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估勢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8173 美股突然在尾市大成交倒跌,屬利淡的不祥之兆,或許港股將會有些許調整。 我之前都經常講,短期走勢甚難測度,估得太多,變燈神的機率只會上升。 反而大勢所趨,只要用心留意,多少也能掌握。 估市者,應清楚自己是在玩估短線的遊戲,還是測度大勢。若然兩者搞混,可是一個大問題。 我對中資股的中短期走勢是審慎偏牛,長線十分看好。除了是所謂「水浸」問題外,盈利的較快復甦增長,以及人民幣的嚴重低估,更是主因。 我不知大家有否觀看美股的習慣,美股除了包括美國的公司外,也有不少新興市場的企業,例如中國和巴西的在那裏掛牌。據我的觀察,當中不少大幅升值的強勢股票屬中資股,大漲小回當之無愧。 不少論股之人對大市均有不同看法,這是好 事,百家爭鳴,觀者必有得益。不過也要記住:Following tips from others is the quickest way to go broke。勝利之路永遠都是孤獨的,觀點或者操作的決定必須 DIY。萬一錯了,都是自己的錯,拮大脾的時候,也拮得心服口服。 我做交易的公開演示,目的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並不涉及推薦之類的東西。我是盡量避免講及個股,事關解釋太多,可能簡接變成推銷或者推介,我總覺得還是由讀者自行分析,得益較大。 例如近期的幾個投機操作,屬實驗性質,暫 為小勝,但一天未完全了結部位,一天也不能說自己成功,我也不敢包自己成功。選股有好有壞,基礎理念是盡量贏多多,看錯時輸少少,最終贏利了結。原則不外 是先觀看那些板塊屬強勢,再在板塊中選最好的股票,具良好的競爭優勢、優厚的潛在盈利增長、堅實的財務表和現金流等,再觀察該股的股價運動規律,在股價出 現異動時落手操作...... 這個時候並不用很特別的才能,也能選到暫 時會顯著上升的股票。原因十分簡單:This is a bull market。選的股長遠能否成為超級牛股,那才是考功力的地方。而逆市來臨,才能見真章,過份自信永遠是大忌。當然,牛市造淡,只要是牛勢繼續,這已就 是造淡者之逆市。我認為造淡屬投機,應用投機的方法來操作,那是另一套遊戲規則。
坐功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8251 "It never is your thinking that makes big money. It's the sitting." 坐功是投資最難而又最重要的。 已持貨或未持貨者均須擁有良好坐功。 「王道」派充份教了大家如何坐著手上持貨,如何離座其實最考功夫...... 坐著等待好的買入點,也是坐功的另一個部份。 單是估值偏低並不是買入最終的決定因素。估值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但不是一切。 之前已提及過,無論是藍籌股、大價股、細 價股、消息股、妖股都好,都是極具風險的投資項目,持有任何股票跌20%,那都是蝕20%。手上的「優質」藍籌跌20%,或者手上的「妖股」跌20%,在 盈虧上是沒有分別。或許人們會以為「優質」藍籌是不同的,因為它最終必會升返上去。但事實上,它們在重挫後也會有很大機會升不回去。 買入一支股票後,資金就會在市場上承受風險,隨時有虧損的可能。而升跌並不是我們想點就點,除非有操控市場的能力。當事態的發展一直和自己的看法背道而馳,即使持有「優質」股也應該要從新審視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指責市場愚蠢。 為什麼要買便宜的股票?莫非是希望它會上升,或者派發比較高的股息。--便宜不等於被低估;而重點應是希望買進會上升的股票,便宜的股票未必會上升,不能本末倒置。我們應找出低估,而又很有機會上升的股票,而不是貪「便宜」。 最後還有機會成本的問題......在牛市,時間是我們的朋友,因此更加要珍惜時間......在容易賺錢的時候無法賺得夠,那麼在艱難的時期會有奇蹟,突然大賺?不是一定不能,只是較難做到......作為市場參予者,絕不能輕視時機 (timing) 的問題。 局局都走去賭,最終多數是輸,只應玩幾局自己有把握的。手上的現金,就像我們的士兵,應該在有勝利的機會時才派他們上戰場。出擊沒有戰果,暫時退卻靜待時機,不失為良策。死持沒有結果的部位,只會增加傷亡的機會,也會令自己觀點變得不客觀。 ---------
抗通脹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8296 閱報經常看到對抗通脹的對策,例如買樓、買股、買金甚至買商品。 為了害怕手上現金貶值而什麼都不管就買進所謂資產,那只會令資金蒙受風險。 我們應該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才應該買入。害怕通脹或資產價格上升而高追,最終本錢的貶值極有可能會快於現金的貶值速度。 買進資產的因,乃希望資產增值帶來利潤,結果是能夠對抗通脹。希望資產增值是因,對抗通脹是果,不能倒轉來。要做到資產增值,所做的評估自然是我們一直所做的老套子(基礎分析、市場分析等等)。若然買入資產無利可圖的話,請忘記那些什麼通脹的鬼話。 樓我買唔落,股......都暫時無咩好買,值搏的空間進一步減少。持現金者,繼續持現金也無不可。通脹暫時亦都不會一年10%,買入股票後動輒跌他的一成兩成,那就不妥了。 美股下跌,科技股業績不錯,沒有怎樣下 跌。我一直觀看的百度 (BIDU),一路以來更是不斷上升,內銀股最近也愈升愈多,所以將來也不要老定調整必定有「便宜」股票買,真正好的股票在調整時都十分堅挺。當然,若然 好的股票有調整,但手上沒有現金,也是徒然。經常滿倉操作,績效很難提升。
投機系列 (4)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8608 最經常聽到的情況是,某某股票息率很高,P/E如何如何低,它一定無法跌到幾多幾多,就算跌到,也無法持久之類。 最近的例子就是中移動 (0941),它P/E很低,息率3%以上,不少人就認定它是「低風險投資」,買入就算不升都跌不到哪裏,是收息股之選云云。 這實在令我摸不著頭腦。三厘幾的股息一點 都不吸引,就算揀收息股為何不揀恒生 (0011)?還有就是P/E的問題,低P/E的股票,它的P/E將來可以變得更低。而事實上一直以來中移動的股價表現,充份證明了自己下跌的空間,我不 太明白它為何是低風險。我很記得我幾個月前叫自己老媽子沽掉中移動,那時九十幾元一股,現在大市仍近高位,它已跌到只得七十三四元,離它的歷史高位160 元左右,仍未到一半,超級跑輸大盤。 P/E 是最多人用的估值法,但這卻是最多人誤解的一個領域。 盈利如何正確估算並不在今次討論的範圍,先撇開不談。不少人認為低P/E就等於低風險、便宜、具上升空間、下跌空間有限等等。實在是大錯特錯,在此必定要澄清: 1. 單單是 P/E 的水平並不能告訴我們該股票的上升和下跌的空間。即廿幾倍P/E的股票你不能說它必定是昂貴,上升空間有限。十倍P/E的,不能就說它很便宜。而實際上,很多能巨幅升值的大牛股,P/E都是不低。 2. P/E 是市場對某股票價格共識的結果,P/E並不是決定價格原因。一支盈利豐厚,而具有強勁增長能力的股票,P/E自然會高企。一支盈利倒退或者沒有增長的狗股,P/E自然就是一低再低,P/E 返回高水平這個「果」,可能只有盈利倒退一途。 至於股息問題,之前已講過,不贅。 因此,當投資人買入一檔他認為是便宜的股 票,而股價不斷下跌,或者他買入一支正在急跌的股票,而自己變蟹的時候,首要問題是要釐清股票的基本面是否出現問題,自己的意見是否出錯。而在很多時候, 其實是投資者自己沒有察覺到股票基本面已經變壞,而誤以為股票非理性地變得便宜,是市場愚蠢、市場錯價等等,但事實上市場就是市場,它只是執行自己投票機 的功能而已。這在熊市的初期更加是普遍地發生。 而股價大幅下跌後,它可能要幾年後才能爬 回家鄉,有的甚至永遠不會返到家鄉。Average down (分段向下吸納)往往是一個極高風險的過份自信行為。當然,基礎分析達到大師級的人士可作別論。可是,大師如 Peter Lynch 也經常陰溝裏翻船,作為只擁有小量血汗資本的小散戶,行此方法與否,可自行三思。中移動之例,可堪借鏡。
調整 (3)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8807 美股重挫 2.5% 以上,相信港股難免調整........ 到這種市況,投資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之前買入的股票正蒙受虧損,應否止蝕,可否長線投資之類。 我的回應通常是....... 1. 若果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持股有否具有長線投資價值,那就不應拿它長線投資了。要再由頭想一次,自己為什麼買入該股。對股票和市場沒有自己的看法,那是無法操作的。 2. 若自己持有的部位令自己很擔心或者睡不著,那麼 sell it down to your sleeping point。勉強持有令自己緊張或不安的部位,自己之前亦對該部位沒有計劃,這隻能令自己對事情的看法不客觀,繼續做錯誤的操作。 3. 最大的心魔是,害怕沽出後,股票反彈上升,超出自己的賣出點,「無法買回」..........其實這是自擾的想法。買賣股票計算利潤,隻有買入和賣出的 差價才是重要。隻要每個交易都能以較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就不成問題,最重要是後者。那麼大家一想通這個情況就自然海闊天空。 --例如我以$10買入A股票,它升 到$20,我沒有賣掉,但股市突然急跌,A股票跌至 $15,我看淡後市,決定止賺賣出,比高位賺少了 $5,但亦賺了50%。在這一刻,實在沒有人知它將會反彈或跌更多搞到我要蝕錢收場,不過我估計會再下跌的機會較大。可是事與願違,自己做了燈神,A股票 反彈回升,升到 $22。到這時候我再審視過情勢,我覺得A股票的基礎因素良好,還有很大上升的空間,市況也回復上升趨勢,那我 $22 買回之前沽出的股票。$15 賣出,$22 買回,好像十分愚笨。但最後該股一直上升,升到$40,我沽出,這單交易即使我愚笨地追回,也是賺了 80%。總括這個「愚笨的操作」,得到兩單 50%和80%回報的交易。 --以上「愚笨的操作」回報當然不及一直死持有股票的回報高,但誰敢保證 A股票由 $20 跌到 $15那時候必定能夠反彈?又或者若然它再繼續不斷下跌,例如跌到 $5,反彈不起來怎辦?又或者我能夠在更低價買回呢? --又或者,在 $15沽出A股票後,然後A股反彈到高出自己的沽出價,若自己再買回,似乎的確十分笨,但最後沒有沒做到,眼白白看著股票攀得更高。 --又或者,我 $15 沽出A股票後,我不買回它,但我用這資金買入潛力更佳的B股票,這B股票比我買回A股票為我帶來更大的回報。 當然,若整個操作自己都沒有計劃,不懂得觀察、對股票或者市場從來都不能產生自己的看法,那也是無法好好的操作股票的。不過,若無法克服情緒的影響,以理智而冷血的態度去做每一個交易,也是很難做一單好交易的。
大戶的幻想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8945 以下內容未必屬實,純粹我自己個人猜想。 不少散戶投資者的內心,都對大戶有一種幻想。 認為大戶有能力左右市場的大局,大戶想做好,那市場就會升,做淡市場就會跌,大戶專宰殺小散戶小巢的雞蛋,大戶的倉底決定一切.......... 我幻想的大戶是這樣的: 像香港這樣的國際市場,是有很多大戶的。美國的市場更大得多,大戶比香港的更多和更大。 由於世上實在有大量實力強橫的大戶,真正強的大戶是不會亂來。 真正強而又乘風破浪的炒家大戶,通常沒有 既定的特別倉底。他們會循著 "The line of the least resistance" 即人心所向來行事。這人心的所向,就是市場的背後是有一股隱形而強大,能軀動大勢的力量。即市場較易向好,他們會選擇做好;市場較易向淡,他們就會反手造 淡。他們之間極少有死熊和死牛派的存在,因為死牛和死熊的投機者通常都不能長期生存。 至於,他們如何辨測「人心所向」呢?首 先,他們不會有頑固的思想,例如他們正在持有好倉,股市一路上升,他們不會特別做些什麼。但到某個時刻,他們會發覺有些不妥,例如上升的動力減弱,在特別 的關位突破愈來愈困難,股價的運動規律開始不依常規,市場對好消息開始沒有反應,外圍市況轉弱等等。到這個時候,他們會開始萌生做淡的念頭。 他們會先試探性地沽一些貨。當然這「一 些」貨對於我們散戶來講,並不是「一些」咁簡單。當他們沽那些貨,市場竟然很易下跌,那即表示承接力薄弱,那是很好的做淡訊號;他們會再沽一些,市場又跌 更多,甚至更急,反彈亦很弱,那就是很強的訊號。他們會不斷沽,出了好倉後更進一步沽空。那時候,市場的氣氛已經很差,市場不斷下跌,其實是因為很多大戶 都不約而同地做同一件事,並且好友已沒有買入的胃口,或者要買貨的都已買。市場差的氣氛亦會引發其他的止蝕、止賺、孖展又好的沽盤。 但若情況相反,市底十分強,大戶開始沽的時候完全沽不低個市,反彈亦十分強而成交足,聰明的大戶就不會愚蠢地做淡,繼續持有他的好倉,甚至增持好倉。 像現在,若市底是弱,誰都看著那條什麼50天線,只要狠狠的插穿那條線,而市場沒有什麼較可觀的反彈,那就能造成較大的恐慌。到時......那就是平倉的最佳時候了。
Discipline, flexibility, patience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9121 如題,是 Martin Zweig 所提出的,良好投資人最重要的特質。 紀律的意思,並不是機械式的止蝕,然後按 鍵沽出咁就叫有紀律。我們要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規則,並盡量貫徹自己的規則來進行交易。例如察覺到某些利淡的信號,就要照原定計劃沽出,不能賴帳,等等等 期望反彈才沽出。又例如某隻股票可能圖表上無懈可擊,蓄勢待爆,但那股票基本面卻是疑點重重,那就不能受圖表所引誘,妄存僥倖殺入。 彈性的意思是有幾個層面,死牛死熊派是一個層面;在不同時間能用不同的策略也是另一個層面;在知識面能廣納百家又是另一個層面。 耐性那是誰都明白的了。耐心等待買入的機會和耐心持有。價值派可能是耐心等「價值顯現」,技術派可能在等異動。 我們用自己已知道的資訊來操作,那可以是財務表,亦可以是基本面的新聞消息。但技術訊號或者圖表呢?基礎分析派可能認為這些連資訊都稱不上,因為有很多誤導成份。但財務表和新聞何嘗沒有誤導?世上萬物都有可能誤導,唯智者不惑 。總之一切影響股價升跌的東西,皆應考慮。 例如很多投資者忽視股票的市場動能,因此不斷買入點穴股和化石股。 當投資者重視動能,那又被認為是 momentum investing。那為何不能又顧及基本面,又重視動能呢? 而為什麼技術好的投資者,時常能抓住股價的異動?抓住異動後又能坐懷不亂,這也要很強的耐性。
不是死牛之專利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0198 若大家整年都有參與股市,09年應是豐收的一年,這不是長揸死牛派的專利。長揸短炒都很好賺,只要不是亂來就可以了。長揸死摙若亂來,例如整年都揸中移動,那就不用說什麼豐盛回報了。說說題外話,我認為中移動下一年仍然會大幅跑輸,反對明年中移動會成為火車頭之說。 把資金投入高風險的股票市場,我們就是要和時間競賽。在愈短的時間內很到愈高的回報然後能全身而退,才是高手。把大量錢投入點穴股、化石股,將昂貴的機會成本浪費,並把血汗錢長時間暴露在風險中並不是智者所為。 高明的人應是有所計劃,commit 了的投資若表現不是自己所預期的,會立即找出原因,作出相應的措施,例如斬纜或者轉移投資項目等等,而不是一面痛罵市場愚蠢,一面持著股票祈禱,再諗「長揸股票才是王道」。 五至十年的期許我認為是不切實際,看中一年兩年的發展已經是很不錯。希望新手不要掉入長揸期許的陷阱,要時常檢討自己的交易和持股。 交易要有自己的章法和系統,沒有系統的交易和預測,只是斷估的高風險行為。 賺少了而拮大脾並不可怕,那是時常發生。3支股票拮大脾,但有1支股票卻食了大浪,那已賺到笑。可是迷迷糊糊的 average down 、死揸而蝕了一大截,那就不妙了。 我們以自己整個投資組合的回報著眼,那就能克服很多心理障礙。
組合拳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0768 任 何一種可行的方法,會有一set 規矩。規矩之間是互相連系,互補長短形成一個可行、有效和安全的操作法。絕對不能說,啊A那條規矩很好,我就守;B那條規矩不太好,我唔想守,做D唔做D 然後失敗就說那套系統沒有用或者失效。就好像睇中醫執劑藥,條藥方十幾隻草藥都要食才有效,不能揀起幾隻草藥唔食,然後無效,話劑藥唔得。 這些系統就是組合拳。 今天講講長揸死牛組合拳。對,長揸死牛不是一味長揸,那也是組合拳。 那組合拳是: 長揸優質股是投資王道。 成份: 1. 長揸 2. 揸的是優質股。 有一點是很多彷效者沒有留意到的,那就是: 3. 不斷有新增的現金來入市增持。 關於以上3點的問題: 1. 長揸這一點大家不會有什麼問題,死揸就是了。長揸的最大前提是,將來一定會更好,是樂觀的思想。可是,將來一定會更好嗎? 2. 判斷什麼是優質股那是很考功夫,而且所謂「優質股」也未必是能夠豐厚獲利的好股票。 3. 這個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長揸死牛是長揸,玩得咁上下日子一定滿倉,因為只買不沽。滿倉了就無法增持,例如2008年那樣,通街平貨滿倉了那就沒錢買了。但 長揸死牛派能夠表現「優於同業」的人就是不斷有大量現金生出來,在低位不斷買。若無法生出大量現金的人,只能眼光光坐艇。 舉個例,倘若有兩個死牛長揸人2008年 初持有瑞房(272),是$6的成本。一個不斷有新的現金買入,另一個沒有。有錢的那位,可以在低位兩個幾、個幾時不斷溝貨,沒錢的那位只能眼光光。結果 前者可能溝貨後持貨成本變成$3.X,沒有錢溝貨的人仍然是$6成本。到今天前者告訴你長揸王道大賺,後者卻繼續坐艇。 對前景未能確定、未有判別優質股的能力、或者沒有源源不絕的新現金玩股票的人士,用長揸死牛組合拳前,敬請三思。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