组合並非為今天做統計開的倒推, 而是當時熊市買入(第一組合)和牛市高峯時轉出(第二組合)當下的紀錄, 已經充分反映了筆者在牛熊市買股的心態.

什麽時候買入不是用間尺去測度, 而是用内在價值和價格的相差决定.

囘頭過來, 持有了兩年的囘報, blog友可以從google 組合估到大概, 請大家注意, 上面的囘報並沒有包括筆者已經收的股息.
筆者很幸運當時吃到兩個A轉H和H轉A的差價格 所以也較googleH股組合回報大, 但就算吃不到差價格又如何尼, 可以看看下面的建行.

股息的確是由資產而來, 而資產是由賺錢而來, 以建行為例, 如果他不派息,  今天股價應是4.52+0.38+0.38= 5.28,  較在2014的A熊市的5.03仍有5%的縂囘報, 連同股息, 仍然較同期的恆生指數高.

 一些經濟學者因爲這理論, 會說派不派息都是一樣. 筆者不會在這事情上爭辯, 事實建行的例子清楚顯示, 内在價值的確是完全一樣.

問題就如上面的例子, 爲何筆者的組合一直重倉下跌軌的内銀, 仍有不錯的囘報, 除了計算内在價值外, 還有實際操作的心理問題.

在此筆者先排除轉A轉H的個人好運增加了的囘報, 只談買賣股票的策略.

股息能讓投資人保持一定穩定的現金流,  以近期的熊市為例, 就算告訴你一支將會十年不派息的B股票 的年囘報, 會較另一支每年派8%的A股票的囘報高2%,  如果3個月内AB兩股同大跌10%, 有股息的A股的持有者, 只虧損2%, 持有B股票的投資者, 心情就很不一樣, 熊市可以很漫長, 再跌10%-20%是常事.

到時, 當持有連同收股息虧損12%-22%的A股票投資者開始動搖之際, 虧了20%-30%的B股票持有者早就已經退場了, 即使股票B的内在價值確實是高於股票A。
 
這些都是血的教訓,  和ㄧ般書本的理論是有不同的, 而Ben Graham早已説過實際經驗己證明, 股息高的企業股價ㄧ定要較高才合理,  他也說過,買到貨真價實的股票的唯一風險是你要被逼沽出.

沒有充足的現金流就是被逼沽出最主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017

無現金時代來臨 小心老大哥A了你的錢 超愛電子支付系統的 還有政府!

2016-03-28  TWM

方便、降低犯罪率、減少逃稅……,無現金社會的好處多多,但隱憂是:政府擁有龐大的權力;也就是說,你的錢隨時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

撰文·連育德

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 計畫打造無現金社會,要在二0二0年前實現;瑞典人更是大多已用電子支付交易。看到這股趨勢正夯,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無現金社會的好處多多,先講對犯罪率的影響。現在的壞人不管是搶劫或偷手提袋,能搜刮的錢已經大幅減少,原因很簡單,隨身攜帶現金的人愈來愈少,我自己幾乎都不帶現金出門。要不是手機愈來愈值錢,在街頭搶劫或偷東西實在沒什麼橫財可賺。如果手機安全性進一步改善,失竊後無法被破解濫用,甚至能達到零犯罪動機。

實體商店沒錢可搶

非法交易困難度也提高

如果更明目張膽,跑到商店搶劫呢?這類犯罪事件在無現金社會裡也會減少。試想,壞人闖進酒類專賣店,持槍要脅店員交出錢,卻只有當天的信用卡收據,這樣何必以身試法呢!

就算是實體商店無錢可

搶,不肖分子轉而上網盜竊,其實對社會何嘗不是一大進步,因為少了暴力犯罪的威脅,民眾不再隨時心驚膽跳。

再往上一級,探討無現金社會對犯罪集團的影響。現金是犯罪集團存在的關鍵,無現金社會讓犯罪組織進行大量金錢交易時,更難躲過政府的法眼.取消現金這個工具,它們的交易勢必無所遁形,提高從事非法勾當的困難度。

即使我深受走私販和流動

攤販的故事吸引,但整體而言,早日斷絕大型犯罪組織的活路,對社會絕對是好事。

此外,在電子支付系統之下,所有的消費都會留下紀錄,使逃稅行為無處可藏。

不必帶鼓鼓的皮夾

也不用擔心忘記錢藏哪

除了有打擊犯罪的效果,無現金社會還有額外的好處。

假設電子支付系統有適當的應變措施,那麼就算家裡失火,錢也不會燒光光;對於忘東忘西的人,也不會有忘了把錢放在哪裡的煩惱。

拿我爺爺來說,他年輕時經過經濟大蕭條的洗禮,晚年習慣把錢藏在家中各個角落,深怕錢不翼而飛。結果我奶奶參加教會二手拍賣會時,差點把一萬美元拱手送人,還好臨時想到要把古董茶壺洗一洗,才發現爺爺在裡頭藏了錢。

再說,平常過日子如果用不到紙鈔和銅板,就再也不必攜帶鼓鼓的皮夾和零錢包,這樣的生活其實頗愜意。現在大多數人已經愈來愈少用現金付錢,原因並不是因為有助於減少犯罪事件,而是現金這個東西啊……,實在很麻煩。

無現金社會的好處這麼

多,似乎沒什麼好害怕的。唯獨只有一個隱憂,而且是很嚴重的隱憂:政府對於公民握有更大的權力。

之前傳出賭徒到非法營業

的海外線上賭博網站賭博,遭到政府凍結銀行帳戶,結果錢討不回來。這些人被政府查緝是罪有應得,我無意幫他們喊冤,這件事卻點出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在電子支付系統盛行之下,政府擁有龐大的權力;換句話說,你的錢隨時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場報稅烏龍

竟遭政府逕自冷凍帳戶

再試想,要是政府出了錯,對民眾會有何衝擊?還記得有一次無故被紐約州政府凍結了一個銀行帳戶,經過我調查後,才發現是一場烏龍。

事情是這樣的,我有一年住過伊利諾州和紐約州,報稅表卻被州政府弄丟了,然後發現聯邦報稅表的收入沒有出現在州報稅表,寄了幾封詢問信到我以前住的地方,找不到人,後來逕自沒收我帳戶的錢。我花了好幾個月才把錢討回來。

我那段期間沒有餓死,只是氣得半死。在以現金為主的世界裡,如果遇到這樣的鳥事,親朋好友還能出錢接濟。

但如果是無現金社會,就算有人想要透過支付系統借錢給我,恐怕會被政府從中攔截。

像現金這樣難以監控的資

源,確實創造了歹徒犯罪的空間。但現金同時也是小百姓與大政府之間的緩衝,沒有了這層緩衝,奉公守法的民眾在無孔不入的公權力之下,等於失去保障,生活每個環節可能會遭到政府控制。

我們每次選擇刷卡付錢,可能不會在意這是否助長政府的權力,但怕就怕等我們最後注意到問題了,已經為時已晚。無現金社會看來已是大勢所趨,在朝這個方向前進的同時,我們也該思考如何限制政府使用電子支付系統的權力,避免政府控制你我的生活。

無現金社會是大趨勢,你該注意的是:限制政府使用電子支付系統的權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66

港股烟蒂股: 川河集團現金與資產俱備, 只等風吹來

川河集團是一間比較特別的公司, 本身沒有經營什麼實質業務, 只作財務投資, 因此, 投資就是川河的主要業務.

按執筆之時股價0.4元計算, 川河市值只有10.43億元, 三大股東分別是: 上海張江集團, 持有29.9%股權, 徐楓持有29.87%, 上市公司湯臣集團(258)持有9.8%.

以下是集團的主要資產:

1. 帳面值8.6億元的聯營公司權益. 聯營公司的業績, 以及資產與負債是以權益會計法計入綜合財務報表內。根據權益法, 集團把聯營公司的投資先按成本於綜合財務狀況表列賬,其後按集團應佔聯營公司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進行調整. 

集團持有37%股權的聯營公司是上海張江微電子港有限公司, 主要業務是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從事物業發展及管理.

張江微電子港主要持有以下物業.

A. 投資物業:

A.1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微電子港一期, 總商業樓面面積14,517平方米.

A.2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微電子港二期, 總商業樓面面積82,457平方米.

A.3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上海傳奇一期, 總商業樓面面積26,492平方米.

A4.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湯臣豪園三期B, 總住宅樓面面積29,372平方米.

A5.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湯臣豪園四期, 總商業樓面面積6,366平方米.

A6.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湯臣豪園四期, 總住宅樓面面積36,049平方米.

B. 待售物業:

B.1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湯臣豪園車位, 總樓面面積84,536平方米.

B.2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湯臣豪園三期B, 總商業樓面面積27,603平方米.

C. 發展中物業:

C.1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上海傳奇二期, 總住宅樓面面積1,144平方米.

C.2 上海奉賢區南橋鎮宗地, 總住宅及商業樓面面積156,900平方米.

張江微電子港持有的住宅及商業樓面面積超過38萬平方米, 股東資產淨值只是23.2億元, 表示每平方米只值6,100元, 帳上還持有十多億元的現金, 顯示張江微電子港本身的帳面值是嚴重低估. 2015年張江微電子港為川河貢獻盈利1.413億元.

2. 集團的另一個重要資產是帳面值3.35億元的可供出售投資, 主要持有上市公司湯臣集團(258)11.456%股權. 期內收取湯臣集團現金股息1,912萬元. 湯臣剛於3月30日宣佈增加91%派息至每股21仙, 表示明年集團可以收到股息大約3,800萬元.

3. 集團另一項資產是持有帳面值4.33億元的待售投資證券組合, 主要持有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期內待售投資組合錄得收益淨額1,327.8萬元.

4. 川河直接持有的是以下的資產:

A. 帳面值2,856.3萬元的投資物業. 是一幅位於澳門海島市氹仔地皮的60%權益, 可發展總住宅樓面面積20,500平方米, 目前仍然是空置地塊.

B. 帳面值2,032.5萬元的待售物業, 包括:

B.1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湯臣豪庭二期車位93.53%權益, 總樓面面積9,967平方米.

B.2 澳門海島市氹仔卓家村地段桃園第一座地下A舖位及地庫、第二座地下A舖位, 及地庫、地下F及G舖位, 總商業樓面面積1,875平方米, 集團持有60%權益.

2015年集團來自直接持有的待售物業的出售收益和租金收入分別有90.4萬元和105.1萬元, 金額雖然不多, 但待售物業和投資物業都是以成本入帳, 實際價值超過帳面值多倍. 當中, 以澳門氹仔地皮為甚. 澳門政府於2013年12月公佈《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之規劃大綱,其中涵蓋集團持有的澳門氹仔地皮, 將可以增加地積比率, 於2014年底, 澳門氹仔地皮的公平值估計為6.975億元, 是帳面值的24.4倍, 單單澳門氹仔地皮的增值部分已經可以提升每股資產淨值0.255元, 是股價的63.75%.

5. 川河擁有一流的財務狀況. 持有現金6.97億元, 沒有任何銀行貸款, 總負債只有1.77億元, 每股經調整少數股東權益後的淨現金(Net Cash)高達0.266元, 是股價的64.9%, 即使扣除所有負債並調整少數股東權益後的每股淨淨現金(Net Net Cash)也有0.199元.

估值:

集團每股帳面資產淨值0.856元, 表面PB0.467倍, 扣除淨淨現金之後PB只有0.306倍. 如果計入張江微電子港的實際資產淨值以及澳門氹仔地皮的實際市值, 實際PB更可以低於0.2倍. 

集團派息穩定, 已經連續4年派息每股2仙, 股息率有5%. 筆者認為川河派息可以更進取, 但目前的派息比率也是情有可原. 派每股2仙每年需要現金5,217萬元, 集團只能在帳面上分享張江微電子港的盈利, 真正有實際現金到手要靠張江微電子港派現金股息, 但因為張江微電子港還有項目要發展, 派息並不穩定, 2014年就沒有派息. 較為穩定的現金流是來自自身的利息收入, 證券組合, 尤其是湯臣的股息收入.


無論如何, 川河現金與資產俱備, 估值非常便宜, 有國企做大股東出千可能性低, 以折讓價買入等待價值回歸, 期間收取大約5厘股息, 這是我的投資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905

佳兆業一季度銷售60億現金流回暖 兩年度財報仍“待產”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802.html

不得不說,佳兆業(01638.HK)自救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一年前,鎖房危機讓佳兆業的銷售幾乎陷入停擺。一年後,佳兆業有效推進錯綜複雜的債務重組,恢複至每月銷售額20億元的節奏。

4月26日,佳兆業公告稱,公司在今年3月錄21.07億元的總合約銷售,總合約建築面積約16.05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13127元/平方米。其中,長三角地區貢獻最多,合約銷售額為9.68億元, 合約銷售面積達4.26萬平方米,均價約22720元/平方米;珠三角地區1.86億元,華中地區1.48億元,華西地區1.34億元,環渤海地區0.69億元。

前三個月,佳兆業共錄得總合約銷售59.13億元,總合約建築面積約為392449平方米,均價為15068元/平方米。

不難看出,佳兆業在全國的項目正在全面恢複銷售,為其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如果佳兆業繼續保持今年前三個月的銷售節奏,全年的銷售額或許能沖刺400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佳兆業位於深圳的4個處於預售階段的重點物業項目還未完全解鎖,其中深圳佳兆業城市廣場體量龐大,第三方預計該項目到2020年底將產生經營現金凈額逾110億元。佳兆業在公告稱,公司正積極與債權人商討,以盡快重新開售深圳該4個物業項目。

境內債務方面,佳兆業宣布於2016年4月25日,金額約432.5億元的境內債務已經辦理完相關手續,完成重組。這相當於境內債務總額的約90%。而3月23日,境內債務完成辦理的金額為333.2億元。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向佳兆業提供了約人民幣166億元供境內債務重組所用。

佳兆業境內債務涉及申請書已經由3月23日的38份減少至33份,其中民事裁定書也由16份減少為12份,涉及金額由86億元減少至70億元;應訴通知書也由24份減至22份,涉及金額由118億元減少至110億元。

關於境外債務重組,截至3月29日,佳兆業的重組方案已經獲得了包括Farallon和BFAM在內的協議安排相關債權人持有的所有申索價值80.9%的贊成。4月20日,佳兆業公告稱,公司向開曼群島大法院及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的準許召開境外債權人的申請已被接納,並將於5月20日分別在開曼群島及香港舉行相關債權人會議。

公告還透露,如果協議安排在相關會議上獲相關債權人中的所需多數批準,並在法院批準的法令的經蓋章副本已分別提交予開曼群島公司註冊處處長及香港公司註冊處處長後,協議安排將生效且具約束力。

境內外債務重組都已接近尾聲,意味著佳兆業將加速複活。就在3月下旬,佳兆業在深圳開展了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招聘會。當天,佳兆業集團控股、地產集團、金融集團、文化集團、城市更新集團、深圳市足球俱樂部、商業集團、旅遊酒店集團、物業集團、嘉美軒餐飲公司等11家佳兆業系公司參與了這次招聘,招聘職位達300個。一些曾經離開的員工也開始重返佳兆業,助力這家公司的元氣恢複。

不過,佳兆業2013年、2014年的財報仍未刊出,這將是佳兆業接下來急需解決的難題。財報能否正常刊出,將決定佳兆業能否保住港交所的上市公司資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30

滴滴完成45億美元股權融資 賬面現金或超百億美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292.html

今日,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滴滴出行宣布,已經完成了新一輪4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這是全球未上市企業單輪最大規模股權融資之一。

滴滴出行方面表示,此前宣布獲得的Apple 10億美元戰略投資、中國人壽3億美元股權戰略投資(不包括其20億人民幣的長期債權投資)都是本輪融資中的一部分。本輪新的投資方包括Apple、中國人壽及螞蟻金服等。騰訊、阿里巴巴、招商銀行及軟銀等現有投資人也都參與了本輪融資。

這是滴滴快的合並後完成的第二輪融資。去年9月,滴滴快的完成了合並後的首輪融資,總額超過30億美元。招商銀行參加了滴滴前一輪30億美元融資。此輪招商銀行除了跟投,還將牽頭為滴滴安排25億美元的銀團貸款。中國人壽對滴滴進行了20億人民幣(約3億美元)的長期債權投資。這也意味著,滴滴本輪融資的實際總額高達73億美元。

滴滴出行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平臺技術升級、大數據研發和運營、提升用戶體驗、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和新業務等。“中國是獨特的市場,技術將成為制勝關鍵,補貼不再是重點,沒有人為了拿30%的補貼而願意等上30分鐘。”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表示。

目前,滴滴公司擁有的可調用資金約105億美元。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出行平臺,成立四年的滴滴已擁有3億註冊用戶,近1500萬註冊司機,服務涵蓋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試駕和企業級等多個垂直領域,目前日完成訂單已突破1400萬。來自CNNIC的數據顯示,滴滴專車在中國專車行業中已占據87.2%的市場份額。

在滴滴出行不斷擴充自己資金實力的同時,其競爭對手們也沒有閑著。

6月2日,Uber宣布獲得沙特公共基金35億美元投資。另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Uber已經雇傭了摩根史丹利和巴克萊公司向機構投資者銷售杠桿貸款,規模在10億美元至20億美元之間。雖然《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並不清楚這筆最新計劃發行的杠桿債有何使用意圖,但有分析人士稱Uber旨在進一步加速其全球擴張計劃,特別是一些不太成熟的市場。

中國市場對於所有的智能出行公司都非常重要,按照滴滴出行CEO程維的說法,“中國只有 10%的人擁有汽車,但是整個規劃格局已使得整個城市被堵住,不可能所有人像之前那樣每個人買一輛車”,因此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而柳青也在2016年滴滴出行的年會上表示,中國的智能出行滲透率只有1%,這個數字相比中國電商12%的滲透率還有差距,所以類似於滴滴出行這樣的公司還有十幾倍的空間可以發展。

要在這個空間巨大但尚需培養的市場中取勝,需要相對漫長的時間和成本。因此,《華爾街日報》稱,目前滴滴出行的庫存現金超百億美元,而另有媒體保守估計稱,“滴滴、Uber和神州專車三家專車平臺目前賬面上趴著150億美元現金”,但它們的融資仍在繼續,為的就是一方面讓自身有足夠的資金撬動和培育市場,而另外也盡可能樹立行業壁壘,“阻止”更多的潛在競爭對手加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87

持有現金靜待脫歐公投 對沖基金已做“兩手準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762.html

資本市場研究機構Preqin於本月初對全球270名基金經理進行調查發現,基金經理們對6月23日投票結果的預測態度較為一致,調查中79%來自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基金經理認為英國人將投票支持英國留歐,而14%的基金經理則認為人們會選擇脫歐。

此次與歐盟的公投辯論幾乎影響了整個歐洲市場,相關地域的對沖基金的業績因此受到影響似乎並不足為奇。48%的英國基金經理及歐洲其他國家41%的基金經理表示,他們2016年上半年的表現已明顯受到公投辯論的影響。

不同於一邊倒的結果預測,歐洲的基金管理者們在脫歐輻射影響上持不同觀點。59%的英國機構認為脫歐將在某種程度上對全球對沖基金行業造成沖擊,並帶來負面影響;歐洲地區其余35%的基金經理認為英國脫歐會帶來負面後果。相比之下,17%的英國基金經理認為脫歐會為基金行業帶來正面效應,值得註意的是幾乎兩倍數量的歐洲基金經理(31%)也表示同意這一積極觀點。

從調查數據來看,公投辯論對對沖基金行業的影響更多集中在歐洲地區。據Preqin調查,北美85%的基金經理表示,他們的基金業績並沒有受到影響,與此同時58%的基金經理甚至認為英國脫歐並不會對基金行業帶來長期影響。

截至日前,2016年Preqin全策略對沖基金業績回報基準線已降至1.55%,英國和歐盟的基金的累計虧損分別為0.22%和0.46%。

這一數據是什麽概念?2015年英國對沖基金以3.01%的業績表現在歐盟同行中勝出,當年其他歐盟國家對沖基金年收益為1.24%。對比可以看到,英國脫歐與否已經對基金行業特別是歐盟地區的基金業帶來較大實質影響。

據Preqin統計,參與調查的來自歐盟的954位基金經理中,有600位身在英國,英國的基金經理資產管理規模為4720億美元,而在其他歐盟國家的基金經理所持有的資產組合總額約在1380億美元水平,差距接近3.5倍。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歐盟對沖基金業內大多數活躍的機構投資者都將總部設在了英國。來自歐盟的745名投資者中,有403家總部設在英國。同樣,在歐盟境內的2456家對沖基金中,有1603家是由英國公司管理的。

另外,在2010至2015期間,大多數在歐盟發行的對沖基金,總部也是設在英國。僅2015一年間歐盟所發行對沖基金中,英國共推出121只,歐盟其余國家則共有43只基金問世,英國發行基金數量占比近三分之二(74%)。

Preqin對沖基金產品主管Amy Bensted日前發表觀點稱,隨著公投日期的臨近,Preqin試圖在全球範圍內針對對沖基金經理進行了調查,旨在找到更多公投相關市場觀點和行業預測。

“目前全球範圍的普遍共識是,英國將繼續留守歐盟,且近80%的基金經理認為留歐陣營將在這次公投中取得勝利。不出意外,英國的基金經理們普遍認為脫歐將為行業帶來負面影響”Amy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對沖基金們對留歐預期傾向明顯,但他們仍然做了兩手準備,一個主要行為就是持有大量現金。美銀美林調查發現,目前全球基金經理持有大量現金,整體而言占所管理投資組合的5.7%,現金持有量是2001年11月以來最高,而2015年5月的現金持有量為5.5%。

據wind數據,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Franklin Templeton Solutions)幫助管理70億美元投資組合的基金經理Stephen Lingard正將部分基金的10%資金轉換為現金頭寸,若英國與歐盟分道揚鑣則隨時準備買入下跌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42

給粉絲的忠告-保留現金 Cash is king Nainital的碎片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wilx.html

這個周末花了相當多時間 跟蹤Brexit的事態演變

Greenspan和Soros的言論 我非常認真和仔細的打印出來 讀了好多遍

貌似他們兩個的觀點 殊途同歸。一個說是擔任公職以來見過最嚴重的危機 超過1987年10月19日(當天道瓊斯下跌23% 有史以來最大當天跌幅)
一個說這次對經濟的影響只有2007-08年金融危機可以比。
換句話說他們都提倡了警告。

Greenspan 主要三個觀點1.蘇格蘭馬上公投退英,這是英國面臨最大問題 2.歐元區解體危機3.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還是發達國家快速老年化,導致政府開支急劇增加 導致赤字和移民問題
Soros的觀點是公投的原因還是針對移民 而非經濟問題,早前6.21 Soros的文章對Brexit帶來的經濟問題 寫了一篇文章他意思退歐帶來立刻的貶值而且政府沒有好的應對方案
主要三個原因1.低利率時代 2.對外資的依賴度高3貶值無法推動英國出口
這里提一點 周五 英國大跌 不過Burberry 卻是逆勢漲2.59%市場還是有效的
Soros第二個觀點也是歐元區的危險

綜合兩位的觀點,我覺得這次Brexit帶來的風險不會小,也不是一個客戶不管不顧的風險
雖然我還是沒能力預測風險的烈度

就此我給出一個忠告。面對不確定性 特別是一個一定會影響到你的不確定性 一定要用倉位表達自己的觀點。
換句話說減倉是必須的。 保留現金
如果用鴕鳥戰術 置之不理 我覺得未必妥當
畢竟這個影響到每個人幾乎可以確定。一定會影響你的風險一定要用倉位表達出來。
本質上對每個投資人而言 個人的portfolio一定是反映你對世界的看法

附帶 三個鏈接 
1.'This is the worst,' Alan Greenspan says of British break from EU
http://www.cnbc.com/2016/06/24/alan-greenspan-says-british-break-from-eu-is-just-the-tip-of-the-iceberg.html
2.Soros Brexit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print/brexit-eu-disintegration-inevitable-by-george-soros-2016-06
3.The Brexit crash will make all of you poorer – be warned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6/jun/20/brexit-crash-pound-living-standards-george-soro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38

除權息旺季 別錯過逾四%賺錢機會 13檔減資概念 送股民雙份現金

2016-07-11  TWM

央行接連降息,定存越存越薄,高現金殖利率股儼然成為熱門投資標的,因此今年既減資、又配息的上市櫃公司,可望大受青睞,但選股該注意什麼呢?

每年七、八月進入台股除權息旺季,高股息、高現金殖利率的個股,將成為市場矚目焦點。隨著全球低利率、負利率盛行,台股每年平均約四%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在全球股市中十分亮眼,也是吸引外資進入台股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國內投資人而言,原本「存股」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管道,只要選對個股、又能年年填息,的確可以穩穩打敗定存。不過這幾年來隨著富人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扣抵稅率減半等加重稅負的政策陸續推出,讓公司大股東或高所得人士的股息收益縮水不少,更引發許多爭議。

既然發現金股息加重稅負,越來越多上市櫃公司改採另一種方法:辦理現金減資,將帳上過多現金發還給股東。由於現金減資所退還金額完全免稅,且有美化財務報表效果,因應台股的高稅負,減資已是未來流行趨勢。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指出,企業減資通常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屬於「打消虧損」型,由於公司連年虧損,透過減資降低帳上虧損,以改善公司體質與財務結構;或想藉由減資拉高每股淨值,例如若回到十元以上,就可以恢復信用交易。以往公司辦理減資,多半屬於這一類型,也因此在股民心目中,減資一直是負面印象居多。

減資退錢免稅

小股東笑擁另類配息

第二種是近年來流行的「退還盈餘」型,即使公司獲利不錯,但若帳上現金太多,缺乏投資管道,或想藉由減資降低資本額,相對提高EPS(每股純益)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以美化財務數據,都可以透過退還現金給股東,以達成目的。而且由於股東收到現金免稅,更成為稅率節節高升下合法節稅管道。

所以,不管企業是根據什麼原因現金減資,股東都會有現金入袋,有著另類配息的效果,甚至有人把現金股息與減資退還的現金加總,來計算現金殖利率。簡伯儀提醒,兩者即使都發現金,但意義大不相同,將金額合併、計算殖利率是錯誤的,還是只能以配息金額作為計算標準。

另外,簡伯儀表示,不少壽險業會尋找現金股息殖利率高且穩定的標的長期持有;但若某家公司宣布辦理現金減資,除非相當看好公司前景,否則由於對法人投資績效會有影響,所以大多不會參與,甚至出脫手上部位。因此現金減資對個人有節稅效果,但對法人未必是利多。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選擇現金減資標的?簡伯儀認為,最重要的是觀察這家公司的「獲利恆常性」,投資人可以檢視公司近三年,甚至更久的財報,若獲利與配息都很穩定,就是值得參與的減資標的。

兩心法挑好貨

獲利穩定、產業前景佳

反之,若公司過往獲利大起大落,且是因為某一年獲利大增,次年就宣布減資,往往是因為缺乏理想投資機會,這類公司減資最好不要參與,以免「賺了減資、賠了本金」。

此外,產業前景也很重要,簡伯儀舉例,近年不少半導體通路股辦理減資,因為產業大者恆大趨勢成形,二、三線公司生存空間被壓縮,既然缺乏明確的投資方向或目的,只好退還現金給股東,參與這類公司的減資,須比較小心。

若以上述標準檢視,附表中即將辦理減資的標的,國巨(二三二七)與穩懋(三一○五)可能比較值得留意,而且這兩家公司近年來都密集辦理減資。其中國巨身為被動元件龍頭廠,這幾年率領集團各公司積極轉往利基型產品,以提升毛利率,逐漸發揮成效。

另一檔穩懋則是國內砷化鎵代工大廠,產品廣泛應用在網通領域,功率放大器(PA)更隨著智慧機需求的成長,帶動今年業績表現優異,尤其從三月以來單月營收頻創新高,第一季EPS也創下單季新高。公司並樂觀看待下半年營運可望持續加溫,因此也是值得參考的減資標的。

穩懋PA廣泛應用在智慧手機,營運前景看俏。圖為董事長陳進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37

寶能系將獲近20億現金補充 萬科A早盤放量拉升

萬科早盤放量拉升,最高漲幅逾3%,截止發稿,萬科報17.5元/股,漲2.8%,成交額已逾22.5億元。由於萬科A計劃7月29日派息,預計寶能系可獲近20億現金補充。

深圳證監局昨日向萬科下發監管關註函稱:將就萬科舉報事項展開核查;萬科信息發布和決策程序不規範,應梳理完善。深圳證監局要求萬科公司主要負責人明日到證監局接受誡勉談話,同時要求萬科“盡最大努力與各方股東積極磋商,妥善解決爭議”。業內人士大膽猜測,萬科、寶能負責人約談時間只差一個小時,一個在7月22日15點,一個在16點。

7月21日晚間,萬科A公告派息方案,2015年向全體A股股東每10股派現金人民幣7.2元(含稅)。此次股權登記日為2016年7月28日,除息日為7月29日。根據萬科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的寶能系持股比例已經升至25.4%,由於寶能系持股不能賣出,按照萬科總股本為110.4億股來計算,此次寶能系至少可以獲得分紅20.18億元(稅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