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一場因節省一億一千萬,而損失三百一十億的企業經營負面教材。 十二月九日上午,日月光高雄K7廠爆出廢水排放醜聞,後續高雄K5與K11廠,以及中壢廠,都有不符環保法規的違規事件。據估計,這場日月光近三十年以來最大的危機,讓這家全球最大封測廠,蒸發了約七分之一、三百一十億元的市值。雖然董事長張虔生十二月十六日下午親上火線道歉,澄清絕無蓄意排放污水,並會配合相關單位的稽查。但危機恐無法這麼快解除。 長期關注高雄地方污染公害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據《水污染防治法》,日月光K7廠很可能因污染情節嚴重,被勒令停工;高雄市環保局主任秘書張瑞琿表示,若日月光確定遭停工處分,可能約一季到半年才能復工。 省下費用,僅營收九牛一毛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經理楊瑞臨認為,就像二○一○年富士康被外界冠上「血汗工廠」稱號時,曾一度憂慮將遭蘋果等國際大廠轉單,這次日月光爆出廢水醜聞,不論是否遭停工處分,日月光的國際大客戶都可能基於社會責任與企業形象考量,短期轉單。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指出,目前日月光的大客戶,如高通、博通與聯發科等大廠,可能已做好轉單準備。 瑞銀證券預估,日月光將依受到的停工處分程度不同,使明年每股稅後淨利(EPS)降七%至一五%;大和證券報告也指出,若高雄K7廠與中壢廠均遭停工逾一季,恐使日月光明年營收與淨利減七%至一○%。 相對日月光可能面臨的龐大後果來看,環保局所認定,日月光未依規定處理廢水所省下的費用,實在微不足道。 據高雄市環保局追討日月光的不法利得估算,日月光未按規定處理排污,六年十個月省了一億一千萬,一年僅省下約一千六百萬元,是日月光集團去年合併營收的萬分之一不到。如今最壞情況,可能讓二○一四年營收與淨利減七%至一○%,面臨「千倍奉還」命運。 【延伸閱讀】短短6個交易日,市值蒸發310億——日月光廢水門事件及股價大事紀 月日:12/9股價(元):29.75高雄市環保局公布日月光K7廠排放污水情節重大,罰鍰60萬元 月日:12/10高雄市環保局研判日月光污染情節重大,將勒令停工 月日:12/11K5廠與K11廠陸續遭查獲也有違規 月日:12/16股價(元):25.75市值1,997億,蒸發310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Google finance 整理:吳中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