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最後一秒鐘,臨時預算案過關,美國政府結束兩星期的「關門」,重新開張。不過,關門鬧劇雖然告一段落,但政府部門恢復運轉後,美國兩黨的政治惡鬥仍沒有落幕,因為,總統歐巴馬主導的健保改革,仍然毫髮無傷。 這場「十月政爭」的核心:顛覆美國傳統健保制度的《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簡稱「歐記健保」),不但保住了全身,而且如期上線,可以說一切都在民主黨的盤算中。而歐巴馬靠著細膩的操作、靈活的身段,讓民主黨在這場政爭中,贏了民意,又保住裡子,成為全勝的一方。 為什麼歐巴馬寧可冒著讓美國公債違約的風險,也不願意就歐記健保和敵對陣營談判?而歐記健保若真的像共和黨所說「會摧毀美國未來」,又怎能夠在這麼激烈的政爭中存活,還讓部分共和黨議員倒戈投下同意票?台灣搖搖欲墜、在破產邊緣的健保,又能從歐記健保學到什麼? 許下承諾 讓窮人不怕生病 贏得支持歐記健保的首要精神,也是爭議最大的地方,就是「全民納保」。美國過去五十年的醫療保險可說是完全的自由市場,不像台灣有九九%的納保率;美國政府僅提供老年人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以及貧窮線以下戶口才有的醫療救濟(Medicaid),其他人要不要保險,則自由選擇。因此,因付不起醫藥費而延誤就醫的慘劇,在美國層出不窮。歐巴馬就曾提到,他的母親就是因為沒有醫療保險,重病臥床之餘,仍每天擔心醫藥費。 這件事,直到歐巴馬上任後有了改變。三年前,歐巴馬簽下健保法案,經國會通過,預計於二○一四年全面實施。此一法案的通過,改寫了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世界第一強權國家首次有了全民健保。 簽署法案當天,有一位十一歲的小男孩站在歐巴馬白宮的辦公桌旁;他那矮小的身影,代表的是美國四千五百萬名沒有能力負擔健保的公民。「謝謝你,總統先生。」簽完法案後,小男孩說。他的名字叫馬西拉斯,三年前,他的母親因為肺病去世。他的母親因為重病,失去工作,也失去了健保,「如果她有健保,醫生就可以治好她。」馬西拉斯說。簽下法案的那一天起,歐巴馬對馬西拉斯,以及所有無力負擔醫療費用的美國人,許下了承諾。 為了達成這個承諾,歐巴馬必須賭上一切。 「強制人人參與的社會制度,和美國強調個人自由的精神完全衝突。這就是為什麼,共和黨說什麼都不肯低頭。」台灣健保局前局長、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健保會主委鄭守夏觀察。 解決危機 反對黨杯葛 反失去民意歐巴馬競選連任時,高舉社會保險、全民強制納保旗幟,還被反對陣營如茶黨(美國極右黨派)貼上「共產黨」標籤,視為美國公敵。去年六月,共和黨告上最高法院,認為歐巴馬的健保法案違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還把歐巴馬和健保改革畫上等號:「這是選民選擇的時候,我們若要除掉《歐記健保法》,就要換掉歐巴馬。」情勢,對歐巴馬可說非常不利。 就在歐巴馬連任前四個月,去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歐記健保」合乎憲法精神,強制投保並未違憲,讓民主黨在選前大受振奮。共和黨無法封殺歐記健保,吃了悶虧;同時,歐巴馬的民主黨在文宣上更勝一籌,像十一歲的馬西拉斯,就成為歐巴馬人性政策的代言人。歐巴馬善用故事感動民眾,讓他贏得連任。 哈佛大學政治學家史柯次波爾(Theda Skocpol)就評論:「美國選民讓歐巴馬連任,等於同意歐記健保落實。這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五十年來最重要的立法工作之一。」反對黨並沒有閒著,今年六月,茶黨為了阻止歐巴馬的健保法案,提出一個想法,就是不提供該法案所需的資金,把預算案拖到時限之後,逼歐巴馬低頭協商。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為了阻止預算案表決,在國會講台上連續發表二十一小時的演說,撐過預算案討論時間,而成為全國頭條新聞。 共和黨打的如意算盤,正是把政府關門的問題,推給歐巴馬健保預算協商失敗,引發民眾反彈聲浪;但是,這招卻又輸給了民主黨的政治操作。因為克魯茲的高調演說,全國反而都知道共和黨刻意拖延時間;而在政府關門當晚,白宮馬上推出文宣和海報,將責任推回給共和黨。 結果,共和黨的支持度一落千丈,從原本的四○%降到二七%,甚至有八成民眾反對共和黨杯葛健保的策略。最後共和黨領袖波納(John A. Boehner)終於放棄:「這場預算拉鋸戰尚未結束,但是我們將不再阻礙跨黨派的(預算)提案。」不到四十八小時,兩黨就達成協議,政府重啟大門。 而爭議核心歐記健保呢?只多加一條但書:保證得到政府補助購買歐記健保的人都符合低收入,如此不關痛癢的規定而已。十月政爭,反對黨賠了夫人又折兵,歐巴馬則是「笑到最後」。 論人計酬 盡可能減少醫療資源浪費 歐記健保成功推動,除了歐巴馬的政治操作外,本身設計完整、結構良好,也是共和黨屢攻不破的原因。鄭守夏認為,雖然歐記健保的強制納保,對於台灣來說已經是「過去式」,但是仍有許多地方值得台灣學習。 「大家在看,爭論重點都是全民納保;但其實他在醫療制度的改革,才是重點。」鄭守夏指出:「現在台灣的作法和美國一樣,是按件計酬,所以醫生只要多看病、多開刀、多開藥,就能多賺錢。」而這也是台大醫師柯文哲所大力批評的,他認為,按件計酬不是講醫療品質,「是現在最大浪費與無效率的根源。」對此,鄭守夏指出,美國在醫改中真正的重點,就是將論件制變成「論人計酬」。 「舉例來說,健保局一年給醫院十萬元照顧一名病人,開藥、開刀都從十萬元裡扣;如果最後有剩,那就保險公司、醫院一起分掉,如此才能真正達成『預防醫療』。」鄭守夏說,相比之下,論人計酬更重視醫療保健,關心病人的健康,而不是「多開刀多賺」。「這樣醫療院所就有誘因,就會少開刀,而且真正預防疾病。」鄭守夏最後呼籲,台灣人口老化嚴重,未來健保必須像美國這樣做結構性的改革;否則,就是「每年鬧破產」。 不過,美國健保十月一日才上線,讓民眾開始投保,不但仍有許多共和黨執政的州拒絕合作,聯邦政府還要幫忙引介保險公司加入;而且剛上線的健保網站,連歐巴馬都坦承「有問題」,再加上共和黨仍誓言要再次杯葛,歐記健保的最後一哩路,勢必艱辛。 歐記健保 被稱為歐巴馬健保的《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是美國歷史性的健保改革法案。改革重點為「全民納保」,不但擴大醫療保險範圍,讓原本負擔不起保險的4500萬人加入;還強制個人或公司購買自己適合的保險,否則要罰款。 關關難過 關關過!── 近年歐記健保闖關大事紀2009 11月 國會攻防戰在國會首次提出健保草案,遭到反對人士大力封殺。在24小時內修改多達200條法案,最後才闖關成功。 2010 6月 簽署法案文宣戰茶黨等右派反對運動興起,但民主黨成功的文宣和故事,打動中產階級。 2012 6月 最高法院攻防戰共和黨控告歐記健保違憲,時值總統連任大選,最後判決合憲,民主黨氣勢反升。 2013 6月 預算案攻防戰共和黨利用預算案杯葛健保,歐記健保最後完整過關;共和黨反而內傷。 2013 10月 健保上線網路戰第一周健保申請網站大癱瘓,被反對人士抓到機會,受右派媒體攻擊,歐巴馬坦承「我比誰都氣。」 撰文‧楊卓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