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英國白金漢宮發布聲明宣布,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將從今年秋季起“退休”,不再履行王室公務。聲明還指出,這一決定由菲利普親王本人做出,並得到女王的支持。
菲利普親王將在今年6月邁入96歲高齡,而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也在上月剛滿91歲。考慮到親王年事已高,他將在8月後不接受新的活動邀請,但不排除偶爾參加一些特定的公關活動。碰巧的是,就在聲明發布的前一天,菲利普親王還出席了倫敦羅德板球場新看臺的揭牌活動。
得知這一消息後,英國政壇多位領袖紛紛發聲明表達對親王的敬仰。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代表整個英國,向菲利普親王致以最誠摯的感激和祝願。她表示,親王從始至終對女王堅定的支持、設立的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對無數慈善機構和事業的贊助以及對英國、英聯邦和世界的貢獻令英國人在未來數十年受益匪淺。
當天,工黨領袖科爾賓也發聲祝福。他表示,菲利普親王對整個國家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希望親王“退休”後一切順利,並做些喜愛的事情。
當地時間5月7日上午8時,法國開始進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最終,馬克龍以超過65%的得票率戰勝勒龐,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隨後,歐元創下六個月以來新高。
選舉結果出爐後,當選總統馬克龍發表了勝選演講。他表示,法國長期以來面臨著經濟問題、社會差異以及道德弱化等諸多挑戰;在接下來的五年里,他稱將把消除疑慮、重拾信心為己任,團結所有願意面對和戰勝現有挑戰的法國人民。此外,馬克龍也在演講中表達了對勒龐女士的敬意。他還承諾將傾聽極端選民的心聲,保護弱勢群體並將他們團結起來;同時,他將與國內各種形式的不公平和歧視作鬥爭。
得知馬克龍獲勝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多國領導人紛紛表示祝賀。
5月7日,法國總統選舉落下帷幕。馬克龍收獲三分之二選票戰勝勒龐,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獲悉大選結果後,諸多國家元首和組織領導人紛紛祝賀馬克龍當選總統,並對未來與法國的關系進行了展望。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和法國正面臨著許多同樣的挑戰,而在應對挑戰的同時,兩國也要領導歐盟走向一個安全成功的未來。默克爾稱,兩國正在努力協調合作方法,為兩國和歐洲的福祉共同努力,而她也堅信自己和當選總統馬克龍之間的合作也會緊緊圍繞這個宗旨。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一次活動中表達了對當選總統馬克龍的敬佩之情。她表示,人民賦予了他強大的權力,使得他能夠在談判中保持堅定的立場。她希望英國也有同等強大的權力,能在退歐談判中保持堅定的立場。
然而除了表達祝賀拋出橄欖枝以外,也有領導人對新任總統寄予厚望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記者會上表示,法國曾在錯誤的領域耗費巨大財力,過去將國民生產總值的53%到57%花費在公共預算管理上,這就導致法國背負高額債務以外,管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因此他希望馬克龍能夠削減公共支出。
5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解雇FBI局長科米,這一消息震驚美國政界。就在第二天,特朗普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會面時,首度公開回應解雇一事。他表示,理由很簡單,因為科米沒有做好本職工作。
一時間,美國社會各界反應激烈。質疑和支持兩派態度鮮明。
5月10日,大批反對者齊聚白宮前,抗議特朗普的解雇行為。
民主黨參議院舒默公開質疑,主動要求撤出俄羅斯調查的司法部長塞申斯為何能影響到俄羅斯調查者的去留?他甚至懷疑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作此決定是本意還是上級指示。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要員範斯坦認為,特朗普總統解雇科米的舉動令人質疑其行為的適當性和時機。她還表示,解雇一個負責調查通俄事件的人可能會給政府帶來麻煩。
和質疑派表現不同的是,支持者則拍手叫好。
美國副總統彭斯表示,解雇科米是在合適的時機作出的正確的決定。
白宮副發言人桑德斯在記者會上稱,從總統上任第一天起,他就在考慮解雇科米的事情。而上周三科米在沒有告知司法部長和副部長的情況下,擅自召開發布會,顯然是違反了規定,致使總統作出這一決定。
近日,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被解雇一事持續發酵。5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NBC獨家采訪,就解職科米一事作出解釋。他表示,科米就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在他的領導下,FBI一片混亂,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對於白宮發布的聲明中提及司法部長和副部長給出了解雇的建議,特朗普解釋稱,這(解雇科米)是個人作出的決定,與他人無關。
相比於美國國內的廣泛熱議,俄羅斯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5月1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參加冰球比賽時接受美國CBS采訪。被問及特朗普的行為是否會影響到美俄兩國關系時,普京表示毫無影響;他甚至覺得主持人的提問非常搞笑,這與俄羅斯無關。他認為特朗普總統做事有原則,也會遵守法律憲章。
而就在當天,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赴美國訪問時,也被媒體問及此事。他當場反問記者:科米真的被解雇了嗎?並直呼純屬瞎扯。
5月12日,一種名為WannaCry的電腦病毒席卷全球。襲擊者要求用戶支付一定的比特幣來解鎖電腦,否則硬盤將被徹底清空。
截至目前,已有150多個國家的20多萬臺電腦受到比特幣勒索病毒的攻擊;英國、俄羅斯、印度以及中國等國家均在名單內。英國公共衛生體系國民保健制度內的百所醫院及診所、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以及國際快遞公司聯邦快遞等受此牽連。白宮在5月12日晚召開緊急會議。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為英國人民打下一針“定心劑”。她表示,這不是一起針對英國公共衛生體系國民保健制度的攻擊,這是一次全球性的網絡攻擊行為。
5月14日,微軟譴責美國政府並未公開更多軟件漏洞。微軟總裁Brad Smith發文稱,此次勒索病毒的前身就是今年四月從NSA泄露的“永恒之藍”黑客程序。他還表示,此次病毒事件給世界各國政府敲響警鐘,他們必須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來保護國家網絡安全。
微軟在周五立即推出了解救補丁,對已停止支持的Windows XP、Windows 8以及 Windows Server 2003都發放了特別補丁。然而,有關專家表示,黑客即將發布該病毒的變種形式,勒索蠕蟲2.0將令許多開始工作的電腦處於危險之中。
5月16日,《紐約時報》最新曝光了前FBI局長科米的備忘錄內容。備忘錄記載了今年二月科米與特朗普總統在橢圓辦公室的一次私密會議。特朗普要求科米停止對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的聯邦調查。
此次談話發生在弗林突然宣布辭職的第二天。特朗普勸誡科米“就此放手”。據悉,弗林因上任前與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通話並對副總統彭斯撒謊而突然辭職。
此外,備忘錄還顯示特朗普表達了FBI對泄漏他與外國領導人談話的記者毫不作為一事的強烈不滿,甚至放言希望那些記者都入獄。
參議院議員、少數黨領袖舒默表示對此則新聞十分震驚,他對於總統企圖“扼殺”一次調查的行為感到吃驚。
5月16日,白宮發布了一份聲明,否認科米備忘錄中的談話內容。聲明稱,特朗普總統極其尊重執法機構以及他們正在進行的調查,備忘錄中的內容不是總統與科米之間談話的真實內容。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科米對與特朗普總統的每一通電話、每一次會議都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記錄。
5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希望美國能重回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今年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剛上任之際,就簽署了行政命令,宣布美國正式退出TPP。本月初,除美國外的11個TPP成員國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會談,討論剩下的成員國如何繼續展開協定內容。
在節目中,安倍表示11個成員國已經在自由公平貿易規則上達成一致;對於美國年初退出TPP,他也深表遺憾,同時表示日本將肩負領導責任,推動談話繼續。在他看來,確保日美間的亞太地區能有一個自由公平的貿易制度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之後TPP的發展,安倍稱11個成員國的決定都是基於美國將重返TPP的條件下作出的。因為美國了解自由公平貿易規則的重要性,所以各成員國都希望美國能重返TPP。
5月17日,關於最近持續發酵的“特朗普泄密門”,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記者會上幽默地作出回應稱,拉夫羅夫竟然沒有跟他或特工分享秘密,要批評,引得臺下官員和記者大笑。他還表示,如果美國覺得有必要的話,俄羅斯隨時願意向美國國會提供一份拉夫羅夫和特朗普談話的記錄。
此外,普京還認為美國國內愈演愈烈的政治鬥爭“十分可笑”。最近的“泄密門”甚至涉及到俄羅斯的利益。同時他還譴責了造謠者,認為他們懷有十分嚴重的反俄羅斯情緒。
5月16日,科米備忘錄的曝光無疑給美國政界帶來“致命”一擊,同樣出現劇烈反應的還有股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跌372點,跌幅近1.8%。標普500指數同樣下跌1.8%,納斯達克指數重挫2.6%。
5月18日,巴西總統米歇爾·特梅爾現身為自己辯解。他在記者會上稱自己從未在任何時候贊成別人支付封口費,也沒有剝奪別人說話的權力。此外,他多次重申,自己不會因為腐敗問題而辭職。在他看來,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合理的。對此,他還要求巴西相關機構立即展開一次詳盡且快速的調查來緩解現狀,並還巴西人民一個安寧。
就在前一天,巴西《環球報》披露,特梅爾曾贊成一名企業高管給已經入獄的前眾議長庫尼亞支付封口費。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巴西議會眾議院的抗議。眾多議員要求特梅爾引咎辭職,甚至有議員要求立刻彈劾特梅爾。
此次政治醜聞使剛走出經濟衰退期的巴西再次面臨下滑。
5月18日,巴西股票下跌8.8%。聖保羅股市主要股指博維斯帕指數開市下跌超10%。跟蹤巴西股市的iShares MSCI Brazil Capped ETF(EWZ)收盤下跌16.3%。許多國外投資者擔憂政治醜聞將使得巴西的經濟改革無法通過,從而不利於在巴西的投資,便紛紛取消投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