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季收增59%勝預期 上市以來最大升幅 股價早段飈5%

1 : GS(14)@2016-08-13 12:07:20

【明報專訊】受惠於用戶數目增長、移動端的銷售增加,加上雲端業務迅速發展,阿里巴巴昨公布上季收入急增59%至321.5億元人民幣(約376億港元),是該集團自2014年9月上市以來所公布的最大增幅,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阿里巴巴股價昨早段升5%。受油價上漲帶動,道指昨早段升逾百點。

中國零售平台交易總額近萬億

今次將會是阿里巴巴最後一次在季報公布商品交易總額(GMV),阿里巴巴的中國零售平台上季GMV按年增長24%至8370億元人民幣(約9778億港元),勝分析師預期。其中移動端的GMV比例達75%,去年同期的比例為51%。截至上季末,中國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躍買家增至4.34億,按年增長18%。6月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達4.27億,按年增長39%。

美國證交會(SEC)對阿里巴巴的GMV計算頗為關注,正了解其在「雙十一」光棍節的GMV數據。SEC亦正調查阿里巴巴的菜鳥物流網絡的會計資料。在SEC對阿里巴巴的會計展開調查後,阿里巴巴的財報首次按核心電商、雲端、數碼媒體和娛樂、創新項目及其他業務這四大類別公布數據,突顯其核心電商和雲端業務表現強勁。核心電商業務收入按年增長47%至272.41億元人民幣(約318億港元),經調整EBITDA(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為166.24億元人民幣(約194億港元),經調整EBITDA利潤率達61%。至於雲端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56%至12.43億元人民幣(約14.5億港元),付費用戶達57.7萬人。

不過阿里巴巴旗下外賣平台口碑上季錄得3700萬美元(約2.88億港元)虧損。至於為阿里巴巴每日處理4200萬個包裹的物流部門菜鳥網絡,上季虧損為3400萬美元(約2.65億港元),虧損較前一季的9400萬美元大為收窄。目前阿里巴巴正整合優酷土豆與其新收購的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的業務。

純利跌76% 阿里:新購企業拖累

阿里巴巴表示,其新收購企業將在短期內對利潤率構成負面影響。阿里巴巴上季純利按年跌75.5%至75.5億元人民幣(約88億港元),這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出售阿里巴巴影業帶來的投資收益。撇除特殊項目,每股盈利4.9元人民幣(約5.7港元),遠高於分析師預期。

伯南克:通脹壓力有限 不急於加息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道指將於年底觸及兩萬點水平,預計道指將由周二收市的水平升7.94%,較今年1月的水平升14.8%。不過,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表示,聯儲局官員意識到過去幾年對經濟的判斷過於樂觀,而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並沒有看起來那樣寬鬆,當前通脹壓力仍然有限,因此聯儲局並不急於加息,甚至可能讓經濟有點過熱才採取行動。

他表示,由於過往判斷失準,聯儲局官員不大願意提供明確的前瞻指引,從聯儲局聲明或官員講話猜測加息時間作用不大。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38&issue=201608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436

第2季經濟增1.7% 出口5季以來首增長 GDP勝預期 港府稱旅遊見底

1 : GS(14)@2016-08-13 12:34:11

【明報專訊】本港今年首季GDP按季錄得負增長,令市場擔憂經濟陷入衰退周期,惟昨日政府公布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長1.7%,遠高於預期的0.9%。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表示,旅遊業有見底迹象,下半年或可為經濟增長帶來貢獻。

明報記者 尉奕陽、邱曉欣

根據統計處公布的數據,經季節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GDP顯著反彈1.6%,扭轉上季0.5%的跌幅,避免連續兩季下跌而進入「技術衰退」。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稱,相對年初令人失望的開局,第二季度環球經濟相對改善,考慮到上半年1.2%實際增長數字與外圍環境的種種挑戰,維持今年全年1%至2%的經濟增長預測目標。

整體貨物出口增長2%

觀察細項,第二季度多個項目按年升幅均高於首季(見表),其中整體貨物出口增長2%,首季跌3.6%,服務輸出跌幅減少0.4個百分點,至下跌4.6%。歐錫熊表示,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經歷連續4個季度下跌後,於第二季重現溫和增長,加上服務輸出跌幅收窄,反映訪港旅遊業與區內貿易及貨運往來的放緩,對經濟影響略有減輕。

對於下半年經濟展望,歐錫熊稱,若外圍經濟擴張、內地保持平穩增長,或有助本港出口,訪港旅遊業有回穩迹象,以人數計似乎「最差情况已過」,預料下半年旅遊業及建造業將為本地經濟增長提供動力。他表示,訪港旅客數目回暖及旅遊服務輸出跌幅收窄,若趨勢持續,或有助改善服務輸出表現及零售銷售下滑情况。

中銀:高端消費減 續困擾旅遊零售業

中銀香港(2388)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表示,高端旅遊消費減少將於下半年繼續困擾旅遊零售業,惟由於低基數效應,相信訪港旅客人數與消費跌幅將有所緩和,出口於5月、6月錄得輕微按年增長,預料下半年貨物出口亦可受惠基數效應支持。

不過,恒生銀行(0011)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表示,外圍因素不明或拖低本港消費意欲,特別是次季本港私人消費開支僅升 0.6%,為2009年同期以來最低水平,維持全年經濟增長 1.3% 的預測不變。東亞銀行(0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稱,美日韓等地區需求增長帶動香港第二季度出口表現,惟現時內地經濟仍不理想,英國脫歐後影響如何依然未知。

何立基:進出口升 或因首季「跌過龍」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表示,業界未見到進出口主調出現較大變化,此番數據回暖可能是因首季「跌過龍」。他表示,內地電商發展對本港入口帶來負面影響,雖然美國復蘇穩定,惟歐洲依然疲弱,內地生產商亦轉向東南亞,預料該趨勢長遠不利於本港與珠三角出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03&issue=20160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461

英PMI升幅25年最勁 鎊匯急彈 8月初以來高位

1 : GS(14)@2016-09-02 05:19:26

【明報專訊】英國自6月底公投決定「脫歐」後英鎊偏軟,對英國製造業有提振作用。8月Markit製造業PMI的升幅,更是過去25年有數據以來最大,超出一眾分析師預期,數據刺激英鎊兌美元昨急升1.3%,升穿1.33,重上8月初以來高位。另外,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昨公布數據顯示,受美元強勢等因素影響,美國製造業活動上月陷入萎縮,是今年2月以來首次。

美國8月ISM製造業指數只有49.4,遠遜於預期的52,較7月數值52.6大幅下滑,也是美國ISM製造業指數自2月以來首次萎縮。美元強勢、全球增長放緩,以至美國總統大選等不確定性,都影響到美國製造業的前景。新訂單指數跌至去年12月以來最低。數據拖累美匯指數下滑0.4%至95.6,美元兌日圓維持在103水平。道指昨早段曾跌逾百點。

美製造業2月來首見萎縮

英國製造業活動卻強勢反彈,8月Markit製造業PMI升至53.3,是10個月高位。分析師原預期英國上月PMI,將會繼7月跌至48.3的3年半低位後,繼續陷入收縮。數據反映「脫歐」公投的陰霾逐漸消退。受惠於英鎊偏軟,英國上月來自海外的製造業訂單回升。經濟數據勝於預期,意味英倫銀行稍後減息或增購債券的機會較低。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Rob Dobson稱,英國8月PMI數值反映製造業自「脫歐」公投之後的低谷強勢反彈,受惠於英鎊匯率在公投後下滑,帶動英國企業的新訂單大幅好轉,來自美國、歐洲、亞洲、中東的新訂單都顯著回升,英國國內消費市場也顯著復蘇。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由7月的51.4升至54.9,是2014年6月以來最高。不過英鎊下滑也導致通脹率上升,製造業的成本增長創5年來最快。

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則微降至51.7,遜於預期,跌至3個月低位。德國、荷蘭和奧地利再成為增長動力,惟法國及意大利再陷收縮。

IMF警告再下調全球經濟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表示,決策官員未能解決主要經濟體根深柢固的問題,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放慢至近30年來最低,且情况更可能惡化,暗示將進一步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IMF在7月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1%及3.4%。若再被下調,增長預測將降至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IMF向本周在杭州參加G20峰會的領袖警告,全球經濟面臨增長停滯的風險,須急切採取行動提振貿易與投資,扭轉保護主義。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05&issue=20160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90

北水抽走 港股升幅蒸發300點 美議息符預期 港股通8月以來首現淨流出

1 : GS(14)@2016-09-23 07:59:17

【明報專訊】美國暫不加息,塵埃落定,惟在日圓大幅震盪下,港股昨日縱然高開,收市卻蒸發全日近300點升幅(圖1)。港股通更錄得近兩個月首次淨流出(圖2),分析警告港股後市或跌穿22,000點,但昨晚外圍全線走強,有基金稱「北水」或再於低位吸納。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夜期走強 逼24000

歐洲股市全面上揚,截至昨晚9時,法國CAC 40指數升2.3%;德國DAX指數升2%;英國富時100指數升1.3%;倫敦布蘭特期油報47.6美元,升1.6%;而恒指夜期亦直逼24,000點,恒指夜期收市報23,913點,較日間期指升113點。

資金獲利 全日成交866億

在美國聯儲局不加息和日前納指創歷史新高帶動下,恒指昨日裂口高開250點,早段曾突破24,000點,創9月9日以來新高;惟午後資金始見獲利離場,恒指收市報23,759點,升89點;國企指數亦一度破萬,收報9893點,升44點,全日成交額也增至866億元。

北水近兩個月來首見抽回,昨日港股通全日額度餘106.32億元,出現1.3億資金淨流出,這亦是8月1日後首次出現類似情况。投資者認為,此乃左右後市的關鍵因素之一。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表示,這一輪港股市場的「smart money(聰明錢)」毫無疑問是「北水」,他相信這些資金主要來自內地機構投資者,而昨日的淨流出,或與財富管理產品有關。他表示匯控(0005)昨日遭「北水」拋售,可能需要幾周甚至一兩個月的時間來突破阻力位。港股未來一個月較好情况是在23,000至24,000點之間震盪,但也有可能跌破22,000點。該機構投資總監楊延德則表示,恒指在高位整固並不奇怪,但料「北水」可能會在低位展開吸納。

洪灝:好消息已反映 後市難再上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則認為,目前好消息都已反映在恒指估值當中,後市難以再上,港股有機會回落至22,000點。他認為滬港通的「北水」金額不足以承托港股向上,尤其是在內地QDII額度被凍結的情况下,只是此消彼長。

王良享:日圓料緩慢回落 利好環球股市

從外圍市况來看,市場仍在消化日本議息的結果。星展唯高達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相信,日央行的本意是確保孳息不超過0厘,而不設下限,因而日圓會緩慢回落,從而利好環球股市。他認為港股今年仍有上行空間,近來發改委審核基建等項目,或促進相關板塊的增長。譚新強表示,市場擔憂日央行已經無計可施,一旦日央行被認為沒能力「玩下去」,日經指數隨時暴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42&issue=20160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15

削勞工假捱轟︰有史以來最痛苦

1 : GS(14)@2016-11-16 05:10:03

民進黨今年5月開始二度執政,但近來提出的不少政策均惹來爭議,尤其被指是削減勞工假的「一例一休」,蔡英文在接受專訪時指這是她「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情」,而行政院長林全亦飽受批評,坊間多次傳出要求撤換林全的聲音,蔡英文昨稱,並不會換掉林全,也沒有感到自己的民調因為林全而受到拖累。蔡英文昨講到「一例一休」的爭議,表示一直以來民進黨都跟勞工比較接近,政府面臨的是一個抉擇,如果社會能承受,她願意給勞工最好的環境,但台灣現在面臨的是經濟轉型期,也要顧及中小企業能否承受,「勞工本來就是我們民進黨心裏最軟的那塊,所以這種情況下,你問我們痛不痛苦,做總統的我很痛苦,但我必須做決定」。蔡英文指,現階段只能找出勞工和中小企業可接受的最佳模式,穩定後、經濟恢復後再考慮會做甚麼。


不撤換行政院長

至於蔡英文有否感到與林全步伐不一致?她指在憲政體制改變前,必須在現有體制找到最有效、最好的決策模式,把不同意見整合,「我跟林院長在這一點上是不錯的,或許快慢之間不一樣,但這都可以是協調的事情。或許我有一些政治需求,民眾很急切的感受會反應在我的心裏」。蔡英文也指,他們是一個團隊,並沒有要撤換林全的打算,「你不覺得我們現在執政團隊比以前穩定很多嗎?」她也講及她決策的三個模式,第一是接觸群眾,第二是文官體制的專業意見,第三是政治幕僚幫她解讀民眾的憂慮。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4/198331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30

港人權倒退 回歸以來最差

1 : GS(14)@2017-01-12 08:05:12

【本報訊】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發表2016年度人權狀況報告,羅列去年各項在本港發生的人權事件,包括銅鑼灣書店風波、人大主動釋法取消議員資格等。該會主席碧華依認為,香港整體人權狀況已倒退至回歸以來最差水平,如果下屆特首未能積極回應公民社會訴求,情況將持續惡化。報告指出,去年初銅鑼灣書店李波失蹤,再離奇在內地電視節目認錯,令人擔心香港人在境內的人身安全,及是否仍可在免於恐懼的情況下自由表達意見。年底人大主動釋法取消民選立法會議員資格,則令香港司法體制獨立蒙上陰影;政府更三番四次提及退出《禁止酷刑公約》,均令人憂慮政府是想保障市民權利,抑或只想鞏固自己權力。


團體籲市民堅守底線

和平集會權利亦倒退,法庭裁定佔領運動學生領袖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緩刑,律政司卻提出覆核,要求改判即時監禁。去年初旺角騷亂,警察向天開槍被質疑不符使用武器原則,有被捕者指落口供、簽文件前未獲見律師。新聞自由及表達自由方面,例如ViuTV抽起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和前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的節目;《明報》刊出「巴拿馬文件」報道後,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突遭辭退;5月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記者完全無提問機會;網媒仍未能進入政府總部等地方採訪等。報告並顯示,多個課程改革諮詢建議亦因刪除「公民參與」、不提國際人權標準等,涉矮化人權、公民意識。康橋之家性侵事件,被告獲撤控,亦揭示法例改革緩慢,未能與時並進保障性暴力受害者。碧華依呼籲市民堅守人權底線,促請特區政府確保司法獨立平等、保障人權,尊重及保證表達自由,和積極推動人權及公民教育。■記者馬志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2/19894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46

【蘋果VR】回帶到宋朝大澳「自古以來」是鹹魚領土?

1 : GS(14)@2017-05-06 11:38:41

大澳於宋朝已是漁港和鹽場。



特區政府計劃發展大嶼山,打算在大澳發展甚麼武術還是太極中心、民宿、露天劇場、昂坪纜車延線等。《蘋果》帶大家回帶到宋朝,親身體驗大澳歷史。毋須建一棟「博物館」,亦毋須在港鐵站搞甚麼「展覽」,只要點擊以下《蘋果VR》網址:
http://bit.ly/2k87tyP



佛朗機(葡萄牙)人曾在明朝於此處建立據點。

大澳漁民最早在船上生活,後來逐漸建起棚屋。

就可以利用手機360°欣賞《蘋果動新聞》以3D技術,將大澳歷史以動畫片段回帶到宋朝。電腦用戶可選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以滑鼠或方向鍵上下左右移動,360°欣賞片段。手機讀者,可率先下載全新《蘋果VR》程式,立即體驗壹傳媒集團旗下製作之所有360°影片及VR互動資訊:
iOS: http://bit.ly/ADVR_iOS
Android: http://bit.ly/ADVR_Android



2000年的大火燒毀了大澳近百間棚屋。

未來的大澳會是甚麼樣子?

早於宋朝,大澳已經是漁港和鹽場,明朝期間更有軍隊駐守。正德年間(1506-1521年),佛朗機(葡萄牙)人襲擊屯門區域,並於大澳建立據點,直至屯門海戰(1521年)後,佛朗機人才撤出。嘉靖年間(1522-1566年),大澳更設置水師寨,以防禦海盜入侵。棚屋是大澳獨有的特色,最初,大澳漁民一家會擠在船上工作和生活。後來,為免老弱、小孩在捕魚時發生危險,漁民建起了棚屋,並逐漸遷到陸地。棚屋除了居住外,村民後來亦用來曬鹹魚、海帶,醃製蝦醬。可惜,大澳棚屋一直經歷政府取締及清拆,2000年更發生一場大火,燒毀了近百間棚屋。今日大澳仍然保留了漁村風味,是香港著名旅遊景點之一。未來,這種懷舊的漁村風味,鹹魚、茶果、和魚肚等手信又能否得以保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06/200124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288

逾130國出席一帶一路峯會建政以來最大外交騷習總50分鐘演講 開萬億支票

1 : GS(14)@2017-05-18 02:14:04

■習近平與出席的各國代表合照。 美聯社



堪稱中共建政以來最大外交騷的「一帶一路」國際論壇峯會昨在北京開幕。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9位元首和政府首腦、1,500多名政要商賈出席,上演「萬邦來朝」盛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作主旨演講時,豪稱要拿出近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一帶一路計劃。內地民眾對此嘖嘆不已,並批評中共如此慷慨是「打腫臉充胖子」。今次論壇是北京出台一帶一路戰略4年以來首次,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在內,共有29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國際組織負責人與會,其他多是發展中國家領導;美國雖派代表團出席但級別很低,西方七國集團僅意大利派總理參加;且由於中方邀請北韓與會,一度招美國及西方外交交涉,揚言要退席以示抗議。



「大開水喉」時掌聲最密

論壇峯會在當局高度戒備、北京市近乎戒嚴狀態下,昨早9時於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習近平作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在長達50分鐘的演說中,習引經據典,為一帶一路推出4年來大唱讚歌,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央視實況報道顯示,習近平的演講獲掌聲不斷,次數創習在國際會議發言紀錄。而獲掌聲最密是習宣佈中國將「大開水喉」時,包括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專項貸款,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此外,習近平還許諾,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計劃的發展中國家提供600億元援助;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約69億人民幣),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專案;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約69億人民幣),落實沿線國家合作專案。



網民斥打腫臉充胖子

習近平50分鐘演講一下開出近萬億人民幣支票,令內地不少觀眾和網民瞠目結舌。有網民指中國還有幾千萬人溫飽未解決,如此大撒金錢「跟打腫臉充胖子有甚麼兩樣」;「不就是帶着納稅人的血汗錢、一路走一路撒嗎」!俄羅斯總統普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昨也在開幕式上致辭。論壇為期兩天,今日下午結束。央視/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5/20021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53

本港回歸以來全球清廉指數排名

1 : GS(14)@2017-05-27 08:51:56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7/200349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36

閱兵規模回歸以來最大 紅6彈炮首曝光習耀武揚軍威圖震懾港獨

1 : GS(14)@2017-07-01 10:46:34

■解放軍駐港部隊昨連同紅6彈炮防空系統於石崗軍營參與受閱儀式。新華社



【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展開訪港第二日行程,重頭戲是以中央軍委主席身份檢閱解放軍駐港部隊,超過3,000官兵接受檢閱,規模是香港回歸20年以來最大。現場展出多款武器和裝備,最矚目的是首次在本港亮相的紅6彈炮防空系統,軍事評論員黃東認為,該系統有效對付巡航導彈、無人機等「斬首」攻擊,間接震懾港獨及台獨。記者︰廖智廣習近平昨早9時許在八鄉石崗軍營視察及檢閱駐港部隊,現場4,000多名觀禮嘉賓,閱兵保安嚴密,嘉賓進入會場前需接受嚴格安檢,除危險品、水等一般被禁品外,三星手機Note7、手提電腦、雨傘及俗稱「尿袋」的外置充電器也被禁帶入軍營,就連筆也要由駐港部隊派發,記者不可自行攜帶。此次受閱部隊共3,166人,分為20個方隊,習近平登上迷彩吉普車,聽取駐港解放軍司令員譚本宏報告後,在軍營機場跑道上依次檢閱軍樂隊、陸、海、空三軍方隊、步兵、女兵、特種兵、裝甲兵、通訊兵、工程防化兵、後勤裝備、防空導彈、直9直升機及直8直升機方隊。現場受閱的還有100多件武器軍備,包括60輛92B輪式裝甲車,61輛特種輪式車,12架各式直升機,當中6架是負責空中指揮及反恐等任務的直9型直升機,列隊長達1.3公里,閱兵歷時約8分鐘。相對於胡錦濤2012年閱兵時15個方隊共3,128名官兵受閱,習近平此次閱兵的規模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隨後到八鄉少年警訊活動中心,與青年對話。


抵禦導彈及斬首攻擊

軍事評論員、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接受《蘋果》記者採訪時指出,習近平今次檢閱駐港部隊可謂大晒冷,動員全港過半兵力及幾乎所有裝甲車及直升機,其中隨同防空導彈方隊亮相的紅6彈炮防空系統,首次在港公開亮相。該系統由紅6防空導彈發射車、730B近程炮及雷達3輛車組成,結合導彈與高射炮,主要對付中低空目標。系統發現空中來敵後,先發射導彈攔截,一旦攔截失敗再用自動高射機關炮低空攔截,可擊落火箭彈、迫擊炮彈及無人機。黃東表示,香港比西沙永興島更早部署紅6彈炮防空系統,主要陣地在石崗軍營,能夠機動部署。紅6防空營在解放軍內的評價相當高,在港駐防已具戰鬥力;再配合部署在深圳的紅旗9高空攔截導彈,形成的整個防空網,能有效防禦敵人發動的導彈攻擊,以及其他突襲政府重要設施的斬首攻擊,具間接震懾港獨和台獨的效果。而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閱兵是要顯示習近平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佢今次訪港嘅保安規格、閱兵規格,都要比以前歷任領導人都要強,佢嘅核心地位係不斷透過唔同場合顯示出嚟」。劉銳紹續稱,今次閱兵更是要顯示駐港解放軍是香港穩定的「定海神針」,同時顯示軍威。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1/200749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