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新招有利細行
1 :
GS(14)@2017-10-29 23:56:46【本報訊】造成中小行積極低息搶新造按揭,而大行變相低調防守現象,可能與金管局於5月中推出第8輪逆周期新招,8大行(採取內評法計算的銀行)資本成本增加而細行不受影響的原因有關,另亦不排除與業界趁末季加力多做新生意,為明年部署所致。有市場人士表示,現時即供按揭新批貸款的提取期長達4至7個月,第4季批出的貸款可於明年上半年提取入賬,分行為明年指標盡快跑數,冀年初開局企穩往後季度較易達標。
RWA提高 引導大行加息
今年5月中,金管局出招將8大銀行(按揭市場佔比逾八成)新造按揭貸款風險權重(RWA)下限,由15%提高至25%,資本成本提高變相引導大行加按息,故當局出招後一周,渣打、中銀香港(2388)、匯豐、東亞及恒生銀行(011),紛紛跟隊將新造拆息(H)按揭,由H+1.3厘上調至H+1.4厘,現金回贈維持最多貸款額的1.6%。新招對採取標準法計算資本的中小行沒有影響,有市場意見認為,相關銀行反而可較放手推出低息計劃搶客,反守為攻,但鑑於市場競爭激烈下,息率高低始終是綁客關鍵,故大行亦要留客,8月底便傳聞中銀發內部指引,分行經理對500萬元或以上貸款,H按優惠可低至H+1.35厘。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5/20193691
金管局債券續期 港元升穿7.8 分析:市場過敏 憂資金抽緊拆息不下
1 :
GS(14)@2017-11-12 16:47:35【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宣布發行12億元的2年期外匯基金債券,將於11月17日投標,其中面額500萬元債券將向公眾發售。債券利率為年息1.04厘,每半年派息一次。是次發行債券,僅為續期2年前發行的債券,因此非如早前額外增發的3個月外匯基金票據會抽走市場資金。不過市場擔心流動性趨緊,港元匯率昨天午後升穿7.8水平。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是次2年期債券將於2019年11月20日到期,其中500萬元的債券會透過中央結算,以非競爭性投標發售向公眾發售。若預留作非競爭性投標的債券認購不足,未獲認購的部分將撥回以競爭性投標方式發售的債券內。
2年期外匯基金債券 部分公開發售
非競爭性投標,是指債券會以同一批債券的競爭性投標最低接納價配發,如果債券錄得超額認購,非競爭性投標的投資者不一定會獲全數配發。公眾人士如欲申請透過結算公司發售的債券,可透過聯交所參與者或經紀進行。
金管局兩年前發行了條款相同的2年期票據,將於本月20日到期,因此是次發行債券,是為即將到期的債券續期。金管局在8月和9月兩次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抽資800億元,抽走市場資金,總裁陳德霖上月表示,目前無計劃再增發票據。
雖然是次並無額外抽資,不過港匯下午因此明顯上升逾90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截至晚上9時20分,港元兌美元報7.7964,升82點子。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認為,現時市場氣氛較為脆弱,所以即使金管局早已在8月公布發行,昨日只是公布發售詳情,市場也因為擔心流動性收緊而反應。她預期沽空者測試港元弱方水平時會更小心,近期港元將於7.795至7.80區間運行。
不過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港元上升與發債的關係不大。他指出熱門新股閱文(0772)上市後,理應釋放被凍結的資金,不過港元銀行拆息(HIBOR)未有明顯回落,因此市場預期拆息會長期高企,因此在下午增加買入港元,導致港元利率上升。
新股資金「解凍」 拆息沒明顯回落
昨日HIBOR未有明顯波動,隔夜拆息報0.4764厘,比前日跌1.54點子(1厘等如100點子);1個月和3個月拆息分別報0.8046厘和0.99厘,比前日下跌不足1點子。不過長息繼續上升,6個月和12個月報1.091厘和1.441厘,微升不足1點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22&issue=20171109
李達志升任金管局副總裁
1 :
GS(14)@2017-11-13 03:46:06【本報訊】金管局公佈高層委任及人事調動,財政司司長根據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管治委員會建議,批准現任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升任為該局副總裁,明年起生效。該局原任主管(銀行監理)區毓麟,獲升任為助理總裁(銀行操守),今年12月12日生效,他曾先後出任主管(機構發展)及總裁助理。另外,在該局任職22年的助理總裁(法規及打擊清洗黑錢)戴敏娜,則於今年12月12日退休;現任助理總裁(銀行操守)朱立翹,會同日接替戴敏娜職務,而朱原來的工作則由區毓麟接掌。金管局前副總裁彭醒棠去年初「登六」退休,李達志由助理總裁(貨幣管理)獲升為高級助理總裁,是次再升任副總裁,將繼續負責貨幣穩定及金融基建發展工作,包括金融科技、儲值支付工具發牌與監管、零售支付系統監察工作等。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1/20210752
金管局「抽資」12億 港匯急彈
1 :
GS(14)@2017-11-13 03:58:40【本報訊】金管局宣佈發行總值12億港元的2年期外匯基金債券,惹來「抽資」疑雲,港匯隨即急彈逾百點子,一度升至7.7921,創自6月以來新高。金管局宣佈,該批2年期債券將於下周五(17日)進行投標,20日交收。債券將於2019年11月20日期滿,利率為年息1.04厘,每半年派息一次。
發行外匯基金債券
此前,金管局曾經於8月,以及9月份先後宣佈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每次的規模高達400億元,導致銀行體系結餘規模進一步下降至約1,700億元,產生「吸水」效應,刺激本港拆息上揚。雖然今批外匯基金債券並非增發,而且規模只有12億元,但仍刺激港匯彈升逾百點子,傍晚於7.7970水平徘徊。事實上,近日新股招股潮下,市場資金被凍結,港元拆息持續偏高。據財資市場公會資料顯示,與供樓按息相關的1個月拆息維持於0.8046厘近9年高位。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指,雖然近日拆息推升,港美息差收窄,但港匯本來仍未見明顯轉強,相信是由於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早前曾表明,暫無計劃再增發票據所致。不過,自金管局宣佈發行外匯基金債券後,市場明顯憂慮流動性將會收緊,港匯亦隨即轉強。她估計,沽空港元的投資者近月將會更謹慎,港匯料於7.7950至7.8060水平徘徊。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9/20209084
星金管局:冀與港合作跨境支付 7月推跨行轉帳 研與泰聯盟
1 :
GS(14)@2017-11-26 14:13:40【明報專訊】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新加坡和香港這一對區內的競爭對手,近日在金融科技上走在一起,共同發展區塊鏈項目。新加坡金管局金融中心發展署署長張晉銘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兩地在未來仍有合作空間。他認為在跨境支付上可以合作,但重點要看香港「能走多遠」。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事實上,新加坡在電子支付領域上,沒有比香港走得很遠,反而走了一點冤枉路。該國總理李顯龍日前便曾經指,新加坡的電子支付種類太多,各系統之間互不連接,人們要帶備多張不同的卡,商家也要安裝多個終端機,這給消費者帶來不便,也增加了商家成本。
因此,現時新加坡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並不高。張晉銘引述畢馬威2016的調查,新加坡在2015年有40%的私人消費開支金額,是透過電子渠道付款,其餘60%為現金交易。而在香港,最新的數字是,約60%私人消費開支是以電子支付,當中大部分為八達通,其餘40%為現金。
較電子錢包便捷 直接銀行轉帳
但張晉銘表示,新加坡正以很快的步伐追趕上來。當地剛在今年7月推出PayNow,銀行之間利用客戶的電話號碼,連接他人的戶口,客戶只要輸入對方的電話號碼,便可做到即時轉帳。該平台現有7家主要的零售銀行參與,包括星展、華僑銀行、大華銀行、渣打、滙豐、花旗和馬來西亞銀行,合共覆蓋當地90%的零售交易量。因此他透露,系統推出4個多月以來,已有60萬人登記使用,佔其全國人口超過一成。
有別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平台或電子錢包,PayNow直接從銀行帳戶把錢轉帳,毋需事先綁定銀行卡。這與香港正在興建的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相似,該系統預計在明年9月啟用,連接各大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日後跨行轉帳將能實時進行。
港推快速支付 張晉銘:合作契機
張晉銘認為,香港若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可以是兩地合作的契機。不過在科技領域上,一年之差可以令距離變得很遠。PayNow系統正在擴闊其用途,新加坡當局上周已宣布,把PayNow與泰國PromptPay連接,日後不只是跨行即時轉帳,更能做到跨境即時轉帳。另一方面,張晉銘預計PayNow明年能接通商戶,屆時除了轉帳或可以支付。
冀發展兼容各方支付生態
「無現金社會」已成為環球趨勢,但張晉銘指出,完全無現金並非最理想的做法,例如當地還有不少人傾向用現金,新年派紅包時亦順應傳統使用現金。「發展科技是為了便利社會,而非帶來不便」,他強調,新加坡要發展的是一個能夠兼容各方的支付生態。
(金融 科技系列之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56&issue=20171120
金管局阮國恒:金融沙盒兩周內升級
1 :
GS(14)@2017-11-26 14:26:34【明報專訊】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日出席香港投資基金年會時表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將會升級,當中金融科技監管聊天室最快於兩星期內推出。
阮國恒表示,銀行及科技公司等沙盒使用者可在金融科技產品開發初期,即通過聊天室與金管局溝通修改產品,讓整個產品測試速度加快近倍。他補充,過去已有9間銀行透過沙盒試行24個項目。
9銀行透過沙盒試行24項目
阮表示,去年香港的零售基金(Retail Funds)總銷售額達5140億元,較2011年升近75.4%,去年基金業務合計資產達18.3萬億元,較2011年升逾一倍,業界應思考如何藉着科技提升客戶體驗。他續稱,不認同香港金融科技落後,形容香港市場對科技中立,科技只是其中一個接觸客戶的渠道,但提醒需做好消費者的保障。
證監會執行董事梁鳳儀表示,網絡分銷金融產品是國際趨勢,早前證監會亦有推出有關網上分銷的諮詢文件,希望釐清各界對平台的看法,文件得到不少正面回應,不過她強調發展金融科技時,有關認識客戶(KYC)及防洗黑錢的監管責任不會減少,要平衡風險及網上分銷產品的方便程度。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87&issue=20171121
金管局證監提醒中介避利益衝突
1 :
GS(14)@2017-11-26 14:55:39【明報專訊】金管局與證監會最近對同一金融集團轄下的註冊機構及持牌法團,在銷售自家產品時所產生的潛在利益衝突進行了聯合主題檢視,並於昨日發通函,提醒中介人監管機構預期在處理利益衝突方面應達到的標準。
以維護客戶方式行事
通函指出,金融集團透過轄下的註冊機構及持牌法團經營的業務,中介人的日常運作中可能產生利益衝突,故識別和管理利益衝突對保障客戶利益至為重要。通函強調,就算利益衝突無法避免,中介人亦應以維護客戶最佳利益的方式行事,披露潛在的衝突,及採取一切合理步驟確保客戶獲得公平對待。
高級管理層承擔首要責任
通函提醒,中介人的高級管理層應注意,他們在確保維持適當的操守標準及遵守恰當的政策和程序方面,承擔首要責任,而高級管理層應從集團的整體層面管理風險,全面評估管控制度和措施的穩健程度及效果,確保集團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和監管規定。
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表示,會致力與金管局向金融機構就它們應實行管理監督及制訂穩健的內部監控措施,發出清晰及統一的信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07&issue=20171125
金管局:8非傳統金融機構擬辦「虛擬銀行」
1 :
GS(14)@2017-12-03 17:47:35【明報專訊】金管局透露,自9月底提出引入虛擬銀行的建議後,至今收到不少查詢,反映各界興趣濃厚。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除了現有持牌機構外,另有8家不屬於傳統金融業務的機構,查詢在港開設虛擬銀行的細節,這些機構包括科技公司、網絡貸款公司及現有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持有人。
涉科技及網貸公司
阮國恒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現行法例下已經賦予當局足夠的監管權力,去監管虛擬銀行,金管局不會就此修改法例,也不會專為虛擬銀行新設牌照類別,因為現時的牌照三級制已足夠覆蓋虛擬銀行的監管。
金管局在2000年發出《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當時要求虛擬銀行應由基礎穩固的銀行或其他受監管金融機構持有最少50%股本,海外註冊申請人,資產總值須逾160億美元。但阮國恒稱,科技公司或其他非金融類企業,將可獨立在港營運虛擬銀行,當局對虛擬銀行在資產及資本等方面要求,亦只參照現有牌照制度。只要有關機構取得牌照,成為接受存款公司、有限制牌照銀行或持牌銀行,便可開展虛擬銀行業務。
至於早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會諮詢銀行業,檢討及修訂虛擬銀行指引。阮國恒稱,諮詢主要對虛擬銀行的獨特業務模式,探討在會計準則、風險控制系統等,會否有更清晰及相關指引,希望明年初就此事正式諮詢業界。
不涉跨境投資 先試網上即時開戶
阮舉例稱,由於虛擬銀行沒有實體分行,開戶流程會在網上完成,故有部分正在沙盒測試的項目,都與網上即時開戶有關,包括生物認證及證件辨識等技術。金管局的「銀行易」專責小組亦正研究,是否可以在簡單的提存戶口方面,即不涉及跨境或投資的戶口,先試行網上即時開戶。
另一方面,現時各地虛擬銀行或網絡貸款公司,信貸評估的方式有別於傳統金融機構。阮國恒稱,現時金融機構多以客戶的收入及負債等財務資料,評估其還款能力,但業界反映,它們亦同時會分析客戶在生活習慣及社交平台方面的數據。金管局對此持開放態度,亦並將在修訂虛擬銀行相關指引時,就這一點提供更明確的方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97&issue=20171127
金管局阮國恒:八間非金融機構 洽設虛擬銀行
1 :
GS(14)@2017-12-04 04:44:47■金管局阮國恒表示,監管沙盒累計測試項目已增至26項。張志華攝
【本報訊】金管局9月底公佈7招力谷金融科技(Fintech),兩個月過去,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接受訪問時透露,正與8間非傳統金融機構溝通,引入不設實體分行的虛擬銀行。監管沙盒升級至涵蓋保險、證券業範疇後,累計測試項目已達26項,銀行亦微調生物認證技術精準度,盼盡快推出網上開戶服務。記者:陳洛嘉
本港7項金融科技舉措經過連月推進,於引入虛擬銀行、項目測試及跨境合作等多方面初見進展(見表)。阮國恒指,目前已與8間有意在港成立虛擬銀行的非傳統金融機構接觸,當中包括純科技公司及擁有貸款業務的平台等,營運背景相當廣闊,個別持牌銀行亦有興趣加入。虛擬銀行在港營運同樣需要申領銀行牌照,目前持牌銀行的最低資本要求為3億港元,另需符合風險管理、監控系統等要求。阮國恒指,由於虛擬銀行接受客戶存款,故必須符合現行銀行條例的「基本盤」,當局亦無意修例。
面容認證處微調階段
不過,當局正研究修訂2000年發出的指引,進一步釐清對虛擬銀行營運模式的要求。「參照國外經驗,虛擬銀行通常針對大眾市場(mass market),好似點同客戶溝通、有無投訴渠道、收費等安排都需要講清楚。」阮國恒指,整體而言政策需要修訂的地方不多,業界反應亦正面,希望明年初可就修訂指引進行諮詢。網上開戶是虛擬銀行首要解決的問題,自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推出後,個別銀行正測試面容認證等技術,希望能夠應用於網上開戶。阮國恒指,目前技術大致成熟,尚在微調精準度,做到準確辨識真人、核實身份及證件等,相信續有更多此類試點項目會進入沙盒中。
監管聊天室或本周推
自證監會和保監局9月同步推出沙盒計劃後,跨界別金融科技項目可接通三大監管機構。阮國恒透露,金管局沙盒累計測試項目已增至26項,當中有2項為跨界別項目,包括銀行與保險合作,及證券相關項目。至於供構思初期項目查詢監管意見的金融科技監管聊天室,則最快於本周內推出。歐洲及英國已立法要求銀行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讓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連接銀行系統,在客戶同意的情況下取得資料數據以提供服務,例如信用卡格價等。本港計劃於年底前訂定開放API政策,金管局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指,業界意見均認為開放API是大勢所趨,個別國際銀行亦已推出自己的API,故當局會參考各地指引,希望格式具兼容性。他續說,只要符合保障客戶的大前提,於私隱與便利間取得平衡,當局鼓勵銀行於各種場景使用API,但目前暫未有決定是否需要硬性規定銀行開放API。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27/20226937
金管局:銀行稅貸利率不清晰
1 :
GS(14)@2017-12-04 04:44:48【本報訊】銀行近月力谷稅務貸款,金管局上周五刊發《Complaints Watch》報告提到收到相關投訴,指銀行貸款利率顯示不清晰,故要求銀行列清稅貸產品優惠的「適用人士」,以及不應將現金券、禮券列入年度百份率(APR)。
通常只列出專業人士息率
金管局指,銀行提供不少優惠去吸引客戶申請稅貸,例如現金回贈、現金券等,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類型客戶均能享受,原因是他們必須要符合某些先決條件。據資料,銀行將客戶分為多個層次,例如專業人士、一般客戶等,後者須承受較高利率,但宣傳品通常列出專業人士息率,原因是數值較低及搶眼。金管局又指,銀行提供貸款利率予客戶參考時,必須是清晰及明確,字形要夠大,才能讓客戶容易看見,而且現金券、禮券不應列入APR,利息回贈及利率削減則可計入。另外,未計及優惠的APR亦應分列出讓客戶參考。金管局亦在刊物中提及,有銀行在為客戶進行盡職審查時,未有解釋清楚收集資料目的,致使被客戶投訴過量收集資料,甚至是侵犯私隱。該局舉例指,銀行或會要求客人提供文件去證明其財富來源,例如教育背景、受聘紀錄、總資產,甚至是資產細項都需要繳交。金管局指,雖然沒有一刀切方法令盡職審查可滿足所有客戶,但銀行實際應按客戶背景、風險水平去調校盡職審查力度,銀行應盡力向客戶解釋清楚進行盡職審查原因,甚至是在繳交文件上給予選擇。金管局首9個月收到1,304宗投訴,當中服務態度投訴佔最多,達135宗,其次順序是收費(117宗)、涉誤導銷售(116宗)、客戶條款(105宗)、匯款(100宗)及關閉銀行戶口(100宗)。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27/2022696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