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AI取代人腦 跟瑪丹娜學新賺錢術 因應策略》做到這八件事 就不怕被淘汰

2016-04-11 TWM

未來,網路能複製你的價值,把一切變成免費,你該怎麼創造差異性? 瑪丹娜靠一系列演唱會,就創造五十五億元商機的例子, 告訴你在人工智慧時代,把事情做好還不夠,還得要夠獨特。

人工智慧時代,不只音樂和電影能在網路上免費下載,未來,你的想法、所做的工作,都能透過網路複製。

「網路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印機。」全球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說。當網路能透過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快速複製過去必須付費才能取得的服務、產品,價格將快速下降。更值得思考的是,當機器能取代你完成工作時,你該怎麼創造價值?

凱文.凱利認為,音樂產業就是最好的範例。

他發現,當音樂變成完全可以複製,可以輕易下載後,音樂產業的發展方向開始反轉。他舉例,就像百年前,當電力照明還不普及時,只有窮人才會用蠟燭照明;但當電力變得唾手可得的時候,燭光晚餐反而成了奢侈的標誌。

在音樂產業,所有人的作品都能被輕易下載,照樣還是有人賺大錢,例如美國著名女歌手瑪丹娜,她剛完成六個半月的世界巡迴演出「心叛逆」(Rebel Heart Tour),票房、周邊商品等收入達一.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五億元);她歷年巡迴演出累計收入更高達十三.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三○億元),成為歷史上演唱會收入最高的個人歌手。當別人苦哈哈的時候,瑪丹娜仍穩占吸金天后的寶座。

凱文.凱利認為,未來要賺錢,光做得好還不夠。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八件事,你也可以賺到比過去更多的錢。

1. 每項服務都要即時

雖然每個人都能從網路上免費下載音樂,但如果你能在歌手發片的第一時間,就聽到他的新單曲,或是看到他最新的演唱會,即使你知道多等一段時間,就能免費聽到同樣的音樂,你還是會掏錢。

凱文.凱利這次新書發表也應用同樣的概念,這次他發行新書,第一批拿到書的人,必須付出高一倍的價格,但仍然有十六萬人願意買單。

2. 用個性化商品搶市

一場演唱會的影片或許不用花錢就能下載,但是如果能按照你的需求,製作出你專屬的演唱會紀念品,你或許仍會買回家,留住你參加演唱會的經驗。

凱文.凱利認為,個性化能增加產品的「黏性」,因為在這種關係裡,買家和賣家都要投入資源,換別人來做,很難達到同樣效果;像一顆阿斯匹靈很便宜,但如果有人替你提供量身訂做的醫療服務,替你挑選適合你體質的阿斯匹靈,你就會願意花更多錢,買同樣一顆藥。

3. 完整資訊解析才值錢

在軟體產業,這種獲利模式已行之有年。「有個老笑話是這樣說的,軟體下載免費,但使用手冊一萬美元。」凱文.凱利說,像紅帽等知名軟體公司,提供可修改程式碼的系統軟體,就是這樣存活下來的。很多複雜的服務,以後都可能沿用同樣模式賺錢,像解析你的基因,過去可能要一萬美元,以後,價格可能快速滑落為一百美元;凱文.凱利認為,以後可能的情況是,基因解碼降到幾乎免費,但分析解碼結果、提供建議,將變成昂貴的服務。

4. 產品讓消費者絕對放心

可靠是比免費更好的一種價值。就像你隨時可以免費下載軟體,但你卻也擔心軟體裡是否會有病毒,或被隨時跳出的廣告所干擾。如果你花錢能換到有人提供保證符合你需求的軟體,也會讓你考慮掏錢。

在音樂產業,藝人經常靠簽名提高複製品(如照片)的價值。簽名是讓消費者相信,他買到的是來自原創作者的真品,同一張照片,加上簽名,價值就大不相同。

5. 幫客戶快速找到商品

雖然很多東西都能免費下載,但要隨時取用、備份卻十分麻煩,所以,雖然取得音樂免費,卻還是有人願意付錢到iTunes上買音樂。凱文.凱利認為,這時候,人們買的已不只是下載音樂的服務,而是有人隨時替你整理這些數位資產,讓你隨時可以取得的方便性。

6. 創造實際體驗的需求

網路能複製產品和服務,但有的時候,這反而刺激消費者對實體經驗的需求。像瑪丹娜的音樂,雖然能在網路上很便宜取得,但是不會每一個消費者家裡,都有頂尖的影音設備;因此,瑪丹娜的單曲雖能輕易下載,反而刺激粉絲想到現場體驗,進而擴大演唱會的市場。

7. 提供粉絲贊助管道

凱文.凱利認為,要符合這些條件,粉絲才會願意掏錢:第一,贊助方法必須超簡單;第二,支付金額必須合理;第三,付錢後能得到回報;第四,要能讓粉絲相信,這些錢對對方有益。

電台司令樂團二○○七年發行專輯《In Rainbows》時,就讓所有消費者自己決定專輯值多少錢,自由贊助;結果平均每一次下載,樂團能收到六美元(約新台幣一九一元),這比過去(每賣一張CD),樂團能實際分到的還多。不僅如此,之後推出實體CD,依然能賣出幾百萬張。

8. 只推薦好東西

凱文.凱利說,在網路時代,「沒人看到的產品,根本沒有價值。」換句話說,能替別人找到好的產品,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服務。

他分析,像美國的《電視指南》雜誌擁有上百萬的讀者,對這些人來說,電視節目隨時都能取得,幾乎不值錢,但是《電視指南》雜誌提供找到好看節目的服務,卻很重要。

《電視指南》賺到的錢,比提供它內容的三大電視網賺到的還多。

未來二十年,網路將無所不能複製,Airbnb(讓大眾出租住宿的網站)能用網路和旅館集團競爭,過去的競爭門檻將不再適用。這八個創造價值的法則,是所有人必修的課。

撰文 / 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75

「微量」年代 台股達人操作術 年報、季報間空窗期 如何因應窒息量?

2015-06-09  TWM

國際股市隱隱有山雨欲來之勢,投資達人認為,台股在季報出爐前遭遇窒息量, 短線突圍不易,與其躁進,不如耐心留意景氣確定回升的標的,於急跌時布局。

編按:四月底,大盤持續量縮整理,意味在年報與即將出爐的季報之間,市場操作心態明顯保守。

其中,四月二十五日成交量僅五六一億元,相當於往年外資放長假時水準,更是今年來新低量。

歷年來累積不少戰果的投資達人們,投資如何應變?《 今周刊》專訪曾準確推測萬點行情的阿斯匹靈,及操作穩健的Smartmoney(王俊忠),將他們在這段「台股度小月」自我淬鍊的心法,分享給讀者。以下為專訪整理。

財經部落客阿斯匹靈:

月線強勢 黃金值得另眼相看進入五月的台股,受國際股市回檔影響,指數跌破季線支撐,內資尤其有「三怕」:怕第一季季報有變數,怕報稅月大戶陸續賣股,更怕新總統就職的「五二○」魔咒,因此裹足不前,現階段的台股,當然是低量震盪。

內資的擔心雖有道理,不過,很多利空已經反映在盤面上,從產業景氣來看,多數產業即使還沒有明顯復甦訊號,但最壞情況普遍已過。至於半導體業成長趨勢明確,原物料也有谷底翻揚的跡象,提供台股下檔支撐的重要力量。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總統五二○就職演說,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從這段期間以來,小英的談話與態度來看,即使她在演說中未提接受九二共識,但應不至於主動挑釁中國,「維持現狀、和平共處」應該是可預見的基調。對各方而言,「不滿意但可接受」應是最可能的結果;由於結果似乎可預期,衝擊應不會太大。

看完內資的憂慮,再看外資的態度。這段時間以來,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外資在台指期高達數萬口淨多單,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有人認為,這是假外資,也有人認為只是套利操作。

不過依據我長年觀察與統計,外資偏好以中長線戰術,投資台灣期貨市場,並搭配國際趨勢布局,因此可說是年年大賺;如果你也是中長線投資人,外資淨多單的增減,就有指引作用;如果是短線操作,參考意義就不大。

綜合研判五月的台股,雖然變數頗多,但投資人也不必太過驚慌,可伺機布局好股、靜待景氣復甦訊號浮現,應是最穩健的投資策略。

原物料龍頭 分批買

好股在哪裡?前面提到中長期看好的產業,可留意原物料產業的龍頭股,例如台泥(一一○一)、中鋼(二○○二)等。原物料景氣循環特色,向來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過去幾年景氣差,股價表現不佳,現在產業景氣谷底翻揚,可藉機分批布局,長線會有不錯報酬。

另一個布局方向則是高現金殖利率股。建議篩選過去五年獲利、配息穩定、且現金殖利率在五%以上的公司,趁股價回檔、殖利率走高時分批買進。有些公司每天成交量可能僅一、二百張,不過也因為低量,降低大戶炒作意願,反而有利散戶投資。

全球央行陸續降息,實施量化寬鬆(QE)、負利率的國家變多,鈔票越來越薄,保值的黃金獲青睞。更重要的是,金價從二○一一年的一八八八美元天價起跌,去年底觸及一○五○美元底部。近期月線連三紅,建議長期持有,做為股市避險標的。 (唐祖貽)

阿斯匹靈低量操作法

1.逢低買原物料龍頭,鎖定近5年獲利、配息穩,現金殖利率逾5%的高股息股。

2.買進月線連三紅的黃金,分散股市風險。

財經部落客王俊忠:

台股要表現 得靠大環境「煽風點火」現階段經濟情勢並不好,原本獲利就走下坡的蘋果,近日又意外宣布將大砍iPhone庫存;這顆震撼彈,讓台股增添隱憂。

顯然,主導大盤半壁江山的蘋果供應鏈,在「大老闆」自顧不暇時,未來行情應是保守為上。畢竟,最糟狀況可能還沒來出現。

台股量縮,投資人觀望,無非都在等。一來等第一季季報,結果是好是壞?有沒有暗藏未爆彈?不到最後一刻,誰都說不準;再來等各國央行表態,美、日、歐未來貨幣政策,攸關全球資金流向,台股要表現,還是得靠大環境「煽風點火」才行。

從技術面來看,目前大盤均線糾結,加上成交量萎縮,嗅到一股「方向就快出來」的味道,這也是大家在等的原因之一。

不過合理推測,指數往上突破機會較小,畢竟現在指數位置不低;但要大跌也不容易,因為台積電、台塑及中鋼等權值股表現亮眼,提供強力支撐;未來隨著鋼鐵報價好轉,油價回溫,塑化、鋼鐵股坐鎮,指數下檔空間有限。

就個股而言,包括IC設計龍頭聯發科、紡織大廠聚陽,股價皆已跌深,之後下探幅度應有限。

不過後續行情缺乏樂觀理由,某些高價電子股,可能淪為調節重心,風險遽增。換言之,儘管台股後市保守看待,但因族群不同,股價位階不一樣,個股表現仍有好壞差異。

另外,行情究竟是在一、兩個月內急跌,或是以時間換取空間、改由緩跌取代,關乎後市操作策略。

景氣循環股 物美價廉

對空手投資人來說,急跌當然是絕佳進場時機,若能瞄準優質股趁勢撿便宜,將立於不敗之地;若是拉長時間盤跌,考量資金效益,投資人可能又有不同選擇。

以我為例,現階段幾乎是空手,主因是希望能看到經濟領先指標轉好,及第一季季報變化。如公司營收變差,但毛利率未減,就不影響我的持股決定;但要是毛利率下滑,衝擊公司產品組合,短時間要調整到高峰,可能就不容易。

眼前較吸引人的類股,應在塑化及鋼鐵業。主要是產業基期較低,大環境就算有任何風吹草動,股價往下空間也有限,危險程度較低;再來,像中鋼、台塑等公司,基本面已有好轉跡象,景氣可望走出谷底。提醒投資人,股價大跌固然出現讓人買得安心、睡得著的好價位;但要大幅翻漲,基本面須明顯改善,才是後市大好的關鍵。

這段時間,我看了一些與投資看似無關,但細細品味仍有啟發的書。像是詹宏志的《旅行與讀書》,描述個人經驗、視野,相當有限,但透過別人經歷,就可能看到自己一輩子無法親身接觸的風景。

股市也是人生的縮影,面對上千家公司,總有力有未逮的地方,只能透過財報了解公司獲利,以及相關產業競爭狀況。市場上到處有訊息,但當利多訊號浮現,準備好的人,才能在第一時間搶得先機。

(歐陽善玲)

王俊忠低量操作法

1.塑化、鋼鐵基本面已好轉,即使景氣繼續低迷,下檔風險不大。

2.關注第一季季報的個股毛利率,若毛利率下滑,代表產品組合優勢減退,最好減碼。

撰文 / 唐祖貽、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21

該脫手還是撿便宜?必懂股匯債市策略 投資因應》黑天鵝來襲!資產配置關鍵8問

2016-07-04  TWM

英國脫歐已無懸念,全球央行政策不確定,恐慌情緒渲染,金融市場賣壓沉重, 投資人手中資產該何去何從?關鍵八問,一次釐清未來投資的機會與風險。

Q1英國脫歐造成全球股匯債市大震盪,我該如何檢視或調整手中資產?

A:三步驟理性檢視,切忌在市場恐慌時躁進。

英國脫離歐盟幾乎拍板定案,因未來變數太多且複雜,長期影響還須時間觀察;但就短期衝擊評估,英鎊與歐元第一時間已出現跳水式貶值,歐股也即刻重挫,亞股、美股都受到嚴重波及,足見「脫歐」所引發的災情,全球金融市場無一倖免。「但資金一定會轉往非歐洲區域,尋找投資機會,像美元資產及亞洲資產。」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

因此,在市場過度恐慌之際,投資人先不要急著殺出,加入「大賣空」行列;理性作法是透過三步驟,來評估自己手中資產該何去何從。

步驟一,檢視持股部位。由於短期市場避險需求強勁,全球股市「無差別」重挫,「若投資人持股比例偏高,可先降低持股水位,避免短線衝擊,待市場賣壓減輕,情緒性反應告一段落,再加碼超跌、優質標的。」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建議。

步驟二,釐清資產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關係。「全球股市跌過一輪後,與歐洲貿易依存度越低的市場,就有機會率先反彈。」張繼文說,包括美股、或整體經濟相對優異的亞洲資產。同樣地,如果屬於全球型投資標的,也要檢視歐洲部位投資比重,大於三成就要考慮適時轉換;若是歐洲相關資產則不用考慮,短期應優先減碼。

步驟三,盤點固定收益資產,美債、亞債可繼續持有。現階段市場呈現風險趨避狀態,全球債市、特別是美元計價債券,可望因脫歐結果短期受惠。「美債殖利率會因避險買盤流入而持續探底,以美元債為主的投資標的,像是美國及亞洲投資級美元債券,就可望受惠。」張繼文說,持有這類債券的投資人,就可續抱,不必貿然出場。

Q2歐洲市場跌慘了,現在可趁機進場撿便宜嗎?

A:歐洲資產不急著搶便宜,靜待歐洲央行新貨幣政策出爐再布局。

「根據《里斯本條約》,英國須在兩年內,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兩年後將自動失去歐盟單一市場資格。」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這意味未來英國不僅在對外貿易須重新談判,歐洲同時也將進入一段繁瑣、且為期不算短的重新調整期。簡單講,英國乃至歐洲政策的不確定,絕非短時間內可消除。

另外,英國脫歐成功,也點燃像荷蘭、法國等地「跟風效應」。「特別在歐債風暴,及近年難民議題皆有各自政經考量下,歐盟結構的不穩定,也將使歐洲、甚至全球本來就緩慢的景氣復甦力道,更增添阻力。」林啟超說,加上公投結果與市場預期差距太大,金融市場反應劇烈實屬必然。

在此情況下,英國及歐洲股市將成為眾矢之的,市場全面殺出風險性資產動作,將異常巨大。隨著「脫歐事件」後續發展,不確定因素蔓延,歐洲緊張情勢升溫,想要趁機撿便宜的投資人,現階段千萬別躁進。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高子敬指出,由於「脫歐」史無前例,市場無從依循,目前對經濟及金融市場衝擊的評估,多屬「臆測」階段,使投資人恐慌情緒高漲。未來一周,可先觀察市場負面情緒是否逐漸平息,以及脫歐所引發的政治效應如何演變,一旦開始淡化,就要回頭觀察美國聯準會政策動向與歐洲貨幣政策,若歐洲央行加強撒錢規模,擴大資金寬鬆程度,抑制市場風險,那麼才會看到較佳的投資機會,建議屆時仍以波段操作,掌握低進高出時機。

Q3 金融市場修正猛烈,哪些債券是防禦性較佳的選擇?

A:投資等級債較能對抗風暴;美國公債短線表現相對穩健。

「英國脫歐不是世界末日,但市場將會面臨猛烈修正,花二到三周時間回歸理性思考。」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指出,目前研判,全球市場震盪會持續一個月,國際資金將持續湧入安全性資產。因此,短線最好的策略,就是鎖定美國政府公債或投資等級債,等市場恢復理性,再找時機切入股市。

不過,對投資屬性相對積極的人來說,英國脫歐後,歐洲高收債出現大量拋售潮,未來可觀察債信基本面是否惡化,若只是技術性賣壓,且市場並未出現進一步系統性風險,在歐洲央行不排除會延長公司債購債計畫之下,可留意大幅修正後的買進機會。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指出,因應負利率環境,高息債依舊相當搶手;但因個別券種波動過大,挑選標的時,應先檢視債券組合內容,像通膨連結債券就值得注意;「現有兩種看法,一是通膨可能再起,另一是相對公債價格,抗通膨債更具投資吸引力,也可作為投資人布局時參考。」Q4 英鎊急貶,現在應該搶進、還是配置相對安全的貨幣?

A:英國挑戰才開始,英鎊當作觀察工具即可,配置仍以美元資產為主。

英國脫歐公投開票過程中,隨著脫歐與留歐票數拉開,一英鎊兌美元一度重挫一成,由投票結束時的一.五大幅貶值至一.三二;「面對未來諸多不確定,市場風險趨避需求增溫,資金大量湧入黃金、美元及日圓等傳統避險型資產,短線表現將較為強勢。」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指出。

事實上,英國與歐洲貿易關係緊密、占整體出口比率接近五成;在英國前十大貿易出口國中,歐盟國家即有八個,出口金額占十大出口國約七成;進口方面,同樣來自歐盟國家的比率,也超過英國總體五成以上;宏利投信預估,一旦重啟談判,日後變數增多,明年英國及歐洲經濟成長率將下滑一%。

由於脫歐公投影響,將持續數年才能完全反映完畢,現階段市場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在未來前景仍不明朗下,投資人實不宜貿然進場撿英鎊;尤其,目前全球市場處於逆風位置,英國脫歐等於將市場推向更不利的一方,在局勢穩定前,將英鎊視為短期內最重要觀察工具即可,資產配置部分,還是以美元資產為主較安全。

Q5 目前美國最有可能的升息時間點?

A:今年聯準會升息機率低,主要國家央行政策是後續觀察重點。

「英國脫歐確定,將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混亂,經濟成長也將受到影響,變得疲弱;英國經濟體甚至可能陷入衰退,拖累歐元區表現。因此今年底前,幾乎看不到美國聯準會升息的可能。」葉倫門生、保德信國際投資首席分析師普利文(John Praveen)表示。

林啟超則認為,英鎊隕落連帶拖累歐元,相較下,美元具強力支撐;這對傾向稍偏弱勢美元發展的聯準會來說,至少在第三季幾無升息可能。

「接下來,最應關注的焦點,已不是美國何時升息,而是英、美、日、歐央行對策。包括日本央行在先前日圓升破百圓之際,表示將與美、歐、英、瑞、加央行,持續以換匯交易,提供市場流動性。預期未來主要央行將釋出明顯利多政策。

在美國不升息,歐日持續寬鬆下,資金仍會找出路;配合市場跌深,也為長線資金製造不錯的進場時點。」林啟超表示。

Q6 下半年新興市場表現還能期待嗎?

A:全球波動風險仍在,聚焦新興亞洲高息資產,進可攻退可守。

由於全球資金轉投入避險資產需求高漲,造成新興市場股、匯市出現劇烈震盪,近期單一區域新興市場,包括新興亞洲、拉美、歐非中東及金磚四國,資金皆全面撤出。但仔細分析,脫歐事件對新興市場影響幅度,遠不及英國本身,真正重要的外部因素,還是原物料價格、中國經濟轉型及美國聯準會升息時程。除非英國脫歐,造成全球經濟大幅下滑,對新興市場基本面釀成災難,但目前評估,發生這樣的機率並不高。

其中,新興亞股評價面處於歷史長期底部,相較美股高於長期平均水準,投資價值更具吸引力,是未來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尤其,「短期市場波動難免,具息收保護的亞太高息股及新興亞債,在資金氾濫的微利環境下,有機會成為避險資金進駐的標的。」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

另外,普利文也對拉丁美洲表達正面看法。「首先,巴西通膨率已開始下滑,未來央行有機會降息;其次,原物料價格明顯反彈,加上巴西參議院投票通過總統彈劾案,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他表示,像墨西哥與美國經濟連動密切,若脫歐對美經濟衝擊有限,那麼受惠聯準會暫緩升息,拉美後勢有機會走出谷底。

Q7 全球經濟要看到哪些指標,才算化險為夷?

A:美國企業獲利成長、公債殖利率利差擴大、消費者信心攀升、中國經濟穩增長。

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七月即將進入超級財報月,若企業獲利能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成績,或許可稍微減緩現階段市場的不安情緒。「第一季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並不好,第二季數字不能再惡化下去,否則將是雪上加霜。」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指出。

其次,目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幾乎貼近,「這代表全球經濟動能疲弱,至少要看到兩者差距在九十到一○○個基準點(一%),比較讓人安心,全球經濟也才有轉趨樂觀的可能。」國泰投信ETF團隊經理鄭立誠表示,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是觀察重點之一。

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六月分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五月九四.七點降至九三.五點,也低於去年同期九六.一點,顯示美國經濟成長趨緩,已影響消費者信心;若能逐步攀升,對經濟基本面才能較正面解讀。

最後,是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站穩五十以上,代表企業活動持續擴張,且油價能維持每桶五十美元左右價格;只要美國企業獲利不衰退,中國經濟穩增長,油價不急跌,全球經濟就不至於太悲觀。

Q8 未來市場上最值得注意的投資風險?

脫歐衝擊蔓延,導致美國經濟衰退,而聯準會無計可施。

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臆測,下一個接棒公投的國家,就是法國;換言之,歐洲政治情勢的演變,歐元區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困境,會導致何種意料之外的局面,將是未來投資市場上須提防的重點。

另外,歐洲各國也不排除有樣學樣,與歐盟重新協商一部分會員條件;中期來看,這種不確定性將對歐洲、乃至全球資產帶來龐大風險。

而為確保全球經濟復甦,避免脫歐恐懼籠罩金融市場,一般預期歐洲及日本央行將會進一步調降負利率,或擴大量化寬鬆規模,美國聯準會也將暫緩升息,使市場面臨更加寬鬆的資金環境。

「在此情況下,美元可能轉強,美國將會繼續承受輸入性通縮壓力,使通膨維持疲弱。」宏利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師葛琳(Megan Greene)指出,一旦英國脫歐影響蔓延至其他歐洲國家,就要小心美國經濟極可能步入衰退。屆時想要再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救經濟,在市場預期邊際效益遞減下,聯準會陷入無計可施窘境,將是未來最大風暴。

撰文 /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99

證監主席﹕上市為賣殼 就不應上 與港交所因應市檢討機制

1 : GS(14)@2015-10-14 02:45: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3/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近期創業板「癲股」充斥,動輒數十巴仙波動,引起市場對「殼股」的關注。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昨日表示,殼股是否符合市場正常運作值得研究,惟他強調,若只為借殼而無正式業務者,則不應該申請上市。他又稱證監有完善機制,監察不正常市場運作,對主板及創業板的監管一視同仁。有業界人士稱,申請上市企業是否「殼股」很難判斷,而且創業板本質就是門檻較低,修例或有違本意。

明報記者 徐寶文

對於早前有報道表示,證監要求港交所(0388)收緊創業板的上市審批,避免為「賣殼」而上市的情惡化,唐家成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殼股」是否符合市場正常運作值得研究;而在近期市場較波動的情下,上市審批已比過往更小心。不過他強調,若公司只為賣殼而上市,但並無實際業務,就不應該申請上市。

唐家成又稱,證監有完善機制,監察不正常市場運作,對主板及創業板的監管一視同仁,若有不正常個案便會跟進;而且證監與港交所一直都有溝通,一同因應市場環境商討上市機制。

稱證監有機制監察 主板創板一視同仁

自2008年7月1日開始,為提高審批效率,創業板的上市審批權,由獨立於港交所董事局的上市委員會,轉移至港交所轄下的上市科手中;惟若遇到較複雜的情,如高風險業務或業務模式成疑等的申請人時,則仍會轉交由上市委員會決定。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表示,上市科同樣由專業人士組成,且審批嚴謹,能減輕上市委員會的工作量;而且創業板的定位與主板不同,是一個讓企業較容易上市的地方,若過度規管,將令其重返無股上市的「喪屍板」時期,與「活化」的目標矛盾,故認為現行制度已足夠。對於「殼股」概念,他認為並無不妥,並指稱全球多個市場亦有「借殼上市」的情況,雖有弊但亦有利,能刺激公司上市意欲之餘,亦為公司添加最低價值,某程度上保障投資者利益。

無關前期審批 「殼股」概念難界定

另一名市場人士則稱,創業板的股價波動,屬後續市場運作,與前期審批上市的關連不大,牽涉的「殼股」概念亦難以界定,加上上市科現時在特定情況,已會將審批權轉移到上市委員會,故相信港交所對此議題已有一定的考慮。他又稱,反而因創業板新股的「配售機制」,而衍生出的股權高度集中等情,同樣值得市場探討;如研究是否應該推出相應措施等。
2 : GS(14)@2015-10-14 02:46:0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3/news/ec_eca2.htm
創板多隻半新股 昨遭洗倉
  2015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多隻創業板半新股昨日遭到洗倉,其中上市首日曾一度升近60倍的立基工程(8369),昨日跌約兩成,收報0.62元,惟由高位累積已急瀉接近九成;豐展控股(8248)更癲,昨日暴跌逾七成半,從高位到現在已挫逾九成;另外應力控股(8141)及泰邦集團(8327)高位之累積跌幅亦分別達八成半及六成半。

立基工程首日上市當日,曾經因懷疑錯誤交易而一度喪扯58.52倍至14.88元,雖然最終以5元收市,但仍升19倍;不過該股昨急跌22.79%至0.61元,高位5元計起,累積跌87.8%,較配售價0.25元雖仍僅餘1.44倍的升幅,但這批股份不設公開發售,意味散戶只可能在高位買貨,「接火棒」機會極大(見附表)。

疑錯誤交易曾茘60倍 立基累瀉九成

豐展控股更加瘋狂,繼日前狂茘九成、走過一趟天堂後,昨日狂插七成半、亦走一回地獄。該股昨日跌76.67%,收報0.49元,以高位5.6元計算,累計已插91.25%。

至於上周才掛牌的應力控股及泰邦集團,亦出現類似情。應力控股昨日跌48.69%至0.98元,由高位6.65元回落85.26%,與配售價0.3元尚有2.27倍的差距;而昨日為泰邦集團掛牌第二日,便立即急跌36.25%至0.51元,高位1.46元回落65.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11

銀行因應新例向不動戶cut卡

1 : GS(14)@2016-03-08 00:05:32

【本報訊】消費者有時為貪迎新優惠及送禮,開新信用卡,但發卡後又長期不啟動,導致「一人挾幾張」不動戶卡的情況普遍。今年1月起實施的《銀行營運守則》,針對發卡後18個月內亦沒有動用的信用卡,如在銀行「最後通牒」後30日內仍無結欠或活動,將會被「cut卡」。有銀行表示,有關情況已導致1月份信用卡總量出現一次性下跌。金管局發言人回覆本報說,去年底信用卡賬戶最新總數為1,710萬張,較前年底微升0.4%,但未評論1、2月份變化。



導致1月信用卡數量跌

該局指,為保障客戶利益(如被銀行額外徵費),若客戶若未啟動新卡,在發卡日期起計18個月內均無結欠和賬戶活動,根據《守則》銀行需提醒客戶,若發出通知後30日內仍不啟動,銀行會終止有關信用卡。對於信用卡資產質素有否轉差,發言人認為,拖欠率仍遠低於歷史高位,但局方會密切留意變化。富邦(香港)高級副總裁兼消費金融部主管谷祖明透露,今年1月起,因要對不動卡戶執行「cut卡」程序,故市場發卡數量有所下跌,該行的發卡總數亦由原來30萬張,下降約6.7%至28萬張,但他稱在中小行內,這數目仍屬名列前茅。渣打香港是本地三大發卡行之一,該行個人銀行產品董事總經理及主管馮鈺龍回應,渣打信用卡活躍卡戶佔比較市場平均水平高,故因《守則》而「cut卡」的影響較少。上商執行副總裁兼零售銀行業務總監馬婉蓮說,各行均受《守則》執行後的一次過影響,但該行所受影響不大,已加緊提醒客戶盡快啟動新卡。本港經濟放緩,谷祖明預期銀行業的無抵押貸款質素可能轉差,該行今年首兩個月計,信用卡撇賬率按年有高單位數增長,若失業率惡化,市場撇賬率持續向上並不為奇。渣打(香港)行政總裁陳秀梅則指,渣打早前已考慮宏觀因素,主動去槓桿化(de-risking),更審慎批核信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7/195191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06

因應市况波動 匯商上調保證金

1 : GS(14)@2016-07-08 08:07:22

【明報專訊】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整個外匯及貴金屬市場均為之震盪,令不少期貨商均上調保證金,普遍增加50%至100%,主要針對英鎊、歐元、日圓及黃金的期貨產品。有期貨商表示,因市况波動,相信短期內不會調低至以往水平,未來則視乎市况調整。

升幅達50%至100%

英國宣布決定脫歐後,外匯及黃金市場大幅波動,至今短短3個星期,英鎊跌逾一成,日前兌港元更曾一度跌穿10算;歐元近日雖有回升,但期內高低波幅亦有近5%;日圓升逾半成;現貨金則升近一成。為應對風險,期貨商紛紛上調相關產品的保證金比例,海通國際(0665)及晉峰期貨早於公投前,已上調相關外匯產品的保證金,幅度分別達1倍及50%。

西證香港期貨副總裁馮時裕表示,該行同樣在公投前已將相關產品(主要是英鎊、歐元、日圓、黃金及原油)的保證金提高50%至100%,即由約5%升至10%。馮時裕又稱,鑑於目前市况波動,該行短期內不會下調保證金水平,未來視乎市况調整。

而同樣將外匯產品保證金調高約五成至8%的輝立,該行期貨部經理黃偉強表示,早前該行亦有跟隨大圍上調外匯產品之保證金,惟因近期市况回穩,該行已將保證金大致回復至以往水平。

不過亦有券商「按兵不動」,英皇金融近期並未因英國脫歐,而調整槓桿式外匯及現貨黃金買賣合約的保證金,但有提醒客戶預留充足的保證金及注意風險管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33&issue=20160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84

母乳識因應BB狀況改變顯微鏡睇得見

1 : GS(14)@2017-01-12 08:08:24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的最好禮物!美國科羅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一名藝術家把自己的母乳放在顯微鏡下,從中看到活生生的細胞躍動,令人驚嘆不已。霍華德(Jansen Howard)將片段上載facebook,並寫上:「大家來看……這很酷!這是活生生的液態黃金,這是母乳的力量。這很奇妙,這是活生生的,為我的寶寶這一刻量身定做的!太神奇了!」霍華德表示:「我聽過母乳的成份會跟隨寶寶的需要而改變,如果他們病了,你的母乳就會有為他們訂做的抗體。」她說11個月大女兒有小病,她便用顯微鏡嘗試看看母乳,發現當中有很多白血球。霍華德希望有關片段可令其他媽媽更有動力餵母乳,她又坦言自己奶量少,加上做單親母親的壓力,餵母乳有不少辛酸,不過當中的緊密親子關係令她覺得一切都值得,「我們的聯繫很美妙、充滿力量」。美國《赫芬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2/198945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09

有關因應香港會計師公會發布的新制定及經修訂審計報告準則於2016年12月15日生效而對《上市規則》中所用的審計術語的常問問題 (常問問題編號001-2017 至 004-2017)

1 : GS(14)@2017-01-26 09:19:42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ts/consol_faq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0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