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祖國同胞又揚威國際,上鰦四月號美國雜誌《名利場》(Vanity Fair),不過主角唔係范冰冰唔係章子怡,而係身家據胡潤估計接近七十億港紙鮋綦(音其)建虹。 《名利場》記者調查鰦擁有全球最貴分層單位鮋英國倫敦「海德公園一號」(One Hyde Park)超級豪宅,發現業主個個都非富則貴,除鰦有卡塔爾首相、烏克蘭首富、哈薩克女歌星、俄羅斯有錢佬等,仲有台灣已故「經營之神」王永慶個大仔王文洋,同埋綦建虹,佢用九千幾萬港紙買鰦個一千幾呎鮋單位。「海德公園一號」由歐洲豪宅發展商Nick和Christian Candy兄弟,及卡塔爾首相一同組合鮋財團發展,共有八十六個單位,全部窗戶用防彈玻璃,出入以瞳孔識別身份。大廈位於武士橋區,就鰠文華東方酒店旁,大廈亦由文華東方管理,更有專用地下通道方便住客來往隔籬酒店歎美食,唔怪之得呎價平均要成七萬蚊港紙。綦建虹係乜誰?佢今年四十六歲,鰠北京出世,買賣珠寶鐘錶起家,九十年代生意愈做愈大,大客包括謝瑞麟。金融風暴之後,謝瑞麟差鱓破產,好彩有綦建虹借錢俾佢吊住鹽水。○二年,綦建虹到名車賓利(Bentley)同埋勞斯萊斯(Rolls Royce)鰠北京鮋代理權,靠佢本身擁有鮋富豪人脈,當年就賣出三十架賓利。根據舊年年報,佢間公司鰠大陸賣鰦四百八十七部賓利、勞斯萊斯、林寶堅尼(Lamborghini)等豪華跑、房車,總值超過四十一億。綦建虹鰠○八年借鰦黃玉郎創辦鮋玉皇朝鮋殼鰠香港上市,改名做耀萊集團,之後埋珠寶鐘錶Parmigiani(限量腕錶賣超過七百萬一隻)、Richard Mille(一隻錶閒閒懐賣二百萬)、Boucheron等奢侈品鮋代理權。綦建虹更加涉足電影業,前年同林建岳等人投資《辛亥革命》。不過佢好鬼低調,幾乎從來都冇接受過訪問。而且雖然佢係香港上市公司鮋大股東,但係鰠香港,一個物業都冇獱手。 中南海「護髮」有功 人到中年,最頭痕鮋莫過於髮線後移。不過胡錦濤同埋溫家寶似乎從來都唔使擔心。記者比較過胡溫○三年飱飱上任,同埋十年之後準備退休鮋相片,發現胡溫無論髮型、髮色、髮線、頭髮鮋濃密程度等,幾乎變都冇變過!以胡溫一日要開咁多會、處理咁多文件、搞咁多權力鬥爭、打壓咁多維權人士,仲要管好屋企鱓財產,而白頭髮都唔多條,睇鈬中南海應該有個護髮部門,專門幫領導人理髮染髮(甚至織髮)!(時事組) | ||||||
題記
2013年2月,泰國,來自世界各地的150多名賽手參加泰國RC F1大賽。其中90%以上的電動賽車由廈門安燃動力電子公司驅動。沒錯,許海林是做電池的,電動車模、航模的動力供應商。歷經10年,他的公司佔有了95%以上車模電池、20%以上航模電池的國際市場份額,2012年銷售突破億元。最初5年的OEM生涯,他歷經波折,而後開始了安燃自己的品牌之路,許海林如何在製造業的紅海中殺出生路?他如何規劃下一個事業的春天?他的創業不歸路又是如何演繹?請看本文陳說。
雨豪評述
曾經和一位服裝製造業的企業家聊天,他同我講了這樣一段經歷。十幾年以前的一個深夜,警察突然找上門,聲稱其工廠女工有賣春行為,警察懷疑他有組織賣淫的嫌疑,需要帶回警局盤查,於是這位創業家就因為莫須有的罪名在警局裡被拍了正面、側面的半身寫真,並被審問至清晨。他後來這樣回憶那個早晨,步出派出所時,雖然只有幾個小時,卻感覺無比漫長,有種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感覺,一瞬間,竟失去了繼續創業的勇氣。
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我把它叫做創業當中怎麼面對人性的惡?如在美國,你創業遇到這種事的概率有多大?許海林說他也有類似的經歷,在2007年下半年剛剛創辦工廠的時候,一個精神上出現問題的員工在宿舍裡手刃了另外一名員工,其後,警察的不盡調查,死者家屬睡在工廠裡面堅持索要賠償,讓他焦頭爛額,直至數月後方才平息下來。海林理解:這或許正是中國創業宿命中的一部分,所謂不可承受之重。創業在中國其實是件大不易的事,為什麼要創業?又怎樣能在野蠻環境中逢山鋪路、遇水搭橋?一個傳統行業的創業者如何去擁抱趨勢、步入創新科技領域?這些正是許海林的故事。
許海林自述
我是在香港讀的中學,1991年留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攻讀市場經濟學士學位,隨後又獲取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MBA學位。2000年我回到香港,在TDK旗下公司擔任市場總監。兩年之後,受到一位法國客戶的邀請,踏上了創業之路。從2003年開始,法國人、另一位同事、我,三人在廈門創辦了公司。我們做電池製造的自動化設備,賣到德國、美國去。開始時很順利,賺了一些錢,法國合夥人就跟我們說,要不然我們自己也做電池,於是我們就決定把賣設備賺到的錢,大約有兩三千萬吧,拿去投資開一家做電池的工廠。法國人說有非常多的訂單,我們就全部投進去了。投進去之後就發生了問題,沒有訂單,一直在燒錢,燒了差不多有一年,然後法國人就帶上剩下的資金跑路了。
那個時候我一下子什麼都沒有了,但我並不甘心就這樣失敗,就舉債在深圳辦了一家貿易公司,含辛茹苦,一塊一塊地賺錢,一天一天地活過來。終於3年以後,我又攢夠了錢,殺回電池製造業,在東莞收購了一家加工廠,從頭再來一直到現在。
做這個新工廠的時候,我進入了一個新市場:航模、車模電池的細分市場,因為之前做的電子產品、數碼產品電池的毛利潤越來越低,從幾十個點降到幾個點,所以我們就聚焦在高倍率放電大電池。這種電池在技術上和數碼電池有很大區別,主要是放電倍率上的差別,這種電池需要有很大的功率放電。產品2007年投產,2008年我們收回投資,其後每年都有大概20%的增長率。現在在車模電池市場,我們已經做到第一名了,這個市場90%以上的客戶都是安燃的,但是在航模上面,我們只佔了20%的市場,因為航模的市場比車模大3倍,所以我們也正在大力拓展這方面的市場。
關於安燃的未來,我還想進軍手機的備用電池市場,現在國內還沒有一個大家認可的充電寶品牌。雖然很多人在做,淘寶上也可以看見有很多賣家,但是在品質上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我們打算怎麼去做呢?我們要做到差異化,譬如我們現在在研發一種可以快速充電的後備電源,也就是說可以用10分鐘、15分鐘就可以把你的手機充滿電。我們已經做出來這個東西了,現在在做一系列測試,大概在今年6月份左右就可以上市了。
再說得遠一點,未來兩三年,我們非常有可能進入大型的動力電池製造業。大家都知道美國特斯拉電動汽車,他們用的是A123的系統,松下的電池,以前是三洋的,後來松下收購了三洋電池。我不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應該走特斯拉的路線,做高端電動汽車,這不是一個當下的中國公司可以做到的事。鎖定中低端市場,解決好電源管理和配套的問題,中國電動車市場是巨大的。
我預見業界能真正解決智能手機、電動汽車電池續航的問題,最少還得8~10年的時間。例如,鋰電池的開發到普及,足足用了15年。開發新型電池要用新的材料,材料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發並測試它的安全性能和實際壽命。另外,新材料的初始成本會非常昂貴,消費者是接受不了的,一定要有個量才能把成本降低。
最後,我想送給創業者這樣四句話:創業者應該持續思考用戶的新需求;讓少數人獲得百分百滿意,遠比讓大多數人獲得部分滿意更為重要;在創業的早期,可以在成本範圍內提供一些超值的服務,這也是探索用戶需求的必要;即使有千般洩氣,也千萬不要放棄。
雨豪評述
在今天,無數創業團隊一窩蜂湧向追求海量用戶的創業方向中,「實踐」邊走邊尋找商業模式的思路。許海林的創業故事似乎有些老套,他從一開始就是奔著賺錢去的,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厚積薄發,不斷體察市場、用戶的新需求,借用電池行業的一個名詞:爆發力。是的,在這10年,他凝聚了他的爆發力。如果讓我來描述中國此時的商業競爭,我會說:低層次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高層次的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所以,可以得出一條誅心的判斷:沒有商業模式的創業都是耍流氓,不能實現商業模式升級的創業是可悲的。
說到電池,乃至電動汽車,不能不提到時下美國風頭最健的創業榜樣:Elon Musk。他出生於南非,18歲時移民美國;1999年創立Paypal,他是最大的股東;2002年10月,eBay用15億的股票收購Paypal,Musk擁有其中11.7%的股份,約合3.28億美元;此前4個月,他創立私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及純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Telsa Motors;2008年又有第四家公司創建:SolarCity,一家專門發展家用光伏發電項目的公司,提供從系統設計、安裝,以及融資、施工監督等全面的太陽能服務。時至今日,四家公司市值全部超過10億美元。
Musk的創業旅程也不是一帆風順。2008年是Musk的最低谷,SpaceX的火箭前三次發射都失敗了,數千萬美元的投入化成爆炸後的大火球,因為研發成本過高,Tesla也瀕臨破產。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差點就如願以償了,他每天十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地連續發瘋似地工作。那是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他站在Tesla的辦公室裡,環顧四周,對員工們說:要麼我自己投錢進去,要麼公司倒掉。於是他寫下了300萬美元的支票,他的最後300萬美元。他還勸說其他投資人,包括親兄弟將個人財富投入到公司中去。他每天的問題變成明天要和誰借錢,彼時所有的錢都得借,包括房租。
終於2010年6月,Tesla在納斯達克上市,在上市前幾天,《紐約時報》爆出Musk已經瀕臨破產。上市後,Musk在賬面上力挽狂瀾地賺了6.3億美元。2011年末的時候,他面對媒體,坦陳他的想法:將所有的未來堵在火箭和電動車上很冒險,但若我不這麼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做企業就像吃玻璃,以及凝視著死亡的深淵……如果這看起來很吸引人的話……這是他當時的心境。
一個初戰告捷的創業幸運兒,把本是可以招搖過市的日子過成了最艱難的時光。這或許正是創業者骨子中的偏執。曾無數人問:中國何時可以出Jobs(喬布斯)?我再進一步問:中國何時能出Musk?許海林會是這個電池領域的中國版Musk嗎?無限冀望。
| ||||||
喺呢個社會,每有老鋪結業,都會引起唔少回響。好似歌賦街間牛記,本來交緊四萬幾蚊租,一加就加到十二萬,店主麥炳權不滿業主大咬,業主又話佢無特色,雙方唔再續約,做埋今個月二十一號就拜拜,引來唔少食客幫襯。呢個鋪本來係工廈大王楊耀松持有,自佢○三年過身後,就將遺產交咗俾三個仔,牛記老闆打「情」字牌話 :「想當年佢老豆楊耀松未死,都嚟呢度食飯!」暗諷現業主無情。 工廈大王嘅大仔楊國佳,抵唔住頸向小宗提反擊,佢話老父指明將呢個鋪交由細佬楊國樑打理,佢無份,唔方便講嘢,只係鄭重澄清一句:「楊老先生從未於該店座位食牛腩。」近來歌賦街不斷發展,隔鄰開晒新式日本拉麵店、對面又有agnès b. café,楊國佳坦言牛記無甚特色,真係「影衰業主 ﹗」點解咁講嘅?據知楊國佳伯父楊耀熾都做地產,後人仲做得唔錯,好似謝斐道嗰幢楊耀熾商業大廈,做埋酒吧、Café集中地,收入唔錯。為咗喺家庭聚會時唔失禮,楊國佳講到明要打理好祖業,以示管理實力。所以話,有錢佬都有同輩壓力! 大國崛起 雖然內地三線城市啲廁所,仍然只得一條坑,但小宗認為大國已開始崛起。何解?上海車站呢個公廁,張貼咗多張指示,以圖畫教育公民。要蹲、要坐、定要企,大便定小便,揀好位置先至好去,睇吓幾乾淨!圖中嘅英文,仲要係無串錯字o架! 柏文BB發育完全睇 半年減咗八十磅,瘦到面都凹咗嘅孫柏文呢排好紅,仲被封做柏文BB。聽到呢個名,真係少啲心血都唔得。佢自己都話:「連我阿媽都無叫過我BB,一直係叫我肥仔。」其實睇番孫柏文啲BB相,的確曾經可愛過、仲瘦過。小學時候,佢最鍾意抱住「馬仔」影相,佢話:「我老豆一直想養隻馬,養唔到咪養狗,阿媽話咁不如叫隻狗做『馬仔』。」「馬仔」死時,孫柏文抱住馬仔,哭得死去活來,眼淚成身都係,這種少男情懷,佢可謂無變過。變嘅,只係身形,因為到咗大學,BB已經開始肥到走樣。 Give me a book:睇書學知彼 最近中港照相﹙1123﹚主席孫大倫Dennis,向小宗介紹咗本書,叫《當論語遇上算盤》。本書係明治時期,日本人澀澤榮一所寫,講點運用孔子嘅哲學喺商界「搵銀」,「日本人做嘢咁仔細,皆因崇尚儒家哲學,包括『義』同『信』,唔會下巴輕輕,偷工減料,做事肯堅持,所以唔少企業都可以傳承下去!」Dennis話作者係日本企業教父,事關係佢創立「株式會社」呢種日本現代企業制度,好鬼猛料。讀書了解日本人生意之道,知己知彼,難怪Dennis間中港照相可以獨家代理富士攝影器材產品近半個世紀。英皇「樓神」張炳強亦認同知己知彼嘅重要性,佢睇嘅係《Shattered Swor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attle of Midway》。本書係講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偷襲美國中途島嘅一場著名戰役。佢話呢場戰爭好有啟發性:「日本部署好偷襲中途島,點知美軍收集到情報,知道晒佢嘅部署,成功反擊日本。」佢話做生意都一樣,收集情報好重要。「唔好覺得自己弱小就一定唔夠人『鍊』,知己知彼嘅話一樣贏到!」 本週車牌 格外開恩?銀行條例規定,要用BANK呢隻字為招牌,必定要先請准攞命陳(即係金管局總裁)。呢架波子何以咁威用得呢四個字母做車牌。車主丁元中,做開科技公司,莫非佢同攞命陳有親? 金牙大狀講嘢 黑社會做特首「禮義廉」葉國謙話特首先決條件係愛國愛港,並非其他原因,而係鄧小平話過要咁。按呢個邏輯,最有資格選特首者,可能係黑社會。鄧小平有冇講過律師、醫生、以至測量師「愛國愛港」,冇正式記錄;但總舵主肯定講過「黑社會也有愛國的」,故此黑社會又豈不比其他界別更有資格選特首?明乎此,大家則又應該知道舊年特首選舉,何以有流浮山小桃園之會矣。不過,總舵主更加講過,「中央政府對香港問題的發言,我說的是正式的」。其餘趙紫陽、姬鵬飛、許家屯、外交部長及主管中英談判的發言人,亦都算數。「除此之外,所有其他的發言都無效,都不是正式的。」故此即使貴為人大副委員長耿飆及中共駐聯合國代表黃華,佢哋有關香港嘅發言都係「胡說八道」。總舵主、趙總理、姬主任已矣,而許家屯又去咗羅省休息度假,但咁唔等於話喬曉陽、王光亞、梁愛詩、譚惠珠、葉國謙之流就可以胡說八道噃。總舵主幾時話過佢哋可以講嘢? |
| ||||||
以優客李林組合出道二十二年的林志炫,參加「我是歌手」歌唱競賽,重新回到事業高點。發行過二十多張專輯、華語歌壇公認的美聲天王林志炫,在總決賽拿下第二名,但他志不在得名,「尋找知音」才是參賽最大目的。 撰文‧許瓊文 「我是歌手」總決賽結束後的隔天,林志炫睡不到六個小時,便要趕到其他城市商演。出發前半小時,他特地抽空接受《今周刊》專訪。 林志炫穿著輕鬆的運動服,一如往常清瘦,墨鏡背後看得出來,他心情並不受名次影響。對於比賽結果,記者還沒來得及發問,林志炫倒是先闡述他的音樂理念。 「大家都在乎銷售量,那只是收銀機刷過條碼的結果;我關心的是音樂被傳遞出去後,開始一段看不見的旅程,買回去後聽過多少次,陪伴聽眾度過多少重要的時刻?」多數人認為林志炫因為「我是歌手」重新走紅,事實上,他從未離開舞台。二○一一年在電視演唱同步錄製《One Take》專輯,之後,他專注在現場演唱將歌曲一次詮釋到位的理念。 也因為這個理念,林志炫接到「我是歌手」製作團隊邀約,二話不說,立刻答應參加,「因為我可以在最高等級的舞台上,按照自己的意思選歌、編曲,唱自己想唱的歌。」林志炫說。 尋找知音 不在意名次,只堅持做自己身為一位歌手,林志炫渴望有舞台讓他唱歌,有知音聽懂他的歌。 林志炫從「我是歌手」第五集開始加入,一上場就以〈沒離開過〉一首較為冷門的翻唱歌曲,獲得當集第一名;之後三個月,每周比賽的名次都在前三名,幾乎篤定成為歌王人選。結果總決賽竟意外爆冷門,林志炫只獲得第二名,讓許多支持他的歌迷,為他抱不平,甚至有內定之說產生。 曾入圍六次金曲獎,卻從未得獎的林志炫,這次又與歌王寶座擦肩而過;但他早已看透得獎的迷思,林志炫雲淡風清地說:「『我是歌手』對音樂的理念,就是要回歸到音樂的本質,讓歌手回歸歌手,偶像回歸偶像,這與我的理念契合。」「與其說『粉絲』變多,我認為是『知音』暴增,如果是盲目喜歡我的粉絲,寧願不要。」林志炫出道二十二年,「說實話,我不孤單,只是剛好我的知音比較低調而已。」林志炫對音樂的堅持,始終如一,就像在主流音樂的市場裡,旁邊有一塊田,沒什麼人去,只有他一直都在那裡默默耕耘著。「這一塊小小的,但是也夠養活我、支持我,重點是也沒有大到有人來搶,不必與主流市場廝殺。」林志炫用他一貫理性分析的敘述,談著他對音樂的理想。 外表、說話時看似理性的林志炫,其實骨子裡還是有音樂人的浪漫與感性;林志炫透過他的歌聲、歌詞,傳遞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總決賽的最後一首歌,多數選手都選成名代表作,林志炫卻選擇了陳奕迅的〈浮誇〉,「你喜歡我、不喜歡我,是你的自由,我只是希望在某些時候,抓到你耳朵,為音樂夢想唱出第一個音符,從此就沒放棄過。」「我是歌手」節目總導演洪濤,非常肯定林志炫在比賽中的表現。事實上,洪濤透露,林志炫在彩排時,唱了他的代表作〈離人〉(原唱張學友),「唱得工作人員都掉淚,我建議他唱這首歌一定會奪冠。」洪濤說。 但林志炫仍堅持唱〈浮誇〉,他的理由是,「〈離人〉只需要鋼琴伴奏就夠了,隨時都能唱;〈浮誇〉卻要有管弦樂的樂團伴奏,才能有好的呈現。」可來音樂執行長薛位山,也是林志炫的鋼琴伴奏好夥伴,與林志炫有十多年的交情,他觀察,「以志炫多年的歌唱評審經驗,他怎麼會不知道唱什麼歌比較討好觀眾?但是,堅持唱他想唱的歌,是想呈現不一樣的自己。」事實上,就像林志炫說的,比賽是一種手段,吸引大家的注意。「最終,只要抓準方向,就知道自己該往哪走。」這時候的林志炫,在乎的早就不是得獎名次了。 重新出發 從「我是歌手」舞台再攀高峰林志炫在學生時期,就熱愛音樂,天生的一副好歌喉,讓他出道很早。一九九一年與李驥組成「優客李林」雙人合唱組合,進入台灣流行樂壇。 之後幾乎每一年都發行新專輯,正當歌唱事業發展如日中天時,林志炫陷入蠟燭兩頭燒的無奈。因為,父母親希望他放棄歌手身分,回到家裡接手家族印刷廠事業,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林志炫面臨人生抉擇。 回憶當時,林志炫在第一張唱片的封面,還必須戴著大墨鏡、側臉入鏡,為的就是希望不要被父親認出來。一邊要當歌手、一邊要協助家裡印刷廠事業,分身乏術的他,決定在一九九五年暫別歌壇,回家接手父親的印刷廠。 「在人生當中,我們只有一雙手,但是手上有很多球要拋接,必須找到平衡點。當時我覺得家庭和健康,是我手上的兩顆玻璃球,如果沒接好,摔碎就補不回來了,所以我決定抱好這兩顆玻璃球。」林志炫選擇了家庭和健康。 沒想到,就在宣布暫別歌壇九個月後,一場無情的大火燒毀家族的印刷廠,頓時林志炫的事業跌到谷底,卻沒有彈起來。 但是,他沒被命運打倒。林志炫與父親重新整頓印刷事業,同時,也獲得父親的理解,林志炫在一九九七年復出歌壇,出了個人專輯《散了吧》。 一九九八年,林志炫發行《蒙娜麗莎的眼淚》專輯,之後再到單曲〈單身情歌〉;轉往中國發展後,又重新回到個人的音樂事業高峰。 堅持製作高品質音樂的林志炫,升格當老闆,自組公司「炫音音樂」,實踐自己對音樂的理想。其實,他很清楚,站上「我是歌手」舞台,他唱歌的對象不是面前五百位觀眾,而是在電視前那一群更廣大的聽眾。 在知名的音樂網站「音悅網」,提供如親臨現場般的高品質影音畫面,在「我是歌手」的類別裡,點閱率最高的前十首歌,林志炫占了五首,這就正如他所說,「一首歌,只有在音樂響起的一剎那,才是音樂生命真正開始的時候。」 林志炫 出生:1966年 經歷: 1991年 和李驥合組優客李林出道。首張專輯《認錯》即紅遍港台1992年 發行國語專輯《黃絲帶》,為年度銷售最佳國語專輯之一1995年 發行專輯《一個人的樣子》1997年 復出歌壇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散了吧》2001年 發行翻唱專輯《擦聲而過》,一曲〈離人〉成為代表作品2008年 發行精選輯《擦聲而過2》,林志炫突破過去路線,嘗試搖滾歌曲,以及翻唱多首中、英文歌曲2011年 首次與公共電視合作,在電視演唱同步錄製《One Take》專輯2013年 參加「我是歌手」,獲得總決賽第二名代表歌曲:〈離人〉、〈散了吧〉 | ||||||
沙特阿拉伯億萬富翁投資者阿瓦裡德王子(Prince Alwaleed)警告稱,因為美國頁岩革命的衝擊,該國單純依靠石油的經濟增長模式變得愈加脆弱,並導致他與該國石油大臣和OPEC官員之間產生分歧。
阿瓦裡德王子在給該國石油部長Ali Naimi的一封公開信中呼籲,希望政府降低對原油的依賴,並使本國的收入來源多樣化。
阿瓦裡德王子在信中寫道:「我們的國家正在面臨危險,因為我們幾乎完全依靠石油。」
他表示,沙特阿拉伯嚴重依靠石油,這是我們的擔憂之源;沙特需要採取迅速的措施以使經濟多樣化。
OPEC數據顯示,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去年的石油出口創收為3360億美元。
據阿瓦裡德王子表示,石油收入約佔該國今年預算的92%,並佔該國出口總收入的近90%。
FT報導,北美石油產量上升,美國去年從OPEC國家的石油進口也降低至15年低位,OPEC的官員試圖淡化這種不良影響。
據OPEC稱,儘管對美國的石油出口下降,但是OPEC去年的石油出口額仍然觸及1.26萬億美元的記錄水平。但是國際能源署預計,全球對OPEC原油的需求在未來5年內會急劇下降。
阿瓦裡德王子稱:「全球對沙特等OPEC國家的石油依賴正逐漸下降。」
4月份,Naimi部長曾在華盛頓發表講話稱,歡迎美國增加石油產出,穩定全球石油價格。
他還指出,實際上,沙特2012年出口美國的原油還有所增加,這主要因為美國的精煉廠無法用其它原油替代沙特的重質原油和酸性原油。
但是,阿瓦裡德王子反駁了Naimi部長的觀點,儘管他只是關注美國的天然氣生產。
阿瓦裡德王子稱:「我們不同意閣下的觀點。我們認為北美頁岩天然氣生產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威脅。」
據華爾街見聞報導:
美國能源部調查顯示,42個受調查國家頁岩油儲量為3450億桶。能源部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頁岩油儲量由320億桶增加到580億桶。
美國能源部稱,這一結果表明,頁岩油可以滿足全世界超過10年的石油需求。目前,全球每天石油需求量是9000萬桶。
數據顯示,俄羅斯頁岩油儲量排世界第一,美國第二,中國第三。
據華爾街見聞報導:
沙特阿拉伯億萬富翁投資者阿瓦裡德王子(Prince Alwaleed)警告稱,因為美國頁岩革命的衝擊,該國單純依靠石油的經濟增長模式變得愈加脆弱,並導致他與該國石油大臣和OPEC官員之間產生分歧。
美國頁岩油氣革命令沙特王子阿瓦裡德感到威脅,他希望該國盡快實現多元化經濟,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3月份,挪威外長曾表示,美國頁岩革命將影響中東地區權力的平衡。
5月份,Nexant Middle East 的副主席告訴FT表示,沙特提議的原油投資計劃將偏離目標:
頁岩天然氣蓬勃發展已經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美國。因此,隨著地緣政治危機的蔓延,一些企業(尤其是美國的企業)不會在中東地區進一步建設工程,而會投資美國。
但沙特阿拉伯仍然是主要的產油國,其原油產量為1120萬桶/日,出口為850萬桶/日,並且擁有最大的原油儲備。
根據AEI的Mark Perry和花旗的Seth Kleinman和Ed Morse,我們總結出15張圖說明沙特王子面臨威脅的原因:
1.沙特需要昂貴的石油價格,如果油價低於80美元/桶,該國將陷入困境。為了平衡預算,一些石油生產國需要油價維持一定的水平。其它國家如下:
2.在全球能源種類中,石油所佔的比重一直下降。與此同時,天然氣的比重一直攀升。
3.原因在於供給增加,天然氣價格下降,導致需求攀升。
4. 中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不是沙特,而是伊朗。
5. 世界對原油的需要愈加下降。
6.美國的燃油效率一直上升。其它國家也會採取新的監管措施,它們的燃料效率也會上升。
7.因此,石油需求增速正在放緩。
8.即使在中國,石油需求也正在下降(且一直領先其它亞洲國家)。
9.沙特石油產出依然領先,但美國增長迅速。
10. 10年前,美國進口沙特石油達到峰值,然後一直處於較低水平。
11.德克薩斯州目前已躋身全球第13大石油生產地區:
12.去年,美國能源自給自足的狀況正逐漸好轉。
13.美國能源生產將很快超過淨進口量,這是近20年裡未曾出現的狀況。
14.最近,由於水力壓裂法的發展,EIA提高了該國可開採石油的預期。
15.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我們未來幾十年甚至可能放棄使用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