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銅價再刷四年半新低 投資者質疑中國央行刺激力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41

QQ圖片20141229113847

銅價今日再度刷新近四年半來低點,盡管周末中國政府出臺了類似降準效果的刺激措施,但投資者似乎對此存在質疑。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連續月高級銅(HGZ4)今日早盤一度下跌2%至2.7965美元/磅,創下2010年6月8日以來最低點。

中國央行周末發文確認非銀同業存款納入存貸比暫不繳納準備金,印證了上周三的市場傳言,此舉將令銀行的存款大大增加,使其有條件發放更多貸款。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舉措相當於變相降準。中國的銅消費量占全球40%。

在中國經濟增速不斷下滑的背景下,全球投資者聚焦中國是否能出臺更多強力的刺激措施,而本次的這一“變相刺激”似乎未能達到投資者預期。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全球期貨(RBC Capital Markets Global Futures)的高級副總裁George Gero說:“盡管投資者一直在等待中國釋放更多刺激措施的消息,但周三市場行情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Gero說到:“投資者認為過去的刺激措施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因此這一次他們略微產生質疑。”

他繼續說:“總的來說,銅市人氣相當消極,此次下跌不是個好兆頭。”

中國經濟降速和供給過剩是2014年籠罩在銅市的最大陰雲。

Linn Group策略師Ira Epstein表示:“部分賣盤是由於基金等大型投資者在年底前出脫虧損的倉位。”

“價格越低會導致更低的價格出現,”Esptein說:“原以為中國消息會極度利好銅價,但事與願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78

“銅業大佬”邁科何金碧:銅價終會反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55

中國最大的金屬交易公司之一邁科集團表示,由於中國建築需求回暖,銅價將從目前的5年低位開始反彈。

邁科集團官網,邁科集團主席何金碧曾在2005年成功預測到了銅價的上漲。而當時市場普遍看空銅價。事實證明,在2006年5月前的一年間,銅價從每噸3000美元暴漲至每噸8000美元。

何金碧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雖然中國經濟正處於調整期,而用進口金屬獲得融資的方法已經趨冷,但現在中國依然對銅有需求。他說:

商品貿易融資並沒有提升中國的實際需求。我想總的來說,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和城市建設將處於正常水平。

受美元上漲、油價下跌以及中國12月官方PMI數據創18個月新低影響,倫銅價格下跌。周一,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一度下跌1.7%,至每噸5966美元,跌破6000美元整數關口,創下2009年10月來最低點。 

不過花旗集團指出,中國的銅消費依然強於PMI數據所反映的情況。花旗分析師David Wilson指出,從電線到空調,大量家庭用品需要以銅作為原料,而2014年,中國家庭用品產量大幅增長。Wilson說:

中國的銅消費端2014年快速增長,這被疲軟的PMI數據所掩蓋。 而同時,銅的供應今年將有所減少。全球最大的銅礦都已經下調了其預期產能。

因供求關系的改善,花旗集團預測銅價將於今年下半年回升至每噸7000美元。

何金碧說:”現在中國的消費和政策還不明確,但是如果你看一下,中國長期的消費並不差,而需求也比較活躍。在中國,對火車、地鐵和城市交通的投資正在增長。人們可能簡單的看到房地產市場疲軟,不過城市中心的改造、農村的改造、基礎設施的投資不斷增加。所以,對原材料和工業金融的需求正保持合理的增長。“

何金碧表示,盡管市場預計今年銅將供大於求,但供應和需求很可能達到平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51

在劫難逃:銅價崩盤壓垮全球礦業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54

在原油、鐵礦石價格腰斬之際,銅價暴跌令曾經的商品“避風港”也不複存在,全球礦業股遭到了“血洗”。

華爾街見聞昨天曾報道,倫銅在亞市早盤突然自由落體式暴跌,最高跌幅達8.7%,滬銅開盤不久即跌停,這觸發了礦業股的拋售潮。

市值最大的銅礦企業Freeport-McMoRan Inc. (FCX)的股價昨天跌了10.93%至18.74美元,這是該公司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價,全球第三大銅礦商嘉能可(Glencore Plc ,GLEN)的股價則跌逾9%,第一量子礦業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 Ltd)收跌13%,盤中曾暴跌27%。除此以外,必和必拓、力拓等公司的股價均下挫。

QQ圖片20150115081434

出於對金屬最大消費國中國的經濟的擔憂,今年以來,倫銅已經跌了12%。在此次銅價暴跌前,世界銀行下調了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並提到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場“可控的放緩”。

實際上,銅價是近一兩年大宗商品中來表現相對堅挺的。2014年原油暴跌了46%,煤價跌了41%,鐵礦石重挫51%,而銅只跌了14%。

彭博引述德銀分析師Jorge Beristain稱,在一眾慘跌的商品中,銅算是“避風港”,但是現在這個“避風港”也遭到了血洗。“這很可怕,你能去哪里呢?現在沒有地方可以躲藏。”

這也給試圖尋求多元化戰略的礦商巨頭們一個響亮的耳光。以往他們堅持自己的多元化戰略:生產不同的商品以求規避風險,避免所有的商品一起下跌。可是現實沒有想象中那麽美好。

“采礦業的多元化戰略是假的多元化戰略,大多數工業金屬大多都是跟同一個需求主體密切相關的,那就是中國。”晨星公司的分析師Dan Rohr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18

銅價如果複制原油的跌勢 還要再跌44%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59

銅價正在崩盤。

隔夜,紐約銅價跌超6%,已低於2.50美元/磅,創四年多新低。周三亞市盤中LME期銅價格更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盤中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

在此之前,原油價格在半年的時間里下跌超過50%,大宗商品幾乎全線下挫。周三,包含22種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重挫13%,盤中一度跌破100整數大關,觸及2002年8月以來新低。

據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一位買方分析師給出了下圖,並寫道:

如果銅價加速追趕原油下跌的步伐,我們還會看到更多“銅價創下N年新低”的新聞標題。 

該分析師還補充道:追上原油下跌的幅度意味著銅價還要再跌44%。

copper-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23

中國資金一手導演銅價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64

1176041825034061054

銅價周三創下五年半新低,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分析師稱本次暴跌是中國投資者大幅拋售所驅動的。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繼上海期銅價格下跌逾7%以後,周三亞市盤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盤中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

當天COMEX期銅也在中國市場開盤以後大幅下跌近7%,至2.5美元/磅下方:

20150113-copper5,w_640

花旗(Citi)分析師David Wilson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當前(銅價的下跌)與基本面無關,皆因供應大幅過剩所致。隔夜上期所的大規模拋售引發了LME更多賣單。

麥格理(Macquarie)分析師Vivienne Lloyd昨日也表示,淩晨中國資金“贏得了一個回合”,“大部分的拋售都發生在開盤後第一個小時,資金都在尋求賣出止損點位,而賣出平倉導致價格猛跌。”

經濟放緩打壓銅價?

油價的崩盤以及對全球增長放緩的擔憂,使銅價成為最新的受害者。本周一LME期銅跌破6000美元/噸的重要關口,為2009年10月以來首次。周三銅價崩盤前不久,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 報告中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無序的放緩”的擔憂,並且將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4%下調至3%。

銅作為一種工業金屬,廣泛應用於建築和電子設備,因而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風向標。《華爾街日報》稱,世界銀行的報告沈重地打擊了銅價。

大宗商品交易公司Linn Group的經紀人Ira Epstein告訴該報:

銅價下跌就是在說,世界經濟不會平穩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幾乎全軍覆沒。周三,包含22種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重挫13%,盤中一度跌破100整數大關,觸及2002年8月以來新低。

於是,油價暴跌引發的不安、對大宗商品的悲觀情緒,加之季節性因素(春節前後,中國實物銅需求下降),成為近期銅價重挫的主要原因。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一位交易員稱:

如果你把三個因素都考慮到,且銅價已經丟失關鍵支撐位,那麽這樣的暴跌就在所難免了。投資者趁著這樣的看空氛圍,推了銅價一把,試探它可以跌到什麽水平。

跌也中國 漲也中國?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部分分析師認為,銅近期是被過度拋售了,與基本面不符。與原油市場不同,銅市場不存在大量的過剩供應。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去年的銅使用量創下了紀錄。

麥格理的Lloyd表示,“銅不是原油,這個市場上沒有OPEC。” 該投行預計今年僅有9.88萬噸精銅過剩。Lloyd表示:

這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可以被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SRB)輕易地解決掉,而該局是一個對價格敏感的買家。當認為價格便宜時,SRB喜歡牽涉其中。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介紹過,高盛稱今年二季度銅價可能反彈,這將取決於中國政府在一季度的購買量,季節性需求上升及潛在需求釋放的力度。

去年12月曾報道,高盛金屬團隊指出,銅價會跌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最終購買人——SRB的購買量。去年11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國儲局可能一直在悄悄地大舉買入,防止銅價創新低。

巴克萊銀行也表示,鑒於銅庫存“相對低”、需求相對健康以及供應問題持續顯現,銅價料可尋得支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31

銅價崩盤 誰是最大受害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68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本周一跌破每噸6000美元重要關口,為2009年10月以來首見,自此以後銅價加速下跌,周三亞市盤中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

qq-20150114100726

摩根士丹利今日發布“商品手冊”,分析不同商品市場的情況。在提到銅時,高盛繪制了一張圖表,顯示了全球主要產銅國和地區。如果銅價進一步下跌,這些國家的采銅工業將受到巨大的打擊。

智利是全球第一大產銅國。中國、秘魯和非洲一些國家也在過去幾年加大了銅的產量。

copper supply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33

中國資金崛起 混沌投資主導銅價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17

IMG_3663

就在幾天前,在國外只有銅市場的行家才聽說過混沌投資。而現在,這家中國的對沖基金是金屬交易界的熱門話題。

在本周的銅價暴跌中,混沌投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中國的對沖基金在國際金屬市場的影響力正不斷擴大,而混沌是其中一家。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到,銅價周三創下五年半新低,而本次暴跌很可能是中國投資者大幅拋售所驅動的。

繼上海期銅價格下跌逾7%以後,周三亞市盤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盤中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當天COMEX期銅也在中國市場開盤以後大幅下跌近7%,至2.5美元/磅下方。

20150113-copper5-w-640

混沌投資的交易周三產生了巨大的市場影響。混沌投資當天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激進的出售銅期貨,將銅價壓至2009年來最低水平。

一名資深交易員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如果你認為美國的交易員十分激進,那這些人要比美國的交易員大三倍、快三倍、瘋狂三倍。他們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

現在還不清楚混沌周三使用了多少資金來壓低銅價,或者他們是否已經關閉了做空的交易。不過交易員稱,混沌的行動時點精妙,混沌出手時,市場正因油價暴跌而下跌。

上海混沌投資只是中國眾多活躍在商品市場中對沖基金的其中一家。浙江敦和等投資公司在商品市場也十分積極。

由於基於電腦的高頻交易越來越普及,中國基金們采取的激進策略可以對市場產生即刻的影響。與2014年三月的跳水相似,交易員們表示,商品價格正越來越受到中國的影響。中國是全球原材料第一大消費國。

商品交易公司INTL FCStone的期貨經紀Edward Meir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以前,價格由歐洲設定,美國和中國跟隨。現在,趨勢在轉向亞洲。這些中國基金有許多的彈藥,有許多的資金流入它們。它們在大倉位交易上毫無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693

銅價有望創三年多來最大周跌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40

547371preview4

因能源價格下跌導致開采成本下降和市場預期中國需求放緩,本周銅價有望創下三年多來最大周跌幅。

本周銅價已經下跌7.4%,周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盤中一度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今年迄今,銅是彭博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中表現最差的金屬商品。

伴隨著世界銀行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彭博商品指數周三重挫13%,盤中一度創下2002年8月以來新低。

下周二(1月20日),銅的最大消費國中國將公布2014年四季度GDP數據,市場預期該數據將創2009年以來新低。今晚,銅的第二大消費國美國將公布12月工業產出數據,市場預期為環比下降0.1%。

根據研究公司CRU Group的預測,今年中國對銅的需求增長將從2014的5.5%放緩至4%。摩根士丹利預計,中國占到全球銅需求的45%,而美國為8%。

投顧公司Fat Prophets的資源分析師David Lennox告訴彭博社,“市場太過於關註負面信息”, “甚至連美國經濟表現也不能”改變市場的負面情緒。

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社會融資規模遠超預期,銅價今日已是連續第二日反彈。

本周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跌破每噸6000美元重要關口,為2009年10月以來首見。此後銅價加速下跌,並在周三達到了崩盤的地步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部分分析師認為,銅近期遭到了過度拋售,與基本面不符。與原油市場不同,銅市場不存在大量的過剩供應。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去年的銅使用量創下了紀錄。

麥格理的Lloyd表示,“銅不是原油,這個市場上沒有OPEC。” 該投行預計今年僅有9.88萬噸精銅過剩。Lloyd表示:

這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可以被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SRB)輕易地解決掉,而該局是一個對價格敏感的買家。當認為價格便宜時,SRB喜歡牽涉其中。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介紹過,高盛稱今年二季度銅價可能反彈,這將取決於中國政府在一季度的購買量,季節性需求上升及潛在需求釋放的力度。

去年12月曾報道,高盛金屬團隊指出,銅價會跌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最終購買人——SRB的購買量。去年11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國儲局可能一直在悄悄地大舉買入,防止銅價創新低。

巴克萊銀行也表示,鑒於銅庫存“相對低”、需求相對健康以及供應問題持續顯現,銅價料可尋得支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11

中國”空銅派“開始撤退 銅價會否反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58

BF-AI883_CMDCOP_P_20150102171658

眾所周知,市場不會永遠做單向運動。

過去一周大幅反彈的原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此前原油多頭的潰敗也被認為是銅價在上月中旬崩盤的原因之一。

當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月期期銅價格為5675美元/噸,較上周的低位5339.5美元有所回升。

銅價是否會緊隨原油進一步反彈?這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上期所和LME內上月建立起來的空倉的規模和性質。

據路透社,有跡象表明上期所的部分空頭已經撤離。

空頭撤離上期所?

該社稱,現在通常認為本輪銅價暴跌是由中國幾家對沖基金對上期所期銅發動猛攻引發的。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1月14日,繼上海期銅價格下跌逾7%以後,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盤中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

以敦和投資公司(Zhejiang Dunhe Investment)和上海混沌投資(Shanghai Chaos Investment)為代表的中國對沖基金被認為是猛攻的主要發起者之一 。

1114104be8

圖一展示了過去幾年中,上期所期銅價格、交易量和未平倉量(Open Interest)之間的走勢關系。其中,未平倉量創下歷史新高,而成交量也飆升至歷史第二高。

此前,唯有2013年4月和2014年3月的成交如此活躍。巧合的是,在這幾個月中, 銅均遭到了大幅拋售。不禁讓人聯想,這次是不是中國“空銅派”的又一個傑作?

11415536fc

圖二展示的時間周期相對較短,同樣是上期所期銅價格、交易量和未平倉量之間的走勢關系。

有兩個地方值得註意:

第一,未平倉量在1月30日達到了峰值,銅價似乎遭遇了第二輪狙擊。

第二,隨後,隨著價格自低點反彈,未平倉量也急劇下降。

標準銀行分析師Leon Westgate本周二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的銅市投機者在1月第二周和最後一周兩度大舉做空之後,眼下似乎正準備退場。”

根據上個月的交易活動分析,Westgate估計,中國投資者最初的空頭頭寸大多數建立在4.2萬元人民幣/噸(現在匯率約6722美元)至4.5萬元人民幣之間,而在4萬至4.1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區間內成交量最大。

他表示:

上期所主力合約目前成交價在每噸4.04萬元人民幣左右……看來空方賺到的利潤或許沒有此前預期的那麽多。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可能意味著,假如價格繼續回升,後市將會出現又一輪空頭回補。

但中國資金最近對期銅的追殺,或有更深遠的意義。

深遠意義

它凸顯出亞洲投資者日益增長的實力、以及他們在全球金屬市場上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全球金屬市場決定著從鋁制飲料罐到鉛酸電池等金屬制品的價格。

摩根大通估算,三大金屬交易所(L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上期所)的期銅持倉量從2006年的約700萬噸,增加到2014年的約1250萬噸。其中上期所所占的份額從2006年的約6%增至2014年的約26%。

摩根大通表示,上期所增加的市場份額完全來自LME減少的市場份額,因為CME的占比基本不變,為13%至14%,而LME所占的份額則已從2006年的82%降至去年的60%。

中國基金為何在上月大舉做空期銅還不得而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分析師表示,相對於他們的歐洲或美國同行,在中國的許多投資者更不看好賤金屬價格走勢。

這大概反映出他們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健康狀況的擔憂(中國銅需求約50%來自房地產市場),以及對政府打擊影子銀行的擔憂。一些事例表明,打擊影子銀行會影響交易員進口銅的能力。

這兩個因素往往被西方投資者忽略,他們相信中國一貫的銅消費模式將持續下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49

銅價下跌難阻零關稅 中國-智利自貿區下一個10年怎麽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154.html

銅價下跌難阻零關稅 中國-智利自貿區下一個10年怎麽走?

一財網 潘寅茹 繆琦 2015-08-27 16:46:00

今年恰逢中國與智利建交45周年,同時又是中國-智利雙邊FTA簽署10周年。自今年1月1日,根據FTA落實的時間表,中國與智利雙邊進出口中97%以上的產品都實現了“零關稅”。下一個10年,中國與智利的自貿區未來該如何前行?

距離顯然阻隔不了雙邊經貿的發展。

8月23~28日,由智利前總統愛德華多·弗雷(Eduardo Frei)領銜的智利經貿代表團到訪上海、北京,開啟為期一周的“智利周”(Chile Week)活動。弗雷帶領的經貿代表團中,除了來自智利約10個行業的企業家代表外,還包括了經濟、農業、工程、經貿等智利政府主要部門的負責人,約150人。

盡管智利是與中國距離最遠的國家之一,但中智關系創下了多個第一。1970年,智利成為南美洲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999年,智利是拉丁美洲第一個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2004年,在拉丁美洲,智利首先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2005年,智利成為首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拉美國家。

今年恰逢中國與智利建交45周年,同時又是中國-智利雙邊FTA簽署10周年。自今年1月1日,根據FTA落實的時間表,中國與智利雙邊進出口中97%以上的產品都實現了“零關稅”。

弗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強調,此行在為智利企業尋找中國機遇的同時,智利也希望與中國一起探索,下一個10年,中國與智利的自貿區未來該如何前行。

10年自貿紅利:智利不僅有銅礦

2005年,在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智利總統拉各斯的見證下,中智雙方在韓國釜山APEC會議期間簽署《中智自貿協定》。中智自貿協定主要覆蓋貨物貿易和合作等內容,之後雙方還簽署並實施了關於服務貿易、投資的補充協定。

在FTA的催化下,10年間中智雙邊貿易額變化顯著。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中智貿易額已達341.52億美元,是2005年的4.8倍。中國已成為智利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智利則成為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總結自貿區帶給智利經濟的最大變化,智利貿易部副部長安德烈斯·雷沃列多(Andreis Rebolledo)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FTA促使智利出口的多元化,告訴世界,智利不僅僅只有銅礦。”

智利央行數據顯示,作為世界最大的銅礦出口國,銅礦產業是智利經濟的半壁江山,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和出口額的2/3。在對華貿易中,去年,智利的銅礦出口占全部對華出口的77%。而在2010年,這一數字更是高達85%。因此,雷沃列多認為,FTA的落地使得智利與中國雙邊貿易中銅礦占主導的局面正逐步改善。

弗雷也認為,結合目前銅礦等世界範圍內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智利需要打造多元化的經濟與貿易結構。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數據顯示,2014年智利銅礦總產量為578萬噸,其中出口創7年新高,達566萬噸。中國仍是從智利進口銅的第一大國,去年的進口額近220萬噸,相當於智利銅出口的39%。8月25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指數跌至5032美元/噸,為2011年頂峰時期的10189美元/噸的一半還不到。

如今,在關稅逐步降低的情況下,中智貿易中出現了越來越多食品與農產品的身影。智利商務部提供的資料顯示,零關稅意味著享受到免關稅政策的商品由1611種增加到5725種,其中受益的主要智利產品有葡萄酒、車厘子、冷凍鱒魚、三文魚、橄欖油、藍莓等。

2004年,在智利水果的出口對象國中,中國只占了不到0.2%的份額,如今這一數字已經躍至16.6%。整個智利食品行業對中國的出口份額也由10年前的1.4%增長到去年的7.9%。其中,葡萄酒行業中中國的進口份額由2%增長到8%。

2014年,在中國進口的食品中,來源於智利的比重也愈加增大。其中,約合98%的藍莓(總值3900萬美元)、80%的新鮮車厘子(4.7億美元)、79%的整只三文魚、72%的新鮮西梅、

60%的散裝葡萄酒都來自於智利。智利甚至成為中國第二大散酒進口國,僅次於法國。

中智未來投資機遇:能源、基建、旅遊

當然,在中國與智利雙邊貿易日趨多元化的當下,接受本報采訪的智利政府官員都提到了在貨物貿易穩步上升的同時,也希望雙邊投資能有所增加。

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1974~2014年期間,中國在智利的物化投資總額(有合同明確說明的投資額)達到11.67億美元,占同期中國海外投資額的0.1%。“這一比例太微小了,”雷沃列多說道,“我們希望更多的中國投資者能到智利去實地看看,多了解智利的投資機遇。”

智利公共工程部部長阿爾貝托·烏恩杜拉卡(Alberto Undurraga)分析,語言、距離、缺乏了解阻礙了雙邊投資增長,“太平洋並沒有將智利與中國相隔,我們認為未來的機遇在亞太。”

今年5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智利。其間,中智雙方簽署了自貿協定升級的諒解備忘錄,同意探討中智自貿協定升級的可能性,並於8月前啟動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對於FTA的升級,雷沃列多告訴本報記者,他認為有2種升級形式,比如將原本屬於例外的項目納入免稅的清單,或者在已有的自貿協定章節中尋求進一步的讓步。

智利官員相信,隨著FTA升級的可行性進一步研究,投資智利的領域也會擴展。

烏恩杜拉卡認為他此行的重任就是力促中國企業到智利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14~2021年期間,智利政府計劃在基建領域投資共484.47億美元,其中公私合營的PPP模式為353.47億美元,私有投資為131億美元。“智利的電網、電訊項目、鐵路、公路、隧道、港口和機場等都急需中企的參與。”烏恩杜拉卡說道。

在烏恩杜拉卡看來,目前中國企業在智利的發展集中於銅礦領域,而在公路、水電等基建領域的投資基本為零。因此,當問及他對中資在這一領域的投資目標時,他強調,只要有1家中國企業投資智利的基建領域,就會帶動其他中國企業對智利基建的關註。

烏恩杜拉卡相信,隨著中國建設銀行作為拉美首個人民幣清算銀行今年11月在智利正式落地,將極大地有助於對智利投資感興趣的中企參與智利基建的公私合營PPP模式。

此外,除了基建,智利的旅遊業也有待中國投資者的開發。智利旅遊局亞太區市場經理巴勃羅·雷塔馬爾(Pablo Retamal)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智利的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由於智利西臨太平洋,東有安第斯山脈,因此從海灘休閑到山間蹦極,甚至是高空滑翔,都能在智利實現。

不過,中國市場目前在雷塔馬爾負責的亞太地區排位第三,次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考慮到飛行的時間成本以及繁瑣的簽證申請,雷塔馬爾說,智利旅遊局已在探索新的時間短、成本低的飛行路線,同時,也計劃與同屬太平洋聯盟的秘魯、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商討簽證共享的制度,方便中國遊客以及對智利旅遊資源感興趣的投資者。今年7月1日起,智利已免收中國遊客赴智的簽證申請費用。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