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養成記賬習慣
近年社會上出現不少年輕的「月光族」(即每月花光所有收入,甚至開始負債),往往與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沒有適當的理財教育有關。假若一直沒有儲蓄或記賬的概念,長大後有恣意消費的表現,自然也不難理解。
不少父母有發零用錢給孩子的習慣,卻沒多少家長會鼓勵子女制定每月收支表。或許父母自己也沒有這個習慣,不知如何入手,以致未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對任何人來說,若沒有每月記賬的習慣,往往會不知錢花在哪裡,更不清楚自己的消費模式和習慣。
天天記賬習慣成自然
一本簡單的收支簿,便可幫助孩子打下日後的理財基礎。事實上,收支記錄表不需花哨,可由一般的簡單賬簿開始(當然,多花點心思,可增加定期填寫的動力)。最重要的是鼓勵子女如寫日記般每天記錄開支,並養成習慣,從中幫助他們掌握計劃消費、記錄收支,以及控制預算等基本的理財三部曲。
1.計劃消費 編寫收支記錄的目的,在於協助孩子管理有限的零用錢,以及瞭解自己的消費模式,減少出現入不敷出的概率。孩子年紀越大,支出項目也會越來越多及繁雜,所以從小開始的定期記賬習慣,便成為重要的理財基礎,這會在他們心底建立一套重要的價值觀。
假如孩子從小養成了有計劃地消費的習慣,便可掌握每一筆錢的流向,將會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透支」或「先花未來錢」的情況。
2.記錄收支 小朋友的開支一般不多,每天不會超過三至四項,要教他們記賬也不算特別困難。建議在開始時,記下的開支項目不用過於瑣碎,以免孩子視之為苦差。父母可將消費分為幾個主要大項目,如交通、飲食、娛樂等,藉以反映每段時間的實際開支狀況,這些數據甚至可作為檢討日後零用錢金額的理據。
3.控制預算 善用收支記錄,不但可讓孩子瞭解自己過往的消費模式,同時也可協助他們制定一個切合實際需要的預算計劃。預算表是開支記錄表的延伸學習,幫助孩子將零用錢分配在不同的花費項目上。無可否認,一個從小懂得制定計劃並嚴加執行的孩子,往往擁有較強的專注力和管理能力。
當孩子開始擁有第一筆零用錢,父母便應教他們如何記賬。初期記賬的方法並不一定限用文字,有需要時,圖畫,甚至符號也可代替。這階段孩子的消費模式一般是非常簡單的,因此建議初期的記賬表不用過度複雜,只需粗略概括幾個大項,如消費、交通、飲食和儲蓄等即可。重點並不是要學習如何控制預算,而是要幫助他們將記賬培養成一種生活習慣。
在實行初期,父母應主動從旁協助,甚至擔當引導的角色,檢視哪些地方花多了錢,哪些花費或可用得更精明等,從而讓孩子發掘每日記賬的樂趣。當確定孩子已有記賬習慣,父母可考慮給予一些獎賞鼓勵,同時也不要經常查看,以尊重孩子的私隱,避免成為日後雙方關係破裂的導火線。
若孩子從小在父母陪同下建立記賬的習慣,日後當零用錢慢慢增加,支出項目越來越多,消費活動漸趨多元化時,孩子也不會出現混亂或失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