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眼光獨到 膠劇陸續有來 無線高價買爛劇《步步驚情》


2014-05-19  NM  
 

 

自恃慣性收視的無線,選擇在黃金時段推出世紀膠劇《西遊記》,結果劇集屢創收視新低,甚至影響整個黃金時段,全線節目收視被拖垮,令廣告商詐曬型。

行錯棋計錯數豈止《西遊記》!無線近年頻頻以有殺錯無放過方針買外購劇,以杜絕對手執到好嘢,可惜眼光不如人,結果變成高價買爛劇,當中包括以四百五十萬,購入由吳奇隆、劉詩詩主演的《步步驚心》第二集《步步驚情》,以為加埋已過氣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雙箭頭谷起收費劇集台。點知算盤打唔響,《步2》在大陸由開播被插到大結局,無線眼光,十分「獨到」!插到爆

有買趁手!眼見內地劇《步步驚心》爆紅,無線一於唔執輸,搶贏有線購入第二集:《步步驚情》。由於有第一集男女主角吳奇隆、劉詩詩冧莊,以為靠得住的無線出價特別鬆手,比以前高出接近一倍,以每集一萬五千元美金(約港幣十一萬七千元)價錢計,全劇三十九集盛惠四百五十多萬港幣,成功搶到香港播映權。

以為執到寶!點知《步步驚情》在內地由開播到大結局,都被觀眾插到飛起,由於劇集質素無法與第一集相提並論,即使有男女主角吳奇隆同劉詩詩公開戀情谷宣傳,對收視依然毫無幫助,無線想靠此劇谷起收費電視「煲劇台」的鴻圖大計,全盤泡湯。

救唔番

「大陸有限制令,除咗電影,劇集唔可以拍穿越題材,所以《步步驚情》個劇本改完又改。但因為要食番上集古裝情節,講女主角發夢返咗清朝,點知審批過唔到,於是要再拍再剪過,變成女主角係追劇迷,幻想自己去咗清朝,結果搞到啲劇情好夾硬又唔合理,雖然無線依家播嘅唔同大陸嗰個版,但個劇本已經改到不倫不類,所以都救唔番。」一名無線人說。無線近年對搶外購劇毫不手軟,原因是防止對手執到好嘢,甚至不惜將價錢搶高三成到五成,以本傷人。

後知後播

在商言商,搶到紅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和《繼承者門》,唔益人的策略亦無可厚非,可惜有時捉到鹿唔識脫角,最佳例子,是劇集在韓國播完,兩個月後才配好音放在收費煲劇台播;奈何所有劇迷早已同步上線即時睇。甚至下載,睇完再翻睇。無線嘆慢板,得物無所用。

爛劇之王

無線除了囤積不少爛劇外,亦經常安排旗下藝人返內地接拍爛劇賺錢,早前有大陸傳媒公開狠評TVB小生花旦包括林峰、鄭嘉穎、佘詩曼及胡杏兒等,為求北上賺人仔,唔理劇集質素乜都拍,憑《步步驚心》大紅的鄭嘉穎,更成眾矢之的,被封為爛劇之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72

化身飾品醫生 月砸5千訂雜誌練眼光

2014-05-26  TCW
 
 

 

這是一對會為「怎樣讓客人更好看?」吵架的姊妹,也是一對年砸六萬元(每月平均五千元)訂雜誌,只為了培養流行眼光的「飾品醫生」。

在東區商圈,有近二十家賣單品不到五百元的飾品小店,多半開業撐不到三年;卻有一家生存十四年的飾品店,力抗開業來漲四成的租金,沒有知名品牌,卻敢賣單價高達八十萬的寶石。為何它能做得到?

店名「F&D」取自老闆江怡蒨(Faye)和江姮臻(Doreen)姊妹的英文名。原本學商的江怡蒨,大學畢業後因興趣報名服裝、珠寶設計和金工(編按:以金屬為素材的設計工藝)補習班,取得日本銀飾專業教師證書,就此開始銀飾教學之路。

其後,她與學商業設計的妹妹江姮臻,選在住家附近的台北東區商圈,開後台教學、前台賣成品的複合飾品店。

曾經,巴黎批貨,竟有五成賣不出去

二○○○年初,當時台北飾品賣家一窩蜂到大陸批貨,江怡蒨卻認為大陸飾品設計保守、流行感不足,因此開店的第一年,就飛到日本、美國、義大利、法國、比利時,以及芬蘭等地方批貨,試圖要走出不一樣的路。

但這條路卻比想像中的還要崎嶇。有一次姊妹倆到法國巴黎批貨,一路省吃儉用,坐火車、住青年旅舍,辛苦批回來的飾品,卻不符大眾口味,五○%滯銷。

原來,問題出在搭配性調整風格,五年開始獲利

「開店前三年,我每天都在想,為什麼進來店裡客人看到我們的飾品都會說:『哇,好好看』,可是就是不會買?」江怡蒨回憶,後來發現,原因在「搭配」。

她們觀察到台灣女生喜歡精緻、秀氣、可愛的飾品,歐洲飾品對台灣女生來說太剛硬、太冷、太有設計感,跟日系服裝配不起來,因此曲高和寡。

於是,她們將批貨風格做調整,並增加自行設計比例,從銀飾、K金、鑽石到寶石都賣,把失敗經驗轉換為再出發的沃土。終於在開店第五年,飾品開始獲利,揮別只靠銀飾教學撐起的營業額。

不同其他飾品店,兩姊妹善用自行設計和手作優勢,只要觀察到某個款式賣得不好,馬上拿到後台修改,款項更新速度很快,也能立即服務客戶。

比如三年前Bling Bling(指大又亮的珠寶)的飾品很夯,但近兩年買的人變少,原因在於不夠有個性,客人可以拿回來修改,舊款改新款只需要一天,平均收費舊款價格的一成到兩成。

不管是國外批貨或者是自行設計,都需要「好眼光」來撐腰。而為了要保持對流行的敏感度,江家姊妹一年雜誌和專業書籍的開銷,就超過六萬元,例如知名品牌Tiffany和Chanel特刊是必買,訂《商業週刊》也長達十年以上。

為何要看商業類雜誌?「如果文章上面介紹的主管是我的客人,我會給他搭配什麼飾品。」她們看著雜誌上的大老闆、經理人、各式上班族,設想如果她們走進店裡,該如何做搭配。

以《商業週刊》為例,她們一期模擬十位被報導者,十年就模擬了五千位客人。而她們訂了五種至六種雜誌,再加上平時觀察路人、客人,多年下來,心中模擬客戶已超過一萬次。

即使這項投資,很難量化其效果,但她們卻堅持下來,「只有夠多的知識,才可以滿足客人的需求。」來訂做的每個客人需求不同,有的喜歡古典風、巴洛克風、維多利亞風到搖滾風都有,「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足,」江怡蒨說。

「她真的很認真,」合作珠寶廠商高佳幼表示,兩姊妹是做銀飾起家,之後跨入寶石設計有其門檻,但她們積極學習寶石特性,「現在已經非常內行了。」而根據高佳幼經驗,能一眼就喊出名字、說出特色的寶石,至少有五、六十種,而目前市面上能做成高端珠寶的寶石也就大概五、六十種而已。

江怡蒨分析,飾品不像衣服,消費者不會一買再買,因此她把F&D定位成「飾品診所」,除了設計、賣飾品,也幫客人維修和舊款更新,經過重新拋光和整修,「一條粉金的手鍊,我們可以把它改成一條項鍊和一隻戒指。」

這整個流程,兩姊妹一手包辦,然而,在許多飾品賣家紛紛轉向網路、另闢賣場的同時,江怡蒨卻堅持留守東區門市。因為,面對面比在網路上更貼近客人需求,客人可以試戴,若尺寸不合,可馬上拿到後場修改。

如果客人不滿意,她們也會不厭其煩的一改再改,設計圖重畫好幾次是家常便飯,「從設計到完工可能要花上好幾個月。」江姮臻說。

對流行敏感的兩姊妹,最喜歡觀察客人的風格和職業來推薦產品,江怡蒨笑說:「我和我妹會為了『怎樣讓客人更好看』吵起來!」售前、售後服務周到,十個客人有九個會再回來光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309

眼光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20o.html

    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引來一片叫好聲,也引來不少罵聲。周圍許多朋友熱議此事,其中有幾個商界朋友對此頗有非議。這里,我們不談政治因素、民族情結等,只講商業。
    現在說到阿里巴巴,就會提到一個“日本鬼子”——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控股者)且最大的直接受益者、日本軟銀集團的孫正義。在十幾年前互聯網最低落的時候,孫正義給予馬雲有力支持,從而成就了阿里巴巴的今天,或許還將創造更好的明天。人家孫正義有眼光,有膽略,有資金。其實,我國不知有多少企業就這麽被外資蠶食掉的呢!說來確實令人遺憾與不平!
    然而這也怪不得人家。你為什麽沒有人家的眼光及行動?你為什麽還在做人家十年、二十年前在做的事?你為什麽不站在人家先進者的高度及角度來審視自己在做什麽或應該做什麽及怎麽做?這能怪得著別人嗎?
    日本戰後,在經濟建設上先行一步,依靠外資和技術(主要來自美國)振興經濟,並且取得飛速發展。我國後來改革開放,加入WTO,經濟發展震驚世界!今後還將加大開放力度,“希望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開得更大。”(李克強近日所說)。人家孫正義們看你,就好比你看越南、柬埔寨、緬甸、孟加拉、等等,那你為什麽還磨磨蹭蹭的呢?你究竟看懂沒看懂?你是否真有什麽眼光和膽略?
    現在出了個馬雲,讓你既羨慕又憎恨,以後牛雲、羊雲、狗雲、豬雲、雞雲等紛紛出籠,到時看你還會怎麽著?哈哈!
    其實,商機無限,但能否獲得,首先取決於你的眼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709

眼光精準、不借錢 30年老商道打造最大金融王國 台灣最後「銀行家」——蔡萬才傳奇(062-067)

2014-10-13  TWM
 
 

 

10月5日,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與世長辭,他的辭世,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他不僅是台灣90年代金融開放以來,最後一位「新銀行家」,而且他所堅持「不負債、不賠錢」的商道,以示對所有股東負責的態度,將在台灣金融史上,留下永遠的典範。

撰文.劉俞青 研究員.黃家慧 圖片.攝影組、富邦提供「按理說,我可以放心交棒了,可是要做到完全撒手不管,還是很難。……只要在世一天,就覺得責任未了,沒辦法不關心。」言猶在耳,但十月五日下午,一張短短二十七字的新聞稿,震驚金融圈。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在當天中午以八十六歲高齡,溘然辭世,突如其來的噩耗,讓許多熟識他的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據了解,蔡萬才向來自律甚高,身體狀況一直維持良好;每天清晨固定在家後面的小公園運動,每周固定打一到兩場的高爾夫球;今年還飛了兩趟歐洲,年初去英國,九月去法國,不久前他還跟朋友說,「趁現在身體還可以,多飛點長途旅行。」但沒想到,也許是天氣轉涼,十月五日早上,他的家人發現蔡萬才疑似心肌梗塞,倒地不起,送至國泰醫院急救,依然回天乏術。

外界震驚不已,但他許多至親好友也覺得,這樣道別方式,與蔡萬才向來不喜歡麻煩人、凡事要求整潔自律的性格很貼近。他的好友說,就連一塊擦過汗的小方巾,他都要整齊疊好,才會收起;每次打完球,不要隨扈幫忙,他會自己拿出一把小梳子,溫文有序地打理自己儀容,然後才整齊地出現在大家面前。

分家分到最少

打拚三十年累積財富 登上台灣首富蔡萬才一手創建富邦集團,在此之前,無論是國泰集團蔡萬霖,或是中信集團辜濂松等,都是九○年代之前就成立信託投資公司,只有他是九○年代台灣金融市場開放以來,最後一位「新銀行家」;如今的富邦集團,事業版圖橫跨金融、電信、媒體,市場遍及台灣、香港與中國。放眼台灣金融業,富邦堪稱是多角化經營最成功、同時深耕中國市場最具成果的集團。

隨著集團一路快速茁壯,他個人的財富更是迅速累積,尤其在他始終堅持「高持股、不質押」的理念下,因此成為集團壯大的最大受惠者。他在二○○九年以三十三億美元、相當於台幣一千一百億元的身價,拿下《富比世》雜誌台灣富豪排行榜的第一名,成為台灣首富。而根據《富比世》一四年公布的最新排行,他仍以七十六億美元的身價,高居全台灣第二大富豪。

從一九七九年國泰集團分家,蔡萬才從兄長的手中分得最小的一塊產險開始,到二○○九年他登上台灣首富,剛好整整三十年的光景,這段財富累積的過程,對一位首富而言的意義是什麼?

他有一段很有名的「五萬元」小故事可以說明。時間回到五十多年前的台灣社會,當時他的小兒子、也是如今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興剛出生不久,有一次蔡萬才和妻子在散步,妻子無心提到:「什麼時候我們能存到五萬元,該有多好。」但蔡萬才心裡很清楚,當時他們創業之初,戶頭裡連一萬元存款都沒有,他也知道妻子只是說說而已,但這句隨口的「夢想」,蔡萬才記在心裡,他說:「這正是我幾十年來持續打拚奮鬥的動力。」從當年「五萬元」的夢想,到如今的首富之路,蔡萬才並非一帆風順。富邦集團曾經在九八年本土型金融風暴狠摔一跤,差一點就讓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當時他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臭罵一頓;從此以後,他把「風險管理」當作企業經營的圭臬,所有他經營的事業,一律秉持「不借錢、不賠錢」的原則,不只公司不借錢,連他個人也不借,因此他在公司裡的持股一概不質押,他說這是對股東負責任的態度。

「絕不賠錢」的商道

眼光精準賣國壽股票 入袋兩百億成富邦基石另外,他經營事業,也秉持「寧可少賺,絕不賠錢」的觀念,他說「做生意賠錢就像『獅子受傷』,帶傷不但跑不快,還得停下來療傷,因此必須加倍努力,才能挽回原來的業績表現。」這些看似簡單基本的商道,其實正是一步步讓富邦集團壯大、讓他個人邁向首富的推手。

從一九七九年國泰集團正式分家開始,蔡萬才分得產險與少部分國泰人壽的股票,開始了文火慢燉的草創時期。分家十年之後,一方面台北股市來到歷史高點,一方面蔡萬才心知富邦不可能光靠「產險」與「證券」就能獨撐天下,因此,他經過深思後,決定放手一搏,把所有國壽股票從一千五百元一路往上賣,賣到一股不剩,換得二百億元現金入袋,成為他日後正式開啟「富邦王國」的基石。

蔡萬才曾在「富邦五十周年」的紀念集上描述,當年他拿這筆現金,成立富邦銀行,「當時銀行法定資本額是一百億元,因為要股權分散,我們出資約七十億元,還有剩餘資金可以申設其他金融事業,完全不用借貸。」九二年,富邦銀行正式成立,蔡萬才把這一年訂為「富邦元年」。此後,雖然在九八年金融風暴慘跌一跤,但在蔡萬才全心掌舵下,巨艦終於恢復平靜,持續向前;沒多久,富邦集團就在蔡萬才與長子蔡明忠、次子蔡明興父子三人同心合力下,大舉購併,勇敢跨入富邦的「黃金十年」,締造今日的富邦王國。

富邦集團先是在二○○二年成功購併台北銀行,壯大銀行實力,緊接著隔年看準時機、突襲成功,拿下台灣大哥大的經營權,一舉將版圖拓展到電信產業,展開集團雙引擎時代;接著在○九年、全球金融風暴後不久,危機入市買下ING安泰人壽,補足長期以來的「壽險」版圖;又在○八年與一二年,分別參股與購併廈門銀行與上海華一銀行,成為台灣金融業進軍中國市場的最強隊伍。

至此,富邦集團越來越壯大,至一四年十月五日他辭世為止,總市值為八○九四億元,蔡家持股約在三成左右,市值約二千五百億元。一路走來,蔡萬才一步一腳印,以其厚實的財力與穩健經營的態度,穩紮穩打開創一片天地,人生可謂光榮謝幕。

交棒給兒子成典範

「兒子比父親高明,家業才能成功」和台灣老一輩企業家最大的不同是,他早在十多年前、身體還很硬朗時,就已經把公司的經營大權逐步交棒給他的兩個兒子。儘管他依然維持每天到台北市建國南路富邦產險大樓上班的「習慣」,但他自己也說,他每天早上十點上班,一點半就下班,來辦公室只是「走走、看看」;主要的業務都由兒子打理,例如富邦集團最主要的事業體「富邦金控」,蔡萬才從沒當過一天董事長,從成立就由蔡明忠掌舵至今。

蔡萬才的「放手學」,是台灣第一代企業家的典範,他自己私下常愛講一個笑話,說一九九九年時,他剛剛把富邦銀行的董事長位置交給蔡明忠,一下子很多會議都不用開了,但當董事長太久,習慣一時改不過來,時間一到,他又驅車到某一大樓的會議室準備開會;沒想到,他才輕輕打開門,就發現裡面已經人員到齊,兒子已坐在自己原來的位置上準備開會,他才想起自己根本不用開會,只好關上門,趕緊退出來。

從此之後,他就常常提醒自己,許多事要放手;而後來蔡明忠、蔡明興兄弟的表現,也讓他滿意。他自己也說過很樂意聽到外界對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評價,他說:「兒子比父親高明,家業才能成功,家族才能興旺。」蔡萬才在富邦集團內部參與的會議越來越少,大概只有一年兩次的高階主管業務會議、謝年會與「總裁面對面」等講座,才會見到蔡萬才的身影。但他就如自己所言,「無法做到完全撒手不管,只要在世一天,就覺得責任未了」,因此到他辭世前,他仍然維持每個禮拜至少一次,和兩個兒子一起吃飯,吃飯時「蔡總裁」對兩位兒子嚴厲依舊,對公司的事務、財報,逐一詢問,一個數字都不放過。而兩個兒子吃飯時也絕對絲毫不敢鬆懈。

但從十月五日開始,這頓父子三人的「午餐會報」從此成為絕響,富邦集團的員工再也聽不到這位老人家風趣幽默的開講。八十六年的人生歲月,自此畫上句點,蔡萬才代表的台灣第一代企業家幾乎全數隕落,也代表台灣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他的經商之道與經營理念,將留下永遠的印記。

一手創建金融、電信王國

富邦集團事業版圖

富邦集團版圖橫跨金控、電信、媒體,台灣幾乎每2人就有1人與富邦集團有業務往來關係。

富邦金控 董事長:蔡明忠 資產:5.12兆元 市值:4890億元

富邦產險

資產:743億元

富邦人壽

資產:2兆5803億元

台北富邦銀行

資產:2兆917億元

富邦證券

資產:619億元

富邦銀行(香港)

資產:3276億元

廈門銀行

資產:5289億元

富邦華一銀行

資產:2472億元

電信媒體服務

電信

台灣大哥大

資產:1430億元

市值:3147億元

用戶:741萬

台灣固網

用戶:13萬

頻道

三個momo購物台

一個momo親子台

系統

凱擘媒體

用戶:105萬

台灣固網媒體

用戶:50萬

蔡萬才與

富邦集團

大事紀

1954年 台大法律系畢業1979年 國泰集團分家,蔡萬才分到國泰產險及國泰人壽股權1989年國泰人壽股價飆至1500到1800元,蔡萬才逢高出脫,換得200億元資金1992年 成立富邦銀行1998年爆發金融風暴,富邦連踩國揚、新巨群等地雷股2000年 花旗入股富邦15%,注資230億元2001年 富邦金控掛牌上市2003年6月入主台灣大哥大,踏入電信產業2009年 蔡萬才家族首次成為《富比世》台灣富豪排行榜之首2009年6月 購併ING安泰人壽2012年購併上海華一銀行

2014年 辭世

蔡萬才家族

蔡萬才

楊湘薰(妻)

蔡明忠

陳藹玲(妻)蔡承穎

蔡承道

蔡承融

蔡承翰

蔡明興

翁美慧(妻)蔡承儒

蔡承媛

蔡明玟

許哲明( 夫)許樂理

蔡明純

86歲富足人生的智慧

──蔡萬才語錄

論經營

●做生意寧可少賺,不能賠錢。經營事業時,若賠錢就像「獅子受傷」,不但跑不快,還得停下來療傷,得加倍努力才可以挽回原來的業績。

●我的原則就是不養地,也不跟金融機構借款,因為一旦景氣反轉,過多借貸就容易讓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日本有句俗話說,「過石板橋也要敲三次」,再走上橋,比較踏實。我兒子經營公司也有賺有賠,我對他們說,做生意要先學會看人,人品不佳的人絕對不能和他做生意,這種人偏偏很會交際,與你變成好友,最好不要和這種人接觸。

論接班與教養

●未來「頭家」觀念會愈來愈淡,富邦蔡家第三代是否要承接家族事業?他們若有興趣也可以加入,不然就是他們好命,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工作,當教授也好,當音樂家也好。

●我對兒子很嚴格,但對孫子很慈愛、很寬鬆。因為孫子女的教養,有他們的父母負責,我們毋須越俎代庖。

●父親是兒子最好的典範,不必刻意去改變或扭曲他們。「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有道理的,我不是自誇,而是慶幸孩子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

窮小子娶到千金小姐

60年沒鬧過緋聞

蔡萬才與另一半蔡楊湘薰近60年的牽手情,在台灣老一輩企業家中僅見,他從來沒有緋聞軼事,他也警告他的兒子:「婚姻中不該有的負擔就不要有。」幾年前,蔡萬才曾經邀請許多好友,一起參加他們夫妻的50周年結婚紀念。近年來已經難得動筆的蔡萬才,還親自寫下一篇他對妻子的感謝,他細說他們認識的經過,當時蔡萬才還在台大法律系讀書,「離大學畢業還差半年時,有人為我作媒相親,對方是省政府民政廳長楊肇嘉先生的千金,蔡家只是普通商人,說起來不能算是門當戶對。」他回憶兩人第一次約會的情景,「如今事隔50多年,已不太記得當時談了什麼,只記得她每個話題都接得上,是那個時代難得的見過世面的女子。」蔡萬才後來一路對妻子十分敬重,完全沒有「男尊女卑」的觀念。

外界以為蔡家家大業大,但事實上,當時本省籍的企業家並未受到太多重視,反而是這位「千金小姐」嫁給「窮小子」。「婚後,我才開始早餐吃烤麵包、喝咖啡,對我而言是新經驗,她陪嫁的那只銅製咖啡壺,還有從美軍顧問團買來的烤麵包機,是新婚時甜蜜記憶的一部分」。

「後來事業越來越忙,我仍盡量回家吃晚飯,每日行程一定做成卡片,太座也有一份。」蔡萬才對妻子的敬重,由此可見一斑。

文畢,他更以「一生的知己」來形容他的妻子,可見兩人情感深厚,十足動人。蔡萬才猝然辭世,對蔡楊湘薰的影響勢必極大,兩人攜手走過半個多世紀,也堪稱是台灣企業家夫妻楷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76

眼光 | 據說是 關於 Lending Club 國內目前最完整的深度報告 跟我讀研報

來源: http://xueqiu.com/8016362355/32780545

2014-11-02 跟我讀研報




  程老濕 | 編輯

   Lending Club 如何修煉成為全球最大P2P平臺

導 讀

基於親和力準則,Lending Club 開發了一套搜索和識別貸款機會的LendingMatch™系統。該系統能夠幫助用戶迅速發現之前不知道的關系,使他們在有信任基礎的人群中借貸資金……

來源:  申銀萬國

編輯:  程老濕



資料來源:Lending Club 招股說明書

Lending Club 是全球最大的撮合借款人和投資人的線上金融平臺,它利用互聯網模式建立了一種比傳統銀行系統更有效率的、能夠在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自由配置資本的機制。

通過Lending Club 的平臺,借款人和小微企業可以獲得更低的利率,投資人則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

公司於2006 年10 月在特拉華州以“SocBank”的名字成立,之後於2006 年11 月更名為Lending Club。

截至 2014 年6 月30 日,Lending Club 累計貸款金額超過50 億美元,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息超過4.9 億美元。

自2007 年成立以來,Lending Club 每年的貸款金額的增長率都在100%以上,貸款數量的增長率(除2011 年為70%以外)均大於100%。

Lending Club 自2007 年5 月24 日正式上線以來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1)2007 年5月-2008 年4 月的運營初期;

2)2008 年4 月-2008 年10 月的“靜默期”;

3)2008年10 月至今的新模式運營期。

運營初期

在運營初期,即2007 年5 月-2008 年4 月,Lending Club 不發行憑證,而是由貸款人成員直接購買成員貸款,貸款人收到對應其所買貸款金額的匿名個人憑證,賦予Lending Club 為成員貸款提供服務的權利。

2007 年5 月24 日Lending Club 在Facebook 上線“合作性的P2P 貸款服務”,該服務提供給Facebook 用戶一條不需要銀行參與、借貸雙方直接聯系、擁有更優惠利率的貸款渠道。

Facebook 用戶在Lending Club 上註冊,註冊信息就會顯示在用戶的Facebook頁面上,訪問者知道他是Lending Club 的成員,並且有資金出借(或借入)的需求。

Lending Club 負責用戶身份認證,銀行賬戶認證,信用檢查,信用報告以及資金的轉移與收回。通過Lending Club, 借款人可以向一個或多個貸款人申請$1,000-$25,000 的個人貸款。

基於親和力準則,Lending Club 開發了一套搜索和識別貸款機會的LendingMatch™系統。

該系統能夠幫助用戶迅速發現之前不知道的關系,使他們在有信任基礎的人群中借貸資金。

用戶通過設定的標準(比如區域、工作地點、教育情況、專業背景、社會關系等)識別貸款,進而構建一個符合個人風險偏好的分散化的貸款組合(包括10-30 個借款人)。

LendingMatch™系統包含了多種關系,包括47,000 個美國城市;1,000家公司;500 個政府機構;6,300 所大專院校;1,600 個國家組織和其他組織以及數以千計的Facebook 關系群和網絡。

為了鼓勵負責任的借款行為,Lending Club 只供信用分數(FICO 分數)在640 分以上的借款人申請貸款。

Lending Club 分別向借款人收取一次性的貸款金額0.75%-2%的服務費和向貸款人收取分期還款數額1%的服務費。

Lending Club 選擇在Facebook 平臺上線產生了互惠互利的效果。

一方面,LendingClub 為Facebook 用戶提供了簡單便捷的融資和投資渠道;

另一方面,Facebook 為Lending Club 未來業務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Lending Club 能夠獲得Facebook用戶的朋友圈數據,產生大量的潛在客戶群;

2、Facebook 為Lending Club 提供用戶身份認證的依據;

3、Facebook 社交平臺營造了借貸雙方並非完全陌生人的環境,更有利於P2P 貸款業務的開展。
自2007 年5 月24 日到2007 年8 月23 日,共有13000 個Facebook用戶登錄Lending Club,獲得75 萬美元的貸款。

2007 年9 月13 日Lending Club 宣布開始使用自己的網站LendingClub.com 提供服務,並在網站上提供LendingMatch™系統。

Lending Club 網站還開辦論壇以供金融專家與Lending Club 的成員分享經驗。Lending Club 同時擁有自身的網站和Facebook 兩個平臺提供服務。

除了利用Facebook 的同學、同事等社會關系借貸外,Lending Club 的另一個舉措是利用校友關系借貸。

2007 年10 月31 日,Lending Club 宣布推出“基於熟人關系的借貸服務”,該服務是通過高等院校校友組織的網站來提供資金的借貸。

Lending Club是P2P 貸款領域第一個向線上社區(包括喬治亞科技大學、堪薩斯州立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校友組織)提供聯合品牌貸款申請的公司。

這項服務能夠通過借貸雙方的信任關系有效地降低借貸成本,同時也實現了Lending Club 與知名大學的合作。

Lending Club 用戶數量和借貸金額



靜默期

2008 年伴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SEC 也加強了對P2P 貸款公司的監管,收益權憑證被SEC 定義為證券,Lending Club 需要對收益權憑證註冊後,才能向貸款人出售。

自2008 年4 月開始,Lending Club 不提供給投資者購買收益權憑證的服務,同時也不接受貸款人成員的註冊和已存在貸款人成員的提供資金的合約。

但是Lending Club 仍將繼續為之前籌集的貸款提供服務,貸款人成員仍可以查詢賬戶,管理之前的貸款和撤出可用的資金。

2008 年6 月20 日,Lending Club 向SEC 提交S-1 表格,申請發行6 億美元的會員支付憑證。

2008 年8 月1 日,Lending Club 針對S-1 表格提出了修正案,提出新的利率計算方法以及關於“轉售交易系統”的更多細節。

2008 年10 月14 日,Lending Club 完成註冊程序,並公布了募集說明書,恢複業務。

在Lending Club 業務暫停的6 個月里,借款方仍舊可以申請成員貸款,只是資金完全由Lending Club 自身提供,因此借款方並沒有受到影響。

新模式運營期

自2008 年10 月14 日Lending Club 成功向SEC 註冊後,Lending Club 就開始通過發行會員支付憑證來向借款人貸款。

Lending Club 通過與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擔保的猶他州特許銀行WebBank 合作,由WebBank 向通過審核的借款用戶放貸,WebBank 再將貸款以憑證形式賣給Lending Club,並獲得由Lending Club 發行會員支付憑證的資金。

投資人和借款人沒有直接的債務債權關系,Lending Club 和WebBank 也不承擔貸款違約的風險。借款人每月通過銀行賬戶自動將還款轉給Lending Club,再由Lending Club 轉給投資人。

投資人的每筆投資不得低於25 美元。投資人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投資:

1、年收入在7 萬美元以上並且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7 萬美元以上;



2、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25 萬美元以上。
加利福尼亞州的投資者需要具備的條件:

1、年收入在8.5 萬美元以上並且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8.5 萬美元以上;



2、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20萬美元以上;不滿足條件者只能做2,500 美元以下的投資。肯塔基州的投資者需要滿足證券法關於合格投資人的條件。

產品及服務

自成立到2014 年2 月,Lending Club 只提供個人信貸服務,2014 年3 月開始上線商業信貸服務,2014 年4 月公司收購Springstone 公司,開始提供教育和醫療信貸服務。

(1)個人信貸Lending Club 提供額度從1,000 美元-35,000 美元的個人無抵押貸款,1,000 美元9,975 美元的貸款只能申請3 年的期限。

初始到期日為三年的貸款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可以將最終到期日擴展到5 年;初始到期日為五年的貸款,最終到期日仍為五年且不可擴展。

個人貸款分為四類:合並債務貸款、信用卡支付貸款、家庭改善貸款和遊泳池貸款。

其中,遊泳池貸款是Lending Club 的一種創新。

2011 年5 月2 日Lending Club 宣布Pool orporation 將通過Lending Club 在個人信貸方面投資200 萬美元,用以刺激遊泳池和Spa 的銷售。

Lending Club 應用創新的理念成為上市公司為其潛在客戶提供融資的平臺。

(2)商業信貸商業貸款的額度為15,000 美元-100,000 美元,期限為1-5 年。

(3)教育和醫療信貸服務Lending Club 目前只能通過Springstone 公司提供教育和醫療信貸,但公司計劃未來能夠直接通過Lending Club 平臺提供教育和醫療融資產品。目前教育和醫療融資額度為499 美元-40,000 美元。

除此之外,Lending Club 的子公司LC Advisors,專門為合格投資人提供投資管理服務。LC Advisors 作為普通合夥人成立了五個投資基金,同時成立信托來管理這些基 金。

這些基金通過不同的投資策略來購買Lending Club 發行的憑證。據了解,這些基金最多只能有100 位投資人,而且每人的最低出資額為50 萬美元。

除了成立了投資基金,LCA 還設立了分離管理賬戶(SMAs)來增加合格投資人的投資途徑。使用分離管理賬戶的投資者對投資策略有更強的控制力。

LCA 還為通過第三方機構在Lending Club平臺上管理投資的合格投資人提供服務。

盈利模式

Lending Club 的收入來源為交易手續費、服務費和管理費。

交易手續費是向借款人收取的費用;服務費是向投資者收取的費用;管理費是管理投資基金和其他管理賬戶的費用。

交易手續費是Lending Club 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招股說明書的數據,2014 年上半年交易手續費收入占總收入的93%。

除手續費外,借款人還可能需要支付以下費用:

1、未成功支付的費用:借款人每月的還款都是通過借款人賬戶向Lending Club 自動轉賬,如果借款人賬戶未能支付(賬戶余額不足,賬戶關閉或者賬戶暫停),借款人需要支付每次15 美元的費用;

2、逾期還款的費用:如果借款人還款晚於15 天的寬限期,從第16 天開始需要支付未付分期還款金額的5%和15 美元之間的高者,每次逾期支付一次;

3、處理支票的費用:如果借款人選擇使用支票付款,需要支付每筆15 美元的費用。
服務費率是借款人還款金額的1%,用於補償Lending Club 對貸款的服務、對憑證的支付和對投資人賬戶的維護。

除服務費外,投資人還可能需要支付催款費。催款費按收到金額的百分比支付:

1、逾期超過60 天且短於90 天,按30%的比例收取;

2、其他情況(訴訟除外)按35%的比例收取;

3、在訴訟的情況下,按30%的比例或者訴訟律師費加上其他費用;

4、未催收成功不收費,催收費不超過收回金額。
管理費率一般為每年LCA 管理資產的0.7%-1.25%。



信用評級及利率計算

借款人提交申請後,Lending Club 會根據WebBank 的貸款標準進行初步審查。貸款人需要滿足以下標準才能借款:

1、FICO 分數(根據Experian、TransUnion、Equifax三大征信局信用報告)在660 分以上;

2、債務收入比例低於40%;

3、信用報告反應以下情況:至少有兩個循環賬戶正在使用,最近6 個月不超過5 次被調查,至少36 個月的信用記錄。
當借款人通過了初始信用審查,Lending Club 的專有評分模型會對申請人進行評估,並決定同意或拒絕申請。

初始評分模型提供給申請人一個分數,再連同申請人FICO的分數和其他信用屬性一起輸入Model Rank 中。

Model Rank 根據內部開發的算法來分析借款人成員的表現,並考慮申請人的FICO 分數,信用屬性和其他申請數據。

Model Rank 介於1-25 之間並對應一個基礎風險子級。

Lending Club 再根據貸款金額和貸款期限調整基礎風險子級得到最終子級。

最終子級共分為35 個級別,歸入A、B、C、D、E、F、G7 個等級,每個等級又包含了1、2、3、4、5 五個子級。



Lending Club 設定的利率考慮了信用風險和市場情況,每個等級最終的貸款利率由以下公式計算:

貸款利率=基準利率+風險和波動率調整
風險和波動率調整涵蓋了期望損失並為從A1 到G5 各個等級的貸款提供遞增的風險調整收益。

貸款等級的確定不只考慮了借款人的信用分數,還包含了借款人信用報告和貸款申請中的信用風險指標。

在Lending Club 七個等級的貸款中,A、B 兩類貸款占比較大,C、D 兩類貸款的占比不斷增多,E、F 和G 三類貸款的占比最小,且呈不斷縮小的趨勢。

截至2014 年6 月底,A、B、C 和D 四類等級貸款的總占比為87%,所有貸款平均的利率為14.66%。

根據Lending Club 對平臺上借款人的問卷調查,2014 年前七個月借款人原有債務的平均利率為21.7%,而從Lending Club 借款的平均利率為14.8%。

各類等級貸款的占比及平均利率



基於Lending Club 多層嚴謹的信用風險審核體系,截至2012 年底只有10.7%的借款人通過審核可以借款,貸款違約率也保持在3.5%左右的較低水平。

截至2014 年6月30 日,Lending Club 的借款人平均FICO 分數為700,平均債務-收入比率為16.7%,平均15.7 年的信用記錄,借款人平均年收入為72,751 美元,而平均貸款額為14,056 美元。

E、F 和G 等級貸款占比較小,而且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收入認證

在Lending Club 將貸款信息公布到平臺後,仍會要求一些借款人提供有關收入和納稅的文件,如果借款人提供的信息不能令人滿意,Lending Club 會取消發布到平臺上的貸款。

Lending Club 隨機地對平臺上75%左右的借款人進行收入認證,主要根據以下情形選擇需要認證的借款人:

1、根據申請人的信用記錄上挑選出的信息;

2、審查貸款申請上矛盾或不正常的信息;

3、被懷疑為欺詐行為的貸款申請。
收入認證分為三種:1、收入認證;2、收入來源認證;3、未認證。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Lending Club 平臺上的貸款,經過收入認證的和未經過收入認證的有相似的違約率。

投資賬戶類型

投資賬戶分為六大類:

個人賬戶、聯合賬戶、信托賬戶(由受托人代替受益人管理資產)、公司賬戶、代未成年人保管賬戶和個人退休金賬戶。
2009 年3 月25 日,Lending Club 宣布第一個自我管理的個人退休金賬戶可以投資P2P 貸款,EntrustCAMA 公司作為這些賬戶的管理人。

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IRA 賬戶構件Lending Club 發行的憑證的投資組合,該賬戶具有免稅或遞延稅的功能。

分散投資策略

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優化投資收益,投資人需要分散投資。

Lending Club 提供了兩種分散投資的方法:

1、手動投資:投資人瀏覽各種借款項目,然後自己手動選擇要投資的項目;

2、自動投資:投資人設置投資限定條件,當有符合條件的借款項目時,自動投資系統將為投資人下單。
根據Lending Club 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分散投資能夠提高投資人獲得正收益的概率。

憑證轉讓平臺

FOLIfn 提供給憑證持有人一個另類交易場所 (ATS), 來將憑證轉讓給其他LendingClub 成員。

要進入ATS 平臺需要開通FOLIOfn 的經紀賬戶。憑證成功轉讓後,FOLIOfn會收取憑證賬面價值的1%作為手續費。

當月交易手續費低於Lending Club 與FOLIOfn協議的數額時,Lending Club 需要支付FOLIOfn 固定的費用。

投資風險

(1)Lending Club 發放的成員貸款都是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而投資者持有的收益權憑證的收益完全依靠借款人每月的還款。當借款人違約時,投資人會損失部分或者全部的收益;

(2)投資人持有的憑證不代表和借款人之間有契約關系,因此當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款時,投資人也不能直接找借款人催款,必須通過Lending Club 和第三方催款機構催款。Lending Club 對憑證只有有限的義務,即幫忙催款;

(3)收益權憑證的最長期限為五年,如果五年內借款人不能夠還款,但在五年後借款人償還了款項,Lending Club 不會將這部分還款轉給投資人。因為當收益權憑證期限終止後,不再具有接受還款的權利;

(4)借款人擁有無懲罰提前還款的權利,帶給投資人一定的風險。一旦借款人提前還款,借款人就不能夠獲得之前期望的收益率,同時也不能獲得任何提前還款的補償;

(5)投資人還需註意流動性風險,雖然收益權憑證可以在OLIOfn 交易平臺上轉讓,但是這種憑證僅限於Lending Club 成員之間轉讓,因此流動性還是很低;

(6)由於憑證的標的物-成員貸款具有固定利率的特性,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投資人將會損失其他的收益更高的投資機會;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借款人也有可能會提前還款,投資人也可能受到損失;

(7)其他一些因素也能夠影響投資人的收益。例如:Lending Club 運營能力有限,不能及時提供貸款維護的服務;Lending Club 運營過程中違反了地方相關法律法規,進而不能提供服務;Lending Club 與WebBank 的合作突然終止,不能為各州成員提供統一的服務,導致部分投資人無法投資或只能獲得有限的利率;Lending Club 破產清算等。

人才與融資

自2007 年成立以來,Lending Club 獲得了包括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和私募投資在內的多輪融資。



轉載勿忘 註明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492

F-大地為何吸引鴻海、美國垃圾債券之父的眼光? 雲林子弟拚出中國幼教市場獲利第一

2015-04-13  TWM
 
 

 

「再窮也不能窮孩子」這句話,搶攻中國幼教市場超過二十年的大地幼教創辦人程大坤感受最強烈。五月初即將回台掛牌的F-大地,不僅搶占幼教業獲利王的高端品牌市場,還吸引國內外私募基金與投資銀行家的目光,啟動了收購大戰。

撰文‧林宏文

今年三月底,在暴漲的A股市場中,出現了一支新股王全通教育,這家經營從幼兒園到中小學的線上教育平台公司,股價最高漲至人民幣三四八元,早已超越貴州茅台成為滬深第一高價股。

無獨有偶,預計五月六日在台灣掛牌上櫃的F-大地,也是在中國經營幼兒園市場相當成功的品牌,這家由台灣人經營的企業,以高端品牌搶占獲利王的位置,甚至還吸引了美國垃圾債券之父米爾肯︵Michael Milken︶、鴻海郭台銘之子郭守正、投資銀行家宋學仁,表態尋求購併的機會。

F-大地創辦人、雲林農家子弟出身的程大坤說,他從小就知道農民賺不到錢,因為農業是自由競爭市場。而台灣的幼兒園行業供給量大、競爭激烈,粥少僧多,造成惡性循環。

撤出台灣 力拚中國市場程大坤早年在台灣經營幼兒園,就以大地幼教為品牌。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時任台北市幼教協會總幹事的程大坤,應邀至中國參觀幼教市場,他發現,台灣的幼兒園市場因惡性競爭,經營困難;但中國的幼兒園採計畫經濟,以小區配套模式設立,類似像每個小區配置一所小學,等於保障了壟斷市場的地位,發展條件更佳。

九二年中國積極招商,程大坤把經營重心移至中國。隨著中國市場快速成長,二○○○年程大坤收掉在台灣的十二家大地幼兒園事業,舉家搬至廣東珠海,全心衝刺中國市場。

所謂的小區配套幼兒園,是由各地方教育單位要求建商設置幼兒園,提供小區居民的需求,以一般小區戶數都在兩千戶至八千戶,總承銷案至少以新台幣一百億元起跳,搭配的幼兒園若品牌定位較高,建商還可以提高售價,若與大地幼教這種有經營實績的品牌合作,更易獲得青睞。

不過,中國市場雖然較台灣容易經營,但競爭者眾。程大坤不像很多人分心投資房地產,而把全部心思都投入經營,足跡幾乎踏遍整個中國,還曾在二十二天內跑了十八座城市,搭過飛機、睡過火車臥鋪,讓他嘗盡創業的酸甜苦辣。

歷經二十多年深耕,採用大地幼教品牌的幼兒園家數達二三○餘家,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品牌。雖然只有第一品牌北京紅纓近千家規模的四分之一,但大地幼教去年獲利卻是北京紅纓的三倍,也是目前A股股王全通教育的兩倍,凸顯了大地朝高端市場發展的品牌價值。

主導投資大地幼教的前智基創投董事長盧宏鎰說,中國教育市場商機大,但投入者也很多,程大坤還為此到華東師範大學修習教育博士學位。大地不僅限於經營幼兒園,而是以專業顧問形態打造高附加價值,提供從師資、教材、課程設計、網絡學習平台、各種證照申請及諮詢等服務,比其他公司都做得更徹底,讓大地幼教成為少數能異軍突起的品牌。

私募青睞 風光回台上櫃一位從事中國幼兒園多年的業者指出,中國幼兒園市場有兩大優勢,一是這個行業可以漲價,因為父母對教育花費都不手軟,例如去年珠海幼兒園收費每個月人民幣一千八百元,今年就漲到人民幣二千元;二是無倒帳風險,因為家長不會賴帳。但商機好,能勝出者卻不多,因為市場經營的「眉角」不少,各種法令調整、證照申請,連學校餐廳飲食等許可證都經常變化,各省又都有自己的一套,需要長久的專業知識與人脈累積,才能打造品牌價值。

隨著大地幼教的知名度逐步打開,也吸引眾多國內外私募與創投基金的青睞,甚至有意談合併收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垃圾債券之父米爾肯。米爾肯在八○年代因為透過包銷垃圾債券而聞名市場,,因涉及內線判刑,終生不得從事證券業。後來他投資教育服務業,創辦知識宇宙公司︵Knowledge Universe︶,透過收購十三家教育事業,總營業額達十五億美元,其中也包括美國幼教事業龍頭KLC。

米爾肯不斷尋找購併標的,發現在中國經營有聲有色的大地幼教,很快就提出收購建議。程大坤說,米爾肯要求收購五成以上股權,但他不希望賣掉那麼多,還想繼續主導經營,因此沒有談成。

此外,大地幼教的發展潛力,也讓曾任高盛證券合夥人的宋學仁心動不已,並介紹從事文創產業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兒子郭守正與他見面,不過最後也因條件未談攏而作罷。

程大坤說,以美國幼教市場為例,最大的KLC有二千餘家,全美市占率約六%,前五大市占則合計達一一%。目前大地幼教有二三○餘家,在全中國二十萬家幼兒園的市占率僅○.一二%,實在還差很遠,未來五至十年中國幼兒園可成長到三十萬家,只要占到一%就有三千家,大地幼教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如今,程大坤以F-大地回台掛牌上櫃,預計五月六日上櫃交易,以F-大地前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五.九四元,去年EPS達七.一九元,不僅遠超過中國同業,也將成為台股不可小覷的新星。

程大坤

現職:F-大地董事長兼總經理學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政大企研所經歷:台北市幼教協會總幹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0

孫正義眼光有點毒! ARM二季度營收同比增9%

英國芯片設計商ARM發布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ARM第二季度營收達到2.676億英鎊(約合3.876億美元),同比增長9%;稅前利潤為1.301億英鎊(約合1.71億美元),同比增長5%,每股利潤同比上升18%。

ARM首席執行官西蒙·希格斯(Simon Segars)稱:“受市場份額增長和ARM最新技術普及率提高推動,版稅收入增長繼續跑贏整體行業。從傳感器到衛星到超級電腦,更多的終端客戶都選擇ARM技術,我們預計這種突出表現還將持續。”

希格斯還表示,ARM正在對支持合作夥伴線路圖的產品進行投資,因為他們正在開發類似於5G網絡、無人駕駛汽車和物聯網設備等下一代技術。公司最近 收購的 Apical,將增強公司在快速增長的虛擬計算領域的經驗,因為虛擬計算將使智能制造、增強現實、無人駕駛汽車和先進的機器人等技術成為可能。

7月中旬,軟銀(SoftBank)宣布,以243億英鎊(1英鎊約合人民幣8.872元)收購ARM。ARM是總部位於英國的半導體知識產權 (IP)提供商,截至目前,ARM向全球250多家公司出售了800多個處理器許可證,ARM架構在95%的智能手機、80%的數碼相機以及35% 的所有電子設備中得到應用,總共銷售了超過200億個基於ARM架構的芯片。

財報顯示,ARM近年來財務保持穩定增長。ARM在2013年~2015年分別實現營收7.14億、7.95億、9.68億英鎊;凈利潤分別為1.53億、3.09億、4.06億英鎊。

有半導體專家表示,對於軟銀而言,這是一筆富有遠見的財務投資,瞄準的是未來5年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15

投資要放長眼光和與世無爭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gdn.html

    接近年底,股市震蕩不息,有些朋友難免有點焦躁,常有抱怨。剛才,一位博友看了我於2012年5月30日寫的小文《小侃投資心態》,並與我交談。於是乎,想到重發此文與朋友們交流:


小侃投資心態

    今天中午,一位有著16年股齡的徒弟朋友說我做股票心態好,並問為什麽能這樣。於是乎,我從股市的基本原理和邏輯出發,講了兩個道理:

 

    一、因為做股票投資與做實體經營不同,它是被動式生意,所以需要“無為而治”對待。

    你拼命想去爭,那你找誰去鬥?跟誰去比?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這個“誰”存在,所以你心態不好,能朝誰去發泄?有人說,投資最大的敵人是自我。而我認為,這也是個不存在的東西,是個偽命題。你不滿自己,遂要鬥敗自己,超越自己。而我說,你永遠就是你自己,你怎麽個超越?你莫非想要拉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面不成?所以,不要與自己較勁,你一旦較勁,其實就與市場在爭鬥了,只不過是市場上的一些東西反映在了你身上而已。要知道,股市是專治各種不服的。太與自己過不去,太不原諒自己,實質上是另一種違反“能力圈”原理的表現。

    不斷地學習,求得不斷地進步與提高,這麽說才有道理,才有意義。

    許多人說,投資知易行難。而我認為,這話說的不全面,需再補充一下:其實,行難的原因恰恰是沒有真正地認知,而知是行的起點和基礎。你做股票,不管是用什麽方法,價值投資也好,趨勢投資也罷,等等,只要你覺得要熬啊熬的,忍啊忍的,等啊等的,那說明你還是沒有真正地知道和理解股市的原理和邏輯。做股票,要忍什麽?要熬什麽?要等什麽?這些個東西其實都是你自己沒事找事弄出來的情緒罷了,也是情商不夠的反映。

    二、因為股市雖然不可預測,但它是個長期多頭市場,永遠是向上的,所以想要減少風險或保證贏利,只能延長投資時間。

    而對於我來說,水平低,能力差,為了保險起見,我就來個終身式投資,甚至傳代式投資!那總能行吧?這樣一來,我心先“死”掉,那我還會去計較什麽呢?你不去算計什麽,心態自然就好。

 

    這就叫——

    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相關文章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0k7vn.html《知與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0rodh.html《投資方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17xp8.html《投資境界像座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36

網易丁磊:用“蓄謀”的眼光做產品、看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8/165188.shtml

網易丁磊:用“蓄謀”的眼光做產品、看未來
筆記俠 筆記俠

網易丁磊:用“蓄謀”的眼光做產品、看未來

戰略要正確,動作可以慢。

來源 | 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 Kay

筆記君邀您,先思考:

1. 創業思維的誤區是什麽?

2. 未來哪些行業將成為增長點?

 一創業的思維誤區

很多人都說網易是一家比較穩定的公司,沒什麽大的創新,這是因為我看到有很多創業者死在路上,有三點思考:

第一,很多創業者都是打著創新的幌子做很多貪婪的事情。

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全球的企業家和投資人都犯了一個毛病,太貪婪了。要求企業每個季度、每年都要不停地成長,講得好聽一點叫高速增長、快速發展。

但這實際上是不符合規律的,而且把精力都放在增長上就會無法兼顧其他,一旦產品毀了,不管是百年的企業,還是十幾年快速壯大的企業,都有可能很難東山再起。

0

第二,只求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不顧自己實際發展狀況。

對於一家新公司,創新反而可能會把自己給搞垮。創新的風險為什麽大?首先創新需要很多錢;其次創新的東西需要用戶有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最後創新還需要公司克服很多技術難關。

坦白講,如果你要創新,首先就要把別人的東西搞明白、摸透,你再去搞創新。我之前看一本講微軟公司的書,實際上微軟公司的很多產品都不是自己發明的,譬如 Windows ,Word 和 Excel 等等,都是 Follow 別人的,但是它不斷地改進,最後就做成功了。

第三,求快不求精,看見競爭對手做什麽自己也按耐不住。

我的互聯網思維中,“快”不是特別重要的,精益求精、打造極佳的用戶體驗,這才是最重要的,你根本不要看競爭對手怎麽樣,因為競爭對手犯錯誤的時間還有一大把,不要因為追求速度,最後把自己搞死了。

求快的創業者最根本的思維誤區是怕錯過時間窗口,但我覺得過於強調時間窗口都是一個偽命題。比如新浪在 PC 端新聞做得好,可是我們在移動端通過不同時段的推送趕超了。

2007 年蘋果做手機,早在 1993 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就已經在做手機了,但你會覺得喬布斯當時沒有機會了嗎?實際上,他最後開創了一個智能手機的時代,所以機會是隨時都存在的。

0 (1)

一定要做正確的事情,這個在網易叫戰略。戰略要正確,動作可以慢,看準了再跟上去,這樣風險反而還比較小,這樣別人犯過的錯誤你可能就不會再犯了。我們現在在制定營銷戰略的時候,都首先看我們的競爭對手在幹什麽,他們做完了,我們把他們的問題全都找出來,這樣我們就不再犯了,少走很多彎路。

當然,一些事情能成功,真是天時地利人和,你說有運氣成分,但這肯定也是在交了無數的學費之後,才明白下次我幹這件事要如何才能避免掉入一些坑當中。

記得,當網易在美國上市了的時候,我說了一句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成績的時候不要太高興,有挫折的時候也不要太難過,直到現在我也沒有改變過這樣的想法。

二、網易是融合了人文與科技的內容創新者

在我看來,網易本質上是一個內容創造者、創新者。更具體點說,是一個融合了人文與科技的、有一點品味追求的內容創造者與創新者。 

這些年,網易主要做了兩件事:

第一,是站在人文和科學的交叉口,推動跨界交融與各領域的邊界消除;

第二,是在保證品質的同時,讓產品超越“功能化需求”,真正走進“人心”。

“互聯網和這些領域的融合,既是創新的主要來源,也是“人”本真的回歸。同樣的,影視、動漫、遊戲等形態的界限,不斷被打破,被融合,這也是今天大會主題“泛娛樂”的含義。” 

“我發現了近幾年,網易產品中,用戶的留言、互動發生的一些明顯變化:大家越來越少對產品的功能本身做評價,而越來越多地關註產品能為自己帶來多少美學體驗和情感記憶。

0 (3)

這給了我們一些啟發。網易很重視產品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產品文化。我們覺得,設計產品就像設計生活一樣,不用太刻意強調專業性,而應該將人自身的樂趣和審美體驗放在第一位。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充滿人情味的洞察,去發現用戶真實需求,打造出有品味、有溫度的產品,為用戶創造更多的愉悅感。

從這個產品理念出發,網易主要做了開頭說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涉及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與互聯網這個載體融合的過程中,其它領域的特色與品味,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我們發現、體現和重視。——這通常是一個產品有沒有品味的主要原因。

以前,憑著不錯的技術和一般的產品體驗,一個產品就可以滿足用戶的多數需求,並獲得成功。但現在,互聯網是基礎設施,大家對產品細節和審美體驗的要求,已經上升到了更高層次。

0 (2)

我來舉例說明:

網易雲音樂是音樂和互聯網的交融,它的品味就在於它不只是個線上播放器,而會通過各種歌單、320K音質和評論區的真實情感交流,讓用戶產生真實的感動和共鳴;

網易考拉和網易嚴選是實體生活和互聯網的交融,它們的品味在於它不只是個單純的網購服務提供者,而在於它會通過保證器物的品質、高性價比,讓你真實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日常生活美學;

《陰陽師》手遊的品味則在於,為玩家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和風體驗;

還有我們代理的《我的世界》中國版,在自由的想象力之外,打破了遊戲與教育的邊界。

0 (9)

(圖源:360圖片)

互聯網和這些領域的融合,既是創新的主要來源,也是“人”本真的回歸。同樣的,影視、動漫、遊戲等形態的界限,不斷被打破,被融合,也是今天大會主題“泛娛樂”的含義。

第二件事是,網易追求做有溫度的產品。

從人性化到個性化、態度化,現在大家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了轉變。在產品自身之外,消費者比以前有著更多的情感訴求,“人心”也更加難懂。這其中就涉及到了內容的消費升級。

內容消費升級不僅是技術維度上的,更是人文價值維度上的。它要求我們用心去體貼用戶,用工匠精神去打造出有溫度的產品,為用戶創造簡單、可依賴的情感共同體。

在《夢幻西遊》、《大話西遊》、《天下》、《倩女幽魂》、《魔獸世界》等產品的互動里,我們看到過非常多動人的玩家故事。他們在遊戲里體驗成長、收獲感情,甚至將遊戲的意義延續到了下一代身上。

這些純粹的熱愛,通過時間沈澱後逐漸融入了我們的產品,也讓遊戲這樣的產品有了外界難以理解的溫度。這一點我覺得是很值得我們自豪的事情。

過去20年,網易一直非常重視用戶體驗,希望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創造出有品味、有溫度的產品,給大家更多美好的愉悅感。

 三“蓄謀”八年,

網易嚴選天生自帶三大優勢

1.網易嚴選不止承載著網易巨大的理想,也承載著丁磊巨大的理想。

丁磊對網易嚴選的愛溢於言表,甚至在解讀2016年網易財報時說道:“網易嚴選寄托了我們巨大理想。”在做過首富之後,坐擁300億美金估值公司的丁磊曾說,“錢帶來的幸福不到5%”。

我就對消費品充滿執念,做電商實際上就是我對消費品的個人理想,在嚴選之前有考拉,我自己出面寫專欄,美名“三石哥私物精選”。

嚴選火了以後,專欄跟著搬過去。一口氣推薦了包括襯衣、拉桿箱、洗漱包等十多個商品。“對企業來說,有資金的確讓你可以去做很多的嘗試,交很多的學費。”網易嚴選就嘗試之一。

0 (4)

2.出生網易郵箱,自帶9億註冊用戶。

互聯網行業,有個詞語叫做“MVP”,是指開發團隊通過提供最小化可行產品獲取用戶反饋,並在這個最小化可行產品上持續快速叠代,直到產品到達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MVP的好處在於,可以幫助團隊快速驗證需求,快速試錯。

網易嚴選看起來好像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從封閉開發到正式上線,一共醞釀了一年之久。

“嚴選最開始起源於網易郵箱的一個10人團隊。”而網易郵箱坐擁9億註冊用戶,一直在尋找流量變現的機會。之前雖有過諸多嘗試,但都以不太好看的結局告終,但卻讓嚴選的初創團隊積累了大量與中國制造商的經驗。

網易嚴選的第一個mvp就是一封郵件,發送對象是網易內部員工的250個郵箱,內容則是來自日本某大牌的毛巾,價格卻是接近成本的價格售賣。郵件一發送出去,就賣瘋了。網易嚴選的市場負責人說“那一次我們收獲了30萬的銷售額”,這讓我們內部非常興奮。

3.0成本獲取上萬個種子用戶

在網易內部一直流傳著一股神秘黑勢力,那就是“工資回收計劃”。這個計劃最大的黑幕,就是網易內購。在網易內購嚴選專場里,現場只有一個字,買買買!

實際上大多數網易產品,都瞄準的網易員工這群人,都市白領,對買奢侈品有猶豫,又想自己看起來有品又高級。

我們的員工作為種子用戶,不僅是第一批吃到丁家豬的人,而且在網易考拉享有員工專屬客服。郵箱里,還會收到員工專享的嚴選優惠券。

據網易某員工說,“自從有了嚴選和考拉,公司過節福利都從免費京東購物卡變成了優惠券,關鍵是最高直返50那種。”

雖有“不滿”,但網易上萬個員工照樣買的樂此不疲。對嚴選來說,這些員工就是原生的種子用戶,一條毛巾兩天賣空30萬,網易員工的表現給嚴選和丁磊都打了強心針。

所以創業公司,與其想著從外部找種子用戶,不如先“回收”公司內部!網易嚴選啟發了BAT。丁磊曾說:“感覺嚴選這個模式會被抄襲。”

2017年3月,騰訊上線“企鵝優品”,4月小米上線生活電商“米家有品”,5月,阿里上線“淘寶心選”,天貓slogan改為“理想生活上天貓就夠了”。

無論哪一家,都在倡導生活美學,消費升級,嚴選品質。

然而實際上,消費者卻並不買賬。5月上線的淘寶心選,甚至只在淘寶app首頁出現過一次,就再也找不到入口。

0 (5)

為何在淘寶、京東蠶食殆盡的電商行業,網易嚴選靠“抄”還能殺出重圍,成為引領者?

1.“像”無印良品,真正“像”的是品類

在中國做家居百貨,火的幾乎都是國外品牌。無印良品、宜家,一到周末就人滿為患。中國品牌做大做強的只有名創優品,但是在調性和定位上卻有點low。我們的網易嚴選看到了這個幾乎空白的領域。

根據特勞特的“定位”理論,我們在做品牌時,想要找到最精準的用戶,就去競爭對手那里直接挖。網易嚴選瞄準的毫無疑問,就是無印良品的消費者。

那麽都是一些什麽人在買無印良品呢?我們在逛實體店的時候,實際上經常能看到這麽一批人。永遠穿著基本款,米黃、靛藍、黑白灰,在人群里看似不起眼,仔細一看,非常清新脫俗。

精致、有品、脫俗,這三個關鍵詞實際上就是這部分人群的重要標簽。這也是網易做產品的底線。不管是lofter、網易雲音樂、有道詞典、網易雲課堂,丁磊一直在嘗試,這種有情懷有品味的產品。

0

(圖源:360圖片)

所以為什麽8年前,我開始養豬,立誌改變中國人餐桌,但一直養到2016年才爆發。因為這兩年才是消費升級的大勢開始。

我們做了8年功課,所以對消費升級認得很清楚。消費升級絕不是越買越貴,而是人們觀念的變化,開始追求消費讓“我”更好,所以才有了網易嚴選那句slogan“好的生活,沒那麽貴”。

而所謂的“大牌同廠“商品,占據的比例,只有35%。實際上網易嚴選很聰明,不僅抱了網易的流量和資金大腿,還蹭盡了大牌的流量。但網易嚴選的野心遠不止做“大牌同廠”,“大牌同廠”甚至連中期目標都算不上。

2.別人學不會的是品牌思維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多年以來,一直在使用他們流量變現的邏輯去掙錢,京東淘寶皆是如此。但現在網易嚴選不一樣,這次他們真正參與到產品的質量把控和制造業當中去。

網易嚴選挖來100多個從傳統行業的職業“選”手把控供應商和質量,並且在國內外簽約了來自日韓、法國、意大利等地的諸多設計師和設計機構開發原創。

0 (6)

在網易嚴選內部還有有一個近200人的包裝設計團隊,外包設計團隊則有將近500人。這些人,共同組成了“嚴選嚴包”天團,最後打包出售的實際上是產品+品牌+體驗,這就是消費者最想掏錢的結合體。這完全是品牌的思維在做產品。

品牌的身份,讓他繞過了與京東和淘寶的正面廝殺,從另一個角度,在爭得頭破血流的電商行業里找到一塊肥肉。

“大公司的好處就是流量基數,品牌無法迎合所有人的喜好,所以網易嚴選不會像小公司一樣用花花綠綠的設計吸引眼球,而是做基本款,這其實就在抓最大公約數。”

3.丁磊帶火網易嚴選,營銷團隊給力接棒

“帶貨”,來自網絡熱詞,指明星等公眾人物對商品的帶動作用。丁磊作為中國互聯網第一代“老企業家”,“帶貨能力也是一級棒。

我也可以親自出面拍攝嚴選采茶宣傳片,在茶葉里塞了5張小紙條,直接送股票。

我們和咪蒙合作,打出“買不起房買得起家”的口號,深深刺痛北上廣一線城市中青年的軟肋。

接著趁熱打鐵,和彩虹合唱團聯合推出《網易嚴選打折了》這樣的搞怪歌曲,不僅在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而且被收錄進知乎2016年度營銷案例。而去年11月雙十一大戰,別家品牌都是5折8折1元搶,網易嚴選卻另辟蹊徑,倡導“三件生活美學”,三件以內打八折,超過三件不打折。

我們今年,從線上蔓延到線下,又開酒店,又開青年社區。

四、預測未來5大增長點

我預測,可能成為未來增長點的五大行業有:

NO1.中小學課外輔導

目前全國有73%的中小學生,選擇用課外輔導的方式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調查顯示,1/3的家長願意拿出上萬元為孩子進行課外輔導,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NO2. 旅遊產業

國內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能夠提供給國內外旅遊消費者形態各異、內涵多樣化的旅遊景區,再加上未來景區的深度開發、由門票經濟轉向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的打造,會吸引更多的旅遊者首次或多頻度的到旅遊目的地消費。全國旅遊景區一卡通“有·品位旅遊卡”持卡可以免費進入全國500多家收費景區,走進市場後,做到了使遊客便捷出行,從而促使有品位旅遊卡的代理商實現了數百萬的收入,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創業項目,建議大家考察代理。

0 (7)

NO3. 新飲品

隨著消費者購買力的提升,以及國人養生意識的增強,以植物之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加以沖泡而產生芳香味道並且擁有一些特定功效的花草茶成為新飲品的發展趨勢。

2016年國內知名新飲品奶茶品牌麥茶的加盟商們單店的年收入就達到了三五十萬,代理商們甚至年收入過百萬,建議大家搜索加盟。

NO4. 棋牌遊戲

用戶消費習慣改變,互聯網支付環境成熟。棋牌遊戲用戶呈現年輕化趨勢,具備較好付費習慣,使得棋牌行業找到收入增長點。

比鄰線上棋牌將線下棋牌室完美的轉移至線上,讓商家不需要場地就可以開棋牌室,商家僅僅需要投資幾千元就可以撬動月入十萬的市場,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以及傳統棋牌室空間的限制,建議搜索加盟。

0 (8)

NO5. 醫療服務業

隨著我國醫改紅利的持續釋放,醫療服務行業受資金青睞將持續發酵。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和二胎政策的放開帶來醫療服務市場新的增量。

丁磊 遊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51

銀保監會“信9條”促銀行放長眼光,讓民企小微企喘喘氣

7月新增貸款超預期,企業仍缺錢。8月18日晚間,銀保監會發布“信9條”,這已經是銀保監會近期第三次“出手”進一步打通貨幣傳導機制。

18日晚間,銀保監會下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要求銀行適當提高企業中長期貸款比例,同時規範銀行貸款行為,要求不得協商約定或強制設定條款進行貸款返存等,此外還提出積極發展消費金融,支持發展消費信貸等共9條主要內容,被業內稱為“信9條”。

“信9條”延續了此前銀保監會對打通貨幣傳導機制、引導資金“入實”的監管思路。“今年以來,由於監管強化、影子銀行拆解等導致社會融資萎縮,雖然銀行信貸增速可觀,但非信貸融資通道壓縮,低成本資金無法真正進入實體經濟,體現為,一方面銀行信貸壓力較大,另一方面企業融資依然得不到足夠資金,在此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引導銀行加大資金投放。”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次,‘信9條’的重點是著力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動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一位接近銀保監會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在此之前,銀保監會已經先後兩度發文,8月11日,下發《加強監管引領 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要求對於小微企業,要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

再早之前,7月17日,銀保監會召開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做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座談會,提出要加快建立有效調動基層積極性的激勵機制。激發基層員工做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積極性。

適當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

此次“信9條”第一條明確要求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具體指出,適當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合理確定考核指標,避免貸款在同一時間特別是月末、季末集中到期而引發企業資金緊張。對符合授信條件但遇到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繼續予以資金支持,不應盲目抽貸、斷貸。

業內人士認為,這與8月11日下發的《加強監管引領 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要求對於小微企業,要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形成呼應,均意在進一步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曾剛對記者表示,銀行資金加大投放首先要解決銀行自身投放意願的問題,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主體風險、客觀經營風險較大,這種情況下沒有特殊監管政策手段以及風險分散手段引導,很難解決銀行的投放意願問題。 而從銀行自身角度,由於銀行此前過度關註短期業績考核,有可能忽略企業中長期發展。“監管需要逐步引導銀行適度調整將企業中長期發展放在更重要位置,適度降低對短期利潤的追求。”曾剛稱。

此外,“銀行也受到了監管的約束,對融資有一定影響。今年監管更強化了對同業業務的打擊,資管新規出臺也對影子銀行等融資通道形成非常嚴厲的約束。”曾剛稱。

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分析認為,表外融資大幅受限之後,未來表外限制期限錯配,需要安排表內中長期貸款來承接,需要提高中長期信貸投放。但從2018年前7個月的信貸投放結構看,並沒有實現這個趨勢,表內人民幣信貸投放雖然有所增長,但是仍然難以彌補表外收縮的部分。此外人民幣信貸增長的部分,企業對中長期貸款仍然乏力。

第一財經記者從某股份行了解到,目前對於企業放貸的盡職免責等相關政策正在銀行內部加速落地,該行目前根據監管要求,正在出臺規則辦法,落實盡職免責,其中對過去只要出現“不良”就追責的行為給予糾正。

此外,“信9條”要求,對成長型先進制造業企業,要豐富合格押品種類,創新擔保和融資方式,合理確定抵質押率,在資金供給、貸款利率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曾剛建議,首先要改善小微企業、民營經濟生存環境;其次從金融的角度,監管層面加強引導,例如,定向降準,監管政策定向引導,風險權重及風險容忍度提高,以給小微企業更多優惠。

另外,監管層面或可考慮適度放松對銀行信貸能力約束,例如,放松MPA考核對銀行信貸的約束,拓寬銀行資本補充渠道,提升銀行資本充足率,促進銀行擴大信貸規模等。最後,或可調低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以增強銀行投放動力。

但曾剛強調,微觀具體的監管政策引導需要遵循適度原則,特別是尊重市場化原則,不能因為短期政策要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而將金融機構自身商業經營原則顛覆。

曾剛表示,不能為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而將風險忽視,防風險應該做在前面。所以,原則上還是要堅定防風險、去杠桿的主要思想,將防風險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能因此而放松標準。

此外,僅靠銀行信貸支持還不夠。孫海波指出,如果要真正打通銀行資金向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消費領域的流動,還是需要金融體系之外的改革配合,比如稅收、民營機構準入、民營企業家更高的尊重和政策參與等。否則單靠金融孤軍突進,很難真正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基建投資監管規則待明確

“信9條”要求,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加大對資本金到位、運作規範的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的信貸投放。保險資金要發揮長期投資優勢,通過債權、股權、股債結合、基金等多種形式,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點工程和重要項目。

此外,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對在建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情況和融資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按照市場化原則滿足融資平臺公司的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孫海波稱,這一要求基本繼承7月底國常會的定調,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同時滿足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但目前表外投放仍然面臨嚴格的資管新規約束,比如期限匹配,缺少通道,結構化產品受限制等。政府融資受到財政部一些規則限制,強化資本金穿透導致對資本金的變相資金投放被禁止。由此,表內對符合資本金要求的項目,又能符合銀行風控要求的投放項目非常少。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對基礎領域投資,過去金融機構做的不少,但是過去一年間,包括金融去杠桿、財政對一些項目叫停,大背景下,總量有所下降,但目前政策有所放松。

但他指出,目前一些政策制度方面的問題仍然亟待解決。例如,過去地方政府、央企通過名股實債從銀行貸一部分,大多數是銀行資管與自營出資,但名股實債的渠道目前已經被明確叫停,專項債券可能成為未來的出資渠道,但目前專項債券發行比較少,專項債出資本金的落實主體、法人主體需要進一步明確。

重提“嚴禁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

隨著實體經濟融資“饑渴”,水漲船高下,銀行信貸正在成為“賣方市場”的天下,其中,“貸款返存”等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的違規行為再度冒頭。今年以來,在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中,因為“以貸轉存”的處罰單多達126張。

根據媒體報道,“以貸轉存”具體的做法是先以貸轉存,然後存單質押再融資。例如,A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1億元,銀行要求A企業不能直接提走這1億元,需在銀行變成1億元的存款。然後A企業用存單質押,再向銀行申請1億元的貸款。“折騰”一遍後,企業最終拿到手的1億元資金,在銀行賬上變成了“貸款2億元,存款1億元”,對企業而言,賬面貸款2億元,實際到手的融資僅1億元,企業承擔的卻是2億元的利息支出。

此次銀保監會在“信9條”中明確規範經營行為,嚴禁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要求指出,規範貸款行為,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進行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一律不得協商約定或強制設定條款進行貸款返存,一律不得在發放貸款時捆綁或搭售理財、基金、保險等其他金融產品。嚴禁將貸款發放和管理等核心職能外包,嚴禁銀行員工內外勾結,違規通過中介發放貸款或參與過橋貸款。

孫海波指出,上述條款在此前的“三三四”檢查,還有在更早的“七不準四公開”中反複強調,包括顧問費、以貸轉存、捆綁銷售等變現增加企業負擔等,在多次檢查中都是重點內容。貸款發放和風控職能不能外包,這在助貸機構的合作過程中尤其容易違規。

曾剛表示,此前整治金融亂象主要整治的就是上述內容,已經取得了很多成績。此次繼續重提,並不是因為死灰複燃,過去一段時間違規行為已經有極大好轉,應當進一步堅持治理銀行業亂象的要求。“信9條”是在當下加大銀行對企業信貸投放力度的大背景下,再次進一步強調監管政策要求。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