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 近期一些數據指標反映,企業由去年雷曼爆煲後一窩蜂去庫存到現時有迹象重建庫存,把4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連升5個月作為對照,更足以叫擁有資 金話事權人士把這樁「利好」訊息無限放大,還有一些較少被報道之內地企業家信心指數及從業人員指數,均同時出現轉跌為升,更加令市場對經濟復蘇信心十足。 然而,用電量才是預示工業生產的重要晴雨計,內地用電量數據繼去年12月份因進入冬季曾一度出現好轉後,3月中旬以後同比增速又再度出現下滑趨勢,每日平 均統一調度口徑全國發電量同比降幅更出現輕微擴大。在一片牛市重臨高唱入雲之下,若我們有幸能有機會接觸多些內行人士,必能掌握多一點事物的真貌,資訊經 過過濾,當可免因被市場聲音動搖而自亂陣腳。上周收到一位署名Raymond的來函,內容是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他仍相信這一輪強勁反彈有60%機會偏 向屬於熊市大反彈,所持看法之理據較坊間分析更深入,關鍵是他本身來自快遞空運界別,「針唔拮到肉唔知痛」,既然每個人都應該明白識一瓣叻唔晒,就更加要 謙卑地聆聽具建設性的意見,才可達到集思廣益。 空運轉海運但求便宜 美國工業庫存有回復上升之勢,國泰(293)更打從今個月 起削減部份航班及航線,分別調低客運及貨運運力8%及11%,單是4月份香港空運貨站處理17.48萬公噸貨物,按年跌22.5%;而今年4月香港貨櫃碼 頭單月貨櫃吞吐量,經過復活節海貿旺季後再露疲態,只有167.5萬個標準箱,按年跌20.2%,與3月份按月相比,卻微升3.1%,雖然仍穩守全球第3 大貨櫃港名次,卻未能扭轉劣勢。正如Raymond指出,他公司的一些大客已打算由空運轉為海運,因為產品需求下降,不用再快運至目的 地,Leadtime長了也不打緊,最緊要運費夠便宜,而美國方面因Total Leadtime長咗,總體庫存便要提高,因為要滿足這個Supply Chain Model的轉變,才會出現工廠使用率及庫存上升,並非因為經濟見底或因消費提高,而最重要者是美國工廠普遍用Forecasting為生產指標,遲啲當 地Inventory再嚟跌過,就真正可以被理解為需求確實無改善過甚至仍在下滑。胡孟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