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職場小說(9):小混混至CEO 之路‧球場結義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7712

「呵欠~~~」

這已是我今天的第二十八個呵欠,我用力把腰身一伸, 再洗勁地向自己面門摑上兩個耳光, 好讓自己能清醒地工作下去。

望着自己面前幾個文件夾 ,有如小半個山丘, 我有點不耐煩, 開始埋怨自己起來, 為甚麼要提出那勞什子的fashion show 主意, 弄得自己連續加班了一整星期 (前度女友小惠按 : 咪又係因為你要討好 Monica~ 抵死)

話說上星期出口部的大會, 主持人Kelvin 及一眾女同事, 一致通過了我提出的建議, 於中秋晚會當天來個主題為「海底奇兵」的 fashion show。

接下來, 幹練的 Kelvin 便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作為這個表演活動的籌委,小娟於出口部的年資長、人緣好,自然地成為這個小組籌委會的領導, 主力協調 10 名女模特兒的衣衫設計, 並定時向 Kelvin 報告進度, 確保準時有貨交。旗下兩大要員, 一為關仁先生, 負責表演時的燈光音效及舞台效果, 二為黃磊小姐, 負責張羅各類化裝及襯衫配件飾物。而我們四個香港新人, 則成為了四大打雜, 負責執頭執尾。

老實話, 我當初提出建議的時候, 吹水的成份居多, 倒沒想過會成為籌委會的成員, 要幹起實事來。這段日子, 我們白天工作, 晚間開會綵排, 倒像學生時代在學生會的日子. 然而, 現在卻不如學生時可隨意走堂, 頂多是躲進廁所裝作辦大事蛇王個十五分鐘, 唯一個人每天辦大事的次數終歸有限, 相較往日的逍遙日子, 現下自是苦不堪言。

正在納悶間, 電話聲大作, 「喂, 阿笨, 搞緊乜 9 , 唔係仲OT 呀? 快D 過黎球場鬥波啦~ 」原來是另一男新人Eric, 我正悶得發慌, 掛線後便趕回宿舍, 更衣後怱怱跑到沒多遠的籃球場。

* * * * * *

剛進球場, Eric 已向我招手, 站在他身旁的是一個黑實的高個子, 看來是他在球場新結識的朋友吧.

「時間0岩0岩好, 下場就到我地, 你快D 熱身」Eric 催促着道.

「這位是…?」我邊拉筋邊問那高個子.

「哦, 我是打樣房的國明, 陳國明。你就是阿笨吧? 剛剛艾力已經介紹過喇~」高個子禮貌的回覆.

我聽到「艾力」一詞, 好不容易才想起是 Eric 中文譯名, 頓時想起一大堆愛迪逹, 耐克的名字…..

「喂, 咪講住, 入場喇」

場內, 三鬥三, 我們三個的對手贅肉橫生, 看起來都孔武有力, 想來應該是倉庫裡的工人吧。 意想不到一開波便接連搶攻, 在他們的衝撞式打法下, 我跟 Eric 都吃不消, 唯有國明尚可支撐, 唯籃底全失, 沒多久便連失四球, 落後 零比八了, 再多失一球, 我們便會被炒 perfect.

禍不單行, 我剛剛給對手來了一個人肉三文治 (當然是犯規的!) , 跌在地上, 正暗駡對方的祖宗十八代。 此時 Eric 到了我面前, 邊拾球, 邊對我低聲道 「無事丫嘛? 唔好放棄住, 佢地體能一般, 就黎無氣架喇。我地要打游擊, 玩消耗焦土戰術。你有波就俾我同國明啦~」

我剛領教過對方的辣手, 聽後自然大呼好計。如此, 便刻意在外圍游走, 引對手離開籃底, 一接波便如接到炸彈般快速交出去.

幾個回合下來, 比數雖然仍然是零比八, 但明顯對手體能已開始下降, 速度減慢了。Eric 及國明乘着機會, 爆籃搶分, 旋即追回八比八了.

對手一球重炮擲向匙圈, 所有人都衝向了籃底, 球兒卻狠狠的反彈出外圍, 落在無人看管的我身上.

「他媽的, 便給我入呀~~~」成場波未起過手的我, 大好良機, 來了個三分遠射。

「Shit !! Air ball!!」可惜現實的我不是三井壽, 用力過猛下, 球兒飛過匙圈, 還好國明手長, 一手截下, 便來了個小天勾, 擦板入了。

十比八, 奇蹟反勝了。

* * * * * *

再多打數場後, 累極。 我們三人便到了工廠外的小飯館, 點了幾味北方小菜 : 辣子雞丁, 葱爆牛肉, 水煮魚, 邊喝着可樂, 大吃大喝起來。

「哈, 艾力阿笨, 想不到你們都能食辣啊~我還以為香港人都不食辣呢~」國明邊說邊起勁地於辣椒群中夾出魚肉, 放入口中。

事實我和 Eric 都被辣得叫救命, 不過難得外出用膳, 亦結識了新朋友, 便捨命陪君子吧。

如此吃吃喝喝, 吵吵鬧鬧, 一夜甚是歡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50

職場小說(10):小混混至CEO 之路‧ 針鋒相對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7713

「阿笨~ 早晨~有無人坐呀呢個位?」

「嗯…..嗯…」我邊抓著半個曼頭,低著頭沒頭沒腦的回應著。

「嘻,你因住噎親呀~ 仲未訓醒呀?」

「吓~ 原來係 Monica ? 早晨….」聞得Monica 的笑聲,我此時才回過神來。

「聽講你地呢排為左個 fashion show 晚晚 OT 喎,點呀,好辛苦呀?」Monica 關切的道。

我還在竭力睜大雙眼,邊想著怎麼回應的同時,一旁的Eric 已道:

「哦~係呀,無辦法啦為左搞好個 show,辛苦都要頂埋佢架喇~」

實情昨晚我跟 Eric 與國明打波宵夜後,機癮大發,回到宿舍再大戰 Winning Eleven 十數回合,弄得 3 點才爬上床,有夠辛苦的。

「咁都係要捱多一個星期遮,俾心機啦~ 有咩要我幫手既記得出聲喎~」

「好呀,咁不如陣間3 點個籌委會你都seat in 丫~ 順便俾 d 意見我地嘛~」Eric 打蛇隨棍上的道。

「又好~ 不過我約客食 Lunch,或者我送左佢走之後再過黎丫~」

Monica 的親切平民,實在沒有半點太子女的架子。

* * * * * *

下午3 時,籌委會中,老大 Kelvin 見客緣故沒有出席,只吩咐了我們事後給他一份會議紀錄,而縮骨大師佐治更加影都無,故此便由小娟主持大局。

小娟望著面前的幾件樣品,平素談笑風生的她也罕見地露出了一絲擔憂的神情,道:

「還有一個星期就是中秋晚會的表演,但總數 10 件的衣服我們才搞出幾件,而且還未算上修改跟穿上綵排的時間,你們說怎麼辦?」

「就是呀…我的配件飾物都差不多買齊喇,小娟你們為啥這麼慢呢?」負責化裝及配件的黃磊平日處事相當嚴謹,此時言語間已帶點慍氣.

我跟 Eric 主要跟隨關仁黃磊負責各類舞台效果,編排模特員( 女同事們) 排練及飾物採購等後勤事宜,於此火藥味甚濃之際,明副其實的「關人隱事」,靜觀其變。

「這…因為樣品房說他們最近很忙,都在趕生產樣品,沒太多時間…所以…. 」 Shirley 誠惶誠恐地道。Shirley 是我們四位MT 中最沉默內向的一位,跟 Candy 的八婆性格可謂差天共地。

Shirley 還未說完,同樣負責跟樣品進度的Candy 已截著她道 :「對呀,而且他們的態度非常不合作,我們已經每天打電話跟親身上門催促,但他們要麼就不接電話要麼就一句沒時間就掛線了….」

Candy 稍頓了半秒,好像心有不甘的,又道 「而且說到底,fashion show 這個主意本來就有點勞民傷財,誰都知道現在是生產旺季,打樣房那有時間幫我們做事呢?」

聽著 Candy 的超級馬後炮式言論,我心裡已在瘋狂地 DKLM,巴不得立即出言反駁,但礙於環境,最後還是強忍下來.

小娟聽罷,神色堅決道「現在不是評論的時候,其實妳們碰到這個情況,應該早點跟我說,讓我來幫忙處理問題」

「這樣罷,待會 Shirley 和Candy 跟我一齊到打樣房走一趟,找他們的老大再談一談吧.,其他人按計劃繼續跟進,少批評多幫忙。」小娟最後一句明顯帶骨,語氣更是少有的嚴厲。

「呀~ 不好意思,我來晚了一點,打擾你們開會嗎? 」氣氛正緊張升溫之際, Monica 恰巧進來了 在太子女面前,同事們頓時收起剛剛的唇槍舌劍,馬上改談風花雪月,胡混幾句後便宣告散會了。

眾人散去後,Monica 便低聲向我問道「阿笨,點解頭先好似咁怪既? 係咪我唔應該入黎?」

我向Monica 報以一個微笑,道「其實你入黎個 timing 好0岩,救左我一命呀~」再打個眼色便急步走人了,剩下滿頭問號的 Monic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14

中鋼6.9億貸款逾期引發債務風波 國務院沒出面幹預 股市一混混

來源: http://xueqiu.com/2701781278/31769027

“中鋼數百億貸款全面逾期”的傳聞,加上“二度逼近破產並不超預期”的券商研判,近日在市場上引發軒然大波。(家庭理財)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與市場上盛傳的“數百億本息逾期”傳聞不同,截止到7月底,中國中鋼集團公司(下稱“中鋼集團”)的貸款逾期金額為6.9億元。

至於坊間傳言的“國務院涉入調解,並註資200億”的說法,一位接近中鋼集團的人士對本報記者稱:“完全莫須有,國務院沒有涉入,銀行也沒有減免債務,由中鋼自己解決目前的問題。”

盡管中鋼集團的貸款並未“全面逾期”,且其目前仍在正常經營,但本次風波仍令這家央企巨頭在行業不景氣背景下的蹣跚步伐暴露無遺。

債務逾期風波

回顧整個事件,貸款逾期“禍端”肇始於6月份。中鋼集團當時在某國有銀行的一筆貸款到期,該銀行並非目前傳聞中的工行或交行。

因受到山西海鑫鋼鐵債務危機發酵拖累,以及在2011年前激進擴張留下的後遺癥影響,中鋼集團在年中遭遇流動性困境,沒能按時全數還上這筆國有銀行貸款。

不過,中鋼集團6月份的情況並沒有外界猜測的那麽糟。本報記者從兩名消息人士處交叉求證獲悉,上述國有銀行到期貸款中,中鋼集團還了大部分,但的確有幾個億逾期了。

據一名銀行人士援引銀監會內部數據稱,截至7月底,中鋼集團旗下的中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鋼股份”)發生了6.9億的不良貸款,當時中鋼股份的貸款余額為187億,8家銀行給予其的授信額度是254億元。(家庭理財)

上述銀行人士提供的信息顯示,中鋼集團為中鋼股份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而此次中鋼股份6.9億貸款逾期就自然成了中鋼集團的逾期債務,由此引發了中鋼集團的債務風波。

“其實就是這6.9億的逾期,而不是傳聞中的數百億本息逾期。”前述知情人士也告訴本報記者。

9月23日,中鋼集團面對市場傳言回應時,承認“資金面緊張”。

但戲劇性的是,原本數量並不算大的逾期貸款,卻因為銀行緊繃的神經,發展成了債務風波。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當中鋼集團遭遇流動性挑戰後,它選擇了與其余有授信的銀行溝通,要求銀行支持,其中可能包括給予合理的展期。可由於中鋼集團“坦白”了幾個億貸款逾期的事實,銀行中反而有不少家按照行業一般的風控規定,將中鋼集團的貸款列入了“關註類”。

閱讀全文:http://wumo.sinaapp.com/?p=3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19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文革歷史的“小混混版本”?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542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豆瓣/圖)

姜文采用了成年馬小軍的視角,去解釋馬小軍的青少年時期。雖然屬於成人期,卻實質上代表了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的集體記憶,這又不同於《藍風箏》。

《藍風箏》想傳遞的,是人們漂浮在無重力的極權主義世界中感受到無根性。而《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描述的,是集權主義世界所賦予人的無限制的自我膨脹感。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跟你談談姜文與田壯壯的電影情懷。

毫無懷疑,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給每個觀影人留下了最獨特的回憶。跟隨著馬小軍這個年輕主人公的足跡,導演試驗性地對一個問題進行探尋:若創傷性事件的歷史與它的記憶相重疊,將會產生什麽?會意味著什麽?他發現,扭曲與失真,甚至是記憶的不可靠與不穩定,也許是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不同於其他表達創傷的電影,至少在表面上看,無論是文革那真切的疼痛瞬間抑或傷感的傾訴,這部作品均不直接去觸摸;取而代之,電影聲嘶力竭地渲染著另一種氛圍——略帶詭異,卻是不可否認的光芒四射。這種光芒,更像只是圍繞著那暗湧著躁動、不安、叛逆的青春期的描寫,中間也許還夾雜著好奇、熱情和性萌動;這些暗流,歸屬於一幫在那個時期逃離了父母管教的青少年,暗中契合著那段特殊時期里無知愚昧卻暴戾恣睢的氛圍。

但是,細心的觀眾會不難覺察出,這部電影其實充斥著一種難纏而不暢快的複雜感。

為了穿越迷霧看得更清,最好去找一個參照物。若是能把田壯壯的《藍風箏》找來,大概能獲得許多其樂無窮的驚喜。表面看來,兩部電影擁有許多相似元素,例如,都啟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都是圍繞著青年男孩的經歷,都表現了歷史的創傷。實際上,兩者卻是“同床異夢”。

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聰明而實驗性地處理著兩個可能同時被融入創傷表現的重要成分:歷史與記憶。歷史停留在過去,而記憶則在追溯著過去,通常兩者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藍風箏》中,鐵頭私密的記憶甚至暗中在替換著歷史。在這種慣常的敘述方式中,電影用記憶置換歷史來闡述歷史本身;然而,姜文固執地堅持著二者間的界限,通過一系列怪誕的電影語言,創造了一系列的懸念和驚奇,來質問,甚至顛覆這種方式和這種方式下所表現歷史的正當性,其中就包括了米蘭那張穿著紅色遊泳衣的照片奇怪地消失,還有滿懷嫉妒的馬小軍因為劉憶苦和米蘭的親密關系而用刀捅人的情節。

按照前面那段重要情節的發展,馬小軍的激情捅刀本該釀成一場慘劇,然而觀眾卻立馬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了。耐心地等候了電影中一系列的慢動作後,猛然發現,動作每重複一次,就加強了一次刻意的不真實感——馬小軍不能夠接觸到米蘭,倆人甚至不屬於同一個“次元”。關於這道“次元墻”,唯一的解釋是,馬小軍修改了他自己的記憶,一旦進入用身體的創傷表現歷史的創傷,電影又重頭再來。電影嘗試凸顯這種不真實感,來否定文革創傷的傳統性描述。因為用身體的創傷來表現歷史的碾軋,其實反過來又再次扭曲了歷史創傷的原本面貌。

在此,電影融合了歷史和虛構,把虛幻融進現實,這同時能被視為一種向著解構主義方向的回歸。例如,馬小軍和米蘭的約會中獨特的時間排列順序架構、電影里運用於解釋約會的陰影效果,就是強調大膽打碎、再重組的解構概念,然而,田壯壯的作品只是按時間的順序,意圖提供證明歷史真實性的證據。

《藍風箏》劇照 (豆瓣/圖)

《藍風箏》安排了少年主角鐵頭站在風暴的中心點,親眼目睹與見證著在他周圍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可是,這種向著事實中心的逼近似乎陷入了一種困局,從開始到最後,鐵頭都是作為一個實際意義上的旁觀者而存在的,中間夾雜著對歷史描述的不自信。鐵頭嘗試在邊緣上生活,努力去抗衡那歷史兇猛的洪流,卻是如螳臂擋車,因此他經常目睹所有生活轉折點的(風箏掛在樹上),只能通過那一扇玻璃窗。《陽光》則大為不同,通過回避的方法,姜文特意把陣痛的創傷搪塞過去。他的創傷不是實質的,不是身體上所承受和感知的,也並非人們通常使用傳統途徑來描述出來的。因為對這種傳統描述的不信任,電影看似選擇了站在邊緣上講述故事。實際上,這種講述赫然屹立於風暴的中央。

這類似於哲學上定義上帝的方法:我們僅僅可以用否定的表達去接近上帝的含義——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麽,一旦我們說上帝“是”什麽,上帝就不是上帝了。對比起田壯壯,姜文拒絕了實證主義的表達,沒有像《藍風箏》一樣,通過觀察和感受身邊人的悲慘經歷,去正面驗證和定義歷史碾壓後的創痛,而采取了一種更加極端的、解構的方法,這樣,反而更加逼近了歷史創傷的本身。

姜文采用了成年馬小軍的視角,去解釋馬小軍的青少年時期。雖然屬於成人期,卻實質上代表了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的集體記憶,這又不同於《藍風箏》。對於後者,不僅僅是視角,連所有的感覺,都是屬於個人的。

不可否認,兩部電影都灌註了諷刺的劇情來“討好”觀眾。例如,鐵頭的生父因為在大會上忍不住上廁所被打成右派分子,但這並不代表著《藍風箏》對待歷史的態度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里一般“無禮”、“耍流氓”。Yomi Braester在他的書《Witness against History》中說過,姜文的電影講述的,是這段歷史的“小混混版本”。確實,這種無畏無懼,在電影里那股令人哭笑不得的,卻能夠摧毀一切歷史的力量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解構以後應該做的,是重構;否則,虛無主義將會占領這個世界。我們足以相信,《陽光燦爛的日子》並不是一部虛空無聊之作。它仍然能在一片混沌中觸摸到了終極的意義。也許我們需要再次把姜文和田壯壯的作品並置,來詮釋兩者的深層含義。

《藍風箏》想傳遞的,是人們漂浮在無重力的極權主義世界中感受到無根性。眾生如螻蟻,人命如草芥,生命可以輕易被奪走,如此沒有份量;因此,人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意義——始終漂泊卻無法生根,就像一只風箏一樣。另一方面,《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描述的,是集權主義世界所賦予人的無限制的自我膨脹感。然而,一旦膨脹到某種程度,必然導致疼痛的幻滅,正如電影開頭的那一幕,馬小軍用偷來的避孕套吹成了氣球,卻在叆叇昏黃的燈光下爆炸了。同床異夢各不知,坐起問景終誰是?

人活著,最好還是保持作為一個人本該有的重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72

从街头混混到身价266亿 他是最可能干掉腾讯的人!

http://www.xcf.cn/500frb/tt/201609/t20160914_776653.htm

  从7月6日开始,陌陌就上演旱地拔葱式的行情,到8月底,短短40个交易日,陌陌的股价就涨了141.56%,仅8月份就上涨了70.90%。成为8月里中概股中最风光的那个。借此,陌陌的市值突破40亿美元。

  而促成陌陌大幅上涨的诱因是,8月18日,陌陌公告收到买方财团函件,称将撤回私有化要约,这是继欢聚时代、世纪互联之后取消私有化的第三家中概股。

  与此同时,陌陌发布的二季报显示,其营收和利润都保持强势增长的势头,净营收为99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归属于陌陌的净利润为154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净利润170万美元相比,增长804%!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laire Cao和她的团队也表示,把陌陌(Nasdaq: MOMO)股票评级从减持上调为中性,并将目标价位从12.70美元上调至28美元。

  她在报告中提到,得益于巨大的需求和良好的用户基础,陌陌已成为中国手机直播市场中的最大玩家之一。截至第二季度,直播服务占该公司总营收的58%,她预期该占比还将继续上升。

  卧槽!股价涨了141.56%!营收增长222%!净利润增长804%!这么猛!陌陌这次押宝在直播上,果然是押对了!在股价增长方面,中国唯一能与之匹敌的互联网公司,除了股价跑赢了“楼市”的大腾讯了,小编一时间竟想不到还有哪家公司了!

  难怪可以全员去普吉岛度假?一句话:有钱,就是任性!

  也难怪,老唐连私有化也不搞了!数据这么好,而现在证监会对中概股回归的政策又这么的不明确,换谁都“撤”了!

  “乍一看像黑社会马仔”

  有人曾对静爷说:“假如有‘中国梦代言人’选举,我大概会投陌陌创始人兼CEO唐岩一票。再没什么比混迹街头的小混混成为互联网+新贵更振奋人心的事儿了。”

  从挥着砍刀混社会的湖南娄底厂矿小痞子,到14年前,带着他的全部“家当”——一个姑娘、一卷铺盖、2000块钱,闯北京的网易“小编”,再到 8年后的网易总编,到一代“约炮神器”陌陌的创始人,现如今,唐岩已成为估值破40亿美元(约为266亿人民币)的互联网大佬。

  唐岩的经历,是一个比发哥演的任何黑帮电影更传奇,更刺激肾上腺素的故事。

  那么,真实的唐岩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罗永浩说:“(唐岩)乍一看像黑社会马仔,接触下来才发现,是真正大哥级的人物。”

  在太阳没落山前,他习惯戴墨镜,看上去有点像杀气重一些的王家卫(也有人说像北野武).

  他的微博头像,曾一度是《教父1》里黑帮大佬的长子桑尼?柯里昂。桑尼风流好色、花天酒地、鲁莽冲动,可是重家庭、讲义气,一句话,“是个真流氓”。可唐岩说,这是他最喜欢的电影,最喜欢的角色,满足了他对男人的幻想。

  “谁不崇拜我,我就打死谁”

  1979年,唐岩出生在湖南娄底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娄底的厂矿区里,他和一群兄弟常年“混江湖”,打架是家常便饭,一言不合就动手抄家伙。他头上缝过二、三十针,伤疤至今仍在。

  把唐岩挖掘到北京的黄章晋还记得,他在娄底一个BBS上发现这个网名叫“TDM”的痞子小青年时,他的论坛签名还是“谁不崇拜我,我就打死谁”。他的文章痞气十足,风格也异常嚣张。在娄底市作协一帮不入流的文人,每篇都在互相唱和吹捧文章中,简直是一股清流!

  但“TDM”没有“打死他们”,也从不搭理这些人。只是“无比任性”地写着自己的青春小说,有时也写写杂文,骂骂余杰,用一种孤绝的姿态向那些“傻×们”示威,“哥们儿写真正的文章,不矫情的东西。”论坛里只有几个人给他回帖,他们是孤独的异类。

  2001年,他俩在长沙第一次见面,饭桌上还有红网一位领导。当时的唐岩还干着一份推销礼品的工作,当着两个新闻界有头有脸的人物的面,小城青年不但丝毫没有畏畏缩缩,反而透着股瞧不大上打官腔的红网领导的架势。“他有种无所畏惧的气质。”黄章晋这么说。

  直至来到北京,创立了陌陌之后,他的“痞气”也丝毫没改。

  唐岩上一次打架是在2013年底。尽管当时,他的身价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约合133亿人民币)、用户数超过一亿。

  凌晨一两点钟,天特冷,他裹着件羽绒服,哆哆嗦嗦在世贸天阶门口打车。好不容易等到一辆,斜刺里杀过来一个男人抢先开了车门。

  唐岩急了,上去理论。两个老爷们儿吵了几句,对方一脚踢过来,他的拳头也抡了过去。打了几分钟都觉得没意思,嘴上骂骂咧咧也就散了。唐岩揉揉手,身上衣服厚,一点儿没事,倒是揍人的拳头关节有点不舒服。

  “男人嘛,很正常。”坐在宽敞的天蓝色办公室里,这个瘦瘦小小,却带着股不管不顾气质的湖南娄底男人,低头思考了几秒钟“武力是不是毫无意义”,抬头时声音高了不少,语速也快了几分,“他打我,难道我不还手?那才病态!总统他退了休,被人打也得还手。”

  曾穷到经常没钱吃午饭

  直到现在,唐岩依然记得25岁的那个生日。那天,唐岩从某小区的地下室出来,在三元西桥的民工餐馆里,跟朋友吃了一顿13块钱的生日饭。水煮肉片10块,3碗米饭3块。饭后挺后悔,觉得没比家里的白菜杆炒腊肉好吃,不该出来糟蹋钱。

  2003年底,唐岩正式加入网易。在北京的第一个月,唐岩白天在网易北京站的东方广场上班,晚上挤在330元一个月的地下室隔间。发工资前一个 星期,他经常没钱吃午饭,就去公司的茶水间灌一肚子免费的咖啡。他每晚必须踩着点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而且只有104路车可以刷那张价值40元的月票, 把他从王府井送到和平里火车站。

  但很快,唐岩就闯出了成绩。他做过评论频道主编、奥运频道主编、新闻中心总监、副总编,最后成了总编辑。在网易打造“有态度的门户”这个主题上,唐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网易时,唐岩和上司李甬、方三文,下属陈萌沧、曾理等人,每周总有两三天下了班就相约出去捏捏脚、吃吃饭,再斗个地主、诈个金花。和十几岁时浪迹街头的那个少年相仿,做着组织里的中层干部,上有大哥,下有小兄弟,嘻嘻哈哈,欢乐度日。

  他甚至有点“英雄主义情结”。有个老乡触犯禁令被勒令开除。他觉得人家拖家带口,比自己更需要这份工作,一纸报告打上去,把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结果被方三文臭骂一顿,“这不是胡扯吗?”

  2011年,方三文辞职创立雪球网,唐岩忽然意识到原来大家最终都逃不过天各一方的命运。这位网易门户总编辑开始琢磨,不然自己出来干吧。

  创业失败四次就离婚

  唐岩没能吃上Yelp推荐的牛排,他被旧金山的高级餐厅拒于门外。因为,他穿了一双运动鞋。

  2014年2月8日晚上,他和一起创立陌陌的太太张思川的美国西海岸之行已近尾声。餐厅服务生打量了他一会儿,这个留着平头、身材中等,穿得像 大学助教的男人,实在没有富豪的迹象。唐岩和太太只能随便找了家小馆子。凑合吃完,他出门抽烟,站在旧金山的大街上,随手拿出手机刷新了一下陌陌后台。用 户数刚好从8位变成了9位。

  太太走出门来,他说:“等等。”抱起她,原地转了几圈,“用户数过亿了。”

  2011年3月,唐岩创立陌陌科技。之前和太太商量,没做成怎么办?太太说那就再去上班。他又问,创业了就不想上班,怎么办?太太答,那就再创业。他再问,再失败能不能卖了房子?太太说,行,再试试。问到第4回合,太太说,那就离婚。他心里有了数,起码能试3次。

  算算身家,加上股票,总共有一百来万人民币。他想,应该够了。

  陌陌在霄云中心一间100平米的办公室内成立。前网易产品经理雷晓亮与高级技术人员李志威成了前两名员工,他们都没有开发过手机软件,只能买来《iOS30天速成》这样的教材,边看边写代码。第一名技术工程师,是他们在QQ群里贴小广告招来的。

  懂技术的人每天还有活干,唐岩对此一窍不通。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躲在电脑后打《帝国时代》。只有开会时他才打开投影仪大声地提意见,“这儿照片太 多了,不行。”有时也会提出一些对技术人员来说不具备可操作度的要求——例如希望地理位置能够在超过500米移动范围时就重新提交——而这会为陌陌招致隐 私问题,同时手机极度费电。

  2011年3月,在北京霞光里15号的一间民房内,唐岩创立了陌陌。

  “悠闲到这种程度,真可气”

  8月3日,陌陌正式上线。2012年7月,陌陌完成B轮融资,估值约为一亿美元,用户数不过千万。去年11月13日,唐岩发了条微博,“我们不亏钱了,谢谢。”依靠游戏联营与表情等增值服务,陌陌实现盈利。

  罗永浩特烦唐岩一点——他加班熬夜搞得面色灰白,唐岩却几乎从不加班,还总挤兑他,“没有一家公司因为不加班而死掉。”

  他教育罗永浩,公司CEO应该只做三件事,一是正确融资,二是在关键位置找到关键的人,三是定好大战略。其他事不该管的就少管,是为管理哲学。 上线初期,用户数刚到几百万,服务器宕机了,迟迟不能恢复。唐岩问了才知道技术人员竟然在家联网抢修。老罗愤愤,“悠闲到这种程度,真可气。”

  不过那都是创业初期的事儿了。春节后,唐岩的发条明显上紧了。从美国一回京,他连时差都没倒就开始上班。他还是认同创业不能靠加班,不过阶段不 同了,“就好像拍电影,开始很松弛,快杀青时你会越来越紧张,接近成品时根本不存在任何节点。你就想着赶快跑,节奏越来越紧凑。”

  换句话说,陌陌快成了。

  所以,必要时CEO也要敢发火,拿出点大哥样子,做出点恩威并施的架势。春节后上班,原定上线的新版本因为节前的松懈而必须推迟,他没为用户数破亿庆祝,而是召集管理团队开会,结结实实发了次火,对陌陌创立时就在公司的老员工说,“你干不好,我可以找别人。”

  “不是吵架,”他纠正了我对这次会议的措辞,“完全就是老板训人。”

  那一阵,他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7点半起床,早餐就在楼下吃,然后直奔办公室,再没和和他太太独吃过一顿饭。

  陌陌:搭讪附近小护士

  起初,唐岩做陌陌的初衷,也是为了能够“体面”地搭讪漂亮妹子。

  2010年正值亚运会,唐岩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和同事聊天,他发现不远处就有一个漂亮脱俗的姑娘,很想搭讪,却没有勇气。唐岩说:“当时就在想,如果能有一款移动应用能够能把在同一个酒店的姑娘定位出来,通过手机约出去玩就好了。”

  于是乎,第二年,一款“约X神器”就这么诞生了。

  陌陌运营总监王力说:陌陌一开始也谈不上运营策略,就是一步步摸索着走。没有KPI,不怕丢脸,产品和运营都是尽快去碰壁,尽快去改进,尝试新的东西。但最重要的就是

  推广初期的陌陌资金有限,所以在渠道选择上比较有限,需要盘子大、用户基数大,但花费比较少的社区进行推广。符合条件的有两样:QQ空间和新浪微博。由于QQ空间年龄偏小,所以陌陌将运营重心放在了新浪微博上。

  一开始,陌陌只在微博上发传统信息,说有产品上线啦,亲朋好友帮忙给推一下。结果做了些推广之后,每小时的下载量居然最高能达到几百。

  这让他们觉得,这条路子是对的,但是形式肯定要继续优化。所以陌陌开始把产品放在场景里去讲故事,让用户置身那个场景的时候,会想起来去用。

  就比如一个小伙儿母亲病了,挂不上号,他就在协和医院走廊里刷陌陌,刷出来一堆医生护士。挑了一个护士开始聊天,结果聊了半天挺高兴。于是他跟人家说我妈病了,挂不上号,小护士马上说,没问题,我给你挂一个……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而这样的故事多了,用户的使用场景也就明确了。

  在运营过程中,他们认为一个社区的活跃取决于女性用户的活跃,而女性用户的活跃度取决于她的需求是否被满足、这里是否有安全感。

  所以陌陌还在新浪微博上针对女性做了很多推广,用一些她们喜欢的情感方面的文案获取好感。并且组建了一个七八人的团队,每天处理举报信息,保证女性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时为了不让用户简单地把陌陌理解为约炮软件,他们增加了群组功能,做基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沉淀。例如基于小区的业主群,利用它你可以找到自己的邻居,慢慢转化成熟人关系,构建城市的社区文化。

  至此,陌陌完成了场景的转变,从一对一的网上社交场景,慢慢向社交、本地化方向转变,从线上走向了线下。

  陌陌产品的爆发的一年里,陌陌投入资金约为1500万元,其中大部分为员工工资和房租,其次是后台建设和技术研发费用,推广费用仅为100多万,主要是进行了微博宣传。

  2014年,陌陌注册用户达到1.803亿人,月活跃用户达到6020万人,平均日活跃用户255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其2014年前 9个月的收入达到2620万美元。更是在在这一年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MOMO”, 开盘价14.2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5.6%,市值26.57亿美元,而作为其创始人唐岩身家也达到7亿美元。

  在IPO后,陌陌创始人唐岩持有该公司26.3%的股权和78.0%的投票权。IPO前,唐岩是陌陌最大控股股东,占股达到39.8%。

  在IPO后,陌陌创始人唐岩持有该公司26.3%的股权和78.0%的投票权。IPO前,唐岩是陌陌最大控股股东,占股达到39.8%。

  他要会画饼,那还挺恶心的

  “土匪中的山大王,游击队的小首领。打仗时枪法绝对最准,随手一枪灯就熄了,再来一枪就是灭保险丝。不说大道理,手里有绝活儿。”黄章晋这么形容唐岩。

  陌陌创立至今,唐岩在公司没发表过什么鼓动人心的讲话。2013年底,去桂林开年会,他站在台上,吭哧吭哧总结了20分钟。王力评价:“他真不 擅长这个。”更别提用“梦想”之类给员工画饼了,几名创业初期员工直摇头,“这不是唐岩会说的话。”其中一个还补了句,“他说这种话,会挺恶心的。”

  聪明,喜欢高效率的沟通,说话不绕弯子,是“匪首”唐岩的绝活儿。“这是很无耻的年代,如果还用虚伪装扮无耻,那是狼狈为奸。”在网易工作时, 每次开会别人做几十页PPT汇报,他用4个字概括:粉饰太平。提问环节就听见他在说话,每个问题都尖锐、直接、不留情面,搞得人家下不了台。

  业内有名的基金经理去拜访他,问,你怎么看互联网形势?唐岩傻了,这个三天三夜也聊不完啊,敷衍了几句。对方又问,你觉得什么会颠覆微信?他心想,我要知道我不早干了。直接回答:“你来之前应该在百度搜一下。”

  他的管理风格也是直来直去的。在网易时做专题策划,靠着椅背,专注地看,时不时说一句:“等会儿,这儿不对。”有时也给编辑们撂句话,标题多个字少个字,流量就有大幅的提升。若干年后,曾理还语带佩服,“唐岩懂人性。”

  对朋友和身居高位的人,唐岩说话刻薄,喜欢挤兑人。前者是熟人间的放肆,后者纯粹就是因为看不惯。他的微博没加V,不聊工作聊八卦,嘲讽精英, 例如雷军和李开复。要是听到某个看上去牛逼的人实际上龌龊的八卦,下次饭局上,他准会眉飞色舞地传播。“那些人恶心别人十几年了,凭什么我不能挤兑他?得 到万人敬仰,没有一两个挤兑才不正常。”

  下属们喜欢他是因为他愿意提携,工作出了成绩,升职加薪,毫不含糊。曾理和他认识9年,只在自己生日买过两次单,其他时候都是吃唐岩的。罗永浩是暴脾气,性子一上来就教训下属。唐岩奚落过他。老罗不服,偷偷观察,唐岩真的很少发火。

  和削尖脑袋往名利场钻的人不一样,唐岩不担心不混圈子会损失什么。“人脉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卖资源能卖出什么,我不信。”做陌陌之后,他没出 席过一次所谓的行业论坛,只在投资方经纬创投内部开过一次圆桌会议。他说,所有要拿麦克风说话的会,都是傻X会议。实在推不掉的活动他就指派王力去。王力 愁眉苦脸,他笑得开心,“这不就是老板的福利嘛。”

  微博上有用户骂他。真犯了错,就先道歉;但要是对方撂了脏话,一定针锋相对骂回去。“我从来没有什么用户是上帝的想法。我创个业辛辛苦苦,你骂我家人干吗?”

  “人都想八面玲珑处理每一个问题。但只有上帝才做得到。尽量实事求是,直接一点,很可能整体效果还过得去,自己也轻松。”

  2001年,黄章晋第一次见到唐岩,饭桌上还有红网一位领导。当时唐岩干着一份推销礼品的工作,当着两个新闻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小城青年不但丝 毫没有畏畏缩缩,反而透着股瞧不大上红网领导的架势。“他无所畏惧。”黄章晋说。“我从那时起就觉得他有股劲儿,生命力蓬勃,以后一定会成功。”

  也就是前两年的事,朋友里有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有人起哄,让瘦小的唐岩和他比赛掰手腕。话音刚落,唐岩就站起身活动筋骨。还是街头逻辑那一套, 明明心里已经怯场,表面上却绝不可能让步半分。唐岩的发迹史,始终挣扎在青春期漫长的余稍里,面对着硬梆梆的现实,准备好了,挨一记直截了当的闷棍。

  最后,反倒是大汉怯了场。

  那么,对于陌陌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这么大的成功,也许我们可以从他的16条牛逼哄哄的“唐岩语录”中,一窥究竟。

  1. 创业没有那么难,不用豪华团队,不用腰缠万贯,不用万事俱备,只要你想了,就可以干。

  2. 你要有自己的商业逻辑,这是好产品和好公司的起点。

  3. 要做出一款好产品,现在已经过了一纸商业计划书就可以拿到投资的时代了,除非你是成功过的大牛。

  4. 要设置创业期的止损点。

  5. 好产品只有加上好运营才等于好公司,不想做运营的产品不是好公司。

  6. 与大公司反着走,也许是破解“腾讯魔咒”的一条路。但这也意味着你要花更大的努力,或者这是一条通路比较长的死胡同。

  7. 创业者要敬畏资本,与资本保持近而不密的关系是必要的。另外,你对VC牛逼要看阶段,你在办公室等VC来的话,是见不到50家的。

  8. 最经典的LBS应用是什么?大部分都是装逼用的。最经典的应用场景就是如果能够解决我在306能约到308的女孩子喝咖啡,这就是好应用。

  9. 一款应用如果在国外不火,在国内做的话也是差一大截。不过,社交是一个例外。国外很容易say hi,国内不容易say hi,国内对陌生人比较提防,在互联网上搞社交还是比较合适的。

  10. 移动互联只有两方面有优势:一方面是24小时机不离身,手机慢慢器官化了;第二方面location是可以做到的,误差只有5米。

  11. 我从来不主动见VC,我很装的。

  12. 我在网易做了9年,到后来不想定位为媒体人。

  13. QQ为什么干不掉新浪微博,因为新浪微博的关系不放在QQ的关系里。米聊为什么不行,因为它的关系链全部在QQ的覆盖里。

  14. 移动互联网的门槛特别低,特别适合屌丝创业。

  15. CEO就做三样事情:人——骨干团队,钱——不能没钱,战略方向。其实都是很朴素的原理,有人过分夸大了它的特殊性。CEO和创业的原理是一样的,把基本的规律抓住。

  16. 与我们同样的产品都很山寨,完成度只有60%,我们不太山寨的。http://www.xcf.cn/500frb/tt/201609/t20160914_776653.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2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