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bwg.html
在《旁觀者》基辛格的再造恩人這一篇中,關於偉人與繼承者:
「多年前和克雷默的長談使我注意到偉人處理公共事務的玄奧。沒有偉人,就沒有遠見,沒有領導,也沒有卓越和成就的標準。此外,在公共事務方面,平庸可謂毒藥。但是公共事務不像科學和藝術,不是個人之力所能成就的。公共事務必須持續下去。公共事務的偉人必須有後繼者。但是偉人留下的總是真空,只好由迪斯累裡所謂的只知道一點訓練,對其他方面一無所知的人繼任。
……而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英國伊麗莎白時期的塞西爾已找出了解決之道—他找來一流的同僚來培植自己的兒子,使之成為一流的繼任者。
如果一個偉人的繼任者只是庸庸碌碌的官僚或是奴顏婢膝者,之前的偉人不要也罷。一個本身有能力,又能提拔後進的領導者才是真正的"偉人"與"領導者"。這樣的人看起來完全不同,舉止也和神話中的"偉人"大相逕庭。他並不是靠所謂的"領袖魅力"來領導的。所謂的"領袖魅力"即使不是媒體炒作出來的,也是令人反感、虛偽的東西。真正的強人是靠苦幹和奉獻來領導的,不會大全一把抓,而是以建立團隊為目的,而且治理靠的是正直而不是把人玩弄於股掌之間。這種人不狡黠,簡單而誠實。」
之前一個同學也跟我說過類似的觀點,他非常喜歡讀秦朝的歷史,秦國之所以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並不是秦始皇有多麼的牛,實際上春秋戰國時代不乏像他一樣水平的君主,關鍵是秦朝自秦穆公以來出現了許多英明的君主,繼任者即使沒有超越英明的前任,但也絕不是糟糕的君主,這樣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到秦始皇時,秦國就如狂風掃落葉般收拾了山東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