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影迷拆解《異形:聖約》短詩歌曲樂章暗藏密碼

1 : GS(14)@2017-05-21 13:17:36

列尼史葛(Ridley Scott)套《異形:聖約》全球大熱,電影涉及很多深層意義,吸引不少異形迷討論。我們綜合了外國電影評論和網民留言,發現原來電影入面很多detail位,諸如一首短詩或一首歌曲,都和電影主題有密切關連。1.拜倫與雪萊《異形:聖約》其中一幕重要場口,就是第一代機械人David與進階版機械人Walter的智能對戰。其時David念出短詩《Ozymandias》的一段「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然後說詩篇出自拜倫(Lord Byron)。到後來,Walter告之詩篇乃出自另一浪漫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之手。導演引用拜倫與雪萊,跟前作《普羅米修斯》有莫大關係:拜倫於1816年發表過長詩《Prometheus》;雪萊於1818年開始寫詩劇《Prometheus Unbound》;而雪萊的妻子Mary Shelley,則在1818年發表了科幻小說《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亦即《科學怪人》。更有趣的是,《科學怪人》就是講述瘋狂科學家本想創造完美生命體,最終招致「被造物者」反噬,跟《異形:聖約》主題完美銜接。說回電影,為何David會搞亂了拜倫和雪萊?有指其實David故意犯錯而令自己變得「人性化」,相反進階版的Walter只是一部機器,藉此證明自己比Walter優越。2. John Denver今集聖約號船員接收到生物訊號,後發現訊號原來是《普羅米修斯》女主角Elizabeth在唱出已故美國傳奇歌手John Denver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亦因為這關鍵訊號,令聖約號船員改變原定到Origae-6殖民計劃,而遇上異形。那為何用上John Denver的歌曲?首先,歌詞其中有句「West Virginia,mountain momma」,「momma」與太空船系統mother有關聯。其次是跟John的生平有關,他畢生熱愛飛行,生前致力參與NASA的外太空計劃。1985年,他通過體測,合資格參加穿梭機計劃,惜最終未被選中。他的離世,也跟飛行有關,97年,他駕駛飛機失事身亡,終年53歲。還有一點,就是John Denver的出生地正是羅茲威爾,亦即當年盛傳發現外星人的地點。結果,又跟電影的外太空生物主題扣在一起。3.華格納今集電影開首,創造David的Peter Weyland,命令David自選一首曲來彈,David選了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這樂章後來成為David最愛,在結尾也要mother播放此曲,首尾呼應。這是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第一部《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的一幕,故事取自北歐神話,眾神之王佛旦(Wotan)為建築眾神之殿Valhalla,與巨人族約定,答應會獻出象徵青春與愛情的女神Freia為報酬。完工後,佛旦沒履行約定,終引致神人大亂。這個「約定」,就跟「聖約」不謀而合,也可預示David不甘當人類的僕人,要起來反抗。4.《2020》由《普羅米修斯》開始到今集的《異形:聖約》,主題已演變為生命之源和尋找生父/造物者的故事,今集更講述David要做神中神,利用異形殺死人類和人類的創造者Engineers。然而,這主題的本質,其實跟列尼史葛於1982年推出的另一齣科幻經典《2020》極之類似。《2020》講述複製人由殖民星球返回地球,要求製造他們的人類延續生命。這點就等同《普羅米修斯》裏,Peter Weyland登上飛船找尋Engineers如出一轍。此外,兩齣電影都有同一命題,就是「造物者」與「被造物者」之間的抗爭。分別是《2020》有bladerunner去獵殺複製人,而《普羅米修斯》和《異形:聖約》則有異形去獵殺人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21/20028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92

得獎歌曲年份不符疑造假Celine爸爸捲拖糧風波

1 : GS(14)@2017-06-25 10:11:19

■譚順生與Celine將於今日由美國回港,星期日開記者會。資料圖片



現年9歲小巨肺譚芷昀(Celine)因為參加《全美一叮》(America's Got Talent),演唱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爆紅,成網上熱話,連帶爆出爸爸譚順生(Steve)開設音樂學校Sing And You教唱歌。事後被薛家燕指譚爸爸為人「居心叵測」,譚爸爸在家燕姐的音樂學校任教時,撬走學生。事後譚爸爸迅速道歉,並答應捐出8萬元學費。



■譚順生在網頁公佈的歌曲獲獎年份,跟歌曲面世時間不符。互聯網圖片

■Celine晉身《全美一叮》,成為爸爸譚順生的音樂學校生招牌。


走兩間公司

昨日本報讀者陳先生爆料,指原本到一間叫Consult DB公司實習,最後變成到譚爸爸學校任職,陳先生昨日以短訊回應:「最後間公司介紹咗我去另一間公司,就係譚生間教人唱歌公司,之後先發現原來Consult DB呢間headhunt都係譚生嘅。」陳先生見工時明言是實習,所以一星期只返三日,每日工作8小時,人工大概2,000元左右,他說:「我返咗一個月,好奇怪嘅係我一星期返三日,但係兩邊走。喺Consult DB又唔係做公司嘅嘢,係做音樂學校嘅嘢。」陳先生表示做了一個月,譚爸爸完全沒有出糧意思,他說:「之前畀晒銀行戶口佢,冇過戶亦冇出過現金,覺得間公司好怪,所以一個月之後就冇做。」本報為此聯絡譚爸爸,但至截稿前未有回覆。譚爸爸的唱歌資歷亦被網民起底,發現他申報贏獎時唱的歌曲,在參賽時仍未面世。例如張學友的《妳的名字我的姓氏》,在他聲稱獲獎的9年後才面世,同樣事亦發生在許志安的《唯獨你是不可取替》及黎明的《愛比我重要》,都被譚爸爸「預早唱過」。另外,《全美一叮》的官網上載了Celine唱歌片段,引來主題曲原唱者Celine Dion在自己網頁轉發,更讚對方可愛。外籍藝人布偉傑(Brian Burrell)曾跟譚爸爸學過唱歌,他說:「最大得着係學識震音,佢好鍾意集中喺震音。」譚爸爸跟Celine到外地旅遊,據知今日會由美國返港。譚爸爸會於星期日出席自己的新碟記者會,屆時回應近日的不利傳聞。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3/200653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07

顏卓靈 用歌曲訴說故事 2017-12-22

1 : GS(14)@2017-12-27 06:58:17

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85%e4%ba%8b-109016
「這個亂世,有何傳說,永不打破」是黃偉文為《惡女》填的歌詞,主唱的是顏卓靈(Cherry),正是《狂舞派》裡的「阿花」,角色讓她闖出名堂,卻也把她框進活潑開朗的阿花傳說中,「我有阿花的一面,但這不等於就是我,我也會有忟憎的一面,若說這樣『唔夠顏卓靈』,你又明白怎樣才是顏卓靈嗎?」電影是演活角色,歌手卻能我口唱我心,今年,Cherry便以女新聲的姿態加入樂壇,讓人認識真實立體的她,打頭陣的《閃光》已宣告「要幻變出比昨天驚嘆的閃光」,接力的《惡女》則自揭「公主不是我」,最新的《Baby Stop》記錄了星途平坦暢順的背後,兩年遊走中港台拍戲又兼顧學業的寂寥,「最難捱是感覺四海不是家,沒有歸屬沒有根。」

文:許惠敏 圖:蘇文傑 Hair:Hugo Poon @ Toni&Guy IFC Makeup:Wi11 Wong Outfit:initial Fashion、LazyNoon 場地提供:Ceo Neway

news-images

錄音難過唱live
出道5年,Cherry的曝光率不低,今年有3部擔正的戲上映,以香港新晉女演員而言,發展是漸入佳境。若說她突然跑去唱歌,又不算是無跡可尋,一切始於兩年前,她為了演繹《大樂師》裡熱愛音樂的作曲女生,特地去學鋼琴;同年,她與King(C AllStar)合唱《戰場上的最後探戈》,並擔任他們演唱會的嘉賓,舞台上的驚艷演出,令人刮目相看,「演唱會表演後,唱片公司音樂部總監Tony問我有無興趣唱歌,傾談後覺得適合,便正式合作。」Cherry雀躍地自揭是浴室歌手,「自小就在浴室開演唱會,拿著護髮素高歌10曲!」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日夜顛倒的拍戲的日子,她不敢怠慢,學唱歌作自我裝備。歌手身份為Cherry帶來的最大挑戰,不是唱live,而是走進密封的錄音室,「起初唱live也會緊張,常常叫同事們不要盯著我唱!」猶幸她是出身於舞台,很快便適應習慣,「因為中學已玩舞台劇,又跳過森美的talk show、他與小儀的歌劇團、農夫演唱會等,愈大的舞台愈舒服。」感覺觀眾投入享受,自然能放開懷抱,反倒是密封狹窄的錄音室把她難倒,「細小的密室沒空間,很有壓迫感,例如《Baby Stop》是跟親密的人去唱,錄歌卻是望著監製、錄音師等,他們是前輩、高級的專業聽眾,像品評紅酒,聽完會仔細調整我的唱法,覺得被挑剔,所以好緊張。」如今,累積了錄製3首歌曲的經驗,她自言已進步不少。



認識惡女的我
細聽Cherry的3首單曲,唱腔、曲風及歌詞都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覺,每首都呈現不同面貌的Cherry,可說是度身訂造,「我跟監製芙蓮(Evi Yang)傾了很多自己的事情,包括人生觀、世界觀、愛情觀、受過甚麼書或電影觸動等,通常她覺得適合我,便大多是我喜歡的類型,當然我也可選擇say yes or no。」早前推出的《惡女》,Cherry以惡女瘋子形象拍MV,高唱「未識真的我,別太喜歡我」,她直言每個人也有黑暗面,「大家都常覺得我是阿花,我有快樂開朗跳跳紮的一面,但這不等於就是我。」有感而發,皆因太多莫名其妙的誤解,話說有人在街上遇見她,對方對她笑,她也禮貌地以笑回應,「那人覺得我很假,因為笑完之後,很快變臉,但我一向如此,因為不認識他,其實那笑容沒甚麼內容,不是一起說笑話好開心大笑,所以很快收。」這與她作為演員的習慣有關,每次停機便即收情緒,以免重複拍攝令自己太倦,「這就是真實的我,不知何故竟被視為很假,若說「唔夠顏卓靈」,但你明白怎樣才是顏卓靈嗎?我才是全世界最清楚自己的人,點解外人可定義我?」《惡女》就成了她的另類平反。



以為自己是鐵人
記得去年她為《六弄咖啡館》接受訪問,提及前年拍戲期間經常港台兩邊飛,同時要應付大學課程,與同輩有距離感,原來Cherry這兩年的感觸,已放進新歌《Baby Stop》內,「我推遲了一個學期才畢業,同學講宿友相處或畢業旅行,而我沒住宿舍,拍戲已經要周圍飛,跟他們沒共通話題,腦海只想著坐車去機場往台灣,去到台灣要拍第幾場,要學好台灣腔國語,明明香港是我家,卻沒有歸屬感。」那段拖著喼上課,落堂趕搭飛機去拍戲的日子,教她吃不消,「曾以為自己是鐵人,中學經常去casting,每天照樣8時返學,很疲倦,卻愈忙愈做得好,但讀大學卻不是,我試過是同學落堂走清光,我仍坐著發吽哣。」當時的Cherry雖與父母同住,生活日夜顛倒,跟家人聚少離多,「最難捱是四海不是家,緊接拍戲又讀書,沒時間停下來消化,那時我很希望有人明白這感覺,但當我分享這種無力感,身邊人總說返工就是這樣。」於是她憑歌寄語,藉兩個有相同寂寥的人在異國相遇的故事,表達渴望被明白的期盼。
news-images

改變心態 感受愛
那次訪問,Cherry更透露未適應娛樂圈生態,滿有一種被消費的感覺,她解釋,「因為找不到家的感覺,沒有歸屬感又沒有根,像是自己飛了上天,獨自浮在天空中,沒有一股引力拉我回來settle down,還未及感受家的感覺,便經常被問及一些很深入的問題,連好友也未必問,而且對方又不是家人,有一種hi-bye friend 的感覺,令我很不安!」事隔一年,熬過沒地落腳的飄泊歲月,Cherry自言已不再鑽牛角尖,與其執著於改變世界和複雜的人性,不如先改變自己心態,「傳媒問的事情,連好友都未必問,我卻要將答案公諸於世,但從另一方面看,都是出於關心,開始去看這些報道,覺得他們也不算刻薄,感受到一份愛,或者始終我們是年輕演員,想我們繼續為香港做多一點。」加上今年主要留在香港,與家人的相處時間多了,感覺踏實,心也舒服了,「跟父母關係很close,會盡量抽時間跟他們食飯,雖不會特別傾偈,但媽會問幾點開工出門口,然後她會預備早餐,這些很日常沒特別內容的溝通,最開心,找到家的感覺和安全感。」



開眼界 新嘗試
回顧入行5年的日子,Cherry滿是感恩,「講到我是空中飛人,其實有些機會是很幸運,只是有時感覺很倦,又掛住屋企。」單是這兩年,遊走中港台三地,先後拍了5齣戲,讓她大開眼界,「我個人很宅,拍戲給我機會去不同地方,例如大陸內蒙的鄂爾多斯,被BBC稱為鬼城,很有錢和先進,曾有人說這將會是第二個北京,但很少人居住,有新聞節目報道,有業主付錢買樓花卻建不成樓,告到上北京都沒人理,若不是拍戲,這些地方怎會自己去?」不過,談到最開心的拍戲經驗,始終是回到老家,她笑言,「在香港拍戲,工作人員都同聲同氣,氛圍很輕鬆,講句粗口都開心點!」如今,歌影雙棲發展,Cherry有信心應付兩邊的工作量,若時間有衝突,她坦言會以電影為先,「因為電影要等待,不是自己製作,電影較難有適合這年紀的女角,發揮也不一定多,始終父權主義的戲較多,所以目光要放長線,期望有新組合的導演編劇,不一定寫警匪,可拍新的戲種。」她認為,隨著有新導演的戲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相信投資者態度會更開放,讓更多年輕的電影工作者一起參與。至於音樂方面,剛奪「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金獎的她,期望在本地詞人雕琢富詩意的風格之外,嘗試民謠特色,「聽過內地年輕人的民謠,只是結他打鼓,但歌詞簡單精準,又很生活化,很似一封信。」突破框框,就是新生代的本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