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中國"專訪張化橋
"價值中國"的記者:影子銀行的主要成因是什麼?這是中國經濟轉型期的一個短期現象,還是長期存在?
張化橋:影子銀行全球都有。發達國家的銀子銀行主要是高利貸,PE基金,
記者:您曾擔任瑞士銀行中國區副總經理,為什麼要離開?又怎麼想到要跳進影子銀行呢?
張化橋:
你坐在我的那個位置,也會感到噁心的。我寫過一本書,叫大眾提防"股市的地雷"。我建議每個股市中人都應該正視這個問題:地雷太普遍了。我是湖北農村人,對城鄉割據和不公正一直感到憤慨。所以,當我看到廣州市鄉下(花都)有個做小額貸款的機會,就毫不猶豫放棄了投行。今天,我還可以重新回到投行,但是我沒
記者:您如何應對金融行業的監管?
張化橋:大陸的監管過頭,但是有些監管只是害自己。中國的銀行存款準備金20%左右,理論上,信貸總額應該縮水,但是,咱們的信貸每年用14%以上的可怕速度增長。為什麼?銀行業產能過剩太嚴重了:它們資本金太多,銀行太多。銀行不斷增資擴股,為什麼?這個泡沫太危險了,何時爆破?
做生意本身就已經夠難的了。服務客戶、開拓市場和融資,才是一個企業真正應當集中精力的。但是,我們日復一復地將時間和精力耗費一些註冊、審批的程序上,這太可怕了。
不少媒體將中國戲稱為「牌照大國」和「批文大國」,甚至有人說,或許將來在大街上散個步都需要批文。的確是牌照很多。而且每當發行一種牌照的時候,人們都會一擁而上,將它看種一種特權的象徵。有的人甚至連某個牌照是什麼都沒搞清楚。關於大陸的過度監管,我在書中用了整整一章來寫,標題就叫《監管噩夢》。
記者:中國的影子銀行如何導致一下輪次貸危機?
張化橋:次貸是什麼?優秀貸款之外的所有貸款。可以說,影子銀行的業務全部是次貸業務。次貸本身是個中性詞,不是貶義。次貸也有程度和級別之分。作為一個銀行,或者小貸公司,當你開始放款時,你總是挑選最好的客戶,但是,當你把好客戶都服務完了,還有很多剩餘的錢。怎麼辦?繼續放款。但是,把標準降低一點點。然後,還有很多資金,你再把標準降低一點點...
記者:您認為的中國現在由於負利率和信貸失控,造成了很大的信貸泡沫,如果不控制就會造成全球金融危機,應該怎樣掌控?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張化橋:提高利率,放慢信貸增長。
記者:您書中提到的阿里金融,有無可能成為影子銀行?
張化橋:阿里金融就是影子銀行的一部分,他們做的全部是次貸。但是,這不是壞話,不是貶義。我對他們很崇拜。我在"影子銀行"那本書中專門有一章歌頌他們。
記者:任何時期都有企業賺錢、都有企業虧錢,影子銀行如何在市場的衰退期盈利?
張化橋:經濟衰退時,影子銀行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