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樸槿惠方面6日在接受韓國媒體電話采訪時表示,樸槿惠可能於9-10日在總統府青瓦臺內接受親信門獨立檢察組的當面訊問。
據韓聯社報道,青瓦臺方面正與獨檢組協調訊問事宜,出於警衛安全考慮,堅決反對總統出府受訊,府內的為民館、總統辦公室、賞春齋可能成為訊問地點。
據悉,目前樸槿惠與律師團隨時保持聯系,商量如何與訊問人員周旋,設想可能提出的問題,準備種種對答套路。預計,獨檢組將依據幕僚的口供、記事本、通話內容等詰問涉賄疑點。鑒於樸槿惠上月曾兩度喊冤稱,親信幹政說法是純屬捏造的無稽之談,她還可能反客為主質疑獨檢組辦案不公。律師團也很可能從旁指點,提供法律協助。
為防範獨檢組在訊問前再度試圖搜查,青瓦臺還在準備進行家門口的法律交鋒。針對獨檢組指責堵門抗法妨礙公務,青瓦臺反駁稱,將總統列為犯罪嫌疑人並企圖強制搜查依憲享有檢控豁免特權的現總統,屬違憲行為。
8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8日下午召開國會議員研討會,決定將黨名更改為“自由韓國黨”。這也是該黨自2012年由大國家黨改名為新國家黨後,時隔5年再度改名。
據人民網報道,“新國家黨”的黨名是2012年2月13日樸槿惠擔任該黨非常對策委員長時期更改的。因此,外界普遍認為,執政黨此舉意在與樸槿惠“拉開距離”,以擺脫“親信幹政”事件的負面影響。
據悉,“自由韓國黨”這一新黨名將於2月13日經新國家黨全國委員會表決後最終確定。
2016年12月9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彈劾案獲通過,民眾振臂歡呼。
去年12月9日,韓國國會以234票贊成通過總統樸槿惠彈劾案,至少有28名新國家黨議員投了贊成票。隨著新國家黨內訌加劇,去年12月27日,該黨內反樸派議員為了抗議總統親信弄權幹政和追究新國家黨的責任退黨。
2017年1月24日,從新國家黨退黨的反樸派在首爾奧林匹克公園舉行中央黨建黨大會,宣告成立韓國國會第四大黨——“正黨”。
韓國“親信門”獨立檢察組原計劃9日對樸槿惠進行當面調查的計劃最終流產,有人猜測樸槿惠今後會繼續拒絕接受當面調查。對此,青瓦臺一位負責人9日表示,青瓦臺並不抵制當面調查,只要與獨檢組形成信任就會接受調查,雙方繼續就當面調查事宜進行協調。
據韓聯社9日報道,青瓦臺另一名負責人也表示,接受當面調查是總統已經承諾的事宜,若雙方就調查日程達成一致,樸槿惠將堂堂正正地接受調查,當面調查可能將在不久的將來進行。
日前,韓國一家媒體報道稱獨檢組對樸槿惠的當面調查定於9日,之後青瓦臺方面譴責獨檢組泄露相關信息並提出強烈抗議,拒絕接受原定於9日進行的當面調查。此前報道稱,樸槿惠的律師團還指出經證實是獨檢組的一位檢察官向該電視臺泄露了當面調查日程。
樸槿惠接受獨檢組當面調查的日期一推再推(資料圖)
韓聯社分析稱,若樸槿惠拒受當面調查,輿論的批評之聲會進一步高漲,且會給憲法法院彈劾案審判結果帶去負面影響,因此,樸槿惠接受當面調查在所難免。據預測,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樸槿惠很有可能在下周初接受當面調查。
另一方面,樸槿惠在接受當面調查前不會公開露面,而是在青瓦臺與代理律師就如何應對獨檢組調查進行商討。部分觀點認為樸槿惠接受當面調查後會通過開記者會等形式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但青瓦臺負責人對此表示,正在考慮許多方案,具體事宜尚未確定。
2月16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憲法法院16日進行總統彈劾案第14次庭審,代院長李貞美宣布最後一次庭審將於本月24日進行,要求控辯雙方23日前提交立場材料。
樸槿惠方面對該日程安排提出異議,稱最後一次庭審前應給與充分時間核查證據,23日提交立場材料、24日庭審的做法不符合慣例。主審法官姜日源表示,控辯雙方可將對該日程安排的意見寫入立場材料中,憲法法院會再作討論。
有觀測認為,即便最後一次庭審的日期發生變化,也不會被拖得太遲,憲法法院很有可能在代院長李貞美任期結束的3月13日前做出宣判。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官員23日否認總統樸槿惠考慮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宣判前主動辭職,以換取免遭起訴。
這名官員對韓國媒體說,青瓦臺“從未考慮”樸槿惠主動辭職的可能,青瓦臺從來沒有人討論過這一選項,“不知道這樣的傳言從何而來”。
韓國媒體近來報道稱,樸槿惠可能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宣判前有條件地主動辭職,即尋求與相關方面達成某種政治協議,以避免自己因“親信幹政”事件而受到起訴。
執政黨自由韓國黨(前新國家黨)國會代表鄭宇澤日前稱,在任總統最終遭彈劾是“國家的不幸”,應就此尋求“政治解決方案”。這一表態讓樸槿惠考慮主動辭職的說法愈演愈烈。
韓國一些人士認為,樸槿惠如果主動辭職,可以避免憲法法院的裁定進一步造成國政混亂。但也有人認為,樸槿惠方面試圖通過“體面”下臺,逃避法律懲處。
韓國憲法法院22日決定,把原定於本月24日就總統彈劾案舉行的最後一次庭審推遲至27日。韓國司法界普遍預測,即使最終庭審日期有所推遲,憲法法院仍有可能在此前所宣布的3月13日前做出宣判。
另外,負責調查“親信幹政”事件的特別檢察組23日表示,在特檢組調查期限28日結束前,將有條件地暫緩起訴樸槿惠。韓國媒體認為,特檢組可能會等待憲法法院裁定結果,再行決定提出起訴時間。
對於在韓國三星集團總部工作的高管來講,24日的一封郵件令他們議論紛紛。
這一天,三星集團宣布:為了履行在國會聽證會上所做出的承諾,確定將在近期著手解散三星集團內部的未來戰略室。
2月6日,樸槿惠親信崔順實幹政特別調查委員會在國會舉行首次聽證會,三星、LG、SK等大企業掌門人以證人身份出席。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在聽證會上曾表示將解體集團未來戰略室。與此同時,三星集團還宣布退出韓國大型財閥的聯合體“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此後LG和現代汽車等大型財閥紛紛退出該組織,而這個組織正是在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的主導下設立的。
不過,對於許許多多的高管來講,未來戰略室的解散,意味著小到由崔誌成未來戰略室長一手決定的高管級早6點半的上班時間,大到三星集團內部的決策方式以及人事調動,將可能因此發生變化。
而這也是韓國“閨蜜幹政”醜聞發生之後的一些變化之一。
三星將面臨巨變
三星集團的未來戰略室前身是由1959年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成立的“秘書室”,此後經歷了組織變動,於2010年更名為“未來戰略室”,該機構因掌管三星集團旗下子公司的長期戰略與決策,不屬於三星集團旗下任何一個子公司。
不過在近期“閨蜜幹政”醜聞的調查過程當中,未來戰略室也被部分媒體認為是政府和企業間產生腐敗的“沃土”。
而據此前韓聯社的報道,為了就三星集團卷入“閨蜜幹政”醜聞負責,三星集團未來戰略室的一把手崔誌成和二把手張正基相繼引咎辭職。
其中,崔誌成曾任李在镕的個人導師,而李在镕被捕後,崔誌成曾被認為是可能在他入獄期間負責管理三星的熱門人選之一。
李在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三星集團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三星集團著手解體未來戰略室的背後,與李在镕本人認為‘承諾的事情應該盡快兌現’的意誌有很大關聯;相信這個措施將有利於各個子公司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獨立決策。”
“相信我們此後所走的路,將是三星公司79年歷史上從來沒有走過的一條路。”這位負責人強調。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未來戰略室解散以後,除了崔誌成和張正基宣布辭職之外,其他人員將分配到三星電子、三星物產及三星生命三大子公司;三星也暫時不考慮再設立類似的代替機構。
另據了解,三星集團在李在镕被捕後出臺了新規,將加強公司對資金捐贈活動的管控力度,凡金額達到或超過10億韓元的捐贈活動,則必須要經過董事會的批準,而此前只有捐贈達到或超過股東產權0.5%(約6800億韓元)時才需要得到董事會的批準。
崔誌成
獨檢組調查期限延長受阻
而作為調查包括李在镕賄賂案在內的“閨蜜幹政”醜聞獨立檢查組,卻面臨著即將結束調查期限的尷尬。
據韓國媒體報道,2016年12月21日開始進行的獨立檢查,根據韓國的有關法律,將在2017年2月28日前結束調查;而若需延長調查期限,則要向總統申請並得到批準。
但根據韓國有關法律,獨立檢查組的任命者是韓國總統,樸槿惠相當於是給調查自己的檢查組發放了委任狀。
此後,獨立檢查組考慮到調查對象的特殊性以及需要證實的嫌疑點較多,於2月16日向韓國總統代理、國務總理黃教安提出延長獨立檢察組的調查期限。
不過,黃教安對於獨立檢察組的要求一直沒有任何回應,並表示將在28日當天給出最終結論。
對此,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院內發言人奇東旻在向第一財經記者發送的郵件中明確向黃教安要求延長獨立檢察組的調查期限,並敦促總統樸槿惠聽取民意,向民眾悔罪,接受法律的審判。
與此同時,奇東旻還表示:希望現執政黨自由韓國黨放棄守護樸槿惠的“小聰明”,虛心聽取民意,並參與恢複遭到樸槿惠政府破壞的法律秩序和正義。
反樸與親樸遊行同時進行
另一方面,民眾對於樸槿惠政府的怒火仍在持續。
本月25日,第17次反對樸槿惠的“燭光遊行”在首爾及全韓多個城市同時舉行,據主辦方預測,遊行共吸引了107萬民眾參加,而當天正是樸槿惠就任四周年的紀念日。
在遊行現場,許多民眾舉起蠟燭,以及代表著“歲月號”沈船事故的黃色氣球,高喊要求樸槿惠下臺、處罰崔順實等幹政勢力的口號。
與此同時,在距離燭光遊行不遠處,由韓國保守勢力及親樸槿惠組織舉行的親樸遊行也在同時進行,部分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的議員也參加到遊行中。
當天參加遊行的許多親樸民眾舉著韓國國旗及美國的“星條旗”,大喊擁護樸槿惠的口號。
一位披著美國“星條旗”的老人向第一財經記者大喊:“現在要拉下樸槿惠的,無論是國會、媒體還是受盎惑的民眾都是賣國賊,我們不能忘記樸正熙(樸槿惠的父親,前韓國總統)開發韓國的功勞”
但對於為何披著星條旗而非韓國國旗,以及來自哪里的提問,這位老人都沒有回答。
此前,親樸遊行的主辦方曾表示將沿著“燭光遊行”往常的遊行線路進行遊行,因此引來對雙方發生沖突的擔憂。但最終因為韓國警方投入多輛警車,將雙方的遊行隊伍隔離開,沖突並沒發生。
在燭火遊行上一位來自首爾麻浦區的李女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是一名普通的孩子母親,也是一個家庭主婦;但是當看到電視里樸槿惠勢力仍然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道歉,並且還試圖顛倒黑白,我感到無比的憤怒”。當天的遊行是2017年以來聚集民眾最多的一場反樸遊行。
“我們希望既然因為我們的投票錯誤,選擇了一位違背憲法精神、違背正義的總統;那麽,我們也要高喊正義,為我們的下一代,至少要打造稍稍有正義的國家。”李女士說。
對此,韓國政治分析家金成模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一方面,隨著韓國憲法法院提出的3月13日判決越來越近,贊成和反對雙方的遊行也肯定將愈加激烈。”
“與此同時,與親樸遊行中反對獨立檢查組的聲音相呼應,黃教安很有可能將拒絕獨立檢察組的期限延長要求,與此同時自由民主黨也將試圖集結更多的保守勢力,以準備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而無論最終結果將會如何揭曉,韓國國內的矛盾將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智慧,來解決這一難關,給民眾帶來信心。”金成模認為。
韓國憲法法院27日下午召開樸槿惠彈劾案的最後一次法庭辯論。此後,憲法法院將進入內部的審結程序並起草相關文書,並最終擇日開庭宣判彈劾案結果。
自從韓國國會通過樸槿惠彈劾案後,樸槿惠被停止執行總統職務,對於她的處置則交由韓國憲法法院進行判決。對於樸槿惠的“下一步棋”該如何走,也自然成為了輿論關註的話題。
第一財經記者結合韓國的有關規定、韓國媒體的報道及法律界人士的看法,盤點了樸槿惠剩下的選擇。
判決的變數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根據韓國《憲法法院法》的有關規定,只有獲得6名及以上的憲法法院法官的贊成,彈劾案才能獲得通過;而這個數字不因為法官數字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在此前的2004年,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曾陷入彈劾風波,但最終因在9名憲法法院法官中,僅有3名法官贊成,彈劾最終未獲通過。
2017年1月,憲法法院長並兼任憲法法院法官的樸漢徹(音譯)因任期原因離任,故現階段韓國憲法法院僅有8名法官。
不僅如此,被任命為代院長的李貞美(音譯)法官的任期也將在3月13日截止;因此韓國憲法法院為了保證判決的公正性,多次表達出了將在3月13日做出判決的決心。
與此同時,樸槿惠總統方的代理律師團提出,憲法法院的判決一定要在9名法官全部在場時作出,否則將違背有關法律。
除此之外,律師團還指責該案主審法官姜日源一貫存在偏見。
按照樸槿惠律師團的說法,姜日源采信有問題的證據;多向辯方證人發問,且發問時總是以批評開頭;為了簡化控訴內容,他還允許國會以“非法”手段變更其彈劾決議內容。
另外,憲法法院還宣布將最後一次庭審日期定在2月27日,根據慣例,憲法法院將在兩周內做出最終裁決;而考慮到此前憲法法院曾多次提出將在李貞美法官離開前進行判決,因此輿論普遍認為彈劾判決將在3月10日或13日中的一天進行。
但同時韓媒也以“盡快解決國家內部混亂”的原因,不排除提早進行判決的可能性。
彈劾前下野?
在憲法法院的庭審流程忙碌進行的同時,以韓國政治圈為主的部分人士提出樸槿惠“2月底3月初主動下野”的解決方式。
對於這種解決方式,由執政黨自由韓國黨分離出的“正黨”鄭柄國(音譯)代表在一次會議上公開表示:“希望總統能夠盡快摒棄以‘小聰明’試圖躲避的方法,並做出正確的決定。”。與此同時,“正黨”將從本月26日起,每天舉行黨內時局會議。
除此之外,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等韓國其他黨派也批判解決方式,並認為樸槿惠團隊的“拖延戰術”是為了躲避懲罰的“小聰明”。
不過,有匿名的韓國法律界人士分析道:“個人認為,在可能出現的三種選項中,樸槿惠最有可能選擇主動下野的選項,畢竟這對於樸槿惠來講是有好處的。”
這位人士稱,首先,根據韓國的有關法律,如果是自己主動下臺,則能夠享受韓國前任總統可享受的禮遇和福利;但若被彈劾,則先不說樸槿惠本人的名譽,在禮遇上也將大大縮水,除了安保項目之外的絕大多數禮遇將被剝奪。
其次,這位人士註意到:無論是在憲法法院庭審時的律師團,還是在每周舉行的親樸槿惠的遊行中,都多次出現了有關否定憲法法院和彈劾裁判的話語。
“特別是金平宇律師,在親樸槿惠遊行中更是直接表態‘如果彈劾案得以通過,韓國將會陷入內亂狀態,憲法法院將陷入自取滅亡的境地’,這恰恰說明樸槿惠及其親信,正在尋找否定彈劾判決的借口,並為彈劾判決前的下野提供借口。”他說。
這位人士還說:“與此同時,雖然眾多民眾正在舉行反對遊行,但樸槿惠的身邊還是有一部分以‘親樸遊行’參與者為代表的右翼勢力;而對於樸槿惠本人來講,這些勢力是樸槿惠能夠進一步做動作的源泉之一。”
而根據分析,如果彈劾裁決最終被憲法法院通過,那麽樸槿惠將被定為“違反法律,並違背憲法精神”的犯罪者,在此情況下,即便是親樸的右翼勢力,也很難為樸槿惠找到辯護的借口。
“而根據法律界的意見,如果樸槿惠在裁決前下野,則失去了對象的裁決最終將很有可能被否決或被駁回結束;因此,樸槿惠將很有可能選擇以主動下野,將自己的主張停留在主張層面,以保護支持她的人士。”他說。
韓國負責“親信幹政”事件調查的特別檢察組28日結束其調查活動,認定總統樸槿惠為涉腐嫌疑人。
特檢組發言人李圭喆確認,特檢組懷疑樸槿惠與“親信幹政”事件核心人物崔順實共謀收取賄賂,隨後以給予企業商業照顧作為回報。不過,樸槿惠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做出宣判之前仍是在任總統,享受司法豁免權。
由於代行總統職權的總理黃教安拒絕延長特檢組調查期限,特檢組的調查活動於28日結束。是否繼續調查樸槿惠涉案行為將由常設檢察機構決定。
在調查期限最後一天,特檢組決定對17名涉案嫌疑人提出起訴,包括崔順實、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以及青瓦臺前政策調整首席秘書安鐘範。特檢組此前已起訴13名涉案人員。
李圭喆表示,李在镕涉嫌犯有行賄、違反特定經濟犯罪法以及在國會聽證會上作偽證等罪。崔順實則涉嫌收受賄賂以及幫助其女非法進入梨花女子大學等,特檢組計劃尋求沒收崔順實非法所得財產。
由於特檢組在調查期限內就三星案件耗費大量時間,有關樂天等其他大企業涉案活動的調查將移交常設檢察機構。特檢組3月6日將舉行新聞發布會,進一步闡述調查結果。
另外,韓國憲法法院2月28日啟動針對總統彈劾案的閉門評議,法院8名法官悉數參加。韓國媒體報道,閉門評議將持續兩周左右,憲法法院有望在3月13日之前對彈劾案是否成立作出宣判。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韓媒報道,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於當地時間10日上午11時,對總統彈劾案進行宣判,決定樸槿惠命運的一天即將到來。
此前,韓國憲法裁判所已批準宣判當天在審判庭進行現場直播。憲法裁判所有關人士透露,憲法裁判所考慮到總統彈劾案審理的重要性和國民的高度關註等因素做出了上述決定。
據悉,在現場直播獲得批準的情況下,最終宣判的全過程都將被公開。
憲法裁判所之前僅針對四起案件批準進行現場直播,分別是2004年已故前總統盧武鉉彈劾案、遷移行政首都案、BBK特檢法權限爭議案以及統合進步黨解散案。
韓國國會2016年12月9日通過針對樸槿惠的彈劾動議案,憲法法院按相關程序應在180天內作出最終裁決。
韓國親信門獨檢組3月6日公布最終調查結果,去年12月前後,韓國檢方曾認定樸槿惠涉嫌濫用職權、強迫、強迫未遂、泄露公務機密等8大嫌疑。此次最終調查結果顯示,獨檢組在這一基礎上追加了收受賄賂、濫用職權(三項)和違反醫療法等5項嫌疑,樸槿惠共涉嫌13項罪名。
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在當地時間3月10日上午11點(即北京時間3月10日上午10點),就總統樸槿惠彈劾案做出最終判決。
隨著判決時間的臨近,韓國國內的緊張氛圍不斷升級,表面的平靜下實則暗潮湧動。
表面平靜
雖說決定韓國日後的政局的彈劾判決在即,但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的首爾還是井然有序。記者先後前往首爾東大門、光華門以及首爾部分高校,發現當地民眾並沒有過多的恐慌或激動情緒,生活正常。
作為韓國金融機構、政府機關較為密集的地區,光華門一直是遊行的“高發地點”。自從‘閨蜜幹政’醜聞爆發以後,幾乎每周六都會舉行‘親樸’及‘反樸’勢力的遊行。但判決前夕,卻出人意料的平靜。
除了光華門,記者也先後走訪了東大門、明洞以及首爾高麗大學,除了幾則標語,並沒有看到有關樸槿惠彈劾事件的蛛絲馬跡。
“我希望樸槿惠能被彈劾,為韓國恢複一點點正義。”在光華門附近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的金女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里的確是有一些人員在午間就彈劾事件進行討論,但總體對於工作影響不是很大。但她會通過電視關註彈劾的最終判決結果。
而在高麗大學經管系就讀的一名中國留學生表示,身邊一些韓國同學會就彈劾一事進行討論,他們也常常從電視里關註彈劾案的進展。在韓國各大學的中國學生會以及華人組織紛紛發布公告,提醒在韓華人盡量少接觸遊行現場,註意自身安全。
彈劾前夕
不過,在韓國憲法法院所在的首爾安國站附近,氣氛已經有所不同。
首爾安國站一帶作為仁寺洞、三清洞、北村韓屋村等知名旅遊景點的所在地,現場從安國站連接憲法法院的小路已經被韓國警方嚴格控制,由數十輛警車組成關卡,禁止任何無關人員進入。
在安國站周邊,既有反對彈劾的舉著太極旗的遊行隊伍,也有贊成彈劾的燭光遊行隊伍,雙方都通過演說等方式,為彈劾前夕增添緊張的氣氛。
而據韓國媒體的報道,為了保證彈劾案期間的穩定,本月9日韓國警方從地方各個城市調派數萬名警力前往首爾,並針對10日的首爾發動“甲級警戒令”。
與此同時,韓國的網絡上也出現了許多未經確認的消息。據韓國網民的爆料,“閨蜜幹政”案爆發後近四個月未露面的韓國總統專機,近日出現在了韓國城南市的空軍首爾機場附近。韓國青瓦臺對此沒有做任何回應。
另外,還有一名支持彈劾的韓國網民在社交網絡上曝光了由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向在野黨及韓國國會發出的公函;該網民解釋稱,如果10日的彈劾得以通過,大選就將提前進行。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這份公函顯示韓國將於3月20日正式對外公布總統選舉日期、最晚在4月16日之前結束各黨派候選人的登記;並於5月9日正式舉行總統選舉。
樸槿惠沈默應對
對於即將舉行的彈劾判決,韓國國會彈劾起訴委員會的有關人士接受韓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憲法法院前任院長樸漢徹在卸任前確定了3月13日之前結案的方針,因此10日宣判在預料之中,並表示將“順天應人”,接受來自憲法法院的判決。
樸槿惠今天並沒有對外發聲。青瓦臺的一位負責人在通話中向記者表示:“今天總統並沒有更多的行程,而是準備以平淡的心態觀看結果,並根據結果作出回應。”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根據韓國有關法律規定,與普通法院不同,韓國憲法法院遵循單審制,也就是沒有上訴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