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日從海關總署獲悉,2017年全國海關將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水平,貨物通關時間有望再壓縮三分之一。
全國海關近年來優化調整出口查驗率,加大集裝箱檢查設備的配備力度,大幅提高海關非侵入式查驗比例,對適宜機檢查驗的進出口貨物優先實施機檢查驗,大力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有效提升了通關效率。自2015年7月以來,海關出口通關時間由平均2.67小時降至1.84小時,降低31.09%;進口通關時間由平均29.26小時降至25.44小時,降低13.06%。
海關總署署長於廣洲表示,根據國務院關於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優化營商環境通知要求,海關總署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壓縮貨物通關時間的措施(試行)》,從提升口岸信息化建設和裝備自動化水平、查驗部門業務流程再造、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強口岸相關部門間協調推進等方面入手,2017年貨物通關時間有望再壓縮三分之一。
據了解,海關總署正全力打造全國海關“網上辦事大廳”,為全國企業提供報關預錄入、出口退稅、行政審批、知識產權備案等網上便捷服務。各地海關創新行政執法、優化政務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僅廣州海關實施以來已為企業節約報關費用5350萬元。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內閣名單上的老兵馬蒂斯(James Mattis)和凱利(John Kelly) 也在參議院順利通關,其國防部部長和國土安全部部長的任命分別得到確認,在副總統彭斯的見證下宣誓就職。
作為特朗普國防和安全團隊的核心閣員,盡管目前尚未正式宣布各自的新政,但根據兩人此前的表態,不少分析認為,這兩位經驗豐富的強硬派老兵將扮演為特朗普“糾偏”的角色,同時也將為特朗普政府的國防和安全政策徹底打上“鷹派”烙印。
特朗普在其聲明中對馬蒂斯和凱利的提名確認結果“感到高興”,稱這“兩位美國英雄”將立即開始重建美國軍隊,保衛國家和邊界的工作。
五角大樓閉門會
當地時間21日中午,穿著灰色西裝和深色外套的馬蒂斯低調出現在五角大樓,第一件事就是召開國防部高層會議,除了馬蒂斯外,參會的還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Joseph F. Dunford)、國防部副部長沃爾克(Robert O. Work),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塞爾瓦(Paul Selva)。
雖然官方並未發布關於該部門最高級別會議的細節內容,但國防部透露馬蒂斯不會馬上發表關於任何政策變化的聲明。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
作為軍界“老兵”,馬蒂斯對一些關鍵問題的態度更加符合主流觀點,而不像特朗普那麽“隨意”。有政治觀察家稱,這讓參議院頗為放心,也是他能在參議院迅速通關的原因之一。
在提名獲得確認後,馬蒂斯向國防部表示,國防部和美國情報機構人員都是“國家的哨兵和守衛者”。他也安撫了美國的盟友,稱任何國家都需要朋友才會安全,將會和國務院配合加強和盟友的關系。
這些表態和他此前的態度一致,卻和特朗普近日發表的言論形成鮮明對比。比如,特朗普上周在接受歐洲媒體采訪時還認為北約“過時”,令其歐洲盟友一片嘩然。
另外,長期以來,馬蒂斯在伊朗問題、美俄關系和所有與被美國視為“對手”的國家相關的問題上,都持有鷹派立場。尤其是,他對俄羅斯和俄總統普京的態度同特朗普幾乎截然相反。馬蒂斯曾說過莫斯科的目標是“分化北約”。
在擔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期間(2010至2013年),馬蒂斯就曾因伊朗問題和奧巴馬政府發生沖突。眾所周知,促成伊核協議一致是奧巴馬政府的要務之一,而馬蒂斯卻認為應該對伊朗推行更強硬的戰略。中央司令部司令是美國在中東、北非和中亞地區軍事行動的最高統帥,在中東事務上,伊朗是馬蒂斯的唯一優先事務,他指責伊朗是“威脅中東穩定和平的唯一最持久的威脅”。
在亞太問題上,馬蒂斯在上周的聽證會上表示,將繼續以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承諾作為國防工作重點,包括加強和美國傳統亞太盟友的合作,以及尋求新的同盟。
無論五角大樓未來政策如何,這位被特朗普稱為“將軍中的將軍”的就任,已經打破了五角大樓由文官掌舵的傳統,加之特朗普篤信以“力量換和平”為核心的里根時期外交戰略,未來美國在國防策略上走強硬路線是大概率事件。
加大邊境管控
馬蒂斯坐鎮五角大樓,國內安全則由曾任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將、美軍南方司令部司令的凱利負責,主要任務就是邊境控制和處理移民問題。
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John Kelly)(左一)
特朗普競選時就承諾將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築墻,擋住非法移民、犯罪和毒品流動,並以經濟手段迫使墨西哥承擔築墻費用。而且特朗普團隊也曾表示這將成為特朗普上任後的要務之一。
作為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本應幫助特朗普落實這些政策。
但是關於築墻,凱利去年曾表示:“我們有權保衛邊界,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我們有權這麽做,每個國家都有權這麽做……無論是墻還是柵欄。”但是在最近的聽證會上,凱利態度稍有松動,輕描淡寫地貶低了所謂“墻”的重要性,稱“物理屏障無法完成這項工作”,保護邊境也需要無人機和感應器等技術。
和馬蒂斯一樣,凱利也是久經沙場、切實經歷過戰爭的老兵,他在海軍陸戰隊幹了46年,兒子還犧牲在阿富汗戰場上。在特朗普競選時,凱利並沒表示支持特朗普,稱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他都願為政府效勞。在特朗普看來,凱利是“開展打擊非法入境者的不二人選”。
原本,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極力想在馬蒂斯和凱利之後緊接著確認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中情局局長一職的任命,但是因遭到民主黨人反對而不得不推遲到當地時間23日,同天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是否能順利成為國務卿也將進行投票。
在2009年奧巴馬開始8年任期之時,宣誓就職的第一天參議院就通過了6名內閣部提名。由此可見,對於特朗普內閣的提名,參議院內離達成共識還有障礙。
正為內閣焦頭爛額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受到打擊,其此前不顧多方反對而“欽點”的勞工部長普茲德(Andrew Puzder)於當地時間15日宣布退出。再過一天,就是普茲德提名確認聽證會的日子。
普茲德退出,是白宮三天內收到的第二封辭呈。此前,履新不足1個月的白宮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13日晚間因“電話門”突然辭職。
被“勸退”?
“經過慎重考慮以及和家人的討論,我退出勞工部長提名。”普茲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盡管我將不再為政府服務,但仍將全力支持總統和他高素質的團隊。”
消息人士稱,有共和黨參議員向白宮表示普茲德無法在參議院通關。之後不久,白宮就得到了普茲德決定退出的確認消息。
由於共和黨不能寄希望於民主黨,因此普茲德要在參議院通關至少需要50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近日,多名共和黨參議員向共和黨高層表示不支持普茲德,且最終投反對票的參議員可能超過10位,很難達到50票的安全門檻。
有華盛頓觀察人士分析,提名失敗對特朗普帶來的損害要遠超於提前退出,因此普茲德可能是被“勸退”的。
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Sean Spicer)說,特朗普不會就普茲德退出提名發表聲明,且否認了共和黨方面向普茲德施壓。
普茲德是美國快餐企業CKE餐飲公司(CKE Restaurants Inc)的CEO,被提名勞工部長以來一直處於爭議、投訴和潛在沖突的漩渦中心。
美國勞工部主管全美勞工事務,主要職責是負責全美就業、工資、福利、勞工條件和就業培訓等工作。作為勞工部長,則將負責安全作業條件、最低小時工資、加班工資以及禁止就業歧視等敏感問題的解決方法。
而普茲德的企業主身份,及其此前在勞工問題上強烈的個人觀點,令他的提名從開始就遭到諸多反對。
此前,他被詬病最多的是反對提高最低工資,反對支付加班工資以及反對《平價醫療法案》。作為企業主的普茲德認為,大幅提高最低工資將增加勞動力成本,對小企業造成傷害,導致就業崗位變少,同時也令消費者需要負擔的成本增加。不僅如此,他還反對美國勞工部延遲推行的一項有關給更多工人支付加班工資的新規。去年,他曾在《福布斯》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該新規“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奧巴馬政府施加於雇主身上的規管條框”,還可能導致勞動者工作時間減少、工作機會減少。
不過,普茲德可以說是特朗普的忠實擁躉,不僅是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金主”,還在特朗普競選團隊中擔任經濟顧問。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數據,普茲德共向特朗普的競選活動捐贈了33.2萬美元。他支持特朗普有關降低企業稅負、給富人減稅、放松對企業監管,從而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主張。
然而,隨著參議院通關時間的臨近,普茲德的爭議也越來越大。本月早些時候,他承認自己和妻子曾經雇用了一名非法移民做管家,並沒有為他繳稅,該事件讓他失去了多位共和黨議員的支持。而最近,數十年前的一段關於其前妻指控其家暴的錄音更是浮出水面。
美國參議院健康、教育、勞工和養老金委員會成員默里(Patty Murray)說:“從開始,就很清楚,普茲德不是勞工部長的合適人選。”
內閣提名目前僅9人獲批
有美國媒體評論稱,普茲德的替代人選可能“更令人尷尬”。盡管一直廣受質疑,但普茲德得到了特朗普和參議院多數黨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的大力支持,同時他也是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的“最愛”。
田納西州參議員亞歷山大(Lamar Alexander)是不多的公開對普茲德表示贊揚的共和黨人之一,即便是在明知後者已經通關無望時也是如此。“普茲德有經驗和能力成為傑出的勞工部長。”他說,“但我尊重他的決定。”亞歷山大預計,填補普茲德的提名將在當地時間16日公布。
雖然今年年初以來,麥康奈爾集中力量推進特朗普內閣的提名確認進度,但目前內閣核心成員仍然陸續等待確認聽證會。截至記者發稿時,特朗普15人內閣中僅有9人通過參議院聽證會確認提名,他們是國防部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John Kelly)、交通運輸部部長趙小蘭、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教育部部長狄沃斯(Betsy DeVos)、司法部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普利斯(Tom Price)、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退伍軍人事務部長舒爾金(David Shulkin)。
尚待參議院確認的提名人有:商務部部長提名人羅斯(Wilbur Ross)、住房及城市發展部部長卡森(BenCarson)、能源部部長佩里(Rick Perry)、內政部部長辛克(Ryan Zinke),以及農業部部長普渡(Sonny Perdue),還包括剛退出提名勞工部長的普茲德。
特朗普提名的陸軍部長維奧拉(Vincent Viola)本月早些時候因切割商業關系太過困難而放棄提名。
另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佐治亞州前州長普渡是特朗普最後一個提名的內閣部長人選,目前這位候任農業部長正擔心自己提名的前景,因為並不確定特朗普政府是否仍然支持該提名。
根據機構改革的要求,4月20日,原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將改掛上海海關的標牌及標識,由此實現關檢合並。這一合並,將推動上海跨境貿易實現通關效率更高、通關成本更低。
4月19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口岸辦副主任武偉解釋說,關檢合並帶來的職能整合,將會使企業辦事的程序、環節,包括所需單證都實現精簡、優化。為上海正在大力推進的跨境貿易營商環境優化,提供更便利的監管條件。
上海海關副關長譚武表示,在2017年完成壓縮貨物通關時間1/3目標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推動口岸通關“提速降本”。“再壓縮通關準備、貨物提離時間1/3,年底前壓縮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10%以上。”
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關區進口通關時間為18.77小時,較2016年全年縮短36.29%,出口通關時間為1.32小時,縮短34.98%。
時間去哪兒了
上海口岸進出口貨值占全國總量的1/4,也因此,實現跨境貿易通關效率更高、通關成本更低,將直接影響全國跨境貿易的效率和成果。
為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更好實現跨境貿易營商環境的優化,上海逐項對標了世界銀行跨境貿易合規成本的指標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的大調研。
2017年10月底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2018)顯示,中國的營商環境總分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位第86,跨境貿易部分的得分69.91,排位第97。評估跨境貿易的指標體系聚焦時間和成本,共分為8個子指標。
據了解,2017年上海海關聯合上海港務集團,邀請跨國咨詢機構組成聯合工作團隊,參考世行報告相關跨境貿易指標,通過抽樣調查、大數據分析等科學方法,對上海口岸船舶靠泊到貨物提離,也就是口岸通關的全過程各時間節點、財務分攤清單進行全景掃描。以清晰地了解“時間都去哪兒了?錢都去哪兒了?”
結果顯示,口岸通關時效的薄弱環節主要分布在前、後兩段。
以進口為例,彼時通關時間平均199.8小時,其中海關等部門通關占比不到一成(8.7%),九成以上(91.3%)消耗在“貨物報關前”、“海關放行後”兩個階段。
通過對“貨物報關前”、“海關放行後”通關流程進行重點切片分析,發現口岸通關的瓶頸主要在3方面:串聯作業環節多、無紙化作業程度低、系統封閉資源分散。比如口岸涉及各類跨境許可證由各部門分別審批,碼頭作業信息由各家掌握,多數不聯網。
經過逐項比對和分類,3月20日,上海市口岸辦、上海市發改委等單位,重點圍繞降低集裝箱跨境貿易合規成本,發布了《上海口岸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若幹措施》(下稱《若幹措施》)。具體包括6方面舉措——推進報檢報關、通關與物流“並聯”作業;進一步便利企業申報;推進口岸物流作業無紙化;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口岸收費;進一步便利單證辦理;進一步完善口岸通關服務機制。
借助於這些舉措,上海口岸的進口集裝箱“從貨物抵港至提離港區”從原來的72小時,壓縮到了48小時,進口單證比如汽車零配件的進口許可證的獲取,從原來的54小時,壓縮到了24小時。出口原產地證的獲取,從14小時,壓縮到了7小時。
錢去哪兒了
在上述調研中,回答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錢都去哪兒了。
結果顯示,財務成本主要消耗在車隊、碼頭、貨代、堆場等環節。
上述《營商環境報告》(2018)所公布的“邊界合規費用顯示,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總體平均費用分別是”790美元(進口)和533美元(出口)。
不過,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的評估分析稱,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口徑,上海口岸跨境貿易實際收費標準遠低於世行報告結論,分別為319美元(進口)和299美元(出口)。
雖然結論不一,但上海依然在大力推進跨境貿易降低成本。
譚武表示,上海先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1項,取消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收費8項,實現行政審批100%網上辦理。比如,開展上海海運口岸政府承擔查驗作業服務費試點,已累計為6.9萬家“查驗無問題”企業免除費用3.5億元。
近年來,隨著國務院近年來“放管服”改革的推進落實,海關、檢驗檢疫、國家商務管理機構及上海,都推出了一系列取消或停征進出口環節收費改革措施。
比如,2016年起,上海單一窗口全面實行口岸申報免費機制,每年直接取消收費近3億。2017年4月1日起,上海海關(原上海檢驗檢疫局)停征出入境檢驗檢疫收費,預計為企業減負2.9億元。
經營服務單位也采取了許多降低費用措施。比如,上海港務集團從2018年1月1日起降低集裝箱裝卸費用,實行拆箱理貨企業自願申請。目前,上海港務集團按照新《港口收費計費辦法》,也在切實降低港口拖輪、引航等收費,以減輕航運企業營運成本。
《若幹措施》也專門提出了三項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口岸收費的舉措,比如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公布口岸費用情況,包括類別、項目、費用水平,為企業提供口岸費用的參考情況,支持第三方開展口岸費用評估。
進一步完善口岸作業和處理環節收費公示,經營服務單位通過網站或經營場所公布收費清單和標準。由價格主管部門對企業反映強烈的口岸不合理收費行為予以清理和規範,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收費問題,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營商環境的優化,跨境貿易成本和時間的下降,帶動了上海口岸跨境貿易數據的提升。
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口岸進出口貨物總值7.9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占全國的28.5%。集裝箱外貿吞吐量3418萬標箱,增長7.2%,連續八年穩坐年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
“在3月28日與世界銀行貿易便利/邊境管理首席專家的磋商交流中,上海口岸跨境貿易改革的若幹措施,得到了世行專家的充分肯定。”武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認可了上海的舉措後,世行還將通過調查和核驗,來確認這些舉措的最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