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0月企業就業人數較上個月進一步增加,顯示美國就業增長仍然處於15年來最佳水平。
美國ADP研究所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私人部門新增就業人數23萬,多於預期值22萬。前值從21.3萬上修至22.5萬。
員工規模在50至499人的中型企業的就業人口新增12.2萬,是9月的兩倍多。
PNC金融服務公司經濟學家Gus Faucher在報告公布前表示:“需求正在增加,企業需要雇傭更多的員工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經濟正在全面增長,而且並不限於少數幾個行業。就業增長也印證了這一點,我們看到就業正在大範圍好轉。”
彭博經濟學家預期,勞工部本周即將公布的10月私人部門就業人數為22.3萬。
數據公布後,黃金先跌後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雖然海外經濟正在放緩,但公司正減少裁員,以應對美國國內需求的回暖。
Sterne Agee & Leach Inc.首席經濟學家Lindsey Piegza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如果你現在在職,那就不用太擔心會被裁員。這是勞動力市場的一大進步。
今天公布的CPI數據顯示,美國10月通脹依然溫和。
CPI同比上漲1.7%,與上月持平。首次申請人數四周平均值上升至28.75萬人,高於上周的28.575萬人。
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顯示了當周裁員的人數,而首申人數下降往往預示著新增就業將開始加速。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美國11月15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29.1萬人,預期28.4萬人,前值從29.0萬人修正為29.3萬人。
美國11月8日當周季調後續申失業金人數233.0萬人,預期237.0萬人,前值從239.2萬人修正為240.3萬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諸多分析師認為,1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強勁,美聯儲將於明年如期甚至提前加息。重要指標平均時薪增幅有所提升,但尚需進一步增加。“美聯儲通訊社”稱美聯儲12月FOMC會議上將就是否去掉“相當長時間”陳述展開激烈爭論。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數32.1萬,遠超23萬的預期,創2012年1月以來新高;失業率5.8%;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4%,創去年6月以來最大漲幅。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
11月非農數據將成主要央行的分水嶺,美聯儲將步入加息通道,而歐洲央行、中國央行、日本央行不同,經濟表現和通脹下行,使得這幾個國家央行面臨是否執行新一輪寬松的抉擇。
2014年至今美國就業市場取得了近15年來最優異表現,但通脹持續低於2%的目標以及薪資增速遲緩,讓美聯儲有理由不急於加息。
預計12月16~17日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內部最重要的議題還是是否去掉維持零利率“相當長時間”的描述,若去掉相關陳述,這將是美聯儲開啟首輪加息的最大暗示。
德意誌銀行固定收益交易主管Gary Pollack:
最新平均時薪數據、以及上月經修正的平均時薪數據均顯示,就業市場廣泛而又強勁複蘇,這對債券市場打擊尤為嚴重。如果再來2~3個這樣強勁的非農報告,美聯儲提前加息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
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4%,創去年6月以來最大漲幅。薪資增長非常重要,全力關註美聯儲對此的反應。
傑富瑞集團分析師:
美國就業報告強勁,季節性因素可能對美國11月非農數據產生一些影響。不過,失業率維持在5.8%有些讓人失望。
BMO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Sal Guatieri:
11月非農就業數據消除了一些人對就業增長緩慢的擔憂,三個月平均新增就業人數為27.8萬,是經濟複蘇初期以來最快。11月每個重要行業都有更多就業機會,連聯邦政府都是如此。值得註意的是,制造業和建築業就業增長強勁,而且這兩個行業支付的工資高於平均水平。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2.1%,仍處低位,應關註未來幾個月平均時薪增長情況。
道明證券分析師:
美國11月非農就業報告強勁,就業人口激增32.1萬,失業率持穩5.8%,這並不只是由於季節性因素,預計12月就業數據會更加強勁。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公司分析師Paul Ashworth: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數32.1萬,此前兩個月人數也都有所上修,預計美聯儲最早於明年3月加息。美聯儲持續強調加息取決於市場,勞動力市場非常顯著在改善。
經濟政策公司分析師Elise Gould: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數32.1萬,這是個好消息。不過,以當前速度計算,美國勞動力市場到2016年10月才會回到危機前水平,這距離危機開始已經有9年了。盡管勞動力增加人數強勁,但經濟中仍存在閑置,工資增幅依然疲軟。11月私人部門名義小時工資同比增幅為2.1%,與今年以來情況差不多,這表明勞動力市場遠未達到健康態。
FTN金融公司分析師:
美聯儲可能會認為,美國11月就業數據能夠確認,明年加息是走在正軌之上,即使當前房地產方面的數據還沒有這樣的證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回暖,上周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再次好於預期,降至28.9萬人。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美國12月13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28.9萬人,預期29.5萬人,前值從29.4萬人上修至29.5萬人。
美國12月6日當周季調後續申失業金人數237.3萬人,預期243.6萬人,前值從251.4萬人上修至252.0萬人。
美國12月13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四周均值29.875萬人,前值從29.90萬人修正為29.950萬人。
周三結束的美聯儲12月FOMC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聲明還稱,可以“耐心地”開始將貨幣政策立場正常化。
不過,美聯儲主席耶倫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就業增速已經很強勁,就業市場仍有發展空間。若就業市場改善,將會有更多就業者尋求工作。FOMC認為美國經濟基本上非常強勁。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近期主要就業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回暖。
12月6日當周首申人數29.4萬人,好於預期的29.7萬人。
美國11月ADP私人部門新增就業人數20.8萬,盡管不及預期的22.2萬人,但已是連續六個月高於20萬,表明美國經濟持續複蘇的趨勢依然延續。
穆迪經濟學家Mark Zandi表示:“新增就業人數持續超過20萬人,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依然在穩步複蘇。”
更重磅的數據來自美國11月非農報告,當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32.1萬,遠超23萬的預期,創2012年1月以來新高。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4%,創去年6月以來最大漲幅。
首申數據過後,歐元/美元小幅下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因勞動力市場收緊,雇主不得不在節假日過後繼續留用季節性(臨時)工人,美國上周首申失業金人數降至29.4萬,前值29.8萬。
據彭博新聞社,因經濟擴張、消費增加,難以填補用工空缺的雇主會留用更多在節假日期間雇傭的臨時工人。為留住雇員,企業或將很快需要加薪。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elle Girard對彭博表示,
“企業不會像之前一樣裁掉那麽多季節性工人。如果招聘新員工確實困難,他們會在節假日過後繼續雇用大多數臨時工。”
美國1月3日當周首申失業金人數四周均值29.05萬,略低於預期及前值29.075萬。美國12月27日當周後續申請失業金人數245.2萬,預期236.0萬,前值由235.3萬修正為235.1萬。
數據發布後,現貨黃金回升至1211美元/盎司附近。
整體來看,美國就業市場正加速回暖。1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ADP私人部門新增就業人數24.1萬,大超預期,為連續第七個月超過20萬。
幫助匯編ADP就業報告的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在一份聲明中稱:
就業市場持續強勁複蘇。各行各業、無論企業大小,都在增加就業。
1月8日公布的美聯儲12月FOMC會議紀要中也提到:
能源價格下跌,整體看利好美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
美國經濟溫和擴張,新增就業人數增長穩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就業市場繼續回暖,1月ADP私人部門新增就業人數21.3萬人,連續第5個月高於20萬人大關,彭博新聞社調查預期為22.3萬人。
幫助匯編ADP就業報告的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就業市場1月再次穩定增長,盡管增速有所放緩。所有的指標顯示就業市場將在2015年進一步好轉。
中小企業新增就業人口17.3萬人,大公司新增就業人數為4萬人。
服務業新增就業人口增長18.3萬人,制造業新增就業人口為3.1萬人。
今天的ADP就業數據為周五公布的非農數據提供了一定的線索。周五,美國勞工部將公布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口。市場預期美國1月非農就業增加23.0萬,前值增加25.2萬。美國1月失業率為5.6%,前值5.6%。2014年1月時因嚴寒天氣,導致非農就業人數驟降至11.3萬。今年1月,美國同樣遭受了暴風雪遭襲擊,不排除本次非農遭受同樣驟降風險。
此外,僅僅關註就業數據的增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美國的失業率已經較低,利率政策制定者們更關註的是就業市場的質量,例如薪資增長情況如何,如果薪資繼續如12月那般疲軟,市場可能會重新審視美聯儲的加息時點。
此前12月非農新增就業達到25.2萬人,超過20萬每月的非農就業人口增長已持續了11個月時間,這是1995年來最長的一次,使得全年新增就業人口接近300萬,創15年來最多。失業率也跌至5.6%的七年新低,不過美聯儲主席耶倫最為關註的薪資增長速度卻同比放緩,環比甚至出現了數據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萎縮。
不過Market Securities經濟策略師Christophe Barraud指出,12月薪資下降只是暫時現象,1月份薪資可能反彈,因為有幾個州已經上調了最低薪水標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上周首申人數好於經濟學家的預期,但較此前一周有所上升。
據美國勞工部數據,美國1月31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27.8萬人。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的中位數為29.0萬人。當周續申失業金人數240.0萬人,與調查預期一致。
近期的主要就業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仍在加速複蘇。12月非農報告顯示,失業率跌至5.6%,為2008年以來新低,新增就業高達25.2萬人,為連續第11個月超出20萬大關。
美聯儲在1月FOMC會議上決定繼續維持超低利率,稱委員會一致同意對加息將保持“耐心”。與此同時,美聯儲承認了就業市場的改善: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繼續下降。
市場預計,明晚21:30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將繼續保持強勁,連續第12個月高於20萬人大關。由於12月美國薪資環比出現數據有記錄以來最大萎縮,明晚薪資的增長將是市場焦點。經濟學家預計,1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長23萬人,略低於12月25.2萬人的增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2月7日當周首申失業金人數30.4萬人,差於28.7萬人的預期。美國1月31日當周季調後續申失業金人數235.4萬人,低於240萬人的預期。
美國2月7日當周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四周均值28.975萬人,前值從29.275萬人修正為29.3萬人。
在數據公布前,券商TD Securities美國策略師Gennadiy Goldberg向彭博新聞社表示:”裁員的趨勢看來不會有大的變化。這將最終滲透至消費者,提振消費者信心。“
近期,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回暖。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超預期,平均薪資也大幅上漲,顯示美國經濟正強勁複蘇,美聯儲可能考慮在今年晚些時候加息。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為25.7萬人,高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經濟學家平均22.8萬人的預期。12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從25.2萬人大幅上修至32.9萬人。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連續12個月在20萬人以上,為1994-1995年以來最好成績。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三個月間,美國每月平均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達33.6萬人,創下1997年11月以來最好表現。
密歇根大學經濟學教授Justin Wolfers稱:“1月新增就業增速驚人。我們等了很久的經濟複蘇終於來了!”
美聯儲在1月FOMC會議上決定繼續維持超低利率,稱委員會一致同意對加息將保持“耐心”。與此同時,美聯儲承認了就業市場的改善: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繼續下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受中小企業增長放緩拖累,二月ADP就業不及預期。
數據統計公司ADP周三公布的私人部門2月新增就業人數21.2萬,低於預期的22萬人。
不過,1月ADP新增就業人數從21.3萬大幅上修至25萬人。
盡管不及預期,穆迪經濟學家Mark Zandi依然很樂觀:“在目前這個速度下,經濟將會實現完全就業,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年半左右。最近,勞動者薪酬增長也開始加速。”
小企業新增就業人數9.4萬,低於一月的9.7萬。中型企業新增就業從10.6萬大幅跌至6.3萬。大型公司增長較好,從4萬增至5.6萬。
ADP就業又稱“小非農”,已經連續12個月超過20萬人,而美國非農新增就業已經連續11個月超過20萬人。
本周五,美國勞工部將公布2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中位數為23.5萬,前值為25.7萬。失業率預計為5.6%,前值為5.7%。
數據公布後,美元、美股小幅下跌,黃金上漲2美元。
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1點:
美元指數下跌10點:
黃金上漲2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嚴寒的天氣可能阻礙了就業市場的複蘇,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創下9個月新高。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為32萬,遠高於29.5萬的預期,創下2014年5月以來新高。續請失業金人數也小幅攀升至242.1萬人。
嚴寒的天氣可能令部分工人被暫停工作,這推高了失業金的申請人數。
明天將公布美國2月非農就業人數。彭博新聞社調查的經濟學家們平均預計,2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23.5萬人,失業率預計將降至5.6%的6年低位。
德意誌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oseph LaVorgna向彭博新聞社表示:“首申數據波動性較強。勞動力市場最過去三個月表現強勁,我不認為糟糕的首申人數將持續下去。”
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超預期,平均薪資也大幅上漲,顯示美國經濟正強勁複蘇,美聯儲可能考慮在今年晚些時候加息。
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為25.7萬人,高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經濟學家平均22.8萬人的預期。密歇根大學經濟學教授Justin Wolfers此前表示:“1月新增就業增速驚人。我們等了很久的經濟複蘇終於來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