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父女母子應否嘴對嘴?心理學家:唇係性感帶

1 : GS(14)@2016-03-13 02:39:26

一名42歲女子與青少年接吻、六旬男子與中年女子四唇交接,你會覺得他們是甚麼關係?原來他們是母子和父女!父母應否嘴對嘴親吻成年孩子,這個話題在外國惹起爭議,有心理學家指,不論孩子年紀多小,成人也不應親吻他們的雙唇。42歲的利奇(Cheryl Leach)至今仍會親吻16歲兒子喬丹(Jordan)的雙唇,「若有人覺得這聯想到性,這是荒謬可悲,我不理會其他人怎樣想,我不會停止親吻兒子,他亦不會停止親吻我」。喬丹亦坦言習以為常,「我長大成人後,仍會繼續吻我的母親,我做了很多年,已經習以為常」。喬丹說女朋友也不介意他吻母親。兩母子關係異常親密,因利奇懷着喬丹時丈夫離他們母子而去,「頭數年只有我們倆相依為命,我們建立了親密關係」。利奇說︰「喬丹會跟我同床而睡,當他開始問有關性的問題時,我也開開心心回答。我們一直保持很開放的關係。」利奇其後再婚,與丈夫育有8歲女兒和7歲兒子,家人不時會親嘴,認為這是愛的表現。不過利奇承認,反而不會跟丈夫接吻,「在他眼中,他不需要用親吻來證明他愛我...我會親吻孩子多一點,我可以數天都不吻丈夫,但不會不吻孩子」。34歲的米勒(Jocelyn Miller)亦經常與61歲父親親吻,「這是他對我的表達方法,直至13歲,父親每晚仍會到我房間吻我」。她與母親關係密切,兩人都會親吻,但次數不及與父親。不過,米勒知道在別人眼中,父親跟她親嘴會有點怪,因此不會在公眾場合親吻,「我會吻我父親的雙唇,多謝他支持我...在我來說,我永遠是他的小女孩」。父親伊恩說:「我很愛她,愛得不能再多。」不過他不會親吻24歲兒子。心理學家雷尼克(Charlotte Reznick)指,不論孩子年紀大小,成人親吻孩子的雙唇是不恰當的,「若你習慣親吻孩子的雙唇,應該在何時停下來?在他們4歲、5歲還是6歲?還是他們建立了性意識之後?」。她認為可以觸碰小孩的額頭、臉頰或手,但「嘴唇是不同的」,她說︰「因為它有更多神經末稍,對刺激更敏感。人們不喜歡聽到這些,但嘴唇是性感帶,會產生跟性慾有關的美好化學反應,包括血清素和催產素。」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2/19526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05

公屋加租封頂便宜了租戶(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1 : GS(14)@2016-07-09 06:43:25

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於2008年實施。按機制公屋租金每兩年調整一次,調整幅度是基於公屋戶收入的變動而上調或下調,上調最高幅度是10%,但機制沒有設定下限。未來兩年的公屋租金加幅將會是10%,這已是連續三次租金調整幅度達至上限。只有在首次引入調整機制時,租金的升幅為4.68%。以上結果是預期之內,因為首次檢討公屋租金的時間是由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其間發生金融海嘯,香港在2008年第四季至2009年第三季出現經濟衰退,拖累公屋戶收入明顯放緩。然而,經濟在2009年第四季開始進入復蘇期,增長迅速回復正常水平。此外,政府在2011年5月1日實施最低工資,公屋戶收入顯著增加。從附圖可以清楚看見公屋戶收入變動在過去三次檢討期均高達16%或以上,顯示大部份公屋戶的財務狀況正在改善。




公屋營運成本升 公帑埋單

以公屋戶收入的變動來反映其負擔能力本來是沒有問題,但房委會在運用這數據來制訂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卻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可加可減機制完全忽略公屋的營運成本包括工資、維修、差餉、地租、折舊等等,但房委會的資金卻涉及公帑,所以在制訂可加可減機制時,營運成本和公屋戶的收入必須同時考慮,尤其是房委會現時需要對每一個公屋單位作出補貼,即使過去6年,公屋戶收入明顯增加,但由於可加可減機制已將加租上限設於10%,房委會也不能將租金的提升幅度多於10%,這是否對非公屋戶公平?筆者幾位曾任職於房委會和房屋署的朋友,均告訴我近年公屋的營運成本上升幅度頗厲害,如果繼續採用現時的可加可減機制,房委會的補貼只會不斷擴大,這情況是絕不可能長期持續,最終只會是再一次由公帑埋單。第二,現時的封頂水平是10%,但不少讀者會問:「為甚麼選取10%作為上限?」筆者對這問題未能給予答案,因為我根本不會將負擔能力的上限設於一個恒數,恒數代表公屋租金的上限不會隨着經濟周期而改變,這種做法肯定是非常不理想的。當經濟進入擴張期時,公屋戶的收入升幅明顯改善,而在收縮期時,公屋戶的收入升幅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所以在設計公屋租金的上限時,經濟表現必須要納入考慮之列。港鐵的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在決定加價時這機制設下票價升幅不可以高於家庭月入中位數按年變動(即是乘客的負擔能力),假若以類似港鐵的做法移來制訂公屋租金上限,房委會可以將上限設於不高於公屋戶收入變動,而計算公屋租金的調整幅度則以公屋的營運成本變動作為指標,筆者相信這方法是遠較現時公屋租金的可加可減機制公平和合理。
http://acecentre.hk關焯照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8/196866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946

【憂鬱星期一】心理學家:份工唔啱你?

1 : GS(14)@2016-07-12 03:22:13

周一朝早,個個帶着阿愁去返工。



星期一,為打工仔帶來憂愁,男男女女,各行各業,個個帶着阿愁去返工。


外國傳媒網站的健康欄目,經常點會點列一些對抗這種「星期一憂鬱」(Monday Blues)的招式,大致都是找讓自己快樂的方法。例如寫低這周有甚麼令你期待的事、着新衣服,捨棄黑沉沉打扮,穿得醒神鮮色一點;開展工作前吃個豐富早餐;要對同事好一點,開心share零食,改善公司整體氣氛。另還提議周五預先做一些下周一的工作,讓周一上班時輕鬆一點。不過這些方法其實只能短暫舒緩鬱悶情緒。心理學家陳志豪認為解決Monday Blues責任其實在老闆。「佢哋要明白甚麼要求合理,甚麼是不合理,而且要對同事表示欣賞。」他認為員工當然應該找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別騎牛搵馬,這才是治本之法,否則只會day day blue。周末放假,不應想起工作,周五可以放工就立刻放工,不要顧着要做周一的工作,專心去玩。「要玩到忘形,玩到自己姓乜都唔記得,那先真係放低咗工作。周一的事周一做,你依家做?我唔buy囉。」記者:葉青霞攝影:鄧鴻欣、楊錦文



周五預先做下周一的工作?這會令負面情緒延續,熄咗個工作mode佢啦!

心理學家陳志豪認為有持續的Monday Blues,可能由於根本份工唔啱你做,從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他提醒別求其搵份做住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11/196894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310

【人排我又排】 越長龍越想排 心理學家話其實為炫耀

1 : GS(14)@2016-10-12 07:53:20

某些人花極多時間排隊,其實想炫耀排隊的過程,可以拍照、打卡、放上網曬命,顯示自己緊貼潮流。 資料圖片



人人都試過排隊,有時甚至願意花上數小時,為的就是吃一頓飯、買件心頭好。甚麼驅使我們排隊?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關欣儀指,有時我們看到餐廳的人龍特別長,會覺得這家餐廳的質素一定不錯,想去排隊試試,這正是心理學上的社會認同(Social Proof)。另外,買一送一、第二件半價的優惠,明明不是免費,但一樣會吸引到很多人排隊。這除了因為便宜,也因為限量和限時的優惠,較為罕見,錯過便沒有了,所以大家都會一窩蜂去排隊,與稀少性(Scarcity)有關。



那為甚麼我們樂意花時間排隊?關教授指,只要排隊時有一些很微小的事物,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例如一塊鏡、一部手提電話,都可以令我們願意排得更久。另外,如果我們有預算,可以知道要排多久,我們都會願意排久一點。還有一種叫Celebratory Queues(未有正式中文譯名),這是指消費者排隊,其實想炫耀排隊的過程,可以拍照、打卡、放上網曬命,讓其他人看到自己有買過、吃過這店舖的產品,顯示自己緊貼潮流。排隊排了數小時,吃罷覺得食物一般,心中難免有中伏之感。關教授指,消費者排隊時間越長,對服務和食物的要求就越高,因為消費者在排隊時,會對產品產生幻想,例如穿這件衣服、吃這件食物時會有甚麼感覺等。因此,如果花了很多時間排隊,發現貨品或食物不稱心,消費者會特別不滿。記者:李煒汯攝影:徐振國


買一送一、第二件半價的優惠,明明不是免費,但一樣會吸引到很多人排隊。這除了因為便宜,也因為限量和限時的優惠,較為罕見。 facebook截圖

與朋友聊天、玩手提電話都能分散消費者的注意力,令他們願意花多點時間排隊。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關欣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2/19797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725

【柏豪做啱咗】心理學家:以靜制動可杜絕飛來蜢

1 : GS(14)@2016-10-27 06:03:09

周柏豪fb因為一位女粉絲岑小姐不斷留下愛的宣言,令網民蜂擁追po。



「任由柏豪,他不選我,有他的理由,我沒有他也是活得好。」呢句對白出自歌手周柏豪一位女粉絲岑小姐的留言。



話說,岑小姐近日不斷到柏豪fb留言,言詞間講到自己同對方係情人關係咁密切,令到好多網友都睇得津津有味,就連本身不是柏豪fans的人都為了湊熱鬧like了柏豪fb關心吓這段ff「戀情」的每日進展。反觀柏豪,雖然密密出po,但就一直都未有對岑小姐作出過回應啦。對付這類飛來蜢,柏豪呢招以靜制動原來係好正確的!英國心理周刊《Psychologies》集合咗不同心理學家的說法,指擊退飛來蜢有三大要點:1.不回應不解釋不接受可以坦白講清楚但唔使解釋太多,乜嘢未放低個ex同你性格唔啱之類原因,只會令對方繼續等落去,或改變自己近合你!2.不要攞對方的情意來開玩笑人家向你表白已經用咗很大勇氣啦,如果再攞對方的心意來開玩笑,就實在太傷人心了。3.不要內疚!!!唔鍾意對方唔係你的錯,你要繼續自己的生活,一旦內疚又與對方聯絡或對對方好一點,佢好容易又誤會自己有機會㗎喇!所以,唔想令自己跌入無限輪迴,各位面對飛來蜢的朋友,都係要夠忍心、夠決絕啦。記者:容慧心


英國心理周刊《Psychologies》集合不同心理學家的說法,指擊退飛來蜢有三大要點:不回應不解釋、不要攞對方的情意來開玩笑和不要內疚。

「任由柏豪,他不選我,有他的理由,我沒有他也是活得好。」豁達的愛

「柏豪你不想跟我一起的,早點揚聲拒絕我,我會盡快找第二個結婚懷孕。」「柏豪啊新聞說你將會離港去拍戲四個月。。。你唔怕我移情別戀嗎?」「看來我結婚生子的計劃受阻。」岑小姐言詞親密,令到好多網友都睇得津津有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7/198131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19

【網民瘋傳】白事沖紅事玄學家:人唔到禮都唔應該到

1 : GS(14)@2016-11-25 07:37:39

fb最近瘋傳幾張WhatsApp截圖,家中遇上白事的事主稱因忌諱不能做禮,而搞喜事一方則稱自己百無禁忌,要事主「人唔到,禮都要到」,引起熱議。玄學家周亦彤指有白事一方,想送禮最少要三個月。



年尾特別多人結婚,fb最近就瘋傳幾張「紅白大對決」WhatsApp截圖:家中遇上白事的事主稱因忌諱不能做禮,而搞喜事一方則稱自己百無禁忌,要事主「人唔到,禮都要到」,對話內容精采啜核之餘,其實都有值得我們深究的地方。


封人情用紅色利是封,還可以封一些象徵祝福的數字。

究竟遇上白事,我們還可不可以出席或舉辦婚宴?玄學家周亦彤(Thierry)指:「假如自己家中有白事而朋友結婚,最好要等100日,即是三個月左右,才能出席婚宴;假如自己家中有白事,又想辦喜事,最好還是等一年。」如果不理會,如常出席的話,紅白二事即有所相沖,「如果家有白事,其實我們會將一些不好的氣場,帶到人家的婚宴中,對辦紅事一方帶來不良影響。」Thierry補充,像WhatsApp截圖提到的「人唔到,禮都要到」的講法也有不妥,「其實這都是不好的,想送禮或禮金,最好要等一段時間,最少要三個月。」撇開白事,去婚宴的衣着又有甚麼要注意呢?Thierry說:「有些衣服不可以穿,如全白和全黑,最好就穿彩色。如果是孕婦,就更加要穿一些開心少少的顏色,總之開開心心出席婚宴。」至於人情,Thierry笑言自己見過多種不同款式的利是封,甚至見過有人新潮地用白色信封封人情,她說:「絕對不應該用白色,應該用紅色利是封,還可以封一些象徵祝福的數字,例如讀音象徵一生一世的1314、長長久久的9字,以及象徵發財的8字等。」另外,Thierry指不少客人都會問到「紅事沖紅事」(自己結婚,再出席他人婚宴)、長輩生肖於結婚當日與自己相沖會否有問題,Thierry指兩個情況均沒有問題,可以如常出席婚宴。「信則有,不信則無」,人人對這些風水迷信之說的取態都不同,從玄學角度而言,遇上白事,的確不應出席婚宴或做禮,就算自己百無禁忌,也沒必要強逼他人「犯禁」,因錢銀而傷和氣。


周亦彤(Thierry)小檔案

著名玄學家周漢明女兒,曾於外國修讀藝術,2010年開始向父親學習玄學,希望將新潮元素引進其中,一改風水玄學老土形象,以玄藝師自居。記者:李煒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5/19844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007

搵三萬多元也儲不到錢?(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1 : GS(14)@2016-12-03 05:05:09

立法會上周公佈名為《香港家庭面對的財務挑戰》的研究簡報顯示:「不少中低收入家庭財務緊絀,未必能夠每月保持盈餘,甚至需要依靠以往積蓄或其他資源,應付每月的家庭開支。」在研究簡報公佈後,記者問筆者:「根據立法會的研究,即使每月的家庭收入達三萬多元,隨時也儲不到錢?」筆者聽後非常驚訝,因為當每月的家庭收入是三萬多元,已高過家庭收入中位數三成多,假若以這等家庭收入也有儲錢困難,香港的生活成本肯定貴絕全球。筆者仔細閱讀研究簡報,發現其分析是基於政府統計處的住戶開支調查報告結果。然而在經濟學上,這類型報告通常用作:(1)定期修訂消費物價開支權數(比重),(2)提供資料關於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趨勢,(3)調整政府制訂的貧窮門檻水平和(4)衡量政府政策效果。至於用於家庭財務分析,筆者則未曾接觸過。究竟這份研究簡報的分析是否正確?首先,政府統計處公佈的住戶開支調查報告沒有包括綜援戶、水上戶和集體住戶,但三類住戶佔全港住戶總數二成四,因此在不少住戶沒有納入住戶開支調查的影響下,研究簡報的分析是否準確已成一大疑問。第二,在計算家庭住戶財政狀況方面,研究簡報比較八個住戶收入組別和其支出,然而,在計算過程中,不少不合理的假設被採用,例如,假設家人給予退休父母的生活費是一個恒數4,000元。這數字是來自政府統計處在2012年的名為《退休計劃及老年經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七成的退休人士獲得家人提供經濟支援。研究簡報按通脹升幅計算,將生活費中位數調整至2015年的4,500元。


經濟擴張時傾向加大借貸


調查中有三成的退休人士沒有得到家人提供生活費,如果將這數據納入計算,生活費中位數肯定低於4,000元。此外,家人提供退休人士的生活費可以說是豐儉由人,側面反映高收入家庭,給予退休的父母較高的生活費,反之亦然。但研究簡報卻假設所有家庭住戶提供退休父母的生活費是一個恒數,這是不合邏輯的。同理,研究簡報假設每個家庭花費相同的額外教育開支,這假設完全沒有考慮家庭的負擔能力。總而言之,負責這份研究簡報人士的研究水平是相當有限。第三,在家庭債務分析方面,研究簡報沒有考慮超低息環境和銀行水浸的影響。雖然每個本地家庭的平均負債額在2015年高達646,100元,較十年前349,000元高出接近一倍,但主因是金融海嘯發生後,香港銀行跟隨美國大幅減息,令借錢成本變得非常低廉,加上大量資金流入香港銀行體系,形成拆息低企,銀行能夠在拆息市場借入平錢,並利用這些平價資金大做貸款生意,最終引致家庭債務急升。研究簡報以家庭的負債水平來衡量其財政健康水平,肯定是錯誤的,因為從宏觀角度來分析,家庭傾向在經濟衰退期間(收入下降)時減債,而在經濟擴張時(收入上升)加大借貸,這便形成經濟差的時候,家庭債務下降而儲蓄率上升,經濟好的時候,家庭債務卻上升而儲蓄下降,如果大家有留意在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家庭的儲蓄率不跌反升,其背後原因不外乎是他們努力減債的成果。這份研究簡報存在不少問題和錯誤,大家不用浪費時間去閱讀了。
http://www.acecentre.hk關焯照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2/198521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09

加州地震不斷地震學家:未來將發生大地震

1 : GS(14)@2017-01-08 19:02:43

2017年跨年前後,加州與墨西哥邊境發生了250次地震,最強的一次達到黎克特制3.9級,雖然沒有造成破壞,但仍引起加州人擔心,到底是不是大地震的先兆呢?《蘋果》專訪了著名的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學家Egill Hauksson教授,為大家分析加州地震的可能性。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從地理學上,加州正正處於北美板塊及太平洋板塊的邊緣,而除夕夜的地震就是發生於布勞利地震帶(Brawley Seismic Zone)的南端,連接聖安德烈亞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南連帝國斷層(Imperial Fault)這兩大著名的破壞性斷層。
Hauksson教授表示,板塊移動並不是經常發生,一年大概移動5厘米,除非有大型的地震才會突然移動5至10厘米,當板塊沒有移動時,壓力會在地下蘊釀,但現時科學家亦未有辦法預測到板塊下的壓力實際上有多少以及板塊磨合的情況,但不難預計的是,加州每日都發生60至70個小地震,但到底在甚麼時候小地震會演化成大災難,就要視乎地震的源頭、所延伸的長度了。「我肯定,未來加州一定會有一個大地震,可能是今日、明日、甚至明年,我們預料不到。」Hauksson教授指,何時會發生地震現時仍沒有一個精確的預測,所以他們主要是研究地震發生後的影響,不同的地震對於南加州的各地區帶來的影響,並將數據交及地震工程師及城市規劃師,盡量避免將房屋建在板塊邊緣或鬆軟的土地,以免地震發生時把房子拆開一半。一旦地震發生在帝王縣索爾頓湖(Salton Sea)的孟買海灘(Bombay Beach)並沿着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延伸向北面,Hauksson教授表示洛杉磯市中心大約40秒就會感到第一浪地震﹐60秒就會正式感覺到主要地震波,屆時高樓大廈有機會倒塌,尤其是洛杉磯市中心是一個盤地,地質較為鬆軟,地震時會較硬石更為搖晃,如果在高處的地方就更能感受到震蕩。他預計,如果南加州真的發生大型地震,死亡人數將會達2,000人,過萬人受傷,由於加州為不少公司的據點,地震亦將會重創美國的經濟,主要港口的長灘市(Long Beach)、以及所有途經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火車及交通亦會受阻,衝擊進出口貿易,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8/198903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868

【生肖運程】堪輿學家教大孖沙趨吉避凶

1 : GS(14)@2017-01-31 15:54:31

■劉鑾雄

【兔】劉鑾雄健康運有好轉

華人置業(127)大股東劉鑾雄(1951年)去年和女友甘比拉埋天窗,不過健康狀況備受關注。麥玲玲表示,大劉生於1951年,今年健康運不錯,朋輩間較多聚會,無論情緒或精神都會較猴年佳。她提醒肖兔人士今年有「破財運」,如賺取一筆可觀的收入後,可購買物業等保值。「歲破」凶星入主,人際關係或會受損,故建議肖兔者應盡量低調。沈振盈指大劉名字「金」重,有機會破財,惟熱命人下半年運勢可望轉好。【宜】購買保值的實物、待人處事謙遜低調【忌】外出應酬、高風險投資、好管閒事



■鄭家純

【狗】鄭家純今年保重身體

日前傳出鄭家純因中風入院,新一年當保重身體。麥玲玲表示,肖狗者雞年屬「害太歲」年份,不過貴人運順遂,有利與男性合作,可助事業發展。另外,她指今年肖狗者有「太陽」吉星,宜向海外拓展,惟1946年出生的鄭家純今年有機會破財,投資投機都要小心。蘇民峰運程書則寫及,今年肖狗者為思想學習投資年,如已在去年起步,今年進展則不會太大。沈振盈指,純官今年運勢不強,適宜「以守為攻」,宜盡量低調。【宜】向海外發展、將現金化為實物保值【忌】短炒投機、過於高調免受朋輩攻擊



■李小加

【牛】李小加今年易惹是非

多次傳出開通的深港通終在去年落實,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1961年)可謂放下心頭大石。麥玲玲指肖牛者今年有多顆吉星拱照,事業上可闖出名堂。「有好多吉星都係屬牛度,如有三台星,意指事業上步步高陞」。不過,肖牛人今年受「官符」影響,易惹官非,因此文件、合約要看加倍小心。去年李小加大宅遭到爆竊,痛失與愛妻的紀念物品。沈振盈指他今年易惹是非,權力及工作上多爭拗。【宜】多出席喜慶場合、謹慎理財【忌】探病或到僻靜地方、參與高危活動



■郭炳湘

【虎】郭炳湘投資宜轉保守

麥玲玲指肖虎者於雞年運勢回穩,有「國印」及「月德」吉星入主,「月德代表貴人,國印代表權力帥印,掌管番啲實權」。郭炳湘(1950年)3年前另起爐灶帝國集團,去年夥拍麗新發展(488)推出新盤藍塘傲。不過,麥玲玲指因今年肖虎或有輕微破財,投資方面須較保守。郭炳湘三兄弟是否能冰釋前嫌再合作?沈振盈預料,今年兄弟關係無特別大改變,維持現狀。【宜】主動爭取機會、接觸大自然【忌】入不敷支、投資方面過份冒險急進



■羅康瑞

【鼠】羅康瑞將有喜事臨門

麥玲玲指,肖鼠者今年有「太陰」及「天喜」吉星入主,將有喜事臨門。瑞安房地產(272)主席羅康瑞(1948年)囡囡羅寶瑜去年懷第二胎,準備再抱孫,可謂可喜可賀。她又指肖鼠者財運不錯,不過因雞年屬「破太歲」年份,須注意人事變動。任瑞房旗下中國新天地執董的羅寶瑜,前年開始在瑞房活動露面,人事變動會否與愛女有關?蘇民峰運程書指,肖鼠者今年為貴人舒服懶年,健康運不錯,財運突破機會不大。【宜】置業、添丁、與女性合作提升運勢【忌】過份熱情、過多新合作、口舌是非



■劉鳴煒

【猴】劉鳴煒運勢料提升

華置(127)主席劉鳴煒(1980年)去年先因參與電視節目當紅,年尾父親大劉明言已預留100億元予劉鳴煒,運程具重大變化。麥玲玲於運程書提到,肖猴者今年脫離「犯太歲」影響,整體運勢有望提升,但提醒今年須更關心長輩健康,以提升家宅運。沈振盈指,劉鳴煒「金」旺,名字中「火」夠強,做事或有輕微阻滯,年內有可能接老竇班。【宜】接觸大自然、處事謹慎保守、親力親為【忌】目標定太高、大手投資、高風險投機買賣想知雞年旺唔旺?《蘋果》今年找來陳法齊師傅為大家講解雞年運程,大家可瀏覽以下網頁:
http://bit.ly/2kw3Qzx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31/199134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71

經濟學家睇好中國AI:發展已經超越美國

1 : GS(14)@2017-03-26 15:38:15

「Google Brain」始創人吳恩達(Andrew Ng)周三宣佈與百度「分手」,回到美國繼續從事人工智能(AI)研究。作為百度首席科學家、中國科技界最重要的外援,吳恩達的辭職幾乎震驚整個科技界。在外界開始唱衰人工智能業時,著名經濟學家、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曹輝寧(Henry Cao)卻看好中國AI發展,他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現在已經超越美國。」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曹輝寧說表示,中國由於有許多產業需求量高於美國,尤其是電子商務行業,使中國能在科技領域、人工智能方面如賽車般「掟彎超前」:「以電子商務為例,美國更多依賴的還是傳統的零售模式,而中國在電商方面的需求量更大,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迅速崛起,其數據量遠遠超越美國亞馬遜,盈利也遠遠超過同類型美國公司,且發展速度驚人。」教授指出,中國以前以低端製造業為主,不太重視知識科學家,而近年來,百度、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子企業開始大量僱用人工智能界頂尖人才:「例如吳恩達,兩年前百度以每年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的薪水把他從美國請到中國,而百度每年也投入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超過1,300名科技人員進行人工智能科技的開發。」雖然外界目前對吳恩達離開的原因猜測不一,但曹輝寧對此並不擔心,反而認為中國目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且相較美國更有優勢:「因為人工智能需要大數據,中國在此方面有後發優勢,現在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都在全世界挖高端的人工智能人才,這樣中國能夠繞過傳統零售模式,很快建立起信息網和商業流通,如健康、醫療、電商領域。」教授提到,在此之前就有分析人士觀察到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領域。例如2016年微軟宣稱開發出了語言理解能力與人類相當的軟體,吳恩達出言批評,稱百度在2015年就已取得了類似的成就。不過曹輝寧也認為,目前人工智能應用範圍依然有限,雖然已能取代一些初級階段的工作,例如數據採集、分析,指定戰略,尤其是金融、信息領域,但取代人腦還有一定困難:「AI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程度正在不斷加強和發展,從『Alpha Go』的成功來看,它某些方面已經超越人腦,將來或可能取代金融、會計師等職位,但在一些較難把握和預測的方面,例如政治決策、領導力、藝術創新等領域,都無法取代人腦,未來也將非常困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6/199704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