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越沒錢 越應該投資


2014-05-19  TCW  
 

 

當他在理律工作的台大同學,年薪三百萬卻買不起大安路房子,他卻在台北市精華地段,手握七間房、六間店面,他如何做到的?

不靠書本裡的知識、不靠大公司給的薪水與紅利,靠著人脈與街頭戰法,他買賣百次房屋,每次交易都獲利,平均報酬率超過八○%。

他第一次出手買房是台大法學院附近徐州路八十坪老公寓,看中其「稀有性」,雖然手上只有一百五十萬元,卻跟姊姊集資,大膽買下二千八百八十萬元的房子,一年左右賣出,賺三百萬元,本金累積到五百萬元,成為下一次投資籌碼。

後來他白天當律師、晚上教補習班,一有空檔就到處看房子做紀錄,基於「物以稀為貴」原則,他把區域鎖定在大安、信義區一帶。從小看到媽媽到處標會,體會「錢不夠沒關係,找得到就好了」,「沒有錢也可以投資」這件事,對他來說天經地義。

他找兩位姊姊一起出資合購,並且把資金做最有效利用。當他在大安、信義、松山區買房投資,自己卻與同學在萬華貴陽街附近分租雅房。

「買來自己住,錢就卡死了,沒錢的人,應該把資金的效用發揮到最大才對,」他這麼認為。

他當律師、教補習班,一個月收入超過二十萬元,但他卻忍住享樂慾望,直到二十五歲才第一次出國旅行,三十歲身價超過五千萬元,才第一次買房自住。

當他聽到同學年薪三百萬,卻還是買不起大安區的房子,一問之下,發現原因在於「存錢買房自住」的錯誤觀念。

年薪三百萬元,如果每年存下一半,十年下來存到一千五百萬元,但是這十年間,原本看上的大安區兩千萬元房子,卻已漲到四千萬元。「到頭來你會發現,錢是越存越少(通膨),存錢速度比不上房價的增幅,」他分析。

沒資金、沒家世照樣有路結合朋友與資訊,就能找到賺錢機會

觀念正確,還需要機會。他從媽媽身上看到,沒家世、沒資金,照樣能靠朋友與資訊的「結合」,找到機會。

由於曾教過不動產經紀人課程,認識超過兩千位以上的房仲,仲介經常來詢問房地產問題,照理說,他可以收一萬、兩萬元費用,但他寧可交朋友,也不會收費。 「他只要給我一個機會,某一天報我一個好的投資標的(房子),就夠了,」多跟仲介聊,發現很多技巧、交易模式,以前沒有想過,令他大開眼界,很多事情浮上檯面,跟沉在水裡面的完全不一樣。

例如,屋主委託仲介賣一千四百萬元,開價一千七百萬,仲介已收到一個一千四百五十萬元的斡旋金,照理就要成交了,但仲介跟屋主講:「現在有個出一千二百萬元的,」屋主就會講:「一千二百萬,開太低。」

屋主等得心焦,再隔一陣子,仲介說對方開價高一點了,到一千二百三十萬元,跟屋主慢慢磨,最後屋主可能就說「那好,就是一千三百萬元成交」,仲介再把服務費灌到價差中。這些潛規則,都是課本學不到的。

他也學習跟有成功經驗的人一起投資,例如帝寶「劉媽媽」很會投資豪宅,某東區大戶很會投資店面,跟著他們勝率高很多。

因為出身低,卻學歷好,他腰可以彎很低,也可以挺很直,與各種階層的人都聊得上話。他能從管理員口中得知私家訊息,省下仲介費,購得大安區華廈。也因為從正義國宅案取得大咖信任,現在東區大咖在台北、台中多處精華地段買的黃金店面,都會找他一起投資。

「如果你習慣改變,你的思考就會改變,」他總是會看到律師以外的東西,發現其他賺錢的機會。

有一次他朋友接到遺產糾紛案,大房二房兩派爭一個店面,因為二房繳不出遺產稅,大房想吃掉二房的持分。一般律師可能用告的,讓它變成共同共有,最後就一張權狀,大家要賣很難賣;「我就講沒關係,我出錢幫二房繳遺產稅取得持分,最後我朋友賺到律師費,我賺到遠高於律師費的持分處分獲利。」

小時候的他,很羨慕其他同學有遙控汽車、空氣手槍、任天堂。現在他身價上億,終於可以彌補童年想望,買下兩輛跑車,也買各種遊戲機,天天在家打得過癮。 他還變成愛家男,豪宅擺了兩個大冰箱,裝進一塊塊冷凍和牛,假日邀爸媽北上,自己下廚給雙親享用。

在中壢家中,掛滿賀喜他考上律師的匾額,爸媽以他為榮,一路上,看似辛苦、缺憾的年少,終於有回報。

而他不被數學公式限定、不標準的人生,還在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