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罐油用到底? 採購必破3迷思

2013-10-28  TCW
 
 

 

「好可怕喔,以後要怎麼吃油?」大統假油事件後,讓許多婆婆媽媽聞「油」色變,還考慮以後燒菜時,要不要放油?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每日飲食中最好約有二○%到三○%的熱量來自油脂,如果把油脂完全從飲食中剔除,可能會引發生長遲緩、皮膚炎、腎臟損傷及早產等現象。但是吃到了黑心食用油,又怕損及肝、腎,對健康造成影響。與其躲避,不如面對它、學習它,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請你先在心中回答以下四個問題。家中的食用油,都習慣使用同一個油種嗎?家裡使用玻璃瓶裝的油,打開使用後,會放在廚房陰涼的地方保存嗎?吃豬油不健康,所以看到跟豬油有關的食品都要敬而遠之?常常在大賣場買了促銷的油,因為便宜還可以省荷包?

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是」的話,抱歉,從今天起,你需要有「適油、適時、適量」三大用油的新觀念,才能選好油,吃得健康又安心。

家庭烹調用油,種類不少,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籽油、橄欖油、葡萄籽油等,還有業者自創各式橄欖油、葡萄多酚油等。這些油,主要脂肪可分成單元性不飽和脂肪酸、多元性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三種。有的油吃了會讓HDL(高密度脂蛋白或稱好的膽固醇)上升,可防止體內動脈硬化;有的會讓LDL(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要怎麼吃油呢?

用油,不必始終如一居家常備三種油,三種脂肪酸輪流吃

「食用油各有優缺點,沒有哪一種油又好,又不會對人體帶來負面影響,最好的方式就是家裡廚房擺放三種不同脂肪的油,每一餐使用不同的油烹煮食物,可降低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若是不行,最好每種食用油輪替使用,不要『一罐油』用到底。」《教你安心買,健康吃》一書作者、權威食品安全專家文長安說,單一迷信某一種油,長期食用,反而對健康造成負擔。

「不同的油有不同的作用,不能既拿來炒菜,又用來油炸。」營養師程涵宇說。譬如,橄欖油有益健康,但只適合用來涼拌、炒菜,不適合拿來油炸排骨、雞肉。在家若想要做到油炸料理,可以改用豬油、牛油、棕櫚油,這類油脂耐高溫,食物油炸時,油質不會改變。

不同的油種,用途本來就不一樣,要因食材不同,使用不同的食用油料理。

選油,不是大碗就好小瓶更勝大瓶,玻璃瓶裝優於寶特瓶

到一般大賣場選購食用油,陳列架上,有的用玻璃瓶裝,有的用寶特瓶,有的用塑膠桶,到底要選哪一樣?

玻璃瓶裝油,大多是容易氧化、變質的油。這類的油多半是直接從採收的新鮮果實中,以冷壓(榨壓)的方式榨取油,油質最好、純度高,如橄欖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因為品質不穩定,需要以穩定的容器包裝,所以價格最貴的初榨橄欖油,一定會用玻璃瓶盛裝。這類的油不宜久放,最好選購小瓶裝,以保油的鮮度。

這類油開封後,容易氧化,使用過後需要立刻放置在冰箱保存減緩氧化速度。這類油的顏色,就是辨識真偽最好的工具。經由冷壓榨取橄欖油的顏色,與果實一樣,呈現出黃綠色。雖然有不肖業者如大統一樣,在低價的油品中,添加銅葉綠素偽裝成高價的橄欖油,但呈現出來的顏色偏綠,與天然的黃色帶綠不同。

而寶特瓶、塑膠桶裝的食用油,大多是在果實或果渣中,加入化學溶劑萃取出來,然後再進行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多道手續才完成。這類油因為大部分的養分被脫走,穩定性較高,放在寶特瓶等塑膠容器中,不容易產生化學變化。但時間久了,仍要注意塑膠容器中的聚酯成分與油之間的互溶性,「誰能夠保證不會影響到油的品質?」桃園創新技術學院餐旅管理系兼任講師張凱甯說。

採用化學溶劑萃取出來的油,顏色大多呈黃色,橄欖果渣加入化學溶劑萃取出來的二次橄欖油,變成精製橄欖油,呈現出來的顏色也是黃色。同樣都叫橄欖油,營養成分與純度,比初榨橄欖油大打折扣。

自從大統事件後,開始有婆婆媽媽們重拾古法,回頭食用豬油。

買油,別想便宜就好越天然價格越貴,靠八招識破劣質貨

豬油、牛油等都是天然的動物油,比起化學溶劑萃取出來的油天然,但這類油脂富含動物性脂肪,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個禮拜吃個兩、三次,對健康不會造成影響。」張凱甯說。

大賣場、超商不定時舉行促銷活動,想要幫荷包省錢的消費者,會大力買進促銷的食用油,沒想到卻落入不肖廠商趁此銷售劣質油,或是不符合規範油的陷阱中。 同樣都是三公升裝的大豆油,價格從一百多元、兩百多元到三百多元不等,你會買哪一種?

從廠商的製造成本來看,售價一百多元的油,通常以基改黃豆油為主,價格兩百多元的油,則是以葵花油為主的調和油;售價三百多元的油,則以精製橄欖油為基底。價格差一倍,關鍵在於油的品種與品質。一分錢一分貨,沒有便宜又大碗的事。純度高的初榨橄欖油,一瓶一公升的價格,動輒三百、四百元,甚至還有七百、八百元,這就是純天然要付出的代價。

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辨別油的真偽與好壞。

家庭常用的大豆油(沙拉油)可以看亮度、聞氣味、看沉澱、試水分四招,識破假豆油。好的大豆油質地清澈,無混濁現象,若出現混濁,代表豆油品質粗糙,或摻了其他的油,甚至是澱粉類物質;大豆油有特殊的豆腥味;此外,把大豆油倒入鍋中少許,加熱時,若發出趴趴聲,代表油中有水,純度不夠。

此外,還可以透過品牌、生產日期、原料、加工方式四項,來挑選健康油。

首先,要購買具有生產沙拉油能力大廠出產的油品。其次,製造日期與購買時間,間隔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月。此外,觀察原料,以便判斷是否為基改油。「國內進口的黃豆超過八成都是基改黃豆,很難吃到非基改的沙拉油,」張凱甯說。輪流吃不同種類的油品,可降低基改食物對人體的負面影響。

油加工方式分為冷壓和溶劑萃油兩種,選擇以何種方式榨取,關鍵在於種子的含油量。超過三成的,會以冷壓方式榨油,含量低於三成的,則採用溶劑萃油方式,把油「逼」出來。前者價格高、雜質較多、保存期限較短。後者則是價格低、保存期限長。

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只要採用新觀念,多一點觀察,一樣可以吃得健康,身體又沒負擔。

【延伸閱讀】3招自保法,不讓劣質油吃下肚

怎麼選好油●小瓶裝優於大瓶裝●玻璃瓶裝優於塑膠瓶裝●價格太低的可能摻有劣質油●顏色不正常的油可能是假油

怎麼吃好油●天然油優於基改油●廚房要同時準備3種油,輪流使用●選用單一油種,少吃調和油

怎麼判斷油壞了(烹煮時)●發煙點(油在鍋中加熱冒煙的時間)是否急遽下降●是否出現變黑、濃稠現象●油炸時是否出現大量泡沫

資料來源:《教你安心買,健康吃》、營養師程涵宇 整理:吳美慧

【延伸閱讀】5種料理方式,該挑哪種油才安全?

涼拌建議使用:芝麻油、花生油、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油菜籽油主要脂肪種類:單元性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 小提醒:化學性質不太穩定,避免油炸烹調

燉煮建議使用: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紅花籽油、葡萄籽油、精製橄欖油 主要脂肪種類:多元性不飽和脂肪酸(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小提醒:不宜油炸

煎、炒建議使用:椰子油、棕櫚油、清香油、芝麻油、花生油、精製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油菜籽油主要脂肪種類: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 小提醒:化學性質不穩定,不適130度高溫烹煮

炸建議使用:芝麻油、花生油、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油菜籽油主要脂肪種類:單元性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控制壞膽固醇)小提醒: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不宜經常攝取

資料來源:台安醫院、營養師程涵宇 整理:吳美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