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研究再生能源技術 微型風電機組起家
1 :
GS(14)@2016-12-16 08:11:36【明報專訊】59歲的Lucien Gambarota是意大利出生的法國人,除了擁有化學學士學位,亦對物理、工程、電子等有興趣,透過自學和自己做實驗,學到多方面的知識。他以往從事玩具業,1987年移居香港。
2005年夏天,他接獲一張電費單,發現每月的電費高達7800元,他認為住家沒理由要付這麼高的電費。於是,他由2005年底開始研究可再生能源技術,最初主要研究海浪發電技術;但為加快實現收入,後來改為研究風力發電技術。
他成功研發出風力發電機組(品牌稱為Motorwind),其特點是可以使用多個微型風車(直徑約26厘米),像砌積木般製成一個發電機組,體積可大可小。這些微型風車以尼龍製成,非常輕巧,而且更以齒輪相連,來提高整體的轉動效率。因此,只要風速達每秒2米或以上,即可以有效發電。
該公司的風力發電機組全部在港組裝,而所需的微型風車,則向內地的塑膠廠訂造。雖然該公司只有粉嶺一個面積不大的工場,但其風力發電機組已累積賣到45個國家和地區,客戶包括中小學校、一般住宅、建築地盤等。
擬研發太陽能「篤篤」
成功研發太陽能單車之後,他表示覺得「太陽能三輪車」可能有市場前景,因為三輪電動單車本身不太重,但除了三個車輪之外,還有一個車廂連車頂可以鋪設太陽能光伏板,應該足以充電推動它行走。
現時,泰國、印度等國家,普遍使用稱為「篤篤」(Tuk-tuk)的三輪摩托車作短程載客交通工具,這些國家的陽光資源豐富,大有機會用太陽能三輪車取代現時的「篤篤」。
Gambarota表示,對自己的工程能力很有信心,相信要研發出太陽能三輪車,沒有什麼困難,「即使我自己投資,也能夠做出來;但當然,若有其他投資者出資,會做得更快」。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21&issue=20161216
【專題籽】互動街頭藝術 港女自學星空噴畫
1 :
GS(14)@2017-01-26 07:44:34KK只需紙箱、噴漆和工具便可開壇作法,每逢出外表演都要拖半個人高的行李,雖然吃力,可是她依然堅持。
【專題籽:潮女熱學】曾經在網上看過街頭藝術家用噴漆作畫,不消一會便完成星空畫,最近這種街頭藝術亦吹到香港。拿起噴漆的卻是這位身形小巧的女生司徒美君(KK),28歲的她教畫逾十年,自從三年前看過外國街頭星空畫的片段後,便拿起噴漆自學星空噴畫,令她的畫風、藝術觀甚至人生也起了轉變。
請KK為我們即席示範噴畫(spray painting),還以為要搞一場大龍鳳才能完成,可是一噴一刮不到幾分鐘,星空噴畫便告完成。當年她發現這玩意,發覺原來用噴漆也可以這樣玩,不斷睇片自學苦練三年,技術開始純熟,更以噴畫作品參加繪畫比賽。不過噴畫除了要抵受刺鼻氣味,這種技藝亦易學難精,「表面上很容易,可是要噴得很details要花很多工夫,要清楚知道每個步驟,一氣呵成,噴的時候不可猶豫。」
事前需要準備噴漆、勞工手套、廢紙、餅罐蓋及奶粉蓋、鐵鏟和口罩。
咖啡粉膠蓋其實是製作星球的輔助品,再利用鐵鏟勾畫出城市線條。
不用五分鐘便完成星空與城市風景的噴畫。
拿起噴漆感覺像變魔術
噴漆畫技巧在於將油漆層層覆蓋再刮掉適當的部份,像變魔術一樣。噴畫的輔助工具其實是奶粉蓋、乾罐蓋等圓形的日常用品,不過最難控制的就是噴漆時的力度,不能像繪畫,可輕易控制畫筆的筆觸。噴畫技術在香港尚算新鮮,有朋友問KK為何不在街頭擺檔?她說政府對藝術創作的配合不足,加上香港人崇外,不會覺得香港女生能有多厲害,因此至今還是沒信心在街擺檔,於是她決定以另一方式走下去:在不同大學、手作市集及藝墟駐場表演。她直言家人反對她噴畫,當初惟有在走廊和空曠地方練習,發覺有不少香港人看她表演,「香港人的接受能力其實很高,不論小朋友、青少年或大人都對噴畫感興趣,我希望對方有份參與整個作品的創作過程,這才是真正互動的街頭藝術,也是與外國藝術家不同之處。」
擺檔時會邀請大家一起創作,或許這是最貼地的藝術交流。
她想不到很多年輕學生會主動走過來看她表演。
最初接觸星空畫,她便創作與香港有關的主題,這幅是香港會展夜景的作品。
欣喜家長支持小朋友參與
經過多次擺檔,最令她驚喜的是,很多家長大膽地讓小朋友主動接觸這門藝術。她一直研究和發掘更多噴畫的可能性,嘗試加入不同媒介,更推出postcard版的星空畫,讓途人可以更便宜的價錢買下作品。
最近應邀擺檔,以星球為主題的作品還是最受歡迎。
接觸噴畫藝術前,KK的畫風原本是追求仔細的人像油畫。由於噴畫藝術不太注重細節位,她覺得更適合自己「膽粗粗」的性格。
每次擺檔時,她都會放置一本簿讓大家留言,成為對她的一種鼓勵。
記者:畢慧婷攝影:劉永發編輯:伍德良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4/19906339
【行到邊影到邊】90後女生自學婚攝 街角小巷取景復古味濃
1 :
GS(14)@2017-07-05 03:43:12Iirs現時全職婚攝工作,並擁有自己的工作室。
「一世穿一次小玩意,是女人的大志」那個小玩意是指婚紗,穿着漂亮的婚紗出嫁是女生一生志願。結婚一生人一次,亦是被喻為人生中最美麗的一天,當然要為自己拍下一輯歷久不衰的婚禮照。
「要做到襟睇,就好似番佢哋自己。」90後婚禮攝影師吳曉童(Iris)對婚攝有自己一套想法。翻開媽媽結婚時的相簿,你或者會看見濃妝艷抹,面容生硬和擺出老套奇怪的Pose,外搭一些大路景點。近年流行一些風格較生活化的婚禮照片,色調再非影樓欠缺生氣的大燈光,而是走到戶外的自然光線,感覺柔和及不造作。
因為這張照片,令Luxi決定找Iris拍攝婚禮前照片。
拍攝當天Luxi和Wayne各自手執一本書,並讀出當中的章節,這是Iris的主意。
Iris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攝影訓練,她透過觀察身旁的朋友,看着他們拍的生活記錄照,一點一滴成就今天的自己。去年一邊在本地一家小店擔任花藝師,一邊在放假的日子替客人拍攝婚照,一直維持至12月。由於兩邊的工作難以同時兼顧,所付出的精神和時間遠超能負荷,令她兩頭不到岸。自言沒甚麼可以輸的她,最後決定專注婚攝事業,辭掉正職。她自知年資短淺,每一次拍攝都會盡力做好,別人認識她是因為看到她的作品,所以不敢怠慢。
這是Iris替Luxi和Wayne在婚禮當中拍的,用照片說故事,十分浪漫。
這一輯相在中上環拍的,Iris身邊的朋友無一人認出是甚麼地方。
每一次拍攝,Iris會先聆聽情侶間的經歷,再思量如何拍出彼此獨特一面,所以她的照片風格是擅於捕捉情侶間微小細節,不是那種傳統的婚攝,擺一些騎呢造作的姿勢,顏色帶點復古感覺。客人Luxi和Wayne找Iris前已找了多位攝影師,但亦未合心意,遂決定到北京的一家著名工作室拍攝,並已經支付訂金。剛好,二人到香港一家與Iris合作的婚紗店,看到她的作品,Luxi更因為一張照片而被深深吸引。「有一個女生站在白牆上,拿着一枝花,頭向側面,覺得整個畫面非常簡單,只是一些細節去表達那種情緒和審美。」當晚便立刻與Iris聯絡,正因為他們被作品吸引,所以沒理會攝影師年資深淺,拍攝當天,Iris叫Luxi和Wayne各自帶一本想給對方看的書,並讀其中一個段章節。Luxi和Wayne認為能令他們的興趣融合在照片當中,覺得很特別,之後亦十分滿意婚照,所以正式舉行婚禮那天,亦邀請Iris拍攝。每一位攝影師對於美都各有定義,所以捕捉的畫面都各有美態,Iris有一次在中上環拍攝,她着那對情侶做回平日的事情,再尾隨捕捉兩人神態,整輯照片都在街角小巷拍攝,出來的效果反而是情侶更加成為焦點。Iris希望在如此難忘時刻,自己可以做多一點、仔細一點和細心一點,讓每一對情侶不但能享受結婚的過程,更能讓快樂加乘。
facebook﹕Studio Oak記者﹕陳煥欣攝影﹕林栢鈞、周芝瑩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4/20077844
【輟學冇前途?】 26歲仔中三停學 靠自學當老闆:覺得返學學唔到嘢!
1 :
GS(14)@2017-09-17 12:33:40一直半工讀的Wilson四年前因無人請而成立IT公司。
「到現在,我仍然覺得時間限制和追課程進度並非藉口,書本未必涵蓋到所有知識,學校可以多做一點,助學生學習―這是教育的責任。」眼前的26歲王梓軒(Wilson)字字鏗鏘。當年中三開學第一個星期,毅然決定停學,他說原因很簡單,就是覺得返學學唔到嘢。中一年度尾時,一個星期有一兩日沒上學,「開頭連自己都以為只是懶惰,但慢慢到中二學期尾,我一星期五天都沒有上學。」
Wilson小學時讀私校,成績優異,畢業後升讀英文中學,「我不是閱讀很多的人,但喜歡學習,喜歡問問題,想了解自己不懂和未聽過的事。」正如不少升中學生,對中學生活充滿期盼,「希望學到更多新事物」,但美夢落空。「我最記得有一次上科學堂,老師教食物包裝袋內的是氮氣,我舉手問為甚麼,但老師只覆述書上的內容,不會解釋得特別多。」老師未能到韓愈《師說》中說「師者,解惑也」,年紀小小的Wilson感到很失望,「越來越覺得上學無意思」。他經常缺課,驚動很多人,「學校訓導主任很緊張,教育局缺課組也曾打電話來,說一定要上學,否則犯法。」最關心的當然是自小和他相依為命的媽媽,「對媽媽是很大壓力,我自小不是讀不到書,成績也不差,她有一段長時間問『為甚麼會這樣』。」上學議題更成為母子間的佛地魔般不可說出口,「當時可以說是無話可說,我們兩個不知道聊甚麼,一開口說上學就會令關係更僵持。當時回家後便各自吃飯、睡覺,純粹住在一起。」Wilson說不讀書對他來說並非很嚴重的事,「當然也不是小事啦,但當時不想上學,不代表我以後都不學習。整件事最差的反而是和媽媽的關係變差。」
升讀band1英文中學的Wilson說明白很多人對自己失望,但個性獨立固執,他中三第一個星期毅然停學。
缺課問題一度成為Wilson和媽媽的禁忌,幸好後來關係緩和。
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教授劉玉琼博士表示,如子女有缺課情況,家長先不要一味強迫小朋友上學,而是關心他們面對的處境和問題。
不再返學半年後,對電腦有興趣的Wilson開始報讀IT課程,找到一份相關的工作。對工作有熱誠和認真態度都令媽媽另眼相看,開始接受兒子的決定。這時,Wilson亦慢慢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邊工作,邊在夜校報讀會考課程。他說讀夜校最大的得着不是得到學歷,而是學會了很多知識和學習的態度,「讀夜校的同學有的是退休人士、有的是學士生,他們只是為了享受學習的樂趣,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慢慢讀上去,Wilson更剛完成了香港公開大學的四年兼讀制學士課程。
根據教育局資料,過去數年每年平均有1,600個小學和初中生輟學,十年前只有約1,300個。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教授劉玉琼博士自2003年開展學童輟學研究計劃,她說Wilson的例子很典型,「很奇怪,研究計劃收到的個案都是名校生,來自是相當出名的學校,操行也不差。」劉博士形容這班學生批判能力很強,「他們對制度和課程有疑問,為甚麼一定要集中課程內容?為甚麼不可問課外的問題呢?為甚麼一定要穿打底裙,而不可穿打底褲呢?」學童輟學的原因通常不止一個,例如校園虐凌、跟同學和老師意見不合和成績未如理想等等,「有時他們不開心,漸漸覺得跟學校系統格格不入,加上感到上學無意義。」劉博士利用公餘時間,輔導學生和家長,幫學生建立自信,「讓他們了解自己多點,明白自己的處境,讓他看到自己的努力,放在甚麼地方會較好,否則勉強他們上學一段時間後又會再發生缺課問題。」如子女出現缺課情況,她建議家長要留意缺課的原因,「嘗試了解他們面對甚麼問題,關心子女的實際處境和想法,不要強迫子女上學。」記者:列淑華攝影:許先煜、周芝瑩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05/20142801
程式開發出身 自學機械人知識
1 :
GS(14)@2017-11-26 14:52:20【明報專訊】黎永信大學時修讀電腦科學,畢業後曾從事IT工作,打工10多年,晉升至大公司的電腦部經理。2004年,他開始創業,先後成立多家公司,承接IT工程和軟件工作,以及自行開發玩具、教育機械人和嬰兒產品等,承接出口訂單。
他對高科技機械人產生興趣,源於2005年參觀日本愛知縣主辦的世界博覽會時,看到日本展出的仿真機械人。由2008年起,他開始自行鑽研仿真機械人涉及的各種技術,包括:機械和電子技術、人臉倒模、仿真皮膚、特技化妝、雕塑等。之後,他製作了一個仿真女機械人,以及自己的仿真機械人。
受曉治積曼主演的科幻電影《鐵甲鋼拳》(Real Steel)啓發,他在2014至2015年研製逾7呎高巨型互動機械人HugeBot。此外,他亦有為香港和內地公司製作仿真機械人,以及教授機械人製作課程。由於他對高科技機械人的興趣愈發濃厚,陸續賣出之前開設公司。
製仿真機械人 每部收數十萬元
據他透露,開設環球鐵甲城投資超過100萬元。構思在三四個月前已大致完整。但裝修、設計遊戲程式等,是近兩個月的事,他每日工作長達16小時,經常要在場內留宿,幸好獲得家人支持。
黎永信表示,當年賣出公司的價錢不錯,例如玩具公司等部分生意,若現在才賣出,價錢會差很多,而且他近幾年為香港或內地公司製作仿真機械人,每部也可以收取數十萬元,收入不成問題。
至於環球鐵甲城這類娛樂場地,他認為,在香港和內地應該會有需求。因為他看過深圳一個只有AR射擊遊戲的娛樂場地也但大排長龍。另「密室逃脫」場地,香港近幾年先後開設數十家,甚至東南亞和加拿大都有。因此,他相信,香港或內地會有些投資者有興趣,開設環球鐵甲城的加盟店。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24&issue=2017112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