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叫林嘉璐(Carol),自小已同「食」結下不解緣。家人在加拿大開餐館,我也喜歡烹飪,做過十年飲食版記者。六年前,女兒出世後,轉做自由撰稿員,出版了兩本食譜。女兒入讀幼稚園後,我在丈夫支持下,實現夢想,於元朗「雞地」開了間熱狗店EC kitchen。EC是取自我和丈夫英文名的第一個字母,寓意兩人拍住上,他管數、我掌廚。但很快,夢想便幻滅了大半。熱狗「無人吼」,惟有變陣救亡,幾經辛苦,終於靠一味手打漢堡收回失地,短短七個月,食店已經回本。成功非僥倖,翻開過去十九個月的創業週記,當中的苦與樂,仍歷歷在目。2011年11月1日陰冷水兜頭淋 以前在加拿大讀書時,冰天雪地,拿着一個熱烘烘的熱狗,每吃一口都暖到心裡,也令我有了熱狗情意結,夢想開間熱狗店。一個月前,終於夢想成真。我親自掌廚,做熱狗很簡單,麵包﹑香腸,醬汁如千島汁﹑茄汁﹑芥末醬,都是現成買回來的,另外亦有買現成的漢堡扒來做漢堡包。曾經想請廚師做些簡餐,約了幾個來見工,清一色都要求對食物有主導權,不懂得算成本。安全起見,還是自己上陣,力不到不為財。 我是元朗原居民,為方便看鋪,一開始便屬意元朗區。大馬路的店鋪租金太貴了,隨便都要八﹑九萬。最後選擇「雞地」,三百平方呎,月租才一萬五。附近有五間學校,學生市場有得做,可以主攻午市和放學時間。為吸引學生,最便宜的熱狗只賣九元,毛利僅四成,當是宣傳。但後來問學生拿手冊一看,發現一年有五個月都放假。另外,學生消費力低,做了一個月,扣除租金、水電煤、人工後,埋單計數倒蝕五千元。熱狗店是否行不通?究竟學生喜歡吃什麼? 2011年12月2日晴學生度「橋」救命 苦思出路時,不時向來幫襯的學生「取經」,竟然大部分都說喜歡吃撈麵。顧客至上,我們開始賣撈麵,用最受歡迎的印尼牌子「Indomie營多撈麵」。附近便利店淨撈麵賣八元,我賣六元,毛利也有七成。撈麵果然很受歡迎,很多學生午飯或放學後都來買撈麵。他們正值發育時期,最愛雙撈(雙份麵餅)或三撈,或加入肉醬﹑雞翼﹑燒賣等配料,有時更會帶Miss、阿Sir來幫襯。多得班學生,這個月終於有錢賺,雖然只有一萬多元,但總算有一絲曙光。但始終撈麵﹑小食只能吊命,不是長久之策。我做過十年飲食版記者,有一天,突然想,如果我不是老闆,是記者,看到EC kitchen,會不會有興趣來報導?答案是不會。店內的出品,從熱狗、漢堡到撈麵,都是現成買回來加工的,沒有特色,任何人也能開間一模一樣的店。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我把自己的食譜翻出來,和老公一齊思考如何轉型。 2012年2月15日晴手打漢堡出爐 除了熱狗,我和老公也很喜歡吃漢堡,會專程去幫襯數十到過百元的高級漢堡包。漢堡包最重要是漢堡扒,自製漢堡扒的做法其實很簡單。於是,我們決定推出手打漢堡,至少新界西都沒聽過同類的漢堡包專門店。針對元朗居民的消費力,漢堡包的定價將介乎麥當勞及貴價漢堡包之間。為做出合意的漢堡包,從挑選肉類供應商、調味到手打方式、烹調方法,其間還要計算成本,足足花了兩個月。試過中國、巴西、加拿大、美國進口的牛肉,當中以加拿大的肉質最好,有牛肉味而不羶,但比較貴,每磅約七十元;中國牛肉最便宜,但質素參差。最後選定美國牛肉,肉質屬中等,每磅約二十五元。供應商按我們要求,預先絞碎牛肉,比例為七成瘦肉,三成脂肪,並會加入一些帶筋的牛肉,增加口感。調配好的肉送到店中,簡單加入鹽﹑黑胡椒﹑雞蛋及碎洋葱等配料,用手甩打約十數分鐘,令肉質光滑有彈性即可。一磅牛肉可打出三塊漢堡肉,麵包就選用嘉頓麵包,因為價錢合理兼送貨穩定。如此下來,一個三十元的手打芝士漢堡,毛利約六成。客人通常會配以薯條及飲品,增加毛利。現在,我的目標顧客已非學生,而是附近大型屋苑,如YOHO Town及新元朗中心的住戶。 2012年5月8日雨請人難捱出病 轉型後,廚房工作量大增,更難請到員工。時薪超過四十元,仍是請一個走一個。其實打我的工好辛苦,因為沒有廚師,樓面、廚房都要做,大熱天時在廚房煎牛肉、煮撈麵,開着冷氣,仍汗流浹背。請不到員工,唯有自己頂硬上,朝九晚十地做,連入貨都睇埋,十分吃力。有時候真的很沮喪,最內疚是沒時間陪囡囡。她放學回家常常哭,問工人為什麼媽媽不在?不只心理,身體負擔也很大,原本做慣少奶奶的我,因每天長時間站立,患上脊椎炎,不時關節酸痛。幸好,老公一直默默支持,我一定要撐落去。 2012年10月30日晴蜜月期月賺十萬 想不到手打漢堡反應那麼好,「手打」兩個字夠噱頭,不用宣傳,也有傳媒找上門來。現在,一個月可以賣出三千四百個手打漢堡,佔營業額逾七成。週末的營業額差不多是平日的一倍,有不少單車客,或帶狗仔出來散步的區內客來幫襯,當中亦有外國人。他們愛坐露天座位,可以看着單車,或跟愛犬一起吃。但是,生意很受天氣影響,太冷或太熱都會很冷清。星期一到五的客人仍以學生為主,所以我們仍保留他們最愛的撈麵及小食。碰上天氣好時,店鋪一個月可以賺十萬元。換了數名員工,終於請到兩個較穩定的,再加一個兼職。我教曉她們調味及打肉的方法,店子就交由她們打理,老公每天都會去巡鋪及埋數。我終於有時間可以陪女兒,同時也幫RoadShow寫食譜。 2013年6月5日小雨抗競爭做外賣 開店一年半來陸續新開了近四十間餐廳,帶旺了人流,但競爭亦更激烈,也擔心再過一年半,續租時會大幅加租。不過,最近很多客人都問可不可以送外賣,這也許是另一開源途徑。開業難,守業更難,我相信只要不斷變通,我的夢想一定可以延續下去。 開業資料(10/11) 裝修$150,000租金#$45,000爐具$100,000雜費$20,000入貨$15,000總投資$330,000# 包括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05/13) 營業額$180,000租金$15,000入貨$50,000人工$40,000雜費$5,000盈利$70,000包括兩個全職、一個兼職和丈夫的薪金 食家點評 職業食評人,在不同雜誌、報紙撰寫專欄,著作包括《港九飲食全攻略》及《澳門飲食全攻略》。KC訪問前自行到EC kitchen試食後,指食物價錢偏貴,質素則有讚有彈:1.手打芝士牛肉漢堡$30︰「切開時發現有蛋殼,相信係員工調味時唔小心所致。漢堡扒有光澤及香味,食落有咬口及肉汁,調味亦做得好。最大敗筆是麵包,用普通超市都買到嘅嘉頓漢堡麵包,比例上太薄身,包身亦無質感。」2.黑松露菌西冷牛肉漢堡$58︰「吃到黑松露味,但價錢太貴,相比之下,芝士牛肉漢堡較抵食。」3.德國腸熱狗$18︰「好貴。腸仔無特別,最差係麵包,看起來好鬆化,但吃落太腍身及漿口。」4.蜜糖紫心番薯條$25︰「部分炸得唔透,淋上蜜糖亦令番薯條唔脆,呢個價錢應該做得更好。」 |
| ||||||
套票,見於影視店、美容院又或纖體公司,用套票賣菜,記者也是第一次聽。 年屆四十的陳宏展(Arnold),在銀行打工十多年,不欲再過拼搏生活,於去年在自住的置富花園樓下商場,開設「菩提樹」賣有機零食、乾貨等,只要賺份糧他便心滿意足。怎料,開業初期,幾乎一蚊都無得賺。 他惟有發揮從前在銀行打工時學到的「創意」,度出用「套票」形式賣有機菜,一班師奶、街坊竟趨之若鶩。這一招令店鋪起死回生,更找來前下屬入股做拍檔,下月更在何文田開分店。 一星期有幾天,Arnold和新拍檔阿鏗於早上六時多便起床,親自前往新界農場取菜,以確保有機菜新鮮。前週五,狂風暴雨,駕着客貨車,由置富花園經紅隧到八鄉,Arnold笑說:「行紅隧遠啲,但朝早好快,慳番幾十蚊隧道錢!」到埗後,由於進入農場的路太窄,他們把車泊在一旁,從車尾拿出手推車和幾個大型黑色膠箱,狼狽地一個擔遮,一個推車,徒步十分鐘。Arnold依照客人訂菜款式及數目,細心揀菜,去完一個農場,又到下一個。回程時塞車,遲了半小時才到達鋪頭。Arnold把一籮籮菜放在地上,即趕緊把瓜切好,店員則負責把菜分類。下午一時,再出發往海怡半島、深灣9號、貝沙灣等,把菜送上門。三時多,他們才有空吃午餐。 現在「菩提樹」忙過打仗,但回想一前年,只賣有機食油、零食、有機糖等乾貨,Arnold投放整副心機,「有啲貨我好想賣,但唔知喺邊度搵,走咗去City'super同ThreeSixty入貨。」這樣毛利自然極低,效果又差,鋪頭有時靜得全日只有三、四個客,他說:「入咗三、四百樣貨,但有一半貨品,擺咗幾個月,客人掂都無掂過。入咁多貨都無用,都唔中客人心水﹗」開業半年,收入僅夠交租,由於在鋪頭太得閒,他經常和街坊傾偈,「有人同我講,置富呢頭好難買靚嘅有機菜,叫我賣,咁我就試吓啦。」 轉型第一步揀農莊 Arnold行勻全港大小農墟,如天星碼頭、美孚、大埔、元朗等,有時更帶同女兒、老婆同行,當親子活動,他說:「好彩自己都鍾意行山,寓工作於娛樂,如果見到啲菜款特別同靚,就會問檔主拎卡片,再直接去佢哋嘅農場睇貨。」他指,香港有機農場不少,但品質參差,「真係有心機嘅農場唔多,試過見到有人就咁用黑色膠袋裝住啲菜俾我,見到都唔想買。」經過一個月時間資料搜集,Arnold找到五個農場,包括青協有機農莊、歐羅有機農場及蔬菜統營處等,「佢哋生產量夠大,貨源穩定,大部分貨佢哋都有。」但亦會幫襯一些小型農莊,「好似一間叫錦豐嘅,佢哋種嘅瓜係最靚,買燈籠椒一定幫襯佢。」Arnold入大路菜,亦賣冷門菜,如仙人掌葉、夜香花、白茄子或羅馬生菜等,現時可訂蔬果種類約五十多種,價格每斤三十至六十元不等,毛利二至三成。由於他親自去過不少農場,發現:「好嘅菜可能只有一籮,冇咁好嘅就有好多!」於是幾辛苦都好,決定每個星期親自入鄉拎菜,「你要同啲人熟咗,佢哋先會俾啲靚嘢你。」 轉型第二步度套票 菜講求新鮮,保存期短,Arnold指賣剩就要掉。他擔心客人訂貨後,會不來取貨,「我哋唔同街市,街客唔多,你唔嚟買,未必可以賣俾另一個。」他左度右度,想到用「套票」形式賣菜,客人訂貨後,他就會把訂貨的金額從套票中扣除。客人可選擇親自前來拿貨,或由他送上門,但送貨只限南區。最初他擔心客人對套票有保留,故做定統計:「我用咗兩個月時間,問每一個入嚟鋪頭嘅熟客,如果我用套票賣菜,佢哋買唔買。」結果有二、三十人大表支持,亦成為了他的第一批客。事實上,開始送貨後,他的客源由當初只有置富花園,到現在連鄰近的豪宅貝沙灣、深灣9號等客人,都會瀏覽其網站,再打電話向他訂菜。為令客人放心,套票金額只定於一千五百及五百元,有效期六至九個月,用套票的客人可獲折扣優惠,最高八五折,他說:「雖然金額唔大,但係買菜都係一百幾十蚊,初頭都幾難說服啲客買套票,但後來愈來愈多特別嘅菜賣,客人都接受。」試過有客人搬屋,不能再幫襯他買菜,他讓客人一次過換取乾貨。一年以來,買套票的客人已增加至二百個,Arnold亦放下心頭大石說:「有時要送十幾戶,用套票仲可以慳番找贖嘅時間﹗」每星期都幫襯幾次的麥太說:「知道老闆為人正直,都唔驚佢為咗千幾蚊走咗去嘅!」她大多數訂一斤菜心、半斤青瓜或粟米等,「每次使一百蚊,一年來已買了三次套票,每次一千五百元。」 轉型第三步撰食譜教煮菜 Arnold的客源以街坊客為主,記者看見十個來客,Arnold能夠叫出名的起碼有七個。他為了令更多客人熟悉有機菜,試過自己撰寫食譜派街坊:「好似珊瑚草,俗稱海燕窩,煮之前就浸吓佢,可以煮糖水、煲湯,好易整,食法似雪耳,一樣有益,好過咁貴買燕窩。」Arnold為了跟街坊聯絡感情,亦搞過三次有機農場導賞團,他說:「我同啲街坊好friend,佢哋教我好多嘢,煮餸、養生咩都有。好似之前有個阿婆病咗,佢得自己一個人住,我都叫我老婆煲啲淮山粥拎俾佢食。」他更幫客人找有機貨品,「我真的有本簿寫低啲客想要啲咩,之後再幫佢哋搵,有次個客想搵啲有機食品俾佢隻貓食,都要幫佢搵o架,不過未搵到。」菩提樹本來無小米賣,「但個客聽過食咗可以防癌,咪幫佢買。」 何文田開分店 在銀行打滾十多年,Arnold做過貸款部,位至高級主任,負責借過幾千萬至過億貸款,亦賣過保險,但自四年前跟隨老婆信佛後,人生觀開始改變,不想再為錢過活。而且年屆四十,女兒亦已十七歲,Arnold指家庭負擔漸輕,故希望尋找第二事業,只是開始時計錯數,「諗番自己開始時咩都唔識亂咁嚟,都覺得好搞笑﹗」用了大半年時間,Arnold終於把以往的死貨,以成本價賣掉,現在乾貨只剩下好賣的品種,如因為嚴浩推介布緯食療,近年大熱的椰子油及亞麻籽油等,乾貨佔營業額超過五成,有機菜佔近五成。他覺得全靠有機菜,才令鋪頭起死回生:「有啲客幫我買菜,再買埋乾貨,鋪頭人流多咗,轉型後令總營業額上升八成。」投資開鋪的廿多萬已回本,他更找來前下屬阿鏗入股,走出金融界,在何文田開分店,齊齊返璞歸真賣菜。Arnold認為創業比打工更苦:「朝早六時起身做到夜麻麻,有時商場閂門,我仲要留低搞埋啲手尾,不過個人開心咗好多!」 開業資料(02/12) 租勯金:$44,000 ^入勯貨:$100,000裝勯修:$60,000雜勯費:$50,000總投資:$254,000^三按一上 營業資料(07/13) 營業額:$110,000入勯貨:$65,000租勯金:$11,000人勯工:$10,000雜勯費:$2,000盈勯利:$22,000 一點意見 ◆有機食物店「點點綠」老闆◆黃家和1.外判送貨:用套票賣菜是好,而且套票金額合理,惟送貨太花時間及成本,開分店可考慮外判送貨。2.賣特色乾貨:食用乾貨毛利較低,可考慮賣非食用的有機產品,如洗頭水、護膚品,有特色之餘,毛利亦高。3.港島開分店:置富位置優越,選擇正確。要再開分店的話,單是香港仔仍有空間,同區開店會較易管理。 | ||||||
| ||||||
這是一個科網的年代。近日最為網友談論的,非虛擬貨幣Bitcoin莫屬。○九年,每個Bitcoin價值只少於一美仙,隨後開始升值,到過去一個月更由$200美元暴升至$1,100美元。Bitcoin炒風席捲全球,認受性亦提高,美國德州及德國政府已承認Bitcoin的法定地位。 這股熱潮,已殺入香港。四十多歲的粉嶺師奶Daisy,兩個月前在電腦前按一個掣,掃入三百粒Bitcoin,賺了$100萬(港元,下同);自稱走在「科技最前線」、在北角教古箏的導師鄒倫倫,創新讓學生以Bitcoin交學費,加上自己存貨,已賺近$50萬;就連理工大學的金融博士袁激光,在天水圍的家成立香港首個Bitcoin交易平台,圖謀搵大錢。由IT專才到師奶阿叔,已齊齊踩入這股「科網」新思潮,瘋狂掘金。什麼是Bitcoin? Bitcoin在○八年由一個日本人「中本聰」提出,旨在開發一種不經政府或銀行發行的電子貨幣,多少帶點反霸權。中本聰找來網絡上一批難以破解的密碼;只要你能以超級電腦運算並破解一條複雜的數學題,找到密碼,便能得一個Bitcoin,亦即「開採」成功。難題有限,故Bitcoin的數量亦只限於二千一百萬個;由於限量版,被指如黃金。愈遲開發,難度及所需時間會愈高;想入局挖「礦」,單是添置電腦裝備,已經要花費數萬元以上,還未計長期開採所需的電費的開支。 不少炒家便寧願在網上交易平台買賣Bitcoin,全球有幾個較大型的交易平台,如日本的Mt.Gox、歐洲的Bitstamp、中國亦有BTC China,都是不同用家自發成立,非由政府或金融機構監管。現時價格約$1,100-$1,200美元,主要參考現時全球成交量最大的Bitcoin交易平台Mt.Gox。追源溯始,當初Bitcoin的出現,其實是用作電子貨幣,放在電子錢包內,方便進行網上交易。不過,近月來,世界各地都有人把其當成商品,甚至是真正貨幣,認受性大幅提高。 粉嶺師奶兩月賺百萬 Bitcoin,簡單來說,是一種只在網上通行的虛擬貨幣。現時網上有大量交易平台買賣Bitcoin,住在粉嶺的四十多歲師奶周女士Daisy,竟懂得把握機遇,簡簡單單賺了網上第一桶金。「呢個係一場貨幣革命﹗」Daisy說。Daisy家住粉嶺,曾從事貿易,○○年開始建築材料生意,專賣斜坡泥釘材料及配件,主要為政府提供建築原料,廠房亦設於粉嶺。在擺滿不同種類花鐵的廠房內,Daisy邊望着電腦上的Bitcoin價邊說:「升得好快,買慢一日,已經升百幾美元。」以她手持的Bitcoin計已升值近一倍,價值超過港幣二百五十萬,淨賺至少一百萬元。Daisy原來在兩個月前才開始入貨,她說一年前Bitcoin只值八十多元時,助手已向她推薦Bitcoin的投資價值,「不過當時我無理佢,但開始留意吓。嘩,睇吓睇吓,Bitcoin嘅升值速度極快!我助手又再三向我推薦,我咪開戶口試吓囉,我好記得嗰日個價已經係二千六百幾蚊一粒!」其後Bitcoin繼續升值,Daisy主要透過美國的交易平台Bitstamp,不斷逐粒買入,共花了百多萬,現已升值至二百五十多萬元。Daisy過去亦如一般師奶,投資以中小型物業如居屋、新界廠房,及股票為主,但有感回報太低,「而家好多地都俾人買得七七八八,而且地價好貴。」她聲稱亦曾斥資過百萬投資股票,「二百六十蚊入騰訊(700),二百八十蚊賣出,結果發現升到而家!」她還買過中國建築(3311)、理文造紙(2314),「買股票有賺有蝕,最後都係打和,開始諗咩先係最佳回報嘅投資方法。」 唔信政府 Daisy對Bitcoin深信不疑,皆因她試過成功套現。她的女兒在外國讀書,故曾把Bitcoin傳送到澳洲的交易平台,賣出再套現為澳元,讓在當地讀書的女兒繳付學費。「真係方便過銀行o架﹗」她看好Bitcoin前景,認為終能取代現有貨幣,「我對貨幣無信心。你睇美國出咗幾次QE(量化寬鬆),一唔夠錢就印銀紙,變相紙幣持有人就少咗錢,好唔公平!」相反,由於Bitcoin發行量早已限制在二千一百萬粒,Daisy認為數目有限,無法濫製,且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或團體,交易是絕對的公平公正,「我唔會炒,我打算長揸到下一代,送俾個女。呢排就係班中國大媽都開始買入,所以先推高咗。」Daisy續說:「內地可能有第一間Bitcoin銀行,今次中國就比香港行得快,香港呢方面視野太窄。」本週日採訪時,她正看財爺曾俊華在網誌中說Bitcoin屬投機性質,Daisy大彈香港人投資概念:「太保守,唔夠進取。」Bitcoin是否存在泡沫,Daisy已一於少理,全情投入。 北角導師賺Bitcoin當收入 眼前的鄒倫倫,一頭長髮,斯斯文文,想不到作風卻相當前衞;她位於北角渣華道的「鄒倫倫古箏學院」,三個月前開始接受學生以Bitcoin付款。鄒倫倫師承有「古箏之王」稱號的趙玉齋老師,她亦曾教模特兒熊黛林彈古箏。曾在澳洲、紐西蘭、美國教學及演出的她,有不少外國學生,她說:「為了可以遙距教班學生,○四年我已經開始用Skype視像教學,不單一對一,還可以一對四!」效果不俗,令她對網絡科技更有信心。○九年,首次有於矽谷工作的學生向她提及Bitcoin,「那時候也不覺得是投資工具,只是稍微關注一下。」直到Bitcoin由一個平平無奇的貨幣升到八百多元一粒時,她才花了一萬六千多元,在交易平台Bitstamp買入二十個「試玩」。買入第一批Bitcoin不足一星期,便升了幾個價位,「那時有外國透過視像上課的學生,問可否用Bitcoin付款,我才發現在外國已變得普及,於是又試試。」每四十五分鐘一堂的收費,約收0.06至0.07個Bitcoin,折算港幣大約五百元。「但係Bitcoin個價錢升得太急了。」其網站亦需每八小時,更新一次兌換率的價目表。她說收Bitcoin當學費的手續簡單,於交易平台登記戶口後,便會獲得一組地址,再把地址以密碼或QR Code的方式傳送給學生,對方即可透過自己的電子銀包,發送Bitcoin到其戶口。發送的手續費只需0.0003個Bitcoin,接收則費用全免。 是冒險值得嘗試 「而家已經有三十多個學生以Bitcoin付款,一共收到的學費總共約十五個Bitcoin。」鄒倫倫興奮地說。她亦注意到Bitcoin已經滲入本港,「原本只是外地學生才知道,現在終於有香港學生問怎樣開戶口了。」除了收Bitcoin當學費,另一邊廂,她亦密密入貨。她在電腦打開其Bitcoin錢包予記者看,並表示這兩、三個月間,已前後買入六十多粒Bitcoin,如今擁有接近一百粒,總值八十多萬,並會繼續買貨。「溫哥華也首先推出了Bitcoin兌換現金的提款系統(ATM),你就知道有多普及了。」而她亦注意到中國不少投資者亦開始把資金注入Bitcoin,令價格進一步上升,「一千美元算好嗎?再過幾個月就一千五了,到明年這個時候,可能是兩千,也不必驚訝。」她更指Bitcoin的投資熱正在「燃燒」。她深知火紅火熱之時會有風險,但認為這次冒險,值得嘗試。 「掘金」之路 天水圍的家搭Bitcoin平台 住在天水圍嘉湖山莊的袁激光(Laser),是Bitcoin狂熱分子;他把Bitcoin比喻為「有翅膀的黃金」,「不同的是,Bitcoin的傳遞方式,比黃金更快更方便!」他是河北人,於當地大學修讀電腦學士及碩士學位後,再到香港理工大學攻讀金融工程博士學位,並定居香港。畢業後,他曾於投資銀行做對沖基金,後來到城大任職電腦工程研究員,薪高糧準有前途。但去年六月,他毅然辭職,開發Bitcoin交易平台「位元通」(Bitcashout),瞓身Bitcoin事業。他的辦公室,就是天水圍嘉湖山莊家中的書房。「我租用了美國雲端系統儲存資料,只要透過電腦作遠端操控,保持運作穩定即可。」「位元通」的盈利,來自顧客買賣Bitcoin時,收取百分之零點二的手續費。袁激光坦言,外國有很多交易平台,但香港暫時只有這一家,「現在約有一千多個會員,一開始只有身在香港的外國人作交易,甚少本地人。我曾向親戚或朋友推介Bitcoin,但他們都不以為然,也不會投資。」直到近一個月Bitcoin的價值屢創新高,終於有不少香港人向他查詢買賣事宜。 一年升值廿倍 用家向「位元通」買賣Bitcoin,須把現金匯入袁激光於恒生銀行設立的公司戶口,一切只靠一個「信」字。曾有一間在本地註冊,名為GBL的債券公司,自搭Bitcoin交易平台,在獲得客戶匯款後忽然倒閉,令大批內地顧客來港追討。袁激光為了提升用家對他的信心,會建議顧客盡量縮短資金以存款模式放於「位元通」戶口的時間,而且可以買入0.01的Bitcoin,即大概八十五元,一試可知龍與鳳。袁激光對Bitcoin的前景抱有極大期望,讚到只應天上有,「它(Bitcoin)實在太美了,比一切貨幣來得更完美!」對於大眾無法徹底了解Bitcoin背後的運作原理,可能會影響信心,袁激光反擊指:「沒有多少人知道紙幣背後發行的原理,因流行了以後,也就自然的用起來了。」他手頭的Bitcoin已升值二十一倍!相信亦是信心來源。 Bitcoin公司殺入香港 如同過大海 Bitcoin面世近五年,早年的價格一直徘徊在一美元以下。至今年四月,塞浦路斯陷入歐債危機,嚇得投資者轉移陣地至虛擬貨幣市場,Bitcoin的認受性開始多人關注。上月開始,這股炒風炒到中國,不少「中國大媽」紛紛搶貨,令Bitcoin價值竟於一個月間由$200美元暴升至最高$1,200美元。「股壇長毛」David Webb認為,Bitcoin這種「貨幣」要成功須有更多平台接受作買賣,令其成為一種有普及性的交易貨幣。但現時大部分持有Bitcoin者都只是長揸等升值,「不用來消費,又怎普及?」不普及的話,最終大家又會一窩蜂沽出。他揚言Bitcoin體系遲早崩潰,「買金跌價,我都可以用來做珠寶或器具,尚有一定價值。但Bitcoin只是一堆數字,跌價就咩都無。而家嘅Bitcoin只係一場投機遊戲,如果你鍾意去賭場玩兩手,隨便!」中大全球政經碩士客席講師黃元山,亦認為Bitcoin被當作貨幣或商品去炒,相當危險,「而家升得急,大家就搏入市,走一轉,但記住佢無內涵值,無利息,不論運作風險同信用風險都好高,大家都好難掌握佢嘅運作,就算銀紙亂咁印,幾衰都仲叫有個政府睇住。Bitcoin作為投資,就只係一個接火棒遊戲。」但他認同Bitcoin是一個偉大發明,「無可否認,從一個exchange角度去睇,係一個幾有趣嘅概念,佢嘅交易成本咁低,亦無地域限制,非常方便。不過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嘅規模係更大,應用嘅地方更多,有機會成為另類嘅電子交易平台。」 Bitcoin怪聞 謎之開發者Bitcoin由筆名「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的作者於○八年在密碼學研究網站提出,有跡象顯示中本聰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體。有人試圖拆解這個名字是四家科技公司的縮寫:SAmsung(三星)、TOSHIba(東芝)、NAKAmichi(中道)和MOTOrola(摩托羅拉);Bitcoin官方基金會的簡介則指,中本聰其實已離開計劃,他的身份仍然是一個謎。跟風潮Bitcoin引發熱潮,市場湧現八十多種虛擬貨幣,有Namecoin(名幣)、Peercoin(點點幣)、Bbqcoin(燒烤幣)等,統稱為Altcoin(Alt為alternative,即替代品)。當中最厲害是市值近三億美元的Bitcoin改良版Litecoin(萊特幣),總發行量為八千四百萬,比Bitcoin多四倍,挖掘毋須超級電腦。但究竟有幾多網站接受這些虛擬貨幣呢,暫時未有人知。趣用Bitcoin用Bitcoin買車買樓毫不新奇,但有一對美國新婚夫婦,於今年六月環遊世界一百天,挑戰全程只用Bitcoin,更拍攝成紀錄片。加州有生育專家,破格接受Bitcoin付款,收費三十個Bitcoin為一對夫婦進行胚胎移植,其後這對夫婦誕下的便是全球首個「Bitcoin BB」。一跌唔見六千萬一名英國IT從業員聲稱因不小心將藏有Bitcoin的電子銀包密碼硬碟,丟到堆填區,共七千五百個價值近六千萬港幣的Bitcoin付諸流水。 | ||||||
| ||||||
樓價跌唔落,現時一個上車盤,入場費最少四、五百萬。望一望銀行戶口,得嗰十幾萬,可以做啲乜?家住紅磡、外表如屋邨師奶的姚利娥(娥姐),幫大家諗到好橋。今年初,她買入錦田一塊兩萬多呎的農田,使出一招「劏、劏、劏」,拆細並包裝成九十塊「格仔田」出售。格仔田一塊最平八萬八,買家可耕田自用,精明的娥姐更打造成投資工具,推出「兩年租金回報保證」,向買家售後租回,租金回報逾六釐。計計數,娥姐賣田套現逾千萬元!呢位曾劏迷你倉、劏寫字樓的師奶,果然有計。 娥姐的格仔田,位置偏僻,由錦上路西鐵站,乘約十分鐘巴士前往謝屋村,又要再步行約十分鐘才到達。早前「田主」娥姐,在農莊搞了個開幕禮兼展銷會,找來專家示範種菜,又有人唱田園歌曲表演,吸引近百市民前來參觀。有一家大細一同前來,家長說:「睇吓小朋友有無興趣啦!」亦有喜歡耕作的市民專程來了解價錢及條款。已買入一塊百多呎農田的買家洪先生,指自己家住大埔,已在花園種滿蔬果,但地方不夠用,故再斥資近廿萬買多一塊田,他招積地說:「其實係我個仔知道我鍾意種嘢,買來送俾我,我考慮緊現階段係投資定自用。」 劏一劏升值5倍 耕田都可以變投資?原來娥姐想出首兩年收租回報保證。負責推銷的經紀黃先生說:「發展商保證,頭兩年每月用四蚊呎租同你租番!」以一塊二百多呎售十八萬的田計,租金回報達六點五釐。就算兩年後租金回報「到期」,經紀黃也拍心口指不愁租客:「有好多餐廳、會所,同你哋租,餐廳用來種菜自己用,會所就俾居民嚟玩。呢度土地肥沃,夏天可以種菜、冬天可以種士多啤梨。農田仲有升值潛力,而家好多發展商入嚟錦上路發展豪宅,你將來唔想用幅地,仲可以賣番出去。我哋會幫你做分契,好似一般業權買賣咁。」「劏田」推出至今,共九十格只賣剩四「格」。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娥姐與拍檔只用了二百六十萬元,便買入兩萬呎農地,即每呎一百三十蚊。只須「劏」一「劏」、加點概念,格仔田每呎即升值五倍,至七百五十元,娥姐成功套現千多萬!見此招受歡迎,娥姐再下一城,近日在錦上路的大江埔村,繼續搞另一個「劏田」大計,預計明年四月開售。 魔鬼在細節 購入「格仔田」的買家又如何?魔鬼在細節中。原來,每塊田的實用率只有六成多。如一塊二百呎田,可耕面積只是一百三十呎,其餘的,是所有買家共同攤分的公共面積。這類面積共三、四千呎,包括通道、燒烤場及廁所等等,而娥姐一方則成立管理公司,向買家每月收取每呎八毫半的管理費,實行賺多一筆,又可補貼其「售後租回」的租金支出。經紀黃落足嘴頭:「你哋隨時可以約朋友嚟燒嘢食喎,抵番晒啦!平時仲有專人幫你塊田淋水。」一塊二百多呎的「格仔田」,每月要交二百多元管理費,一年就要交二千多元,小數怕長計,扣除管理費後,實際回報亦相對減少。此外,娥姐收下的管理費,只是用作日常營運開支及維修用途,如果公用地方日久失修,要搵人出錢維修,小業主亦責無旁貸。律師梁永鏗便提醒買家:「買這類『劏田』前,必須睇清楚公契內容,了解責任誰屬。如果買嘅時候仍未訂立公契,買家可於臨時買賣合約內,加多一項條款,表明『交易視乎公契條款而定』。如日後公契內容『太辣』,最好取消交易!」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現時該農田的分契手續仍在處理中,故未見公契。一份分契成本約七千元,由買家及娥姐各出一半。 最叻分契拆細 娥姐與一眾拍檔,現階段已「袋袋平安」。想出這個「劏田」大計,認真有計。事實上,翻查資料,娥姐最叻就係「劏」。她曾和幾個師奶,劏過辦公室、迷你倉。去年她以八百多萬元,買入一個約四千呎的工廈單位,「劏」成迷你倉分拆出售。每個約九十呎的迷你倉,售價由三十至五十萬不等,全數拆售可套現起碼千五萬元。於一二年開始,她又投資葵興一帶工廈,部分持有出租,部分分拆成幾百呎的辦公室單位出售,收入可觀。農莊開幕當日,娥姐亦有出來招呼買家,說話略帶鄉音的她對記者說:「我負責投資o架咋,我朋友策劃,我梗係睇好先投資。」她口中的朋友,有份諗計的Paul說:「以前我哋做工廈,有客問我哋有無農地,先諗到呢個商機。」記者說他們「刀仔鋸大樹」,他笑說:「智慧唔可以用金錢嚟衡量,呢度咁多蚊,唔係個個肯做o架!」 | ||||||
| ||||||
「我見光就頭暈同嘔,出街都要戴帽同黑超。」三十三歲的前有線新聞主播陳家珍(Solo),做這行卻因眼睛長期對光敏感,被迫退出新聞行業。適逢父親突然離世,人生就此跌入黑暗。不過爸爸臨終前一席話,為她帶來出路:「佢話以後要做一份令自己享受,又能俾人帶來歡樂嘅工作。」於是,喜歡整蛋糕的她,去年和拍檔合資在觀塘工廈開設「Cakeaway Cooking Studio」蛋糕烘焙教室,兩人不走年輕化路線,反而專攻師奶客,撒手鐧是教室附設託兒服務,討得一眾「C9」歡心,月賺四萬元。但因生意日漸飽和,開班有限,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要突圍也不容易。 上週二下午,記者走進位於觀塘工廈樓上鋪的「Cakeaway」,一進門口,就看見一個用人造草坪做的小型遊樂場,有數十個軟綿綿的公仔、氣球、電視遊戲機和籃球架供小朋友玩耍,不說還以為是室內派對房間。再走前幾步,才是廚房和爐具,遊樂園和教室只用一塊玻璃相隔。原來烘焙室特別加設了遊樂園式的託兒房間,負責設計的老闆Derek說:「特別用玻璃相隔,因為媽咪們整緊蛋糕的時候,都可以見到小朋友喺度玩緊,會放心些,我哋好似做埋託兒服務咁囉!」簡單一招,省卻師奶們的託兒煩惱,若寶寶對煮食有興趣,更可以齊齊整蛋糕,一享親子之樂。對老闆Solo來說,又可填滿平日下午較少客的空檔時間。兩位老闆亦甚懂討熟客歡心;上課時,有幾個三十多歲的少婦帶着孩子進來,另一老闆Derek即滿面笑容迎接客人:「陳太、王太,又帶囡囡嚟玩呀?囡囡上次病咗今日好番晒啦?好叻女!」說罷,他又即拿出小朋友專用的小圍裙:「你想要粉紅色定藍色呀?戴埋手袖和廚師帽啦!」原來烘焙室約九成的客人都是三十至五十歲的師奶客,Derek認為要打好關係,一定要打溫情牌,「人名一定要記得,再留意吓佢哋有冇轉新髮型、新錶、新袋之類,最緊要問候埋佢哋嘅小朋友,媽咪最緊張自己仔女。只要仔女鍾意,下次返嚟嘅機會好大。」不過,現時他們的烘焙室仍有樽頸位。 難題一導師不足開班有限 Cakeaway目前的經營模式分兩種,一是Solo自己授課,扣除食材成本後盈利盡歸公司,另一種是請其他蛋糕師傅來開班,公司與蛋糕教師拆佣,蛋糕興趣班每班可賺三至四成班費,而麵包班則可賺五成班費,現時每月營業額約十一萬元,盈利為四萬元。目前Solo自己開班佔了八成,比例甚高,但她深知一個人授課難以提升生意額。烘焙室要發展,就必須聘請更多教師來開班。之前他們曾請過一些「二流導師」,Solo笑言:「根本連基本烘焙也不懂,雖然有些師傅做蛋糕好,但講解時未必生動有趣,所以回流客未必多。因此遇到好導師,就算分多一兩成佣金也可以。」另外,即使有請教師開班,但食材仍然由Solo準備,她早上九點準時到教室,為十一點的課堂「作戰」,每次最少預備四份食材,多則需要準備十二份,她苦笑指:「別以為只是將麵粉、糖漿、雞蛋分成一份份,有時打cream,就要打成三、四個鐘,手都痠晒。」而坐在辦公椅上的Derek負責行政,即刻開機開Excel檔案,對着上課的人名單檢查誰還未付款,然後記錄下來,下課臨走前要肯定所有客人交了學費。之後,又再打電話去確認是否每個學生都來,Derek說:「除了這些文書工作,一天還會有二十幾個電話打來問課程,上完課又要拍照,再upload上facebook給人看,根本連食飯嘅時間都沒有。」本刊去年曾訪問過教班生意Choco Bakery,老闆Tommy和Tony便承認搞興趣班易飽和,他們的出路就是轉型批發,成功令盈利由五萬升至二十三萬元。 難題二競爭大蛋糕做法難突圍 教室概念這幾年在香港大行其道,單在觀塘已有十多間,競爭大得離譜,Cakeaway當初開在觀塘,只是因為距離Derek本身的公司較近。Solo坦言開店前曾試過去其他蛋糕店放蛇偷師,「睇過其他對手嘅教室,比較過價錢和實力,所以就特別做個playground給小朋友玩,每月轉吓不同類型的蛋糕款式。並盡量在淘寶買模具,比外面便宜兩成,慳得就慳。」不過蛋糕款要與別不同,很講創意,味道並要配合,亦非易事。本刊找來本地甜品界紅人、有三十年製作糕點經驗的Tony Wong,他對蛋糕創作亦有一點教路。Tony Wong看過「Cakeaway」蛋糕烘焙教室的蛋糕款式,除了蛋糕上有公仔的款式比較突出外,認為其他款式也很普通。他建議製作一些可愛特別的蛋糕,「好似黑森林蛋糕,大部分都是圓形或是正方形,其實可以試試整金字塔形狀,吸引人去學。」而調味方面,因現時香港人注重健康,不大喜歡太甜,注重健康的他建議用海草糖來代替普通糖,雖然價錢比較貴,但甜度可以減少四成。「另外仲可以大膽嘗試多些味道,如開心果和玫瑰花味。」他又建議不要用太鮮艷的顏色,特別是藍色及綠色,因看起來似毒藥顏色:「如要突出,最好就是教其他班沒有的蛋糕,雪糕蛋糕是個好的選擇,但要注意雪藏的溫度,而且雪糕很容易惹菌,所以衞生問題要特別注意。」 人生交叉點 曾在有線及無綫任主播的Solo,其實從小就好勝心強,她說:「我好鍾意接受挑戰,又喜歡周圍去訪問人和寫嘢,所以我一直以為我會做死一世記者。」由做記者到主播,Solo都一帆風順,但沒想到竟因為長期對着主攝影棚的閃光燈,會導致雙眼敏感,「當我知道不能再做主播時,真的很迷惘,當時,爸爸又因肺癌過世,我每天都去墳墓和爸爸傾訴。」在傾訴的時候,Solo記起爸爸臨走時的一句說話:「女兒,你要記得令別人開心,自己才會開心。」當時的Solo恍然大悟:「我細細個開始已好鍾意整蛋糕,之後分給朋友食,大家都好開心,所以令我有開烘焙班的衝動,雖然比起做主播辛苦好多,但我不會放棄。」如今,經常吃蛋糕的Solo胖了不少,但她卻比以前更加開心。 開業資料(5/14)租金$100,000裝修$100,000入貨$10,000器具$200,000雜費$10,000總投資$420,000*三按一上營業額$110,000租金$15,000入貨$10,000人工$40,000雜費$3,000盈利$42,000 營業資料(1/15) 唔做主播有出路 最近有大批電視台記者離職,其實主播轉型創業的例子大有人在。由於有知名度,宣傳事半功倍。例如無綫新聞前首席記者兼主播方健儀,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崗位,轉型成為一位皮革工作者。另外一位轉行的主播就是前亞視主播黃幗誼(Kobe),在觀塘開設私房菜已經三四個月,但成績一般,只能僅僅維持收支平衡。曾任主播十二年多的她,不想繼續做主播是因為遇到瓶頸,覺得現在的新聞界不上不下,欠缺發揮空間。她毅然與朋友合資九十萬搞私房菜。她承認剛創立時有很多困難,「不過之前做主播,幫助了很多宣傳工作。再加上做記者經驗,不怕厚面皮去做宣傳及裝修之類工作。」她現在每日都住在私房菜的地方,因她的私房菜開在觀塘工廠大廈,如不是上班日人流不多,例如週末便只開晚市,不開午市。 |
|
||||||
臨近年尾,裁員、蝕讓、退租聲不絕,預期香港經濟由盛轉衰。而港股亦處低壓槽,但偏偏「殼股」(即 有機會賣走控股權的上市公司),卻能「脫離市況」、大炒特炒!殼股有價,就算政府表明關注「啤殼」情況,仍遏而不止,且手法更大膽!本刊追查,揭出一個 「啤殼集團」竟出新招,以傳銷方式,透過人傳人、以及WhatsApp、WeChat等渠道,找來師奶、阿婆及內地人「集資」,夾錢夾股搞上市。該集團每 星期搞兩場講座,又在大酒樓擺數十圍,吹噓已有往績;每人只要夾十萬元,集資五億,就可搞大旗下項目上市。屆時股價炒上,股東最少賺兩、三個開!不少師奶 抄低筆記、聽得如痴如醉。這個大舞台,搭得疑幻疑真,背後有上市公司董事參與。不過,現階段可以肯定,此已涉及非法集資,股東隨時見財化水。可惜不少人想 搵快錢依然落疊,本刊直擊這個荒謬的瘋狂現象。 記者這次透過朋友,獲得一名下線職員Tommy的電話。他透過WeChat,先一輪嘴探聽記者身份,其後才放下戒心,並興奮透露,的確有一個回報極高的投資計劃。他並不斷傳來一間叫「俊文世家」的公司資料,但究竟點投資?要幾錢?通通見面先講。 起錨「揚帆出財富大海」 上月,他帶記者出席位於啟德郵輪碼頭的跑車Apollo S車展,Tommy指Apollo S正是由俊文世家代理。當日黃夏蕙及老公潘炳烈都有前來,引來圍觀拍照。晚上,在同場的聯邦酒樓筵開五、六十圍,有不少三、四線藝人到來、就連近日捲入假 學歷風波的港姐蔡思貝父母亦有出席。除香港人,亦有不少來自珠江三角洲、操唔鹹唔淡廣東話的內地人拖喼趕到。一名叫Kenny Lee的市場部高層,在台上大搞氣氛:「歡迎海外嘅朋友,我哋將揚帆出財富嘅大海。呢條船,絕對唔係一條細船﹗多謝中國、澳門嘅同事,將來去埋美國歐洲, 好唔好?」大家齊聲叫好,這時另一高層Kenny Lau接着說:「畢菲特教The power of combining,三十年就唔使做,五十年就發達,但你有無咁多時間?想快,一定要搵好項目!」再大聲說:「我哋所有嘢都『落地』,係咪真呀?係咪見得 到呀?搵到好項目,你仲可以成為天使,幫你身邊人搵錢。」全場氣氛更高漲。當晚既落足本請歌手關楚耀表演,高層又合唱《難為正邪定分界》,更送出鑽石優惠 券,得獎者要說祝賀語句,大家都醒目說:「要做十幾倍嘅超額王﹗」 啟航「投資十萬變千萬」 當晚人太多,眾人無提及投資計劃細節,及有何見得到的「落地」項目,Tommy向記者推介「小組討論」。他指逢星期一及四晚,在尖沙咀好時中心、俊文世家 的辦公室,都會有簡介會。記者出席了其中一場,當晚早已坐定了十多個師奶,大家分成小組聊天。踏正七時,眾人走入房間,由一名叫水哥的主持簡介。他一開 聲,就如sales般問:「大家喜歡投資定投機呀?如果喜歡投機就唔好來喇﹗」他口中的「投機」,是指買賣二手市場股票,他認為庄家會舞高弄低,散戶買唔 過;而「投資」,是指買原始股(即未上市前的公司股份),就賺梗。這批原始股,就是指俊文世家的股票。他又誇誇其談,俊文世家已有多個可擴大發展再上市的 項目。「我哋手頭有七個項目,其實三個已經開始咗。第一個Fovea Jewellery,我哋喺The One二樓有鋪。第二係夜場Fovea Club,喺中環California Tower。第三個項目是代理Apollo S跑車。有咩咁犀利?由起動至一百公里,只需三秒,是世界上最快,售價是一千六百萬元人民幣。」水哥見部分正抄notes的師奶、眼神充滿疑惑,又再說: 「係﹗過去有好多做得好大嘅公司,都上唔到市,但我哋對幕後庄家兆華集團有信心,佢十三年來,上咗三十幾隻股票未輸過。」他爆出集團牽涉的股份: 「8269(富譽集團)一○年上市,隻股做乜?公仔麵廠。成間廠由經理到掃地得九十人,市值唔夠五百萬。當日我哋拎住十萬元投資8269,一上市升二點四 倍,執到二十四萬。唔好隨便掉咗佢喎,一路買落去。第二隻8218(毅高國際),一三年上市,六毫子上到二個八,四點六倍。呢兩隻好陌生?8363(爵士 芭蕾舞學校),一四年上市,好多人都識。喂,跳吓舞又話上市。但好嘢,個六幾升到十一個三,八倍。」 驅進「衰咗原銀奉還」 水哥應是俊文世家的市場部高層,他主持的簡介會只有二十分鐘。會後,再有職員把參與者分成幾個小組,進入不同會議室,這時才交代投資股份的細節,並由叫 Alan的下屬接力,「兆華(背後庄家)對港交所批核好熟。將鑽石業務上市,港交所會問你貨源穩唔穩,公司考慮到呢點,已經買咗間廠。唔止,港交所又會問 埋廠嘅貨源,我哋喺南非又買咗個礦。」講到「無雷公」咁遠,無從稽考。為證明有幾真,他又說:「上市要有個做過呢行嘅CEO,我哋請埋前謝瑞麟CEO過 來,兆華集團為保證項目可以上市,做咗很多前期功夫﹗」翻查謝瑞麟年報,謝瑞麟CEO謝邱安儀並沒有離任,而CFO黎子武剛於八月以私人理由辭任,他向本 刊否認有加入此集團。Alan又說,他們今次要上主板,集資共十五億元,其中十億由大行及老細負責,他們只賣五億出街,「一手係十萬元,每手有一萬股公司 股份(俊文世家)。」記者說十分有興趣,但擔心安全性,他說:「我哋會打釐印,合約寫明,如果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都上唔到市,我哋原價收購。如果做唔 到,可以告我哋。」其後他們給記者看其他人已簽的合約,可見合約中寫明分期付款數額,以及相關條款。 拋錨「碌卡可以造數」 當日職員未有「強迫入股」,眾人各自離去。一開始負責帶記者的Tommy,見記者猶豫,翌日再私下聯絡。不過Tommy本身只是在朋友公司賣寵物用品,坦 言加入買俊文世家股份,希望刀仔鋸大樹,介紹客人又有佣收。他對計劃一知半解,故帶來其上司周姐到酒樓詳談。周姐竟大爆「造數」秘密,「Fovea淨係香 港,一年賣得幾多鑽石?我哋喺澳門開咗分店,嗰邊最主要做乜?賣珠寶?最主要係碌卡。「有好多內地人賭錢輸咗,之後想翻本,係咪要攞張信用卡去碌呀,想套 現呀!例如我呢個茶壺,你想碌幾多?唔會碌一、兩萬,碌親都碌一百幾十萬。買完個茶壺,你可唔可以唔要,再賣番俾我呀?我就俾番錢你買番個茶壺囉。咁做唔 係為點數,係要做大條數。港交所唔會真係睇你做唔做到生意,係睇賬面數!」 涉非法集資遲早「擱淺」 本刊追查俊文世家背景,並無在香港公司註冊處登記。不過今年四月,疑有關連的富譽控股(8269),曾發出通告,指已找來Zega Larry公司(俊文世家英文名),作為旗下跑車Apollo S的副分銷商,並給予服務費。通告指俊文世家在塞舌爾共和國註冊,真正無雷公咁遠。而在中環的Fovea Club,前董事登記正是富譽控股主席黃家華,可見兩者關係密切。 職員口中經常提到的庄家「兆華集團」,應是指黃家華及另一人張兆沖。張今年四十歲,他除了是Fovea Club董事,亦是樓東俊安(988)及永興國際(621,現名為壇金礦業)前股東。黃、張兩人分別報住跑馬地比華利山及半山雲地利道。記者亦到過職員聲 稱的項目視察虛實,在The One的Fovea Jewellery,只得一個職員,並無招呼進內的顧客,似showroon多過做生意。號稱全球最快的Apollo S,有否生意無從稽考。而俊文世家與另一家上市公司俊文寶石(8351)名字相似,今年二月,俊文寶石曾發通告指,「該公司並無授權俊文世家讓公眾人士投 資或認購股份」,撇清兩者關係。至於兆華集團曾牽涉的上市公司,部分已經「冧棚」,包括富譽控股,上市至今已跌了八成。記者曾到該集團查詢,但未獲回覆。 一名手持幾隻殼股的庄家說:「佢哋太大膽喇﹗我哋要將隻殼搞上市,一定係搵包銷商幫手搵人頭,出事風險細好多。除非佢嘅project太爛,爛到無包銷騷 佢。」俊文世家疑幻疑真,律師陸偉雄聽完這個故事,便搖頭嘆息,「真係橋唔怕舊,最緊要受,佢捉到人嘅貪心。」他指這類投資產品須向證監會攞牌,否則屬非 法集資。而集團職員聲稱一定可上市,及澳門碌卡造數,亦犯上串謀詐騙及使用虛假文書等罪。他指做大律師多年,過去見過不少人被騙買原始股,最終化為烏有。 他說:「無嘢係一定上到市,佢話上唔到俾番錢你啫,但間公司清盤,你告得邊個?」 後記:證監會繼續官腔 記者本週一早上,致電及留言予證監會傳媒部門,希望向證監會了解這些投資計劃的問題,但一直未獲回覆,下午再致電一般查詢熱線,對方稱一定要找傳媒部門作 答。惟記者表示,想「降低要求」,只是先了解什麼是非法集資、在香港賣原始股是否犯法等問題,對方都說不能回答。記者指有人正向本人推銷,急需了解這些 「黑白分明」的條例定義,對方仍一味推說不能回答。本週二,傳媒負責人終於回覆了七個字:「個別事件不評論。」態度官腔,難怪光怪陸離的投資局,繼續明目 張膽,亦繼續有人落疊。 撰文:財經組攝影:財經組攝錄:財經組資料:財經組[email protected] |
每日返工朝九晚六,放工街市已經閂門,想自己煮餐飯談何容易。上年一月,兩個八十後姜嘉倫及謝雅櫻 (Inky),辭去各自的設計和銷售工作,創辦「高司奶」,一朝早替沙田區的OL客到街市買餸,讓她們放工後在火炭銀禧街市取貨,買滿二百蚊甚至可直送府 上。營運一個新鮮的生意模式,燒錢在所難免。單計上個月,「高司奶」已蝕近七萬。兩位老闆要同時兼顧宣傳、門市、採購、物流等多個範疇,到底是會帶領潮 流、改變大家買餸習慣,還是銀彈先盡呢?且看看他們的盤算。 Inky及嘉倫二人,年初開發「高司奶」app,放上琳瑯滿目的蔬果肉類,供客人挑選認購;到六月再租用火炭銀禧街市地鋪,目的是以O2O(online to offline)形式,讓客人在門市取貨減低物流成本。二人有意將此模式在各區複製。在app上,連柴米油鹽都有,但主打是各種鮮肉、蔬菜,亦有配搭好的 「今晚食乜餸」。「例如三杯雞、番茄紅蘿蔔大眼雞湯,我哋幫佢配埋醃料及香料等,方便佢哋諗少樣嘢。」他們主攻中產市場,貨品都迎合中產口味,如力推本地 出產的黑毛豬、嘉美雞、有機菜,就算是內地來港的蔬菜,都標明是香港人經營的農場所出。具體運作,是每朝早七點,嘉倫將前一晚收到的訂單,傳給大埔街市的 相關商販,十一點截單前有加單會再通知。從大埔取貨回銀禧街市,便直接放入雪櫃不再處理,負責買餸的嘉倫解釋:「蔬菜通常客人鍾意自己洗,而肉類如果先切 好會無咁新鮮。」雖然仍要蝕錢,但Inky及嘉倫勝在年輕有衝勁,左度右度,希望在各個範疇能改良出一套賺錢模式: 採購直接左手交右手 街市婆賣菜,都能養活一家大小,高司奶「搞咁多嘢」卻倒蝕七萬。主要原因,是貨價不夠平。由於攞批發需要大量入貨,而高司奶只靠網上落單客源不足,只好直 接在街市購買。現時嘉倫每朝在大埔街市入貨,「對比其他街市,大埔的選擇最多。最初好多檔口老闆,見我係後生仔,覺得我搞搞震,頭一個月惟有當散客買。佢 哋之後見我真係長期幫襯,就俾我記賬月結,並按零售價減一至兩成俾貨。」嘉倫指目前做法是迫不得已,「我哋定價不能太高,結果去零售店入貨,等於『轉 售』,左手交右手。七萬的營業額中,買餸已經佔了五萬,毛利只有一成多,還要計其他開支。」 《改良》嘉倫強調將來不會持續在街市買貨,目前是投資期,到有一定生意,便會到批發市場取貨。「街市同批發價嘅差距,喺保鮮期短的蔬菜、鮮肉,分別最大, 價錢可以相差四、五倍。」其實高司奶每月營業額七萬元,和一個菜檔差不多,所以他們除發展沙田區,亦開拓更多新區,希望蔬菜肉類等各自都有七至十萬元生意 額,這樣就可到批發商提貨,大幅降低來貨價。 宣傳伺服器飽和 要谷大生意,就要多加宣傳。不過負責marketing的Inky指,預算不多,「保守起見,當初只用了十多萬在app上,打算運作過覺得可行,才繼續優 化。」app版面設計未完善,伺服器的容量亦已接近飽和,Inky怕大加宣傳後,可能會逼爆伺服器。「現時能做的,是增加現有用戶的活躍度。」Inky試 過用WhatsApp將訊息傳給所有客戶,結果因濫發被封鎖,Inky想出對策:「我將客人分類,好似交通燈分紅、黃、綠。紅色代表唔活躍,有大減價才傳 給他們;黃色代表試用客戶,有新貨、小贈品就通知他們,希望轉為綠色;綠色代表活躍,例如當天有新鮮的魚,就會問他們要不要。若果由綠轉紅,我們會致電, 希望了解是否我們的服務有不足。」 《改良》Inky說,app正改良中,一旦版面改善、令只能容納數百人的系統升級至容納五千人,就會開始在沙田區擺街站宣傳,「會搞推廣,如居民下載並落 單,就有豉油送。又會有推介的優惠,務求讓更多人接觸。」目前高司奶有六千個用家,其中九十多個用家至少每兩星期使用一次。Inky目標是經過一連串宣傳 後,有二十多萬戶的沙田區,最終會有1%的活躍用家,即二千多人會持續使用。 人手要似經紀湊客 要錢就要找投資者,Inky及嘉倫後來找到朋友Thomas入股,近兩個月Thomas更辭去金融工作,全職搞高司奶。目前高司奶除了三位老闆身兼多職踢 晒腳,並聘請了四位兼職看鋪、做客服。客服的工作主要是處理出問題的訂單,「有時張單有奇怪,普通一餐餸,加上三斤薯仔,要打去確認。若那天沒有紅衫魚, 又要聯絡客戶,問他要不要換其他魚。另外有些客還會同我傾煮餸經,我會趁機提議新菜式,問他們要不要試煮,所以員工都要好似經紀咁湊客。」 《改良》Thomas計過數,要做到收支平衡,每月要有二十萬生意額,即是平均每日要做六千七百元生意。屆時從批發商取貨的價錢可大跌七至八成,當然其他 開支又會有所增加。人手上,例如從批發商買菜,需要有人處理,亦要磅重後入袋。而原有客戶服務團隊亦要擴大,「現時主要我湊客,但將來我無可能湊咁多客。 要請員工湊客成本高,不過好處是他們若有特別要求,如明日想食龍躉,我們都可代買,更能滿足顧客要求。」Thomas會增添日用品給客戶選擇,「因為滿二 百蚊會有免費送貨服務,通常一餐餸買唔到二百蚊,所以除了白米、醬油外,將來連紙巾、肥皂都會賣。」Thomas了解過物流行情,「送貨時間主要是下午五 至七時那段時間,該個鐘數貨車司機無生意做,所以租貨車送貨只需百二蚊一個鐘。」不過要儲存那批日用品,亦要花一筆倉租。 集資助改良 雖然有隱憂,不過他們確信高司奶能改變香港人買餸的習慣,所以定好目標盡快增加市場佔有率,Thomas正利用之前從事金融業擁有的人脈,為這盤生意帶來 投資者,「我已經同幾個分別從事金融、食品的投資者洽談。進度去到一半,有信心他們真的會注資。」他們的目標是集資五百萬元,其中二百萬會用作打入九龍 區,租鋪、宣傳、增聘人手方面。「首先目標是奧運站幾個中產屋苑,嗰度只有超級市場,但就無街市,好有潛力!」 開業資料:租金$92,000(三按一上)App$300,000器具$150,000裝修$30,000牌費$35,000總投資$607,000 營業資料:營業額$70,000租金$23,000人工$60,000(三名老闆、四名兼職)食材$50,000雜費$5,000虧蝕$68,000 專家意見 康宏金融主席兼執行董事王利民,是愛煮餸之人,亦曾考慮過做這類生意。他認同有需求,但商業模式應怎樣做,他也未想到。 1.要有重點推薦。要有些貨品係好特別嘅,只能向他們買,這樣就會有必要性去使用高司奶。例如他們有個精選扎肉,就要放在app的當眼處。2.加入宴客菜 式。例如羊架,煮給一班朋友去食,容易煮又好食,口碑在朋友間建立。而主人家有滿足感,就返唔到轉頭,一定會繼續煮。3.人手方面,加一倍人唔等於能做多 一倍生意,如果有一個好的系統,計劃好工作程序,有一百還是二百個員工,分別不大。 撰文:孫樂祈攝影:鄭樹清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