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多起網售註射玻尿酸致殘背後 微商+微整形=高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786

2014年10月28日,患者小菲稱多次網購“玻尿酸”進行註射整容,卻引發鼻梁腫大等情況,武警廣東總隊醫院醫生診斷為註射了有害物質“奧美定”。圖為小菲在演示自己是怎樣自助註射隆鼻的。 (東方IC/圖)

據行業內匯總的信息推算,在互聯網上經銷整形產品和服務的“微商”,已占領了過半市場,與上門洗衣、打車軟件等產品不同,這類非法營銷的服務,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

對於網售整形這樣的新事物,除了創新監管手段之外,正規整形機構能否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才是成敗的關鍵。

當24歲的吳弘被送到醫院急救時,她還穿著註射時換上的浴袍。2015年1月,這個家住寧波奉化的90後少女聯系網絡賣家葛某,購買整形產品玻尿酸,並由葛某上門註射。

註射兩小時之後,吳弘的視網膜呈灰白色。“我當時就告訴她,複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接診的寧波市李惠利醫院眼科醫生黃瑞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玻尿酸阻塞了患者的視網膜中央動脈。這類栓塞發生兩小時內,視網膜將完全壞死。

2015年5月15日,寧波市奉化人民檢察院通過媒體披露,將對嫌疑人葛某進行審查起訴,這也是當地第一起網絡銷售註射玻尿酸致殘案件。2014年以來,在湖南、廣東、江蘇等地已出現過多起網購玻尿酸註射造成的失明毀容等傷害事件。

當下如火如荼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以優惠、便捷的服務著稱,然而當移動互聯網的創業者們開始涉足以玻尿酸為代表的微整形行業,卻蘊藏著致命的風險。

據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偵辦該案的人員透露,通過微博微信售賣整形服務的行為日漸增多。2015年年初,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稽查支隊也破獲了一起以售賣玻尿酸為主的假藥案。此類案件利用微信朋友圈、QQ好友、淘寶等渠道銷售玻尿酸等產品,違法行為隱蔽、手段靈活,卻危害極大。

2015年5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針對假冒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應到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正規醫療機構或醫療美容機構進行註射美容。

根據國家食藥總局規定,玻尿酸屬於風險最高的三類醫療器械,須經相關部門批準才能銷售使用。然而南方周末記者在赴寧波等地暗訪中發現,在網上兜售玻尿酸的“醫生”、經銷商,並未取得銷售使用玻尿酸的資質。在這個危險產業鏈中,賣藥、註射、中轉銷售等各環節,都能在微博微信中隱秘地完成。

“這些微商已經把正規市場擠壓得非常小了。”國內第一家“三甲”整形專科醫院註射美容中心創建人、原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註射中心主任全玉竹稱,根據業內匯總的信息推算,這類“微商”已占領了過半的註射微整形市場。

什麽是玻尿酸?

玻尿酸,學名透明質酸鈉,是大量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及真皮層中的透明膠狀物質。註射型透明質酸在2003年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於皮膚除皺。

來去無蹤的“微商”

號稱“寧波最受歡迎的”的哆來咪微整形工作室,主要經營場所是一間不到10平米的小屋。床邊的飄窗擺著各種針頭、棉簽和一次性醫用手套。在小床上可以承接包括文眉、種睫毛、註射玻尿酸、瘦臉針等所有微整形業務。

2015年5月24日南方周末記者暗訪時,該工作室的主人“A哆萊咪”,正用微信為前來註射玻尿酸的熟客“排隊”。預約的方式簡單至極:

“空嗎?”

“空。”

“剛好在附近,我上來打個下巴。”

“好。”

微信上幾個字,就做成了一單2500元的玻尿酸註射生意。

“微信售賣玻尿酸的圈子是封閉的,以人脈關系為基礎。這對監管是一個挑戰。”寧波市市場監督局辦案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曾接到信報,說某公寓內存在網售非法醫療器械,但到公寓里轉了幾圈,都找不到這個場所。

“A哆萊咪”的工作室就在一間酒店式公寓內,門口連房間號都沒有。顧客預約上門時,她會親自下樓來接。

信任,在這個圈子里非常重要。無論是工作室,還是走穴的整形醫生,見到客戶的第一句話都是:“你是誰介紹過來的?”

 

答案並不複雜,回答從“微博上看的”“朋友微信轉的”也能過關。

而“A哆萊咪”等微商獲取顧客信任的方式,則是尖下巴、高鼻梁的自拍微信頭像,還有朋友圈中一張張“註射前”與“註射後”的對比圖片。

真正讓官方警示信息失靈的,是熟人社交網絡的口碑營銷。

來自廣東湛江的85後劉麗,私下註射玻尿酸已經好幾年,她表示自己堅決不看註射玻尿酸致殘的信息和媒體報道:“我只相信身邊的朋友,她們在朋友圈分享在哪兒做得效果好,我也去。”

微商之上,還有混跡於網絡的各類經銷商。

南方周末記者以代理身份在微信上咨詢一個名為“草莓姐姐”的玻尿酸經銷商,對方稱,只要繳納1500元的代理費,就能獲得所有“宣傳材料”,同時低價購入她從國外“帶回來”的進口玻尿酸,平均每毫升的利潤可以達到“500-1000元”(隆鼻每次註射1-2毫升左右,編者註)。

代理賣出玻尿酸註射劑後,“草莓姐姐”還能為客戶免費預約醫生,她自稱在國內各地知名的整形美容醫院,都有合作醫生,可以“買貨送註射”。客戶只要支付醫生上門註射費500元。

在假冒偽劣玻尿酸的產業中遊,是無數個像“草莓姐姐”一樣的經銷商,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只存在於微信微博上,卻能完成銷售玻尿酸針劑、預約註射醫生、處理註射糾紛等“一條龍”的服務。

經銷商大多混跡於上海、寧波、廣州、深圳等沿海一帶。“玻尿酸的集散地也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全玉竹說。

而產業鏈最頂端的供貨商,則依“仿貨”與“走私貨”的差別,有不同的來源。

2014年,寧波市市場監督局曾與當地公安一道,破獲了一起涉及全國30個省份的特大制售假藥案。該局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材料顯示,國內仿制的玻尿酸大多來自山東。而走私進入國內的玻尿酸,其經銷店大多在沿海各口岸城市。來自韓國的玻尿酸通常從沈陽入境,來自歐美的則經深圳走私。

全玉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業界最流行也最隱蔽的造假方式,是“奧美定+玻尿酸”的組合。

奧美定是一種化學合成物水凝膠,曾廣泛應用在整形行業,最早用於隆鼻、隆胸等填充整形上。2006年,國家藥監局明令取消了奧美定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全面停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很多美容機構囤積的奧美定,一下子賣不出去了,只能便宜處理。”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尹寧北說。便宜處理的方式,就是把它和玻尿酸摻在一起。這樣既能暫時降低奧美定的副作用,又能以假亂真。

遊走網絡的“走穴”醫生

線下灰色產業與同樣隱秘的線上銷售的結合點,通常出現在上海、杭州和廣州等地召開的各類美容博覽會上,這也是監管部門抓住“實體”的為數不多的機會。

在新近召開的上海美容博覽會上,一個經銷商向暗訪南方周末記者兜售幾百元一支的玻尿酸,據說“毫無風險”:“在我這買幾支回去,讓朋友給你打,你再給她打。”

表面看來,註射玻尿酸其實很簡單:用酒精局部消毒,打開針劑和藥物一體化的玻尿酸外包裝,紮針、推藥,完事。

“但整形醫生和機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處理並發癥,在醫院,搶救設備就在手術室里,但在家或者非法場所註射,什麽都沒有。”尹寧北說。

據悉,人體面部靜脈多是雙向流通,玻尿酸也可能隨血流進入顱內,造成腦梗,嚴重時將致命。此外,醫生在註射時,必須通過解剖學知識和患者皮膚的顏色、觸感判斷註射處有沒有重要的動脈。專業的整形醫生甚至能夠憑借經驗,通過玻尿酸註入皮膚時的手感判斷註射位置是否安全。

然而,和大多數微信賣家一樣,為吳弘註射的葛某,並沒有執業醫師資格。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我國對玻尿酸以及其他微整形的監管側重於產品,並沒有設立統一的整形專科醫生資質。

“類似的事情,在臺灣不太可能發生。”臺灣知名整形外科醫生李久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臺灣整形外科醫生有統一的準入制度和嚴格的數量限制,每年能夠獲得整形外科醫生資格的人不超過20個。

“我們發的認證證書都是給客人看的。”廣州某“微創美容外科研修進階班”發起人“郭老師”毫不諱言自己機構的“資格證書”並無實際用處。

尹寧北指出,在公立醫院醫生看來,為了“一點小錢”,失去了公立醫院的平臺並不值得。所以在微商市場上,大多數都是“不那麽入流的”醫生。

哆來咪微整形工作室負責玻尿酸註射的,是A哆萊咪的男朋友,微博顯示,他的畢業院校是溫州某醫科大學,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年醫生,就辭職和A哆萊咪一起開了這間工作室。

對走穴醫生來說,打假冒玻尿酸“出事”後,善後並不難。

全玉竹曾經問過一個走穴醫生,“不害怕出問題嗎?”對方回答:“如果安撫不了病人,就消失,再找另外一家微商合作。”

“最好的時代” 結束了

微商的營銷客觀上也撬動傳統的美容市場。這也是為什麽明知非法且有風險,消費者還是趨之若鶩。

玻尿酸美容,曾經是“高端人士的消費”。瑞典進口玻尿酸“瑞藍“的出廠價大約是1800元,而最初進入中國時,銷售定價在8000元一支左右。從商業角度來說,那是微整形行業“最好的時代”,其投資回報率,甚至高於房地產。

最直接的體現,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外科的招生熱度。尹寧北發現,過去都是分數低的學生才會被調劑到整形外科,但最近兩年,整形外科專業招考分數也是全院最高的。

但在全玉竹看來,,微整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其根本原因就是散落全國的“A哆萊咪”和“草莓姐姐”們。

“我們一直忽略了那些非正規機構和個人,現在他們已經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全玉竹說,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國醫師協會美容分會等學術會議上,業內匯總的信息表明,非正規玻尿酸的消費群體,大約是正規整形美容機構的3倍以上。

正規軍比不上雜牌軍,首先輸在營銷上。

全玉竹指出,依據行業內最新的統計:做“開門生意”的整形美容機構,吸引到一個客人,需要付出2000到5000元的宣傳成本。

而在微博微信中的宣傳幾乎零成本。顧客的口口相傳,朋友圈可以“共享”的效果圖,以及假冒偽劣玻尿酸低廉的成本,都讓這個產業越做越大。

其次是微商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務。

在微商“草莓姐姐”所提供的產品中,就包括許多未獲得國家食藥總局批準的進口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價格便宜,“年輕人比較喜歡”。

迄今為止,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上市的註射用純玻尿酸只有六種。全玉竹認為,受可用產品類型的限制,這也是正規軍與雜牌軍的對抗中處於不利地位的原因。

“如果註射美容趨於成熟,準入產品變多,價格更親民。那麽去網上找玻尿酸的人,也可能回歸公立醫院。”全玉竹說。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吳弘、劉麗為化名。陳希茹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14

中消協就老虎傷人事件發聲:高危遊覽項目僅發警示不夠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發生3個月後,受傷遊客向動物園方提出賠償要求,動物園則表示自己沒有責任,不需要賠償。據京華時報報道,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負責人表示,除切實有效的警示、告知外,經營者還應采取實質性措施保護消費者安全。

今年7月23日,延慶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發生一起遊客被老虎襲擊,造成1死1傷的慘劇。延慶區委宣傳部發布消息稱,事件系當事遊客在自駕車遊覽猛獸區的過程中,私自下車,突遭老虎攻擊所致。動物園曾與遊客簽署了《自駕車入園遊覽車損協議書》,載明“進入園區的自駕車必須關好、鎖好車門、車窗,禁止投餵食物,嚴禁下車;如因違反上述規定發生的車輛損傷和人員傷害,自駕車主應負相應的責任”。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負責人表示,野生動物園對兇猛動物采取散養方式,組織遊客參觀時,一般應當配備具有特殊保護裝置的專門車輛,如防野獸襲擊的鐵籠外皮等,以保護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而私家車不具備防護裝置,容易被兇猛野生動物撲咬、損壞,極易發生意外狀況。

對於這種巨大風險,野生動物園應當全面評估,充分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保護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屬於法律的強制性要求,經營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到位。

中消協法律部負責人表示,在消費者自駕車遊覽過程中,可能發生車輛受損、機械故障、遊客患病、生理需要等需開門求助的多種情形,致使消費者暴露在兇猛動物的攻擊範圍內。作為組織開展高度危險遊覽項目的經營者,僅發放警示說明、簽訂協議書是不夠的,對於涉及消費者生死存亡的重大事項,應當采取與項目危險程度相當的更加有效的措施,保障消費者安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相關負責人表示,除切實有效的警示、告知外,經營者還對車輛進行檢查、加裝防護裝置、強制落鎖、挖掘隔離壕溝、配備自衛工具等。同時,應設置救生員、配備麻醉槍等緊急救助設備。經營者如不能采取實質有效措施保障消費者安全,有關風險隱患將始終存在。

昨天,中消協強調,此次發聲不是要幫不守“規矩”的遊客爭賠償,而是為了督促經營者必須審視自己的責任,真正把消費者的風險降到最低,為了更多的消費者免遭不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73

歐央行登場在即:歐元或成2017“高危貨幣”

北京時間周四晚,歐洲央行將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關註的是,在通脹上行背景下,行長德拉吉會否透露縮減QE的可能性?以“法國脫歐”為主的一系列大選風險將如何影響歐元區?

眼下,歐元可謂是交易員眼中的“高危貨幣”,2017年也或是歐元的“不破不立”之年。“從2014年5月的峰值(1.40)一路跌到 2015年3月(1.05,接近對美平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歐元一共跌掉3500點,跌幅近25%。此後進入盤整,走出了近2年的平臺整理走勢。這兩年的調整,是為了之後繼續下跌而洗盤呢?還是為後市的絕地反擊而蓄力呢?” KVB昆侖國際全球交易首席分析師魏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不確定性發酵,歐元/美元1.0380的日線收盤價被突破後,那麽歐元將向美元平價再次發起沖擊。”

摩根士丹利則認為,歐元區政治風險高企,這可能會加劇歐元下跌動能,當前超跌的英鎊可能是理想的替代品。但這一操作的風險在於,“歐央行或傳遞出擔憂通脹的信號,這可能意味著歐央行將可能會收緊貨幣政策。”

(來源:KVB)

歐央行或維持寬松

主流觀點預計,德拉吉本周可能會打消市場對於退出QE的疑慮,同時他可能也會排除實施負利率的可能性。

去年12月以來,歐元區通脹率持續走升。根據Eurostat,歐元區2016年12月HICP(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為1.1%,較11月的0.6%大幅攀升,這也反映了油價的大幅攀升。但歐央行認為,基礎通脹仍沒有一個穩固的上升趨勢。展望未來,鑒於當前的原油期貨價格,整體通脹可能會進一步上升,但是基礎通脹指標仍或在中期才能逐步提升。

2016年12月,歐洲央行宣布維持三大主要利率不變,並宣布延長將於明年3月到期的QE(800億歐元/月),從2017年4月到12月每月購買600億歐元資產。盡管是延長QE,但是200億歐元的規模縮減被市場解讀為逐步退出QE的開端。不過,德拉吉當時否認了這種可能性,通脹離2%的法定目標仍有距離。

歐洲央行2月16日公布的1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其認為,逐漸削弱刺激措施可能危及通脹的進程,需要保持穩定的刺激措施。

整體來看,兩年來,QE已經產生實效。德國的失業率下降到了統一後的新低5.9%。歐元區整體失業率現在報在9.6%,為2009年5月以來最低點。歐洲央行預計,2017年GDP增長1.7%,9月份預期增長1.6%。

政治風險高企

盡管經濟基本面在複蘇,但若以“英國脫歐”這一政治風險為前車之鑒,其對GDP的打擊不容小覷。美國大選剛剛平息,歐洲又迎來了大選的風波——德國、法國和荷蘭將在未來三個月舉行大選,政治風險成為市場開始定價的一股重要推力。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法國總統候選人、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以“法國脫歐論(Frexit)”展開競選;而希臘再爆違約危機,歐元區主權債權人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希臘救助條款產生新的分歧,令市場擔憂希臘能否獲得下一輪援助,這一些都讓全球投資者再次把焦點轉向歐洲,避險情緒導致歐元承壓。

備受關註的法國大選分為兩輪,第一輪為4月23日,第二輪為5月7日。若在第一輪中,有人能夠獲得超過50%的選票,那麽他直接當選為總統(但此情況幾乎沒有發生,因為候選人很多)。第一輪中排名前兩位的候任總統將於兩周後進行第二輪選舉,票高者獲勝。

當前的候選人為 :極右派“國民陣線”勒龐(Marine le Pen),共和黨(傳統右派)菲永(Francois Fillon),社會黨(左派,也就是目前執政黨)哈蒙(Benoit Hamon),法國前經濟部長曼努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他本來是社會黨的人士,後來不滿現任總統奧朗德的執政理念,脫離了社會黨,於2016年5月創建了“前進黨”,宣稱不左不右,作為獨立候選人進行大選),還有極左讓-呂克·梅郎雄(Jean-Luc Mélenchon)。

根據最新民調,勒龐一直處於榜首(28%左右),隨後是菲永為(20-21%),再次是馬克隆(18%)。法國大選可以被看成此三人的“三國殺”。

也正是因為法國不景氣,其成了民粹勢力的重災區,因此主張脫歐的勒龐民調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初步判斷,她勢必將進入5月7日的第二輪大選,但業內人士也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其進入第二輪之後,難以取勝。因為曾經在法國歷史上也出現過極右黨進入第二輪大選的情況,為防止民粹勢力執政,左右黨派在第二輪投票時將票全部投給另一位候選人,稱為‘左右聯合狙擊’。這也是為何民粹黨很難在法國最終贏得勝利的原因。”

在馬克隆和勒龐之間,一個有個人的野心,一個想讓法國變成另外一個國家,他們都會讓法國陷入重大的體制危機。有歐洲問題研究專家對記者表示,盡管菲永此前陷入貪汙醜聞,但其最終當選的可能性仍較大。

歐元“不破不立”

在歐洲政局的不穩和潛在風險預期下,歐元對美元在剛過去的二月份下跌了超過2%,而同期黃金上漲超過3%,可見,市場是對2017年歐元大戲開幕做好熱身準備,歐元大概率將對美元和英鎊下行。

歐元的風險已經體現在幾方面。首先,“德債2月28日上漲,德國以創紀錄低位的收益率完成兩年期公債標售,獲得強勁需求;原因一方面是德國央行大量買入,另一方面就是私人投資者擔心歐元區可能解散,遂買入德債避險。” 魏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此外,美聯儲近期釋放了明確的3月加息信號,且2017可能加息2-3次。“盡管歐洲經濟數據轉好,就業和通脹仍相對疲軟,使我們無法看到在2018年有加息的任何奢望,因此歐美兩國的分化將日趨顯著,會導致市場對於歐元的謹慎態度。下半年歐元區的通脹假如上升到了一個階段,才有可能看到歐央行改變策略,使歐元獲得支撐。” 魏巍稱。

再者,摩根士丹利認為,“尤其是隨著大選的臨近,歐元/英鎊已經跌破了200日均線,這是自2015年中期以來的主要支撐位,我們認為這可能會加劇歐元下跌動能。”

該行提及,2016年中期,全球儲備資產配置中,63%為美元資產,20%為歐元資產,只有4%是英鎊資產,“未來歐元區政治風險以及相關的歐元債券波動性,可能會使基金經理避免配置歐元資產,英鎊可能是一理想的替代品,因為英鎊當前的價值已經大部分計入了未來的風險,在歐元/英鎊觸及0.8事便可做空,0.88止損。”

(來源:KVB)

魏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斷加劇的波動性也將使得歐元成為交易員的青睞標的。“歐元/美元周線級別的阻力1.0800的價格,是目前歐元無法逾越的鴻溝。 歐元想要翻身,先要看到周線收盤價格高於1.08, 否則,就只能在1.08的下方掙紮,甚至繼續向下,跌破平價。”

在他看來,“1.0500和1.0380扮演著日線級別的支撐角色。 破了1.0500的日線收盤價格的歐元很有可能擺脫近幾日的震蕩修整格局開始加速下跌,並且去找1.0380的下一個目標的概率很大。 如果再破了1.0380的日線收盤價後,那麽歐元將向美元平價再次發起沖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441

機艙毒霧綜合症殺機師空氣受引擎潤滑油污染 飛機常客高危

1 : GS(14)@2015-02-23 14:24:34





■機艙空氣安全威脅經常乘搭航機的乘客。互聯網


【英國首確認】客機空氣安全響起警號!英國死因研訊報告首次確認,英國航空公司副機師韋斯特蓋特(Richard Westgate)三年前死於「機艙毒霧綜合症」(Aerotoxic syndrome)。不但威脅機組人員,乘客也受影響,估計佔總數約10%,報告促當局採取緊急措施預防事件重演。事件恐掀起患上此症的多間航空公司機組人員或乘客的索償官司。



多塞特高級驗屍官佩恩(Stanhope Payne)上周五就韋斯特蓋特的死因交報告,指他的身體確實出現長期暴露於航機空氣中有機磷酸酯(organophosphate)的症狀,確認他死於機艙毒霧綜合症,但報告沒提及他駕駛了多少小時民航機才染病。韋斯特蓋特死前有嚴重頭痛、精神錯亂、眼疾和失眠。報告指機艙空氣中存有機磷酸酯,長期暴露會損害健康,機組人員更有可能因此死亡;機艙也沒有實時監察系統確保空氣質素,報告促英航和民航局(CAA)八星期內提交改善措施。


死者韋斯特蓋特

前英航空姐失工作能力


這是英國官方首次承認機艙毒霧綜合症導致機組人員死亡。經常坐飛機者易患此病,皆因機艙空氣受污染,由於客機在高空飛行時,外面空氣寒冷且稀薄,若要將外面空氣抽入機艙,乘客會難以抵受,故客機會抽取飛機引擎壓縮空氣進入機艙,但這些空氣常被機械和潤滑油磨擦時產生的有毒霧體污染,或混入鎳及鎘等重金屬微粒,過量吸入會引起神經性症狀。英航前空姐帕松(Dee Passon)亦飽受機艙毒霧綜合症困擾逾十年,指報告令業界正視問題。她九六年首次在機內遇到毒霧,當時機組人員都因呼吸困難送院,自此她便長期咳嗽,健康日漸轉差;○八年感全身神經痛,其後確診患上機艙毒霧綜合症並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她六年前成立關注團體,促業界正視問題。



受影響乘客佔一成


韋斯特蓋特的代表律師坎農稱:「這份報告強而有力,英國驗屍官首次得出機艙空氣確實對機上的人造成損害的結論,而業界多年來矢口否認。」他正代表另外約五十名同樣患上「機艙毒霧綜合症」的機組人員和兩名乘客訴訟,包括國泰、阿聯酋、阿提哈德航空公司、Thomas Cook和easyJet。他還指出經常搭飛機的乘客容易患此症,料受影響的佔乘客量一成。國泰機艙服務員工會主席黎玉嬋曾接觸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主席吳敏兒,引述吳稱英航的機艙毒霧問題在波音757和767珍寶客機等細機的情況較嚴重,黎表示,據她了解目前僅波音787客機宣稱不再用引擎泵氣系統,國泰多用大機,問題不似細機嚴重。黎玉嬋表示,據吳敏兒稱,英航一直堅持機艙空氣無問題,指去世機師是患情緒病,死因報告還機師清白,仍有其他機師正受同樣問題困擾,工會協助他們籌款解決生活困難,而據真人真事拍攝的新電影《A Dark Reflection》,亦會講及毒霧事件。本港律師黃國桐指,機組人員可按僱傭合約追討公司,乘客方面,若航空公司知道空氣中存在的物質會影響機艙中所有人的健康,公司有責任賠償,惟乘客比機組人員停留在機艙的時間短,要證明被機艙空氣影響,要依靠科學數據支持。BA稱會考慮死因報告建議,CAA則指「乘客和機組人員毋須過份擔心」。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本報記者



機艙毒霧綜合症Q& A

Q:甚麼是「機艙毒霧綜合症」?
A:因在飛機機艙長期吸入受污染的空氣所引致的疾病。客機在高空飛行時,從引擎抽入的壓縮空氣,會被機械和潤滑油磨擦時產生的有毒霧體污染,令機艙空氣混了太多機油。
Q:這病有甚麼症狀?
A:出現疲勞、呼吸困難、視力模糊和出現認知障礙等急性或慢性症狀,部份不適症狀只屬暫時性,但嚴重可對神經造成永久損害。
Q:如何得知機艙空氣受污染?
A:輕微機油外洩會產生異味,乘客會出現出汗或嘔吐的症狀;嚴重的污染會令機艙煙霧瀰漫,並透出淺藍色煙霧。
Q:誰是高危一群?
A:機組人員長時間在機艙工作,最易中招。經常乘搭飛機的乘客都有機會將吸入的毒霧累積體內,因為身體未及分解就再登機吸入毒霧。
Q:有甚麼預防措施?
A:死因研訊報告要求英航和民航局於四月十三日前提交改善措施;惟現時機艙沒監察系統確保空氣潔淨。據報現時只有波音787客機是唯一民航機安裝獨特裝置,讓機組人員和乘客可吸入沒高溫分解及有毒機油污染的空氣。




常搭機名人回應

旅遊作家項明生:「一年搭超過廿次。拜神都會被麒麟撞倒,有乜好擔心?坐噴射客機未試過不適,喺肯雅同緬甸坐螺旋槳小飛機時要全程彎腰,令我有啲不適。」





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擔心機艙空氣質素,航空公司應公佈機艙空氣質素、致病物質數據。試過喺機艙感到頭痛不適、手腳麻痹,空氣唔好亦會引致咳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23/190516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32

高危活動 保障額較少

1 : GS(14)@2015-07-21 02:35:56

【上天下海】市面上大部份旅遊保不包高危活動,康宏理財(1019)聯席董事梁惜君建議,倘若消費者旅程中計劃要「上天下海」,必須留意保單會否就高危活動提供保障,以及保障額會否自動下調。以三井住友之旅遊保為例,其對部份高危活動提供有限度保障,若參與熱氣球、水肺潛水、冬季運動、滑水、急流漂筏、帆船航行、滑浪風帆、吊索跳或騎馬,遇上意外而引致身故或身體受傷,醫療費用及意外保障僅為50萬元,而正常醫療費用及意外身故賠償分別為100萬元。至於恒生旗下的昆士蘭旅遊保險,則就部份冬季運動、潛水活動及其他受保特別活動之醫療費用及意外賠償額維持不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13/192176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62

做家務 打字易致手勞損主婦 OL彈弓指高危

1 : GS(14)@2015-10-23 07:39:26

【本報訊】手指底部接近手掌的位置腫痛、屈曲或伸直時發出啪啪聲響,可能是患上「扳機指」。廣華醫院骨科副顧問醫生黃慶昌表示,家庭主婦、電腦一族都是患扳機指高危人士。病情嚴重連屈曲或伸直手指都感困難,市民避免雙手太操勞,定期做手部舒筋運動,有助預防扳機指。記者:梁麗兒扳機指學名是「屈指肌腱鞘炎」,病因是患者手掌的屈肌肌腱,因過勞出現發炎、腫脹等症狀,甚至變厚形成結節,影響肌腱活動。原理是當手指屈曲時,肌腱不能順暢地在腱鞘內滑動,腫脹位置更可能卡在管道,以致手指伸直時有困難,或要用力彈開才能扳直,故扳機指又稱「彈弓指」。




嚴重須做手術放鬆腱鞘

黃慶昌表示,長時間、經常或過度用力屈曲手指,都是引致扳機指「元凶」。常提重物,缺乏休息,例如家庭主婦買餸常「拎重嘢」、工人搬貨、上班族長時間用電腦打字,都是高危一族。患者會感手指底部、即掌指關節腫痛;影響手指活動,嚴重不能伸直或屈曲,甚至夜晚痛醒。部份患者會將手指痛症與其他疾病混淆,類風濕性關節炎雖也有手指痛症狀,但前者通常雙手同時發作,尤其早上起床時手指關節特別僵硬疼痛。痛風多在腳趾或膝關節發作,少在手指發作。臨床上扳機指患者可靠消炎止痛藥物或藥膏減痛。若病情較差或要注射類固醇藥物消炎,甚至接受手術放鬆卡住結節的腱鞘。黃估計,該院過去一年約有400至500宗扳機指求診個案,其中80人曾接受放鬆腱鞘手術。該院一級物理治療師潘惠貞表示,現時求助患者主要為40至60歲女性。70%為家庭主婦、30%從事文職工作或經常活動手指工作人士,如打字員、倉務員等。不少患者會感手部肌肉疲累,甚至要向前臂或膊頭肌肉借力,導致「成隻手」都覺繃緊、僵硬。她曾接獲有年約40歲女文員因長時間用電腦打字,以致雙手中指均罹患扳機指,其中一隻手指要接受放鬆腱鞘手術。市民定時休息手部,並進行運動舒筋(見圖),可預防扳機指。患者減少提取重物,避免扭毛巾、「擰罐」等動作,可防止惡化。早期患者,做15至20分鐘冰敷,有消炎降溫作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3/19344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49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首次陀B孕婦高危

1 : GS(14)@2016-04-18 12:08:53

【話你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又稱「產科急性假性黃色肝萎縮」,為發生在婦女懷孕約28至40周時的罕見致命疾病,多數患者為懷孕約35周的首次懷孕產婦,若懷多胞胎等也較易發病。該病病發急速,病徵包括持續惡心、嘔吐、上腹痛、經常口渴、尿頻和出現黃疸等。


■孩子在醫院接受治療。


目前AFLP成因仍未能確定,醫學上多推測為懷孕引起激素變化,使體內脂肪酸代謝發生障礙,並對包括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可引致病人短期內死亡。但若能及早診斷或及時終止懷孕,可減低死亡風險。《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8/19575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450

【健康online】濕熱天氣塵蟎大量繁殖 鼻敏感發作高危

1 : GS(14)@2016-05-25 09:59:13

近日悶熱天氣最適合塵蟎繁殖,容易令鼻敏感發作,鼻水流過不停,更有機會因鼻水倒流氣管,造成氣管過敏。耳鼻喉科醫生表示,本港佔9成鼻敏感患者的致敏源是塵埃及蟎蟲,雖然鼻敏感無法根治,但只要定期清洗床舖、服食抗組織胺及使用類固醇藥物,均能有效舒緩及控制敏感症狀。記者:伍雅謙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表示,現時天氣潮濕悶熱有利塵蟎繁殖,近兩周因鼻敏感求診的患者較平日勁升一倍。鼻敏感部份症狀與傷風感冒相似,會出現流鼻水、鼻塞、鼻水倒流及咳嗽等症狀,但鼻敏感患者咳嗽會較少,也會有眼鼻痕癢的情況,但不會出現發燒及喉嚨痛等症狀,而一般傷風感冒約數日便會痊癒,鼻敏感症狀則可持續一整季。林稱,雖然塵埃及蟎蟲是本港最常見的致敏源,但溫差亦會令敏感症發作,除出入冷氣間會導致過敏外,部份人進食時,口腔會因熱食令溫度改變,同樣會刺激到鼻腔流鼻水。因鼻及氣管同屬呼吸系統,兩者能同時出現過敏情況,鼻敏感患者若有鼻水倒流入氣管,便會令氣管痕癢及咳嗽,所以若能控制鼻敏感,也能同時減少氣管過敏的症狀。過敏症大多與遺傳基因有關,林指,若父母其中一方患有鼻敏感、濕疹或哮喘等,子女出現過敏症的機率也較大。若要減少敏感症狀,首先應減少接觸致敏源,塵蟎常見於睡房床舖及被舖,體積只有0.2至0.3毫米,肉眼無法看見,靠進食人體皮屑為生,建議每周用60℃以上水溫清洗床單及被單,才能有效分解塵蟎及其排洩物,窗簾及地毯也需定期清洗。鼻敏感人士可以鹽水沖洗鼻腔,林建議將400毫升開水混合半茶匙鹽,以針筒將鹽水注入鼻內,能洗走鼻內致敏源及黏液,減少過敏症狀。氣管敏感者則可以蒸氣暖和口腔及鼻腔,蒸氣含有水份,也能稀釋氣管黏液,減輕過敏症狀。他指,雖然鼻敏感及氣管敏感不會斷尾,但患者服食抗組織胺及使用類固醇藥能有效舒緩症狀,不過類固醇藥物需由醫生處方,以免錯誤使用導致反效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5/196267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51

最高危上市公司 你懂的 高仁

1 : GS(14)@2016-08-09 07:46:51

2016-08-09 HJ
繼3月細價股孖展斬倉風潮後,7月底有一隻細價股遭到沽空機構狙擊,單日股價跳崖式暴瀉近九成,引發了「火燒連環船」的效應,同一莊家的多隻細價股被連環斬倉。「高仁指點」話你知,高仁的「豬狗朋友」對事件亦相當關注,一起探討最高危的香港上市公司。

在披露對話實錄之前,請各位「巴打」與「絲打」重溫人物背景,簡介如下:

戴孤劃──又稱為「戴Sir」,《信報》「蠱壇辨虛實」專欄作家,上市公司大股東,經常欺壓小股東;

沈繼司──核數師,熟悉會計制度、對數字敏感,但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

高 仁:最近有一隻細價股畀沽空機構狙擊,單日股價高台大插水,引發細價股火燒連環船被斬倉,相信睇到各位「巴打」一目一驚心。

戴孤劃:唉……香港最近呢幾年真係風雨飄搖,既有上市公司股東抵押股票被斬倉,又有著名富豪飯堂嘅兄弟爭產案,而家仲要搞多一單細價股暴瀉事件。你哋覺得邊一類型嘅上市公司最高危呢?

沈繼司:以我嘅經驗嚟睇,應該會係民企。

高 仁:我都知阿媽係女人……

沈繼司:Mmm……我諗老公同老婆一齊打拚捱苦出嚟,果啲上市公司應該會係最安全。夫婦同心,其利斷金嘛!

戴孤劃:咁又未必,要睇返上市公司係咪做得好喇。如果做得唔好,上市公司就會安全啲;相反,如果做得好,上市公司就會好唔安全。

沈繼司:點解嘅?

兄弟血緣親疏有別

高 仁:你咁都唔知!?因為,老闆通常有錢就會身痕,就算老婆靚唔靚都冇乜關係。

沈繼司:咁「老豆」把上市公司傳畀嗰仔,呢啲上市公司應該會安全嘞啩?

高 仁:咁要睇吓「老豆」有冇「福氣」,只有一個仔嘅上市公司就相對安全啲;相反,「老豆」愈多仔嘅上市公司,就可能會愈危險。

沈繼司:「老豆」愈少仔愈有「福氣」?我唔明喎……

戴孤劃:(普通話)因為,要看看他們是哪一種的「鐵哥們」(高仁註:戴Sir又賣廣告,意思解作兄弟)嘛!「鐵哥們」的血緣親疏是有分別啊!

高 仁:戴Sir講得冇錯呀。以燒鵝馳名嘅「富豪飯堂」,第二代同房兄弟都會因股權問題反目,母公司要被迫清盤;另一間「富豪飯堂」兄弟姊妹係同父異母,股權梗係爭崩頭;又好似我哋而家食飯嘅唯一上市茶記,「巴打」股東合作近40年,奶茶、奶油豬做到出晒名,亦都疑似內訌醞釀賣盤。

沈繼司:OK!OK!咁邊類型民企會較安全呢?

戴孤劃:如果民企手頭有錢,控制公用事業或知名品牌,代表業務穩定,相對較安全。仲有,如果民企老闆有頭有面,亦會相對較安全,因為爆煲會有名譽損失嘛。另外,老闆年紀老邁,亦會相對較好。

沈繼司:戴Sir嘅分析都啱嘅,幾十億以下嘅地區性民企可能係最恐怖,尤其係來自出名造假數嘅福建省。

高 仁:係咩?好,等我搵Daisy幫手做吓research先。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最高危上市公司 你懂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60

IS滲回教國家 印尼高危

1 : GS(14)@2016-08-10 07:37:10

■恐怖襲擊陰霾籠罩東南亞,印尼當局本月5日拘捕6名疑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激進份子。


【本報訊】內地收緊對東南亞三國的簽證限制,皆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近年在中東冒起後,其影響力迅速蔓延至東南亞。其中在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IS更聲稱有分支,IS的追隨者更試圖在東南亞發動襲擊。



大馬拘15恐怖分子


雖然東南亞國家已加強反恐的情報工作,但恐襲陰霾仍揮之不去,最近一宗是印尼警方於本月5日拘捕6名疑策劃用火箭襲擊新加坡的恐怖分子,令各國的戒備再度升級。繼去年泰國四面佛恐怖襲擊造成20人死、逾百人受傷後,IS聲稱在東南亞策動了多次襲擊,其中印尼及馬來西亞因屬伊斯蘭教(回教)國家,前者有多達九成國民為穆斯林(回教徒),後者亦有六成;而泰國南部國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有助IS吸納新血從事恐襲,三國面臨的IS威脅也較為嚴重。去年底開始,馬來西亞警方曾拘捕10多名以吉隆坡鬧市為目標的恐怖分子。今年6月底,兩名IS恐怖分子在吉隆坡向一間酒廊掟手榴彈,導致8名觀看歐洲盃足球賽球迷受傷。警方其後拘捕15名恐怖分子,包括兩名警員,並揭發恐怖分子策劃在馬來西亞刺殺高官政要。■記者黃祺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0/197302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