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再喊股價衝200 郭台銘的三個大夢 一場股東會 看鴻海的野心與難題

2016-07-04  TWM

六個多小時的股東會,郭台銘透露,想做好人生第二次創業, 他再次宣告不退休,65歲郭台銘,如今有了新的三個大夢。

從昔日的代工霸主到如今經營夏普品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年在股東會上情緒澎湃,鴻海集團成功入主夏普,締造歷史新頁,二十二日上午,股東會一登場就吸引逾六百名股東湧入,現場座無虛席,郭台銘一上台就笑問:「過去一年,各位股東滿意吧?」小股東齊聲高喊:「滿意!」這場股東會自上午九時進行至下午三時多,累計逾六個小時,雖然未突破往年紀錄,但最大的亮點,在於鴻海特別規畫了夏普產品展示區,擺出大尺寸液晶電視、零水鍋、RoBoHoN機器人、智能家庭等琳琅滿目的商品,供股東參觀、體驗。

這一天,六十五歲郭台銘精神抖擻,卯盡全力回答股東問題,他首度透露自己未來的三個夢想。他說,經營夏普是他人生第二次創業,一定要將夏普做好、幫助夏普成功轉型,鴻海和夏普也將合作布局智慧家庭、智慧辦公、智慧工廠等領域,實現技術、獲利雙成長。他也再度表示,鴻海股價沒衝到兩百元,不會退休。

鴻海集團各事業將持續擴張,以「雲移物大智網(編按:指雲端運算、移動裝置、物聯網、大數據、智慧生活、智慧工作網路)+機器人,」為戰略主軸,啟動轉型,以全世界作舞台、打造日不落的鴻海。

最後,更重要的是,「要用科技改進人類的生活、打造健康生活,提供人們乾淨的空氣、食物和水。」這,是郭台銘的三個大夢。

第一夢:讓夏普轉型成功

救財務,比照鴻海打三呆鴻海七月一日將完成所有法律程序,正式入主夏普,來台採訪的日本媒體難掩憂慮,不斷詢問郭台銘未來計畫。面對日本國民的憂心,郭台銘信心喊話,首度對外提出專利技術商品化、營運成本再優化,及人才績效重新評估等整頓夏普三大策略,從產品、財務及人才面向著手,要「先節流、再開源。」郭台銘說,「對我人生來講,這是另外一次創業!我希望能幫它(夏普)轉型成功,這是我的目標,達不成、不退休!」他採取三大作法,第一,鴻海要將夏普的專利轉成技術、技術再轉為產品,進行商品化的過程中,講求縮短時間、降低成本、提高轉換效率,讓有競爭力的產品推陳出新,加強銷售夏普產品。

其次,從海外市場強化夏普的財務、降低營運成本,並裁撤不當的海外高成本合資公司。郭台銘說,夏普在許多海外市場與當地經銷商、通路商成立不少合資公司,導致成本太高,甚至有退休員工回來包夏普生意,「這次我們進去,全部要砍斷!」第三,將對夏普員工重新進行技術及工作指標評估。過去夏普採取團隊評分,但鴻海將增加個人評估,觀察個人表現是否達標。

面對投資人對夏普財務黑洞有所疑慮,郭台銘認為,夏普財務問題是過去積累而成,但鴻海正全力清除,七月起就將仿照二○○八年金融海嘯來臨的狀況沙盤推演,全盤掌握最壞狀況,「我們在財務上,一年要做兩次『打三呆』,就是呆帳、呆料和呆人,任何『或有負債』加緊提列,採保守會計原則。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郭台銘說,自己和副總裁戴正吳每天工作到深夜,力求重振夏普。鴻海未來還將搶攻通路端,直接用網路、雲端打通任督二脈,將商品寄到消費者家中,並持續布局軟硬結合及虛實整合,從零組件到消費端,採一條龍計畫,將產品拓展至全世界。

第二夢:打造日不落鴻海

從製造業轉型到科技服務

論及鴻海及夏普近期討論度最高的產品,「機器人」當仁不讓:由鴻海操刀代工的日本軟銀機器人Pepper,及夏普推出的全球第一款可攜式人型機器人手機RoBoHoN,已開始瞄準各國市場。

事實上,鴻海集團以「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為發展戰略,力求轉型為「科技服務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郭台銘對機器人主攻醫療長照領域亦期望甚深,他在股東會上強調,夏普RoBoHoN將以台灣作為人工智慧試驗點,進入醫院進行照護。

RoBoHoN是一款高度約十九.五公分、重量約三百九十公克的超萌小機器人,標榜具備人工智慧,可通話、發電子郵件、照相、錄影、提醒行程等,推出時立即備受討論,郭台銘認為它可與老人、兒童互動,作為照護、錄影及陪伴的角色。

Pepper則已進駐比利時列日(Liege)醫院、奧斯坦德(Ostend)AZ Damiaan等醫院,負責接待訪客、提供資訊,也能陪同或引導訪客及行動較緩慢的病患到院內各區,在充飽電情況下可以運作二十小時。醫院希望藉由導入機器人,提供不同以往的服務與溝通方式,同時降低孩童對醫院的恐懼。

另外,Pepper還在法國家樂福賣場協助民眾選購酒品或建議料理食譜、日本雀巢則雇用Pepper銷售咖啡機。在台灣,企業端鎖定金融、零售、教育及醫院客戶,明年中還將推出消費型Pepper,主攻教育、醫療長照應用。

郭台銘說,「一個人要活到一百歲很容易,但一個企業要活到百歲非常困難,鴻海現在才四十二歲,可是要活到一百歲越來越難,所以我們現在大量起用新世代,讓台灣、大陸、美國、日本等全世界年輕人來受訓。」郭台銘說,「我希望將四十幾年來累積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人要長青、企業也要長青。」郭台銘指出,世界在變、企業在變,他現在努力的目標是將鴻海看長看遠,在最艱困的時機、經濟低迷時期大舉投資技術與外企、接觸新科技及新產業,從製造業轉型至科技服務公司。

「我們不會著眼於一年、一季,而是著眼於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為了鴻海能存活到一百歲,現在『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台灣很小,我們必須將世界作為舞台。」郭台銘說,「任何地方,有市場就應該有我們的據點,有科技就應該有我們的投入,我要打造的是一個能歷久長青、百年不衰的日不落鴻海集團。」

第三夢:用科技延長壽命

瞄準醫療業,打造健康生活Pepper和RoBoHoN都提及在醫療照護領域的應用,郭台銘在股東會上,亦兩度引用《黃帝內經》:「上醫醫未病、中醫醫將病、下醫醫已病。」一說。他強調,科技真的可以延長人類生命,自己的下一個夢想,就是用科技打造健康生活、改善人類的生活。

郭台銘感性地透露,當年若沒有媽媽給他的十萬元,就沒有鴻海。曾患有帕金森氏症、高齡九十一歲的郭台銘母親初永真,也是透過醫療團隊照護,手抖問題減少九成,精神狀況相當好,「媽媽現在很厲害,會去健身房健身。」「今天看到很多老伯伯、老股東來,我很高興,希望你們都能跟我媽媽一樣長命百歲。」郭台銘說,「為迎接老人經濟來臨,鴻海成立了樂活養生健康事業群,著眼於預防醫學,就是『未病』及『將病』的預防。樂活健康事業群就是要加強個人保健、建立個人大數據,如今鴻海員工都已建立健康雲,將健康狀況記錄在雲端;並提供醫療諮詢服務,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醫療健康產業在大中華區有極大市場。」鴻海仍在持續擴張版圖,在變化多端的科技產業及經濟局勢裡力求突破,六十五歲的他有了新的夢想,能否如其所言「掌好鴻海集團的舵」,就待時間驗證。

救夏普老郭的3帖藥方

讓技術可以賺錢

1. 將夏普的專利轉成技術、技術再轉為產品2. 縮短時間、降低成本、提高轉換效率3. 讓有競爭力的產品源源不絕推出

擺脫財務黑洞

1. 從海外市場強化夏普的財務、降低營運成本2. 裁撤不當的海外高成本合資公司

掃除「公務員」文化

1. 對夏普員工重新進行技術及工作指標評估2. 夏普過去採取團隊評分,鴻海將增加個人評估,觀察個人表現是否達標3. 比照鴻海,每年「打三呆」(呆帳、呆料、呆人)

撰文 / 鍾張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88

華生再問華潤:與寶能200億元合作項目不算一致行動人?

萬科獨董華生13日晚再次發布微博稱:華潤沈默數日今天終於承認寶能鉅盛華質押20%股權給自己之事,包括華潤與寶能洽談前海合作項目達2年之久,並在寶能系去年7月11日首次公告舉牌收購萬科的同月,雙方簽署200億前海5:5合作項目和合營公司,這不是一致行動人定義第六款“投資者之間存在合夥、合作、聯營等其他經濟利益關系”?多少億才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18

衛計委:截至去年底共約2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

國家衛計委日前公布《2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共約2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

公報顯示,單獨兩孩政策平穩實施。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單獨兩孩政策實施穩妥紮實有序。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共約2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

公報顯示,全面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流動人口便民維權,落實計劃生育各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創新管理手段和服務多元供給模式,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服務內容得到拓展,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免費服務覆蓋率達89.2%。

公報顯示,2015年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三項制度”共投入資金112.5億元,比上年增加14.6億元;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受益905.5萬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受益87.8萬人,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受益3.7萬戶。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落實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31

IPO大提速 7月規模超200億

A股市場近期將迎大規模IPO。證監會周五晚間公布了本月第二批IPO獲準名單,總計14家企業拿到批文,預計募資規模120億。無論是獲準家數還是募資規模都創下新高。

事實上本月早些時候已有13家企業獲批,募資規模91億元。7月兩批IPO總計27家,募資達到211億。這一規模相當於3、4、5三個月份的總和,監管層放行提速的趨勢非常明顯。

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2016年證監會共核發11批IPO,總計97家,募資規模超過600億。

今年以來隨著股市基礎逐步恢複,可以看到,監管層已經開始著手為“堰塞湖”泄洪。截至2016年7月21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884家,其中,已過會122家,未過會762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703家,中止審查企業59家。

此次獲批的14家企業中,上證所7家,包括廣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正平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貴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亞虹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2家,蘇州恒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創業板5家,包括深圳市優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今天國際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達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達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冰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深圳市優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達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達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以下為本報統計的2016年IPO放行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97

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張大為:北京大區簽約額超200億 將推頂級產品

剛剛完成組織和人事調整的華潤置地,如何規劃和展望其未來?

7月28日,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城市•昆侖”新品發布會在京舉辦。這也是內部架構調整合並後的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第一次公開亮相,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北京大區董事長張大為和華潤置地副總裁、北京大區總經理蔣智生一同出席,此前備受關註的昆侖域項目也在此次會上發布。

組織架構和人事雙調整

7月初,華潤置地(1109.HK)剛剛完成區域整合和管理團隊的調整,現任副主席唐勇將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同時設置聯席總裁管理架構,聯席總裁張大為、李欣協助唐勇開展工作,組成華潤置地三人核心團隊。

公司的區域構架方面,華潤置地正式由九個大區調整為六個大區,其中北京大區和山東大區合並、上海大區和江蘇大區合並、深圳大區和福建大區合並,其余成都、沈陽、武漢大區保持不變。

對於公司為何進行整合調整,張大為表示,這是為適應華潤置地“十三五”戰略而實行的組織變革,9個大區合並為6個大區,進一步強化城市深耕細作,聚焦北京、上海、廣深一線城市都市圈,發揮成都、武漢、沈陽區域核心城市輻射力。“十三五”期間,華潤置地確立了“銷售物業+投資物業+X”的商業模式,即在繼續堅持銷售物業及投資物業兩大主營業務基礎上,積極拓寬購物中心+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物業服務、老年地產、海外地產等其他業務發展模式。

在過去的2015年,華潤置地的經營業績應該可以令股東方滿意。

銷售物業方面,2015年華潤置地銷售物業簽約額人民幣851.5億元,實現簽約面積675.9萬平方米。投資物業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華潤置地在營購物中心22個,已進入中國內地17個城市,總在營面積達491萬平方米,合作商家超1000個,合作品牌近2500個,會員人數116萬,包括酒店經營在內的投資物業實現營業額港幣 66.5 億元。

截至2015年底,華潤置地總資產為3965億港元,土地儲備面積達4126萬平米,進駐全國54個城市,開發項目超120個。

張大為稱,在房地產轉型的大環境背景下,華潤置地提出2+X的全新商業模式,也就是在堅持銷售物業、投資物業雙輪驅動的同時積極尋求轉型,努力探索經營創新、業務創新。“十三五”期間,新北京大區將重點從精準投資、卓越運營、變革創新三方面助力戰略落地,集中優勢資源聚焦一二線城市發展,做實大區,深度挖掘客戶需求,以成就客戶、以高品質戰略兌現品質給城市更多改變的品牌諾言。

為何聚焦一二線?

張大為所言的“做實大區”也有了數據上的體現。他透露,新北京大區今年的簽約額已經超過200億元。

他表示,華潤置地將堅持“精準投資”的戰略,一是要聚焦一二線城市,二是把握發展窗口。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已經進入14個城市,其中有7個一二線城市。

從經營數據上也可以解釋華潤置地為何要聚焦一二線城市。

蔣智生對外發布了新北京大區的戰略布局和運營指標,目前在新北京大區的業績構成中,北京的業績貢獻為55%,6個二線城市也貢獻了30%的業績,兩者之和已經超過八成。

“整體毛利率達到28%,處於行業較好水平。另外,以現在的去化速度,華潤置地的房子還夠賣四年時間。”蔣智生說。

當前樓市分化形勢下,一二線城市目前已經成為大型房企必爭之地,競爭激烈也將迫使企業產品升級做優。

上述發布會上,張大為展示了華潤置地位於三大一線城市的頂級產品——北京昆侖域、上海靜安府及深圳灣悅府。

昆侖域所在地塊為豐臺“亞林西西側地塊”,2015年1月初,華潤招商九龍倉平安聯合體以總價42億元、配建45300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摘得,溢價率近50%。

蔣智生表示,昆侖域要把產品做到極致來回饋購房者,這將是致敬這座城市的進取心,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

截至目前,華潤置地尚未發布昆侖域的售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74

靠搞活動賺了200萬

與出版社及iM合作一連兩場的分享會圓滿結束了,這算是向出版社「找數」了,括著「找數」二字,因為其實出版社沒有要求過止凡要搞多少場,只是一開始就應承了搞這兩場,而我就總喜歡拍著其他人一起玩。第一場拍著鐘兄於6月完成,而第二場的場地早已經book了,但久久未能找到好拍檔,曾找過財叔、巴黎兄、Starman兄、市場兄,可惜他們都有不同原因而未能參與,於是出版社只好改期,再找找財叔,終於成事,讓我成功「找數」。




財叔表示曾聲明過不會再參與分享會的,除非有特別原因,他才會出席。財叔向出版社開出條件,是他的著作須於分享會前能成功出版,他就有興趣參與新書「處女作」的分享會。因為這個條件,在非常短的時間,出版社令這事情發生了。

兩場分享會圓滿結束之後,短期內也未必再參與分享會了,好像財叔所言,除非有很棒的原因吧。因我不想把分享會做得跟課程一樣,又或者跟坊間的財演更新市場動向似的,我希望每個分享會都是特別的、難得的、有實質意義的,好讓大家都更珍惜每次見面機會。

在此談談分享會一些有趣情節,記得星期五當晚先由財叔分享,之後來到我的部份,我先問問有誰常看小弟的blog,因我總喜歡做少少民意調查,再調節我說話的內容。我發現竟然有9成人舉手示意有常來看blog,這令我有點意外,因為這兩次講座我也沒有刻意在blog內宣傳,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說,我預期參與者多是因為iM的宣傳或者是為財叔而來,原來也有這麼大比例是有看這裡文章的。

每次搞這些分享會(商場演說的除外),指的是要付一點錢坐定定地參與的分享會,氣氛都很好,每位參與者的眼神都十分專注,我可以看出每一位都一面聽一面在思考,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們的確在用心聽。例如當財叔說一些年份、以多少金額、買入什麼單位、租金多少時,我觀察到不少人都眼球在動、有的唸唸有詞、有的眉頭輕皺,證明他們都在把資料讀進腦內。氣氛好之餘,問答環節又沒有出現「冧把」黨,與坊間打電話問「冧把」一族實在不同層次。

跟昔日的分享會一樣,最好玩的是發問環節。題外話,原來財叔不會再獨立回答讀者問題,他只會作出公開回應,因為他認為彼此互不相識,為何要跟提問者作「私人補習」呢?但如果公開回應的話,透過對答可把理念宣揚到更多人,這對他來說意義則不一樣。當然,在分享會上回應問題是一個好的理念分享機會,財叔自然有問必答。

在發問環節中,有一個提問令我很有印象,發問者希望財叔與我分享一下對未來10年的利率走勢。財叔直指自己不是經濟學家,而我也重申不懂預測未來,尤其影響利率的因素實在太多,有些是國與國之間的角力、政治、陰謀,用理性分析出來的結果參考價值十分有限,何況還要說上十年之久。

我們都不能預測未來,可以做的是準備未來,準備面對不同的結果。這一點,財叔與我的觀察都頗相似,財叔都反問為何發問者有這提問,原來發問者本身有樓按,想知道未來利率走勢。而我倆立即建議不要把收入與支出計算得太盡,應對世界環境的變化,沒有太多「水位」很容易出事。

我則用了「薄」這個形容詞,又舉了759阿信屋的例子,毛利率只有不足2個百分點,毛利太「薄」的話,人工、匯率、租金等任何數字變動一下,立即由盈轉虧了。營運公司與個人財務一樣,不要處理得太「薄」,預多點「水位」,到大跌市時自然有買貨的能力。

最後,主持人希望我們每人說幾句總結,這是突然加插的環節,所以我倆都沒有準備好。充滿街頭智慧的財叔面對這個情況當然有很好的「執生」(應變)能力,第一時間請我先講,因為他可有多點時間組織,哈哈。

我與財叔都談談寫文章多年的感想,在開始寫iM之後,在iM fb page看見不少負面批評聲音,其實這都見怪不怪了。除此之外,財叔提到一個秘密,原來他曾收到有私訊,寫了一篇長文「插」他,這一點我也不知情。

該讀者指他們背後是一班與地產發展商有關係的人士,他們都會看iM,主要是看分析及有用資訊,並不是看財叔所寫的「廢文」,指他的文章是一些只會「在門外盤旋多時也不入門口」的文章,希望財叔不要再寫。

財叔沒有特別理會,而寫與不寫從來都只是隨心而為,但他透露,在年初與iM飯聚時,的確想過不再寫,而當晚飯局我也在場,他的確有提出過不再寫iM,當然在場的記者編輯們都以為他在說笑而已。財叔指他意料不到iM在當晚提及一些統計數字,原來這個專欄也有排名,令他感到有信心可以影響更多人,於是才決定繼續寫下去。

財叔指近年搞分享會講座未必是收費的,好像有一次講座他是收取參與者每人30張明哥飯卷,他從來所有有關寫blog、講座、分享會等的收入,都會拿來做慈善活動。

另一個財叔沒有提過的秘密,是他多年來寫blog與開班靠搞活動的總收入,他估計達200萬,這數字對他來說不算多,但單靠名聲與分享所得,這的確很厲害,而這筆錢都拿到慈善團體去,這些年都捐助了不少內地學校,這令他感到很有意義。

近年財叔不太活躍,但久不久仍會作點分享,其理念是作為「上了岸」的人,絕對要看看及幫幫「仍在水中」的人。他從前還未財務自由,也窮過,也捱過,所以特別清楚「仍在水中」的人的感受。他也希望這個理念可以廣傳,如果因為他的分享而成功「上了岸」,日後也要顧及「仍在水中」的人。

於這個理念之上,明哥給財叔有很大啟發,財叔在感想環節指,明哥與慈恩基金會的簡會長的生活一定比在座的分享會參與者都要差,但為幫人所付出的一定比在座的多,他這樣說不是要我們慚愧,亦不是比較,只是提醒一下,原來我們絕對有能力可以幫人,亦要多看看「仍在水中」掙扎著的人。

我十分珍惜與財叔一起的機會,飯局也好,分享會也好,他的想法真是非一般的,非常有性格,例如沒有特別就不再搞分享會、不獨立回應讀者問題、搞講座收明哥飯卷、出書全數捐贈慈恩基金會等,這些都是很特別、很有性格,目標為本,我也要多多學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19

200萬享受5分鐘 太空旅行還遠嗎?

(圖: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Ken、Alex和Wilson(從左至右))

花一間房子的錢,享受五分鐘奇妙的太空之旅,你願意嗎?

正如《星際穿越》、《地心吸力》等電影所描述的,以往遨遊太空的都是專業宇航員,他們都帶著科研的任務。現在,普通人也即將可以上太空了,不僅可以體驗失重的感覺,還可以欣賞到只有外太空才能看到的極致景色。

環宇太空(XCOR Space Expeditions Corporation)亞洲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鄧偉賢(Alex),8月1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環宇太空2017年下半年有試飛計劃,預計試飛期要9到12個月,試飛完成就可以載人上太空,預計最早可在2018年實現。

準宇航員Ken

不同於一般旅遊,上太空前需經過相關的專業培訓。林仕超(Ken),便是一位準宇航員。

Ken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本身有畏高癥,但自小有太空夢,他的家族生意本身是做太空棉的。2015年,一個偶然機會,他認識了Alex,便提前買了環宇太空的“船票”。

環宇太空的一張太空旅遊的“船票”售價是15萬美元,人民幣要200萬元(包含稅費、保險、部分訓練項目等),如果加上專業培訓的費用則需300萬元人民幣。不過,對於身為盛諾集團(01418.HK)旗下的子公司賽諾家居總經理的Ken來說,他仍然願意接受挑戰,去實現自己的太空夢。

2015年,Ken到環宇太空的荷蘭訓練基地,接受第一站的專業培訓。

首先是飛行模擬器的訓練。它能模擬駕駛艙無限制地旋轉。Ken說,前面有屏幕,讓你感到飛機往前走、往上飛的感覺,同時有速度的聲音,讓你感受到重力,會有點想暈的感覺。

其次是花式飛行的訓練。先學會控制飛機的基本動作。接著和專業飛行員一起,在不同壓力下,做各種空中飛行的動作。在戰機中飛行的30分鐘,就像進了“空中甩幹機”,感到上升的超重、俯沖的失重和回旋的眩暈。“眩暈大概有2~3秒”,Ken說。

第三是重力飛行的訓練。要學會使用氧氣面罩和彈射座椅。然後在L-39戰機中飛行30分鐘,這次是坐在後座。Ken說,比起花式飛行,這次飛得更快、更高、更穩,4G的壓力下持續30秒,還有倒掛飛行,零重飛行持續了10秒,但“這次感覺舒服多了”。

接下去,Ken還需要兩站培訓,包括在俄羅斯的失重培訓,以及在美國的跳傘培訓。所有這些培訓通過後,Ken才有機會在2018年或者2019年登上山貓二號飛船,飛往103公里之外的太空。

太空飛行商業化

與你想象的太空之旅不同的是,環宇太空提供的特殊旅程,最精華部分只有五六分鐘。

Alex介紹說,由於環宇太空飛船的升空速度高達3700公里/小時,因此從地面飛上太空只需5分鐘;然後,在高達103公里的太空享受五六分鐘的太空景色後,飛船會花40分鐘滑翔回地面,整個行程近一個小時。“與喝杯咖啡的五分鐘不同,這是人生的極致體驗”。

顯然,太空旅行,正處於真正實現商業化的前夕。目前,全球僅有三家航天公司具備私人太空旅行執行標準——維珍銀河、環宇太空和SpaceX,後者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的老板馬斯克的旗下企業。

環宇太空是目前唯一一家能面向中國開放“船票”預訂的私人航天公司,另一家美國民航太空公司維珍銀河目前暫不對中國大陸市場開放。公開資料顯示,Space X去年已接到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訂單,將於2017年發射太空船運載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目前尚未有向中國市場開放的信息。

這三家太空旅遊公司的技術、服務和票價,也不盡相同。Alex說,維珍用的不是重燃火箭,而環宇太空用的是重燃火箭,飛船返回後,火箭經檢查、重新裝入燃油便可再次發射,這大大降低了太空旅遊的成本。

其次,維珍用大飛機帶小飛機升空,上升過程中會出現一次輕微下跌,然後再次飛升騰空,而環宇是一次性直接極速升空,比較接近民航的起飛、降落過程。

另外,維珍一次載六位乘客,像坐頭等艙;而環宇太空一次載一位乘客,且乘客坐在副機師的座位,前面是一塊4.5平方米的大玻璃。“我們會為每位太空旅客拍攝五分鐘的紀錄片,你將是主角”。Alex比喻說,維珍好像太空巴士,環宇太空則是太空專車。

票價方面,維珍的船票是25萬美元,環宇太空是15萬美元,而目前Space X只接受NASA的訂單。

2003年,俄羅斯曾由科學人員帶幾個普通人,乘坐太空船到太空站,去了8天,每人付費2000萬~5000萬美元不等,這是民航史上的第一次,也吸引了維珍投入資源,來發展民航太空事業。

而1999年在美國加州成立的環宇太空,由一群NASA前火箭推進器的研發專家組成,他們在太空計劃解散後,出來成立了這家新公司,同時繼續幫助NASA制作火箭。2006年,他們決定把研發出來的重燃火箭,應用在“山貓一號”飛船上,至今做民航太空已有十年。

“正是重燃火箭技術的突破,使太空之旅的成本大大降低,逐步走向商業化。”Alex說。

看好中國市場

Alex介紹說,環宇太空2013年在中國香港成立亞太分公司,因為亞太區與美國、歐洲都是全球最重要的太空旅遊市場。他與環宇太空結緣也是偶然。他的家族生意是做鞋的,環宇太空一位荷蘭的投資人,有一支賽車隊,Alex鞋業生意的一位合夥人曾是這支賽車隊的贊助商。

自小喜歡太空的Alex,便機緣巧合地成為環宇太空亞太分公司的負責人。他在2014、2015年已完成前述所有三站(荷蘭、俄羅斯、美國)的太空飛行的專業培訓。

在亞太區中,Alex說,中國市場尤其被看好,因為中國富人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環宇太空至今已賣出300多張‘船票’,其中30多張由中國人買走。”

這30多位購票者里,不少是藝人明星和企業家,其中一位便是知名華人女歌手鄧紫棋。鄧紫棋更於2014年成為環宇太空的亞太區代言人,她與Ken一樣,現在也是一位準宇航員。

環宇太空亞太分公司成立後,Alex一直在尋找中國區的商業機會,後來他認識了在國內做品牌策劃的程威(Wilson),大家很投緣,決定成為合夥人,2016年一起籌備成立合資的環宇太空中國分公司。

環宇太空中國執行董事Wilson說,環宇太空中國分公司的總部尚未落定,有可能在北京或者上海,目前先放在廣州,是因為與位於香港的亞太分公司溝通、銜接更加便利。

“由於環宇太空用的是重燃火箭,太空飛機飛行一個小時後,休息2小時並補上燃料,就又可以飛上太空,所以一天最高峰可以飛四次,即送4個人上太空。全年約有100天的天氣適合,所以一年約有400個名額。”Wilson說,其中每年有50個名額可以給中國人報名。

“盡管環宇太空真正送人上天,最早也要2018年,但是上太空前還要經過1年半的專業培訓,所以即使現在報名,時間也剛剛好。”Wilson說。

即便這樣,Alex預計,民航太空的市場遠未飽和。他推算,環宇太空一年400個名額,加上維珍和其他太空旅遊公司的名額,一年全球可提供的太空旅遊名額頂多2000個。“將來出現更多太空旅遊公司、競爭更激烈的時候,票價才會下降,而現在市場還在培育期,需求提升可能還會拉升票價。”

按國際慣例,穿越“卡門線”將成為全球認可的宇航員,並獲得認證。卡門線的高度是100公里,而山貓飛船的飛行高度是103公里。過去47年里,全球共有508名宇航員,其中10名是中國宇航員。你,願意成為中國第11名宇航員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16

樂視投資近200億在浙江建汽車工廠 計劃年產40萬車

8月10日下午消息,樂視超級汽車工廠啟動項目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樂視宣布,將投資近200億,在浙江湖州德清的莫幹山經濟開發區建設超級汽車工廠和汽車生態小鎮。按照樂視規劃,第一階段規劃用地4300畝,計劃年產40萬臺整車,第一期的年產量為20萬輛。

樂視方面,除了賈躍亭出席之外,樂視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劉弘以及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區總裁兼COO張海亮參加會議。而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中國及亞太區CEO丁磊並未露面。

樂視在汽車領域的布局由來已久。2014年12月,賈躍亭宣布樂視“SEE計劃”,將著力於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打造超級汽車以及汽車互聯網電動生態系統。2015年4月上海車展,樂視宣布與阿斯頓馬丁共同研發造車項目,今年2月,雙方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並進行代工。今年4月20日,樂視LeSEE概念車正式對外亮相。賈躍亭對外介紹稱這款車主打智能互聯概念,可實現自動駕駛、自我學習,且具備人臉識別、情緒識別、環境識別和路徑識別等功能。

據悉,賈躍亭曾想把首家超級汽車工廠落地距離北京近一些的地方。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大力推動了該項目落戶浙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22

當心!三星工廠有毒物質已致200多名員工染病 至少76人死亡

8月11日晚間消息,據美聯社報道,由於韓國政府和三星電子的不作為,導致三星半導體和LCD工廠的200多名員工染上重病,其中至少76人死亡。

該報道稱,據工人安全組織Banolim的記錄顯示,有200多名三星半導體和LCD工廠的前員工患上了嚴重疾病,包括白血病、狼瘡、淋巴瘤及多發性硬化癥。這些員工多為20~30歲,其中至少76人已經死亡。

但是三星表示,它從來沒有“故意”封鎖工人訪問信息,信息從來都是透明,所有化學品事先都向政府披露。它三星在一份聲明中說,信息是公開的,從來沒有被“非法阻止”。

報道稱,一名年僅22歲的員工因患白血病死亡。其家屬表示,三星曾提出賠償10億韓元(約合86.4萬美元)讓他們閉口。

有媒體在2012年曾報道過,30多名三星員工向韓國勞動者賠償和福利局投訴三星,稱自己患病與工廠的工作條件有關。但這一投訴並未得到認可,後來至少有10幾名員工提起上訴。2012年12月,韓國勞動者賠償和福利局公布仲裁結果,認定三星一芯片工廠工作環境不佳,導致一名女員工患乳腺癌並死亡,要求三星賠償員工家屬。

但是韓國政府有關官員對媒體說,企業的利益更優先,評估商業秘密進行索賠是非常困難的。三星副總裁Soo Ha Baik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我們有保護我們第三方信息的權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56

尼日利亞200多名女學生遭綁2年後 極端組織公布最新視頻

8月15日據央視消息,極端組織“博科聖地”近日公布了一段兩年多前尼日利亞遭綁架女學生的最新視頻,再次釋放了以女學生換這一組織遭政府關押武裝人員的信號。

“博科聖地”公開被綁尼日利亞女學生最新視頻

被綁架兩年的女孩們還活著

視頻中,一個女孩說她是兩年前在博爾諾州被綁架的。“博科聖地”成員則稱,如果政府對他們進行火力打擊,這些女孩將被殺害。

2014年4月14日,“博科聖地”武裝人員從博爾諾州奇布克鎮中學劫持276名女生,其中57人逃脫,剩余219人下落不明。

當地時間8月14號,一些被綁架女孩的父母看了這段視頻,並在視頻中認出了自己的女兒。

3

被綁架女孩的父親雅各布·卡博表示,視頻中講話的那個女孩是我女兒,就是那個說話的女孩。視頻中還有兩個女孩我也認識,都是我們那里的。

3

尼日利亞“帶我們的女孩回來”組織成員表示,看到女孩們還活著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安慰和希望。

“帶我們的女孩回來”組織成員比基稱,這個視頻再次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女孩們在某個地方,她們還活著。

極端組織“博科聖地”

“博科聖地”於2004年成立,主張在尼日利亞施行宗教法律,宣稱有上萬名成員,是全球範圍內最具有威脅性的極端組織之一,並與盤踞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極端組織有聯系。該組織武裝人員頻繁出沒於尼日利亞與喀麥隆北部接壤地區,實施暴力恐怖襲擊。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已有至少1.5萬人被“博科聖地”武裝人員殺害。

2015年2月,尼日利亞、喀麥隆、尼日爾、乍得和貝寧宣布組建一支8700人的多國部隊,對“博科聖地”實施軍事打擊。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曾承諾,要打敗“博科聖地”並救出被綁架的女孩。

2016年4月,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博科聖地”就曾公布一段兩年前尼日利亞遭劫持女學生的視頻。視頻中出現的15名女孩自稱在奇布克鎮被綁走,請求政府予以解救。她們自稱沒有受到虐待,但是想回家與親人團聚。兩名母親在視頻中認出女兒,另一名母親指認出5名被綁女孩來自同一所學校。報道說,這段視頻拍攝於去年12月25日,是首個表明部分遭綁女孩還活著的有力證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